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木鳖子的本草考证
林慧彬1 彭相君2 路俊仙1 林建群3 林建强3
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3.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本文对木鳖子进行了名称 、 原植物 、 产地 、 性味及功效的历代本草考证 , 结合目前木鳖子的生产 、 使用及
研究现状 , 证实历代本草中使用的木鳖子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木鳖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 Spr.)的种子 ,
产地的记载古今基本相同 , 木鳖子的功效和主治古今基本一致。
关键词:木鳖子 本草考证 葫芦科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 (2009)02-0054-03
Textual Research of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IN Huei-bin1 PENG Xiang-jun2 LU Jun-xian1 LIN Jian-qun3 LIN
Jian-qiang3∥1.Shandong Institute of TCM (Jinan Shangdong 250014 , China) 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inan Shang-
dong 250014 , China) 3.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 StateKey Lab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gdong
250100 ,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made a textual research of name , botanical origin , habitat , nature and flavour , efficiency and survey on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It had been verified that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was medicinal variety from ancient times.The habitat ,
efficacy and cure of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were more or less the same of all time.
Key word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textual research
木鳖子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木鳖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的成熟种子 , 其功效主
要为消肿散结、 解毒 、 追风止痛 , 用于治疗痈肿、
疔疮 、 无名肿毒 、 痔疮、 癣疮、 粉刺、 乳腺炎、 淋
巴结核痢疾 、 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 牙龈肿痛等症。
为了搞清木鳖子的药用历史 , 本文在对历代本草文
献中关于木鳖子的记载系统查阅的基础上 , 对其名
称、 原植物、 产地、 功效等有关问题考证如下。
1 名称及别名的考证
木鳖子始载于宋 《开宝本草》 , 因形似鳖、 蟹
状 , 故名。历代本草中除大多用木鳖子之名外 , 尚
有木蟹之名。另外还有土木鳖 (《医宗金鉴》)、 川木
鳖(《串雅补》)、 正木鳖 (《和汉药考》)、 漏蓝子
(《本草述钩元》)等记载[ 1] 。在我国不同地区木鳖子
有不同的名称 , 地方习用名有金丝木鳖 (北京)、 糯
饭果 (云南)、 藤桐子 (贵州)、 土木必 、 木必子、
木比 、 鸭鳖子 (广西)等。木鳖子也是较常用的民
族药 ,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称谓各异 , 名称较多。
广西环江毛难族称峒冻 、 告辣岗、 栖拉冬;融水苗
族称再维污 、 子文武;罗城仫佬族称瓜挪 、 孟呀;
瑶族称杜表 、 病瓦;壮族称棵拉望 、 棵墨别、 棵别
果、 墨扣 、 墨苟、 派丕。内蒙古蒙古族称阿拉坦其
其格、 阿拉坦其其根乌热;西藏藏族称色麦切哇;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称麻锡嘎等。目前 , 木鳖子的商
品名为木鳖子 , 以子粒饱满、 外皮坚硬 、 体重、 种
仁黄白色 、 不泛油者为佳。
2 产地考证
历代本草对木鳖子的产地有一些记载。《图经本
草》 曰 “木鳖子出朗州及南中 , 今湖 、 广诸州及杭 、
越、 全、 岳州亦有之”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
草》 [ 2] 、 《嘉佑本草》 皆有:“出朗州及南中” 的记
载。《本草衍义》 曰:“今荆南之南皆有之” [ 3] 。 《本
草蒙筌》 曰:“木鳖子朗州属” [ 4] 。 《本草品汇精要》
称:“道地宜州 , 蜀郡” [ 5] 。 《本草述钩元》 载 “出南
中闽广诸郡” 。从历代本草的记载看 , 木鳖子原产朗
州 (州名 , 今湖南常德一带)及南中 (古地区名 ,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 “中药饮片制霜技术和相关设备研究———木鳖子” , 课题编号:2006BAI09B06-05
[ 6] 黄志华 , 钟富有, 李良东 , 等.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豚鼠
离体右心房自律性及收缩特性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7 , 23
(4):35~ 36
[ 7] 李良东 , 欧阳娟, 黄志华 , 等.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离体
豚鼠左心房兴奋性及功能性不应期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7 ,
18 (9):2081~ 2082
[ 8] 梁日欣 , 肖永庆, 高伟 , 等.川芎内酯A 预处理对大鼠离
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4 , 20
(6):1~ 3
[ 9] Reimer K , Jennings R , Tatum A.Pathobiology of acute myocar-
dial ischemia:metabolic , function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 J] .Am J
Cardiol , 1983 , 52 (2):72A~ 81A
[ 10] Classen J , Mergner W , Costa M.ATP Hydrolysis by ischemic
mitochondria[ J] .Cell Physiol.1989 , 141 (1):53A-59A
[ 11] 李良东 , 黎晓 , 黄志华 , 等.拳参正丁醇提取液对家兔
胸主动脉条收缩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7 , 23 (6):53~ 54
(收稿日期 2008-10-08)
·54· 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年第 27卷第 2 期Vol.27 , No.2 , 2009
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 贵两省), 如今在我国主要
分布于安徽、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台湾、 广东、 广
西、 贵州 、 四川 、 云南等地 , 特别是广西的梧州、
桂平 、 玉林、 博白、 南宁 、 靖西 , 广东的阳江 , 云
南的红河州 , 湖北的咸宁、 宜昌 , 安徽的潜山 , 四
川的乐山等地为主产区 , 湖南、 福建 、 江西等省也
有分布 , 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 河南有栽
培。根据历代本草对木鳖子产地的记载可知古今产
地没有明显变迁。
3 原植物考证
历代本草对木鳖子的原植物有记载。 《嘉 本
草》 有: “藤生 , 叶有五桠 , 状如山药叶 , 青色面
光。花黄 , 其子似栝楼而极大。生青熟红 , 肉上有
刺。其核似鳖 , 故以为名。” 《图经本草》 记载为:
“春生苗 , 作蔓叶 , 有五花 , 状如山药 , 青色面光 ,
四月生黄花 , 六月结实 , ……。每一实有核三四十
枚 , 八九月采。” 《本草衍义》 曰:“木鳖子蔓生 , 岁
一枯。叶如蒲桃 , 实大如栝楼 , 熟则红黄色 , 微有
刺 , 不能刺人。 ……九月 、 十月熟食之。子曰木鳖
子。但根不死 , 春旋生苗” [ 3] 。 《本草纲目》 对其种
子的性状描述为: “木鳖子核形扁 , 大如围棋
子 , 其仁青绿色” [ 6] 。 《本草衍义》 除了对木鳖子原
植物有记载外 , 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也有描述。曰:
“其子一头尖者为雄 , 凡植时需雌雄相合 , 麻缕缠
定 , 及其生也 , 则去其雄 , 方结实。” 《本草述钩元》
也有相似记载:“蔓岁一枯 , 根则不死 , 春复旋声 ,
亦可子种 , 种时须雌雄相配 , 红绳扎定 , 排埋土中 ,
及其生也 , 则去其雄 , 方结有子 , 四月黄花 , 六月
结实累累 , 如苦瓜、 锦荔枝状 , 每一实有子数十枚 ,
长三四分 , 圆扁 , 形状如鳖 , 一头尖者雄种也。
八月采收 , 中仁青绿” [ 1] 。历代本草的这些描述与木
鳖的植物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基本相符。可以推断:
历代本草中记载的木鳖子原植物与木鳖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是同种植物。
4 性味及功效考证
对于木鳖子的性味 , 《开宝本草》 曰:“甘温”。
《证类本草》 也有相似的记载。 《本草品汇精要》 称
其 “甘、 温、 缓。气厚于味 , 阳中之阴。” 《本草纲
目》 认为 , 木鳖子 “苦 , 微甘” [ 6] 。 《本草述钩元》
载 “气味甘温 , 味厚于气 , 可升可降 , 阳也” 。历代
本草大多认为木鳖子性味甘温 , 但亦有不同的记载 ,
认为其性寒。如清代 《得配本草》 载木鳖子 “苦寒 ,
有大毒 , 入手阳明经” [ 7] 。 《本草易读》 曰:“味苦 ,
微寒 , 有小毒” [ 8] 。《本草求真》 载其 “性属大寒” [ 9] 。
现代的文献中 , 《全国中草药汇编》 谓 “苦 , 微甘
温 , 有小毒” [ 10] , 《新编中药志》 称其 “味苦 , 微甘 ,
性温” [ 11] 。 1963 年 、 1977 年 、 1985 年、 1990 年及
1995年版药典均记载为 “苦 , 微甘 , 温” , 2000年版
药典对木鳖子药性的记载改为 “苦 , 微甘 , 凉”。近
年来 , 有人对木鳖子的药性进行了探讨 , 从植物科
属的亲缘关系 , 药物的功用主治 , 组方配伍以及禁
忌症和中毒表现等方面论证 , 认为木鳖子的药性不
是温 , 而应是寒凉[ 12] 。中国药典 2005年版载:“木
鳖子苦、 微甘 , 凉 , 有毒。归肝、 脾、 胃经” [ 13] 。可
见 , 历代本草对木鳖子药性的记载不一致 , 明朝以
前大多沿用甘温的说法 , 清朝中出现了寒凉的记载。
现代的文献记载也不尽相同 , 近年的研究大多支持
“苦 , 凉” 的说法。由于木鳖子临床应用不多 , 且以
外科应用居多 , 其药物的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验证。
木鳖子入药始于宋代 , 《日华子本草》 有 “醋磨
消肿毒” 的记载。《开宝本草》 较详尽的记述了它的
临床作用 , “主折伤 , 消结肿 、 恶疮 , 生肌 , 止腰
痛 , 除粉刺皮干黯 , 妇人乳痈 , 肛门肿痛” 。 《嘉 本
草》、 《证类本草》 等著作也有类似的记载。《本草纲
目》 补充了 “治疳积痞块 , 利大肠泻痢 , 痔瘤瘰
疬。” 等内容。 《本草备要》 增入 “解蚌毒 , 消肿追
毒 , 生肌除疮。” [ 14] 《本草求原》 又言本品 “治一切
寒湿郁热而为痛风瘫痪 、 行痹 、 痿厥 、 脚气 、 挛症 、
鹤膝。” 总结历代本草对木鳖子功效的论述主要是消
肿散结、 攻毒疗疮。
现代文献中关于其功效的记载也大致相同 , 《中
药大辞典》 总结了本品功效和所治病症: “消肿散
结 , 祛毒。治痈肿 、 疔疮 、 瘰疬 、 痔疮 、 无名肿毒 、
癣疮 、 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 15] 《全国中草药汇编》
言其 “治疗化脓性炎症 , 乳腺炎 , 淋巴结炎 , 头癣
痔疮。” [ 10] 《新编中药志》 称其用于治疗痈肿 、 癣疮 、
颈淋巴结核、 乳腺炎、 关节疼痛 、 拘挛[ 11] 。现代研
究证实:木鳖子具有抗炎 、 抗病毒 、 抗菌及杀螨作
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疮痈肿痛、 瘰疬痰核 、
泻泄 、 关节炎 、 肩周炎、 腰痛等症以及治疗扁平疣 、
痤疮、 鹅掌风等多种皮肤病。除此之外 , 研究发现
它对慢性咳喘有较好疗效 , 对于肺虚痰阻或脾虚痰
滞证型的咳嗽尤为适宜 , 内服、 外用效果均佳。同
时 , 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抗肿瘤药物 , 用于治疗多种
恶性肿瘤。如食道癌 、 胃癌 、 鼻咽癌 、 骨肿瘤、 皮
肤癌、 乳腺癌 、 白血病等 , 疗效肯定 , 是一味具有
进一步开发利用前景的中药材。
5 毒性的考证
木鳖子毒性的记载历代本草存在争议。《开宝本
草》 言 “无毒”。 《证类本草》 载 “味甘温 , 无毒”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述校注》 等也认为木鳖子
“无毒” [ 16 , 17] 。而张景岳 《本草正》 认为木鳖子乃大
毒之物 , 曰 “今见毒狗者 , 能毙之于顷刻 , 使非大
毒而有如是乎?” 。 《本草纲目》 称其 “有小毒” 。并
说按照 《霏雪录》 云:木鳖子有毒 , 不可食。昔蓟
门有人生二子 , 恣食成痞。其父得一方 , 以木鳖子
煮猪肉食之。其幼子当夜 、 长子明日死。友人马永
诚方书也载此方。因著此为戒。时珍曰:“南人取其
苗及嫩实食之无恙 , 则其毒未应至此。或者与猪肉
·55·2009年第 27卷第 2期Vol.27 ,No.2 ,2009 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不相得 , 或犯他物而然 , 不可尽咎木鳖也。”
现代的文献中大多认为木鳖子有毒。《全国中草
药汇编》 及 《中药材集解》 称木鳖子 “有小毒”。
《中药志》 、 《中药大辞典》 认为木鳖子 “有毒”。
1963~ 2005 年的历版中国药典均记载木鳖子 “有
毒” 。
现代研究发现 , 木鳖子水 、 醇浸液静脉或肌肉
注射 , 动物均于数日内死亡。小鼠静脉注射木鳖子
皂苷的半数致死量为 32.35mg·kg-1、 腹腔注射则为
37.34mg·kg-1。有人认为木鳖子的毒性成分是木鳖子
皂苷[ 18] 。木鳖子水煎剂长期给药可以造成大鼠肝脏、
肾脏损伤 , 血中 ALT 及 BIL 含量显著升高 , 血糖下
降[ 19 , 20] 。但也有人用木鳖子治疗肿瘤和类风湿性关
节炎 , 水煎服 , 日剂量为 3 ~ 9g , 没有发现明显的毒
副反应[ 21] 。表明木鳖子皂苷静脉注射毒性较大 , 其
饮片水煎服毒性降低。至于本草中记载木鳖子有大
毒 , 狗食一颗即抽搐而死 , 有可能是将土木鳖与番
木鳖 (马钱子)混淆了。有人认为木鳖子的毒性以
《本草纲目》 “有小毒” 的认识较为正确[ 21] , 其毒性
的大小及毒性的成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6 小结与讨论
木鳖子在我国属于少常用中药材 , 从历代文献
的考证看 , 古今药用木鳖子均是葫芦科植物木鳖 Mo-
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的种子 , 并不混
乱。但在药材市场上有番木鳖、 木鳖子两种药材 ,
由于二者在名称、 形态及功用上有相似之处 , 使用
中易发生混淆现象。 番木鳖是马钱科植物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的成熟种子 , 它与木鳖子
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 , 功用、 主治也不相同 , 临
床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 不能混淆。
从历代本草对木鳖子产地的记载看 , 木鳖子的
分布古今基本一致。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 四川、
广东 、 云南、 湖北、 安徽 、 江苏、 江西、 福建、 湖
南、 台湾等地。目前在我国的广西 、 湖北 、 四川等
地种植较多 , 为木鳖子的主产区 , 其所产的木鳖子 ,
子粒饱满 , 外皮坚硬 , 体重 , 种仁黄白色 , 质量较
好。
木鳖子是一味散血热 、 除痈毒之要药。凡是由
血热所造成的痈疮疔毒 , 折伤肿痛 , 疳积痞块 , 痔
瘤瘰疬等症均可使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疮
痈肿痛、 多种关节炎症及皮肤病 , 疗效肯定 , 这与
历代本草应用记载基本相同。目前发现木鳖子对多
种癌症具有治疗作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 木鳖
子的新用途会不断被认识和发现。
木鳖子是否有毒 , 古代有不同的认识 , 有的认
为有毒 , 有的认为无毒 , 甚至有的书上认为有大毒。
从现代药理研究可见 , 木鳖子有一定毒性 , 临床多
为外用 , 内服用炮制品 , 炮制一般多用制霜法。关
于木鳖子毒性的大小及其毒性的成分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目前 , 对于木鳖子的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及临
床应用研究报道较少 , 对其有效成分及有毒成分还
不清楚 , 质量控制尚停留在性状鉴别的水平上。因
此 , 很有必要对木鳖子进行深入研究 , 确保临床用
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 1] 清·杨时泰辑.本草述钩元 [ M] .上海:科技卫生出版
社 , 1958:318~ 319
[ 2] 宋·唐慎微撰 (尚志钧等校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357
[ 3] 宋·寇宗 .本草衍义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57:
91
[ 4] 明·陈嘉谟撰 (王淑民校点).本草蒙筌 [ M]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988:264
[ 5] 明·刘文泰.御制本草品汇精要 [M] .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05:769~ 770
[ 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1248~ 1250
[ 7] 清·严西亭 , 施谵宁 , 洪缉奄.得配本草 [M] .上海:上
海科技出版社 , 1994:102
[ 8] 清·汪仞庵.本草易读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223
[ 9]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79:104
[ 10] 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 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2000:104
[ 1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 (第二卷) [ M]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 , 2002:116~ 118
[ 12] 于智敏 , 周超凡.木鳖子药性非温之辨析 [ J] .中国中
药杂志 , 1997 , 22 (12):755~ 756
[ 1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44
[ 14] 清·汪昂.本草备要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5:128
[ 1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上册) [M] .上海:上
海科技出版社 , 2006:502
[ 16] 明·卢之颐撰 (冷方南, 王齐南点校).本草乘雅半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626~ 627
[ 17] 清·刘若金.本草述校注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5:342~ 343
[ 18] 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 [M]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
社 , 1992:100
[ 19] 向丽华 , 陈燕萍 , 张智 , 等.24味有毒中药长期毒性实
验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6, 12
(1):47
[ 20] 张智 , 闪增郁 , 向丽华 , 等.24味有毒中药长期给药对
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5, 11
(12):918~ 919
[ 21] 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 [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2006:888
(收稿日期 2008-10-13)
·56· 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年第 27卷第 2 期Vol.27 , No.2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