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23卷 第11期
2011年11月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Vol. 23, No. 11
Nov., 2011
文章编号:1004-0374(2011)11-1114-16
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
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
耿 佳,郭培宣*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工程学院,纳米生物医学中心,辛辛那提 45267,美国)
摘 要:生命系统包含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纳米机器和高度有序的大分子结构。所有的双链线性 DNA病毒
使用由 ATP驱动的纳米分子马达将其基因包装在蛋白质外壳内。噬菌体 phi29 DNA包装马达的核心组成部
分连接器已被成功嵌入到脂双层中,极为稳定且可用于离子和 DNA转运的精确测量。它在包装 DNA时具
有单向通行的阀门机制,同时其关闭和打开可由人工控制。这对于详细研究分子马达的操作机制及未来医
药应用中 DNA的包装、测序、采样和投递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纳米马达;连接器;离子通道;单通道电导;病毒组装;计量定量化;生物纳米技术;纳米生物
技术
中图分类号:Q735; TB383 文献标志码:A
Membrane-embedded channel of bacteriophage phi29 DNA-packaging
motor for single molecule sensing and nanomedicine
GENG Jia, GUO Pei-Xuan*
(Nanobiomedical Center,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incinnati, OH 45267, USA)
Abstract: The genome of linear double-stranded DNA (dsDNA) viruses is packaged into a preformed procapsid
fueled by ATP hydrolysis. The central channel component of the bacteriophage phi29 motor is a connector protein,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inserted into a lipid bilayer and exhibited robust capability for extremely reliable and
precise assess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ions and DNA by single channel studies. The motor channel exercised a
one-way traffic property for dsDNA translocation with a valve mechanism in DNA-packaging. In addi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ure of the channel was also reversible and controllable.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since this artificial membrane-embedded channel would allow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into discrete mechanisms of
motor operation as well as future avenues for therapeutic dsDNA packaging, sampling, delivery and single molecule
sensing.
Key words: nanomotor; connector; ion channel; single channel conductance; viral assembly; stoichiometry
quantification; bionanotechnology; nanobio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1-07-11
基金项目: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Grants (GM059944, EB003730, EB012135, PN2 EY 018230)
*通信作者:E-mail: guop@purdue.edu, guopn@ucmail.uc.edu; Tel: +001-(513)558-0041; Fax: +001-(513)558-6079
病毒基因组封装在蛋白质衣壳即外壳中。生物
合成后,病毒结构蛋白和基因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
完整的病毒粒子,这个过程被称为 DNA或 RNA的
包装 [1-2]。所有线性双链 DNA或 RNA病毒,包括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15
双链 DNA噬菌体 [1]、腺病毒 [3]、痘病毒 [4]、人巨
细胞病毒 [5]、单纯疱疹病毒 [6]和双链 RNA噬菌体 [7]
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其基因组被包装到一个
预先形成的原壳体中。这个克服能量阻力的过程,
由从 ATP水解获得能量的包装马达完成 [1,8-10]。一
个DNA包装的有趣例子是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噬菌体 phi29 DNA包装马达,其在包装过程中涉及
了蛋白质、RNA和 DNA[9,11-14]。
噬菌体 phi29 DNA包装马达包括一个由 12个
gp10亚基组成的连接器 [15-16],6个与 ATP结合的
DNA包装 RNA(pRNA)[11,17-18],以及提供 DNA转运
所需化学能的 ATP酶蛋白 gp16 [19-20](图 1A、B)。
这些纯化组分可在体外结合并组装成为迄今发现的
最有力的纳米器件之一 [21]。连接器由 12个 gp10亚
基组成,各含有 3个 α-螺旋,共同形成一个中央
通道,宽端开口直径 6.0 nm,窄端 3.6 nm(图 1C、D)。
该通道宽端的横截面积为 28 nm2,窄端为 10 nm2。
连接器嵌入病毒衣壳及定位是由疏水区及蛋白质相
互作用调节的。许多病毒的门户蛋白具有相似形态,
及 DNA转运的类似特征,但在序列同源性和相对
分子质量上具有较大差异 [22]。
高度敏感的检测系统的开发在许多领域具有重
要性,例如病原鉴定、疾病诊断、环境监测和国家
安全等。电生理测量用于检测许多物质的转运过程,
例如 DNA、RNA、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及无机物小分子和药剂等 [23-27]。利用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 α-溶血素通道,可以测定单链 RNA或 DNA
的长度 [28]。随后,发夹 DNA分子被用于降低通过 α-
溶血素的转运速率,表明纳米孔可以区分单核苷酸
多态性 [29]。一种由 DNA寡核苷酸共价结合至纳米
孔内腔开发出的杂交传感器被用于检测单碱基对的
差异 [30]。也有关于检测纳米孔内碱基对堆积和链
方向的报道 [31]。其他研究的蛋白质通道包括用于
检测聚乙二醇的丙甲菌素 [32],以及耻垢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smegmatis)中转运单链 DNA的细
胞外膜孔道蛋白 A[33]等。
由于纳米孔尺寸的限制,迄今为止大部分的研
究都集中于单链 DNA的转运。其他一些研究虽然
已经显示了双链 DNA转运的证据 [34-36],但其因电
压门控和信号波动而在传感用途上应用有限。于是
一些研究人员转向人工合成纳米孔用于双链 DNA
测序 [37-39]。在纳米尺度内,合成纳米孔大小很难一
致,并且较难进行生物化学修饰或结合。因此,研
究人员仍不断探索其他合适的纳米孔。
phi29连接器马达通道的最大优势是孔道大,
故可允许双链 DNA通过。本文将论述脂质内嵌
phi29纳米孔的各种用途。由于 phi29连接器蛋白晶
体结构已知,所以对其进行重组较为容易 [40-41]。研究
人员已经通过修饰 phi29连接器蛋白,将其嵌入脂
质双层膜 [42]。这是第一例膜蛋白和离子通道之外嵌
入人工质膜的蛋白质。结合电生理膜片钳技术,可
以实时观测并记录单个蛋白嵌入脂质双层膜的过程
以及通过纳米孔的电流。在双层脂膜中,每个孔中
的电导几乎完全相同,并完全符合与外加电压的线
性关系。电压驱动下,DNA可以被转运通过通道,
并且产生瞬时电流阻断信号。这些电流阻断与通过
单个孔道峰值电流的比例,与 DNA和孔道内腔横
截面积的比值相符。此外,在包括极端酸碱度和高
盐等多种实验条件下,该连接器通道也极为稳定 [43]。
基于连接器纳米孔的稳定性能,可以开发一种简单、
可重复的纳米孔数量测定技术 [43]。最近,本课题组
研究表明双链 DNA通过 phi29连接器通道的转运
是单向性的 [44]。这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较为显著
的优势在于较大的通道,并且允许双链和单链 DNA
通过。较大的孔径也使其更容易通过插入或结合化
学基团进行通道修饰以增强传感应用。这些发现具
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于 DNA包装马达的人工膜结
构研究,有利于详细研究马达的操作机制以及未来
治疗用途 DNA的包装、测序、采样和投递。
1 phi29连接器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包含重
组连接器蛋白的脂质囊泡的制备
1.1 phi29连接器的重组、表达及纯化
表达连接器蛋白及其十二聚体组装的质粒已
被构建 [41],关于连接器蛋白末端的修改也有研
究 [40,45-46]。简言之,对质粒的修改可通过两步聚
合酶链式反应实现。将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HMS174(DE3)菌株中以表达蛋白。
链球菌肽标记连接器蛋白,可使用带有 Streptactin
(IBA, St. Louis, MO)的亲和色谱柱纯化。
1.2 包含重组连接器蛋白的脂质囊泡的制备
将连接器蛋白直接嵌入双层脂膜平面作为纳米
孔的尝试均告失败,因此采用了一个两步间接策略:
首先将重组连接器蛋白结合在脂质囊泡中,其次通
过囊泡融合将连接器间接嵌入到双层脂膜中 [42]。
连接器蛋白的表面电荷分析表明,其中心表面
与两侧的宽端和窄端相比具有轻微疏水区域 (图
1C)[15-16]。连接器的碳端位于较宽开口一侧,并嵌入
生命科学 第23卷1116
在病毒原壳体中。疏水层与原壳体的壳接触 (图
1A)。
脂质双层通常包含亲水 -疏水 -亲水的结构。
为了促进嵌入脂质膜,通过使用碱性多肽取代 gp10
碳端 25个残基,连接器的亲水 -疏水 -亲水结构得
到加强。重组的 gp10经纯化后自组装为十二聚体
结构,经过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和十二烷基硫
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实验,表
明其与野生型连接器蛋白形态、大小类似 (图
1E~H)。重组连接器蛋白能够纳入原壳体并包装双
链 DNA,并组装产生具有感染力的 phi29病毒的实
验,证实了该重组蛋白具有正确的结构。
蛋白连接器在脂质膜中的嵌入通过荧光显微
镜、渗滤检测和沉降分析得到了证实 (图 2)。环形
绕脂质体形成的荧光环,证实了荧光标记连接器蛋
白的存在 (图 2A i)。该环形荧光与荧光脂质体
NBD-PE形成的荧光环相似 (图 2A ii)。当把荧光标
记的连接器与脂质体非特异性混合时,没有环形荧
光出现 (图 2A iii)。蛋白通过使用 0.45 μm滤膜过滤,
或 5% ~20%蔗糖梯度离心法将游离的连接器蛋白去
除 (图 2B、C)。此外通过荧光漂白恢复证实,嵌入
连接器蛋白的脂质体膜仍然保持其流动性 (图 2D)。
A,phi29 DNA包装马达;B,整个马达,显示了DNA转运通过连接器[42];C,phi29连接器的侧视图,显示疏水性和亲水
层[15-16,40-41];D,连接器的顶视图,显示通道较宽和较窄部分的直径[42];E,考马斯亮蓝染色的SDS-凝胶,显示野生型和改造
型的连接器[42];F~H,经纯化的改造连接器组成的阵列,这是由透射电子显微镜(F、G)[42]和原子力显微镜(H)[43]观测到的。
图片A引自文献[44],图片B~G引自文献[42],图片H引自文献[43]。
图1 噬菌体phi29包装马达和连接器蛋白的结构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17
上述实验并不能区分连接器蛋白在膜表面简单
附着,或是嵌入膜内形成一个通道。蛋白通道是否
嵌入脂质体膜内,将由下一节所述的单通道电导检
测方法确认。
2 单通道电生理检测phi29连接器蛋白通道
2.1 连接器蛋白嵌入平面脂双层
用于单通道电生理测量的装置,由水平脂双层
腔以及带有一个直径 100~200 μm孔的聚四氟乙烯
薄膜组成。该膜将腔分为顺式腔室 (上腔,250 μL
容量 )和反式腔室 (下腔,2.5 mL容量 )两部分。
将稀释的连接器蛋白脂质体直接加入顺式腔室,并
等待嵌入脂双层膜。电流放大器的首级信号采集片
上直接连接有一对银 /氯化银电极,用于测量通过
双层类脂膜的电流。该电流用膜片钳放大器与模拟
数字转换器耦合。数据由软件收集并分析。
将连接器蛋白直接加入平面脂质双层,或将脂
质体加入平面脂质双层,并不能在双层膜上形成通
道 (图 3A)。只有将带有连接器蛋白的脂质体与脂
双层融合后,才能观测到通道嵌入 (原理见图 2E)。
如连续电流跟踪 (图 3B)所示,通道嵌入具体表现
为电导的分步增加 (每一步代表一个蛋白通道嵌
入 )。在施加正电或施加负电情况下,嵌入均可发
生 (图 3C)。嵌入到膜内的蛋白通道数量可以简单
地通过电流增加步数来计算。
一系列多种溶液条件下的实验证实,每个蛋白
通道嵌入引发的电流几乎完全相同 (图 3E),形成
一个较窄、锋利的高斯分布。例如在 -75 mV、5
mmol/L Tris、pH值 7.9、1 mol/L氯化钠的条件下,
一个蛋白通道在脂双层膜的插入增加约 220 pA的
电流 (相当于 ~3 nS)。有时可以观测到单步嵌入 2
个和 3个蛋白通道,其几率大约分别为 5%和 2%。
2.2 单一(或多个)蛋白通道的电流电压关系
对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连接器的脂双层膜施加一
个从 -100 mV到 +100 mV的斜坡电压 (2.2 mV/s),
电流 -电压曲线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展示
了该通道性能稳定且电导一致。图 3D 展示了在
5 mmol/L Trips、2 mol/L氯化钠 (pH 7.8)溶液中,1
个、2个、3个连接器嵌入的电流轨迹。连接器增
加的数目与斜率的增加相关,但每个通道的电导相
同,这进一步表明了 phi29连接器通道在脂双层膜
中的统一尺寸和稳定性。
除连接器通道的数量,电导还取决于离子浓度
和离子种类 (图 4)。从电流 -电压曲线中可以得出,
在 0.5 、1.0 、1.5 和 2.0 mol/L氯化钠中,电导分别
测定为 1.75 ± 0.11 nS、3.03 ± 0.02 nS、4.07 ± 0.26
A,包含连接器的巨脂质体(~ 50 μm)的荧光图像:(i)NBD-PE标记的脂质体,不含连接器;(ii)含有FITC标记的连接器的蛋白
脂质体;(iii)FITC标记连接器与脂质体非特异性的混合。B,膜过滤分离掉大部分游离的连接器。C,使用蔗糖梯度沉淀分
离脂质体/ FITC标记连接器复合物。游离的连接部位出现在顶部,而在蛋白脂质体保持在底部。馏分#1-12未显示。D,荧
光漂白恢复(FRAP)实验证实荧光(红色)标记脂双层的流动性,漂白区域(黑色)的荧光强度由于脂质扩散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
加。E,通过囊泡融合,连接器嵌入到平面脂双层的示意图。图片引自文献[42]。
图2 连接器-脂质体嵌合体的图像
生命科学 第23卷1118
nS、4.60 ± 0.05 nS,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电导增
加 (图 4A、C)。相同浓度下,在氯化钾溶液中的电
导值比在氯化钠溶液中高:在 0.5、1.0、1.5和 2.0
mol/L氯化钾中,电导分别为 2.70 ± 0.21 nS、4.65 ±
0.11 nS、6.23 ± 0.32 nS、7.83 ±0.20 nS(图 4B、D)。
2.3 用于确定嵌入脂双层的连接器数量
膜 /连接器复合物的电导 Gm,可以通过以下
两种方法计算。(1)在一特定电压下,由连接器嵌
入引起的电流跳跃的大小。在此情况下,测量的电
流值与所加电压之比即为电导值。(2)在斜坡电压
下,电流痕迹的斜率 [47]。第二种方法中,因为斜率
包含了许多数据点,并且考虑了银 /氯化银电极的
表面电势以及膜接触电势等因素,所以给出的值更
精确。
可使用相同的方法,测量脂双层中一个通道的
电导 Gc。由于 phi29连接通道大小均匀,且在较大
盐浓度范围内稳定,由此推断膜 /连接器的电导与
膜中连接器的数目有线性关系 (图 4C、D)。事实上,
在氯化钠和氯化钾缓冲溶液中都呈线性关系。表 1
显示了采用独立电流计算所得的单通道电导。
因此脂双层内通道的数量可通过测量溶液电导
率及计算脂双层的电导,由 I-V关系图的斜率得出。
通道电导的计算值 (从派生方程 )与在同样缓冲溶
液条件下使用电流跳跃所获得的值吻合较好。
2.4 phi29连接通道与α-溶血素的电导比较
连接器通道的窄端直径为 3.6 nm,而 α-HL形
成的通道直径只有 1.5 nm [48]。可以计算出连接器和
α-HL通道截面积的比例为 5.7。连接器与 α-HL的
A,仅加入连接器(上部)或脂质体(底部)的脂双层。B,施加含有连接器的蛋白脂质体,引发的多步嵌入。插图,一个(上)和
两个(底部)连接器同时嵌入。C,连接器在正电压(顶部)和负电压(底部)下嵌入。D,线性电流-电压关系的数据说明连接器的
稳定性质。斜率随连接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每个通道的电导相同。E,直方图显示膜内的连接器电导均一。图片A~C引
自文献[42],图片D~E引用自文献[43]。
图3 电导检测确认连接器的嵌入脂质双层膜(BLM)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19
A~B,单个连接通道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电流-电压曲线。A,含有5 mmol/L Tris的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pH值7.8;B,含
有5 mmol/L HEPES的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溶液,pH值7.8。C~D,不同盐浓度条件下电导-连接器数目的关系曲线。C,含有
5 mmol/L Tris的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pH值7.8;D,含有5 mmol/L HEPES的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所有测得的电导均
来自三个以上的独立实验。误差线代表测量的标准差。在氯化钠溶液中的回归方程为分别为:0.5 mol/L氯化钠中,Gm / nS =
1.73 × N + 0.01;1.0 mol/L 氯化钠中,Gm / nS = 2.77 × N + 0.26;1.5 mol/L氯化钠中,Gm / nS = 3.81 × N + 0.26;2.0 mol/L氯化
钠中,Gm / nS = 4.62 × N - 0.00。在氯化钾溶液中的回归方程为分别为:0.5 mol/L氯化钾中Gm / nS = 2.60 × N + 0.11;1.0 mol/L氯化
钾中Gm / nS = 4.73 × N - 0.10;1.5 mol/L氯化钾中Gm / nS = 6.35 × N - 0.16;2.0 mol/L 氯化钾中Gm / nS = 7.86 × N - 0.01。E~F,
在含有5 mmol/L Tris的0.5~2.0 mol/L 氯化钠溶液(E)和含有5 mmol/L HEPES的0.5 ~2.0 mol/L氯化钾溶液(F)中,溶液电导率与
单个连接器电导的关系。图片引自文献[43]。
图4 不同条件下phi29连接器通道的电导
生命科学 第23卷1120
所测电导的比率为 5.1(见表 2)。由于通道的电导与
其横截面面积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在
缓冲溶液内连接器的横截面面积约为 α-HL的 5.1
倍,这与两个蛋白晶体数据较为相符。
3 双链DNA的转运
3.1 通过phi29连接器通道转运双链DNA
早在 15年前,已通过 α-溶血素通道证实,可
利用纳米孔来转运 DNA。其概念源于经典的“库尔
特计数器”,即检测非电解质逆向通过电化学势梯度
穿过一个孔所阻碍的离子流。长短不一 (12~5 000
bp)线性双链 DNA存在下,可以观测到大量的瞬时
电流阻断事件 (每个代表一个DNA分子的转运 )(图
5B)。加入环形质粒 DNA(Cx43)后,没有观测到这
样的阻断事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质粒 DNA的超
螺旋性质。然而经脱氧核糖核酸酶 I (DNase I)消化
A,双链DNA通过脂双层中的连接器孔转运的示意图。B,双链DNA通过纳米孔转运的典型电流阻断事件。插图:放大的电
流阻断事件,显示电流的深度和转运的驻留时间。45 pM双链环状质粒DNA引发的典型阻断:C,无DNA酶消化;D,经过
DNA酶消化。图片C和D引自文献[42]。
图5 通过phi29连接器孔道检测双链DNA的转运事件
表1 从离散电流跳跃测量及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单通道电导比较
独立实验 缓冲溶液 经离散步数计算的 缓冲溶液电导(mS/cm) 使用经验公式计算
的数目 单通道的电导(nS) 的单通道电导(nS)
2 5 mmol/L Tris + 0.5 mol/L NaCl 1.65 ± 0.07 (n=62) 44.6 1.72
6 5 mmol/L Tris + 1 mol/L NaCl 3.04 ± 0.56 (n=52) 76.3 2.79
3 5 mmol/L Tris + 2 mol/L NaCl 4.71 ± 0.18 (n=45) 130.9 4.64
40 TMS + 1 mol/L NaCl 3.14 ± 0.36 (n=500) 80.5 2.94
2 5 mmol/L HEPES + 0.5 mol/L KCl 2.48 ± 0.13 (n=10) 54.4 2.73
4 5 mmol/L HEPES + 1 mol/L KCl 4.73 ± 0.20 (n=9) 99.7 4.49
注:表1中的电导同在施加电压下所测得的离散步骤的电流跳跃之比进行计算,第三列中的数值“n”代表嵌入连接器的数目。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21
后,可以观测到大量的 DNA转运事件,表明 phi29
通道仅能转运线性双链 DNA(图 5A、C、D)。
在多个通道存在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观测到一
个或多个平台的阻断事件,显示了通过多个通道的
同时转运。观测中,阻断事件的发生概率随 DNA
浓度增加及电压升高而增长,这与预期相符。
3.2 DNA电流阻断事件的表征
单个通道阻断事件的一个参数为电流阻断的深
度,使用电流阻断百分比来表示,计算方法如下:
DNA转运产生的电流阻碍除以单个连接器嵌入所产
生电流的步幅。在双链 DNA存在的情况下,通道
阻断的中值为 ~32% (图 6A),这与通道 (最窄处 3.6
nm)和双链 DNA (直径 ~2 nm)的尺寸相一致。也就
是说,阻断% =[π·(2÷2)2/π·(3.6÷2)2]×100。此外,
观察到的每一个瞬间电流阻断事件几乎相同,呈较
窄的高斯分布 (图 6A)。
另一个 DNA转运事件的参数是驻留时间 (τp),
它代表 DNA通过通道转运所需的时间 (图 6B)。驻
留时间分布呈指数衰减函数。峰值驻留时间代表最
有可能的转运持续时间。例如,在 -75 mV和 -40
mV下,5 kb的双链 DNA峰值驻留时间分别为 9.2
ms和 22.1 ms,证明了 DNA转运驻留时间受到外
加电压的影响。此外,如图 6B所示,35 bp和 5 kb
的双链 DNA的驻留时间相比,长度较短的 DNA
具有较短的驻留时间。
3.3 pH值对连接器通道稳定性和转运行为的影响
在极端 pH值条件下,在两个腔室加入 20 bp
的双链 DNA,对连接器通道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在 1mol/L NaCl溶液中,在不同 pH值条件下,纪
录恒定电压下的电流踪迹。电导值分别为:pH = 2
(5 mmol/L 磷酸缓冲液 )时为 2.50 ± 0.11 nS (6例 ),
pH = 7 (5 mmol/L Na2HPO4 缓冲液 )时为 2.73 ± 0.07
nS (6例 ),pH = 12 (5 mmol/L Na2HPO4·7H2O缓冲 )
时为 2.78 ± 0.12 nS。极端 pH下的通道仍然打开,
并且具有一致的通道电导。此外,也观测到了 DNA
转运事件。在 pH = 2时,嘌呤酸形成,导致较短阻
断事件的发生。虽然 DNA的结构受到极端 pH条
件的影响,但 phi29连接器通道在强酸性或碱性条
件下仍然稳定。
3.4 电流信号中可能的信号失真
随机噪声可能产生失真。连接器通道本身非常
稳定,其电导均一,且在 -150 mV到 +150 mV范
围内不显示电压门控。有时能观测到与采样频率极
限时间接近的非特异性阻断事件。因为在未加入
DNA时,这些事件也同样出现,因此归因于包含
连接器的脂质体与平面脂双层膜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在向腔室中加入更多脂质体后其出现频率增
加。可以通过稀释含有连接器的脂质体来减小此类
事件的发生。
DNA也可与通道碰撞,而实际上不被转运通
过。这也增加了非特异性阻断事件。较长的 DNA
尤其容易发生该现象,因为在转运开始前需要一个
最佳的构象。然而,一旦转运开始,DNA逆向电
场梯度的向回扩散是很难发生的。
3.5 定量PCR验证双链DNA的转运
为验证电流阻断事件确为双链 DNA转运通过
连接器通道,用荧光染料试剂盒 (SYBR Green, Bio-
Rad)进行定量 PCR,以量化在恒定电压下 DNA的
转运 (图 6C,上 )。在反式腔室加入 141 bp的 DNA,
并每隔 30 min从顺式腔室取样用于定量。在顺式腔
室里的 DNA分子数目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9例
实验 ),并且 DNA转运的速率受到嵌入连接器的数
目影响。为了便于比较,在没有连接器的条件下进
行了对照实验 (图 6C,下 )。在对照条件下,顺式
腔室内的 DNA分子数目在 90 min内均在可检测范
围 (4例实验 )。此外还观测到,电流踪迹的阻断事
件数目与 Q-PCR检测的转运通过通道的 DNA数目
(图 6D)呈正相关。
表2 GP-10连接器和α-溶血素的单通道电导的比较
蛋白质 孔直径(nm) 截面积(nm2) 电导(nS/孔) a
0.5 mol/L氯化钠 1 mol/L 氯化钾
连接器 3.6 10.2 1.57 ± 0.16 4.84 ± 0.15
α-溶血素 1.5 [48] 1.8 0.31 ± 0.05b 0.94 ± 0.01c
比值(连接器/α-HL) 2.4 5.7 5.1 5.1
a0.5 mol/L 氯化钠及1 mol/L氯化钾中的连接器电导的数据分别来自总计38和36个实验。0.5 mol/L 氯化钠及1 mol/L氯化钾中的
连接器电导的数据分别来自总计4个实验。
b据报道,在1 mol/L氯化钠条件下,α-HL的电导为0.68 nS/孔[66]。
c据报道,在1 mol/L氯化钾条件下,α-HL的电导为0.80 nS/孔[67]或1.0 nS/孔[29]。
生命科学 第23卷1122
为了排除顺式腔室中 DNA数目增加可能由膜
泄漏导致,在脂双层或隔膜泄漏的情形下,进行了
另外三组实验。当泄漏发生时,在顺式腔室中每微
升溶液中的 DNA拷贝数目大约比没有泄漏的实验
高 104 ~10 5 倍。
4 phi29分子马达通道的单向DNA转运机制
通过斜坡电压、电流方向切换以及沉降力实验,
证实了该连接器通道对于双链 DNA显示单向转运
机制,即从氮端 (窄端 )入口到碳端 (宽端 )出口。
这是第一个针对 DNA转运展现整流行为的野生型
蛋白通道的例子。但该连接器通道对离子仍展现双
向转运性质,即在正负跨膜电压下的电导相同。
4.1 对单一通道施加斜坡电压展示的双链DNA的
单向转运
如前所述,连接器通道通过脂质体 /连接器复
合物与平面磷脂膜的融合而嵌入脂双层。因此,连
接器通道在脂双层中的方向是随机的,即碳端朝向
顺式腔室,或氮端朝向顺式腔室。
对包含单个连接器的脂双层施加 -100 mV到
+100 mV斜坡电压 (2.2 mV/s),揭示了双链 DNA的
单向转运 (图 7A~C)。由于 DNA的磷酸骨架带负
电荷,所以 DNA倾向于从负电势迁移到正电势。
图 7A展示了未加 DNA的对照实验。双链 DNA在
顺式和反式两个腔室中预先混合为同样浓度,并根
据脂双层内连接器的取向施加负电压 (图 7B)或正
A,在-75 mV恒定电压下,1 mol/L氯化钠,pH值7.8的溶液中,线性双链DNA(2 kb)引起的电流阻断事件的直方图(总计3 264
个事件)。B,38 bp和5 500 bp双链DNA转运事件驻留时间的比较。C~D,定量PCR分析DNA转运事件。C,定量分析DNA通
过脂双层中的连接器从反式腔室转运到顺式腔室(顶部)的总数量。在同样条件但没有连接器的情况下,进行了阴性对照(底
部)实验。误差线代表9个独立实验和4个阴性对照实验的平均值的标准偏差。D,两组独立试验中比较通过两种方法测量的
DNA转运拷贝数:定量PCR和从记录电流踪迹中阻断事件的计数。误差线代表3个独立定量PCR的标准差。图片A和D引自文
献[43],图片B和C引自文献[42]。
图6 定量分析DNA的转运时间及数目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23
电压 (图 7C)以观察 DNA转运。同样的现象在不
同长度的双链 DNA(10 bp~5.5 kb)以及单链 DNA上
也观测到。
4.2 对含有单一通道的脂双层施加恒定电压并切换
电流极性所展示的双链DNA的单向转运
恒定电压下,切换电压极性揭示了连接器通道
只允许双链 DNA单向转运 (图 7D~G)。DNA以相
同浓度预先混合于两个腔室。DNA转运发生的极
性依赖于脂双层中连接器的取向。图 7D展示了未
加 DNA的对照实验。例如,在正电势下没有 DNA
转运发生时,切换到负电势时即导致双链 DNA转
运发生 (图 7E)。相反,当在负电位下没有 DNA转
运时,切换到正电位即导致双链 DNA转运发生 (图
7F)。同样,当在负电位下观测到 DNA转运时,切
A~C,在从-100 mV到+100 mV的斜坡电压(2.2 mV/s)下,DNA通过脂双层中单个连接器通道转运的单向交通性质。A,没有
DNA;B~C,在单一连接器的两侧加入DNA。D~G,通过转换电流极性,验证DNA通过脂双层中单个连接器通道转运的单
向交通性质。D,任何腔室均无DNA室;E~G,嵌入单个连接器,两个腔室均有DNA。图片引自文献[44]。
图7 通过斜坡电压及电压极性切换验证双链DNA单向转运
生命科学 第23卷1124
换到正电位即导致双链 DNA转运停止 (图 7G)。同
样的结果在不同的电压下也得到证实。
4.3 多通道条件下定量分析DNA转运频率所检测
到的双链DNA单向转运
由于双链 DNA只从一个方向穿过连接器通道,
因此 DNA通过含有多通道脂双层的转运率会受到
连接器取向不同组合的影响,而与 DNA浓度无关。
因此,使用不同浓度的双链 DNA在 -75 mV恒定电
位下进行了实验 (图 8)。多个连接器嵌入的电流痕
迹反映了 DNA转运事件频率的变化 (图 8中直方
图展示 )。当另外一个连接器以适合 DNA转运的方
向嵌入时,DNA转运频率便会增加 (图 8A、C、D)。
当另外一个连接器以阻碍 DNA转运的方向嵌入时,
DNA转运频率便会不变 (图 8A、B)。
4.4 使用靶向碳端—多聚组氨酸标签的Ni-NTA纳
米金粒子来检测连接器的取向
为了揭示连接器在脂双层中的取向,使用了在
连接器宽出口每个亚基碳端包含一个多聚组氨酸标
签重新设计的连接器。导入的碳端多聚组氨酸标记
并不影响连接器通道的折叠和 DNA包装活性。在
不对称离子条件下,进行了电导实验 (图 9)[49]。使
用 1.8 nm的 Ni-NTA金粒子来结合碳端的多聚组氨
酸标记。实验设计中,仅在腔室的一侧将纳米金与
溶液混合。例如,在单个或多个连接器通道嵌入的
条件下,如果纳米金仅在反式腔室内 (图 9),那么
其仅与多聚组氨酸标记的碳端朝向反式腔室的连接
器结合 (图 9C),并且不与氮端朝向反式腔室的连
接器结合 (图 9A)。在含有纳米金的条件下,在一
个单一连接器具有合适取向的情况下,可以观测到
该连接器电导的逐步阻塞 (图 9D)。每一个纳米金
结合导致均一的约 30%的电流阻塞 (图 9D);在膜
内具有多通道的情况下,也得到相同的结果 (数据
未显示 )。
DNA带负电的磷酸盐骨架使其仅从负电势转
运到正电势,所以在两侧腔室内加入相同浓度的双
链 DNA,以协助检测 DNA转运方向的评估。根据
施加电压前,不同浓度的DNA预先混合在两个腔室。插图:对于单个实验(A~D),每一个连接器嵌入脂双层后,DNA转运速
率已经标出。图片来自文献[44]。
图8 在多通道条件下定量分析DNA转运频率与脂双层中连接器取向的关系,验证双链DNA单向转运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25
纳米金的置放位置 (顺式腔室或反式腔室 )(如图
9C、E所示的实验设计 ),可以在跨膜恒定负电势
条件下确定膜内所嵌入的连接器的取向。结果发现,
双链 DNA仅从较窄的氮端转运到较宽的碳端。例
如,将纳米金放置在反式腔室,当 DNA转运时没
有观测到纳米金结合,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含有多
聚组氨酸的碳端向上朝向顺式腔室,并且双链
DNA从负电势的反式腔室通过连接器的氮端向上
转运 (图 9B)。在相同条件下,在连接器的碳端向
下朝向反式腔室时,没有 DNA转运发生且观测到
纳米金的逐步结合 (图 9D)。在另一个场景中,当
纳米金加入到上面的顺式腔室时,DNA起初转运
但随后停止,表明多聚组氨酸标记的碳端朝向顺式
腔室,并且纳米金与其结合,阻止双链 DNA从朝
向底部反式腔室的氮端转运 (图 9F)。
5 phi29分子马达通道的门控现象
许多研究报道表明噬菌体 DNA的包装与噬菌
体病毒原壳体的形变密切相关 [50-57],且与连接器也
有紧密关联。phi29 DNA包装马达的单向交通已得
到证实,这给病毒感染阶段机理提出了一个问题,
即菌体病毒基因组如何被释放从而被注入到宿主细
胞。有研究人员假设在 DNA包装后连接器蛋白会
发生构象变化 [52]。本课题组通过单通道测量发现
phi29噬菌体病毒的连接器蛋白确实会发生门控现
象 [58]。这些门控可由高电压 (图 10A、B)或者亲和
A、C和E,实验策略图示。在顺式、反式腔室中加入相等浓度的双链DNA,且每个实验使用相同浓度的Ni-NTA-纳米金;
B,一个30 min的电流踪迹,展示当Ni-NTA-纳米金加入反式腔室时,双链DNA转运未受阻碍;D,一个电流踪迹,展示当
Ni-NTA-纳米金加入反式腔室时,Ni-NTA-纳米金对碳端多聚组氨酸标记连接器的三步结合步骤;F,一个电流踪迹展示双链
DNA的转运,以及当Ni-NTA-纳米金加入顺式腔室时,DNA转运受到阻碍。在所有这些实验中,使用-75 mV的跨膜电压。图
片引自文献[44]。
图9 使用靶向碳端—多聚组氨酸标签的Ni-NTA纳米金粒子来检测连接器的取向
生命科学 第23卷1126
结合诱发。 施加高电压后 (高于 150 mV),观测到
的电导发生逐步减小的现象,变化为均等的三步,
每步变化的尺寸约为通道大小的 31%;三步减小之
后留有约 6%的空隙 (图 10A)。同时 phi29连接器
通道的关闭在低电压下会重新打开 (图10B)。在高—
低—高—低循环电压的驱使下,连接器通道可多次
打开关闭,起到了类似于纳米阀门的作用。
通过对 phi29连接器单体的结构分析发现,它
具有碳端 (aa 1~14)、氮端 (aa 287~309)和中间 (aa
229~246)三个柔性区域 (图 10C)[15-16]。通过对这些
部位进行变异表达纯化后得到的蛋白用同样的实验
条件进行单通道测量,结果显示切除中间 (aa 229~246)
柔性区域的变异发生门控的几率大为降低,因此推
断这个区域的氨基酸对 phi29蛋白通道的门控现象
有关键作用。
门控现象在许多其他离子通道和膜蛋白中很常
见 [59],在细胞跨膜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方面具有重
要的生理意义。phi29病毒蛋白通道门控现象的发
现,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核酸转运和病毒信号转导
方面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手段。
6 phi29分子马达通道的应用和未来展望
连接器巧妙和复杂的设计推动了其在纳米技术
中的应用。蛋白质纳米孔的柔软性质、折叠波动、
动态结构以及信号的可重复性影响了其应用。本课
题组证实,phi29连接器通道克服了上述局限,其
通道在多种实验条件下稳定;其电导均一,在所施
加电压下展示出完美的线性关系,且在所述实验条
件下不显示电压门控性质。双链 DNA通道的阻断
事件几乎完全相似。凭借其通道尺寸及独特性质,
phi29连接器非常适合在自然环境外对其进行工程
改造,对生物、工程、医药、纳米技术等领域有巨
大的潜在影响。
6.1 用于研究病毒DNA包装机制的新颖系统
噬菌体 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的系
统,可用于理解病毒 DNA包装中的 DNA穿过马达
通道转运的机理。嵌入脂质膜连接器系统的单向交
通现象是在外加电压下的被动转运,phi29马达的主
动转运是否也有单向交通的机制值得研究 [44]。
在双链 DNA包装过程中,加入非水解 ATP的
类似物 γ-S-三磷酸腺苷 (ATP)后,主动马达会被关
A,碳端多聚组氨酸标记的连接器,在高电压下逐步关闭。该通道在-75 mV下嵌入脂质双层膜保持稳定,电压切换到较高时
(-150 mV),会立即引发通道逐步关闭。B,连接器通道闭合与打开,是可调控且可切换的。当将电压降为0 mV一段时间后,
在高电压下关闭的通道会重新打开。C,连接器的变异克隆的设计依据。连接器单体碳端、氮端以及中部标注了晶体结构中
未观测到的柔性区域 [41]。图片引自文献[58]。
图10 phi29连接器通道的门控现象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27
闭 [60]。完全包装和部分留在原壳体内的双链 DNA,
在高梯度离心力 (例如,149 000 g)的测试下都没
有退出 [60-61]。这与在 DNA 包装中间体中所观测
到的双链 DNA 停留在通道内并不弹出的现象一
致 [19,21,60]。马达包装 DNA是需要克服势能的过程,
需要 ATP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来用于 DNA转
运 [19,62]。随着越来越长的 DNA被包装,在原壳体
内空穴的体积越来越小,病毒原壳体内的压力逐渐
增大 [19,21,60,63]。
为了论证在具有生物活性的 phi29马达内 DNA
包装通道的单向交通性质,并排除 pRNA、gp16和
/或 γ-S-ATP的贡献,本课题组对其进行了沉降检测。
使用 DNase I和 /或核糖核酸酶 A (RNase A)对完全
包装的 DNA和 DNA包装中间体分别单独和联合
进行处理。DNase I处理排除任何可能抑制双链
DNA退出的与马达组件的接触,而 RNase A消化
排除了 pRNA及 gp16接触并托住 DNA的可能。由
于 pRNA起了马达与 gp16之间的桥梁作用 [20],RNase
A消化会消除 pRNA和 gp16对双链 DNA的可能的
力的作用支点。当分别或一起使用 DNase I和
RNase A处理 DNA包装中间体 (部分双链 DNA在
通道内、部分双链 DNA在通道外 )时,部分包装
的双链 DNA停留在原壳体内,且在最高力梯度离
心下并不滑出。这些数据强烈支持这样的结论:在
主动马达中,通道也展现单向交通的性质。
这些研究给 Guo和 Lee的“推动”或“阀门”
模型 [9]提供了直接证据。在此模型中,连接器保持
静止;DNA转运由 DNA包装酶或末端酶诱导,该
酶推动一定长度的 DNA进入原壳体,随后转换结
合到 DNA远端,推动另外一端 DNA进入。该模
型不排除由酶推动的插槽—扳手的旋转。单向交
通的性质使得 D NA进入原壳体后并不退出,类似
于血液泵入心脏及阀门控制血流的作用。
6.2 基于纳米孔的随机单分子检测
基于纳米孔的随机单分子检测是一个新兴的分
析技术,可在单分子水平测量分析物。当一个被测
分子通过通道时,通过孔的粒子电流将反映所得阻
断事件的幅度、持续时间和速率。通过统计分析,
可以得到分子浓度和种类的信息。phi29连接器的
DNA转运试验,揭示了其纳米孔分析的潜在应用。
与其他一些已知的通道 (例如直径 1.4 nm仅能
通过单链 DNA的 α-溶血素通道 )相比,连接器具
有较大的直径 (最窄处 ~3.6 nm)。更重要的是,对
于发展基于连接器的靶向选择性随机传感器,phi29
连接器较大的通道可以在通道内结合的共价键配体
的选择上更灵活。由于其晶体结构已知,可以使用
系统性、基于工程的方法来开发具有增强分析能力
的系统。
有许多细菌外膜孔蛋白具有较大的孔隙,有用
作随机传感器的潜力。然而,由于电压或质子、阴
离子或阳离子等溶液条件所引发的这些蛋白通道的
门控,可能会在单通道记录中产生干扰分析物检测
的瞬变电流阻断。例如,OmpG孔蛋白在 ± 40 mV
下会有自发门控 [64]。与此相反,phi29连接通道
在 -100 mV至 +100 mV电压范围内,乃至在极端
pH 的条件下,也保持稳定的通道特性。因此,
phi29连接通道将成为生物孔随机传感器的出色选
择。
6.3 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
纳米孔的 DNA测序应用有很大前途,可用于
人类个体基因组的序列测定以鉴定遗传疾病的各种
病因借以设计治疗。同时,可以用于植物基因组的
鉴定以作品种改良,也可促进细菌、真菌的改造,
而且比传统方法更快,成本更低。此外,这是一个
无标记、单分子识别的方法,不需样品制备或放大。
迄今为止,已有一些使用蛋白质孔或固态纳米孔进
行核酸分析的探索 [23-26,28-31,65]。不过,纳米孔 DNA
测序技术的一个瓶颈是 DNA穿过孔的速率过快,
超过了现有光学和电子技术的检测分辨率,影响单
个核苷酸检测的灵敏度和可信度。因此,关键的挑
战是能够以可控的速度减慢 DNA通过孔道,同时
保持精确区分碱基对的高信号信噪比。phi29连接
器较大的通道给修饰、结合及放置障碍物以获得更
佳检测信号提供了空间。
7 结论
在此,经改造的 phi29连接器被嵌入到脂双层
中,形成了高导电纳米孔。此外,连接器是非常容
易重复制备且易于改造的生物孔,使其可理想的用
于未来生物医学中。phi29连接器孔径较大、尺寸
均一且性质稳定,使这个病毒组件可能成为新一代
纳米材料或纳米级的构造单元。
致谢:感谢萧枫博士、蔡颖博士、方华明和张乐构
建重组连接器蛋白,景鹏博士和Farzin Haque博士
进行脂双层电导实验,以及舒丹博士进行体外包装
检测。同时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 第23卷1128
吴海臣研究员对本文提出了仔细的修改意见和建
议,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郭教授与他人
合作创立的Kylin Therapeutics公司、Viapore公司及
广州生物马达和核酸纳米公司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Black LW. DNA packaging in dsDNA bacteriophages.
Annu Rev Microbiol, 1989, 43: 267-92
[2] Guo P. Introduction: principles, perspectiv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viral assembly. Semin Virol, 1994, 5(1):
1-3
[3] Zhang W, Imperiale MJ. Interaction of the adenovirus
IVa2 protein with viral packaging sequences. J Virol,
2000, 74(6): 2687-93
[4] Moss B. Replication of poxviruses[M]// Fields BN.
Virology. New York: Raven Press, 1985: 685-703
[5] Scheffczik H, Savva CG, Holzenburg A, et al. The
terminase subunits pUL56 and pUL89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are DNA- metabolizing proteins with
toroidal structure. Nucleic Acids Res, 2002, 30(7): 1695-
703
[6] Salmon B, Baines JD. Herpes simplex virus DNA
cleavage and packaging: association of multiple forms of
U(L)15-encoded proteins with B capsids requires at least
the U(L)6, U(L)17, and U(L)28 genes. J Virol, 1998, 72:
3045-50
[7] Olkkonen VM, Gottlieb P, Strassman J, et al. In vitro
assembly of infectious nucleocapsids of bacteriophage phi
6: formation of a recombinant double-stranded RNA viru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0, 87: 9173-7
[8] Earnshaw WC, Casjens SR. DNA packaging by the
double-stranded DNA bacteriophages. Cell, 1980, 21:
319-31
[9] Guo P, Lee TJ. Viral nanomotors for packaging of dsDNA
and dsRNA. Mol Microbiol, 2007, 64: 886-903
[10] Rao VB, Feiss M. The bacteriophage DNA packaging
motor. Annu Rev Genet, 2008, 42: 647-81
[11] Guo P, Erickson S, Anderson D. A small viral RNA is
required for in vitro packaging of bacteriophage phi29
DNA. Science, 1987, 236: 690-4
[12] Guo P, Grimes S, Anderson D. A defined system for in
vitro packaging of DNA-gp3 of the Bacillus subtilis
bacteriophage phi29.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6, 83:
3505-9
[13] Garcia JA, Mendez E, Salas M. Cloning,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the gene coding for
the connector protein of Bacillus subtilis phage-Phi-29.
Gene, 1984, 30: 87-98
[14] Meifer WJJ, Horcajadas JA, Salas M. Phi29 family of
phages.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01, 65(2): 261-87
[15] Simpson AA, Leiman PG, Tao Y, et 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the head-tail connector of bacteriophage
phi29. Acta Cryst, 2001, D57: 1260-9
[16] Guasch A, Pous J, Ibarra B, et al. Detailed architecture of
a DNA translocating machine: the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 bacteriophage phi29 connector particle. J
Mol Biol, 2002, 315(4): 663-76
[17] Guo P, Zhang C, Chen C, et al. Inter-RNA interaction of
phage phi29 pRNA to form a hexameric complex for viral
DNA transportation. Mol Cell, 1998, 2: 149-55
[18] Zhang F, Lemieux S, Wu X, et al. Function of hexameric
RNA in packaging of bacteriophage phi29 DNA in vitro.
Mol Cell, 1998, 2: 141-7
[19] Guo P, Peterson C, Anderson D. Prohead and DNA-gp3-
dependent ATPase activity of the DNA packaging protein
gp16 of bacteriophage phi29. J Mol Biol, 1987, 197: 229-
36
[20] Lee TJ, Guo P. Interaction of gp16 with pRNA and DNA
for genome packaging by the motor of bacterial virus
phi29. J Mol Biol, 2006, 356: 589-99
[21] Smith DE, Tans SJ, Smith SB, et al. The bacteriophage
phi29 portal motor can package DNA against a large
internal force. Nature, 2001, 413: 748-52
[22] Bazinet C, King J. The DNA translocation vertex of
dsDNA bacteriophages. Ann Rev Microbiol, 1985, 39:
109-29
[23] Thieffry M, Chich JF, Goldschmidt D, et al. Incorporation
in lipid bilayers of a large conductance cationic channel
from mitochondrial-membranes. EMBO J, 1988, 7(5):
1449-54
[24] Hinnah SC, Wagner R, Sveshnikova N, et al. The
chloroplast protein import channel Toc75: Pore properties
and interaction with transit peptides. Biophys J, 2002,
83(2): 899-911
[25] Alcayaga C, Venegas R, Carrasco A, et al. Ion channels
from the Bacillus subtilis plasma-membrane incorporated
into planar lipid bilayers. FEBS Lett, 1992, 311(3): 246-
50
[26] Benz R, Schmid A, Nakae T, et al. Pore formation by lamb
of Escherichia coli in lipid bilayer-membranes. J Bacteriol,
1986, 165(3): 978-86
[27] Helenius A, Simons K. Solubilization of membranes by
detergents. Biochim Biophys Acta, 1975, 415: 29-79
[28] Kasianowicz JJ, Brandin E, Branton D, et al. Characteriza-
tion of individual polynucleotide molecules using a
membrane channe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24): 13770-3
[29] Vercoutere W, Winters-Hilt S, Olsen H, et al. Rapid
discrimination among individual DNA hairpin molecules
at single-nucleotide resolution using an ion channel. Nat
Biotech, 2001, 19: 248-52
[30] Howorka S, Cheley S, Bayley H. Sequence-specific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DNA strands using engineered
nanopores. Nat Biotechnol, 2001, 19: 636-9
[31] Vercoutere WA, Winters-Hilt S, DeGuzman VS, et al.
Discrimination among individual Watson-Crick base pairs
at the termini of single DNA hairpin molecules. Nucleic
Acids Res, 2003, 31: 1311-8
[32] Bezrukov SM. Ion channels as molecular coulter counters
to probe metabolite transport. J Membr Biol, 2000,
174(1): 1-13
[33] Butler TZ, Pavlenok M, Derrington IM, et al. Single-
molecule DNA detection with an engineered MspA protein
nanopo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 20647-52
[34] Szabo I, Tombola F, Martinucci S, et al. DNA interacts
with Bacillus subtilis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s in
native membrane patches. Cell Physiol Biochem, 2002,
12: 127-34
耿 佳,等: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磷脂膜嵌合体在单分子检测及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期 1129
[35] Mobasheri H, Lea EJ. Biophysics of gating phenomena in
voltage-dependent OmpC mutant porin channels (R74C
and R37C) of Escherichia coli outer membranes. Eur
Biophys J, 2002, 31: 389-99
[36] Carneiro CM, Merzlyak PG, Yuldasheva LN, et al.
Probing the volume changes during voltage gating of
Porin 31BM channel with nonelectrolyte polymer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3, 1612: 144-53
[37] Smeets RM, Keyser UF, Krapf D, et al. Salt dependence
of ion transport and DNA translocation through solid-state
nanopores. Nano Lett, 2006, 6(1): 89-95
[38] Wang H, Branton D. Nanopores with a spark for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Nat Biotechnol, 2001, 19(7): 622-3
[39] Iqbal SM, Akin D, Bashir R. Solid-state nanopore
channels with DNA selectivity. Nat Nano, 2007, 2: 243-8
[40] Cai Y, Xiao F, Guo P. The effect of N- or C-terminal
alterations of the connector of bacteriophage phi29 DNA
packaging motor on procapsid assembly, pRNA binding,
and DNA packaging. Nanomedicine, 2008, 4: 8-18
[41] Guo Y, Blocker F, Xiao F, et al. Construction and 3-D
computer modeling of connector arrays with tetragonal to
decagonal transition induced by pRNA of phi29 DNA-
packaging motor. J Nanosci Nanotechnol, 2005, 5: 856-63
[42] Wendell D, Jing P, Geng J, et al. Translocation of double-
stranded DNA through membrane-adapted phi29 motor
protein nanopores. Nat Nanotechnol, 2009, 4: 765-72
[43] Jing P, Haque F, Vonderheide AP, et al. Robust properties
of membrane-embedded connector channel of bacterial
virus Phi29 DNA packaging motor. Mol BioSyst, 6: 1844-
52
[44] Jing P, Haque F, Shu D, et al. One-way traffic of a viral
motor channel for double-stranded DNA translocation.
Nano Lett, 10 (9): 3620-7
[45] Sun J, Cai Y, Moll WD, et al. Controlling bacteriophage
phi29 DNA-packaging motor by addition or discharge of a
peptide at N-terminus of connector protein that interacts
with pRNA. Nucleic Acids Res, 2006, 34(19): 5482-90
[46] Robinson MA, Wood JP, Capaldi SA, et al. Affinity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the bacteriophage phi29 DNA
packaging motor. Nucleic Acids Res, 2006, 34: 2698-709
[47] Bertil H, Bertil H.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
[M].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2001
[48] Song L, Hobaugh MR, Shustak C, et al. Structure of
staphylococcal α -hemolysin, a heptameric transmembrane
pore. Science, 1996, 274: 1859-65
[49] Wanunu M, Dadosh T, Ray V, et al. Rapid electronic
detection of probe-specific microRNAs using thin nano-
pore sensors. Nat Nanotechnol, 5(11): 807-14
[50] Dryden KA, Wang G, Yeager M, et al. Early steps in
reovirus infe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ramatic changes in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rotein conformation:
analysis of virions and subviral particles by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J Cell Biol, 1993,
122: 1023-41
[51] Jardine P, Coombs DH. Capsid expansion follows the
initiation of DNA packaging in bacteriophage T4. J Mol
Biol, 1998, 284(3): 661-72
[52] Tang JH, Olson N, Jardine PJ, et al. DNA poised for
release in bacteriophage phi29. Structure, 2008, 16(6):
935-43
[53] Ray K, Oram M, Ma J, et al. Portal control of viral
prohead expansion and DNA packaging. Virology, 2009,
391(1): 44-50
[54] Serwer P, Wright ET, Hakala K, et al. DNA packaging-
associated hyper-capsid expansion of bacteriophage T3. J
Mol Biol, 397: 361-74
[55] Ionel A, Velazquez-Muriel JA, Luque D, et al. Molecular
rearrangements involved in the capsid shell maturation of
bacteriophage T7. J Biol Chem, 286(1): 234-42
[56] Zheng H, Olia AS, Gonen M, et al. A conformational
switch in bacteriophage P22 portal protein primes genome
injection. Mol Cell, 2008, 29: 376-83
[57] Kemp P, Garc ia LR, Mol ineux I J . Changes in
bacteriophage T7 virion structure at the initiation of
infection. Virology, 2005, 340: 307-17
[58] Geng J, Fang H, Haque F, et al. Three reversible and
controllable discrete steps of channel gating of a viral
DNA packaging motor. Biomaterials, 2011, 32(32): 8234-
42
[59] Alberts B.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M].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8
[60] Shu D, Guo P. Only one pRNA hexamer but multiple
copies of the DNA-packaging protein gp16 are needed for
the motor to package bacterial virus phi29 genomic DNA.
Virology, 2003, 309(1): 108-13
[61] Guo P, Peterson C, Anderson D. Initiation events in in
vitro packaging of bacteriophage phi29 DNA-gp3. J Mol
Biol, 1987, 197: 219-28
[62] Moffitt JR, Chemla YR, Aathavan K, et al. Intersubunit
coordination in a homomeric ring ATPase. Nature, 2009,
457(7228): 446-50
[63] Tsay JM, Sippy J, Feiss M, et al. The Q motif of a viral
packaging motor governs its force generation and
communicates ATP recognition to DNA intera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34): 14355-60
[64] Conlan S, Zhang Y, Cheley S, et al.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OmpG: A monomeric
porin. Biochemistry, 2000, 39: 11845-54
[65] Movileanu L, Howorka S, Braha O, et al. Detecting
protein analytes that modulate transmembrane movement
of a polymer chain within a single protein pore. Nat
Biotechnol, 2000, 18(10): 1091-5
[66] Braha O, Walker B, Cheley S, et al. Designed protein
pores as components for biosensors. Chem Biol, 1997, 4:
497-505
[67] Wong D, Jeon TJ, Schmidt J. Single molecule measure-
ments of channel proteins incorporated into biomimetic
polymer membranes. Nanotechnology, 2006, 17(15):
3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