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全 文 :技术与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5期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子
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翟振华 1  李艳双 2
( 1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48; 2 冀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冀州 053200)
  摘  要: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有力
工具。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基因片段的选择、共迁移、背景色和异源双链分子的形成等作了综述, 以期
为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该技术进行微生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共迁移  异源双链分子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Denaturing GradientGel E lectrophoresis
inM icrobialMolecular Ecology
Zhai Zhenhua
1  L iYanshuang2
(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Cap italN ormal University, B eijing 100048;
2
J izhou VacationalT echnique C entre, J izhou 053200)
  Abstrac:t  Denaturant grad ient g el electropho res is ( DGGE) has been w ide ly used for studies o fm icrobia l divers ity and comm un ity
changes in m icrob ial mo lecu lar eco logyThe potentials and lim ita tions of the techn ique, such as cho se of DNA fragm ent, com igration,
background and form a tion o f he teroduplexes we re d iscussed It would be he lp fu l to improve its app lication on m icroeco logy research
Key words:  DGGE M icrob ia l eco logy Com igration H ete roduplexes
收稿日期: 20081031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62003) , 2006年北京市人事局留学回国优先项目
作者简介:翟振华 ( 1983) ,男,河南省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Ema i:l zhaizh enhua168@ yahoo com cn
  传统微生物的分离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表型特
征和细胞形态的观察, 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相应
的比较分析,在早期的分类鉴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
用。但实验室的一些培养方法采用配比简单的营养
物质和固定的培养温度, 难以达到某些特殊微生物
自然条件下增殖所需要的条件,并且许多微生物是
附着在沉淀物或颗粒上, 显微镜法也无法检测到。
因此大量具有科研应用价值的新菌由于难培养或不
可培养而无法被研究和利用 [ 1~ 2] , 从而限制了人们
对一些重要微生物的认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方法和技
术已经被提出并突破了传统培养方法的限制,如核糖
体基因间区分析 ( ribosomal intergen ic spacer ana lysis,
RISA )、扩增核糖体 DNA限制性分析 ( amplified ribo
soma lDNA restrict ion ana lysis, ARDR )、单链构像多态
性 ( sing 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 lymorphism, SSCP)、变
性梯度凝胶电泳 (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 lectrophore
sis, DGGE )、磷脂脂肪酸图谱分析 ( phospholip id fatty
acid, PLFA)荧光原位杂交 (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
ization, FISH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 ter
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
等,主要通过在基因水平上利用微生物 16S rDNA序列
来判断微生物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3]或设计特殊的核苷
酸探针来检测环境中某个体微生物分类单元 [ 4, 5],这些
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检测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
性上。
1 PCRDGGE的原理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是 DNA指纹技术, 由
Fischer和 Lerman[ 6]最先提出并用于检测 DNA的突
变。 1993年, M uyzer等 [ 7]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微生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5期
物生态的研究。依据长度相似而在碱基序列上存在
差异的 DNA片段都有一个或多个溶解区域 (m elt ing
doma ins), 这些溶解区域在相应的变性剂浓度下变
性,发生空间构型的变化。 DNA中具有低 G + C含
量的溶解区域首先溶解,而高 G + C含量区域仍保
持双链。部分溶解的 DNA双链最后停留在其相应
的变性剂梯度位置, 染色后可以在凝胶上呈现为分
开的条带,这就能将具有相同长度而序列有差异的
DNA分子分离开。依变性剂梯度方向的不同,
DGGE可分为垂直 DGGE和平行 DGGE, 前者变性
剂梯度同电场方向垂直, 用于分离野生型和变异型
的最佳变性剂梯度范围; 后者变性剂的梯度同电场
的方向平行,主要用于解链范围明确的 DNA片段的
检测。
PCRDGGE技术打破微生物不可培养性的局
限,直接从所研究的生物样品中提取出总 DNA, 将
目标基因片段采用 5端加上  GC clamp的引物进
行 PCR扩增, 再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分
离 [ 8, 9] ,不仅可以比较不同样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和相似性,而且还可通过对目标带的回收、克隆及测
序来进一步分析特征性的微生物类群。因此, 在近
年来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2 PCRDGGE的应用
当前 PCRDGGE技术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
究主要体现在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动态、细菌
的富集和分离以及基因水平上的微观差异等方面,其
应用对象包括海水、淡水、土壤、植物内部和根际、污
染环境中的微生物。D iez等 [ 10]首次用 DGGE研究海
洋中微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较不同时间内
地中海西南部同一地点不同深度的微微型真核生物
的多样性,发现垂直方向上的多样性差异很大,而同
一深度不同时间的差异不显著。Casamayor等 [ 11]利
用 PCRDGGE和 16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发
现 C iso和 V ilar湖中的微生物优势群落成员和组成在
时空上均不相同; D iaz[ 12 ]以 PCRDGGE对施加无机
肥结合堆肥和堆肥加氮两种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微生
物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长期堆肥处理并没有改变
土壤中微生物种群。 Sa lles等 [ 13, 14]用 PCRDGGE检
测和分析两块草地样地中 Burkholderia属群落的多样
性,表明植物主体和根际土壤样品中生物多样性明显
不同。
3 PCRDGGE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
的局限及改进
31 基因片段种内异质性导致结果偏差
细菌的核糖体 16S rRNA基因在不同种属间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保守性, 一直以来广泛用于鉴定
不同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种属的确定。 PCR
DGGE对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中首先涉及目的基因片
段的 PCR扩增,但许多种的核糖体 16S rDNA拷贝
间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由于核糖体基因多拷
贝和拷贝进化不同所造成的 [ 15] , 即在高分辨的
PCRDGGE中, 一个菌种可分离出多条带,这种异质
性严重影响了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分析,
导致 PCRDGGE指纹图谱并不能精确的反映出原
始样品中微生物的相应信息。C lay ton等 [ 16]对基因
序列异质性的发生在 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了调
查, 结果表明 42% ~ 80%的公布有两个序列的菌种
是由于异质性而不是由于测序出错引起的。另外,
在 DGGE步骤多次重复操作试验证明, 16S rDNA的
指纹图谱结果是可重复的, 这表明异质性不是因
PCR步骤而产生的假象。所以 16S rDNA为基础的
PCRDGGE由于存在异质性而在微生物群落分析中
有很大的限制性 [ 17]。
另据报道, RNA聚合酶 亚基的基因 rpo和
促旋酶 B亚单位的基因 gy rB在不同的细菌中也具
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特异性, 而且在菌种内没有异质
性, 在 PCRDGGE图谱中基本上一条带可对应一种
微生物。对 16S rRNA和 rpo的异质性比较结果表
明 [ 17] , 在分析实验室常见菌株和海水生菌株时,
rp o更能精确的反映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
H iroaki等 [ 18]对分枝杆菌 gy rB序列分析认为, gyrB
序列比 16S rRNA序列更好的区分相似种。 Suzuk i
等 [ 19]研究了海洋细菌 gyrB基因序列认为种的水平
上使用 gy rB序列要优于 16S rRNA序列, 所以 16S
rRNA适用于较远的亲缘关系,而 rpo和 gyrB比较
适用于种间或属间关系的比较。这表明非异质基因
可能成为未来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基石,且对于更准
确地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
价值。
56
2009年第 5期 翟振华等: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但实际应用中由于 16S rRNA序列的数据库信
息量大、全面等优点, 目前仍被广泛用于不同样品中
微生物生态的相对分析。如果想进一步进行样品中
微生物信息的精确分析, 还要同时结合其他技术。
例如, Burr( 2005)等提出利用 PCRDGGE和 16S rD
NA文库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较准确分析样品中微
生物的信息,即利用 PCRDGGE技术通过对比普通
样品和由该样品建的一定数量的 16S rDNA克隆的
指纹图谱,来确定能覆盖样品中微生物信息的克隆
数目, 然后随机取相应数量的 16S rDNA文库的克
隆进行测序,根据序列分析结果确定样品中微生物
的群落结构,一般取 35~ 50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便
可覆盖淡水中微生物的优势群落的范围 [ 20 ]。
32 PCRDGGE中存在共迁移现象
DGGE对细菌群落的分析主要根据相同或相似
长度 DNA双链分子, 理论上每一条带对应于一个单
独的操作分类单元,全部的条带反映了种群的丰度和
多样性 [ 21] ,对 DGGE条带可以进行切胶直接 PCR扩
增测序或 PCR克隆来鉴定感兴趣的条带。但近期研
究发现 [ 22~ 25] ,不同的分类单元的 DNA片段在 DGGE
图谱上可能会共迁移到相同的位置,导致 DGGE条带
的切胶测序结果并不等同于 DGGE条带所对应的结
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相同长度的 DNA片
段含有相似的溶解区域,致使它们在变性梯度凝胶中
具有相似的溶解行为而停留在了相同的位置。为了
减少共迁移对 DGGE的限制, Gafan等 [ 26]提出了变性
梯度凝胶电泳凝胶扩展 (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 lec
trophoresis ge l expansion, DGGEGE) ,此方法根据胶的
长度、浓度梯度和条带在 DGGE胶中所停留的位置计
算目的条带所在位置的胶的浓度,然后依据此浓度浓
度  2%的浓度梯度胶进行二次电泳分离, 就可将具
有相同溶解行为的 DNA片段分离开来,即对目的条
带进行小范围的二次电泳来分离共迁移的 DNA片
段。这种方法可对共迁移问题加以解决,但在进行多
个样品的比较分析时工作量大、耗时,而且在二次电
泳后还可能存在共迁移的现象,因此难以彻底有效地
解决问题。目前多数研究者在目的条带的切胶鉴定
中,主要通过 PCR克隆及序列分析提高阳性克隆的
数目,来减少共迁移对 DGGE对细菌群落鉴定的造成
的局限性。
33 背景色和异源双链核苷酸分子的形成对 DGGE
分析的影响
由于 DGGE的检测精确度的限制,仅能检测出
种群中的优势菌种,在较为复杂的群落结构,可辨别
的条带的数目与动力学估测的数目是不同的, 并且
PCRDGGE展示的结果可能扭曲原始样品中相对丰
度的比例,优势的扩增结果可能并不是群落中的优
势菌种 [ 27, 28] ,而群落中数量较少的菌种在生化循环
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29~ 31]。至今, DGGE图谱
中常存在背景拖尾现象, 是由于低丰度扩增产物被
染色的结果,所以背景中的 DNA的分离和扩增对研
究非优势群落有很重要的意义 [ 32, 33]。
由于不同 DNA片段迁移的问题, 不能从离散的
条带中提取到比较纯的序列 [ 34, 35 ], 用 SSCP分析也能
得到相类似的结果 [ 36]。DNA片段含有多个解链域也
可导致清晰度受限,出现拖尾的模糊条带 [ 37] ,对后来
的切胶扩增中也会产生影响, PCR中不完全链的合成
可能导致一个模板产生多条带,也使切胶扩增结果异
样。有相似解链行为的不同序列共同迁移,优势扩增
产物在整个胶上都有分布,这就表明条带图案并不仅
是扩增产物由于不同的解链行为而简单地离,还是不
同 DNA结构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 33]。此外, PCR
过程中存在单链 DNA的形成 [ 38, 39] , 继而影响迁移和
切胶扩增。
异源双链核苷酸分子的形成是影响切胶扩增的
另外一个因素。 Satokari等 [ 40] 在分析研究某种
B ifidobacterium strains时发现,异源双链的形成导致
DGGE条带数目的增加; Speksnijder等 [ 41]使用 PCR
DGGE分析关系相近的 16S rDNA克隆混合模板,混
合产物的 DGGE条带中出现两条新的条带,这两条带
的再扩增和 DGGE分析表明,扩增产生的条带与原始
样品的相同,仅仅在亮度上有差异,这种现象是由异
源双链的形成引起。
研究证明,在任何混合菌落 PCR中都可能发生
异源双链核苷酸分子的形成, 而且其形成与序列间
的相似度相关 [ 20 ]。种内的异源双链的形成比种间
的形成更为普遍,加大引物浓度, 降低循环数可减少
这种现象,且通过测序和计算机分析可对异源双链
核苷酸分子的认识更进一步, 但还不能根本解决这
个问题。为了去除 PCR产物中的异源双链 DNA分
57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5期
子, Q iu等 [ 42]根据异源双链的迁移速度与源双链、
单链的不同的原理, 采用 5%的非变性丙烯酰胺凝
胶进行 PCR产物同源双链纯化; Thompson等 [ 43 ]利
用修补 PCR( recond ition ing PCR)的方法降低异源双
链和单链分子的产生。这些方法都有效地减少了异
源双链 DNA分子, 而在扩增 rpo时目前还未观察
到异源双链核苷酸分子的形成, 所以 DGGE条带的
条带的序列分析中可以考虑并使用适合的基因和一
些补偿的方法。
34 提取方法和通用引物对 DGGE分析结果的
影响
PCRDGGE在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时, DNA
的提取方法和通用引物的选择和使用也影响着
DGGE的分析。在用不同的裂解方法来提取同一土
壤样品的 DNA时, 每种方法对应的 DGGE指纹分析
结果也不同 [ 44, 45]。MartinLaurent[ 46 ]用 RISA方法
分析不同 DNA提取方法的结果也有偏差, 这表明环
境样品中 DNA提取方法引起的偏差并非偶然; Luo
等 [ 47]对 DNA提取方法和通用引物的选择对渔场水
中细菌群落 DGGE分析的影响作了研究, 其中对 7
种不同的 DNA提取方法和 4对通用引物 ( 968 f/
1401r 63 f/518r, 341f /926r和 933f /1387r)的分析结
果表明, 不同的提取方法的 DNA产量、纯度都不相
同,此外, DGGE图谱中条带的数目、条带的亮度及
优势条带也不尽相同。DNA的提取中,裂解效率可
能改变了原来的种类的相对丰度 [ 46] , DNA样品中
引入不同程度的抑制剂, 例如自然样品中的腐植酸
和重金属可能影响 PCR扩增的效率, 从而导致了提
取结果的差异。目前还没有一个能适用于所有环境
样品分析得 DNA提取方法, 为了减少提取方法的问
题或操作问题而不能真实反映原样品种细菌的相关
信息的影响, Dorthe G roth Petersen[ 49]在 PCRDGGE
和 DNA提取过程中使用内参,可使对个体菌种的相
对丰度分析追朔到原始样品,简化了多样性的相关
比较分析,补偿了实验中的变化,把实验的错误与真
正的群落丰度和结构的变化区别开来。
4 展望
传统培养分离方法为现代微生物分类鉴定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史上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基因的水平上对微
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简便地分类鉴定,拓宽了人们
的认识范围。PCRDGGE技术作为广泛使用的方法
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避免了培养的限制,适合
分析优势种群和调查群落的动态变化。为了弥补此
方法的不足, 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 49] , 如克隆测序
技术,对 DGGE条带进行切胶、克隆、测序, 或将得
到的序列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 PCR等, 这
些方法的结合将提高对样品中微生物的分子生态研
究能力,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参 考 文 献
1  RandonMR, August PR, Betterm ann AD Applied and Environm en
talM crob iology, 2000, 66( 6 ): 2541~ 2547
2  Am annr,i LW, S chleifer KHM icrob iologicalReview s, 1995, 59: 143
~ 169
3  W oese CRM icrob iol Rev, 1987, 51: 221~ 271
4  Am ann RI, S trom ley J, Devereux R, Key R App l Environ M icrob i
ol58: 614~ 623
5  G iovannon i SJ, Delong EF, O lsen G J, et alBacterio,l 1988, 170:
3584~ 3592
6  Fish cer SG, L erm an LS ProcN at lAcad SciUSA, 1983, 80: 1579
7  M uyzer G, DeW aal EC, U itterlind en AG App1 E nviron M icrobio1
, 1993 , 59 : 695 ~ 700
8  M yersRM, Fischer SG, Lerm an LS , et al Nucleic A cids Res,
1985 , 13 : 3131~ 31451
9  Sh eff ield VC , C ox DR , Myers RMProc Natl A cad S ciUSA ,
1989 , 86 : 232~ 2361
10 Diez B, M arsh TL, et a1App l Environ M icrob io1, 2001 67 ( 7 ) :
2942~ 2951
11 Casamayor EO, S ehafer H, Baeras L, et a1 App1 Env ironM icro
b io1, 2000, 66 ( 2) : 499~ 508
12 Diaz EE, Stam sA JM, Am ilsRApp lied and Env ironm en talM icrob i
o logy, 2006, 72( 7 ): 4942~ 4949
13 Salles JF, D e Souza FA, V an E lsas JDApp1 Environ M icrob io1,
2002, 68 ( 4) : 1595~ 1603
14 M tillerAK, W estergaardKFEMSM icrob io1E co1, 2001, 36( 1 ) : l l
~ 19
15 U eda K, Sek i T, Kudo T, et al J Bacterio,l 1999, 181: 78~ 82
16 C layton RA, Su tton G, H ink le PS, et al In t J Syst B acterio,l 1995,
45: 595~ 599
17 Ingeladah llo F, H arriet B, S taffen KAppl E nvironM icrob io,l 2000,
3376~ 3380
18 H iroak iK, Takayuki E, sh igeak iH J C l inM icrob io,l 2000, 38( 1 ):
301~ 308
19 Su zuk iM, Nakagaw a Y, et al In t J Syst Evo lM icrob iol 2001, 51:
58
2009年第 5期 翟振华等: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639~ 1652
20 Wang GCY Wang YApp l Environ M icrob io,l 1997, 63: 4645
~ 4650
21 Muyzer G, de W aal EC, U itterlinden AGApp l E nviron M icrob io,l
1993, 59: 695~ 700
22 E rcolin iDP JM icrob ialm ethods, 2004, 56, 297~ 314
23 E rco lin i D, H ill PJ, Dodd CEApp l Environ M icrob io,l 2003, 69:
3540~ 3548
24 Kow alchukGA, Stephen JR, De BoerW, et a lApp lE nvironM icro
b io,l 1997, 63: 1489~ 1497
25 van Beek S, Priest FGApp l Env iron M icrob io,l 2002, 68: 297
~ 305
26 Gafan GP, Sprat tDAFEMSM icrob iology Letters, 2005, 253: 303~
307
27 vonW in tz inggerode F, GobelUB, Stack ebrand t EDFEMS M icrob iol
Rev, 1997, 21: 213~ 229
28 Su zuk iMT, G iovannon i S JApp l E nviron M icrob io,l 1996, 62: 625
~ 630
29 B othe H, Jos t, G, S ch loter, M, et alFEMS M icrob iol Rev, 2000, 24:
673~ 690
30 Kowalchuk GA, S tienstra AW, H eilig GH J, et alFEMS M icrob iol
E co,l 2000, 31: 207~ 215
31 Boon N, DeW indt W, V erstraete W, et alFEMS M icrob iol E co,l
2002, 39: 101~ 112
32 Felske A, Rheim s H, Wolterink A, et alM icrob iologyUK, 1997,
143: 2983~ 2989
33 N ikolauszM, S ipos R, et alFEMS M icrob iology L etters, 2005, 244:
385~ 390
34 FerrisM J, M uyzer G, W ard DM, App l Ev ironM icrob io,l 1996, 62:
340~ 346
35 Sek iguch iH, Tom iok a N, Nak ahara T, et alB iotechnol Lett, 2001,
23: 1205~ 1208
36 S chm alenberger A, T ebb e CCMo lE co,l 2003, 12: 251~ 261
37 K isandV, W ikn er JM icrobiolM eth, 2003, 54: 183~ 191
38 Jen senM A, S trau sNPCR M eth App,l 1993, 3: 186~ 194
39 E gert M, Fried rich MWApp l Env iron M icrob io,l 2003, 69: 2555
~ 2562
40 SatokariRM, V aughan EE, Akk erm an s, ADL, et a lSystApp lM icro
b io,l 2001, 24: 227~ 231
41 S epksn ijder A, Kow alchukGA, De Jong S, et alApp lEnvironM icro
b io,l 2001, 67: 469~ 472
42 Q iuX, Wu L, Hu angH, et alApp lEnv ironM icrob io,l 2001, 67: 880
~ 887
43 Thom pson JR, Marcelino LA , Po lzM F Nucleic Acid sRes , 2002
, 30 : 2083~ 20881
44 L iesack W, W ey land H, Stackebrandt EM icrob iol E co,l 1991, 21:
191~ 198
45 L ipthay JR, En zinger C, John sen K, et a lSoil B iol B iochem, 2004,
36: 1607~ 1614
46 MartinLaurent F, Ph ilippot L, H allet S, et alApp lE nvironM icrob i
o,l 2001, 67: 2354~ 2359
47 Lu o P, H u C P, Zh ang LP, et alCh inese Jou rn al of Oceanology and
L imnology, 2007, 25( 3) : 310~ 316
48 Marches i JR, Sato T, W eigh tm an AJ, et alAppl Env ironM icrob io,l
1998, 64: 795~ 799
49 Dorth e Groth Petersen, Ingela D ah llfFEMS M icrob iology E cology,
2005, 53: 339~ 34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