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麦田播娘蒿的防治



全 文 :农村科技 2008(11)
打瓜生长中后期病害的防治
打瓜生长中后期发生的病害主要有三种, 即白
粉病、枯萎病和疫病,尤以白粉病发生普遍,危害较
重。
一、白粉病
又称粉霉病,其症状是叶柄、叶片、茎蔓上产生
白色粉状小霉点,逐渐扩大成粉霉斑,叶柄、茎蔓象
开水烫伤状软腐,后期白粉层变成白色,其间散生或
堆生黄色至黑褐色小粒点,严重时整蔓枯死。 防治措
施:一是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促进打瓜健康生
长。 二是适期喷药预防,一般该病于 6月下旬开始发
生,7 月份干旱少雨蔓延较快。 应从 6 月下旬起,喷
施保护性杀菌剂,如硫磺粉、硫磺悬浮剂、达科宁等。
但硫磺粉制剂在气温超过 30℃时最好不要使用,以
免产生药害。 三是科学使用治疗性药剂,当白粉病发
生普遍时,选用敌力康、三唑酮、氟硅唑、25%丙环
唑、腈菌唑、信生、斑粒脱、福星等。 一般 667米2用量
为 12.5%敌力康可湿性粉剂 40 克、15%三唑酮可湿
性粉剂 80~100 克、20%三唑酮乳油 50~60 克、 氟硅
唑 4~6 克、腈菌唑 12~15 克,常规喷雾器每 667 米2
用水量 30 千克左右,均匀喷施。 7~10 天 1 次,连喷
2~3次即可。 四是治疗剂与保健增效药剂配合使用,
可起到提高防效和增强抗病力等作用。可选用春雨 1
号、丰产星、芸苔素、绿色植保素等效果比较明显的
保健增效类药剂。 五是施药后667米2追尿素 3~4 千
克,喷施叶面肥 1次。
二、枯萎病
往往在连茬、迎茬地发生较重。 一般于结瓜期发
病重。 发病初期打瓜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日
后整天萎蔫,根尾腐烂。 纵剖根茎部和根部,可见中
心维管束发黄变褐。 于发病前,用尿素、磷酸二氢钾
和白砂糖各 1/3 加温水溶解后, 对水 100 倍均匀喷
施,每 7天 1次,连用 2~3次,防病效果理想。发病初
期, 可 667 米2用 37%枯萎立克 50 克加丰产星 1 支
对水 15~30千克喷施根茎部或灌根, 也可用 55%敌
克松可湿性粉剂 1.0~1.5 千克结合灌水施入瓜沟内,
防效较理想。
三、疫病
又称“烂瓜病”、“死秧病”,发生于打瓜果实成熟
前, 高温高湿和灌水是该病发生和传播蔓延的主要
条件。 发病植株出现整株枝叶萎蔫,茎基部变色呈软
腐状,不久全株枯死。 果实染病后,先在贴地处初呈
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进而呈水浸状腐烂,逐渐
扩散至整瓜软腐,表生白色绒毛状霉层。 疫病防治首
先避免瓜膛进水, 其次不可串沟灌水、 热天中午灌
水,发病初期喷施克抗灵、垦原霜疫净或甲霜灵锰锌
100克/667米2,对水 30千克防治。
(奇台县农机推广站 樊艳红)
麦田播娘蒿的防治
近年来,麦田杂草播娘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密
度上升,危害逐年严重,防治不彻底会使麦田造成更
大的损失。
一、生育特性
播娘蒿属十字花科,越年生或 1 年生阔叶杂草,
全株有分叉毛,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下部叶
有柄,叶片 2~3 回羽状深裂,最终的裂片条形;花序
顶生,花淡黄色,十字形;角果长形,种子长圆形,黄
褐色或红褐色;幼苗子叶长椭圆形,初生叶 2 片,3~5
裂。 种子繁殖,种子发芽温度 32℃,适宜土层深度 1~
3厘米。出苗早晚和温度有关,出叶速度与气温有关,
气温高出叶快。 耐盐碱,而且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再
生能力,单株结籽 5.25 万~9.63 万粒,多生于农田、
渠边等处,在麦田、油菜田危害重。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对当年播娘蒿发生严重的地块,严禁留种,杜
绝播娘蒿种子随小麦种子传播危害。
②在小麦田播娘蒿未开花、结籽前人工拔除,减
Nong Cun Ke Ji ZhiWuBaohu
植物保护
17
2008(11)农村科技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近几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我区的发生情况复杂、
危害日趋严重,蔓延速度很快,已成为我区棉花生产
上巨大而潜在的威胁。
一、危害症状
黄萎病在棉花现蕾后才大量发生, 常见症状均
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 发病初期,叶缘与叶脉间出
现褪绿状的斑块,叶片较挺而不萎垂。 斑块逐渐扩大
后,叶肉变厚发脆,叶片出现掌状斑纹,似“西瓜皮
状”。 随后病斑组织成褐色焦枯状,陆地棉往往呈黄
褐色焦枯状,而海岛棉呈深褐色焦枯状。 黄萎病病叶
一般早期不脱落, 重病株到后期叶片由下而上逐渐
脱落, 蕾铃稀少。 有时在茎基部或叶片脱落的叶腋
处,长出细小的新枝。 在北疆,条件适宜时,在棉株顶
部叶片上先出现不规则的失绿斑驳叶片, 很快变黄
褐色或青枯,病株主茎或侧枝顶端变褐枯死,但叶片
或蕾一般悬挂而不脱落, 部分病株也有叶片脱落成
光秆状。 棉花黄萎病病株的茎秆及叶柄剖开后肉眼
可见维管束呈黄褐色条纹。
二、发生特点
棉花黄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害, 一旦在
棉田发生很难根除。 土壤温度在 20~25℃会严重发
生,5℃以下和 35℃以上, 黄萎病病菌通常不能生长
或产生分生孢子。 黄萎病病菌能侵染 600多种植物,
其中包括锦葵科、茄科、豆科的多数作物,但不寄生
于禾本科的麦类、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 带菌棉
籽、棉籽壳、棉籽饼、病残体、病田土壤、灌水、农机具
及农事操作等都是黄萎病病菌远距离或近距离传播
的主要方式。 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能存活 6~7
年。 棉花一般现蕾后才开始发病。 连作年限长、土壤
内菌量大的棉田,如果蕾、花期土壤温度在 20~25℃
而且土壤中又有相当的湿度时,黄萎病会大量发生。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 严格执行植物检
疫制度,在普查的基础上,划定重病区、轻病区、零星
病区和无病区。 严禁病区种子、带菌棉籽饼和棉籽壳
等调入无病区。
2.种植抗病品种,改造重病田。 在种植抗病品种
时,一方面应做好提纯复壮工作,确保种子纯度。 另
一方面,建立抗性品种培育和筛选基地,根据市场及
品种抗病性表现,确立后续抗病品种,避免因品种抗
性退化造成损失。
3.轮作倒茬。 在重病田采用水稻、小麦、玉米、高
粱、苜蓿等作物与棉花轮作,轮作年限最少应在 3~5
年,可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同时,棉秆不要直接
还田或过腹还田, 施用腐熟好的优质农用肥和沼渣
肥,杜绝黄萎病病菌第 2次传播危害。
4.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棉株抗病抗逆能力。 凡地
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一般发病
较重。 加强田间管理,如早定苗、早中耕、勤中耕,提
高地温,促使棉苗早发稳长,提高棉花抗病能力,减
轻黄萎病的发生危害。 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比例,施
氮过多易加重病害的发生。
5.清洁棉田,杜绝病菌传播。 结合病害调查和农
事操作,清除棉田杂草。 定苗后的病苗弱苗以及收获
后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烂铃, 集中到田外烧毁或挖坑
深埋。
6.平整土地。 精耕细作可促进棉苗生长,健壮棉
株,增强棉花抗病性。
(精河县种子管理站 努尔波拉提
精河县农技推广中心 王大光
刘淑红 张怀军)
少种源。
③轮作倒茬,麦棉轮作,是减少播娘蒿危害的有
效措施。
2.化学防治
①小麦越冬前,在我区 11 月中旬左右,播娘蒿
生长的田块, 可用 13%二甲四氯钠水剂 150 克对水
30~40千克喷雾,或用杜邦巨星防治防效较好。
②小麦返青 2 叶期至拔节期,667 米2用 75%巨
星悬浮剂 1克,加水 30千克喷雾。
③播娘蒿 6~8 叶期,也就是小麦拔节前,选择晴
天,每 667 米2用 72%巨镰 1.2~2.0 克,使它隆 50~67
毫升加水 30 千克喷雾, 或用 36%奔腾粉剂 5 克,加
水 30千克防治效果较好。
(阿瓦提县农技推广中心 邢海业)
Nong Cun Ke JiZhiWuBaoHu
植物保护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