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及扦插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全 文 :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及扦插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郑洪建 ,顾卫红 ,蔡福根 ,陈龙英 ,董玉光
(上海市动植物引种研究中心 ,上海 201106)
  摘 要:研究结果表明:蒌蒿群体的茎粗 、分枝数和单株鲜重随扦插密度的升高而降
低 ,单位面积叶片数和生物产量随扦插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产量与扦插密度间呈二次抛
物线关系 ,扦插密度以 37.19 ~ 50.00万株/hm2较佳。蒌蒿群体随扦插密度的不同在生物
产量上表现出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关键词:蒌蒿;扦插密度;产量;影响;自动调节
中图分类号:S6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2)01-0016-05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菊科蒿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芦蒿 、水蒿 、香艾蒿 、小
艾 、水艾 ,野生于山坡 、草地 、路边 、荒滩 。蒌蒿营养丰富 ,因含有侧柏莲透酮芳香油(C10H16O)
而具有独特风味 ,是长江中下游沿江两岸人民喜食的野生蔬菜。近年来 ,武汉 、南京 、南通等地
开始了蒌蒿的人工栽培利用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4] 。由于蒌蒿原属野生 ,人工栽培历史
较短 ,国内对蒌蒿的研究报道较少 ,尤其对蒌蒿群体生长及其自动调节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
道。蒌蒿人工栽培一般施行扦插种植 ,扦插的蒌蒿夏秋充分生长 ,地下茎积累营养 ,冬季则进
入休眠状态 ,次年冬(保护地)、春(露地)在 12 ~ 20℃温度范围内地下茎侧芽萌发生长的嫩茎
为采食的主要器官。笔者对夏秋生长期扦插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能力及扦插密度与产量的关
系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其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 2000 ~ 2001年在上海市动植物引种研究中心试验场进行 ,以南京八卦洲的蒌蒿为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 100 、50 、25 、16和6万株/hm2 共 5个扦插密度处理 ,处理代号分别为 A 、B 、C 、D和
E ,随机排列 ,2次重复 ,小区面积 18m2;2000年 7月 13日进行扦插种植 ,经夏秋生长后于 11月
21日割除地上部分 ,清理畦面 ,施肥浇水 ,晾晒 7d ,于 11月 29日搭建大棚覆盖塑料薄膜 , 12月
4日棚内支小拱棚加盖无纺布 ,1月中旬采收上市 。夏秋生长季节分别于 7月 17日 、9月 19日
和11月 21日测定不同密度处理下蒌蒿的株高 、茎粗 、叶片数 、鲜重 、干重。冬春采收期于 1月
中旬苗高 30cm左右时采收嫩茎 ,测定不同密度条件下蒌蒿的株高 、茎粗 、叶片数 、鲜重及商品
重。每次测定时每小区均取样 20株。
江西农业学报 2002 , 14(1):16 ~ 20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收稿日期:2001-10-23 基金项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98-12-01-2)。 作者简介:郑洪建(1973-),男 ,山东东平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实习员 ,从事特色蔬菜引种利用 、消化吸收研究工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夏秋生长期不同密度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特点
图1所示为不同扦插密度处理与处理 C间每公顷蒌蒿的扦插苗数 、夏秋生长末期的分枝
数 、生物产量的比值 。由图 1可见 ,经夏秋生长 ,通过高密度扦插产生较少分枝和低密度扦插
产生较多分枝的调节 ,使不同密度处理间的单位面积分枝数趋于接近 ,说明在单位面积分枝数
上 ,蒌蒿群体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单位面积分枝数的自动调节能力不如单位面积生物产量
的调节能力强 ,群体在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上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蒌蒿群体水平上的自动调
节源于对有限环境资源的竞争 ,但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要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必
须经过人为的控制和调节 。
图 1 夏秋生长期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特点
Figure 1 Population autoregulation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at growing stage in summer and autumn
2.2 夏秋生长期扦插密度对蒌蒿个体生长的影响
由图 2可见 ,处理A在扦插后1个月株高最低;夏秋生长后期(11月21日),处理E的株高
低于其它处理 ,处理 A的株高也较低。由图 3可见 ,各处理蒌蒿的茎粗在开花期(9月 19日)
最大 ,生育后期茎粗逐渐降低;在各时期 ,高密度处理蒌蒿的茎粗小于低密度处理。因此 ,高密
度条件下 ,蒌蒿趋于纵向伸长 ,但密度过高时 ,纵向伸长也受到抑制。在低密度条件下 ,蒌蒿趋
于横向发展 ,茎秆加粗 ,纵向伸长减弱。
由图 4可见 ,在各时期 ,高密度处理蒌蒿分枝数小于低密度处理;在夏秋生长末期 ,处理 E
的分枝数达20条。说明扦插蒌蒿具有较强的分枝性 ,尤其在低密度生长条件下 ,蒌蒿易发生
较多花枝 。花枝较多时 ,会影响养分的转移 ,地下茎不能积累足够的养分 ,影响来年萌发的新
梢的数量与质量 。由图 5可见 ,在各时期 ,高密度处理蒌蒿的单株鲜重低于低密度处理 ,随生
育进程发展 ,各处理的单株鲜重均逐渐增加。密度不同的群体通过自动调节作用 ,反馈表现在
个体上 ,产生个体发育的差异性。
由图 6可见 ,夏秋生育前期蒌蒿群体的单位面积叶片数逐渐增加 ,至开花期达最大值 ,之
17 1 期        郑洪建等: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及扦插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后呈下降趋势;在各时期 ,高密度处理群体的单位面积叶片数高于低密度处理。
图 2 扦插密度对蒌蒿株高的影响 图 3 扦插密度对蒌蒿茎粗的影响
Figure 2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plant Figure 3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stem
height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diameter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图4 扦插密度对蒌蒿分枝数的影响 图 5 扦插密度对蒌蒿单株鲜重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branch number  Figure 5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fresh weight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per plant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2.3 夏秋生长期扦插密度对蒌蒿生物产量及产量的影响
由图 7可见 ,随生育进程发展 ,蒌蒿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逐渐增加 ,夏秋生长末期达最大值;
在各时期 ,高密度处理蒌蒿群体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高于低密度处理。随生育进程的推移 ,不同
密度处理间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有相互接近的趋势 ,这表明 ,蒌蒿群体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
节能力较强。
由表 1可见 ,来年商品蒌蒿的采收密度与扦插密度间相关性不显著;各单株性状与扦插密
度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反映出蒌蒿在产量构成因素上有一定的自动调节作用。扦插密
度较低时 ,由于夏秋干物质生产能力有限 ,地下茎发生量较少 ,来年采收密度较小 ,产量较低;
扦插密度较大时 ,虽然夏秋干物质生产较多 ,但由于群体过大 ,干物质分配不合理 ,地上干物重
增大 ,地下茎不能积累足够养分 ,来年采收的嫩茎发育不良 ,导致产量较低 ,商品性状较差 。
18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14卷
图 6 扦插密度对蒌蒿单位面积叶片数的影响 图 7 扦插密度对蒌蒿单位面积生物产量的影响
Figure 6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leaf number Figure 7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dry matter
per unit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weight per unit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表 1 不同扦插密度下蒌蒿的商品性状
Table 1 Market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under different cutting densities
扦插密度
Cutting
density
(株/m2)
采收密度
Reaping
density
(株/m2)
茎粗
Stem diameter
(cm)
单株叶片数
Leaf number
per plant
单株鲜重
Fresh weight
per plant
(g)
单株商品重
Market weight
per plant
(g)
产量
Yield
(kg/ hm2)
 
100 732 0.285 12.2 3.21 1.53 11 199.6
50 705 0.322 13.0 4.05 1.98 13 959.0
25 615 0.327 13.1 4.23 1.99 12 238.5
16 515 0.336 13.2 4.68 2.25 11 576.3
6 356 0.352 14.1 5.08 2.41 8 555.6
r 0.8245 -0.9767** -0.8921* -0.9661** -0.9567* 0.3182
 注:采收密度指第二年采收时蒌蒿植株的密度;r为各指标与扦插密度间的相关系数;**在 1%水平上显著 , *在 5%水
平上显著。
  根据表1 ,建立扦插密度与商品蒌蒿产量 、茎粗及单株鲜重的数学关系模型 ,得表 2。
表 2 扦插密度与蒌蒿产量 、茎粗 、单株鲜重间的数学模型
Table 2 Mathematical models of yield , stem diameter and fresh weight between
cutting density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项目
Item
回归方程
Regression equation
复相关系数
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产量 y1=7766.9560+225.3804x-1.9159x2 R=0.9740**
茎粗 y2=-0.0006x+0.3498 R=0.9767**
单株鲜重 y3=-0.0181x+4.9651 R=0.9661**
 注:x 代表扦插密度;y1代表产量;y2 代表茎粗;y3 代表单株鲜重;**在 1%水平上显著(F 检验)。
由表 2可知 ,商品蒌蒿产量与扦插密度呈二次曲线关系 ,茎粗和单株鲜重与扦插密度均呈
线性关系 。
对扦插密度与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求一阶导数 y′,并令 y′=0 ,可以计算出最佳扦插密度
为58.82万株/hm2 ,最高拟合产量为 14 395.2kg/hm2 ,相应的茎粗和单株鲜重分别为 0.315cm 、
3.90g ,单株商品性状稍差。扦插密度在 37.19 ~ 80.47万株/hm2 范围内时 ,商品蒌蒿的拟合产
19 1 期        郑洪建等: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及扦插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量均高于 13 500kg/hm2 。要实现商品蒌蒿的优质高产 ,蒌蒿茎粗 、单株重等指标必须达到一定
的要求 。扦插密度在 37.19 ~ 50.00 万株/hm2 范围内时 ,商品蒌蒿的拟合产量大于 13 500kg/
hm
2 ,茎粗大于 0.320cm ,单株鲜重大于 4.00g ,基本达到优质高产的要求 。
3 讨论
由于蒌蒿群体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造成随密度增加 ,提高密度对增加干
物质生产的作用趋于减小;同时由于扦插蒌蒿以收获来年地下茎发出的嫩茎为采食器官 ,密度
过高 ,地上部分在夏秋会发育不良 ,影响地下茎发育与养分积累 ,进一步影响来年蒌蒿产量与
质量 。因此 ,扦插蒌蒿的夏秋生长是来年采收产量的基础 ,夏秋适宜的生长群体是蒌蒿高产优
质的关键 ,合理的扦插密度是蒌蒿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
蒌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1] ,同时夏秋生长是来
年冬春采收产量的基础 ,本文只研究了夏秋生长期地上部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及扦插密度与
采收产量的关系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同关系及其对采收产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本研究中 ,冬季采用保护地栽培 ,以提早上市 ,但商品蒌蒿茎秆纤细 ,商品性状受到一定
的影响。保护地蒌蒿冬季的管理调控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优化蒌蒿的商品性状 。其次 ,应
进一步开展耐弱光蒌蒿品种的筛选 ,以满足保护地栽培的要求。
参考文献:
[ 1] 方荣 ,万新建 , 陈学军 ,等.蒌蒿生长动态初报[ J] .江西农业学报 , 1998 , 10(2):84 ~ 88.
[ 2] 张道宽 ,宋佩扬 , 管建国.蒌蒿及其栽培[ J] .中国蔬菜 , 1996 ,(3):45~ 46.
[ 3] 管建国 ,宋佩扬.蒌蒿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中的几个问题[ J] .南京农专学报 , 1996 , 12(3):27~ 30.
[ 4] 陈学军 ,缪南生 , 方荣 ,等.鄱阳湖蒌蒿的扦插繁殖观察[ J]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 7(2):115 ~ 119.
[ 5] 殷宏章.植物群体生理研究[ J] .科学通报 , 1960 ,(9):270~ 278.
[ 6] 王殿武 ,张建平 , 周大迈 ,等.太行山低山丘陵旱作甘薯群体动态调控研究[ J] .南京农专学报 , 1998 , 14(3):
53 ~ 54.
Study on Effect of Cutting Density on Yield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and Autoregulation of Its Population
ZHENG Hong-jian ,GU Wei-hong ,CAI Fu-gen ,CHEN Long-ying ,DONG Yu-guang
(Shanghai Animal and Plant Introduction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201106 , China)
  Abstract: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em diameter ,branch number and fresh weight per plant of
the population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decreased as its cutting density rose , the leaf number and dry matter
weight per m2 rose as the cutting density rose.The relation between yield and cutting density could be simulat-
ed by quadratic parabola equation , the suitable cutting density of A.selengensis in protective cultivation is 37.
19~ 50.00 ten thousand cutting wood per hm2.The population of A.selengensis could strongly autoregulate its
dry matter weigh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utting densities.
Key words:Artemisia selengensis;Cutting density;Yield;Effect;Autoregulation
20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