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杏RAPD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全 文 :中国农学通报 第23卷 第 6期 2007年 6月
htp:/www.casb.org.cn
山杏[Armeniaca.sibirica(L.)Lam.],蔷薇科,李
属,通常为落叶灌木或乔木。主要分布于河北、辽宁西
部及内蒙古等地,多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1~3]。杏仁
食用、药用价值很高,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不
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4]。杏仁并具有润肺定
喘、生津止渴之功效;叶可治疗目疾、水肿;花具有主
补不足、寒热痹等功用;枝、树皮、树根均可入药,具有
解毒等功效[5]。另外山杏树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
特性,又兼具有经济效益,可作为防风固沙的优势树
种之一。然而对山杏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栽培管理、嫁
接技术等方面,在分子水平开展的研究较少,因此建
立一套适合山杏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整套体系具有重
要意义。
RAPD技术是1990年由Wiliams[6]、Welsh[7]等人
建立的。因其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多态检出率高、可
自动化分析等特点,在分类研究、品种鉴定、系谱分
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
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许多动植物相继采用RAPD技
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功。但RAPD技术对反应条
件的比较敏感,所以需要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
山杏RAPD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李振江 1,葛会波 1,2,张学英 1,王 勇 3
(1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保定071001;2河北省林业局,石家庄050081;
3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秦皇岛066000)
摘 要:以山杏新鲜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山杏RAPD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Taq酶、Mg2+、dNTP、
引物、模板DNA浓度、变性时间、循环次数等,建立了适合山杏RAPD反应的 PCR体系,即 20μl反应
体系中含有 Taq酶 1.0U、Mg2+2.0mM,四种dNTP各 0.1mM,引物 0.5μM,模板 DNA50ng。扩增程序
为:94℃预变性 4mins;94℃变性 1min,36℃退火 1min,72℃延伸 1.5mins,10个循环;94℃变性
30s,36℃退火40s,72℃延伸60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关键词:山杏;RAPD;优化
中图分类号:S662.2 文献标识码:A
OptimizationforRAPDReactionSystemofArmeniacasibirica
LiZhenjiang1,GeHuibo1,2,ZhangXueying1,WangYong3
(1ColegeofHorticulture,AgricultureUniversityofHebei,Baoding071001;
2ForestrybureauofHebeiProvince,Shijiazhuang050081;
3ColegeofOcean,AgricultureUniversityofHebei,Qinhuangdao066000)
Abstract:ThefactorsinfluencingRAPDanalysis,includingTaqpolymerase,Mg2+,dNTP,primers,
templateDNAsconcentration,denaturingtimeandthermalcyclesinArmeniaca.sibirica (L.)Lam.were
studied.AnoptimalPCRsystemforRAPDinfreshleavesofA.sibirica (L.)Lam.hasbeenfound:in
20μlreactionsolution,contained1UTaqpolymerase,2.0mMMg2+,0.1mMdNTP,0.5μMprimers,50ng
templateDNA.Theamplificationprogramwasdevised:initialdenaturingat94℃for4mins;denaturingat
94℃ for1mins,annealingat36℃ for1min,extensionat72℃ for1.5mins,10cycles;denaturingat94℃
for30s,annealingat36℃for40s,elongationat72℃for60s,30cycles;finalextensionat72℃for5mins.
Keywords:Armeniacasibirica,RAPD,Optimization
第一作者简介:李振江,男,1981年出生,河北魏县人,硕士,主要从事分子生物技术研究。通信地址: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E-mail:lzj729@ya-
hoo.com.cn。
通讯作者:张学英,女,1972年出生,河北迁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生理与生物技术的研究。通信地址: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园艺
学院,Tel:0312-7528337,E-mail:zhxy97421@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07-03-27,修回日期:2007-04-02。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169· ·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etinVol.23No.62007June
htp:/www.casb.org.cn
进行系统比较研究,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获得稳定
的扩增结果。
针对山杏生产中品种落后问题,在张家口和承德
地区进行了丰产、晚花及其他特异类型的初选,为了
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必须对其遗传特性加以鉴定。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RAPD-PCR反应体系,为进一步
应用其进行山杏种内分类和种质特性研究提供理论
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 2006年 5月—12月在河北农业大学园
艺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
1.2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山杏,采自张家口赤诚县、承德丰宁
县。
试验所用试剂,包括随机引物、Taq酶、Mg2+、
Bufer、dNTP、Marker(DL2000)均为上海生工生物公司
产品。琼脂糖(EEO为0.15,由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
司分装)、石蜡油(Sigma分装),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
纯试剂。
1.3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DNA提取方法参考Doyle等[8],DNA质量和浓度
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
将其稀释至100ng/μl,置于冰箱-20℃保存备用。
1.4RAPD反应体系、扩增程序优化及其产物的检测
1.4.1对影响反应的5个主要因素Taq酶浓度、dNTP
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进行了比较
试验。各个因素浓度梯度如下:
(1)Taq酶设 7个浓度:0.5U,0.8U,1.0U,1.2U,
1.6U,2.0U,2.5U;
(2)Mg2+设 6个浓度:1.0mM,1.5mM,2.0mM,
2.5mM,3.0mM,3.5mM;
(3)引物设 7个浓度:0.1mM,0.2mM,0.3mM,
0.4mM,0.5mM,0.6mM,0.7mM;
(4)dNTP设7个浓度:0.1mM,0.15mM,0.20mM,
0.25mM,0.30mM,0.35mM,0.40mM;
(5)DNA设9个浓度:5ng,10ng,20ng,40ng,60ng,
100ng,150ng,220ng,300ng。
对所设浓度梯度进行单因素优化分析,即进行第
一个因素筛选时,其余因素参照预备试验中的用量;
进行第二个因素筛选时,第一个因素使用筛选出的最
佳值,其余因素仍参照预备试验用量,依次类推,直到
筛选出最后一个因素的最佳值为止。
预备试验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中,Taq酶
1.0U,dNTP 0.2mM,Mg2+ 2.0mM, 引 物 0.6mM,
Bufer1×,模板DNA50ng,其余用水补齐。
基本扩增程序:94℃预变性 4mins;94℃变性
30s,36℃退火 40s,72℃延伸 60s,50个循环;72℃延
伸8mins;4℃保存。扩增反应在美国BIO-RAD公司
生产的MyCyclerTM型扩增仪中进行。
1.4.2本试验对五种程序参数进行了比较,程序如下:
程 序 1:94℃ 4mins;94℃ 30s,36℃ 40s,72℃
60s,50个循环;72℃8mins
程序 2:94℃ 4mins;94℃ 1min,36℃ 1min,72℃
1.5mins,40个循环;72℃8mins
程序 3:94℃ 4mins;94℃ 1min,36℃ 1min,72℃
1.5mins,35个循环;72℃8mins
程序 4:94℃ 4mins;94℃ 1min,36℃ 1min,72℃
1.5mins,45个循环;72℃8mins
程序 5:94℃ 4mins;94℃ 1min,36℃ 1min,72℃
1.5mins,10个循环;94℃ 30s,36℃ 40s,72℃ 60s,30
个循环;72℃5mins
1.4.3扩增产物用含 0.5μg/mlEB的 1.2%琼脂糖凝
胶(W/V)电泳分离,电泳缓冲液为1倍TAE,4~5V/cm
稳压条件下进行电泳,染色,凝胶成像系统下观察、照
相。
2结果与分析
2.1基因组DNA的检测
将提取的基因组DNA在1.2%的琼脂糖凝胶上电
泳检测,DNA条带较亮(见图1),说明提取的DNA量较
多;DNA谱带整齐,无弥散,表明DNA完整无降解。经
UV-765BP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OD260及 OD280值,其
OD260/OD280比值检测核酸纯度,比值在1.5~2.0之间,
符合试验的要求。
图1山杏基因组DNA电泳检测结果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170· ·
中国农学通报 第23卷 第 6期 2007年 6月
htp:/www.casb.org.cn
物,Mg2+浓度为1.0mM时有谱带缺失现象,而 Mg2+
浓度为 4.0mM 时有谱带弥散现象,在 1.5mM、
2.0mM、2.5mM、3.0mM4种 Mg2+浓度下均可产生稳
定、清晰、一致的扩增带型。只是随浓度增加,扩增图
谱的背景有所加深,本试验选用Mg2+浓度为2.0mM。
2.2.3RAPD扩增中引物的适宜浓度 引物的用量对
RAPD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如图4所示),
20μL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在0.1mM~0.7mM时均有
条带产生,而且当引物浓度低于0.4mM及浓度高于
0.5mM时扩增条带较少,故本试验引物用量选用
2.2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2.2.1RAPD扩增中Taq酶的适宜浓度 结果表明 (如
图2所示)在浓度为0.5U、0.75U、1.0U时有扩增,带型
清晰,易辨别,在0.5U时扩增条带较少;在较高浓度
1.5U、2.0U、2.5U、3.0U时,扩增明显加强,带型丰富,
但出现弥散现象,不易辨别。可见Taq酶是RAPD扩
增反应中关键的因素,它的浓度变化对扩增的结果影
响比较大。从试验的效果和费用考虑,Taq酶浓度选
择1.0U为宜。
2.2.2RAPD扩增中 Mg2+的适宜浓度 在 PCR反应
中,Mg2+的浓度也是影响扩增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果表明(如图3所示),在该浓度范围内均有扩增产
注:1~7依次为:0.5U,0.75U,1U,1.2U,1.5U,2.0U
图2TaqDNA聚合酶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注:1~6依次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
图3Mg2+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0.5mM。
2.2.4dNTP的适宜浓度 dNTP的量对循环次数、扩增
产物的量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如图5所示),
0.1mM时带型清晰、稳定,0.15mM,0.20mM时条带总
数少于0.1mM时,0.25mM,0.30mM浓度下条带缺失
严重,0.35mM,0.40mM时则没 0.1mM有条带产生。
dNTP过高时与Taq酶竞争,造成聚合酶Taq酶活性
降低,扩增效果不理想,故本试验 dNTP浓度选用
0.1mM。
2.2.5模板 DNA的适宜用量 本试验所设定的模板
DNA的用量对RAPD反应的影响不大(如图6所示),
DNA在 10ng~150ng范围内均能扩增出比较清晰的
条带,且效果没有太大差别,扩增条带基本一致,模板
DNA为 5ng和 220ng扩增稍弱且缺失部分条带,
注:1~7依次为: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
图4引物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171· ·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etinVol.23No.62007June
htp:/www.casb.org.cn
300ng条带严重缺失。综合考虑本试验模板DNA选
用40ng。
2.2.6热循环温度参数对 RAPD反应的影响 各个文
献资料所报道的RAPD反应变性、退火、延伸温度参
数大体一致,而各自的反应时间则不尽相同,有长有
短,因此仅仅考虑各反应时间来设置程序并逐一试验
即可,最后结果表明程序5相对于其他四种程序的条
带清晰稳定,反应时间适中,本试验选用程序5。
3讨论
RAPD技术简单快捷,试验成本低,无须预先了
解DNA序列的信息。该技术使用的引物较短,要求退
火温度较低,提高了引物和模板的配对几率和随机
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因组分析的效率和多态性的检
出[6],但同时也会导致标记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差等
问题,因此RAPD试验条件的标准化十分重要[9]。
建立相对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是该技术应用
的基础。关于RAPD优化反应体系的建立在许多物种
上均有报道,但不同物种之间反应体系存在一定差
异[10~20]。Taq酶用量是重要的因子,它直接影响多态性
的检出率和扩增结果的重复性及忠实性[15]。Mg2+浓度
是影响Taq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不同物种对Mg2+浓
度的要求不同,从已有的报道看,Mg2+浓度范围大多
在1.5~3.0mmol/L之间[10~19],也有高达7.5mmol/L的报
道[20],本试验结果是 2.0~3.0mmol/L时扩增产物均较
清晰,且在这个浓度范围内设置的3个浓度梯度的扩
增效果差异不大,高出这个浓度扩增效果较差,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高浓度Mg2+反而影响Taq酶
的活性[15]。一般认为模板DNA,引物和dNTP等3种
因素适宜用量的范围较宽,本试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
点。
试验发现每一个扩增条件的变化会对 RAPD图
谱产生较大的影响,都有一个较理想的扩增范围,同
时,反应体系各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需要对主
要因素进行互作的研究,寻找优化的反应体系。并且
此体系用于山杏遗传多样性鉴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结论
4.1建立了山杏 RAPD分析的优化体系条件,即
20μL 反 应 体 系 中 含 有 1.0U Taq 酶 ,
2.0mMMg2+,0.1mMdNTP,0.5μM随即引物,50ng模
板DNA。
4.2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 4mins;94℃变性 1min,
36℃退火1min,72℃延伸1.5mins,10个循环;94℃变
性30s,36℃退火40s,72℃延伸60s,30个循环;最后
72℃延伸5mins。
参考文献
[1] 李淑芳,陈晓明,郭意如.杏仁的营养成分与功能因子[J].农产品加
工,2004,11:3-24.
注:1~7依次为:0.1mM,0.15mM,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
图5dNTP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图6模板DNA对RAPD扩增的影响
注:1~9依次为:5ng,10ng,20ng,40ng,60ng,100ng,150ng,220ng,300ng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172· ·
中国农学通报 第23卷 第 6期 2007年 6月
htp:/www.casb.org.cn
[2]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100-1103.
[3] 刘桂森,张立彬,王同坤.山杏资源的现状和展望[J].落叶果树,1989,
(1):30-31.
[4] 刘孟军.中国野生果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63-168.
[5] 张立彬,刘桂森.野生山杏 (P.sibiricn)形状变异性及其应用的研
究[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7(3):1-6.
[6] WiliamsJGK,KubelikAR,LivakKJ,etal.DNApolymorphisms
amplifiedbyarbitraryprimersareusefulasgeneticmarkers[J].Nuleic
AcidsRes.,1990.18(22):6531-6535.
[7] WelshJ,McClelandM.FingerprintinggenomesusingPCR with
arbitraryprimers[J].NucleicAcidsResearch,1990,18:7213-7218.
[8] DoyleJJ,DoyleJL.ArapidDNAisolationprocedureforsmal
quantitiesoffreshleaftissue.PhotochemicalBuletin,1987,19:11-15.
[9] 荆玉祥,匡延云,李德葆.植物分子生物学—成就与前景[M].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5:295-303.
[10] 陈秉初,赵铁桥,马伯军,等.金华佛手类型划定及 RAPD分析[J].果
树学报,2002,19(4):278-280.
[11] 潘新法,孟祥勋,曹广力,等.RAPD在枇杷品种鉴定的应用.果树学
报,2002,19(2):182-185.
[12] 吴少华,张大生,潘东明,等.基因组 DNA的提取及 RAPD条件优
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1):51-54.
[13] 吴少华,张大生,潘东明,等.应用RAPD技术对、李、桃亲缘关系的探
讨[J].园艺学报,2002,29(1):66-68.
[14] 阮颖,周朴华,刘春林.九种李属植物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J].园艺
学报,2002,29(3):218-223.
[15] 文晓鹏,邓秀新.刺梨及其近缘种PCR试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果
树学报,2003.20(1):35-39.
[16] 王跃进,LamikanraO.葡萄 RAPD分析形响因子的研究[J].农业生
物技术学报,1997,5(4):387-391.
[17] 赵锦,刘孟军.枣树 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研究 [J].果树学报,
2001,18(6):329-332.
[18] 祝军,周爱琴,王涛,等.苹果RAPD体系的建立[J].果树科学,2000,17
(4):239-243.
[19] 金勇丰,张耀洲,陈大明,等.桃早熟芽变品种‘大观一号’的RAPD分
析及其特异片断的克隆[J].果树科学,1998,15(2):103-106.
[20] BalardR,RajapakseS,Abbot,etal.DNAmarkersinroseandtheir
useforcultivaridentification and genomemapping [J].Acra
Horticulture,1996,424:265-268.
(责任编辑:王运琼)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