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微流控与细胞迁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全 文 :技术与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年第 3期
微流控与细胞迁移技术的研究进展
蔡绍皙 黎昌莉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
  摘  要:  细胞迁移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细胞迁移研究中, 琼脂糖平板法、transw e ll小室法等因
操作简单、重现性好被广泛运用于细胞迁移的体外建模。但传统方法大多是检测单因素条件下的细胞迁移情况,却忽略了血
流这一重要因素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微流控芯片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上述难题, 并能保证迁移试验在多参数条件下一步到位
的完成并及进行实时观测。因此, 微流控芯片将带来一场细胞迁移技术及相关领域的革命。对近 10年微流控技术在细胞迁
移研究中运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细胞迁移 微流控芯片 浓度梯度
Advances ofM icrofluidic Technology in CellM igration Research
Cai Shaox i L iChangli
(B ioengineering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Abstrac:t  Cellm ig ration p lay an im po rtan t role in physio log ica l and patho log ic process, such as them e thod o f agarose p late and
transw e ll cham be r o r o ther sim ilar way wh ich have benn w idely applied to v itro test o f cellm ig ra tion. T rad itiona lm e thods are unifac to r
m ode l and equ ipped w ith simp lic ity o f opera tor and better reproduction quality, bu t usually neg lec t b lood flow as an im po rtant fac tor that
can effect ce llm ig ra tion. Indeed, It has been sa id tha t m icro flu idic dev ices mu ltiparam eter m ode ling w ou ld bring about a revo lution in
ce ll m igration research and re la ted techno log ies, as an a lternative techno logy can dea lw ith the prob lem s wh ich usua lly happened in tra
d itiona lm 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deve lopm ent o f typical m icroflu id ic chip in recent 10 yea rs w as outlined
Key words:  Cellm ig ration M icro flu idic dev ice Chem istry g rad ient
收稿日期: 20091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0872224)
作者简介:黎昌莉,女,硕士,研究方向:细胞迁移与药物筛选; Em ai:l stephon@i 126. com
通讯作者:蔡绍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细胞力学、血液和血管流变学、药学; Em a i:l sxca@i cqu. edu. cn
细胞迁移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在胚胎形成中, 细胞迁移是在重要的形态
形成过程中重复出现的主题 [ 1]。在免疫反应中,免
疫细胞受感染灶释放趋化因子影响, 由趋化因子的
低浓度区 (如血管壁 )向高浓度区 (感染灶或炎症区
域 )迁移, 清除病原菌 [ 2]。细胞迁移同时也是恶性
肿瘤形成的必备条件。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释放并
侵入周围组织,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通过
在循环系统中转移及被远处器官的毛细血管床捕获
从循环系统中迁出并选择位点开始生长 [ 3 ]。
根据细胞迁移的目的不同可将其可分为趋药
性、趋触性、细胞侵袭、划痕迁移 4大类。趋药性是
指细胞基于对周围化学药品的喜好而做出对该化学
信号靠近或远离的迁移活动; 趋触性是指细胞受胞
外基质中诱导因子浓度梯度影响迁移的活动; 细胞
侵袭是指细胞穿过血管内皮组织的迁移活动; 划痕
迁移是指细胞为修复伤口或填补划痕而进行的迁移
活动。在细胞迁移研究中, 划痕法 [ 4]、琼脂糖平板
法 [ 5]和 Boyden小室 [ 6 ] /T ransw ell[ 7]小室等因操作简
单、重现性好成为建立细胞迁移模型常规方法和装
置。虽然有 4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却存在难以更
加真实地模拟体内微环境 (如剪切力 ), 不能开展后
续试验 (如 EC迁移后的血管生成试验 ), 浓度梯度
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 20世纪 90年代由瑞士的
W idmer和 M anz提出的,它是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在
2010年第 3期 蔡绍皙等:微流控与细胞迁移技术的研究进展
约为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构建储液池、微反应室、
微管道、微检测等微功能元件构成具有微流路控制
的分析系统。微流控芯片的出现解决了细胞迁移实
验的诸多难题。 Irim ina等 [ 8]设计的一种金字塔结
构的树形分支状微流控装置; Sun[ 9 ]等制作的集合
任一现有设计的微通道集合, 组成具有分流、汇合、
收集、储液功能部件的芯片; Am ir Sham loo等 [ 10]构
建的毛细通道作为微桥连接主通道的集成芯片;
Cheng
[ 11]和 H aessler [ 12]以琼脂糖凝胶为基质设计
的三通道微装置。上述微流控装置不仅能产生精确
可控的流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稳定的浓度梯度,
还具备实现多参数条件下一步到位的完成一系列试
验,并同时进行实时观测。
1 用于检测细胞迁移的传统方法和装置
1. 1 琼脂糖平板法
琼脂糖平板法主要用于检测中性粒细胞等悬浮
细胞的迁移。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含小牛血清的 1%
琼脂糖倾到在玻片或平皿中制成凝胶平板, 继而打
孔,每 3孔为一组, 中央孔加细胞悬液, 两侧孔分别
加趋化因子或对照培养液,经 37 温育 2- 3 h后,
用 2%戊二醛或吉姆萨染液固定, 移去琼脂糖层,经
染色后,测量细胞运动的距离, 计算移动指数公式:
移动指数 =趋化移动距离 /任意移动距离
琼脂糖平办法不能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 且浓
度梯度持续时间较短, 所以仅适用于检测迁移时间
很短的细胞。
12 Boyden小室和 Transw ell小室
1962年 Boyden发明了 Boyden小室法, 又称滤
膜小室法,适用于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 Boyden小
室采用特殊的小盒装置, 盒中以一片 3- 5 m孔径
的微孔滤膜将盒分为上下两小室。上室加受检的细
胞悬液;下室加趋化因子。置 37 温育数小时。上
室中的细胞因受下室内趋化因子的诱导, 使细胞由
滤膜微孔进入滤膜内,最后取滤膜,经固定、干燥、着
染、脱色等步骤, 将透明后的滤膜置显微镜下对细胞
进行计数。T ransw ell小室是在 Boyden小室的基础
上改良而成的。Boyden小室和 transw ell assay的优
点在于易操作、能通过快速扩散诱导细胞迁移。迁
移结果能量化,可多孔同步进行。但是,从时间和空
间可控性来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浓度梯度。
2 用于检测细胞迁移的微流控芯片
21 以琼脂糖凝胶为基质的微流控通道
在琼脂糖平板的基础上, Cheng等 [ 11]制作了一
种能够生成稳定的、持久的线性化学浓度梯度的琼
脂糖凝胶微流控装置。将 3条平行的微流体通道制
作在一片较薄的琼脂糖凝胶上 (通常薄于 1 mm ),
其中一条外侧通道 ( source channel)中的流体有着
恒定的化学浓度,而另一条外侧通道 (吸收道 )中的
流体是空白的缓冲液 ( sink channe l)。化学试剂通
过通道之间的凝胶基质进行扩散。中间的通道用于
接种细胞,因两侧通道的浓度差形成了稳定的浓度
梯度诱导细胞向高浓度方向迁移。这种扩散型三通
道结构的装置能够单独产生化学刺激而不受机械刺
激的影响,并且无限期地保持浓度梯度,所以有着无
可比拟的优点。
H aessler等 [ 12]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
作了一种可以用于检测在 3D环境下细胞迁移的装
置, 即在装置中间的微通道中填充混合了细胞的胶
原。在两侧通道形成浓度梯度的影响下,可检测细胞
X轴、Y轴和 Z轴 3个方向趋化并进行实时观察。
此外,以琼脂糖凝胶作为装置的基质材料,还具
有其它的优点。例如,大多数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
和生长因子在凝胶中容易扩散, 因此采用水凝胶的
装置较易于整合在生物试验中; 许多溶质在琼脂糖
凝胶中的扩散率相当接近在水中的扩散率, 因此建
立化学梯度所需要的时间很短; 琼脂糖凝胶具有良
好的延展性,容易塑造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22 改进 transw e ll小室制作的微流控装置
Transw e ll小室虽然被广泛运用, 但不能进行实
时观测和非流动环境等缺陷制约着依赖剪切力影响
的细胞的迁移研究 (如血管内皮细胞 )。 Song[ 13]等
通过改进, 将 transw e ll小室的上下小室改进为由
PDMS制作的微流控通道, 通道的尽头连有储液池,
上下通道的储液池分别装培养液和诱导试剂。接种
细胞的聚酯多孔膜粘合在上下通道之间,由此形成
一个 !三明治∀装置。上下两层的通道不仅可以借
助注射泵调节不同的流体剪切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
扩散形成浓度梯度,可用于检测在剪切力和浓度梯
度共同影响下的细胞迁移。和 transw ell小室相比,
其能形成更为稳定的浓度梯度和可控的剪切力, 但
73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年第 3期
依旧不能实行实时监测。
23 其他用于检测细胞迁移的微流控装置
除了在传统方法及装置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微流
控芯片,许多用于检测细胞迁移的微流控装置都是
基于兼顾形成稳定浓度梯度和精确可控的流速而设
计的。Sham loo[ 10 ]等利用毛细原理制作了一款利用
数个宽 5 m微桥连接 3条宽度大于 500 m、长度
为 4 mm的微通道来实现浓度梯度检测细胞迁移的
芯片。 Tsensors[ 17] , M icro je ts Device[ 18] 及 M osade
gh, Co lleagues等 [ 19 ]的梯形交叉微通道,也是通过不
同的构型实现浓度梯度稳定和流速可控的多参数条
件来进行细胞迁移。同传统装置或方法相比, 上述
装置为迈向更加真实模拟体内环境跨出一大步。
3 制作方法
制作微流控装置的常用方法有光刻法 [ 14 ]和抽
丝法 [ 15, 16]。光刻法是将所需要的微通道图形制成
光掩模,以硅或玻璃作为微通道的基底材料,旋涂光
刻胶, 然后曝光, 用湿法或干法蚀刻, 在这些材料表
面上形成微通道 (沟槽 ) , 然后进行键合使微通道顶
面实现闭合。作为光刻工艺家族的延伸工艺微机械
加工方法如体硅微机械加工、表面微机械加工等,在
微电子机械 (MEM S)领域也已经被大量地用来构建
许多形状与不同深宽比的微通道。但是昂贵的光刻
仪器和繁琐的制作过程使得微流控装置不能普及到
普通实验室。V erma[ 15]和蒋稼欢等 [ 16]运用抽丝的
手段简化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抽丝法利用在
液态 PDMS或凝胶中嵌入尼龙丝或其它细丝, 固
化后将细丝抽出的方法来制作装置。包括微通道及
其阵列的构建包含排布微丝、浇注固化、抽丝封装 3
个主要步骤。利用抽丝法因能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而适用于普通实验室,但装置构型制作受限制。
4 微流控芯片中的细胞加载与追踪
就目前微流控芯片技术,加载系统主要有两种
形式: 机械加载系统和非机械加载系统 [ 20, 21]。机械
加载系统主要包括剪切力驱动系统、压电微泵、静电
微泵、气动微泵、电化学制动汞微泵、!无阀 ∀往复
微泵、离心力驱动系统。非机械加载系统主要包括
电渗流体驱动系统、电流体动力泵、磁流体动力
泵、重力驱动系统、表面张力微泵等。在细胞迁移
试验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微流控芯片放置在具
有恒温功能的超净工作台上, 在微流控芯片上活体
细胞经培养后进行荧光染色, 然后利用加载系统设
置剪切力或其它影响细胞迁移的条件持续对细胞进
行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迁移过程中的形
态变化及位置变化并进行实时连照。
5 讨论
影响细胞迁移的因素很多,传统方法和装置侧
重于单因素对细胞迁移的影响,而忽略了浓度梯度、
力学、细胞基质等多因素在细胞迁移过程中扮演的
综合作用。例如, 层流和紊流都能对内皮细胞的迁
移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又如,在剪切力的作用下,
细胞迁移速度较静态水平有显著差别 [ 22 ]。另外, 在
传统二维平台下对细胞进行研究和体内真实环境的
误差较大。微流控芯片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难题。它
能够提供精确可控的流体速度和浓度梯度; 允许多
参数共同调节下一步到位的完成试验;并且能够更
真切的模拟细胞生长的体内微环境。且微流体芯片
可多次重复运用,且因需要较少的试剂而大大节约了
试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微流体技术的发
展将为细胞迁移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长期以来, 运用体外模型筛选药物的成功率不
高, 其根本原因是单因素体外环境和真实复杂的体
内环境差距甚大。传统的体外模型忽略了血液流动
对靶细胞或靶组织的影响, 微流控芯片或许能在关
于细胞迁移下述的生理事件中更好地扮演下列角
色: 在免疫反应中, 模拟不同流场影响下免疫细胞受
感染灶释放趋化因子诱导, 由趋化因子的低浓度区
(如血管壁 )向高浓度区 (感染灶或炎症区域 )迁移;
在肿瘤形成中模拟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释放并侵入
周围基质,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在流动系
统中迁移;或模拟血管内皮细胞在剪切力作用下迁
移后形成毛细血管网为肿瘤细胞的 !物质供应 ∀服
务。与传统体外试验相比, 微流控芯片或许能提高
药物筛选的成功率。更为重要的是, 微流控芯片为
观测细胞迁移后的 !后续表演 ∀提供了一个好的平
台, 如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后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迁
移后肿瘤的形成。传统方法或装置难以实现上述功
能。微流控技术将为细胞迁移及相关研究将带来一
场新的革命。
74
2010年第 3期 蔡绍皙等:微流控与细胞迁移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 考 文 献
[ 1] G ilb ert SF, Developm en ta lB iology, S inauer A ssociates, Inc. Publ ish
ers, Sunderland, MA, 8 th edn, 2006, vo.l xv ii,i p. 817.
[ 2] Jan ew ay C. Immunob iology: the immune system in h ealth and d is
ease, 2001, ht tp: / /www. ncb .i n lm. n ih. gov/en trez /query. fcg?i db
= Book s. .
[ 3] E ccles SA, Targeting key steps inm etastatic tum ou r p rogression. Cu rr
Op in Gen et Dev, 2005, 15( 1) : 7786.
[ 4] 刘彦卿,王亚利, 李振彬.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与和血
生络方干预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2:
99589961.
[ 5] 沈关心,周汝麟.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 [M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98, 118120.
[ 6] Boyden S. The chem otactic effect ofm ixtu res of an tibody and an t igen
on polym orphonu clear leu cocytes. J Exp Med, 1962, 115: 453466.
[ 7 ] Bourgu ignon LY, Zhu H, Shao L, et a.l CD44 interact ion w ith tiam1
promotesRac1 s ignal ing and hyalu ron ic acidm ed iated b reast tum or
cellm igrat ion. J B io lCh em, 2000, 275 ( 3) : 18291838.
[ 8] Irim ia D, G eba DA, TonerM. Un iversalm icroflu id ic gradient gen era
tor. Analytical Chem istry, 2006, 78( 10) : 34723477.
[ 9] Sun K. M odu lar m icroflu id ics for grad ien t generat ion. Lab on Ch ip,
2008, 8: 15361543.
[ 10 ] Sham loo A. Endothel ial cell po larization and ch emotax is in a m i
croflu id ic device. Lab on Ch ip, 2008, 8: 12921299.
[ 11 ] C heng SY. A hydrogelbased m icroflu id ic device for the stud ies of
d irected cellm igration. Lab on Ch ip, 2007, 7: 763769.
[ 12 ] H aess ler U. An agarosebasedm icrof lu id ic p latform w ith a grad ien t
bu ffer for 3D chem otaxis stud ies. B iom ed M icrodevices, 2009, 11:
827835.
[ 13] S ong JW, Cavnar SP, Walker AC, et a.l M icroflu id ic endoth elium for
study ing th e int ravascu lar adh es ion of m etastat ic b reast cancer
cells. PLoS ONE ( www. p losone. org) , 2009, 6( 4 ) : e5756.
[ 14] Chen C, H irdes D, Folch A. G rayscale photo lithography us ing m i
crof lu id ic photom asks. Proc Nat l Acad S ci U SA, 2003, 100:
14991504.
[ 15] V erm a MKS, M ajum der A. Em bedded tem p lateass isted fabrication
of com plex m icrochann els in PDM S and design of a m icrof lu id ic ad
hesive. Langm u ir, 2006, 22: 1029110295.
[ 16] 贾月飞,蒋稼欢,等.基于微丝的 PDMS微流动通道制作技术.
中国科学, 2008, 53 ( 17) : 21162124.
[ 17] H atch A, et a.l A rap id d iffusion immunoassay in a Tsensor. N at
B iotechno,l 2001, 19( 5) : 461465.
[ 18] Keenan TM, H su CH, Folch A. M icrof lu id ic! jets∀ for generating
steadystate grad ients of solub le m olecu les on open su rfaces. App l
Phys Lett, 2006, 89( 11 ) .
[ 19] M osad egh B, et a.l Gen erat ion of stab le com p lex grad ien ts across
twod im en sional su rfaces and th reed im ens ion al gels. Langmu ir,
2007, 23 ( 22) : 1091010912.
[ 20] 陈慧清,朱庆欢,许海娟.微流控芯片荧光检测的研究.实验室
研究与探索, 2001, 26 ( 6) : 2325.
[ 21] 陈强,李刚,潘爱平. 玻璃微流控芯片廉价快速制作方法的研
究.化学学报, 2007, 65 ( 17) : 18631868.
[ 22] Sh iu YT, L i Song, W il liam AM, et a.l Rho m ed iates the shearen
han cem en t of endoth elial cellm igrat ion and tract ion force genera
tion. B iophys J, 2004, 86: 25582565.
科学出版社新书 
植源性食品污染源溯源技术研究
魏益民  李勇  郭波莉  著
9787030266156 42. 00 2010年 2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丛书∃系列出版物之一, 通过系统分析茶叶、水稻、蔬菜三种植源性食品中重金属含
量、铅同位素丰度比值与其生长环境中可能的污染源 (汽车尾气、工业燃煤、矿石等 )、污染介质 (大气、水、土壤等 )中重金属含
量、铅同位素丰度比值的关系,利用对应分析法对植源性食品铅污染程度和类型进行分类, 并借鉴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基
本原理, 探讨利用铅同位素分析技术追溯植源性食品中铅污染源和污染途径的可行性, 初步建立解析植源性食品中铅污染贡
献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本书可供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管理人员, 以及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
全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