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028551 (2003) 022160205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张义丰1  王化信2  王又丰1  刘录祥3
(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 ,北京 100101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 ,北京 100732 ;
31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北京 100094)
摘  要 :作者认为农业资源的概念 ,不仅在于自然资源 ,还应包括社会资源和环境再生
资源 ,论述了从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转变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
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 ,以及如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
选择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 :200121123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张义丰 (1954~) ,男 ,江苏丰县人 ,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表明 ,农业的发展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资源。但是 ,迄今
为止只要一提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问题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自然资源。学者的研究也局
限于这样一个范围。湖北农学院院长李同明教授所说的农业资源 ,[1 ] 中国农科院罗其友等学
者所说的农业基本资源[2 ] ,都是指自然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包晓斌前不久提出了农村资
源[3 ]的概念 ,把农村社会资源列入农村资源的范围之内。实际上 ,传统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
与现代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存在质的不同。传统农业发展所依赖的主要是自然资源。而现
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会资源与再生环境资源。因此 ,为了引起对社会资源和再生资
源的重视 ,我们应从广义上认识农业资源的概念。
1  农业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农业资源从其广义来看 ,是指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必要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 ;分别称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人工环境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自然土地、自然水体、气候、野生动植物以及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等各种农用物资的矿物原料和
自然物质。社会资源主要包括 :农业劳动力、农业与农村组织、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农业政策、
农用物资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农业可用资金与贷款等。人工环境资源 ,也可称再生环境资源 ,
或简称再生资源。主要是指人为环境改变为农业发展所提供的可用因素。主要包括 :人造土
地、人造环境、城区粪便、污水与生活垃圾、交通设施与工具、水利建设、市场设施与环境等。我
们强调农业资源的广义概念的目的 ,一是为了避免一提到农业资源便狭义地理解为自然资源
的弊端 ;二是为了加强农业社会资源与环境再生资源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是为了使农业资源更好地利用于农业发展 ,围绕发展作文章 ,以发展为出发点 ,以可持续发展
为最终归缩。
061  核 农 学 报 2003 ,17 (2) :160~164Acta Agriculturae Nucleatae Sinica
迄今为止的农业发展的主要弊端在于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 ,导致了环境与生态平
衡的破坏 ;对人工环境资源重视不足、利用不当 ,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社会资源开
发不足、利用不够 ,致使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农业发展的效率不高、科技含量不高、浪费严重。
我们强调从广义上理解农业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弊端 ,促进农业的全面
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环境的全面改善。改变一提到农业发展就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上打
主意 ,而往往想不到也看不到社会资源与人工环境资源的旧思路。我国各地的经验已经证明 :
单纯的利用自然资源 ,已经没有出路了[4 ] 。
2  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迅速增加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也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自然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 ,又
没能及时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于是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
211  许多重要资源面临衰退与枯竭
我国 45 种重要矿产资源中已有 10 种不能满足目前需要。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已经相当严
重 ,全国缺水城市已达 300 多个。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 ,1972 年首次出现断流 ,长达
15d。1985 年开始每年出现断流 ,而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 1996 年达 133d ,1997 年全年 365d ,黄
河入海只有 5d[5 ] 。有的学者惊呼黄河有可能变为内流河。产粮大省山东有一半灌溉用水来
自黄河 ,黄河的断流使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不仅黄河断流 ,1997 年淮河也出现
断流 ,长达 90d。西部最大淡水湖罗布泊的消失已经成为历史。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也
出现连年干涸。全国有数以百计的湖泊正在消失。几乎所有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
过去长期过度开垦的大片土地如果不还林、还草、还湖 ,将来只能变成沙漠。我国人均土地资
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Π2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Π4。
212  滥用资源导致环境恶化
世界范围内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的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异常日益
严重。我国几十年来的过度开荒、乱砍滥伐、超载过牧、乱挖药材 ,导致国土面积沙漠化。全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 262 万 km2 ,并且每年以 2460km2 的速度扩展[5 ] 。2000 年沙尘暴多次直
袭北京城。国人惊奇地发现 :沙漠化的前沿距离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已不足 70km。
213  城市生活垃圾堆积如山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格局造成了各类有机物质的单向流动 ,即粮、棉、油、茶、
瓜果、蔬菜、蛋、奶、肉等各类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 ,也就是说 ,把各类有机物质从
农村运到城市。这样长期单向流动的结果 ,势必造成这样的局面 :农村有机物质特别是有机肥
料越来越少 ;而城市有机物质主要是粪便和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许多城市都被堆积如山的垃
圾所包围。在我国这些垃圾以每年 10 %以上的速度递增。如果不把这种单向流动变成循环
流动 ,未来的城市环境将不堪设想。而这些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恰恰是宝贵的农业发展资源。
要实现有机物质循环流动 ,就必须大力发展以消耗环境再生资源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伴随着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的思想认识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
变化。(1)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1972 年联
合国召开了第一次全球环境会议 ,首次针对全球资源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在 1989
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
161 2 期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在 1992 年联合国又召开了由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
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 ,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1 世纪议程行动计划》,使可持续发展成
为全人类的共识[7 ] 。(2)消费呼唤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 ,呼唤绿色食品。随着人民生活逐
步达到小康水平和全国农产品总量基本上达到供求平衡 ,社会农产品的消费便开始趋向多样
化、优质化。特别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3)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
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在既要发展生产又要保护环境并尽可能节省自然资源的目标追求之下
形成与发展的。立体农业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空间而尽可能节省水土资源 ,从而实现资源
的高效利用。精细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实现优质高产 ,其中也有以人工消耗替代自然资源消
耗的作用。(4)庭院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兴起。观光农业是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
的。休闲农业是伴随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城市离退休人员的大量增加而出现的。北京通州区
一个村 ,近几年 ,来此买宅院的城里人就有 20 多家。这几种农业经营形式虽然目前还只是星
星之火 ,但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未必不会形成燎原之势。这几种农
业经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 ,消耗自然资源很少 ,主要是投入了大量社会资源和环境再生资源。
上述问题和变化反映出两种倾向 :一方面 ,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因导
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而不得不趋向削减 ;另一方面 ,以投入社会资源和环境再生资源为主的
新的农业经营方式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从农业整体来看 ,便是正在从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向
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转变。
3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1999 年 5 月 26 日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同年 6 月 20 日全国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会议在辽宁召开。这两次会议的一个中心议题便是研究农业综合开
发如何转变基本指导思想[8 ] 。辽宁会议指出 :经过 20 年的改革与发展 ,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
和农村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具有 5 个
基本特点 :一是存在人口逐年增加 ;人均资源占有量逐年减少两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是出现
了人们对农产品消费的不断提高和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的激烈市场竞争两个不可回避的事
实 ;三是我国农业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根本
转变 ;四是农产品供求已由总量短缺发展到供求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农业生产从受资源约束
发展到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 ,农民生活正在从温饱走向小康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从城
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化四个阶段性变化 ;五是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增产不增收 ,农业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农民素质低 ,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 4 个不适应[9 ] 。
北京与辽宁会议都提出 :要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
思想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要由过去的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 ,转变到以
改造中低产为主 ,尽量少开甚至不开荒 ,把农业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要由
以往以追求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为主 ,转变到积极调整结构 ,依靠科技进步 ,努力发展 ,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上来。我们认为 ,第一个转变 ,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土地这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的投入 ;第二个转变就是要尽可能扩大科技、资金、管理、经验等社会资源的投入。
4  农业资源开发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是在城乡分割的经济发展战略与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
261 核 农 学 报 17 卷
主要特点是 : ①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农业占绝对优势 ,产值比重 1978 年为 70 % ; ②在农业经济中
种植业占绝对优势 ,产值比重 1978 年为 80 % ; ③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占绝对优势 ,种植面积比
重 1978 年为 8013 %。这种产业结构适合于自然资源消耗型农业的发展 ,而不适合于综合利用
农业发展资源型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与调整 ,到 1998 年农村产业
经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从产值来看 ,已经降到 50 %以下。种
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已经降到 561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
7311 %[10 ] 。但是 ,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农业目前基本上仍是自然资源消耗型农业这种现
实。要使自然资源消耗型农业真正变成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型农业 ,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
方向和任务应当是 :
(1)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与消耗 ,尽可能增大社会资源与环境资
源的投入与循环利用。在自然资源的投入中要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从理论上
讲 ,只有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接近于零 ,发展才可能永久持续。因此我们努力做到的目标应
当是 :不可再生资源的尽可能少的投入与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只强调发
挥资源优势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是不够的 ,还必须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之间关系的调整应兼顾如下 3 个目标 :一要保证国内粮食供求
基本平衡 ;二要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 ;三要尽可能使农民增加收入。为了减少自然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投入 ,在尽量少用化肥、农药的同时 ,要尽可能实现并完善资源
在种、养、加 3 业之间循环利用。作为发展方向的便是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并尽可能做到
种、养、加 3 业之间的平衡发展 ,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必须重视加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
产值之比大都在 3∶1 以上。美国食品工业产值是 5000 亿美元 ,农业产值不到 1000 亿美元 ,两
者之间比为 5∶1 ,我国仅为 015∶1。另有统计说明 ,每收获 1 元钱的农产品 ,通过储藏、保鲜、加
工等环节处理 ,美国可增值 3172 元 ,日本增值 2125 元 ,而我国仅增值 0138 元[1 ] 。可见 ,我国农
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实现增加收入的潜力还很大。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为了实现农产
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 ,必须加大科技、信息、管理、经验、资金等社会资源的投入 ,而不是仅仅是
水土等自然资源的投入。
(4)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当代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
社会资源几乎都要经信息渠道而发挥作用。当代信息产业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正
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环保产业则是节省资源、养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不可少
的重要产业。
5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 ,世界是物质组成的 ,而且这些物质是处在不停的
运动与变化之中。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过程 ,就是物质流动与变化的过程。近代商品农业
特别是无机农业的发展过程 ,从物质流动的状况来看 (图 1) ,其物质流动过程基本上是单向
的。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流动下去 ,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一定是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与
环境的严重破坏。
我们提出农业发展资源的概念 ,特别强调社会资源与环境再生资源的利用 ,这种农业发展
361 2 期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过程 ,从物质流动的状况来看 (图 2) ,其物质流动过程是循环的。这种循环流动既避免了资
源的枯竭 ,又避免了环境污染与垃圾危害 ,只有这种发展才有可能持续进行。如果把这种循环
流动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 ,信息产业与环保产业所维系的系统就相当于静脉系统。现在摆在
我们面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便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尽快建立、加强与
完善物流的静脉系统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种植业 养殖业 加工业 人类社会 垃圾
图 1  单向物流农业发展模式图






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
再生资源
种植业 养植业
 
 
加工业
 
 
人类社会
 
 
垃圾
信息产业
环保产业
图 2  循环物流农业发展模式略图
6  结  论
11 农业发展资源是指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必要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工
环境资源。
21 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应当努力实现农业发展资源的
综合利用、高效利用、节约利用与可持续利用。要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 ,尽可能扩大社
会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投入。
31 只有实现农业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二者是相辅相
成 ,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
[ 1 ]  李同明. 科学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13 (2)
[ 2 ]  罗其友 ,等. 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战略. 中国软科学. 1999 , (3)
[ 3 ]  包晓斌. 中国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 (4)
[ 4 ]  李庆仁 ,丁欣荣. 用知识经济优化我省农业产业结构. 理论月刊. 1999 , (4)
[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溯天运河构想. 生态经济. 1999 , (4)
[ 6 ]  李惠英 ,崔振水. 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 (4)
[ 7 ]  刘书楷. 可持续利用资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 (6)
[ 8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综合处. 转变指导思想调整基本思路把农业综合开发推向新阶段. 1999 , (88)
[ 9 ]  张寿全 ,黄巍. 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 (4)
[10 ]  李炳坤.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点看法 ,宏观经济研究. 2000 , (3)
[11 ]  艾云航.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整体系质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1998 , (11)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ZHANG Yi2feng1  WANG Hua2xin2  WANG You2feng1  LIU Lu2xiang3
(1. Insti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Nature Resources Research , CAS , Beijing  100101 ;
21 Institute of Rural Development ,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Beijing  100732 ;
31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 Beijing  100094)
461 Acta Agriculturae Nucleatae Sinica
2003 ,17 (2) :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