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外来入侵植物斑地锦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研究
顾建中 1 , 史小玲 1 , 向国红1 , 王 云 2 , 彭友林 2
(1.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2.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斑地锦原生长于北美洲 ,后归化于欧亚大陆 , 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等地均有发生。 近年来又在湖南 、
陕西等地发现。斑地锦以种子繁殖 ,繁殖系数非常大。 斑地锦入侵城市草坪后常形成单优群落 , 降低物种多样
性 ,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进入农田和果园后 ,将影响产量和品质。斑地锦全株有毒 , 能诱发人体细胞组
织癌变。对斑地锦的防除可采取人工铲除 、释放天敌 、种植替代植物 、喷洒除草剂等方法。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斑地锦;生物生态学特性;危害;防除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35X(2008)01-0019-04
收稿日期:2007-12-04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项目(编号:06ck3049)。
作者简介:顾建中 (1974—),男 ,讲师 ,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的教学与
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彭友林(1954—),男 ,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研究。
外来入侵物种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系
统退化 ,遗传多样性程度降低 ,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
经济损失 ,甚至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国际贸
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外来生物入侵不断加剧 ,现
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 1] 。
其中 ,外来植物或杂草的入侵尤为人们所重视 。在
外来杂草的入侵过程中 ,杂草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
性与入侵地的生态条件和生物种类相互作用 ,相互
适应 ,从而决定其能否定植和扩散。因此 ,了解外来
杂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掌握其发生危害规律及生
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
题 [ 2-3] 。斑地锦又名美洲地锦 ,近年来入侵湘北地
区 ,给该地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对斑地
锦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探讨了斑
地锦综合防除的方法 ,展望了今后斑地锦防除的新
动向。
1 斑地锦危害状况调查
1.1 调查时间与方法
1.1.1 调查时间 2006年 9月 10日至 2007年 5
月 10日 。
1.1.2 调查用具 样方框(1.0 m×1.0 m)、直尺 、
记录本 、笔 、数码相机 。
1.1.3 调查方法 调查分 3个地块进行:湖南文理
学院校内人工草坪;滨湖公园内人工草坪;常德诗墙
绿化带人工草坪。均采用 4点取样法 ,记载样方框
内斑地锦的株数 、覆盖面积。并定期观察斑地锦的
生长状况 ,记录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
2 结果与分析
2.1 斑地锦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2.1.1 形态特征 斑地锦(EuphorbiasupinaRaf.)
隶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牻牛儿苗目大戟科
(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L.)[ 4] , 又名美
洲地锦 、血筋草 ,一年生匍匐小草本 。根纤细 ,分枝
较密 。茎柔细 ,带淡紫色 ,长 10 ~ 17 cm,表面被白
色细柔毛 ,多分枝 ,匍匐 ,折断后有白色乳汁 。叶小 ,
对生 ,成 2列 ,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 长 5 ~ 8
mm,宽 2 ~ 3mm,先端具短尖头 ,基部偏斜 ,近圆形 ,
边缘中部以上疏生细齿 ,上面暗绿色 ,无毛 ,中央具
长线状紫红色斑纹 ,下面淡绿色 ,背白色短柔毛。叶
柄短 ,长仅 1mm或几无叶柄 。托叶线形 ,通常 3深
裂 ,边缘有缘毛。花细小 ,杯状聚伞花序 ,单生于枝
腋和叶腋 ,呈暗红色 ,具短柄 。总苞钟状 ,暗红色 ,高
0.7 ~ 1.0 mm,外部被疏柔毛 , 4裂。具腺体 4枚 ,黄
绿色 ,横椭圆形 ,并有花瓣状附属物。总苞中包含由
1枚雄蕊所成的雄花数朵 ,中间有雌花 1朵 ,具小苞
片 ,单生于花序中央 。子房具长柄 ,悬垂于总苞外 ,
被柔毛。花柱 3 ,短 ,柱头 2裂 。蒴果三棱状卵球
形 ,直径约 2 mm, 表面被白色短柔毛 ,顶端残存花
柱。种子卵形 ,具角棱 ,光滑 ,灰红色 ,长约 0.6 ~ 1
mm。以种子繁殖 ,花期 3 ~ 5月 ,果期 5 ~ 11月。
—19—杂草科学 2008年第 1期
2.1.2 起源与分布 斑地锦起源于北美洲 ,后归化
于欧亚大陆(1972年在法国 , 1992年在日本分别采
集到标本)。在中国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尤以长江
流域及南方各省为多。 20世纪 40年代出现在上
海 、江苏 、浙江一带 , 1963年在武汉采到标本 ,后在
河北 、北京 、河南 、江西 、湖北 、广东 、山东 、台湾等省
(市)均见分布。近年来又在湖南 、陕西等地发现。
2.1.3 生境类型 斑地锦为旱生植物 ,生长在平原
或低山区的道路旁 、原野荒地 、田间 、果苗圃 、人工草
坪 、蔬菜地和住宅旁。通常会侵入遭受破坏的土壤 、
干燥结实的草地 、农田和暂时性裸地。海拔低限为
43 m,高限为 100m。非中国特有植物 ,人工引种栽
培后逸为野生[ 4] 。该入侵种的伴生植物常为马唐 、
狗尾草 、革命草等 。
2.2 斑地锦的分布特点
湘北地区遭受斑地锦的危害较严重 ,可以说是
随处可见(表 1、表 2)。作为外来入侵植物 ,斑地锦
表现出强大的生态适应性。在草坪草繁茂的地方 ,
斑地锦植株数量多 ,多为直立。叶绿色 ,近草坪草颜
色 。在匍匐状草坪 ,如狗牙根型草坪 ,斑地锦植株多
匍匐状 ,分枝多 ,平铺 。植株数量较繁茂草坪少 ,其
中分枝多 ,覆盖面积大的大植株占到总植株数的1 /6
(表 3)。在行道旁草坪 ,人为践踏多的地方 ,斑地锦
成为优势种 ,其他草种零星发生。斑地锦的匍匐茎
分枝多 ,互相交错 ,覆盖地面 ,覆盖面积大的大植株
占到总植株数的 1/4。叶紫红色 ,近似地面色 。斑
地锦植株的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出苗期
和开花期 ,植株多为绿色 。进入结实期植株颜色加
深 ,多为紫红色。斑地锦具有较强的入侵裸地并迅
速形成植被覆盖的特点 ,容易入侵没有其他植被覆
盖的光秃地 ,如石缝 、果苗圃中裸地 、人为践踏较严
重的路旁草地等 ,在以上地点均发现大量斑地锦植
株 。通过观察 ,发现斑地锦在湘北地区的开花结实
期提前并有所延长 , 3 ~ 4月份就进入开花结实期 ,
结实期一直持续到 11月份 ,这可能是受气候条件的
影响。 表 1 斑地锦危害状况分析
生 境 斑地锦株数(株 /m2)
斑地锦盖度
(%)
人工草坪(马尼拉草繁茂) 518 25
人工草坪(狗牙根草坪) 25 20
树荫下 114 55
行道旁草坪(裸露地面) 104 30
人工草坪 184 85
表 2 洞庭湖区斑地锦发生情况
株高
(cm)
垫状厚度
(cm)
盖度
(%)
密度
(株 /m2)
主分枝
(个 /株)
主要伴生
植物
24 10 80 30 6 狗尾草 、芦蒿
34 12 60 13 4 马唐 、革命草
注:调查方法为定点种群调查
表 3 斑地锦的生长情况
植株编号 株高(cm)
根长
(cm)
一级分枝
(个 /株)
二级分枝
(个 /株)
三级分枝
(个 /株)
1 4.6 8 8.0 — —
2 7.0 3.5 4 1 —
3 8.0 6.0 5 13 1
4 7.5 7.0 1 7 —
5 7.0 12.0 6 20 10
6 4.5 5.8 5 6 —
7 7.5 8.0 1 5 —
8 2.5 3.0 2 1 4
9 1.5 4.0 3 — —
10 7.0 6.0 8 10 —
平均 5.71 6.33 4.3 6.3 7
2.3 斑地锦的危害特点
斑地锦若不及时拔除 ,容易蔓延。因为斑地锦
能产生大量种子以繁衍后代 ,若不及早防除 ,让其任
意开花结籽繁殖 , 3 ~ 5年后就很难除尽了 。斑地锦
种子小且易脱落 ,并能借助风 、水 、人 、畜等外力传播
很远 ,分布很广 。斑地锦已经开始影响湘北地区的
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 ,在一些人为干扰严
重 、群落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传播 ,
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竞争 、占据本地物种生
态位 ,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
群落 ,降低物种多样性 ,影响景观 ,破坏景观的自然
性和完整性;随着生境片段化 ,残存的次生植被常被
入侵种分割 、包围和渗透 ,使本土生物种群进一步破
碎化 ,造成一些植被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释放化
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影响遗传多样性 ,入
侵种与本地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本地种的遗传侵
蚀。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同 ,外来入侵物种对环
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 、持久的。
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 ,该环境会逐渐恢
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后 ,
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 ,而大多会利
用其逃脱了原有天敌控制的优势在新的环境中大肆
繁殖和扩散 ,对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而由
于外来物种的排斥 、竞争 ,导致灭绝的本地特有物种
则是不可恢复的。
—20— 杂草科学 2008年第 1期
2.3.2 对人畜健康的危害 斑地锦属大戟科植物 ,
全草有毒 ,在中国有毒植物图谱数据库中的记录号
为 368。大戟科植物有多方面的毒性作用 ,该属植
物多有白色的乳汁 ,对人的皮肤 、粘膜有强烈刺激作
用 ,可引起红肿 、发炎 ,并且有促癌作用 ,即能促进已
发生诱变的细胞组织癌变[ 5] 。斑地锦的茎含有丰
富的白色汁液 ,碰断后一旦沾到皮肤上 、衣服上很难
清洗。
2.3.3 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危害 在北美大陆被列
为农田中最常见和最不易刈除的杂草之一 。在我国
为花生 、棉花等旱作物田杂草 ,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
长 ,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还常见于果苗圃 、蔬
菜地中 。
2.3.4 对草坪的危害 斑地锦入侵草坪 ,与草坪争
水 、肥等。作为外来入侵种 ,斑地锦生态适应能力
强 ,耗费水 、肥能力极强。侵占空间 ,影响草坪光合
作用。斑地锦产生的种子数量远远高于草坪草的播
种量 ,其生长速度也远高于草坪草的生长速度 ,匍匐
茎发达 ,覆盖在草坪草的表面 ,影响其光合作用 ,很
容易形成草荒 ,毁掉草坪 。增加草坪的养护管理成
本 ,杂草越多 ,需要花费在防除杂草上的人力 、财力
也越多 。
2.4 斑地锦的防除与利用
外来杂草的防除 ,首先要根据外来杂草的发生
地点 、规模 、时间等 ,认识和测定已受其影响的特定
群落和生态系统特性;其次综合考虑入侵种的某些
经济特性和危害关系 ,经过科学的成本收益分析论
证 ,判断外来入侵植物的有用或有害 ,最后制定防除
计划 ,并采取行动 。传统的防除方法有人工防除 、化
学防除 、替代防除 、生物防除等 。斑地锦在我国暴发
蔓延的主要原因是其脱离了原产地天敌的控制 ,缺
乏自然控制力 ,这就要求创造一种或数种生态环境
因子来增强对其的选择压力 ,进行长期调节控制 。
通过从原产地引入其生物控制因子 、加强补充本地
的生物环境胁迫 ,同时根据不同生境采用不同的管
理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与蔓延 。对于路旁 、荒
地等非作物田中斑地锦 ,目前主要采取人工防除 、化
学防除 、植物替代控制和生物防除等管理措施 ,现阶
段普遍采取人工防除和植物替代防除 ,不但耗费的
人力物力较少 ,还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2.4.1 斑地锦的防除
2.4.1.1 人工防除 斑地锦在早春出苗较早 ,采用
机械耕作对其幼苗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于已经
长成的植株 ,可以通过人工刈割进行控制 ,虽然其再
生能力强 ,但反复刈割能避免植株开花结实 ,从而有
效减少种子产生量 ,降低其扩散定植风险。在植物
进入结实期前进行人工拔除 。若在结实期采取人工
拔除的措施 ,则还应注意妥善处理植物残株 ,以防大
量种子扩散 ,扩大入侵面积。人工防除在短时间内
能迅速清除植株 ,但对埋入土壤的植物种子则无能
为力 。
2.4.1.2 植物替代控制 斑地锦具有先锋植物的
特征 ,一般首先入侵裸地 、间隙裸地 、撂荒地 、耕作和
农作间隔时间长的农田 、果园 ,人工干扰频繁的路边
和宅旁。所以 ,在人工防除的同时应切实加强植被
保护 ,防止滥毁原生植被 。在裸地和间隙裸地 、路边
和宅旁等应及时复植草坪 、林木和花卉等有经济价
值或生态价值的本土植被 ,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
律取代外来入侵植物 ,防止斑地锦乘虚而入 ,使生态
系统恢复到健康状态。
2.4.1.3 化学防除 化学防除具有效果迅速 、使用
方便 、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 。但化学防除往
往会杀灭许多本地生物 ,且难以清除地下部分 ,费用
也较高 ,较易将毒素残留在环境当中 。有报道称草
甘膦可杀死斑地锦的地上部分。
2.4.1.4 生物防除 斑地锦之所以会在新区猖獗 ,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 。生物防除
则是从有害生物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
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
具有控效持久 、防除成本相对低廉的优点 ,但有一定
的生态风险性 。根据以往对杂草的研究和防除经
验 ,采用以人工防除为主 ,辅以植物替代控制 ,是当
前防除斑地锦最有效的方法 。
2.4.2 斑地锦的开发利用 在积极防除的同时 ,可
以利用斑地锦有用的一面 ,变害为利 。斑地锦全草
可供药用 ,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记载 ,其性味辛 、
平 ,归肝 、大肠经 。具有清湿热 、止血 、通乳的功效 ,
常用以治疗黄疸 、泻泄 、血痢 、尿血 、血崩 、乳汁不多 、
痢疾 、疳积 、外伤出血 、痈肿疮毒等。斑地锦的化学
成分主要含黄酮类(为天然酚性化合物 ,是药用植
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如槲皮素及其单糖苷
(槲皮素 -3-0-阿拉伯糖甙)、异槲皮黄芪苷等;
香豆素类有东茛菪素 、伞形花内酯 、泽兰内酯;有机
酸类有没食子酸及棕榈酸等 。还含有肌醇及鞣质
等。其药理作用:地锦草鲜汁 、水煎剂以及水煎浓缩
乙醇提取物等体外实验均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对
—21—顾建中等:外来入侵植物斑地锦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研究
金黄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白喉杆菌 、大肠杆菌 、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绿脓杆菌 、肠炎杆菌等多种致
病性球菌及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同时具有中和毒
素作用 ,还有止血作用及抗炎 、止泻作用。其制剂若
与镇静剂 、止痛剂或抗组胺剂合用时 ,可产生解痉 、
镇静或催眠作用 。最新研究表明 ,斑地锦水提液对
急性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缩短小鼠眼血
液凝血时间 ,止血作用明显 。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斑地锦为大戟科一年生匍匐小草本 ,起源于北
美洲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尤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
为多。斑地锦虽不属于国家环保局公布的 16种危
害最大的外来物种 ,但其具有较大的潜在入侵危险
性 ,对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 、人
畜健康等都造成了危害 ,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警
惕 。生物入侵要经历传播 、定居 、生长繁衍几个阶
段 。外来物种通过人们的活动 ,被有意或无意地带
到以前没有生存过的地方 ,在入侵过程中有一个重
要的现象 ,那就是 “时滞 ”,就是指入侵性外来生物
从开始在新的环境里定居到种群开始快速增长和迅
速扩大 “占领区 ”之间的时间延迟期(潜伏期)。根
据斑地锦在湘北地区的发生特点 ,可以推测湘北地
区的斑地锦入侵处于 “时滞 ”阶段。我们应该加强
科研的投入 ,尽快找出外来生物入侵暴发的机理 ,提
高对外来种入侵暴发的预测能力。进攻是最好的防
守 ,我们应当主动去了解外来生物入侵的客观规律 ,
才不至于面对入侵无所适从 ,穷于应付。现阶段应
该加强对斑地锦的认识 ,积极防除 ,防止发生大的损
失 ,而不是等到它大规模的暴发后再去治理 。实例
显示 ,采用以人工防除为主 ,辅以植物替代控制 ,是
当前防除斑地锦最有效的方法 。斑地锦有有害的一
面 ,也有有利的一面 ,我们在积极控制和防治的同
时 ,也可以利用斑地锦有用的一面 ,变害为利。斑地
锦全草可供药用 ,可作为药用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3.2 讨论
外来入侵物种已给我国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
性 、农林牧渔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与经济损失 。外
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系统安全 ,经
济建设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但由于现阶段缺乏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综合认识 ,研
究基础相对薄弱 ,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技术和
防范措施的研究才刚起步 ,还没有系统完善的控制
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对策 、机制和法规 。系统研究
探讨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措施 ,已成为当今我国生
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 、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我们应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基础性研究 ,具体可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
特性研究;详细调查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的生长 、繁殖
和扩散规律 ,研究清楚它们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情况 ,
为确保对有害物种的重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积极
开展对有害外来入侵物种的防除研究。对已入侵的
有害外来物种要及早研究出有效方法予以控制和消
除 ,包括人工铲除 、培养天敌(特别是有经济价值的
动 、植物天敌)、植物替代 、研制药物等各项措施。
外来杂草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威胁 ,需
要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 。经调查研究 ,提出以下
预防方法和防除策略供有关部门参考。
3.2.1 加强植物检疫 ,谨慎引种 加大植物检疫力
度 ,做到外检和内检等部门配合 ,加强信息交流 ,及
时掌握各国恶性杂草和国内其他地区杂草的危害情
况。面对严峻的生物入侵形势 ,国家及各地区的有
关部门 ,还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制订科学合理的
引种规划 ,包括引种名录 、方法与途径 ,呈送尽可能
详细的有关引进植物的生物学 、生态学资料 ,谨慎
引种 。
3.2.2 建立植物杂草化风险评估体系 管理部门
应建立植物引进的预审制度 ,设立相应的科研队伍 ,
对引进植物的繁育 、生物学特性和对生境影响作出
科学的评估 ,建立植物杂草化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建
立外来植物杂草化信息服务系统 ,为外来植物的引
进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系统。对
异地引种可能产生的正 、负效应及其控制措施给予
科学的评估 ,凡未经评估的物种 ,或评估后负效应
大 、不适合引进的物种不得引进。
3.2.3 增强公众对外来杂草的了解和认识 科学
研究不能做独行客 ,还应该配合其他部门 ,让全社会
都了解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将
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通过媒体和出
版物向社会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性及有关国家法规
政策 。在学校和教育活动中 ,适当增加生物入侵的
知识 ,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对检疫 、边防人员加强
辨别 、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向旅游者提供有关信息
和行动建议 ,防止旅游带来新的入侵种 。
(下转第 42页)
—22— 杂草科学 2008年第 1期
表 3 溴嘧草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地点 油菜品种 处 理
2004年
产量
(kg/hm2)
增产率
(%)
2005年
产量
(kg/hm2)
增产率
(%)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汇油 50 20%溴嘧草醚 SC15.0ga.i./hm2 3 613.5 4.5bc 3 729 1.6c
20%溴嘧草醚 SC30.0ga.i./hm2 3 685.5 6.5ab 3 795 3.4b
20%溴嘧草醚 SC45.0ga.i./hm2 3 702.0 7.0a 3 840 4.6ab
20%溴嘧草醚 SC60.0ga.i./hm2 3 712.5 7.3a 3 864 5.3a
20%溴嘧草醚 SC90.0ga.i./hm2 3 723.0 7.6a 3 870 5.4a
10%丙酯草醚 EC52.5ga.i./hm2 3 711 5.6b 3 783 3.1b
10.8%高效盖草能 EC37.5ga.i./hm2 3 604.5 4.2c 3 744 2.0c
20%胺苯磺隆 SP15.0ga.i./hm2 3 507.0 1.4d 3 640.5 0.8d
CK 3 033 3 160.5
马鞍山市植保站 蓉油 4号 20%溴嘧草醚 SC15.0ga.i./hm2 1 998.0 1.29d 2 154 1.84d
20%溴嘧草醚 SC30.0ga.i./hm2 2 050.5 3.95cd 2 259.0 6.81b
20%溴嘧草醚 SC45.0ga.i./hm2 2 082.0 5.55c 2 250.0 6.38b
20%溴嘧草醚 SC60.0ga.i./hm2 2 127.0 7.83b 2 290.5 8.30ab
20%溴嘧草醚 SC90.0ga.i./hm2 2 149.5 8.97ab 2 340 10.64a
10%丙酯草醚 EC52.5ga.i./hm2 2 151.0 9.05ab 2 3079.0 8ab
10.8%高效盖草能 EC37.5ga.i./hm2 2 173.5 10.19a 2 317.5 9.57a
20%胺苯磺隆 SP15.0ga.i./hm2 2 016.0 2.21d 2 175.0 2.84c
CK 1 972.5 2 115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 川科油 1号 20%溴嘧草醚 SC15.0ga.i./hm2 1 313.20 19.88b
20%溴嘧草醚 SC30.0ga.i./hm2 1 329.93 21.40ab
20%溴嘧草醚 SC45.0ga.i./hm2 1 385.23 26.45a
20%溴嘧草醚 SC60.0ga.i./hm2 1 365.13 24.62ab
20%溴嘧草醚 SC90.0ga.i./hm2 1 350.05 23.24ab
10%丙酯草醚 EC52.5ga.i./hm2 1 289.75 17.74b
10.8%高效盖草能 EC37.5ga.i./hm2 1 383.55 26.30a
20%胺苯磺隆 SP15.0ga.i./hm2 1 224.43 11.77c
CK 1 095.45
(上接第 22页)
3.2.4 大力开发本土植物 城市建设与绿化在选
材上应以乡土植物为主 ,外来植物为辅 ,尽量杜绝盲
目引进外来植物的做法。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制定
一个长远科学的乡土植物发展规划 ,投入资金 ,建设
苗圃 ,为乡土植物的开发和推广起到后勤保障作用 。
同时 ,对一些由于外来杂草影响而濒临灭绝的本土
植物加以恢复和保护 。
3.2.5 开展对外来杂草的监测和防除技术研究
建立预警机制 ,开展对外来杂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摸清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危害动态。对已入侵
的杂草应及早进行防除措施的研究 ,并及时进行封
锁防除。
参考文献:
[ 1]芦站根 ,周文杰.外来植物黄顶菊潜在危险性评估及防除对策
[ J] .杂草科学 , 2006(4):4-5.
[ 2] 周 强 ,周 浩 ,李特灵 ,等.湘北地区草坪杂草种类 、分布及其
危害的评价研究 [ J] .草业科学, 2004, 21(3):59-61.
[ 3]魏守辉 , 曲 哲 , 张朝贤 , 等.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
brosiatrifidaL.)及其风险分析[ J] .植物保护 , 2006, 32(4):14-
18.
[ 4]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DB/OL].[ 2007-12-01] .ht-
tp://www.bioinfo.cn/db05 /kmzwSpecies.php.
—42— 杂草科学 2008年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