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4期
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程星  包爱科  冯波  王锁民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 730020 )
  摘  要:  牧草基因工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农杆菌介导百脉根遗传转化原理、影响农杆菌介导百脉
根遗传转化的重要因素、转基因技术在百脉根的生物固氮、抗逆性和品质改良以及生产可食性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
综述, 并就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百脉根  基因工程  品质改良
Advances on Lotus corniculatus L. Genetic Engineering
ChengX ing Bao A ike Feng Bo W ang Suom in
(School of Pastoral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Abstrac:t  Fo rage gene eng ineer ing as an a lterna tivew ay to improve the qua lity o f forage, has drawn g row ing attention wo rldw ide.
In th is review, the pr inciples of theAgrobacter iumm ed ia ted Lo tus corniculatus L. transfo rm ation m ethod, m a in fac to rs tha t cou ld a ffect
regene ra tion and transform ation ofL otus corniculatus L. and resea rch advances on n itrog en fixa tion o fLotus corniculatus L. , ab io tic and
b io tic stress res istence, qua lity improvem en t as w e 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 ib le transgen ic p lant vaccine were discussed. F ina lly,
future research trends in th is field w ere prospected.
Key words:  Lotus corniculatu s L Genetic eng ineering Quality improvem ent
收稿日期: 20081012
基金项目:  973项目 ( 2007CB108901),  863计划 ( 2006AA10Z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770347, 3067148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NCET
050882)
作者简介:程星 ( 1982) ,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植物基因工程; Em ai:l chengx ingzx@ 163. com
通讯作者:王锁民 ( 1965)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牧草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Em ai:l smw ang@ lzu. edu. cn, T e:l 09318910983
  百脉根 ( Lotus cornicu latus L )又名牛角花、五叶
草和鸟趾草,为豆科百脉根属草本植物,是世界著名
的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之一,也是常见的庭院观赏
植物 [ 1]。百脉根原产欧亚湿润地区, 目前在欧洲、
美洲、澳洲及南亚等地均有种植。我国华南、西南、
西北、华北等地均有分布, 是我国温暖湿润地区极具
潜力的优良牧草 [ 2]。百脉根不仅营养丰富, 耐寒、
抗旱、耐涝、虫害少,皂素含量低、适口性好、采食率
高、家畜饲用安全 [ 3] , 而且花量大、自交结实、种子
结实率高,较易得到稳定遗传的后代。百脉根的细
胞再生性在豆科牧草中是最好的, 通过胚状体途
径 [ 4, 5]和不定芽途径 [ 6]均可得到高频率的再生植
株;遗传转化效率相对较高,且转基因植株生长速度
快。因此,百脉根是研究外源基因转化、生物固氮机
理、牧草品质改良的豆科模式植物,也是作为生物反
应器进行动物疫苗生产的理想材料 [ 1]。
尽管百脉根有许多优点, 但大多数栽培品种苗
期生长缓慢、种子硬实率高和抗逆性差 [ 7] , 这给百
脉根产业化生产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在常规育种
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技术对其加以遗传改良,以培育
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对扩大百脉根生产和我国未
来草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985年, V asil[ 8]第一
次提出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牧草
的可行性,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牧草奠定了理
论基础。近年来, 百脉根组织培养和以其为基础的
转基因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将对这方面的国内
外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 农杆菌介导百脉根遗传转化的原理
农杆菌是一种能够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天然
载体 [ 9] ,转化植物细胞的农杆菌主要有两类, 即根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4期
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
(Agrobacterium rhizog enes), 它们同属根瘤菌属革兰
氏阴性菌。农杆菌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
或发状根。与其他转基因手段相比, 农杆菌介导法
具有简便易行、转化率高、导入受体基因明确等优
点。此外,农杆菌转化所适用的外植体广泛,包括叶
片、茎段、胚轴、叶柄、子叶、幼胚或成熟种子 [ 10, 11 ]。
根癌农杆菌内含 T i质粒,发根农杆菌内含 R i质粒。
研究表明, R i质粒在茄科作物转化中应用较为成
功 [ 12] ,尽管其对豆科牧草的转化研究也不少,但只
有在百脉根 ( Lotus cornicu latus ) [ 13, 14]、紫花苜蓿
(M ed icago sativa )
[ 15, 16]和矮柱花草 ( S tylo santhes hu
m ilis)
[ 17]上获得转化植株。虽然 R i质粒在百脉根
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其介导的转化率可
达 80% , 而常用的 T i质粒介导的转化率最高
为 30% [ 18]。
2 影响农杆菌介导百脉根转化的因素
21 基于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
快速、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基因工程的
基础, 而高效的再生体系又是高效遗传转化的先决
条件。建立高效、普遍适用的再生体系,不仅可以加
快转化技术在育种进程中的应用, 同时有助于百脉
根中特定基因功能的研究。豆科植物经愈伤诱导出
不定芽通常比较困难 [ 19 ] ,近年来多采用通过分生组
织直接诱导出芽的方法,此方法周期短, 出芽快 [ 20 ]。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 建立一个快速稳定高效的百脉
根再生体系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211 外植体  近 30年来, 百脉根组织培养研究
中所采用的外植体种类繁多,几乎所有器官或组织
都可以作为外植体。如 Tom es等 [ 21]使用茎尖和茎
节作为外植体,首次成功建立了百脉根的再生体系,
再生率达 80%以上。O rshinsky等 [ 22]以幼芽为外植
体,探讨了均质愈伤组织培养对百脉根再生植株的
影响。Ahu ja等 [ 23 ]从百脉根的幼根、下胚轴与子叶
中分离原生质体形成体细胞胚并产生再生植株。
W ebb等 [ 24 ]利用百脉根茎段和叶片形成体细胞胚并
产生再生植株。Rybczynsk i等 [ 25]选用根作为外植
体,不经愈伤组织化而直接成功地获得再生植株。
A rm stead等 [ 26]以子叶和叶片为外植体均得到了再
生植株。Dam ian i等 [ 27 ]以叶片为外植体, 通过愈伤
组织培养成功获得了 72株再生植株。Handberg
等 [ 28~ 30]认为,以百脉根的下胚轴作为转化受体, 转
化率最高。N enz等 [ 31]发现下胚轴的再生能力要强
于叶片、子叶、茎与根。
在国内,时永杰等 [ 32 ]采用子叶、下胚轴、茎、花
茎、叶、花序、子房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均不同程度
地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陈燕等 [ 33]利用根癌农杆
菌介导的方法使百脉根子叶外植体的转化频率达
97%。张振霞等 [ 34]研究百脉根受体材料对转化率
的影响证实,以子叶作为转化受体的最终分化率为
最高 (达 20% ),叶次之 ( 125% ), 而以茎段作为受
体的分化率为最低 ( 50% ), 胚轴次低 ( 75% )。孙
艳香等 [ 1]用百脉根子叶作为外植体, 在添加 6BA
的 MS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转化植株,其转化率的高
低很大程度上受子叶苗龄的影响, 其中, 以 5d苗龄
的子叶的转化率最佳,转化率高达 147%。
212 基本培养基  建立一个理想的再生体系的
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找到一套适合植株再生的培养
基组合 [ 35]。不同外植体对基本培养基的无机和有
机营养成分具有很大的选择性, 其组成对愈伤组织
诱导及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从而影响最终的转化
效率。
Rasheed等 [ 36]发现 UM培养基有利于百脉根愈
伤组织的诱导,而 B5培养基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
化。Cooke等 [ 37]以 1/2 B5为基本培养基, 毛根为外
植体,探讨了外界因素对百脉根毛根培养中外源基
因表达的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蔗糖含量高
低对根的分化有影响, 其中 3% 的蔗糖最有利于根
的形成。N iko lic等 [ 38]运用 BM培养基诱导百脉根
子叶获得再生植株。时永杰等 [ 39]通过对 MS、N 6、B5
和 BS培养基的研究得出,在 MS培养基上形成的愈
伤组织质量好、数量最多,增殖也更为迅速, 而在 BS
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易于褐化死亡。在诱导百
脉根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上, M S优越性也更大。师
尚礼 [ 40]指出在百脉根花药培养中, 花药出愈率、成
苗率和生根率在 N6培养基上均有显著提高。安骥
飞等 [ 41]发现 UM培养基更有利于诱导百脉根叶片
形成愈伤组织, 这与 R asheed等 [ 36] 的研究结果一
致。这是因为 UM培养基中较高的维生素水平对愈
2
2009年第 4期 程星等: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伤组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同时补加水解酪蛋白
( CH ) ,对调节培养基渗透压和改善愈伤组织质地
有一定作用 [ 42]。
213 激素类型及其配比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是细胞离体培养所必需的激素,二者的比例是激素
使用的关键,其原则是生长素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分
裂素则促进细胞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反之
促进细胞分化 [ 35]。在百脉根的离体培养中, 常用的
生长素有 2, 4D、IAA和 NAA,主要用于诱导愈伤组
织和生根;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 6BA和 KT,主要功
能是促进芽的分化。
许多研究表明, 2, 4D在诱导百脉根愈伤组织时
的效果最为显著。如 Lombari等 [ 5]认为 015 mg /L
的 2, 4D效果最好,百脉根的根出愈率可达 90%。时
永杰等 [ 32]认为百脉根的子叶、下胚轴、茎、花茎、叶、
花序、子房、花药在附加有 2, 4D 10mg /L的培养基
上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 在 0 ~ 2mg /L的浓度范围
内,随着 2, 4D浓度增大, 愈伤组织的发生率相应提
高。安骥飞等 [ 41]认为虽然 2, 4D浓度对愈伤诱导影
响显著,但 2, 4D浓度过高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是不利
的,多重比较发现 2, 4D的最佳浓度为 20mg /L。师
尚礼 [ 40]指出在 B5培养基上, 2, 4D的增加对百脉根
花药出愈有促进作用, 且作用效果明显,最高出愈率
可达 145% ( 2, 4D的浓度为05mg /L ),最低出愈率
仅为 90% ( 2, 4D的浓度为02mg /L )。
6BA是一种百脉根芽诱导分化阶段重要的细胞分
裂素, 6BA单独使用或与生长素配合使用都可以成功诱
导出丛生芽 [ 43]。例如,由百脉根的下胚轴诱导出的愈伤
组织在添加有 02 g /m l 6BA的 B5培养基上分化率
高,达 58% [ 28]。此外, 05 g /m l 6BA、005g /m lNAA
与 10mM NH4 +配合使用效果最佳,分化率可达 100%;
02mg /L 6BA与 10mM (NH4 ) 2SO4配合使用分化率可
高达 75% ~ 90% [5, 11, 30]。Akashi等 [ 4]认为百脉根的侧根
在添加有 15mg /L 6BA的MS培养基上可分化出大量
芽点。刘建利等 [ 44]将百脉根无菌幼苗的子叶 (带叶柄 )
外植体转入仅含有 05mg /L 6BA的分化培养基上直接
诱导出芽,且周期短,出芽快。
22 基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221 预培养时间对百脉根转化率的影响  外植
体的预培养时间与其效果有明显关系, 每一种外植
体均有其最佳共培养时间, 预培养时间太长会降低
外植体的转化率, 甚至造成农杆菌侵染后外植体死
亡。适当的预培养是百脉根转化所必须的, Lombari
等 [ 5]试验得出 5 d是百脉根的最佳预培养时间。孙
艳香等 [ 1]认为 5 d苗岭的百脉根的子叶的转化率最
高, 为 147% ;韦正乙等 [ 45]的研究表明预培养 3 d
的外植体转化率最高,以 30株不同抗性植株的基因
组 DNA为模板作 PCR检测, 呈阳性的有 14株, 阳
性率为 147%。
222 农杆菌菌株对百脉根转化率的影响  不同
农杆菌菌株对同一植物的转化效果不同,因此,在对
植物进行转化时, 选择具有较强侵染能力的菌种是
非常重要的。例如, 以农杆菌菌株 AGL1作为宿主
菌转化百脉根, 分化率为 97% [ 12] ; 由发根农杆菌
菌株 9402侵染百脉根的下胚轴,产生发根所用时间
短, 且诱导产生发根的频率高达 90% ~ 100% [ 30]。
张振霞等 [ 34]的研究发现, 接种 AGL1菌株时, 百脉
根的转化率远远高于接种 EHA105和 LBA4404菌
株, 达 20%, 而后两者的转化率仅分别为 75% 和
125%。孙艳香等 [ 1]发现 EHA105对百脉根的转化
效率最高 ( 125% ), GV 3101转化率最低, 转化率
为 45%。
223 共培养天数对百脉根转化率的影响  张振霞
等 [ 34]的研究发现,以 3 d的共培养效果为最好,比共培
养时间 2 d和 4 d的分化率分别高 1倍和 4倍以上,这
与 Chabaud等 [ 46] 在紫花苜蓿上的研究结果相似。
H andberg等 [ 28]认为共培养时在培养基上铺一层无菌
滤纸,共培养 7 d效果最佳。刘建利等 [ 44]也认为 3 d是
百脉根的最佳共培养时间,分化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
目最多;共培养 4 d,培养基上会出现大量农杆菌菌落,
且会使外植体发黄。Bellucci等 [ 47]却认为 4 d是百脉
根的最佳共培养时间。所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百脉
根转化时的共培养时间还需要进行优化。
3 百脉根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31 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研究很早以来就受到重
视。Webb等 [ 24]用发根农杆菌将豆血红素蛋白基因
L bc3转入百脉根, 得到的再生植株的根毛在形态
学、生理学、细胞学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但固氮
性并没有任何改变。 Pet it等 [ 13 ]的研究也得到了相
3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4期
似的结果,即根瘤菌感染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
表型相似。 Stougaard等 [ 48]用发根农杆菌将 Lbc3基
因导入百脉根, 再生植株经农杆菌感染后, Lbc3基
因在根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
土壤中的氨态氮或硝态氮过多会抑制根瘤菌的
活性, 从而抑制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 [ 49, 50]。许多实
验证明, 氨态氮的解毒作用是由谷氨酰胺合成酶
( g lutam ine synthetase, GS)催化形成谷氨酰胺完成
的 [ 51, 52 ]。M arso lier等 [ 53 ]将大豆 GS基因导入百脉根
并使其在维管组织特异性表达, 结果证明 GS基因
的表达受到氨的调控,在富含氨的环境下, GS过量
表达会加速植物的发育过程,导致植物早衰和提前
开花。V incent等 [ 54]将大豆胞质 gs15基因转入百脉
根,在 8个阳性植株的茎中检测到 GS表达。Lim am i
等 [ 55]通过将 GS基因转入百脉根来测定 GS与植物
生物量积累的关系, N15标记试验发现, 即使在有充
足氮素供应的情况下, GS的过量表达使得氮素不能
及时被利用而使植物表现出缺氮症状。
32 单宁
缩合单宁是一种多聚黄酮类化合物, 其含量的
高低对草食动物的影响极大 [ 56]。当缩合单宁含量
占牧草干重的 1%~ 3%时可防止动物臌胀病的发
生,减缓动物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降解的速度,提高
豆科牧草的利用率和营养品质,当其含量占牧草干
重的 4%~ 5%时,就会大大降低牧草的营养价值和
动物的适口性 [ 57]。缩合单宁之所以能抗臌胀是因
为它可以与水溶性蛋白质相结合,降低其水溶性,甚
至产生沉淀,从而减少瘤胃中的泡沫 [ 58 ]。体外试验
显示, 致臌胀病的豆科牧草叶蛋白抽提物成泡率远
远高于含缩合单宁的豆科牧草 [ 59 ]。
百脉根是一种含有单宁的牧草, 每千克干物质
中大约含 20~ 40 g单宁 [ 60] ,是研究单宁生物合成的
模式植物。相比之下,苜蓿、三叶草等豆科牧草不含
单宁。Bennett等 [ 61]报道, 在百脉根草地上放牧的
羊与在黑麦草、白三叶草地上放牧相比,其排卵率增
加 14%,这是因为百脉根中的缩合单宁可减少瘤胃
微生物对蛋白质的降解率, 并提高小肠的吸收率。
许多单宁合成的关键酶基因都是从百脉根中分离克
隆的。Tanner等 [ 62 ]从百脉根中分离克隆出无色花
青素还原酶基因 LAR, 并申请了专利, 通过农杆菌
介导将其转入白三叶,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缩合单
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表明可以通过提高 LAR的表
达来调控缩合单宁的水平。Gruber等 [ 63]从百脉根
中分离克隆出 3个单宁合成的调节基因, 这 3个基
因转化白三叶 (Trifolium repense )的结果表明, 转基
因植株叶片中单宁含量增加了。另外,已有研究人
员将参与缩合单宁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转入苜
蓿, 改变单宁结构和组织分布, 增加了单宁含量 [ 65]。
Bavage等 [ 65]将参与单宁合成的二氢黄酮还原酶
( DFR)的 cDAN转入百脉根,提高了转基因植物体
内缩合单宁的水平。Robbins等 [ 66 ]将 DFR的反义
片段转入百脉根, 发现转基因植株的茎、叶、根中单
宁含量下降,而其生物量不受影响。Carron等 [ 67]将
来源于金鱼草 (Antirrhinum majus L)的 DFR的反
义片段转入百脉跟,发现转基因植株根毛中的单宁
含量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植株。
33 抗逆性
在各种非生物胁迫逆境中, 干旱胁迫、盐胁迫、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尤为突出 [ 68]。包括百脉根
在内的绝大多数豆科牧草长期生长在优越的环境
中, 耐盐性和抗旱性相对较弱,因而需要对其进行遗
传改良,以适应日益加重的干旱和盐渍化。随着植
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转基因技术的日
趋完善,利用转基因手段导入外源耐盐抗旱基因获
得抗干旱耐盐渍的转基因植物, 已成为当今植物生
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培育高效抗旱耐盐
植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手段。
m tlD基因是从大肠杆菌 (E scherichia coli)中分
离出来的 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 是继脯氨酸合
成酶基因 p roA、山菠菜碱脱氢酶基因 BADH 之后发
现的又一类与耐盐相关的渗透调节基因。陈燕 [ 69]
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 mtlD基因转入百脉根, 成
功获得转基因豆科牧草。Gax io la等 [ 70]首先于 1992
年从酵母细胞中克隆到了 HAL1基因, 该基因的产
物是一个与酵母耐盐性相关的蛋白质, 可能与 K +
吸收、调节有关。已有的转基因植物耐盐检测表明,
转HAL1基因植株的耐盐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HAL1基因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清楚,但是它的表达
可赋予酵母细胞超强的耐盐表型, 所以这是用以在
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首选酵母调节因子 [ 45, 71, 72 ]。
4
2009年第 4期 程星等: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随着农牧及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化学除草剂得到广泛应用,但化学除草剂残留期长,
对牧草、人畜均有一定危害。百脉根出苗时生长缓
慢,容易受杂草侵害, 除草时只能用消灭禾本科杂草
的除草剂喷施, 而双子叶杂草只能进行人工除草。
因此, 培育抗除草剂的百脉根新品种势在必行。Lo
har等 [ 73]获得了对除草剂 PPT具有强抗性的转 Bar
基因百脉根新品种,且后代遗传稳定。刘艳芝等 [ 74]
于 2006年将广谱性除草剂 Basta( 136%, 稀释 100
倍 )的抗性基因 Bar成功导入百脉根,后代筛选及遗
传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34 生物反应器
植物生物反应器广义上是指以植物悬浮细胞培
养或整株植物为工厂大量生产具有重要功能的蛋
白,如人或动物的疫苗、抗体、重要的氨基酸。狭义
上是指以转基因的整株植物为工厂大量生产各种高
价值的生物制品 [ 75 ]。目前,以百脉根作为生物反应
器在生产疫苗、工业酶制剂和一些重要的药用蛋白
等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王宝琴等 [ 76]将口蹄疫病原 ( FMDV )的结构蛋
白基因 VP1作为抗原基因转入百脉根, VP1在转化
的百脉根中有转录活性并且获得了正确、有效地翻
译,扩繁和移栽后获得了批量转基因百脉根,为下一
阶段的动物试验提供了实验材料。王炜等 [ 77]将口
蹄疫病毒 P12A 3C基因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并
使其表达,通过转基因百脉根粗蛋白提取物与弗氏
不完全佐剂混合制成疫苗免疫豚鼠, ELISA检测表
明产生特异性抗体, 豚鼠血清效价最高可达 1 /64。
贺红霞等 [ 78]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成功地将
乙肝表面抗原 (HB sAg)基因导入百脉根并使之表
达,这将为下一步在豆科植物中生产乙肝疫苗的研
究提供基础资料。
兔出血症 ( rabbit hemorrhag ic disease, RHD )是
由兔出血症病毒 ( rabb it hemorrhag ic d isease v irus,
RHDV )所致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致死性疾病, 以
全身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
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
病。唐广立等 [ 79]将兔出血症病毒 ( RHDV )衣壳蛋
白 VP60基因导入百脉根,为利用百脉根生产动物
口服型疫苗建立了技术基础。
张占路等 [ 80]将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
( A IVHA )基因转入百脉根基因组中, 在核酸水平和
蛋白水平都得到了表达。目前禽流感可饲用疫苗动
物试验即将进入饲喂阶段, 该动物试验旨在观察种
鸽采食转基因百脉根牧草后, 对种鸽免疫性能及种
鸽多种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同时在试验进行前后
测定种鸽细胞免疫功能 ( T细胞功能 )和体液免疫功
能 ( B细胞、免疫球蛋白和抗体产生功能 )的水平,
以评价转基因牧草的全方位效用。
4 结语
百脉根基因工程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
步,但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获得
的转基因百脉根,大多数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
进入生产应用;受体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转基因沉默、
转化频率低、转化植株后代遗传不稳定。考虑到我
国未来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今后百
脉根基因工程研究应注重其抗旱节水、抗寒、抗臌胀
病、抗虫性和丰产性等方面的改良, 使其在水土保
持、高海拔地区畜牧业生产和草产品加工等方面发
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基因芯片技术解决了传统核
酸印记杂交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标分子
数量少、成本高、效率低等不足, 已被广泛应用于基
因表达研究、发现新基因等领域, 将来有望在百脉根
基因工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艳香,杨红梅, 耿云红, 等 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9( 2) : 51~ 57
2  陈建纲 牧草园地, 2002, 21: 28
3  Duke JA H andbook of Legum es ofW orld E conom ic Im portan ce
London: P lenum Press, 1981
4  Akash iR, Kaw ano T, H ash igu ch iM, Kutsuna Y Plant and So i,l
2003, 255: 27~ 33
5  Lom bari P, E rcolan o E, A laou iHE, C h iurazziM P lant Cel lRep,
2003, 21: 771~ 777
6  Qun YJ, Gresshof fPM MPM I, 1997, 10( 1) : 59~ 68
7  佳耀林,马诚,植物组织培养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101~ 107
8  Vasi l IK. Curren t Issues in Plant Mo lecular and C ellu lar B iology.
Dordrech t: K luw er Academ ic Pub lication, 1985, 5~ 8.
9  李万云,李培夫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6: 76~ 80
10 吕彦,王平荣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3( 4 ) : 543~ 549
11 宁约瑟,刘雄伦,戴良英,王国梁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 3 ):
5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4期
47~ 52
12 陈燕,李聪,苏加楷 草地学报, 1996, 4 ( 2) : 116~ 120
13 Pet it A, S tougaard J, Kuh le A M olGne Gen et, 1987, 207: 245~
250
14 Jorgen sen JE, Stougaard J, M arcker A, Marck er KANuclA cidsRes,
1988, 16: 39~ 50
15 Sukhap inda SR, Shah in EA PlantM ol B io,l 1987, 8: 209~ 215
16 Gold s T J, Lee JY, H usnain T Jou rnal of Experim en tal Botany,
1991, 42 ( 242) : 1147~ 1157
17 M anners JM, Way H Plant C ellReport, 1989, 8: 341~ 345
18 虞剑平,邵启全 中国科学, 1990, 3: 271~ 274
19 马晖玲,卢欣石,曹致中 草业学报, 2004, 13( 6) : 99~ 105
20 Som ersDA, Sam ac DA, O lhoft PM P lan t Physiology, 2003, 132:
892~ 899
21 Tom esDT Can J B ot, 1979, 57: 137~ 140
22 Orsh in sky BR, Sw an son EB, Tom esDT Plan tC el,l T issue andO r
gan Cu ltu re, 1983, 2: 341~ 347
23 Ahu ja PS, H ad iu zzam an S, DaveyMR, Cock ing EC Plant CellRe
ports, 1983, 2( 2 ): 101~ 104
24 W ebb KJ Th eor Appl Genet, 1986, 72: 53~ 58
25 Ryb czinsk i JJ, B adz ian TP lan t Sc,i 1987, 51: 239~ 244
26 A rm stead IP, W ebb KJ P lan t Cel,l T issue and O rgan Cu lture,
1987, 9( 2 ) : 95~ 101
27 Dam ian i F, PezzottiM, A rcion iS Euphytica, 1990, 46: 35~ 41
28 H andb erg K, S tougaard J The Plant Journa,l 1992, 2: 487~ 496
29 Thyk jaer T, S t iller J, H andberg K, et al Plan tM olecu lar B iology,
1995, 27: 981~ 993
30 S til ler J, M art iran i L, Tuppals S, et al Journal of E xperim ental
Botany, 1997, 48: 1357~ 1365
31 Nenz E, Pupil liF, Paolocci F, D am ian iF, et al Plant C el,l T is
su e and Organ Cu lt , 1996, 45: 145~ 152
32 时永杰,周丽霞 四川草原, 1997, 3: 27~ 29
33 陈燕,李聪,苏加楷,等 草地学报, 1996, 4 ( 2) : 116~ 120
34 张振霞, 席嘉宾, 张惠霞, 储成才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 2005, 44( 4 ) : 96~ 98
35 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187~ 188
36 Rasheed JH, M allahMK, C ock ing EC, DaveyMR Plant CellRep,
1990, 8: 565~ 569
37 C ook e DE, W ebbK J P lan tC el,l T issue andO rganC ulture, 1997,
47: 163~ 168
38 N ikolic R, M it ic N, N eskovic M P lan t Cel,l T issue and O rgan
Cu lt, 1997, 48: 67~ 69
39 时永杰,周丽霞 草业科学, 1997, 14 ( 5) : 61~ 62
40 师尚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5( 1) : 43~ 46
41 安骥飞,玉永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5( 4) : 337~ 339
42 黄远新,玉永雄,胡艳 中国草地, 2003, 3: 42~ 47
43 Pup ill iF, Dam ian iF, N enzE, A rcion i S In V itro Cel lu lar and De
velopm en t B iologyP lan t, 1992, 28( 4) : 167~ 171
44 刘建利,张占路,吴燕民,等 草业学报, 2006, 15 ( 3) : 128~ 131
45 韦正乙,刘艳芝,王兴智,等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32( 1) : 14~
16, 46
46 ChabaudM, Passiatore JE, C annon F, W ollas ton VB Plant C ell
Reports, 1988, 7( 7 ): 512~ 516
47 B ellucciM, A lpin iA, A rcion iS P lan tC el,l T issu e and Organ Cu l
tu re, 2000, 62: 141~ 151
48 S tougaard J, Petersen TE, Marck er KA ProcN at lAcad Sc,i 1987,
84: 5754~ 575
49 旁增国,左元梅,李隆 植物营养及肥料学报, 2004, 10 ( 4 ): 386
~ 390.
50 Eag lesham AR J P lan t S c,i 1983, 29: 265~ 273
51 Cu llim ore JV, Lara M, L ea PJ P lan ta, 1983, 157: 245~ 253
52 李常健,林清华,张楚富 生物学杂志, 2001, 18 ( 4) : 1~ 3
53 Marsol ierM, Debrosses G, H irel B P lan t J, 1993, 3: 405~ 414
54 V in cen tR, Fraisier V, C haillou S Planta, 1997, 201: 424~ 233
55 L imam iA, Ph illipson B, Am ez ian e R. P lanta, 1999, 209: 495~ 502.
56 张振霞,符义坤,储成才 遗传, 2002, 24( 5 ): 607~ 612
57 Lees GL, H inks CF, Su ttill NH B as ic L ife S c,i 1992, 59: 915
~ 934
58 Goel G, Pun iya AK, Agu ilar CN, S ingh K Natu rw issenschaften,
2005, 92( 11 ) : 497~ 503
59 Rum baugh MD Proceed ings of the TrilateralWorkshop, 1985, 238
~ 245
60 赵桂琴,慕平,张勃 草业学报, 2006, 15( 6 ): 9~ 18
61 Bennett SE E con Ent, 1965, 58: 372~ 373
62 Tanner G J, Ashton AR, Abraham s S Australian Journa l of Agri
cu lture Research, 1995, 46: 1101~ 1109
63 GruberM Y, Skadhauge B, Stougaard J Polyph enolLetters, 1996,
18: 4~ 8
64 Morris P, Robb insMP CAB Internat ion a,l 1997, 147~ 173
65 B avage AD, Davies ID, Robb in ssMK, et al P lan tM olecu lar B iolo
gy, 1997, 35: 443~ 458
66 Robb in s MP, B avage AD, S trudw icke C Plant Phys io,l 1998,
116: 1133~ 1144
67 C arron TR, Robb insM P, Morris P TAG Theoretical and App lied
Genetics, 1994, 87 ( 8) : 1006~ 1015
68 刘国花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17 ): 7084~ 7085, 7092
69 陈燕,李聪,苏加楷 草地学报, 1996, 4( 1 ) : 7~ 11
70 G axio la R, Larrinoa IF, V illalba JM, Serran o R EMBO J, 1992,
11: 3157~ 3164
71 Serrano R, Francisco A, M acia C, M oreno VScient ia H orticulturae,
1999, 78: 261~ 269.
72 孙艳香,王丹,白艳玲,等 科学通报, 2006, 51 ( 8) : 928~ 936
(下转第 28页 )
6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4期
基因治疗等多个方而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
时,将 PRV作为一种良好的疫苗载体, 可以研制预
防猪传染病的系列化二价、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相
信在不久的将来,只有易于被感染相鉴别的疫苗才
可获准上市,用于动物接种,而伪狂犬病重组疫苗正
符合这一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殷震,动物病毒学 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5, 998~ 1009
2  李素莲 四川畜牧兽医, 2001, 3( 28) : 27~ 29
3  Van RooijEMA, Analys is of Protective Immum ity against Infect ion in
P igsU sing A ttenuas ted and Inactiveed PRV Vaccin esF rence: PPRS
and Au jeszkys D isease, 1999, 351~ 352
4  李媛, 金红, 于康震,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0, 22: 192
~ 194
5  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1997, 31 ( 1) : 53~ 57
6  樊淑华,李文刚,吴凤笋,等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5( 2) : 84~ 90
7  童光志,涂长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5, 13 ( 2) : 133~ 140
8  周国辉, 仇华吉, 田志军,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05, 26 ( 3 ): 19
~ 22
9  Qu in tWGV, et al J V iro,l 1986, 60: 1166~ 1169
10 V ann ier P, et a l V eterM icro, 1991, 29: 213~ 223
11 金升藻,陈焕春,熊符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 ( 1) : 89~ 93
12 郭万柱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12: 57~ 63
13 Mu lderWA, et al V accine, 1995, 18: 1763~ 1769
(上接第 6页 )
73 Loh ar DP, Schu ller K, Buzas DM, et al Journal of E xperim ental
B otany, 2001, 52 ( 361) : 1697~ 1702
74 刘艳芝,邢少辰,王玉民,等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31 ( 5 ) : 45~
47, 55
75 M oloney MAn Interview onM olecu lar Farm ingPlant B iotechnology
In stitu te( PBI) , Nat ional Research Coun ci,l C anada, 1995
76 王宝琴, 王小龙, 张永光, 等 中国病毒学, 2005, 20 ( 5 ): 526
~ 529
77 王炜,张永光,潘丽,王永录,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 23
( 3) : 236~ 247
78 贺红霞,林春晶,王铭, 董英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15
( 1) : 115~ 118
79 唐广立,李传山, 陈明利, 等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5 ( 4) : 593
~ 600
80 张占路,唐益雄,薛文通,等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 1) : 303~
30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