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搭架方式适宜瓠瓜品种筛选试验



全 文 :336 2016 年第 57 卷第 3 期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选晴天用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等药剂交替喷
施。主要虫害有蚜虫、烟粉虱、茶黄螨等,用吡丙
醚、呋虫胺、虫螨腈、乙螨唑等药剂喷雾防治。
5. 6 采收
一般在 2 月上中旬开始采收,6 月上中旬采收
结束。
参考文献:
[1] 滕宏飞,杨兴国,刘远柱,等. “甜瓜-粳稻-蔬菜”高产
高效栽培技术 [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 (2):
43-45.
[2] 徐建军,陆铭昌,金菊花,等. 23 个水稻新品种在上海市
松江区的种植表现 [J]. 上海农业科技,2013 (5):
30-32.
[3] 何圣米,徐明飞. 早春大棚茄子 -荸荠高效栽培 [J]. 中
国蔬菜,2006 (8):44-45.
[4] 罗春晓,王志成,裘雪龙.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初探:以浙
江省富阳市为例 [J]. 中国农业信息,2014 (3):18-19.
(责任编辑:张才德)
收稿日期:2015-12-05
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高产高效生产 (201403032);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 (2012C12903-2-1)
作者简介:朱丹泱 (1989—),女,助理农艺师,从事蔬菜育种研究工作,E-mail:529501383@ qq. com。
通信作者:吴爱芳 (1962—),女,推广研究员,从事蔬菜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624435206@ qq. com。
文献著录格式:朱丹泱,吴晓花,章立琛,等. 不同搭架方式适宜瓠瓜品种筛选试验 [J]. 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3):336-339.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60312
不同搭架方式适宜瓠瓜品种筛选试验
朱丹泱1,吴晓花2,章立琛1,吴爱芳3*
(1.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绍兴 312003;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3. 绍兴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以 7 个瓠瓜品种为试材,分别在立架和拱架 2 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参试品种的
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瓜性状和产量等。试验结果表明,组合Ⅱ号早熟性最好;立架栽培中,浙蒲 8 号生
长势较强;浙蒲 6 号和浙蒲 8 号瓜条上下粗细均匀,商品性好。综合参试品种各因素认为,立架栽培以浙蒲 8 号
最优,拱架栽培以浙蒲 6 号最优。
关键词:瓠瓜;栽培;品种筛选
中图分类号:S642. 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3-0336-03
瓠瓜 (Lagenaria siceraria),又称瓠子、扁蒲、
葫芦,属葫芦科蔓生或攀缘藤本植物[1],是浙江
省主要的瓜类蔬菜作物之一,在浙江省效益农业中
占有重要地位。瓠瓜在绍兴市栽培历史悠久,种植
面积较大,搭架方式主要有立架和拱架 2 种。本试
验通过比较不同瓠瓜品种在 2 种搭架方式下的表
现,以筛选出适宜立架栽培和拱架栽培的最优瓠瓜
品种,为效益农业提供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以 7 个瓠瓜品种为试材,分别为浙蒲 2 号、
浙蒲 6 号、浙蒲 8 号 (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提
供),越蒲 1 号、组合Ⅱ号 (绍兴农业科学研究院提
供),新希望 (广州博优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早熟短棒瓠子 (江西省赣新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 2 方法
1. 2. 1 立架栽培
立架栽培试验在绍兴市农科院五和基地进行,
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樱桃番茄。于 2015 年 2
月 7日播种,3月 11日定植;畦宽 (连沟)约 2 m,
每畦种 2行,株距 0. 4 m,种植密度为 25 000 株·
hm -2;基肥施腐熟鸭粪 30 000 kg·hm -2和三元复
合肥 900 kg·hm -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
复 3 次,每小区 28 株,小区面积 11. 2 m2,两头设
保护行;主蔓长 1. 7 m时摘心;4 月 5 日喷乙烯利
2 000 倍液,4 月 12 日用艾美乐 5 000 倍液防治蚜
虫,5 月 15 日用露娜森 5 000 倍液防治白粉病。其
朱丹泱,等:不同搭架方式适宜瓠瓜品种筛选试验 337
他同常规管理。
1. 2. 2 拱架栽培
拱架栽培试验在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前璜村大
棚中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芹菜。于
2015 年 1 月 14 日播种,3 月 7 日定植;畦宽 (连
沟)约 3 m,每拱 2 株,株距 0. 5 m,种植密度为
13 333 株·hm -2;基肥施腐熟鸭粪 37 500 kg·
hm -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 3 次,每小
区 30 株,小区面积 22. 5 m2,两头设保护行;4 月
1 日喷乙烯利 2 500 倍液,4 月 27 日、5 月 7 日用
露娜森 3 000 倍液防治白粉病。其他同常规管理。
1. 2. 3 调查项目
生长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和植株性
状、瓜条性状,并记录小区产量。调查指标与方法
参照《瓠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
1. 2. 4 数据分析
采用 DPS 7. 05 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生育期
从表 1 可以看出,参试的 7 个品种生育期相
近。立架栽培中,组合Ⅱ号雌花开花最早,于 4 月
17 日开花,比浙蒲 2 号、新希望分别提早 3 和 6
d;拱架栽培中,组合Ⅱ号和早熟短棒瓠子雌花开
花最早,其次是浙蒲 6 号、浙蒲 8 号和越蒲 1 号。
在参试品种中,新希望雌花开花最迟,明显迟于其
余参试品种。由于栽培管理条件有限,除新希望
外,其余参试品种采收时间基本一致。立架栽培于
5 月 4 日开始采收,6 月 9 日采收结束;拱架栽培
于 4 月 30 日开始采收,5 月 30 日采收结束。
表 1 不同栽培方式下各参试品种主要生育期比较
品种
立架栽培 (月-日) 拱架栽培 (月-日)
播种期 定植期 雌花始花期 始收期 终收期 播种期 定植期 雌花始花期 始收期 终收期
浙蒲 2 号 02-07 03-11 04-20 05-06 06-09 01-14 03-07 04-16 04-30 05-30
浙蒲 6 号 02-07 03-11 04-18 05-05 06-09 01-14 03-07 04-14 04-30 05-30
浙蒲 8 号 02-07 03-11 04-18 05-05 06-09 01-14 03-07 04-14 04-30 05-30
越蒲 1 号 02-07 03-11 04-18 05-05 06-09 01-14 03-07 04-14 04-30 05-30
组合Ⅱ号 02-07 03-11 04-17 05-04 06-09 01-14 03-07 04-13 04-30 05-30
新希望 02-07 03-11 04-23 05-06 06-09 01-14 03-07 04-18 05-02 05-30
早熟短棒瓠子 02-07 03-11 04-18 05-05 06-09 01-14 03-07 04-13 04-30 05-30
2. 2 植物学性状
从表 2 可知,在立架栽培中,主蔓以浙蒲 8 号
最粗,为 0. 85 cm;浙蒲 2 号最细,为 0. 73 cm;
参试的 7 个瓠瓜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从节间长度
看,组合Ⅱ号最长,为 16. 6 cm;早熟短棒瓠子最
短,为 12. 9 cm,与组合Ⅱ号差异显著;从叶面积
来看,浙蒲 8 号的叶宽叶长最大,分别为 33. 5 和
24. 5 cm,在 7 个参试品种中叶面积最大;新希望
叶面积最小,叶宽和叶长分别为 27. 3 和 20. 5 cm,
与浙蒲 8 号差异显著。
表 2 不同栽培方式各参试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品种
立架栽培 / cm 拱架栽培 / cm
茎粗 节间长度 叶宽 叶长 茎粗 节间长度 叶宽 叶长
浙蒲 2 号 0. 73 ± 0. 05 a 15. 6 ± 2. 0 ab 31. 1 ± 3. 3 ab 23. 5 ± 2. 0 ab 0. 82 ± 0. 05 ab 14. 6 ± 0. 7 b 31. 5 ± 1. 1 a 23. 0 ± 0. 9 a
浙蒲 6 号 0. 83 ± 0. 08 a 15. 5 ± 2. 0 ab 31. 5 ± 1. 6 ab 23. 6 ± 1. 3 ab 0. 75 ± 0. 05 b 13. 6 ± 0. 3 b 30. 6 ± 1. 1 abc 22. 1 ± 0. 9 a
浙蒲 8 号 0. 85 ± 0. 06 a 14. 5 ± 1. 2 ab 33. 5 ± 2. 1 a 24. 5 ± 1. 7 a 0. 82 ± 0. 05 ab 12. 5 ± 0. 6 c 29. 7 ± 0. 6 bc 21. 8 ± 1. 8 a
越蒲 1 号 0. 80 ± 0. 14 a 14. 1 ± 2. 2 ab 30. 2 ± 1. 6 ab 21. 8 ± 1. 2 ab 0. 84 ± 0. 06 a 16. 0 ± 0. 8 a 31. 2 ± 1. 4 ab 22. 3 ± 1. 7 a
组合Ⅱ号 0. 78 ± 0. 09 a 16. 6 ± 2. 9 a 31. 4 ± 4. 0 ab 22. 7 ± 3. 0 ab 0. 78 ± 0. 05 ab 16. 8 ± 0. 8 a 29. 0 ± 1. 2 cd 21. 8 ± 2. 2 a
新希望 0. 83 ± 0. 09 a 14. 5 ± 2. 1 ab 27. 3 ± 5. 0 b 20. 5 ± 3. 1 b 0. 83 ± 0. 09 a 14. 5 ± 1. 2 b 27. 3 ± 1. 0 d 20. 5 ± 3. 1 a
早熟短棒瓠子 0. 74 ± 0. 07 a 12. 9 ± 2. 0 b 28. 2 ± 2. 8 b 21. 1 ± 2. 0 b 0. 84 ± 0. 06 a 13. 8 ± 0. 8 b 29. 0 ± 1. 4 cd 20. 9 ± 1. 8 a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其在 0. 05 水平上差异显著。表 3—7 同。
在拱架栽培中,主蔓以早熟短棒瓠子和越蒲 1
号最粗,均为 0. 84 cm;浙蒲 6 号茎粗最细,为
0. 75 cm。从节间长度来看,参试品种间差异显著,
组合Ⅱ号节间长度最长,为 16. 8 cm;其次为越蒲
1 号,节间长度为 16. 0 cm,与组合Ⅱ号差异不显
著;浙蒲 8 号节间长度最短,为 12. 5 cm。从叶宽
看,浙蒲 2 号最大,为 31. 5 cm;新希望最小,为
27. 3 cm。参试的 7 个品种中,叶长差异不显著,
338 2016 年第 57 卷第 3 期
可推断浙蒲 2 号叶面积最大。
2. 3 商品性
由表 3 可知,浙蒲 2 号瓜长最长,为 37. 7 cm,
其次为浙蒲 6 号和浙蒲 8 号,瓜长分别为 35. 4 和
34. 4 cm,早熟短棒瓠子最短,瓜长为 17. 2 cm;
从果蒂横径来看,新希望的果蒂横径最粗,为
7. 3 cm,其次是越蒲 1 号,果蒂横径为 7. 1 cm,
与新希望差异不显著;从果肩橫径来看,早熟短棒
瓠子最粗,为 6. 2 cm,其次为新希望,为 6. 0 cm,
浙蒲 2 号最细,为 3. 4 cm;从横径差来看,早熟
短棒瓠子的瓜条上下均匀度最好,横径差仅为
0. 3 cm;从单瓜重看,浙蒲系列和新希望单瓜重均
在 500 g 左右;从瓜顶形状看,浙蒲 2 号和浙蒲 6
号为尖圆,其他 5 个品种为钝圆;从瓜皮颜色看,
浙蒲 6 号、浙蒲 8 号和组合Ⅱ号颜色最深,为深绿
色,越蒲 1 号颜色最浅,为浅绿色。
表 3 立架栽培参试各品种性状比较
品种 瓜长 / cm 果蒂横径 / cm 果肩横径 / cm 横径差 / cm 瓜形指数 单瓜重 / g 瓜蒂形状 瓜皮颜色
浙蒲 2 号 37. 7 ± 1. 2 a 5. 5 ± 0. 6 c 3. 4 ± 0. 2 d 2. 1 6. 8 502. 0 尖圆 青绿
浙蒲 6 号 35. 4 ± 1. 3 b 5. 5 ± 0. 6 c 4. 0 ± 0. 6 c 1. 5 6. 4 491. 1 尖圆 深绿
浙蒲 8 号 34. 4 ± 1. 3 bc 5. 9 ± 0. 6 c 4. 4 ± 0. 6 bc 1. 5 5. 8 515. 5 钝圆 深绿
越蒲 1 号 27. 7 ± 0. 8 d 7. 1 ± 0. 4 ab 4. 9 ± 0. 3 b 2. 2 3. 9 611. 4 钝圆 浅绿
组合Ⅱ号 33. 9 ± 1. 5 c 5. 5 ± 0. 3 c 4. 1 ± 0. 3 c 1. 4 6. 1 423. 8 钝圆 深绿
新希望 22. 0 ± 1. 5 e 7. 3 ± 0. 4 a 6. 0 ± 0. 3 a 1. 3 3. 0 508. 5 钝圆 青绿
早熟短棒瓠子 17. 2 ± 0. 5 f 6. 5 ± 0. 5 b 6. 2 ± 0. 3 a 0. 3 2. 6 414. 2 钝圆 青绿
由表 4 可知,参试的 7 个瓠瓜品种瓜长差异性
显著,浙蒲 2 号瓜长最长,为 37. 8 cm,早熟短棒
瓠子最短,瓜长为 17. 2 cm;从果蒂横径来看,早
熟短棒瓠子和越蒲 1 号最粗,分别为 6. 5 cm 和
6. 4 cm,浙蒲 8 号和新希望与早熟短棒瓠子差异显
著,果蒂横径均为 5. 8 cm;从果肩横径来看,早
熟短棒瓠子最粗,为 6. 3 cm,浙蒲 2 号最细,为
3. 4 cm;从横径差来看,新希望和早熟短棒瓠子的
瓜条上下均匀度最好,横径差均为 0. 3 cm;从单
瓜重看,浙蒲 6 号最重,为 558. 4 g,其次是越蒲
1 号,为 520. 5 g;从瓜顶形状看,浙蒲 2 号和浙
蒲 6 号为尖圆,其他 5 个品种为钝圆;从瓜皮颜色
看,浙蒲 6 号、浙蒲 8 号和组合Ⅱ号颜色最深,为
深绿色,越蒲 1 号颜色最浅,为白绿色。
表 4 拱架栽培参试各品种性状比较
品种 瓜长 / cm 果蒂横径 / cm 果肩横径 / cm 横径差 / cm 瓜形指数 单瓜重 / g 瓜蒂形状 瓜皮颜色
浙蒲 2 号 37. 8 ± 1. 4 a 5. 1 ± 0. 3 d 3. 4 ± 0. 3 e 1. 7 7. 3 499. 1 尖圆 青绿
浙蒲 6 号 35. 0 ± 0. 8 b 5. 2 ± 0. 2 cd 3. 9 ± 0. 2 d 0. 7 6. 7 558. 4 尖圆 深绿
浙蒲 8 号 33. 1 ± 1. 0 c 5. 8 ± 0. 3 bc 4. 5 ± 0. 2 c 1. 9 5. 7 450. 7 钝圆 深绿
越蒲 1 号 27. 9 ± 1. 2 e 6. 4 ± 0. 5 a 4. 9 ± 0. 4 c 2. 1 4. 3 520. 5 钝圆 白绿
组合Ⅱ号 31. 0 ± 2. 3 d 6. 1 ± 0. 5 ab 4. 0 ± 0. 2 d 1. 5 5. 1 446. 2 钝圆 深绿
新希望 20. 5 ± 1. 8 f 5. 8 ± 0. 7 bc 5. 5 ± 0. 4 b 0. 3 3. 5 475. 0 钝圆 青绿
早熟短棒瓠子 17. 2 ± 0. 5 g 6. 5 ± 0. 5 a 6. 3 ± 0. 5 a 0. 3 2. 6 380. 5 钝圆 青绿
2. 4 产量
立架栽培采收期为5月6日至6月9日,共34 d。
由表 5 可知,各参试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浙蒲 8
号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 66 071 kg·hm -2;其次
是越蒲 1 号,为 60 625 kg·hm -2;浙蒲 6 号、浙
蒲 2 号与浙蒲 8 号差异明显,产量分别为 54 286
和 53 482 kg·hm -2;组合Ⅱ号和浙蒲 2 号、浙蒲 6
号差异明显,产量为 45 536 kg·hm -2;新希望和
早熟短棒瓠子产量最低,均未达到 40 000 kg·
hm -2,同时新希望和早熟短棒瓠子各小区间差异
较大,产量不稳定。
拱架栽培采收期为 4 月 30 日至 5 月 30 日,共
表 5 参试各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产量比较
品种
立架栽培 拱架栽培
小区平均
产量 /kg
产量 /
(kg·hm -2)
小区平均
产量 /kg
产量 /
(kg·hm -2)
浙蒲 2 号 59. 9 ± 1. 3 b 53 482 70. 8 ± 1. 3 b 31 474
浙蒲 6 号 60. 8 ± 2. 4 b 54 286 76. 1 ± 2. 0 a 33 830
浙蒲 8 号 74. 0 ± 2. 3 a 66 071 72. 5 ± 1. 3 ab 32 230
越蒲 1 号 67. 9 ± 2. 6 ab 60 625 73. 2 ± 2. 8 ab 32 526
组合Ⅱ号 51. 0 ± 3. 5 c 45 536 71. 2 ± 2. 4 b 31 644
新希望 41. 9 ± 23. 6 d 37 411 69. 6 ± 2. 6 b 30 911
早熟短棒瓠子 30. 0 ± 10. 2 d 26 786 59. 5 ± 2. 6 c 26 437
31 d。由表 5 可知,在拱架栽培中各参试品种间产
量差异显著。浙蒲 6 号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达
33 830 kg·hm -2;越蒲 1 号和浙蒲 8 号产量与浙蒲
2016 年第 57 卷第 3 期 339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6号差异不显著,分别为 32 526和 32 230 kg·hm -2;
组合Ⅱ号、浙蒲 2 号、新希望与浙蒲 6 号差异较大,
产量分别为 31 644,31 474 和 30 911 kg·hm -2;
早熟短棒瓠子产量最低,为 26 437 kg·hm -2。
3 小结
从主要生育期看,组合Ⅱ号早熟性最好,其次
是浙蒲 6 号、浙蒲 8 号和早熟短棒瓠子;从植物学
性状看,立架栽培中浙蒲 8 号生长势较强,在拱架
栽培中,参试品种间差异并不显著;从商品瓜性状
看,浙蒲 6 号和浙蒲 8 号瓜长在 35 cm左右,瓜条
长棒形,上下粗细均匀,品质佳[3-4],而新希望和
早熟短棒瓠子瓜长在 25 cm 以下,属短棒形品种,
且产量不稳定,不建议在绍兴地区推广。综合参试
品种各因素,立架栽培以浙蒲 8 号最优,拱架栽培
以浙蒲 6 号最优。
参考文献:
[1] 鲁忠富,徐沛,吴晓花,等. 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瓠瓜种
子纯度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J].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
(4):578-581.
[2] 沈镝,李锡香. 瓠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汪宝根,李国景,吴晓花,等. 保护地瓠瓜新品种浙蒲 6
号的选育 [J]. 中国蔬菜,2010 (6):88-90.
[4] 吴晓花,汪宝根,鲁忠富,等. 瓠瓜新品种浙蒲 8 号的选
育 [J]. 中国蔬菜,2015 (6):61-64.
(责任编辑:张瑞麟)
收稿日期:2015-11-09
作者简介:李景奇 (1987—),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油菜遗传育种,E-mail:ssc123150@ 163. com。
文献著录格式:李景奇,徐筋燕,章红运,等. 播种期和密度对青花菜台绿 1号产量的影响 [J]. 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3):339-341.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60313
播种期和密度对青花菜台绿 1 号产量的影响
李景奇,徐筋燕,章红运,任永源,胡立军
(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摘 要:为了探索青花菜台绿 1 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同的播种日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花菜台绿 1 号商品
性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播期设置 8 月 10 日、8 月 20 日、8 月 30 日、9 月 10 日和 9 月 20 日等处
理,667 m2 种植密度设置 1 800,2 200,2 600 和 3 000 株等处理。结果表明,播种日期和种植密度对台绿 1 号商
品性和产量均有影响。8 月 10 日播种,667 m2 种植密度为 2 600 ~ 3 000 株的获得最佳结果。
关键词:青花菜;台绿 1 号;播种日期;种植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S635. 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3-0339-02
青花菜,又名青花椰菜、绿花菜、西兰花等,
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
一个变种[1]。青花菜色泽鲜绿,风味好,口感佳,
且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青花菜在我
国的栽培主要集中在浙江、河北、云南等地。
青花菜品种台绿 1 号是由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
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青花
菜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商品性好,保鲜和加工
兼用[2]。为了确定台绿 1 号青花菜的最佳播种时间
和种植密度,以期达到商品性最佳和产量最高的目
的,本文进行了台绿 1 号的播期试验和种植密度试
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和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和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地点
试验材料为台绿 1 号,试验地点设在浙江省
(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前作为玉米,微碱性,
中等肥力,肥力均匀。
1. 2 方法
试验研究了播期和密度 2 个因素。每隔 10 d
设 1 个播期,共设 5 个处理,分别为 8 月 10 日、8
月 20 日、8 月 30 日、9 月 10 日和 9 月 20 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