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术与其伪品菊三七的鉴别



全 文 :海峡药学 19 9 5 年 第 7卷 第 3 期
0 45 49
, r = 0
.
9 9 8 0 ; y 了 = 1
.
4 4 3 5 x + 0
.
0 5 6 2 7
. r
= 0
·
9 9 61

5
. 回收率试验 : 取 1 . Om l 已知含量的供试溶液
3 份 ,分别加 1 . o m 】对照溶液混匀 ,进行色谱分析 ,
内标法计算含量 , 扣除供试液中含量后的平均回收
率为 C 。 二 2 0 1 . 4% , C . ~ 9 9 . 4 % , C . = 9 9 . 0% , C .
~ 9 8
.
8 %
.
C 丁 ~ 9 9
.
2%
, 变异系数均小于 1 . 5 % 。
6
. 供试液中有效成分的含 t 测定 : 样品按供试
液方法制备 .每份进样 3 次进行色谱分析 , 内标法计
算 : (l 》供试液中成分的含量 (m g / m l) 和 ( 2) 成分占
挥发油的百分率 ( % , g / g ) , 含量 (见附表 ) ,有效成分
色谱图 (见附图 ) 。
含 t 测 定 结 果
按油精 株 脑 薄荷脑 桂皮醛 丁香酚
l (m` z二I) 2(另一 (m g z二 l) 2( Z川二 9 2二 l )2(另)一(m g zm l ) 2 ( 2 1 (mg zo IZ(浴)
乞L940 724 0 . 9`
94 1的8 0 . 50
94 1105 0
.
52
: ::
14 7 , 7
2
.
5 , 2
.
17 {
。 4
;
17
.
54 65
.
21 1 24 4
.
6 1 1
.
0 4 3
.
8 6
12
.
07 ` 6 . 32 0 . 76 4. 17 0 . 72 3 . 9 5
13
.
09 65
.
12 0
.
82 4
.
0 9 0
.
75 3
.
73
7
. 小结 : 7 . 1 实验表明了 3 批清心堂万金油中
挥发油有效成分的含量情况 , 这 5 种有效成分之 和
占总挥发油量的 85 % ( g / g )左右 . 7 . 2 在气相二阶程
序升温色谱法中 , 采用优质色谱柱 , 且完全老化是该
方法可行的关键 `
参 考 文 献
附图
1
. 无水乙醉 :
4
. 樟脑 .
供试液中有效成分色谱图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 19 9 0 ;附录 48
2
. 徐礼 桑等 :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 法 (下册 ) ,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北京 , 1 9 8 5 ; 1 18
2
. 按油精 . 3 . 正十四烷
5
. 薄荷肠 . 6 . 佳皮醛 ; 7 . 丁香阶
白 术 与 其 伪 品 菊 三 七 的 鉴 别
周 继 斌
(福建省药品检验所 )
许 江 山
( 同安县药 品检验所 )
菊三七来源于菊科植物土三七 G y nu r a se ge -
tu m (l ou
r
.
) M er
r 的块根 . 本品在全国各地都有栽
种 ,是民间传统草药 . 其性微苦 , 味温 ;有散痕止血 、
消肿止痛作用 ; 用于 吐血 、 妞血 , 尿血 、 便血 , 功能性
子宫出血 , 产后癣血腹痛 ,大骨节病 ,外用治跌打损
伤 ,痈疖疮疡 . 外伤出血等川 . 功效完全不同于 同科
植物白术 A t r e t y l o d e a m a e r o e e p h a la K o i d n . 的根茎 。
由于菊三七的块根外观的形状 、 断面及其颜色与白
术极为相似 , 粗看极易将两者混淆 , 当然稍加仔细观
察 , 也是能够分清两者 。 我们在检验中时有发现菊三
七混充白术使用 。 为此 . 特将其植物形状 、药材性状 、
显微与理化鉴别进行 比较 。
1
. 实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白术及菊三七的材料 .
均为福建省药品检验所中药标本室存品 . 经与调查 ,
检验材料对照鉴定无误 .
2
. 植物形态 :菊三七为直立草本 。 块根拳状 。 高
50 ~ 1 1 c0 m
. 茎有纵条纹 . 具细柔毛 。 叶互生 , 长可达
20C m
. 羽状深裂 , 两面有疏细柔毛 . 叶两长约 cZ m ,
茎上部叶近无柄 . 头状花序 , 直径约 1 . 5一 1 . sc m , 排
成圆锥花序生于枝顶 。 瘦果狭 圆柱形 .
海峡药学 1 9 95年 . 第 7 卷 第 3期
,举了`7分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 。 根茎拳状 . 高 50 ~ 6 c0 m . 叶
有长柄 , 3 裂或羽状 5 深裂 , 长 5 ~ cs m 。 头状花序长
约 2 . s e m ,宽约 5 . s e m . 瘦果椭图形 .
3
. 药材性状 :菊三七块根略呈拳形肥厚团块 , 长
3 ~ z s e m
, 直径 2~ 1 2 e m . 表面灰棕色 , 有不规则瘤
状突起及断续纵皱和孤状沟纹 , 顶端有茎 基及芽痕 .
下部有优状突起及根痕 。 不易折断 , 断面不平坦 . 呈
淡灰黄色 , 可见 凸起筋脉纹 . 断续排成 2 ~ 3 圈 . 气
微 , 味微苦 ,嚼之粘牙 .
白术根茎略呈拳形肥厚团块 ,长 3~ 13c m , 直径
1
.
5~ 7c m
. 表面灰黄色 , 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
和沟纹 ,并有须根痕 ,顶端有残留茎荃和芽痕 . 质坚
硬不易折断 , 断面不平坦 , 黄 白色 ,有棕黄色的点状
油室散在 ;烘干者断面角质样 , 色较深或有裂隙 。 气
清香 、 味甘 、 微辛 , 嚼之略带粘性 。
4
. 横切面显微特征 (直径约 cZ m ) :菊三七 木栓
层为 5~ 7 列木栓 细胞 。 皮层薄壁组织散有裂隙 。 维
管束外韧形 , 2~ 3 轮排列成环 . 呈同心 圆 , 放射状 ,
外轮维管束较内轮小 , 单个维管束呈长椭圆形 . 韧皮
部组织外侧呈弧状 。束间形成层不发达 , 切面内未成
环 . 木质部导管间常夹有木纤维束 . 髓部明显 。 薄壁
组织含大量菊糖 .
白术木栓层为 3 ~ 5 列木栓细胞 ,其间常夹有断
续的石细胞环皮层 、韧皮部及射线细胞中散有油室 .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外侧的导管多 l ~ 3 列径向排
列 , 其旁无纤维束 , 其余有的导管间常 夹有纤维束 。
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银针晶束和菊糖 .
图 2 白术根茎横切面简图 义 6
1
. 木拴层 2 . 石细胞 3 . 皮层 4 . 韧皮部
5
. 形成层 6 . 油室 7 . 纤维 8 . 导管 9 仿
色谱法 (中国药典 1 9 9 0 年版一部附录 57 页 )试验 ,
吸取上述 3 种溶液各 l o m l ,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
层板上 , 以石油醚 ( 60 ~ 90 ℃ ) 一醋酸乙酚 ( 50 : l) 为
展 开 剂 . 展开 . 取出 , 晾干 ,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
液 . 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 两种供试液的色谱中所
呈现的斑点个数 及位置均不相同 . 白术供试液 在与
对照 品溶液 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见图
3 )

O O
图 3 薄层色谱图
1
. 菊三七
2
. 白术
3
. 苍术酮
展开剂 : 石油醚 ( 6 ( )一 9 ( ) C )
: 醋酸乙 酷 ( 5 ( ) , l )
00
0
O
图 1 菊三七块根横切面简图 义 6
1
. 木拴层 2 . 皮层 3 . 韧皮部 4 . 纤维
5
. 形成层 6 . 导管 7 . 任
5
. 理化鉴别 : 5 . 1 取菊三七及白术的新鲜断面 .
置紫外光灯 ( 3 65n m ) 下检视 , 菊三七呈红棕色 . 白术
呈粉黄色 . 5 . 2 取菊三七粗粉 。 . 59 , 加正乙烷 Zml ,
超声处理 1 5m in ,滤液作为供试品液 。同法制成白术
供试品液 ; 另取苍术酮对照品 (卫生部药品和物制
品检定所提供 ) , 制成每毫升 含 l m g 的溶液 。 照薄层
7 6
6
. 小结 : 6 . 1 菊三七与白术在植物形态 、 药材性
状 、 显微与理化特征都有明显不同 , 这些特征可以作
为鉴别两者的依据 。 6 . 2 由于两者在薄层谱图谱中 ,
所 呈现 的斑点个数与位置均 不相同 , 说明它们所含
的成分也是不同 . 因此两者必须严格区别应用 。 6 . 3
菊三七在 民间多有使用 . 而且在多种医药书格如 《本
草纲 目 》 、 《植物名实图考 》等都有记载 , 我们认为还
是继续按 民间传统习惯使用 .
参 考 文 献
1
. 《全 国中草药汇编 》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上
册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北京 , 1 97 5 ;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