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全 文 : 第 42 卷第 3期 郑 州 大 学 学 报(理 学 版) Vo l.42 No.3
  2010 年 9 月 J.Zhengzhou Univ.(Nat.Sci.Ed.) Sep.2010
  收稿日期:2009-11-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编号 2007CB109106.
  作者简介:马庆亮(1982-),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动植物协同进化研究 , E-mail:roadpub@163.com;通讯联系人:路纪琪(1964-),
男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 , E-mail:lujq@zzu.edu.cn.
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马庆亮1 , 2 ,  赵雪峰1 , 2 ,  刘金栋3 ,  路纪琪1 , 2
(1.郑州大学 生物工程系 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1;3.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 河南 济源 454650)
摘要:在河南济源王屋山地区(E 112°16′, N 35°12′)选择灌丛生境 , 分别于春季 、夏季 、秋季释放 600 枚人工标记的
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 , 旨在了解小型啮齿动物对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种子释放之后 , 每 3 d
检查一次种子的命运 , 记录种子被啮齿动物扩散 、贮藏 、取食情况和相关的生境信息.通过比较山杏种子释放处被
啮齿动物就地取食 、存留动态 、种子被搬运和贮藏的距离 、位置 、状态等的季节差异 , 确定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的存
活和对山杏更新的影响.采用 SPSS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表明:取食山杏种子的鼠类主要是大林姬鼠
(Apodemus peninsulae)、社鼠(Niv iventor con f ucianus)和黑线姬鼠(A.agrari us);山杏种子在释放点的消失速率
在秋季最快 , 夏季次之 ,春季最慢;山杏种子原地存留率在春季最高 , 夏季和秋季几乎全部被啮齿动物搬离释放点 ,
扩散后被贮藏种子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31%)>夏季(20%)>春季(0.83%);山杏种子被鼠类搬运的平均距
离秋季最大 , 不同季节间种子扩散距离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
关键词:山杏(P runus armeniaca);啮齿动物;灌丛;搬运;季节
中图分类号:Q 9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841(2010)03-0102-06
0 引言
种子是许多植物实现更新的主要源泉 ,同时也是许多植食性动物如鸟类 、啮齿动物 、蚁类的重要食物资
源[ 1] .啮齿动物通过取食或集中贮藏 ,消耗大量种子从而不利于植物的自然更新;另一方面 ,动物通过其分散
贮食行为改变了种子的分布格局 ,从而成为种子的有效扩散者[ 1-2] .分散贮食的动物常将种子浅埋于适宜种
子萌发的位点(如土壤中),最终促进植物的自然更新.在自然条件下 ,动物的食物贮藏行为受许多内在和外
在因素的影响[ 3-10] .已有研究表明 ,在温带地区 ,啮齿动物的食物贮藏活动强度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间有明
显差异[ 1 , 5] .太行山区河南段地处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过渡地带 ,由于长期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当地森
林生态系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探讨啮齿动物与林木种子的相互作用 ,对于促进退化森林地区的
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山杏(Prunus armeniaca)是多见于森林较为退化的山地环境中的一种灌木状小乔木 ,既可形成山杏矮
林或灌丛 ,也可以亚优势种或伴生种混生于干旱阳坡的其他类型的灌丛中.山杏是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植
物 ,能够较快地侵入并定居于植被严重退化的山坡 、裸地 ,对土壤贫瘠和干旱条件有一定的耐受性 ,因而对于
生态环境保护 、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11] .山杏种子种皮较厚 ,只有咬啮能力较强的啮齿动物才能打
开 ,而啮齿动物的取食 、搬运活动必然会影响山杏种子的命运及种子库动态 ,并最终影响到山杏树的更
新[ 6 , 9] .本研究旨在:①验证温带地区啮齿动物在秋季贮食活动较为强烈的论点;②分析在夏季成熟至次年 5
月山杏幼苗更新这一阶段 ,啮齿动物对山杏更新的作用 ,探讨森林退化地区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区状况
 第 3 期 马庆亮 ,等: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本研究在河南省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E 112°16′,N 35°12′)进行 ,此地位于济源市西北约 40 km 处 ,地
处太行山南麓的王屋山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 ,最高海拔 1 711.3 m(天坛山).区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
气温 14.3 ℃, 1月份平均气温-0.1 ℃,极端最低温-20 ℃,7月份平均气温 27.3 ℃,极端最高温 43.4 ℃,
年平均降水量为 600 ~ 700 mm ,但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该地区的植物群落以次生林 、灌丛为主 ,由于人
为活动的干扰 ,生态系统正处于恢复阶段.森林植物种类有栓皮栎(Quercus variabi lis)、槲栎(Q.al iena)、漆
树(Tox icodendron vernici f luum)、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华北五角枫(Acer truncatum)等 ,灌丛植物
以黄栌(Cotinus cog gygri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 l la)、黄刺玫(Rosa xanthina)等为优势种
类 ,同时分布有胡枝子(Lespedez a bicolor)、连翘(Forsy thia suspense)、蒙古绣线菊(S piraea sal ici f ol ia)、
酸枣(Ziziphus ju juba var.spinosa)等[ 10 , 12] .
1.2 样点设置与种子释放
于山杏成熟季节收集山杏种子 ,晾干备用.在灌丛生境中沿山坡选取一条长约 150 m 、宽约 50 m 的样
带 ,在该样带上设置 15个样点 ,样点间距约 10 m ,在每一样点均匀放置 40枚标记的山杏种子.参照文[ 11]
的方法对山杏种子进行标记 ,改进之处是用塑料标志牌代替金属牌[ 10] .
于 2008年 4月 17日 、7月 20日 、10月 1日分别释放 600枚标记的山杏种子 ,夏季和秋季释放种子时 ,
清除上一季节释放点处原地存留的种子.从种子被释放的第 2 d起 ,检查样点处释放种子的存留动态(存留 、
取食 、搬运等),每 3 d检查一次(上午进行).参照路纪琪等[ 9] 的方法 ,对被啮齿动物处理后的山杏种子状态
进行定义.在检查时 ,一旦发现被搬离释放处的种子 ,详细记录塑料牌的编号 、方位 、扩散距离 、种子的状态 、
种子被埋藏的深度 、贮藏点大小以及被搬运位点处 1 m2 的微生境.研究期间共释放山杏种子 1 800枚 ,每个
季节的调查时间均持续 60 d.
1.3 啮齿动物的种类和相对密度调查
研究期间 ,为了解当地啮齿动物种类 ,并尽可能减少对研究样地中啮齿动物组成和数量的影响 ,选择与
研究样地类似的生境 ,采用标准钢板鼠铗 ,以花生为饵 ,分别于 2008年 4月 15日 、7月 15日 、10月 15日进
行啮齿动物种类和种群相对密度的调查(直线铗日法).于每天傍晚布铗 25个 ,铗间距 5 m ,翌日清晨检查鼠
铗 ,调查持续 2 d.对捕获到的啮齿动物进行常规测量和记录.
1.4 取食山杏种子的啮齿动物种类确定
采用活捕 、单独笼养并饲以山杏种子的方法 ,收集被鼠类取食后的种皮残骸 ,与野外收集的种皮残骸进
行比较 ,根据咬痕特征进行鼠种鉴定[ 5 , 13] .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咬啮山杏种子的开口较小 ,咬面
平滑;社鼠(N iv iventor conf ucianus)的咬口较大 ,咬面不平整 ,剐磨痕迹明显;而黑线姬鼠(A.agrarius)的
咬口虽然也较小 ,但咬面比大林姬鼠的粗糙 ,且刮痕多集中于种子的两侧.
1.5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 for Window 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存活分析中的生命表比较山杏种子在 3个季节
间存留时间的差异.用 one-sample Kolmogo ro v-Smirnov 过程检验数据的分布类型.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 ,
则用 one-way ANOVA 过程检验.否则 ,用非参数检验中的 Kruskl-Wallis test比较 3个季节山杏种子扩散
距离间的差异 ,用 Mann-Whitney U 检验 2个季节之间山杏种子扩散距离的差异性.用Z 检验比较山杏种子
在不同季节的原地存留 、原地取食及扩散后取食 、贮藏的差异.
2 结果
2.1 作用于山杏种子的主要啮齿动物种类
通过观察野外释放种子被不同啮齿动物咬啮所留下的残骸 、咬痕 ,并与活捕到的鼠类喂饲以山杏种子的
咬痕比较 ,结合春 、夏 、秋 3个季节的铗捕调查结果(表 1),可以初步确定取食山杏种子的鼠类主要有大林姬
鼠 、社鼠和黑线姬鼠.
2.2 山杏种子在释放处的存留动态
从春季至秋季 ,山杏种子在释放处的存留动态如图 1所示.用存活分析中的生命表分析山杏种子在不同
季节的存活情况 ,结果表明:中位存留时间在春季为 81.00 d ,夏季为 12.38 d ,秋季为 7.76 d ,3 者间有显著
103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理 学 版) 第 42 卷
性差异(over comparison , W =1 388.356 , d f=2 , P<0.001).山杏种子在释放点处的命运包括原地取食和
原地存留 ,3个季节所释放的山杏种子原地存留的平均数量有显著性差异(Kruskl-Wallis test , χ2 =35.571 ,
d f =2 , P <0.001),春季存留数量显著高于夏季(Mann-Whitney test ,Z =-4.732 , d f =1 , P<0.001)和秋
季(Mann-Whitney test ,Z =-4.549 , d f =1 ,P <0.001),而在夏季和秋季间无差异(Mann-Whitney test ,Z
=-1.000 , d f =1 , P=0.775).释放种子被原地取食的平均数量在 3个季节间有显著差异(K ruskl-Wallis
test , χ2 =6.770 , d f =2 , P=0.034).
表 1 研究地区啮齿动物调查结果
Tab.1  Rodent specie s and their relativ e densities in study a rea
种类 春季 夏季 秋季捕获数(捕获率/ %) 捕获数(捕获率/ %) 捕获数(捕获率/ %)
大林姬鼠(Apodemus peinnsulae) 2 (4) 2(4) 2(4)
社鼠(Nivivetor con f ucianus) 0 (0) 1(2) 1(2)
黑线姬鼠(A.agrarius) 0 (0) 0(0) 1(2)
合计 2 (4) 3(6) 4(8)
2.3 山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命运
山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离释放点后 ,种子的命运可分为扩散后取食 、贮藏和丢失等(图 2).释放山杏种
子扩散后被取食的平均数量 3 个季节间有显著性差异(Kruskl-Wallis test , χ2 =8.386 , d f =2 ,P =0.015),
夏季释放种子扩散后取食平均数量最大 ,而春季和秋季较小.夏季>春季(Mann-Whitney test ,Z =-2.225 ,
d f =1 , P=0.026),夏季与秋季间无显著差异(Mann-Whitney test ,Z =-0.460 , d f =1 ,P =0.645).
扩散后被贮藏种子的平均数量在季节间有显著差异(Kruskl-Wallis test , χ2 =33.225 , d f =2 , P <
0.001),秋季最高 ,春季最低.被贮藏的山杏种子数量在秋季显著大于夏季(Mann-Whitney test , Z =-
3.075 , d f =1 ,P =0.002)和春季(Mann-Whitney te st , Z =-4.869 ,d f=1 , P<0.001).在夏季大于春季 ,其
差异显著(Mann-Whitney test ,Z =-4.612 ,d f =1 , P<0.001).
2.4 扩散距离
研究结果表明 ,除在春季有部分种子存留于释放处外 ,夏季和秋季所释放的种子绝大部分被取食或分散
贮藏至不同的位点.春 、夏 、秋季释放的种子被啮齿动物扩散的距离分别为(5.54±3.79)m 、(5.09±4.67)
m 、(10.72±12.19)m ,三者间有显著差异(Kruskl-Wallis test , χ2 =50.867 , d f =2 ,P <0.001);秋季扩散距
离大于夏季(Mann-Whitney test ,Z =-7.342 , d f =1 , P<0.001),亦大于春季(Mann-Whitney test , Z =-
2.683 , d f =1 , P =0.007),而春季和夏季释放种子的扩散距离无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 test Z =-
0.826 , d f =1 ,P =0.409),其频度分布见图 3.春季和秋季分别有 100%和 99.53%的种子扩散距离小于 21
m ,而在秋季仅有 90.23%的种子扩散距离在 21 m 之内 ,最远扩散距离达 78.6 m.
104
 第 3 期 马庆亮 ,等: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图 3 不同季节释放山杏种子扩散距离
的频度分布
Fig.3 P ropo rtional distribution o f disper sal
distance o f seeds o f Prunus armeniaca
among differ ent seasons
  被啮齿动物处理后不同状态的山杏种子的扩散距离统计
结果见表2.在夏季 ,被取食 、贮藏种子的扩散距离间无差异 ,在
春季和秋季 ,被取食 、贮藏种子的扩散距离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在春季 ,被取食的种子扩散距离大于被贮藏种子 ,而在秋季被
取食种子的扩散距离则小于被贮藏种子 ,其差异达到显著性
水平.
2.5 贮藏点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种子贮藏点仅含 1 枚山杏种子 ,
部分贮藏点含有 2枚种子 ,仅有少量贮藏点含有 3枚及 3枚以
上的种子(表 3).被啮齿动物埋藏的山杏种子的深度均小于
5 cm .
表 2 不同状态山杏种子搬运距离统计
Tab.2  T ranspor t distances of seeds with
different status removed by rodents
季节 取食 贮藏平均值±标准差 平均值±标准差 P状态
春季 6.50±3.57 1.52±0.93 0.005
夏季 4.18±2.41 5.78±5.74 0.226
秋季 8.29±11.17 11.78±12.49 <0.001
P季节 0.017 <0.001
表 3 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贮藏点大小的季节变化
Tab.3  Cache size of seeds of Prunus armeniaca
made by rodents among different seasons
季节 贮藏点大小
1枚种子 2 枚种子 3 枚种子 >3枚种子
春季 0 0 0 0
夏季 40 17 8 0
秋季 83 14 4 0
3 讨论
3.1 取食山杏种子的主要啮齿动物
在与研究样地类似的生境中用直线铗日法 、活捕法对研究地区的啮齿动物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当地主
要啮齿动物种类为大林姬鼠 、社鼠和黑线姬鼠.通过室内观察鼠类对山杏的咬啮痕迹 、残骸与野外释放种子
的咬痕和残骸的比较 ,可以确定以上 3种鼠类均为取食 、搬运 、扩散 、贮藏山杏种子的啮齿动物[ 5 , 10] .研究发
现在野外山杏种子被咬碎 ,而且作者在样地中曾观察到岩松鼠的取食活动.因此认为岩松鼠(Sciurotam ias
d avidianus)也取食山杏种子[ 5 , 13] .但是 ,岩松鼠个体较大 ,用普通鼠铗不易捕获.
3.2 山杏种子在释放处的存留动态
山杏种子在释放点处的中位存留时间在春季最长 ,夏季次之 ,秋季最短.原地存留的平均数量在春季远
大于夏季和秋季 ,而夏季和秋季基本全部被搬离释放点 ,其原因可能在于:①从春季至秋季 ,随着啮齿动物的
繁殖 ,种群数量增多 ,对食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同时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加剧 ,因而夏 、秋两季在种子释放后 ,
被啮齿动物快速搬离释放点.②在秋季 ,啮齿动物为将要来临的食物短缺的冬季储备食物 ,因而秋季释放种
子扩散后被贮藏平均数量最高.释放的山杏种子被啮齿动物原地取食数量都很低 ,季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可能是因为山杏种子的种皮较厚[ 5-6] ,动物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打开种皮 ,取食种仁 ,因而将面临更高的
捕食风险[ 14-15] .
3.3 山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命运
研究结果表明 ,春季所释放的种子被取食的比例大于贮藏比例 ,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夏季和
秋季被贮藏的比例均高于被取食的比例 ,夏季释放种子被贮藏 、被取食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秋
季释放种子被贮藏 、被取食比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以往研究认为 ,动物在春季不表现明显的食
物贮藏活动[ 1] .本研究发现 ,即使在春季 ,啮齿动物依然表现出对食物的分散贮藏行为 ,而在夏季和秋季(秋
季贮藏种子的比例最高),山杏种子更多地被贮藏.这一结果说明 ,季节对释放的山杏种子命运有不同的影
响 ,因而最终将影响山杏种子的存活和种子萌发.山杏种子较小且有坚硬的外壳 ,小种子逃脱捕食而存留的
105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理 学 版) 第 42 卷
机会比大种子高[ 6 , 16] ;同时 ,埋藏能够减少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捕食[ 3 , 5 , 8-9 , 11 , 17-19] ,增加了种子与潮湿环境
接触的机会 ,使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力.因此 ,种子一旦逃脱啮齿动物的捕食 ,在适宜的温度 、水分条件
下 ,将有可能萌发以至长成幼苗 ,促进山杏树木的自然更新.
3.4 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的扩散距离
鼠类对山杏种子的扩散距离大多小于 21 m ,这一结果与以前研究类似[ 5 , 11 , 13] .秋季释放种子的扩散距离
远大于春季和夏季 ,其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这可能是啮齿动物为避免和减少贮藏食物被盗窃而采取的适
应性对策 ,对此尚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 1]  Vande r Wall S B.Food H oarding in Animals[ M] .Chicago:Unive 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0:1-445.
[ 2]  Willson M F , T raveset A.The eco lo gy o f seed disper sa l[ C] // Fenner M.Seeds:the Eco lo gy o f Regene ra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London , CABI , 2000:85-110.
[ 3]  Vande r Wall S B.A model of caching depth:Implication fo r scatter hoarder s and plant dispe rsal[ J] .American Natural-
ist , 1993 , 141(2):217-232.
[ 4]  Vande r Wall S B.The effects of seed value on the caching behav io r of y ellow pine chipmunks[ J] .Oiko s , 1995 , 74(3):
533-537.
[ 5]  Lu J Q , Zhang Z B.Effects o f habita t and season on hoa rding and disper sal of seeds o f wild apricot(Prunus armeniaca)
by small rodents[ J] .Acta Oeco log ica , 2004 , 26(3):247-254.
[ 6]  Zhang H M , Zhang Z B.Endocarp thickness affects seed removal speed by small rodents in a w arm- tem perate bro ad-leaf-
ed deciduous fo rest , China[ J] .Acta Oecologica , 2008 , 34(3):285-293.
[ 7]  Zhang H M , Chen Y , Zhang Z B.Differences o f dispersal fitness of la rge and small acorns of Liaodong oak(Quercus li-
aotungensis)befo re and af te r seed caching by small r odents in a w arm tempe rate fo rest , China[ J] .Fo rest Eco log y and
M anagement , 2008 , 255:1243-1250.
[ 8]  肖治术 ,张知彬.种子类别和埋藏深度对雌性小泡巨鼠发现种子的影响[ J] .兽类学报 , 2004 , 24(4):311-314.
[ 9]  路纪琪 ,张知彬.灌丛高度对啮齿动物贮藏和扩散辽东栎坚果的影响[ J] .动物学报 , 2005 , 51(2):195-204.
[ 10]  赵雪峰 ,路纪琪 , 乔王铁 , 等.生境类型对啮齿动物扩散和贮藏栓皮栎坚果的影响[ J] .兽类学报 , 2009 , 29(2):
160-166.
[ 11]  Zhang Z B , Wang F S.Effect of rodents on seed dispersal and survival o f wild aprico t(Prunus armeniaca)[ J] .Acta
Oeco log ica Sinica , 2001 , 21(5):839-845.
[ 12]  宋朝枢 , 瞿文元.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6:1-303.
[ 13]  路纪琪 , 张知彬.鼠类对山杏和辽东栎种子的贮藏[ J] .兽类学报 , 2004 , 24(2):132-138.
[ 14]  Lima S L.Stre ss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the risk of preda tion:recent developments fr om behav io ral , repr oductiv e ,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J] .Advances in the S tudy o f Behaviour , 1998 , 27:215-290.
[ 15]  路纪琪 ,张知彬.捕食风险及其对动物觅食行为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 2004 , 23(2):66-72.
[ 16]  Xiao Z S , Wang Y S , H arris M , 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va riation o f seed predation and removal of sym patric lar ge
seeded species in relation to innate seed t raits in a subtropical fo rest , Southwest China[ J] .Fo rest Eco lo gy and Manage-
ment , 2006 , 222(1-3):46-54.
[ 17]  H ulme P E.Post-disper sal seed predation in g rassland:its magnitude and sour ce s of va ria tion [ J] .Journal of Eco lo gy ,
1994 , 82:645-652.
[ 18]  H ulme P E , Bo relli T.Variability in post-disper sal seed predation in deciduous woodland:relative impor tance o f lo ca-
tio n , seed species , burial and density[ J] .P lant Eco lo gy , 1999 , 145:149-156.
[ 19]  Maron J L , Simms E L.Effect of seed preda tion on seed bank size and seedling recruitment o f bush lupine(Lupinus ar-
boreus)[ J] .Oecolog ia , 1997 , 111(1):76-83.
106
 第 3 期 马庆亮 ,等: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Seasonal Patterns of Seed Fate of Wild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Affected by Rodents
MA Qing-liang1 , 2 ,   ZHAO Xue-feng1 , 2 ,   LIU Jin-dong3 ,   LU Ji-qi1 , 2
(1.Department o f B ioengineering , Zhengzhou Universi ty , Zhengzhou 450001 ,China;
2.Insti tute of Biod iversi ty and Ecology , Zhengzhou University , Zhengzhou 450001 ,China;
3.State-owned Y ugong Forest Farm , J iyuan 454650 ,China)
Abstract:To inve stig ate the effects o f seasons on seed fate of wild apricot(Prunus armeniaca)by
small rodents.A total of 1 800 plastic-tag ged seeds are released , among three seasons , in shrub
habitat in M t.Wangwu area (E 112°16′, N 35°12′)in Jiyuan , Henan , China.Seeds are checked
w ith a three-days interval for about tw o months in each season , and the seed fate is reco rded.
SPSS fo r Window s(13.0)is employed in data statistic analy sis.The results show that:Apode-
mus peninsulae , Niv iventor con f ucianus , and A.agrarius are main rodent species that predate
seed of w ild apricot.The seeds released in autumn disappear more quickly than that in summer
and spring ,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seeds has signif icant dif ference among three seasons;
seed-removal rate in spring is low er than that in summer and autumn;while seed hoarding rate in
autumn and summer is higher than that in spring .The dispe rsal distances in autumn is signifi-
cant ly longer than that in spring and summer.The resul ts f rom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seasons
influence seed survival and subsequent seedling e stablishment.
Key words:w ild aprico t(Prunus armeniaca);rodent;shrub;removal;season
(上接第 92页)
Determination of the Organic Solvent Residue in 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 by Headspace GC
SHI Jie1 ,   WU Jia-kai1 ,   WEN Jing-wei2 ,   TAO Peng-li1 ,   WANG Li-jie1
(1.Department o f Chemistry , Zhengzhou Universi ty , Zhengzhou 450001 , China;
2.Henan Inst itute f or Drug Control , Zhengzhou 450003 , China)
Abstract:A headspace GC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sidual o rganic so lvent o f the isopro-
py le alcoho l and tricho romthane in betahist ine hydrochlo ride.Linear correlation is obtained over
the range of 20 ~ 400 mg ·L-1 for isopropy le alcohol ,with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A=115 127.9C-
116 867 , r=0.998 5;and over the range of 1.1 ~ 88 mg ·L-1 , the reg ression equat ion is A =259
942 C-290 048 , r=0.997 9 for tricho romethane .The method is easily operative and the resul t is
accurate for dete rminat ion of solvent residue in betahist ine hydrochloride.
Key words:headspace GC;org anic solvent residue;betahistine hydrochlo ride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