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7α-hydroxylation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by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羟基化去氢表雄酮的工艺



全 文 :第 13卷第 1期
2015年 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1
Jan􀆰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1􀆰 001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2A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0605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127)
作者简介:付珍珍(1989—),女,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酵工程; 李  会(联系人),副教授,E⁃mail:lihui@ jiangnan􀆰 edu􀆰 cn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羟基化去氢表雄酮的工艺
付珍珍1,李  恒2,李  会2,许正宏2
(1􀆰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南大学 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利用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对甾体化合物去氢表雄酮(DHEA)进行 C7α 羟基化反应研究。 用单因
素实验的方法考察接种量、装液量、转速、有机溶剂助溶、投料浓度以及底物投加时间对产物 7α 羟基去氢表雄酮
(7α OH DHEA)生成的影响。 最终确定最适工艺条件:接种量 6%,装液量 30 mL(250 mL 三角瓶),转速 220
r / min,体积分数 6%丙二醇助溶,接种时即添加底物,底物 DHEA质量浓度 1 g / L,转化时间 36 h。 采用优化后的转
化条件,7α OH DHEA摩尔得率为 72􀆰 34%。
关键词:生物转化;7α 羟基化;去氢表雄酮;甾体;Gibberella intermedia
中图分类号:TQ920􀆰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1-0001-05
C7α⁃hydroxylation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by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
FU Zhenzhen1,LI Heng2,LI Hui2,XU Zhenghong2
(1􀆰 School of Bio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We studied enzymatic C7⁃hydroxylation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 DHEA) by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ith the conversion rate of C7⁃hydroxylation as the criterion. The optimal bio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inoculation amount 6% (V / V), medium volume 30 mL (per 250 mL flask),
rotation speed 220 r / min, DHEA concentration 1 g / L, co⁃solvent propylene glycol (6%, V / V), adding
substrate at the same time with inocul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time 36 h. The molar yield of 7α⁃OH⁃
DHEA from substrate DHEA was 72􀆰 34%.
Keywords:biotransformation;7α⁃hydroxylation;dehydroepiandrosterone;steroid;Gibberella intermedia
    自开展甾体化合物研究以来,甾体药物在医疗
领域的应用范围便不断扩大,被用于治疗多种疾
病[1]。 其中,甾体化合物去氢表雄酮(DHEA)及其
羟化物被证实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是
甾体药物研究领域的重点。 国外研究报道,DHEA
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2]。 进一
步研究发现,DHEA 的 7α 羟基衍生物 7α OH
DHEA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重要的
药理作用[3]。 7 羟基甾体化合物已经被证实对治
疗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疗效,此外它还具有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糖皮质激素作用和促进减肥
的功效[4]。
微生物对甾体底物的羟基化反应是利用微生物
代谢过程中的某一种酶或一组酶对外源性化合物进
行催化反应[5],具有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反应条
件温和、催化效率高、反应类型多、污染环境小等特
点,在甾体的生物转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
义[6-7]。 DHEA用 Fusarium moniliforme 和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M212进行生物羟化的产物是 7α OH
DHEA和 7β OH DHEA[8]。 Romano 等[9]也研究
证实 Colletotrichum lini 可以同时使 DHEA发生 7α
和 15α 羟基化。 根据已报道的文献,DHEA 最大投
料质量浓度为 1 g / L,7α OH DHEA的最高收率为
60􀆰 2%,且转化周期为 4 d[10]。 筛选具有羟化 DHEA
生成 7α OH DHEA的菌株,并且提高其底物添加
浓度和转化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赤霉菌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是笔者所在实
验室筛选得到的具有羟化 DHEA生成 7α OH DHEA
的菌株,但目前该菌株转化能力仍然偏低。 文中笔者对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羟化DHEA生成 7α OH
DHEA的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产物得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菌种
赤霉菌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由笔者所在
实验室成员筛选得到,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 CGMCC No􀆰 4903。
1􀆰 1􀆰 2  试剂
DHEA、7α OH DHEA均为分析纯,由浙江仙
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二甲基亚砜(DMSO)、
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丙三醇、甲醇、丙
二醇、丙酮,均为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苏州有
限公司;乙腈,色谱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苏州有限
公司;其他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1􀆰 1􀆰 3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g / L):葡萄糖 5、酵母粉 10、NaCl
5、KH2PO4 15、琼脂 20,pH 7􀆰 0。
种子培养基( g / L):葡萄糖 5、酵母粉 10、NaCl
5、KH2PO4 15,pH 7􀆰 0。
转化培养基(g / L):葡萄糖 15、酵母粉 15、玉米
浆 2􀆰 0、NaCl 5,pH 6􀆰 5。
1􀆰 2  培养和转化方法
1􀆰 2􀆰 1  种子培养
在 500 mL三角瓶中加入 50 mL培养液,121 ℃
灭菌 20 min,然后将活化后的菌种接入三角瓶,在
30 ℃、220 r / min 的恒温摇床上培养 24 h。
1􀆰 2􀆰 2  菌体培养
在 250 mL 三角瓶中装入 30 mL培养液,121 ℃
灭菌 20 min,将种子液以体积分数为 4%接种量接
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 30 ℃、200 r / min的恒温摇床
上培养 24 h。
1􀆰 2􀆰 3  生物转化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 DHEA 加入到已培养 24 h
的菌液中,或者将底物溶于不同的有机溶剂中,超
声 5 min 以加速底物的溶解,然后加入到已培养
24 h的菌液中,在 30 ℃、220 r / min 的恒温摇床上转
化培养 48 h,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检测转化效果。
1􀆰 3  分析方法
1􀆰 3􀆰 1  质谱分析
电离源 电喷雾电离(ESI);毛细管电压 2􀆰 80 kV;
锥空电压 40 V;源温度 110 ℃;脱溶剂温度 350 ℃。
1􀆰 3􀆰 2  高效液相色谱法[11]
取一定量发酵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4次,
合并萃取液并烘干。 用 5 倍体积的乙腈复溶,0􀆰 25
μm有机滤膜过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
测定。 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测定条件:C18 柱,
流动相 V (乙腈) ∶ V (水) = 70 ∶ 30;流速为 0􀆰 5
mL / min;进样量为 10 μL;柱温为 30 ℃。
1􀆰 3􀆰 3  计算方法
产物得率 = ρ(产物)
× M(底物)
ρ(底物) × M(产物)
(1)
式中:ρ(产物)为液相测得的产物质量浓度(g / L);
ρ(底物)为投加的底物质量浓度(g / L);M(底物)与
M(产物)分别为底物与产物的摩尔质量(g / mol)。
2  结果与讨论
2􀆰 1  转化产物分析
2􀆰 1􀆰 1  转化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赤霉菌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 对 DHEA
的转化液高效液相检测结果如图 1 所示。 化合物 3
为底物,1和 2 分别为转化产物。 图 2 为产物标准
品的高效液相检测结果。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
标准品和转化产物 2 的保留时间一致,可以初步确
定产物 2为 7α OH DHEA。
2􀆰 1􀆰 2  转化产物质谱分析
赤霉菌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对 DHEA的
转化液质谱检测结果如图 3所示。 通过分析可得到
2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结果:MS(ESI)m / z[2M+NH4]
+ 626􀆰 3、[3M+NH4]

930􀆰 6。 结果表明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4􀆰 2,与
7α OH DHEA(C19H28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
图 1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转化 DHEA
的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 1  HPLC of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DHEA
by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
图 2  7α OH DHEA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 2  HPLC of 7α⁃OH⁃DHEA standard
图 3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转化 DHEA产物的质谱
Fig􀆰 3  MS of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DHEA
by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
2􀆰 2  接种量对转化的影响
选择不同接种量进行发酵培养,研究其对转化
的影响,结果如图 4所示。 由图 4 可知:DHEA质量
浓度为 3 g / L、接种量为 6%时,产物 7α OH
DHEA得率最高,为 28􀆰 35%。 在发酵过程中,接种
量过大,生物量过大造成菌液黏稠,对转化过程溶
氧不利;接种量过小,菌体生长过慢,同样不利于转
化[12],故最佳接种量为 6%。
图 4  接种量对生物量及产物得率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inoculation amount on biomass of
bacteria and product yield
2􀆰 3  装液量和转速对转化的影响
图 5和图 6是装液量和转速对转化的影响。 由
图 5和图 6可知,装液量和转速对 7α OH DHEA
的得率影响很大。 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 30 mL
时,产物得率最大。 甾体羟化是一个耗氧过程[13],
装液量较多,溶氧下降,进而导致转化效果不佳。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摇瓶转速,溶氧水平相应增加,
可提高产物得率。 在 220 r / min 时,产物得率较高,
达到 30􀆰 22%,但继续增加转速,得率反而下降。 转
速过大,菌体受到较强的剪切作用,不利于菌体的
生长,生物量下降。 所以,装液量选择为 30 mL,转
速为 220 r / min较佳。
图 5  装液量对生物量及产物得率的影响
Fig􀆰 5  Effects of liquid volume in flask on biomass of
bacteria and product yield
2􀆰 4  底物助溶剂种类及添加量
2􀆰 4􀆰 1  底物助溶剂种类
甾体化合物 DHEA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14],属
于微溶或难溶化合物,而甾体羟化酶属于胞内酶,
底物只有通过扩散进入细胞才能与酶接触,从而进
3  第 1期 付珍珍等: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羟基化去氢表雄酮的工艺
图 6  摇床转速对生物量及产物得率的影响
Fig􀆰 6  Effects of rotation speed on biomass of
bacteria and product yield
行转化反应,这就限制了底物和胞内羟化酶的有效
接触和反应。 甾体底物的难溶性对生物羟化反应
的速率和产物得率有重要的影响,是导致转化效率
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在甾体生物转化中常
用添加助溶剂的方法提高底物在水相的浓度。 本
研究中笔者以有机溶剂对底物的溶解性以及其对
菌体的毒性为依据,选择 7种常用的有机助溶剂,包
括 DMSO、DMF、乙醇、丙三醇、甲醇、丙二醇和丙酮
来提高底物 DHEA在转化液中的浓度和分散度,助
溶剂对 7α OH DHEA 得率影响如图 7 所示。 由
图 7可见:与对照相比,在菌液中加入体积分数 4%
的助溶剂丙二醇后,产物得率有明显提高,故选择
丙二醇作为最佳助溶剂。
图 7  不同有机助溶剂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Fig􀆰 7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on product yield
2􀆰 4􀆰 2  助溶剂添加量
助溶剂的加入量控制至关重要,考察丙二醇的
添加浓度对 7α OH DHEA得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8所示。 由图 8 可知:丙二醇体积分数由 2%增至
6%,产物 7α OH DHEA 得率由 35%增加到
42􀆰 12%,但过高浓度的丙二醇会对菌体生长产生影
响,抑制细胞中羟化酶的活性,导致产物得率明显
降低。 因此,丙二醇的体积分数应控制在 6%。
图 8  丙二醇体积分数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Fig􀆰 8  Effects of propylene glycol concentrations
on product yield
2􀆰 5  投料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底物 DHEA加入量过少会导致微生物的羟化能
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生物转化的批次和成本,而
过高浓度的底物对菌体有一定的毒害性,影响菌体正
常的生长和代谢,导致菌体对底物的转化能力下降,
故需要选择最适的底物添加浓度[15]。 投料浓度对转
化的影响如图 9所示。 由图 9可知,7α OH DHEA
得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底物质量浓度较
低时(1 g / L),产物得率最高,达 56􀆰 78%。
图 9  底物投料质量浓度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Fig􀆰 9  Effects of substrate mass concentrations on product yield
2􀆰 6  底物投加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羟化酶为诱导酶,能被底物诱导,故底物的添
加时间往往对转化效果产生显著影响[16]。
因此,分别在赤霉菌生长不同时期加入底物,转
化过程取样检测,以转化过程中的最高得率作为此条
件下的产物得率,结果如表 1所示(表中转化周期指
接种到转化结束的时间)。 由表 1 可知:在0 h时,即
菌体开始培养时添加质量浓度为 1 g / L的底物,转化
36 h,此时产物得率最大,达到 72􀆰 34%,高于初始条
件下菌体培养 24 h时添加底物。 在该条件下既能对
羟化酶进行预诱导,得到最高产物得率,同时也减少
4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菌体培养时间,从而缩短了整个转化周期,且菌体培
养和转化时间均短于文献报道水平[10]。
表 1  底物投加时间对产物得率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feeding time on product yield
底物投加时间 / h 转化周期 / h 7α OH DHEA得率 / %
0 36 72􀆰 52±2􀆰 10
6 43 70􀆰 34±1􀆰 10
12 62 65􀆰 32±1􀆰 95
18 68 59􀆰 02±1􀆰 77
24 72 56􀆰 78±1􀆰 30
30 82 40􀆰 44±1􀆰 51
2􀆰 7  转化过程分析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转化 DHEA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如图 10所
示。 由图 10可知:转化产物主要在对数生长期后期
至稳定期快速生成,在 36 h 时,摩尔产物得率达到最
高(72􀆰 34%);转化 36 h后产物得率开始快速下降,分
析其原因是由于产物继续被转化为其他副产物。 因
此,转化时间控制在 36 h利于目的产物的生成。
图 10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转化 DHEA的过程曲线
Fig􀆰 10  Process curves of DHEA transformation
by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接种量、装液量、转速、
有机溶剂助溶、投料浓度以及底物投加时间对产物
7α OH DHEA 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6%接种
量、装液量 3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 220 r / min、
底物质量浓度 1 g / L条件下,用体积分数 6%丙二醇
助溶,菌体开始培养时即投入底物,转化时间 36 h,
此时产物收率最高,达到 72􀆰 34%,高于文献报道水
平。 作为 1 株高羟化能力的新菌株,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 的培养时间和转化周期短、投料
工艺简单、菌体形态均匀、副产物易分离,为工业化
生产奠定了基础。 然而,对于工艺的溶料方式及添
加因子、放大条件等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确定和优化。
参考文献:
[ 1 ]   梁剑光,黄鹏,徐正军.重要甾体医药中间体的微生物转化研
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08,4(11):20⁃23.
[ 2 ]   Solerte S B,Fioravanti M,Vignati G,et al.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enhances natural killer cell cytotoxicity in humans via
locally generated immunoreactiv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3):3260⁃3267.
[ 3 ]   Marie A P,Catherine T,Marie I M,et a1.Antioxidant effects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and 7α⁃hydroxy⁃dehydroepiandrostrerone
in the rat colon,intestine and liver[ J] . Steroids,2004,69( 2):
137⁃144.
[ 4 ]   葛文中,李楠,姜宫凌侠.甾体 C7 羟基化研究进展[ J] .生物
技术通报,2007(2):82⁃86.
[ 5 ]   Bernhardt R. Cytochromes P450 as versatile biocatalysts [ J] . J
Biotechnol,2006,124(1):128⁃145.
[ 6 ]   Woodley J M. New opportunities for biocatalysis: making
pharmaceutical processes greener[J] .Trends Biotechnol,2008,26
(6):321⁃327.
[ 7 ]   Donova M V, Egorova O V. Microbial steroid transformations:
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s[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2,
94(6):1423⁃1447.
[ 8 ]   Kołek T,Milecka N,Šwizdor A,et al. Hydroxylation of DHEA,
androstenediol and epiandrosterone by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M212.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both constitutive and inducible
hydroxylases catalyze 7α⁃as well as 7β⁃hydroxylations of 5⁃ene
substrates[J] .Org Biomol Chem,2011,9(15):5414⁃5422.
[ 9 ]   Romano A,Romano D,Ragg E,et al.Steroid hydroxylations with
Botryodiplodia malorum and Colletotrichum lini [ J ] . Steroids,
2006,71(6):429⁃434.
[10]   葛文中,李楠,单丽红,等.总枝状毛霉对去氢表雄酮的生物
转化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1):14⁃17.
[11]   Li H,Fu Z,Li H,et al.Improvement of the steroid dihydroxylation
efficiency from dehydroepiandrosterone using a substrate pre⁃
induction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J] .Biotechnol Bioproc Eng,
2013,18(3):486⁃490.
[12]   徐银,陈小龙,郑裕国.雅致小克银汉霉对 16α,17α 环氧黄
体酮 C11α 羟基化的工艺研究[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9,30(4):239⁃242.
[13]   Fernandes P,Cruz A,Angelova B,et al.Microbial conversion of
steroid compounds: recent developments [ J ] . Enzyme Microb
Technol,2003,32(6):688⁃705.
[14]   Kim P Y,Pollard D J,Woodley J M.Substrate supply for effective
biocatalysis[J] .Biotechnol Prog,2007,23(1):74⁃82.
[15]   Lu W Y,Du L X,Wang M,et al. Effect of two⁃steps substrate
addition on steroids 11β⁃hydroxylation by Curvularia lunata CL⁃
114[J] .Biochem Eng J,2006,32(3):233⁃238.
[16]   Paraszkiewicz K, Dlugonski J. Cortexolone 11β⁃hydroxylation in
protoplasts of Curvularia lunata[ J] . J Biotechnol,1998,65(2):
217⁃224.
(责任编辑  管  珺)
5  第 1期 付珍珍等: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 1羟基化去氢表雄酮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