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 20卷 第 3期
2008年 6月
Vol. 20, No. 3
Jun., 2008
DNA 纳米舱可逆开关的性质与应用 *
倪 鸣,毛有东,罗春雄,欧阳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介观物理实验室,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北京 1 00 87 1)
摘 要:由于生物大分子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属性,蛋白质、核酸等一类生物分子被广泛应用于
制备各种纳米结构与器件,但是基于生物分子集体动力学性质的纳米器件还没有真正开发出来。本文
讨论一种在表面上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可逆开关性质的DNA纳米舱结构。由于DNA杂交动力学集体行为
的一些特性,此纳米舱可以对小分子进行有效的禁闭和释放,从而可能被应用于开发 DNA序列检测芯
片的基本元件。我们的研究表明,根据此纳米舱的工作原理制造的 DNA 检测器件可以探测到一个碱
基对的错配,其选择性远高于传统的 DN A 芯片,同时检测灵敏度也有一定的提高。这个研究结果开
创了发展不需要荧光标记的 DNA芯片的新思路。
关键词:DNA 纳米舱;DNA 芯片;分子集体行为
中图分类号:Q811.4;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8)03-0337-05
生物大分子由于其特有的多样性被广泛地应用
于纳米科技研究与开发领域。它们在制备,如分子
机器 [1-3]、纳米器件[4-5]、生物计算机[6] 等方面已
经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这些应用的设计思想都是
基于个体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7- 9]。然而,
原则上说,不依赖于个体分子性质的生物大分子集
体行为也可以作为设计生物纳米器件的基础,它可
能产生出更为复杂、精密的纳米器件。此类设计初
步思想在一些研究中已经开始发展[10]。但是,这个
思想的具体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它的发展很可能
在纳米科技领域产生新的突破。
最近,我们的研究表明,经过特殊设计的
DNA阵列可以在固体表面形成致密的DNA分子膜,
这类分子膜可以将一些小分子禁闭在分子膜与固体
表面的纳米级的有限空间里 [11-13]。由于DNA分子膜
的集体行为,它具有可逆开关的性质。我们称这类
分子膜为“DNA纳米舱”。图 1A给出纳米舱的设
计结构。一个典型的纳米舱器件由两部分DNA分子
集合组成(图 1A):一段可以形成DNA分子膜的双
链DNA(图 1A右图)与一段单链DNA(图 1A左图),
后者起到DNA分子膜支架的作用。单链DNA分子
的 5端经过巯基修饰,它可以以共价键形式固定在
金表面[14-19]。由于单链DNA的半径远小于双链DNA
的半径,在DNA分子膜与固体表面之间可以形成一
个纳米级的空间,这就是纳米舱。纳米舱的大小可
收稿日期:2008-02-25
*原英文报告名:Reversibly switchable DNA nanocom-
partment on surface
**通讯作者:E-mail: qi@pku.edu.cn
以由单链DNA的长度控制。在我们的实验中,它
的高度为 5— 50nm。
本文讨论DNA纳米舱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探
讨它的应用价值。我们将通过实验证明我们设计的
纳米舱结构具有可控制的开关性质,这种开关性质
可以通过调节纳米舱的环境温度得以实现。我们将
进一步根据纳米舱的工作原理设计新型的DNA序列
检测系统。我们的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的 DNA序
列检测器件可以作为新型DNA芯片的基础元件。野
生型的靶DNA片段可以将纳米舱有效关闭,而具有
单碱基突变的DNA片段不能有效关闭纳米舱。由于
纳米舱的集体效应,这种检测方案可以大大提高
DNA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20,21]。
1 纳米舱的性质
在实验中我们用人类的 p53基因的一个片段作
为待测DNA(舱盖DNA),其序列信息见图1A。DNA
纳米舱的分子禁闭效应要求DNA分子膜有特殊的集
体行为,使得禁闭的分子不能随机扩散。具体地
说,纳米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双链 DNA
形成的分子膜必须致密排布,使得禁闭的小分子不
338 生命科学 第20卷
透过;(2)DNA分子膜的形成与分解必须是可逆的,
即随着外部控制参量的变化,纳米舱可以可逆的达
到开或关的状态;(3)DNA分子膜必须跨越微米级的
面积,这使得分子膜的缺陷不至于影响报告分子禁
闭效应。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 DNA分子的相
互作用,高密度的单链DNA在固体表面的自组装可
能限制双链DNA的杂交过程 [14-19,22],但是适当密度的
单链DNA可能使双链DNA的杂交 100%的完成 [14,15,22]。
从理论分析,纳米舱形成的最佳单链DNA浓度应该是
(5±2)×1012 分子 /cm-2,过低或过高的浓度都会使双
链DNA分子膜不能有效形成。在实验中我们采取的
方法是先将“舱盖”DNA分子与纳米舱DNA分子
杂交形成双链DNA,杂交后的双链DNA再与金表接
触进行自组装。实验证明这种操作可以保证致密的
DNA分子膜在金表面形成。当DNA纳米舱形成后,
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将系统从关的状态变为开的状
态。我们测量了纳米舱由关到开而产生的“舱盖”
DNA的含量,其数值为(5.4±0.8)×1012分子 /cm-2, 与
理论预期值一致。同样的方法在其他研究中也有过
报告[10,23]。
为了直接确定DNA纳米舱的形态,我们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对形成的DNA纳米舱结构进行了直接
测量。我们测量了DNA分子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的表
面形貌和选用不同长度单链DNA时纳米舱的厚度。
图 2给出了测量的部分结果。当DNA分子膜形成,
即DNA纳米舱处于关的状态时,我们观测到线性尺
度为几个微米的平整表面(图 2B),在这种状态下
DNA呈密集排布(图2B插图)。当分子膜被破坏,即
DNA纳米舱处于开的状态时,我们观测到粗糙的表
面(图 2C)。当环境温度由高变低时,测量的表面
图1 DNA 纳米舱示意图
A: 加入或除去“舱盖”DNA(绿色)可以使纳米舱处于开(右图)和关(左图)的状态;B: 在纳米舱中关入不同浓度的亚甲基兰
分子(MB+),可以得到不同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峰,虚线表示纳米舱在开的状态时的测量曲线;C: 在不同长度单链DNA分
子下形成的纳米舱中,测量的氧化还原峰值相对值(右插图)随亚甲基兰浓度的变化,左插图显示当亚甲基兰达到饱和浓度
时,测量信号随单链 DNA的长度线性变化;D: 在DNA纳米舱中关入带负电性的铁氰化合物分子([Fe(CN)6]3-)也可以测量
到氧化还原信号
339第3期 倪 鸣,等:D N A纳米舱可逆开关的性质与应用
由粗糙变为平滑,显示了DNA纳米舱由开到关的过
程。这表明DNA纳米舱是可逆的。图 2A显示当单
链DNA长度增加时,DNA纳米舱的厚度随之线性
增加。测量得到直线的斜率为 0.8±0.2nm/碱基对。
由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系统误差,测量值略大于实际
值。如果取测量误差的低限值,我们的测量基本符
合理论预测和其他方法得到的测量值 [24,25]。这表明
单链DNA骨架在DNA分子膜形成时基本是垂直于固
体表面的。
分子膜的缺陷,主要是膜孔可能是纳米舱失去
禁闭分子的作用。在实验中我们用电化学的检测方
法估计了缺陷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图 2
所示的纳米舱结构中,缺陷导致的禁闭分子向膜外
扩散在 48h的测量时间内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进一步测量DNA纳米舱对小分子的禁闭效
果,我们选用具有氧化还原特性的报告分子,如亚
甲基兰(MB+)、铁氰化合物分子([Fe(CN)6]3-)等作为
禁闭分子。由于这些分子的体积较大,它们不能自
由通过DNA分子膜。因而用电化学检测方法可以精
确地测量关闭在纳米舱中报告分子的表面浓度 [17,26-30]。
在实验中我们先将纳米舱设置在开的状态,在此状
态下将DNA纳米舱与“舱盖”DNA、报告分子混
合并通过降低温度使 DNA纳米舱逐步变为关的状
态。关入DNA纳米舱的报告分子表面浓度(Γ nc)可
以通过循环伏安法在一个三电极电化学工作站中测
量。图 1B给出了一组测量数据。图 1C与 1D分别
给出用亚甲基兰或铁氰化合物作为报告分子时伏安
测量峰值随报告分子浓度变化的等温线。这些等温
线和理论预测的 Langmuir公式 [26],x/Γ nc = (1/Γ
nc,max)x + (1/KΓ nc,max), 有定量的吻合(公式中的 x 为
报告分子浓度;K 为报告分子与 DNA分子的结合
常数[14,17]),说明报告分子主要分布在单链DNA骨
架上。从图 1C 的插图可以间接得到MB +与单链
DNA的结合常数为 K = (3.0±0.2)×104 mol/L-1;而
[Fe(CN)6]3-与单链DNA的结合常数为 K = (0.9±0.1)
×103 mol/L-1。结合常数的差别主要由报告分子的带
电性决定。由于单链 DNA是电负性的,它更容易
和带正电的亚甲基兰分子结合。溶液的离子强度可
以显著改变这种分子间的静电效应。在实验中我们
发现增加溶液中的Na+浓度会显著降低MB+的检测
信号(Γ nc)。当[Na+] = 0.5 mol/L时禁闭作用几乎消
失。相反,Na+浓度对[Fe(CN)6]3-基本没有影响。
当报告分子处于饱和状态时的检测信号(Γnc,max)
与单链DNA的长度(heff)呈线性关系(图 1C的插图)。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DNA纳米舱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
关入DNA纳米舱中报告分子的数量,它进一步表明
DNA纳米舱对小分子的禁闭效应。另外,我们在
实验中发现测量的伏安曲线(图 1B)不随报告分子关
入DNA纳米舱的时间延长而改变;在48h后重新测
量得到的曲线与前测量数据没有明显差别。这些实
验表明报告分子的确被长期有效地禁闭在DNA纳米
舱中的空间之内。
为了考察DNA纳米舱设计的普适性,我们还
设计了以 SiO2、玻璃为固体衬底的纳米舱结构。在
单链DNA的5端修饰不同的连接分子可以使其共价
图2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纳米舱在金表面的形貌
A: 纳米舱厚度随单链 DNA长度的变化;B: 纳米舱处于关
的状态的形貌图,插图显示 DNA的有序排列;C: 纳米舱
处于开的状态的形貌图;D: 纳米舱处于半关情况下的形貌
图;E: 纳米舱重新回到关的状态
340 生命科学 第20卷
结合在各种固体表面上。实验中用荧光分子
(C20H10Na 2O5)作为报告分子。我们的实验结果表
明,新的纳米舱仍然可以有效禁闭报告分子。这说
明纳米舱的设计与所选固体衬底、所选报告分子没
有关系。双链DNA分子膜的集体行为唯一地决定了
DNA纳米舱的功能。
2 纳米舱的应用
DNA纳米舱的可逆开关性质给我们提供了设计
新型生物纳米器件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们介绍就利
用 DNA纳米舱结构设计新型 DNA序列检测器件
(DNA芯片)的基础工作。在上文中我们介绍完全配
对的“舱盖”DNA在合适的温度下可以有效地将
DNA纳米舱关闭。为了用DNA纳米舱开发DNA芯
片的基础元件,我们必须考察当“舱盖”DNA存
在一个碱基错配的情况下DNA纳米舱的关闭情况。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检验 DNA纳米舱在
DNA错配情况下行为。具体做法是将双链DNA中
的一对G:C碱基对人为的换成G:X (X = A, T, G)错
配。图3给出了典型的实验结果。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单碱基错配的双链
DNA不能有效地产生能够禁闭报告分子的纳米舱结
构(图 3A,虚线)。因而,如果将纳米舱DNA设计
成探针 DNA,将“舱盖”DNA 设计成靶 DNA,
在一定温度下(如 30℃,图 3B垂直虚线所示),纳
米舱的开关状态可以反映靶DNA是否出现单碱基突
变。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设计出不需要对靶DNA进行
荧光标记的新型DNA序列检测芯片。
利用DNA纳米舱原理设计的DNA序列检测器件
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选择性。根据图3B的定量计算
结果显示,即使双链杂交的成功率达到(70±4)%,DNA
纳米舱还是不能被有效地关闭。这也从另一个方面
说明单碱基错配的DNA分子膜为什么不能有效关闭
DNA纳米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双链DNA的杂交
效率只有 50%[18]。这种DNA分子膜的集体行为使得
分子禁闭效果在温度上升时有一个突然的下降(图
3B,实线),因而检测选择性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对比基于荧光检测技术的传统DNA芯片技术(图3B
插图),在优化温度(42℃)下其选择性为2.6:1左右。而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图3B),基于DNA纳米舱原理
设计出的新型DNA芯片其选择性在10—45℃温度范
围内可以达到 1 0 0: 1,因而我们认为这类新型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大大弥补传统DNA芯片技术的不
足。在灵敏度方面,DNA纳米舱的灵敏度随纳米
舱总面积的大小线性增加。在实验中我们在线性尺
度为 1µm的电极上组装了DNA纳米舱。其检测灵
敏度为 105个分子,大大高于传统DNA芯片的灵敏
度。另外,我们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示用 SiO2、玻
璃做固体表面,用亚甲基兰、铁氰化合物、荧光
分子作报告分子所组成的DNA纳米舱可以得到同样
的结果。因此DNA纳米舱作为新型DNA检测器件
有广泛的实用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我们设计的DNA纳米舱器件
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测定后,我们认为这种新型的生
物纳米器件可以被应用于设计新一代的DNA序列检
测芯片。由于DNA杂交热力学的限制,传统DNA
芯片的选择性不可能很高。因而传统的DNA芯片数
据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噪声影响,这种影响很大的限
图3
A: 在 25℃下,循环伏安法测量野生型 DNA分子膜所构成
的纳米舱(实线)与单碱基突变DNA分子膜构成的纳米舱(虚
线)中报告分子的氧化还原曲线;B: 随温度升高纳米舱的解
离曲线。实线:野生型 DNA分子膜构成的纳米舱;虚线:
单碱基突变DNA分子膜构成的纳米舱。垂直的虚线标出测
量选择性的温度位置,插图给出传统 DNA芯片的解离曲线
341第3期 倪 鸣,等:D N A纳米舱可逆开关的性质与应用
制了DNA芯片的可靠性。利用DNA纳米舱原理设
计的DNA检测技术可以克服这个困难。由于DNA
纳米舱的开关状态取决于DNA分子膜的集体行为,
以它为基础制备的 DNA序列检测器件可以将传统
DNA芯片的选择性提高两个数量级,同时其灵敏度
也有很大提高。
由于电化学监测的复杂性,以DNA纳米舱原
理为基础设计的DNA芯片还不能有很高的集成度,
我们设计的DNA序列检测阵列只有不足100个检测
点[1 2]。但是,随着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日益成
熟,我们相信以 DNA纳米舱为基础的中、大规模
的 DNA芯片会逐步发展起来。
[参 考 文 献]
[1] Mao CD, Sun WQ, Shen ZY, et al. A nanomechanical device
based on the B-Z transition of DNA. Nature, 1999, 397:
144-6
[2] Yuke B, Turberfield AJ, Mills AP Jr, et al. A DNA-fuelled
molecular machine made of DNA. Nature, 2000, 406: 605
[3] Yan H, Zhang XP, Shen ZY, et al. A robust DNA mechanical
device controlled by hybridization topology. Nature, 2002,
415: 62-5
[4] Braun E, Eichen Y, Sivan U, et al. DNA-templated assem-
bly and electrode attachment of a conducting silver wire.
Nature, 1998, 391: 775-8
[5] Kasumov AY, Kociak M, Guéron S, et al. Proximity-induced
superconductivity in DNA. Science, 2001, 291: 280-2
[6] Benenson Y, Paz-Elizur T, Adar R, et al. Programmable and
autonomous computing machine made of biomolecules.
Nature, 2001, 414: 430-4
[7] Winfree E, Liu FT, Wenzler LA, et al. Design and self-as-
sembly of two-dimensional DNA crystals. Nature, 1998,
394: 539-44
[8] Park SJ, Taton A, Mirkin CA. Array-based electrical detec-
tion of DNA with nanoparticle probes. Science, 2002, 295:
1503-6
[9] Gittins DI, Bethell D, Schiffrin DJ, et al. A nanometre-scale
electronic switch consisting of a metal cluster and redox-
addressable groups. Nature, 2000, 408: 67
[10] Lahann J, Mitragotri S, Tran TN, et al. A reversibly switch-
ing surface. Science, 2003, 299: 371-4
[11] Mao YD, Luo CX, Ouyang Q. Studies of temperature-de-
pendent electronic transduction on DNA hairpin loop sensor.
Nucleic Acids Res, 2003, 31: e108
[12] Mao YD, Luo CX, Deng W, et al. Reversibly switchable
DNA nanocompartment on surfaces. Nucleic Acids Res,
2004, 32: e144
[13] Luo CX, Mao YD, Ouyang Q. DNA duplex membrane ef-
fect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single-base DNA
mutations. Acta Biophys Sin, 2005, 21: 151-6
[14] Steel AB, Herne TM, Tarlov MJ. Electrochemical
quantitation of DNA immobilized on gold. Anal Chem, 1998,
70: 4670-7
[15] Herne TM, Tarlov MJ. Characterization of DNA probes
immobilized on gold surfaces. J Am Chem Soc, 1997, 119:
8916
[16] Kelley SO, Barton JK, Jackson NM, et al. Orienting DNA
helices on gold using applied electric fields. Langmuir, 1998,
14: 6781
[17] Kelley SO, Barton KB. Electrochemistry of methylene blue
bound to a DNA-modified electrode. Bioconjugate Chem,
1997, 8: 31-7
[18] Okahata Y, Kawase M, Niikura K, et al. Kinetic measure-
ments of DNA hybridization on an oligonucleotide-immobi-
lized 27-MHz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Anal Chem, 1998,
70: 1288-96
[19] Yang MS, Yau HCM, Chan HL.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ligand-binding properties of thiol-modified double-stranded
DNA on a fold surface. Langmuir, 1998, 14: 6121-9
[20] Chang S, Mao YD, Luo CX, et 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melting transiton on DNA nanocompartment. J Physics:
Conf Ser, 2006, 29: 18-26
[21] Mao YD, Chang S, Yang SX, et al. Tunable non-equilibrium
gating of flexible DNA nanochannels in response to trans-
port flux. Nat Nanotechnol, 2007, 2:366-71
[22] Guo Z, Guilfoyle RA, Thiel AJ, et al. Direct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by hybridization with
oligonucleotide arrays on glass supports. Nucleic Acids Res,
1994, 22: 5456
[23] Paraschiv V, Zapotoczny S, de Jong MR, et al. Functional
group transfer from gold nanoparticles to flat gold surfaces
for the creation of molecular anchoring points on surfaces.
Adv Mater, 2002, 14: 722-6
[24] Jing TW, Jeffrey AM, DeRose JA, et al. Structure of hy-
drated oligonucleotides studied by in 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 90: 8934-8
[25] Allemand JF, Bensimon D, Lavery R, et al. Stretched and
overwound DNA forms a Pauling-like structure with ex-
posed bas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8, 95: 14152-7
[26] Bard AJ, Fulkner L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M]. New
York: Wiley, 1980
[27] Tuite E, Nordén B. Sequence-specific interactions of meth-
ylene blue with polynucleotides and DNA: a spectroscopic
study. J Am Chem Soc, 1994, 116: 7548-56
[28] Rohs R, Sklenar H, Lavery R, et al. Methylene blue binding
to DNA with alternating GC base sequence: a modeling study.
J Am Chem Soc, 2000, 122: 2860-6
[29] Ohuigin C, McConnell DJ, Kelly JM, et al. Methylene blue
photosensitised strand cleavage of DNA: effects of dye bind-
ing and oxygen. Nucleic Acids Res, 1987, 15: 7411-27
[30] Aoki H, Buhlmann P, Umezawa Y. Electrochemical detec-
tion of a one-base mismatch in an oligonucleotide using ion-
channel sensors with self-assembled PNA monolayers.
Electroanalysis, 2000, 12: 1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