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vestigation on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of Shandong Province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全 文 :植物学报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10, 45 (2): 212–219, www.chinbullbotany.com
doi: 10.3969/j.issn.1674-3466.2010.02.010

——————————————————
收稿日期: 2009-11-30; 接受日期: 2010-01-18
基金项目: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J06I52)
* E-mail: jinmushuihuo@yahoo.com.cn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王元军*
济宁学院生物系, 济宁 273100
摘要 南四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为阐明南四湖湿地外来植物的现状及入侵规律, 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湿地资源开发等提供指导, 通过野外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对南四湖湿地外来植物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研究, 并与青岛、昆嵛山、滨州沿海三地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有41种, 隶属19科35属; 以
菊科和豆科为优势科; 外来入侵物种中热带来源与温带来源比例相当, 人为引入导致的外来入侵植物高达39%。南四湖与
沿海三地相比, 沿海三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均比南四湖湿地多, 其中以经济最发达的青岛种类最多; 青岛外来入侵植物
中有35种在南四湖湿地未发现; 南四湖湿地的特有外来入侵植物有5种, 体现出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水生特性。群落相似性分
析表明, 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呈现的规律一致, 南四湖与滨州的相似性最高, 其次为昆嵛山, 与青岛的差异最大。
通过分析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规律,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群落比较, 南四湖湿地
王元军 (2010).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植物学报 45, 212–219.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
被引入到非自然分布区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
境中建立种群, 并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影
响或破坏的植物。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
因库”, 在维持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
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湿地生
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外来物种入
侵逐年加剧, 且呈现侵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
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近
些年来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衰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但
对湖泊湿地外来物种入侵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路瑞
和锁宋豫, 2003)。南四湖湿地是我国江北著名的大型
浅水富营养型沼泽性湖泊湿地, 水域面积达1 260
km2, 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相连而成。2003
年, 经山东省政府批准, 南四湖湿地成为省级湿地自
然保护区, 湿地范围主要包括湖泊水域以及周边农
田、集水面和山林等。南四湖湿地面积大, 资源丰富,
生态系统复杂多样, 承担着调洪蓄水、物种保护、调
节区域环境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刘存东等(2009)
研究认为, 南四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额为61.7
亿元。水生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和水
体净化者, 具有保障水产资源品种、质量和维持湿地
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功能。近20年来, 随着环南四湖
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湿地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质污
染、湿地资源重用轻养导致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十分
脆弱, 外来生物入侵压力逐年加大; 加之在湿地资源
开发及恢复、生态环境建设中盲目引入外来物种, 进
一步加速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速度, 对湿地水生生物的
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深入开展南四湖湿地
植物入侵规律的研究, 可为湿地生态系统重建、生物
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开发等提供指导。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研究借鉴黄辉宁等(2005)、丁莉等(2006)采用文献
分析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根据文献(陈汉
斌等, 1997; 罗艳和刘爱华, 2000; 宋楠等, 2006; 吴
彤等, 2006; 惠洪者, 2007; 赵宏和董翠玲, 2007)初
步筛选出南四湖湿地可能存在的入侵植物。然后设置
·研究报告·
王元军: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213
11个调查地区, 分别为鲁桥、留庄、欢城、昭阳、夏
镇、两城、韩庄、微山岛、南阳、谷亭和马坡。于2008
年4-11月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踏查和重点调查相结
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记录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
及其环境因子, 并通过走访了解其入侵及危害情况。
最后, 结合文献及多年积累的标本, 对调查结果进行
逐一确定、补充, 最终形成南四湖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表1)。
1.2 统计分析
为深入研究南四湖外来植物的入侵规律, 依据南四
湖、青岛市(罗艳和刘爱华, 2000)、滨州市(惠洪者,
2007)、昆嵛山(赵宏和董翠玲, 2007)外来入侵植物名
录, 对四地生物入侵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群落
相似性分析采用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陶玲
和任珺, 2004), 分别为:
Cj= j/(a+b–j)
Cs = 2j/(a+b)
式中, j为2个群落或样地共有种数; a和b分别为样地A
和样地B的物种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与分析
2.1.1 科属种构成
调查结果表明,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表1)隶属
19科35属4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5科28属34种, 单
子叶植物4科7属7种, 说明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比较丰
富。其中, 以菊科占绝对优势, 有7种, 占总数的17%;
豆科次之(6种); 再次为禾本科(4种)、苋科(4种)、旋
花科(3种); 其余每科为1-2种。

2.1.2 来源构成
从来源看, 起源于热带美洲、非洲、印度等地植物共
计20种; 起源于温带的有21种, 其中欧洲10种, 美洲
9种。由此可见,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的热带来
源与温带来源比例相当, 这可能主要与南四湖湿地所
处暖温带有关。湿地水域环境的隐域性、生态因子的
稳定性有利于起源于温带和热带植物的共存。

2.1.3 生活型构成
南四湖湿地入侵植物中乔木2种, 灌木2种, 藤本5种,
草本32种 , 其草本植物约占我国外来草本植物的
30%。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湿地植物名录可知, 南
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中湿生植物共计11种 , 占
26.83%。其中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
oid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大薸(Pistia
stratiotes)是常见的外来入侵植物, 在湖区湿地尤以
空心莲子草危害最为严重, 其广布于湿地湖泊水道、
养殖水面、生活区、静水池塘或河沟。

2.1.4 引入途径
外来植物入侵途径主要包括自然传入、人为引种和无
意带入。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中, 以各种方式的
无意带入(或依靠植物的种子, 或繁殖体通过风力)及
水流自然传播或繁殖体靠鸟类和动物的力量实现自
然扩散的合计25种。值得关注的是, 在湿地开发建设
中, 分别以观赏花卉、水土保持、湖泊消浪、水质净
化、作为绿肥等为目的而人为引入的外来入侵物种高
达16种, 占外来物种总数的39%。
2.2 南四湖与沿海地区外来入侵植物比较
2.2.1 基本特征比较
吴晓雯等(2006)认为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的决定因
子是气候特性及人类活动强度。在较小尺度上进行分
析时, 人口密度和交通密度等是影响外来入侵植物物
种数的重要因子, 并且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呈现由
东南海岸向内陆递减的规律。与南四湖地区相比, 滨
州、昆嵛山、青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 三地经济较
发达, 人口、交通密度较大, 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均
比南四湖湿地多, 尤其以经济最发达的青岛种类最
多, 比南四湖湿地多19种(表2)。但另一方面, 从优势
科的比较可以看出, 四地又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科
的总数相近且均以菊科、豆科、苋科等种数最多。
吴彤等(2007)认为山东省外来植物温带性质突
出, 植物区系表现出以温带为主并向亚热带过渡的特
征。对比四地外来入侵生物来源可以看出, 滨州、昆
嵛山、青岛三地所处东部沿海, 气候较温和, 热带成
分所占比例较高。南四湖湿地虽然地处内陆, 但由于
南四湖水域环境的稳定性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有利
于热带来源的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和生存, 因此来源
热带的入侵植物所占比例达到49%。
从水生植物所占比例来看, 南四湖湿地最高, 为
26.83%; 昆嵛山则最少, 仅为9.3%。从水生植物生活
214 植物学报 45(2) 2010
表1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Table 1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Nansihu Lake wetland
Family Species Native habitat Life form Distribution Introduction path
Pontederiaceae Eichhornia cras-
sipes
Tropical America Perennial aquatic herb Lakes, rivers, ponds Intentional: ornamental
flower
Araceae Pistia stratiotes Brazil Annual floating herb Lakes, rivers, ponds Intentional: ornamental
flower
Gramineae Avena fatua Mediterranean Annual herbs Farmland, lakeshore,
river banks
No intention to bring
Gramineae Lolium perenne Europe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greening
Gramineae Eleusine indica Indi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Gramineae Arundo donax South China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estuarine
wetlands
Intentional: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Cyperaceae Cyperus rotundus India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Intentional: conservation
of soil and water
Polygonaceae Reynoutria japonica Japan Perennial shrubby
wet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roadside
Intentional: medicinal
materials
Chenopodiaceae Chenopodium hy-
bridum
Europe and
West Asi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Amaranthaceae Amaranthus retro-
flexus
Tropical Af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Amaranthaceae Amaranthus spino-
sus
Tropical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Amaranthaceae Amaranthus viridis Tropical Af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Amaranthaceae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Brazil Perennial aquatic or
wet herb
Lakes, rivers, ponds,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absorbing
waves
Caryophyllaceae Vaccaria segetalis Europe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urcurbitaceae Cucumis melo var.
agrestis
Africa Annual prostrate or
climbing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ruciferae Lepidium virginicum North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Geraniaceae Geranium caro-
linianum
North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Leguminosae Medicago sativa Western Asia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Intentional: green ma-
nure
Leguminosae Melilotus albus Europe, Western
Asia
Bienni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Intentional: green ma-
nure
Leguminosae Robinia pseu-
doacacia
North America Deciduous tree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conserv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eguminosae Trifolium pratense Europe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greening
Leguminosae Trifolium repens Europe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greening
Leguminosae Amorpha fruticosa North America Shrub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conservation
of soil and water
Oxalidaceae Oxalis corymbosa Tropical America Perennial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ornamental
flower
Euphorbiaceae Euphorbia macu-
lata
North America Annual prostrate wet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Euphorbiaceae Euphorbia
helioscoapia
South America Bienni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Malvaceae Hibiscus trionum Africa Annual climbing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Malvaceae Abutilon theophrasti Tropic zone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onvolvulaceae Pharbitis nil Tropical America Annual climbing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王元军: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215
表1 (续) Table 1 (continued)
Family Species Native habitat Life form Distribution Introduction path
Convolvulaceae Pharbitis purpurea Tropical America Annual climbing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Intentional: ornamental
flower
Convolvulaceae Convolvulus arven-
sis
Europe Annual climbing herb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Solanaceae Datura stramonium Mexico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Solanaceae Physalis angulata Central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Scrophulari-
aceae
Veronica didyma Europe Annual or bienni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ompositae Aster subulatus North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ompositae Conyza bonariensis Tropical South
America
Annual or bienni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atural incoming
Compositae Conyza canadensis North America Annual or bienni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atural incoming
Compositae Erigeron annuus North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atural incoming
Compositae Bidens pilosa North America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ompositae Sonchus oleraceus Mediterranean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farmland or roadside
No intention to bring
Compositae Tagetes erect Mexico Annual herbs Lakeshore, river banks Intentional: ornamental
flower
不包括沉水植物。Not include submerged plants.


表2 南四湖与沿海三地外来入侵植物基本特征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among Nansihu Lake, Qingdao, Mt. Kunyu and Binzhou
Index Nansihu Lake wetland Mt. Kunyu Binzhou Qingdao
Number of family and species 19 families,
41 species
19 families,
43 species
18 families,
48 species
20 families,
60 species
Dominant families Compositae(7),
Leguminosae(6)
Compositae(8),
Leguminosae(5)
Compositae(9) Compositae(18),
Amaranthaceae(7)
Originating from tropic zone 20(49%) 16(37%) 20(41.6%) 26(46.67%)
Aquatic plants 11(26.83%) 4(9.3%) 9(18.75%) 8(13.34%)
Intention to introduce 16(39%) 16(37.2%) – 33(55%)


型组成来看, 南四湖湿地水生植物构成包括湿生、挺
水及浮水植物, 种类更为丰富。

2.2.2 南四湖与沿海三地外来植物相似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南四湖湿地与沿海三地外来入侵
植物群落相似性指数, 即Jaccard指数和Sorenson
指数呈现出一致的规律, 即南四湖与滨州的相似性
最高, 其次为昆嵛山, 与青岛的差异最大。这与滨
州、昆嵛山、青岛三地所处的位置、经济发展水平
等因子是一致的。沿海三地中青岛经济最为发达,
与南四湖湿地的差异最大 ; 滨州处于黄河入海口 ,
在沿海三地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加之环境上与南
四湖湿地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可能造成了两地外
来物种的相似性较高。
南四湖作为淡水湿地, 与沿海三地相比, 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与滨海滩涂湿地有较大差
异。然而分析表明, 在滨海三地沿海滩涂发现外来入
侵物种共计8种, 分别为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月
见草(Oenothera biennis)、红萼月见草(Oenothera
etythrosepala)、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蓖麻
(Ricinus communis)、反枝苋 (Amaranthus retro-
flexus)、野西瓜苗 (Hibiscus trionum)和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其中仅前5种未在南四湖湿地
发现。另一方面, 南四湖湿地与沿海三地外来植物共
216 植物学报 45(2) 2010
有种达14种, 除反枝苋、野西瓜苗和曼陀罗外, 还包
括皱果苋 (Amaranthus viridis)、野塘蒿 (Conyza
bonariensi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北美独
行菜 (Lepidium virginicum)、斑地锦 (Euphorbia
maculata)、泽漆(Euphorbia helioscoapia)、白车轴
草(Trifolium repens)、野燕麦(Avena fatua)和田旋花
(Convolvulus arvensis)。这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具有较
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对淡水湿地、滨海湿地等都有一
定程度的入侵能力。通过分析14个共有种发现, 它们
均为草本植物, 种子细小, 传播能力、繁殖能力及适
应能力均较强。除白车轴草为人工引入外, 其余多为
各种方式的无意带入或者依靠植物自身的传播导致
的生物入侵。
南四湖湿地的特有外来入侵种共5种, 分别为虎
杖(Reynoutria japonica)、马泡瓜(Cucumis melo var.
agrestis)、芦竹(Arundo donax)、凤眼莲和大薸。除
马泡瓜外, 其余4种均为水生植物, 体现出南四湖湿
地生物入侵的水生特性。在4种水生植物中, 虎杖为
湿生植物, 芦竹为禾本科芦竹属挺水植物, 凤眼莲
和大薸为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 且它们均为人工引
入。

2.2.3 南四湖与青岛外来入侵植物的比较
由表4可见, 南四湖湿地与青岛相比, 两地外来入侵
植物的共有种达25种。在青岛的60种外来入侵植物
中, 有35种在南四湖湿地未发现。这35种外来入侵植
物中, 作为花卉、蔬菜、药用等而人为引种带入的有
22种, 无意带入或自然传入的有13种, 分别为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大狼杷草 (Bidens
frondosa)、欧洲千里光 (Senecio vulgaris)、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小花山桃草、波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长叶车前(Plantago lanceolata)、
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牛膝菊 (Galinsoga
parviflora)、花叶滇苦菜 (Sonchus asper)、臭荠
(Coronopus didymus)、北美苋 (Amaranthus bli-
toides)、合被苋(Amaranthus polygonoides)。这13
种入侵植物均为繁殖和传播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草
本类型。可见, 在南四湖湿地外来物种的防治中, 既
要重视外来物种的引种 , 严格控制引种的植物 ,
同时又要注意各种方式的无意带入导致的生物入
侵。
表3 南四湖与沿海三地外来植物相似性比较
Table 3 Similarity analysi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among
Qingdao, Mt. Kunyu, Binzhou and Nansihu Lake
Index Mt. Kunyu Binzhou Qingdao
Cj 0.417 0.435 0.325
Cs 0.588 0.607 0.490


表4 南四湖与青岛外来入侵植物的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between Nan-
sihu Lake and Qingdao
Index Common
species
Only
found in
Qingdao
Only found in
Nansihu Lake
wetland
Number of
species
25 35 16
Percentage
(%)
41.7 (Qingdao),
60.98 (Nansihu
Lake)
58.3 39.0

2.3 讨论
2.3.1 引种与生物入侵
引种就是将优质的种质资源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
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原来没有分布的地区的过程。
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 引种所需时间短, 见效快, 节
省人力、物力, 是丰富本地种质资源最经济的育种方
法, 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和科研的发展。然而, 不
可回避的是, 由于盲目引种导致的生物入侵每年给世
界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衣艳君等
(2005)研究表明, 山东省46.7%的外来杂草是作为有
用植物引进的, 白车轴草、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等作为牧草和饲料被引
进; 小花山桃草、月见草、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
pure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等作为园
林绿化及观赏植物而引进; 洋金花(Datura metel)、假
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是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
大米草、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蓖麻分别是
作为沿海护滩植物、绿化树种和油料作物引进的。从
南四湖及沿海三地的统计数据(表2)也可以看出, 有
意引入导致的生物入侵在南四湖湿地就达39%, 青岛
更是高达55%。以芦竹为例, 芦竹是一种高大的多年
生丛生草本植物, 适应能力很强, 易繁殖, 在南方江
浙一带一般生长在河流入湖口, 能够有效净化水质。
在南四湖新薛河人工湿地建设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研
究和考察而从南方引种芦竹作为治污先锋物种。虽然
芦竹为净化污水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其作为引进物种
王元军: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217
表现出很强的生长势, 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和空间,
直接导致本土水生植物及野生鸟类等物种的衰落、减
少甚至绝迹, 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 危及南四湖湿
地的生态安全(侯端环等, 2008)。
因此, 在植物引种中, 一方面要坚持植物引入前
的评估和预测, 特别是对其当前生态学表现和将来可
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及观赏性和生态安全等进行科学
评估; 同时要加强引入后的监测和跟踪, 确定不会引
发生态灾害后, 再进行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 要建
立专门的引种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协调各种形式的植
物引种项目的审批和约束机制, 监督和规范引种行
为, 确保引种的生态安全, 避免各种形式生物入侵现
象的发生。

2.3.2 南四湖湿地的生物入侵防控对策
科学治理外来生物入侵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外
来物种的入侵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甚至丧失,
而且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并已在世界范围内
造成严重危害。以空心莲子草为例, 每年给我国造成
的经济损失约6亿元。本文通过对南四湖湿地与沿海
三地的比较可以看出, 南四湖湿地入侵植物的种类既
与三地有共同点, 即相同的种类达14种, 占南四湖湿
地外来生物入侵种数的34.14%;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水生植物所占比例较高。因此, 南四湖湿地外来植
物治理的原则应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科学地制定南
四湖湿地外来植物控制方法和对策, 既要根据菊科、
豆科等山东省几个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大科的植物学、
生态学特征进行防治, 同时更要加强外来水生植物的
治理。首先, 开展南四湖湿地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生
物学研究, 详细调查其生长、传粉、繁殖和传播规律,
弄清其对地区环境的适应情况, 科学制定防治对策。
如谢冬和于丹等(2008)通过研究提出加大对外来水
生植物无性繁殖体特别是断枝传播的管理和控制力
度是治理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有效措施。其次, 要坚
持早发现, 早治理。在入侵物种传入初期, 没有形成
强大的种群, 应在此时采取措施尽早治理。如浙江省
凤眼莲发生于4–5月份, 如能及时打捞水面零星分布
的凤眼莲幼苗可有效避免后期的生态灾害(赵月琴和
卢剑波, 2007)。坚持从受损生态系统整体出发, 根据
外来生物的特点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充分发挥自然因
素的作用,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综合措施,
因地制宜,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再
者, 赵月琴等(2006)研究认为入侵种凤眼莲的泛滥不
仅与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有关, 还与水体的富
营养化有很大的关系。湿地作为“物种基因库”, 自
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对外来物种的抵抗力, 外
来物种的泛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湿地生态环境的
破坏导致的。因此, 在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生物治理
中应以恢复本地生态环境、保护本地水生植物的栖息
地和水生植物多样性为主, 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生物入
侵的发生。
此外,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外来物种都
是有害的, 有些外来入侵植物为经济植物, 可产生经
济效益; 有些可用来绿化河岸; 有些可作为饲料、绿
肥等资源开发。因此, 在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中, 应
区分有害及无害的外来入侵植物, 分别采取不同的应
对策略, 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在南四湖湿
地入侵、扩散的历程, 并采用科学方法评价其危害性
(杨逢建等, 2005)。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开展。

2.3.3 南四湖湿地的生物入侵发展趋势
南四湖湿地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湖泊湿地正面临着
越来越大的生物入侵挑战, 其压力首先来自经济发
展、人类活动以及外来植物的自然扩散导致的生物入
侵。本研究表明, 尽管南四湖与沿海三地生态环境存
在一定的差异, 但四地的共有种达14种, 占南四湖外
来入侵植物种的34.15%, 南四湖与青岛的共有种达
到了25种, 说明外来入侵植物具有广泛的分布性、较
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另一方面, 从四地的入侵种类的
巨大差别, 如青岛外来入侵植物中有35种未在南四
湖湿地发现, 可知南四湖湿地还存在着较大的生物入
侵发展空间。宋楠等(2006)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山东
西南洼地外来入侵生物为46种, 占山东省外来入侵
有害植物种数的70.77%, 较之胶东丘陵区的87.69%
低近17%。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入侵发生
的关键因素, 随着环南四湖经济发展和生物资源的开
发, 必然会加速南四湖湿地的生物入侵进程, 这种发
展趋势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的实施, 南四
湖湿地还面临着调水所导致的外来植物、动物的入侵,
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南四湖湿地生物入侵的局面。另
一方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湿地生态
环境的变化, 如水面提升诱发的次生盐碱化等, 对生
物入侵的影响还不清楚。这一系列的研究有待进一步
218 植物学报 45(2) 2010
开展。
总之, 南四湖湿地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物入侵
挑战,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南四湖外来入
侵植物的治理中, 应结合南四湖湿地外来生物入侵发
展的趋势和特点, 重在预防外来入侵现象的发生。因
此, 今后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研究, 为外来
生物的入侵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 加强检疫, 及
时截获有害植物的种子和种苗; 加强宣传, 提高防范
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另一
方面, 还应建立南四湖湿地外来生物的预警机制, 设
立专门机构, 协调做好外来生物的监测, 科学地预防
生物入侵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陈汉斌, 郑亦律, 李法曾 (1997). 山东植物志. 青岛: 青岛出
版社.
丁莉, 杜凡, 张大才 (2006). 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西部林
业科学 35, 98–103.
侯端环, 张晨光, 宋印刚, 王友振, 刘显保 (2008). 关于南四
湖区引种芦竹之商榷. 湿地科学与管理 (4), 59–60.
黄辉宁, 李思路, 朱志辉 (2005). 珠海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广东园林 27(6), 24–27.
惠洪者 (2007). 滨州市外来入侵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及防控对
策初探. 农业环境与发展 (4), 68–71.
刘存东, 何太蓉, 庄红娟 (2009). 南四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价. 人民黄河 (6), 62–63.
路瑞, 锁宋豫 (2003). 秦云贵高原湖泊的生物入侵原因探讨.
环境保护 8, 35–37.
罗艳, 刘爱华 (2000). 青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山东科
学 21, 19–23.
宋楠, 宋亚囝, 王仁卿, 郭卫华, 刘建 (2006). 山东省农业外
来植物入侵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山东科学 19, 15–21.
陶玲, 任珺 (2004). 进化生态学的数量研究方法. 北京: 中国
林业出版社. pp. 38–44.
吴彤, 孟陈, 戴洁, 朱颖 (2006). 山东外来植物的危害及生态
特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 105–109.
吴彤, 李俊祥, 戴洁, 王仁卿 (2007). 山东省外来植物的区系
特征及空间分布. 生态学杂志 26, 489–494.
吴晓雯, 罗晶, 陈家宽, 李博 (2006).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分
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30, 576–584.
谢冬, 于丹 (2008). 本地种与外来种水生植物在不同基质营
养下的生长比较. 生态科学 27, 335–340.
杨逢建, 祖元刚, 王文杰, 赵则海, 曹建国, 张衷华, 陈华峰
(2005). 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扩散的综合测定方法. 植物学通
报 22, 335–340.
衣艳君, 李修善, 强胜 (2005). 对山东省外来杂草的初步研
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 87–89.
赵宏, 董翠玲 (2007). 山东昆嵛山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江
西科学 25, 390–396.
赵月琴, 卢剑波 (2007). 浙江省主要外来入侵种的现状及控
制对策分析. 科技通报 23, 487–491.
赵月琴, 卢剑波, 朱磊, 傅智慧 (2006). 不同营养水平对外来
物种凤眼莲生长特征及其竞争力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14,
159–164.

王元军: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219
Investigation on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of Shandong Province
Yuanjun Wang*
Biological Department of Jining College, Jining 273100, China
Abstract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is one of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wetlands in China; its eco-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lood storage, climatic regul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on biodiversity and the effect of exotic plant invasions on ecosys-
tem processes by surveying all ranges of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is vital. Literature search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Nansihu Lake wetland. A comparison of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Nansihu Lake wetland and in Qingdao, Mt. Kunyu and Binzhou coastal areas showed 41 species of alien inva-
sive plants belonging to 19 families and 35 genera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The largest families were Compositae
and Leguminosae. The proportion of alien invasive species originating from the tropic zone was close to that from tem-
perate regions. The proportion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caused by 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was 39%. The number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Qingdao, Mt. Kunyu and Binzhou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 Qingdao was the greatest. In total, 35 species found in Qingdao were not found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Five alien invasive species were specific to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and showed the aquatic
plant characteristics of exotic invasive plants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Similarity analysis revealed consistent Jaccard
and Sorenson indexes, with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most similar to Binzhou, then Kunyu areas and least similar to the
Qingdao area. Combined with regulation analysi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Nansihu Lake wetland, corresponding coun-
termeasures are suggested.
Key words alien invasive plants, community comparison, Nansihu Lake wetland
Wang YJ (2010). Investigation on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the Nansihu Lake wetland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 Bull Bot
45, 212–219.
———————————————
* E-mail: jinmushuihuo@yahoo.com.cn

(责任编辑: 白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