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基础群体P4C0及其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P4C0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MS)后,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P4C0经过1轮半同胞-S2:3(HS-S2:3)选择后,遗传多样性比P4C0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经过1轮开放改良后,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P4HSC1经过3轮MS改良后,群体遗传多样性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仍远远小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群体内个体的分布发生了定向变化,且不同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内个体偏移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研究结果为这些轮回选择方法的利用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全 文 : 核 农 学 报 2015,29(1):0021 ~ 0028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3⁃11⁃20 接受日期:2014⁃08⁃20
基金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07),“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 “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 (2011AA10A103⁃
2),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ZA0250)
作者简介:李芦江,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Email:lilujiang@ hotmail. com
通讯作者:杨克诚,男,教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Email:fman4027@ 163. com
文章编号:1000⁃8551(2015)01⁃0021⁃08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李芦江1 陈文生2 兰 海1 潘光堂1 杨克诚1
( 1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 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四川 雅安 625014;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了基
础群体 P4C0 及其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研究结果表明,P4C0 经过 5 轮控制
双亲混合选择(MS)后,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导致群体
遗传多样性下降。 P4C0 经过 1 轮半同胞⁃S2∶ 3(HS⁃S2∶ 3)选择后,遗传多样性比 P4C0 有较大幅度的下
降。 P4HSC1 经过 1 轮开放改良后,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P4HSC1 经过 3 轮 MS改良后,群体
遗传多样性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
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仍远远小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群体
内个体的分布发生了定向变化,且不同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内个体偏移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 研究结
果为这些轮回选择方法的利用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玉米;窄基群体;轮回选择;遗传多样性;SSR
DOI:10 11869 / j. issn. 100⁃8551 2015 01. 0021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第二大国和玉米育种较先进
的国家,但也是种质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之一。 玉米种
质资源的贫乏,造成了种质基础狭窄的局面,种质基础
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
制约因素[1 - 4]。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常规育种条件下,
通过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扩增的重要途
径,它能有效地打破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增加优良基因
重组的机会,使群体中优良基因频率不断提高,达到改
善群体表现的目的,从而为选育优良自交系提供基本
素材,进而提高选育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效率[5 - 9]。
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选育不同类型的优良自
交系,进而利用杂种优势的基础。 因此,玉米群体改良
要尽量减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很多研究者在利
用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时,都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
展为从 DNA分子水平研究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提
供了有效的方法[10 - 11]。 张德贵等[12]的研究表明,混
合选择能有效保持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夏九成
等[13]和魏昕等[14]利用 SSR标记研究了热带亚热带群
体经过混合选择改良后遗传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高代群体的基因型种类少,频率分布集中,群体内的遗
传差异随着选择的进行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不
大。 Labate等[15]和 Hinze 等[16]利用 RFLP 和 SSR 标
记对 Iowa抗螟综合种(BSCB1)和 BSSS在相互轮回选
择后的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了随着相互轮
回选择进程的实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的
结论。 黄素华等[17]的研究结果表明,轮回选择的基础
群体与其改良后群体的遗传变异相似,轮回选择可以
保持群体的遗传变异范围,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增加
群体内个体间的异质性。 Hallauer[18]对 BSSS 及其改
良群体 BS13(S)C3 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该群体在经历了长期选择后仍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变
异。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
样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同一种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
12
核 农 学 报 29 卷
传多样性的影响也因群体样本大小、选择强度、群体类
型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因此,在玉米群体改良中应定
期检测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考查群体改良
情况,以调整群体改良方法和选择强度,使群体遗传多
样性的丧失程度尽量减小。 本研究以基础群体 P4C0
及其经过 5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
P4MSC1、P4MSC2、P4MSC3、P4MSC4 和 P4MSC5,P4C0
经过 1 轮半同胞⁃S2 ∶ 3(HS⁃S2 ∶ 3)轮回选择的改良后
代 P4HSC1,P4HSC1 经过 3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
良后代 P4HSC1⁃MSC1、 P4HSC1⁃MSC2 和 P4HSC1⁃
MSC3 以及将 2 个自交系加入到 P4HSC1 中进行 1 轮
开放改良的群体 P4HSC1⁃AP,共 11 个群体为材料,利
用 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
多样性的影响,为这些方法的利用和完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1 1 1 基础群体 本研究改良的基础群体 P4C0 是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根据杂优类群选择 6 个属
PA杂优类群的自交系(掖 478、沈 5003、铁 7922、698⁃
3、杜 32 和成 687),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组合经 2
次隔离重组合成。 该群体主要产量性状和一般配合力
(GCA)表现好,植株较矮,穗位较低,抗病力强,但籽
粒偏浅,穗行数偏少[19]。
1 2 改良群体形成过程
1 2 1 半同胞⁃S2 3 轮回选择(HS⁃S2∶ 3) 2004 年秋
季,在云南元江从群体 P4C0 不同基本株的 S2 中,各
选取田间表现优良的 10 个株系,每个株系取 3 个单株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别与 3 个自交系测验种杂
交。 2005 年春季和夏季,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多营试验基地进行组合的田间鉴定,根据鉴定结果,选
取其中来源于 10 个不同 S2 单株的优良组合,同时将
对应的 S2 株系加代。 2005 年秋季,在云南元江将中
选组合对应的 S3 株系中的优良单株种子等量混播,进
行隔离重组,收获时去除不良单株,入选单株种子等量
混合。 2006 春季在雅安再进行 1 轮重组,获得
P4HSC1。
1 2 2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 2005 年春季,将基础群
体 P4C0 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多营试验基地种
植 600 株左右。 抽丝散粉前根据田间长势、玉米主要
病害抗性及植株性状表现,选择 200 个以上优良单株
雌雄套袋。 授粉时,为避免单株自交,把套袋的优良单
株按个数平均分为两组,第 1 组的花粉混合给第 2 组
的套袋雌穗授粉,反之,第 2 组的混合花粉授给第 1 组
的套袋雌穗。 收获时选择 100 个以上优良果穗,经室
内考种后,针对基础群体存在问题,以穗行数和籽粒深
度为选择目标,选留 60 个较优果穗,每个果穗中部籽
粒等量混合形成下一轮群体。 同年秋季在云南,翌年
春季在四川按同样方法继续对群体进行改良,到 2007
年春季共改良了 5 个世代,记为 P4MSC1、P4MSC2、
P4MSC3、P4MSC4 和 P4MSC5。 利用同样的方法对
P4HSC1 进行了 3 轮改良,得到群体 P4HSC1⁃MSC1、
P4HSC1⁃MSC2 和 P4HSC1⁃MSC3。
1 2 3 开放改良 2007 年春季,将同属 PA种质的两
个优良自交系 SCLM103 和 71740 加入到群体 P4HSC1
中,每个自交系与群体的 30 个优良单株杂交。 2007
年秋季,将群体与两个自交系的杂交种在云南进行大
群体重组后获得群体 P4HSC1⁃AP。
1 3 SSR分析
1 3 1 DNA提取 按 Scott 等[20]提出的 CTAB 法提
取并纯化 11 个群体,每个群体随机抽取的 30 个单株,
共计 330 个单株的 DNA,DNA经纯化后保留备用。
1 3 2 SSR扩增 选用 51 对扩增条带清晰、具明显
多态性的引物,对 330 个单株进行扩增分析。 PCR 扩
增体系包括 MgCl2、Taq Buffer(10 × ;Mg⁃free)、dNTPs、
Taq Enzyme、Primers、基因组 DNA 和 ddH2O,总体积
l5μL。 扩增反应在 PTC⁃100 PCR 仪上进行。 PCR 扩
增条件:94℃预变性 5 min,94℃变性 30s,55℃退火
30s,72℃延伸 1 min,35 个循环:最后 72℃延伸 10
min,然后 4℃保存。 PCR 扩增产物采用 6%变性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经银染后观察计数条带[21]。
1 3 3 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筛选出的具有多态性引
物的扩增结果,将在相同迁移位置上有带的计为 1,无
带的计为 0。 计算群体的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
期望杂合度、遗传距离、Shannon 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型
数[22 - 24]。 按 Excoffier[25]介绍的方法进行分子方差分
析;以群体内单株间的遗传距离为参数,进行主坐标分
析[26]。 主要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期望杂合度:
He = ∑
n
i = 1
Hi / n = ∑
n
i = 1
(1 - ∑
mi
j = 1
q2ij) / n,qij (1)
为第 i位点上第 j个等位基因的纯合基因型频率,mi为
第 i位点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总数,n为所检测的位点
总数。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I):
I = - ∑
s
i = 1
pi lnpi (2)
22
1 期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其中 pi为某个 SSR位点的第 i个等位变异出现的次数
占该位点全部等位变异出现次数的百分比。
遗传距离(GD):
GDij = 1 - 2Nij / (Ni + N j) (3)
其中 Nij是样本 i和样本 j共有的条带数,Ni、Nj分别是
i和 j的总条带数。
以 上 数 据 处 理 由 POPGENE32、 Excel 2007、
GenAlEx 6 2 和 NTSYSpc2 1 软件完成[26 - 28]。
2 结果与分析
2 1 SSR标记扩增结果
筛选 51 对有差异并具有清晰多态性的 SSR 引
物,对 11 个供试群体的 330 份单株 DNA 样品进行
PCR扩增。 这些引物分别分布于玉米的 10 条染色体
上,平均每条染色体为 5 1 对。 从扩增结果看,51 对
引物共检测到 227 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
2 ~ 7 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 4 54 个。
2 2 群体多态性位点比较
由表 1 可知,基础群体 P4C0 及其改良群体
P4MSC1、P4MSC2、P4MSC3、P4MSC4 和 P4MSC5 的多
态位点数分别为 206、199、197、198、193 和 192,多态位
点比例分别为 90 75% 、87 65% 、86 78% 、87 22% 、
85 02%和 84 58% ;各轮改良群体的多态位点数及多
态位点比例相对于基础群体均有所下降,以 P4C0 为
表 1 群体多态位点数及多态位点比例
Table 1 The Number and ratio of polymorphic
loci of the populations
群体
Populations
多态位点数
No. of
Polymorphic loci
多态位点比例
Ratio of
polymorphic loci / %
P4C0 206 90 75
P4MSC1 199 87 67
P4MSC2 197 86 78
P4MSC3 198 87 22
P4MSC4 193 85 02
P4MSC5 192 84 58
P4HSC1 172 75 77
P4HSC1⁃AP 187 82 38
P4HSC1⁃MSC1 173 76 21
P4HSC1⁃MSC2 178 78 41
P4HSC1⁃MSC3 185 81 50
最大,P4MSC5 为最小;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多态位
点数及其比例呈下降趋势。 P4C0 经过 1 轮 HS⁃S2 ∶ 3
选择后,群体多态位点数和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 172
和 75 77% ,有较大幅度的减小。 P4HSC1 经过 1 轮开
放改良后,群体 P4HSC1⁃AP的多态位点数和多态位点
比例分别为 187 和 82 38% ,比 P4HSC1 有所增加,在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P4HSC1 经过
3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群体的多态位点数和
多态位点比例每轮有小幅度的增加。
2 3 群体基因杂合度比较
由表 2 可以看出,基础群体 P4C0 及其改良群体
P4MSC1、P4MSC2、P4MSC3、P4MSC4 和 P4MSC5 的平
均期望基因杂合度分别为 0 5706、0 5832、0 5717、
0 5575、0 5586 和 0 5553。 可以看出,群体 P4MSC1
和 P4MSC2 平均基因杂合度较基础群体略有增大,但
增加的幅度较小,而群体 P4MSC3、P4MSC4 和 P4MSC5
平均基因杂合度比基础群体小,随改良轮次增加呈减
小趋势,虽然每轮减小的幅度较小,但多轮改良后累计
减小幅度较大。 P4C0 经过 1 轮 HS⁃S2∶ 3选择后,群体
基因杂合度为 0 5138,比 P4C0 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P4HSC1 经过 1 轮开放改良后,群体基因杂合度为
0 5287,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P4HSC1 经过 3 轮控制双
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的群体 P4HSC1⁃MSC1、 P4HSC1⁃
MSC2 和 P4HSC1⁃MSC3 的基因杂合度分别为 0 5196、
0 5336 和 0 5432,随改良轮次增加呈增大的趋势,但
增加的幅度较小。
表 2 群体基因杂合度
表 2 Nei’s (1973)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of the populations
群体
Populations
最小值
Min
最大值
Max
平均值
Mean
P4C0 0 1800 0 7956 0 5706 ± 0 1366
P4MSC1 0 1244 0 7956 0 5832 ± 0 1406
P4MSC2 0 2061 0 7906 0 5717 ± 0 1385
P4MSC3 0 1528 0 8272 0 5575 ± 0 1498
P4MSC4 0 1528 0 8172 0 5586 ± 0 1504
P4MSC5 0 2550 0 7906 0 5553 ± 0 1325
P4HSC1 0 0328 0 7978 0 5138 ± 0 1863
P4HSC1⁃AP 0 0950 0 8472 0 5287 ± 0 1662
P4HSC1⁃MSC1 0 0644 0 7867 0 5196 ± 0 1796
P4HSC1⁃MSC1 0 1244 0 7939 0 5336 ± 0 1595
P4HSC1⁃MSC1 0 1528 0 8228 0 5432 ± 0 1397
平均 Average 0 1983 0 7946 0 5487 ± 0 1381
32
核 农 学 报 29 卷
2 4 群体遗传距离比较
根据 51 对引物计算每个群体 30 个单株两两间的
遗传距离及其平均值(表 3)。 可知,各群体内遗传距
离的变化范围接近,但存在一定的差异。 基础群体
P4C0 及其经过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的群体
P4MSC1、P4MSC2、P4MSC3、P4MSC4 和 P4MSC5 的平
均距离分别为 0 5916、0 5670、0 5601、0 5687、0 5600
和 0 5526cM。 所有改良群体的平均遗传距离均小于
基础群体,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随改良轮次增加呈减
小趋势,但呈波动现象。 群体 P4MSC3 平均遗传距离
虽然大于 P4MSC1 和 P4MSC2,且其最小值大于其余群
体,但其最大值相对较小。 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群体
图 1 群体单株间遗传距离分布
Fig. 1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individuals in each population
内个体间的异质性有所降低。 P4C0 经过 1 轮 HS⁃
S2∶ 3选择后,群体内单株间平均遗传距离为 0 5104,
比 P4C0 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 经过 1 轮开放改
良后,群体内单株间平均遗传距离为 0 5229,比
P4HSC1 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P4HSC1 经过 3 轮控制
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的群体 P4HSC1⁃MSC1、P4HSC1⁃
MSC2 和 P4HSC1⁃MSC3 的群体内单株间平均遗传距
离分别为 0 5138、0 5383 和 0 5403cM,随改良轮次增
加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较小。 从群体遗
传距离的分布可以看出(图 1),P4C0 经过控制双亲混
合选择改良后群体内单株间平均遗传距离与基础群体
相比,趋向于较小的方向,P4HSC1 经过 1 轮开放改良
和经过 3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群体内单株间
遗传距离与 P4HSC1 相比,趋向于较大的方向。
表 3 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
Table 3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individuals
in each population
群体
Populations
最小值
Min
最大值
Max
平均值
Mean
P4C0 0 4370 0 6834 0 5916 ± 0 0380
P4MSC1 0 4449 0 6933 0 5670 ± 0 0363
P4MSC2 0 4472 0 6873 0 5601 ± 0 0380
P4MSC3 0 4549 0 6620 0 5687 ± 0 0351
P4MSC4 0 4308 0 6617 0 5600 ± 0 0361
P4MSC5 0 4496 0 6360 0 5526 ± 0 0315
P4HSC1 0 3403 0 6396 0 5104 ± 0 0476
P4HSC1⁃AP 0 4135 0 6263 0 5229 ± 0 0405
P4HSC1⁃MSC1 0 4082 0 6223 0 5138 ± 0 0379
P4HSC1⁃MSC2 0 4472 0 6482 0 5383 ± 0 0334
P4HSC1⁃MSC3 0 4247 0 6379 0 5403 ± 0 0385
2 5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由表 4 可知,基础群体 P4C0 及其改良群体
P4MSC1、P4MSC2、P4MSC3、P4MSC4 和 P4MSC5 的遗
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0 995、 1 016、 0 998、 0 976、
0 972 和 0 965。 表明,经 1 轮和 2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
择改良后的群体 P4MSC1 和 P4MSC2,其遗传多样性指
数较基础群体略有增大,但增加的幅度较小,而群体
P4MSC3、P4MSC4 和 P4MSC5 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随改
42
1 期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良轮次增加呈减小趋势,虽然每轮减小的幅度较小,但
累计减小幅度较大。 P4C0 经过 1 轮 HS⁃S2∶ 3选择后,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888,比 P4C0 有较大幅度的
下降。 P4HSC1 经过 1 轮开放改良后,群体 P4HSC1⁃
AP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936,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P4HSC1 经过 3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P4HSC1⁃
MSC1、P4HSC1⁃MSC2 和 P4HSC1⁃MSC3 的群体遗传多
样性指数分别为 0 898、0 920 和 0 926,呈增大的趋
势,但比基础群体、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群体和开放
改良群体小。
表 4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
表 4 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 of the popuations
群体
Populations
最小值
Min
最大值
Max
平均值
Mean
P4C0 0 325 1 673 0 995 ± 0 311
P4MSC1 0 245 1 726 1 016 ± 0 326
P4MSC2 0 36 1 644 0 998 ± 0 316
P4MSC3 0 287 1 775 0 976 ± 0 343
P4MSC4 0 287 1 747 0 972 ± 0 338
P4MSC5 0 423 1 691 0 965 ± 0 308
P4HSC1 0 085 1 684 0 888 ± 0 365
P4HSC1⁃AP 0 199 1 912 0 936 ± 0 354
P4HSC1⁃MSC1 0 146 1 661 0 898 ± 0 351
P4HSC1⁃MSC2 0 245 1 664 0 920 ± 0 327
P4HSC1⁃MSC3 0 287 1 801 0 926 ± 0 301
总体 Overall 0 372 1 891 1 023 ± 0 337
2 6 分子方差分析
将 11个群体按其来源分为 5个类型进行分子方差
分析,第 1类包括基础群体 P4C0,第 2类包括 P4C0经 5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的群体 P4MSC1、P4MSC2、
P4MSC3、P4MSC4和 P4MSC5,第 3 类包括 P4C0 经 1 轮
HS⁃S2∶ 3选择后的群体 P4HSC1,第 4 类包括 P4HSC1 经
1轮开放改良的群体 P4HSC1⁃AP,第 5 类包括 P4HSC1
经 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的群体 P4HSC1⁃MSC1、
P4HSC1⁃MSC2和 P4HSC1⁃MSC3。 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表 5),类型间、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分别为 6%、
5%和 89%,说明经过不同的方法改良后,群体遗传变异
虽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不同改良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仍远远小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
2 7 群体基因型数比较
由表 6 可可知,51 对 SSR 引物在基础群体 P4C0
及其经过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的群体 P4MSC1、
表 5 群体分子方差分析
Table 5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for the populations
变异来源
Source of various
自由度
df
平方和
SS
变异估计
Est. Var.
百分比
Percentage / %
类型间 Among types 4 650 314 1 643 6
群体间 Among Pops 6 411 038 1 438 5
群体内 Within Pops 319 8090 667 25 363 89
总变异 Total 329 9152 018 28 443 100
P4MSC2、P4MSC3、P4MSC4 和 P4MSC5 中检测到的基
因型数分别为 270、257、261、251、255 和 240,整体表现
为波动下降的趋势。 P4C0 经过 1 轮 HS⁃S2∶ 3选择后,
群体基因型数为 213,比 P4C0 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P4HSC1 经过 1 轮开放改良后,群体 P4HSC1⁃AP 基因
型数为 250,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P4HSC1 经过 3 轮控
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 P4HSC1⁃MSC1、 P4HSC1⁃
MSC2 和 P4HSC1⁃MSC3 的基因型数分别为 222、228
和 236,每轮均有小幅度增加,但比基础群体、控制双
亲混合选择改良群体和开放改良群体小。 对基因型频
率的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频率随改良轮次增加,其变
化趋势不同。 有些基因型在基础群体中出现频率较
高,在改良群体中出现频率较低或没有检测到;有些基
因型在改良群体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而在基础群体
中出现频率较低或没有检测到。 说明群体改良过程
中,多次的重组产生了新的基因型,提高了某些等位基
因和基因型频率,而选择的作用使某些等位基因频率
降低,甚至有些基因型被淘汰。
表 6 群体基因型数
Table 6 The number of the genotypes of the populations
群体
Populations
最小值
Min
最大值
Max
平均值
Mean
总数
Total
P4C0 2 11 5 29 270
P4MSC1 2 11 5 04 257
P4MSC2 2 11 5 12 261
P4MSC3 2 13 4 92 251
P4MSC4 2 12 5 00 255
P4MSC5 2 11 4 71 240
P4HSC1 2 9 4 18 213
P4HSC1⁃AP 2 16 4 90 250
P4HSC1⁃MSC1 2 13 4 35 222
P4HSC1⁃MSC2 2 11 4 47 228
P4HSC1⁃MSC3 2 12 4 63 236
52
核 农 学 报 29 卷
2 8 主坐标分析
从主坐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础群体及控制双
亲混合选择的早代,群体内个体间的分布相对分散,而
高代群体和 P4HSC1 及以 P4HSC1 为起始群体的两类
改良群体,分布相对集中。 表明基础群体内个体间遗
传差异相对较大,而改良后群体的同质性有一定程度
的增加(图 2)。 此外,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群体内个
体的分布发生了定向变化,且不同选择方法改良后,群
体内个体偏移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 P4C0 群体内个
体主要分布在坐标轴第 2 象限,随控制双亲混合选择
的进行,群体内个体逐渐偏向第 3 象限,P4C0 经 1 轮
HS⁃S2∶ 3选择后,群体内个体分布有很大幅度的偏移,
多数分布于第 1 象限;P4HSC1 经过 1 轮和 3 轮控制双
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群体内个体逐渐由第 1 象限偏向
第 2 象限和第 4 象限的方向,但多数个体分布于第 1
和第 4 象限内。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轮回选择对群体
改良时,都对群体内的个体进行了定向的选择,但不同
选择方法选择的方向不同,其群体结构也就产生了相
应的变化。
图 2 主坐标分析结果
Fig. 2 The result of principle coordinates analysis
3 讨论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被认为是玉米群体改良中既省
工、省地,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对群体主要性状进
行初步改良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遗传多样
性[12 - 14,29 - 31]。 本研究结果表明,P4C0 经过 5 轮控制
双亲混合选择后,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虽然变
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其反映的整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即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
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则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明显
下降。 因此,在群体容量为 600 株和入选率为 10%的
情况下,窄基群体并不适合用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进行
长期的改良,针对相同性状的控制双亲混合选择适宜
的轮次为 2 ~ 3 轮。
本研究采用的 HS⁃S2∶ 3轮回选择是将半同胞轮回
选择(HS)和自交后代选择法(Sn)相结合的一种综合
选择方法。 Sn 选择已被证明是玉米育种中一种有效
的方法,但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较快[32]。 Hallauer[18]
研究表明 11 轮 S2 选择后就没有什么遗传增益可言。
Weyhrich等[33]发现在 BSll 玉米群体中,当 Sl 后代选
择在少于 10 个系重组群体时,遗传漂移在改变等位基
因频率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Tabanao 等[34]认为可以通
过增加群体重组时亲本数量来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
性。 本研究尝试了利用 HS与 Sn相结合的 HS⁃S2∶ 3轮
回选择来改良群体,选择了源于 10 个不同 S2 单株的
S3 株系用于改良群体合成。 结果表明群体遗传多样
性下降较快,这可能与选择的样本较小,入选的 10 个
S3 家系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较少有关。 因此,在利用
HS⁃S2∶ 3轮回选择改良群体时,应根据基础群体的遗
传特性,扩大群体自交后代容量,选择适当数量的测验
种,增加测交的个体数。 在准确鉴定的基础上,多选对
应的优良株系,经过充分重组,合成改良群体。 而
Gunman等[35]认为,在短期轮回选择中,利用较大群体
来维持遗传变异的收效甚微。 因此,利用半同胞轮回
选择与自交法相结合时,还可在较早的时代进行测交
(S0 或 S1),选择 S1 或 S2 家系用于改良群体合成,这
样选择的周期更短,也更有利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
持。
群体改良过程中,如发现群体遗传变异显著减小,
62
1 期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就应掺入异源种质或基因,以进一步增加群体的遗传
变异,使新群体具有较多的优良基因,从而有利于在进
一步选择中获得较大的遗传响应。 采用开放系统改良
群体,加入优良自交系,能降低群体近交衰退的程度,
保证群体长期选择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弥补群体
的缺点,提高群体内有利基因的频率和改良效
果[36 - 37]。 本研究结果表明,群体 P4C0 经过 HS⁃S2 ∶ 3
轮回选择后,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较快,将两个与
P4C0 属同一杂优类群的优良自交系加入到群体
P4HSC1 中,进行 1 轮开放改良后,遗传多样性在一定
程度上得到丰富。 可见,开放改良是补充和恢复群体
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在群体改良过程中定期评估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改良
方案对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
多样性的影响不尽一致。 在群体容量为 600 株和入选
率为 10%的情况下,经 2 ~ 3 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能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而多代的改良
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HS⁃S2 ∶ 3轮回选择群体遗
传多样性下降过快,利用这种方法改良群体时,应根据
基础群体的遗传特性,增加测交的个体数,在准确鉴定
的基础上,多选对应的优良株系,合成改良群体,也可
在较早的时代进行测交(S0 或 S1),选择 S1 或 S2 家
系用于改良群体合成,这样选择的周期更短,也更有利
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持;开放改良由于新种质的加
入,遗传多样性得到一定程度丰富。
参考文献:
[ 1 ] 吴景锋.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 中国农业科
学, 1983,16(2):1 - 7
[ 2 ] 曾三省.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4):191 - 195
[ 3 ] 戴景瑞, 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
玉米科学, 2010, 18(1): 1 - 5
[ 4 ] 黎裕, 王天宇. 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J] .
玉米科学, 2010, 18(5): 1 - 8
[ 5 ] Hallauer A R, Lamkey K R, White P R. Registration of B117 B118
B119 B120 and B121 [J] . Crop Science, 2004, 44(6): 2280 -
2281
[ 6 ] Yong H J, Wang J J, Liu Z P, Li M S, Zhang D G, Li X H, Zhang
S H. Potential of tropical maize populations for improving an elite
maize hybrid [J] . Maydica, 2011, 56(4): 359 - 366
[ 7 ] 雍洪军, 张芳军, 张德贵, 张晓聪, 李明顺, 潘光堂, 张世煌,
李新海, 荣廷昭. 10 个玉米群体改良杂交种吉单 261 的育种利
用分析[J] . 核农学报, 2014, 28 (5): 765 - 771
[ 8 ] Trifunovic S, Husic I, Rosulj M, Stojsin R. Evaluation of U. S. and
Yugoslavian maize populations as sources of favorable alleles [ J] .
Crop Science, 2001, 41(2): 302 - 308
[ 9 ] Scheffler T A, Hallauer A R, Lamkey K R, White P R. Estimates
of heterosis and inbreeding depression for crosses of IOWA maize
population [J] . Maydica, 2008, 53(4): 189 - 198
[10] 李奇, 石海春, 柯永培, 袁继超, 余学杰. 玉米自交系 48 - 2 和
R08 辐照后代 M3 株系遗传变异的 SSR 分析[ J] . 核农学报,
2011, 25 (6): 1100 - 1106
[11] 王春平,罗坤,赵惠燕,张改生,李丹,高欢欢,邓明,刘兰. 14
份小麦种质资源抗麦长管蚜遗传多样性的 SSR 分析[ J] . 核农
学报, 2011, 25(4): 1639 - 644
[12] 张德贵, 李新海, 李明顺. 四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开花期性
状对混合选择的直接选择响应[ J] . 作物学报, 2010 , 36(1):
28 - 35
[13] 夏九成, 杨克诚, 张怀渝. 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对热带玉米群
体墨白 964 的改良效应[ J] . 作物学报, 2004, 30(10): 980 -
989
[14] 魏昕,荣廷昭,潘光堂. 墨白 964 群体 5 轮混合选择遗传变异的
分子生物学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2): 237 - 245
[15] Labate J A, Lamkey K R, Lee M. Molecular genetic diversity after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in BSSS and BSCB1 maize populations
[J] . Crop Science, 1997, 37(2): 413 - 423
[16] Hinze L L, Kresovich S, Nason J D, Lamkey K R.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in a maize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program
[J] . Crop Science, 2005, 45(6): 2435 - 2442
[17] 黄素华, 滕文涛, 王玉娟. 利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
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J] . 遗传学报, 2004, 31(1): 73 - 80
[18] Hallauer A R. 玉米轮回选择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农业出
版社, 1989: 47 - 120
[19] 张建辉, 荣廷昭, 潘光堂, 杨克诚. 5 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主要
性状育种潜势分析[J] . 作物学报, 2006, 32(2): 273 - 277.
[20] Scott O R, Bendich A J. Extraction of DNA from milligram amounts
of fresh, herbarium and mummified plant tissues [ J ]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85, 5(2): 69 - 76
[21] 易红梅, 王凤格, 赵久然, 王璐, 郭景伦, 原亚萍. 玉米品种
SSR标记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与变性 PAGE 银染检测法的比
较研究[J] . 华北农学报, 2006, 21(5): 64 - 67
[22] Nei M. Estimation of average heterozygosity and genetic distance
from a small number of individual [ J] . Genetics, 1978, 89 (3):
583 - 590
[23] Rogers J S. Measure of genetic similarity and genetic distance.
Studies in genetics [ M ]. San Marcos: University of Tex.
Publication, 1972: 145 - 153
[24] Shannon C E, Weav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49: 20
- 54
[25] Excoffier F.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ubdivision. Handbook of
statistical genetic [ M]. Chic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2001:271 - 307
72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29(1):0020 ~ 0028
[26] Peakall R, Smouse P E. GENALEX 6: genetic analysis in Excel.
Population genetic softwar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J] .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6, 6(1): 288 - 295
[27] Rolf J F. NTSYS—pc2 Numerical Taxonomy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ystem ( CP). Version 2 0 [ M]. New York: Exeter
Software, 1998: 6 - 30
[28] 唐启义, 冯明光. DPS 数据处理系统 -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模
型优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71 - 174
[29] Dudley J W, Lambert R J. 100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for oil and
protein in corn [J] . Plant Breed Review, 2004, 24(1): 79 - 110
[30] Thanda D, Kevin V P. Divergent selection for resistance to maize
weevil in six maize populations [J] . Crop Science, 2003, 43(6):
2043 - 2049
[31] Leon T N, Coors J G. Twenty⁃four cycles of mass selection for
prolificacy in the Golden Glow maize population [J] . Crop Science,
2002, 42(2): 325 - 333
[32] Wardyn B M, Edwards J W, Lamkey K R. Inbred⁃progeny selection
is predicted to be inferior to half⁃sib selection for three maize
populations [J] . Crop Science, 2009, 49(2): 443 - 450.
[33] Weyhrich R A, Lamkey K R, Hallauer A R.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and response to S1 - progeny selection in the BS11 maize
population [J] . Crop Science, 1998, 38(3): 1149 - 1158
[34] Tabanao D A, Bernardo R. Genetic variation in maize breeding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parent [ J] . Crop Science,
2005, 45(6): 2301 - 2306
[35] Guzman P S, Lamkey K R.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in the BS11 maize population [J] . Crop Science, 2000,
40(1): 338 - 346
[36] 陈彦惠, 刘仁东. 玉米开放的 S1 或 S2 轮回选择系统与优良自
交系种质的循环利用 [J] .作物杂志, 1994,1(1): 12 - 14
[37] 彭泽斌, 张世煌. 玉米群体改良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国农业科
学, 2000, 33(增刊): 27 - 33
Effect of Different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s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 Narrow Base Maize Population
LI Lujiang1 CHEN Wensheng2 LAN Hai1 PAN Guangtang1 YANG Kecheng1
( 1 .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Maize in Southwest Region /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 R. Ya’an, Sichuan 625014;2 . College of Agronom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s on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SSR
molecular marker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 narrow base maize population P4C0 and its improved
population obtained by different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were
kept well at a lower generation of improved population after 5 cycles of biparental mass selection method on base
population P4C0. However, it declined at a higher generation of improved population. Compared with P4C0,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improved population with one cycle of Half Sib⁃S2∶ 3 selection on P4C0 decreased. For population P4HSC1,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fter one cycle of open population improvement, moreover, it would most
likely continue at a modest pace after three cycles of MS improvement. The AMOVA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popula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among populations with the
advantage of different recurrent selection. In addition, the 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showed that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were directionally variational with the increasing of impovement selection, it also varied with a different
individual offset direction and degree after different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provided a basic for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se methods.
Keywords:maize, narrow base population, recurrent selection, genetic diversity, SSR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