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 Introduction to Main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Baishanz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全 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l 1(2):93-98
Jouma/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百 山祖 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余久华 姚丰平 陈小荣 周荣飞 程秋波2‘丁炳扬
(1.百山祖 自然保护区,浙江 庆元 323800;2.丽水市林业局,浙江 丽水 323000: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12)
摘要:对近 20年来多次调查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将百山祖植被主要划分成6个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
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丛,其下可分为 22个群系:同时对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演
替趋势作 了概述。
关键词 :百山祖;浙江;植被类型:演替
中圈分类号 :Q948.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395(2003)02-0093-06
An Introduction to M ain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Baishanz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YU Jiu—hua YAO Feng.ping CHEN Xiao—rong ZHOU Rong—fei
CHENG Qiu—bo DING Bing—yang。
(1.Baishamu National Nature Reseroe,Lishui 323800,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L/shu/,Lishui 323000,China;
3.Colege of Life Sciences j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The vegetation types are described of Baishanz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Qingyuan COUUty,
Zhejiang Province.The surveyed area covered 25 thousand hm2 in which 27 sample plots with 20 m ×20 m each
were selected.Based on the importance value ofplant species,six vegetation typos were devided,viz.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coniferous forest, mo= mm dwarfforest, and mountain shrub and herbosa. Floristic composition, community
s 】ctIIre.andt~endofcommunity successionofeachvegetationtypearedescribed.
Key words:Baishanz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Zhejiang;Vegetation type;Community succesion
百山祖又名万里林,意为山地绵亘的百山之祖
和绵延万里的茂密森林。由于地处偏僻,地理条件
优越 ,至今还保存着较大面积 的原生植被 ,蕴育 了
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全国 l7个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关键区域 一 “浙闽赣交界山地”的重要组成
部分【 习。已知百山祖现有种子植物 l 900多种翻,是
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难得的种质基因库。1976
年百 山祖冷 杉 (Abies beshanzuensis)的发现嗍和
l999年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的重新
发现更引起 了世人的瞩 目。1985年百山祖建立省级
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风阳山省级 自然保护区合并
收稿 日期 :2002舴 o5 接受 日期:2002-11-1l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author
参加调查的还有汤兆成、郑瑞有、吴鸣翔等。
扩建为 “浙江凤阳山一百山祖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自 1981年 以来,原丽水地区科委和林业局、庆元县
科委和林业局、百山祖 自然保护区等组织了多次有
关高等 院校和科研单位参加的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
和植被专题调查。作者在对历次考察中的植被资料
进行系统整理 的基础上,报道其植被类型 ,为保护
区的科学管理和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自然概况
百山祖地处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地理位
置 为 ll9。7 45”一ll9。l9 20”E,27。37 45”一27。50
3O’.N。保护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闽浙丘陵的中山
地带,由华夏古陆闽浙地盾演变而成,地史古老。山
体属洞宫山系,基岩为侏罗纪火成岩。境内山峰星
i 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带 亚热 带 植物 学报 第 ll卷
罗棋布,最高峰百山祖海拔 l 856.7 11。地貌类型为
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貌为主,山地陡峻,大多在3O。
以上。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海拔较高地段以黄壤为
主 ,土层厚或 中等厚,酸性,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
力较好。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本区地带性气
候,保护区地处中山地带,既有水热同步、光温互补
的特征;又因海拔在 l 000 m 以上,与庆元县城相 比
具有 山地立体气候特征,表现为年均温低、降水充
沛、相对湿度大、雾 日多。年均温 l2.8℃,年降水量
2 341.8 mm,相 对 湿 度 84% ,≥lO℃ 的 年 积 温
3 653.3~C,极端高温 32℃和极端低温-13℃。百山祖
水系分属瓯江水系和闽江水系,其中西南坡为闽江
支流松源溪 的源头,东北坡为瓯江主流的发源地,
西北坡为瓯江支流小溪的源头地段。百山祖的森林
植被对瓯江、闽江的水源涵养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方法
本文 的调查范围是海拔 700-1 856.7 11的百山
祖主体部分,面积约 2.5xl04 hm2。调查有代表性地
段上的 27个样地,样地面积 20 m×20 m,每个样地
分为 4个 10m×10m 的样方,在每个样方的右下
角划出2m×2m的小样方调查灌木层 (包括幼树
和幼苗),在小样方内划出 1 m×1 m 的小样方调查
草本层 。乔木层逐株调查,记录种名、高度、胸径、冠
幅等,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种名、株数、高度、盖度。
计算每种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
和重要值 (Ⅳ ),以重要值为依据,进行植被类型的
划分。
3森林植被类型概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在也常称为 “常绿阔
叶林亚北带”【5,6】,是百山祖的地带性植被。由于本区
地处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的北缘,加上山岭阻隔,
冷空气难进易出,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比一般地区
要高 200-300 m,局部地段可至海拔 l 500 m左右 。
暖性针叶林如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林,一般
地区分布上限为海拔 700-800 m,在这里可达海拔
l 000m左右,其上为黄山松 (Pinus taiwanensis)林
分布。植被随海拔而变化,形成有序的垂直带谱。由
低海拔 向高海拔,大体有 3个分布带,海拔 l 000m
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带,l 000-1 500 11
为常绿落 叶阔叶混交林和温性针叶林带,l 500 11
以上为山地矮林、灌草丛带。
按照 《中国植被》[71和 《浙江森林》嘲对森林植
被类型的划分,本文主要 以群系为主要植被单位。
凡组成森林上亚层 的优势种 (建群种、标志种)相
同的森林为一群系。考虑到亚热带森林群落的多优
势种的不同组合情况,对主要树木在群落 中的优势
度,采用重要值来确定,并按其大小进行排序,然后
进行分类。将百山祖森林植被划分为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
矮林、山地灌草丛 6大类型。
3.1常绿阔叶林
本类型为百山祖地带性植被,包括 Q6、Qs、Q-,、
Q 样地,面积约 400 hm2。但 由于本区为香菇人工
栽培发源地,对阔叶林利用历史悠久 ,加上低 中山
杉木人工林的营造等原因,现存常绿阔叶林主要分
布于中山地带。
甜槠林(Q2) 分布于海拔 l 100-1 300 m,以
山坡上部、山脊较多。乔木层上亚层高 12-16m,郁
闭度 0.6-0.7,优势种为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IV=59.33),次优 势 种 为木荷 (Schima superba,
IV=7.88) 和 云 山青 冈 (Cyclobalanopsis nubium,
IV=4.51),并有毛 山樱花 (Prunus serulata vat.
pubescens)、光皮桦 (Betula laminifera)、拟赤杨
(AlniphyUum 厅l‘,leO等少量落 叶树 ;下亚层高 5—
10m,郁闭度 0.3-0.4,有麂角杜鹃 (Rhododendron
latoucheae, IV-9.23)、 雷 公 鹅 耳 枥 (Carpinus
viminea)、细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等 。灌 木 层 种 类 复 杂 , 主 要 有 隔 药 柃 (Eurya
muricata)、麂角杜鹃、细枝柃 (Eurya I【0g )、老
鼠矢 (Symplocos stelaris)等,一般高 l-3 m,盖度
50%-60%。草本层高 5-60 tin,盖度 lO%-15%,主
要有狗~(Woodwardiajaponica)、里白(呻 ter) 啪
glaucum)、鳞毛蕨 (Dryopteris sp.)、华东瘤足蕨
(Plagiogria japonica)及苔草类 (Carex spp.)等。
青 冈 林 (Ql、QI3) 分 布 于 海 拔 l 100一
l 500 m,以小叶青 冈 (Cyclobatanopsis gracilis,
IV=31.88)和褐叶青冈(C stewardiana)为建群种。
群落外貌四季常青,呈浓绿色。乔木层上亚层高 l2—
18 m,郁 闭度 O.6-0.7,有木荷(I、,=13.25)、硬斗石栎
(L/thocarpus hancei,IV=7.24)、 东 南 石 栎 (厶
harlandi)、甜槠、细叶青冈、浙江樟 (Cinnamomum
chekiangense)等,少量银钟树 (Halesia macgregori)、
秀丽槭 (Acer elegantulum)等落叶树和黄 山松 :下
亚层 高 7一ll m,郁 闭度 0.4-0.5,有 厚 叶 杨 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余久华等:百山祖 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Cleyerapachyphyla,I、 l8.29)、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显脉冬青 (1lex editicostata)、具柄冬
青 (,.pedunculosa)等 ;灌 木层 高 0.5-3 m,盖度
4O%一60% , 有 麂 角 杜 鹃 (Ⅳ.-l6.14)、 马 银 花
(RhododendrDn ovatum)、猴头杜鹃 (兄 simiarum)、
江南越桔 (Vaccinium mandarinorum)等 ;草本层高
lO一70锄 ,盖度 10%-20%,有华东瘤足蕨、里 白、苔
草类等。
以上两种植被已较稳定,属近成熟(顶极)群落。
次生常绿林(Q 为杉木林或阔叶林经采伐
后恢复演替而成,分布于海拔 800-1 100 m。树种组
成复杂。乔木层上亚层高 11-18 m,郁闭度 0.6—0.7,
主要有树参 (Dendropanax dentiger,W=18.39)、木
荷 (Iv=l1.65)、杉木 (Cunninghamia Z eoZ IV=
10.38)、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甜槠 及 拟 赤
杨 、苦 木 (Picrasma quassioides)等 ;下 亚层 高 6一
ll m,郁 闭度 0.4-0.5,主要有马银花Ov--9.72)、小叶
乌 饭 (Vaccinium carlesi)、黄 端 木 (Adinandra
miUeui)、光 叶石 楠 (Photinia glabra)、薯 豆
(Elaeocarpus japonicus)、 南 岭 山 矾 (Symplocos
conf~a)等。灌木层高 1-3 m,盖度 20%-30%,有矩
圆 叶 鼠 刺 (1tea chinensis var.oblonga)、 光 楠
(Machilus leveneil)、翅柃(Eurya a~ta)、江南越桔 、
尖叶山茶 (Camelia cmphtata)等。本群落在 自然条
件下,将逐步演替为以樟科、壳斗科等耐荫性较强
的成熟常绿阔叶林群落。
3.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本类型为垂直带上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
过渡的中间类型,分布于海拔 l 200-1 650 m,包括
Q 、Q·o、Q· 、Q·8、Q Q2 样地,面积约 150 hm2。群落
外貌有明显的季相 ,层次分化明显 ,一般落叶树居
上亚层,常绿树居下亚层;随海拔升高,落叶成份增
加,逐渐过渡为落叶林。
亮叶水青 冈、常绿阔叶树混交林(Q柚) 以
亮叶水青冈(脚 luc/da)为上亚层优势的群落,垂
直分布在海拔 l 350-1 650 m,在北坡、茶木淤、十九
源较多。乔木层上亚层高 14-18 m,郁 闭度 0.5—0.6,
除亮叶水青冈(Ⅳ.28.o5)~b,还有木荷0v=14.24)、
巴东 Q rcz‘s engledana)、秀丽槭、毛脉槭 (Acer
pubinerve)、雷 公 鹅 耳 枥 等 ;下 亚 层 高 6-12 m,
郁 闭 度 0.6-0.7, 以 多 脉 青 冈 (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IV=18.02)、小叶青 冈(Ⅳ=lO.65)为主 ,
还有厚叶杨桐、显脉冬青、交让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等;灌木层高 l_4 m,盖度 60%-80%,
以杜鹃花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等常绿树种为
主;草本层高 10-50 cm,盖度 5%-10%,主要有华东
瘤足蕨 、苔草类、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鳞毛蕨
等。
青冈类、落叶阔叶树混交林(Q’、QM、 乔
木层上亚层高 14-17 m,郁 闭度 O.3-0.4,以落叶树
为主 ,优势 种不 明显 ,常见 的有 蓝 果树 (Nyssa
sinensis,IV=I1.77)、毛脉槭、雷公鹅耳枥 、秀丽槭 、
亮 叶 水 青 冈 、 木 荷 、 黄 山 木 兰 (Magnolm
cylindrica)、粉 椴 (豫ia oliveri)等 ;下 亚 层 高 7—
13 m,郁闭度 0.6-0.8,以多脉青冈(Ⅳ=32.44)、小叶
青冈(IVl=l6.21)占优势,还有硬斗石栎、东南石栎、
褐叶青冈、细叶青冈等;灌木层、草本层与亮叶水青
冈、常绿阔叶树混交林相似。
东南石栎 、落叶闷叶树混交林(Q 分布
于南 坡 ,树 种组 成 复杂 ,东南石 栎(L/thocarpu~
harlandi)略占优势。乔木层上亚层高 13-19 m,郁闭
度 0.4-0.5,主要 有 东 南 石 栎 (Ⅳ=l9.65)、山拐 枣
(Poliothyrsis sinens近 IV=I1.55)、蓝 果 树 9
樱 (Prunus six)一 种 、臭 椿 (Ailanthus altissima)、
木腊树 (ToxicodendVOlt sylvestre)等 ;下亚层高 5一
ll m,郁闭度 0.4,有麂角杜鹃(Ⅳ=9.12)、红楠 IV=
6.70)、巴东栎、小叶乌饭、木荷、香港四照花(c0mt‘s
hongkongens/s)等 。灌木层高 0.5-2.5 m,有寒莓
(Rubm buergeri)、山苍子 (Litsea cubeba)、木莓
(Rubm swinhoei)、马 银 花 、 隔药 柃 、 红 枝柴
(Meliosma oldhamii)、 中 国 绣 球 (Hydrangea
chinensis)、尖叶山茶及东南石栎等幼树。草本层高
5 O锄 ,盖度 lO%左 右 ,有 苔 草 类 、狗 脊 、
赤 车 (PeUionia radicans)、 牯 岭 藜 芦 (Ver~rlJn
schindleri)等。
3l3针阔叶混交林
本类型分布范围最广,为百山祖主要森林植
被,包括 Q3、Q4、Q5、Q9、Q Q。,、Q2o、Q 样地,面积约
l 350 hm2,有 6个群系。
百山祖冷杉、阔叶树混交林 以百 山祖冷杉
为标志种的针阔叶混交林,仅分布于百山祖主峰西
南坡海拔 l 760 m的小山岙。林内现仅存百山祖冷
杉 3株,最大胸径 40 cm,高 ll血。群落优势树种有
光 叶水青 冈、多脉青 冈、尖萼紫茎 (Stewartia
acutisepala)、大柄冬青 (Rex macropopoda)、显脉冬
青 、四川山矾 (Symplocos setchuensis)等 ,一般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 带 亚热 带植 物 学报 第 11卷
10—15 m,郁闭度 0.6-0.7。灌木层有百山祖玉山竹
(Yushania baishanzuensis)、 米 箬 竹 (Indocaloln1.~
tesselat )、小蜡 (Ligustrum sinense)、叶 萼 山矾
(Symplocos phylocalyx)、 粗 榧 (Cephalotaxus
sinensis)、常绿 荚蓬 (Viburnum sempervirens)、鸡
桑 (Morus australis)、青麸杨 (Rhus potanini)、茵
芋 (Skimmia reevesiana)等 ,一般 高 1-3 m,盖度
60%~80%。草本层有苔草类、五岭龙胆 (Gentiana
davidi)、鹿蹄草(P~ola c n)等,分布稀疏。
百山祖冷杉为孑遗树种,被列为世界 12种最
濒危的物种,目前濒临灭绝,亟待加强对其保护生
物学研究。
柳杉 、阔叶树混交林(QI4) 主要分布于海
拔 1 500 m左右的山岙,北坡也有零星分布,面积不
大 。乔 木 层 有 三 层 , I 层 为 柳 杉 (Cryptomeria
fortunei,IV=30.12),高 24-25 11,郁 闭度 0.4;I层
高 13-18 11,郁 闭度 0.5-0.7,主 要树种 有木 荷
(IV=11.64)、雷公鹅耳枥、多脉青冈、黄 山木兰、小叶
青 冈等 ;Ⅲ层高 8-12 m,郁 闭度 0.3-0.4,种类有珂
南 树 (Meliosma beaniana, IV-6.O1)、 水 丝 梨
(Sycopsis sinensis)、显脉冬青、尖萼紫茎等 。灌木
层高 1-5 m,盖度 60%-80%,主要种类有尖叶山茶、
麂角杜鹃、柃木类 (Eurya spp.)等,并有柳杉、甜槠 、
硬斗石栎、小叶青冈等幼树,草本层高 10-40 cm,盖
度 25%,以华东瘤足蕨为主,还有鳞毛蕨、山麦冬、
苔草类等。
福建柏、阔叶树混交林(Q,、Q曲、Q 福建
柏 (Fokienia hodginsi)在百山祖分布颇广,尤其在
北坡的茶木淤至三井溪一带。但组成优势种的群落
局限于栗洋、三井溪、黄皮 3地。该群落乔木层上亚
层高 15-20 m,郁闭度 0.5-0.6,由福建柏(IV-23.90-
41.23)、甜槠(Iv=10.62-34.28)、黄山松(Ⅳl=23.80)、木
荷、蓝果树、柳杉、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银
钟树等组成;下亚层郁闭度 0.2-.0_5,由猴头杜鹃 V:
17.73)、吴茱萸五加 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树
参 、马醉木 (I~eris jtrponica)、薯豆等小乔木 ,以及
福 建 柏 幼 树 组 成 ;灌 木 层 一 般 高 1-3 m,
盖度 50%-70%,种类颇多,主要有猴头杜鹃、麂角
杜鹃 、赤楠 (Syzygium b~xifolium),以及较 多福建
柏、甜槠 、荷 木等幼树 ;草本层 高 10-60 cm,盖度
30%-40%,主要有里 白、苔草类 、倒 叶瘤足 蕨
(P/ag/ogyr/a dunni)、华东瘤足蕨等。
林下有大量福建柏幼苗、幼树,更新 良好。福建
柏材质优 良,且能适应中山气候,生长中速,是值得
推广的中山用材树种。
黄山松 、阔叶树混交林(Qs) 本群落在百
山祖分布范围最广,海拔 1 100-1 700 m都可见到 ,
以近成熟林为主。乔木层一般可分 2—3亚层,上亚
层高 16-25 m,郁闭度 0.4,主要以黄山松(Ⅳ。_23.77)
占优 势 ,以及少量 小叶青 冈(IV=33.47)、木荷(Ⅳ。_
11.13)、褐叶青冈、蓝果树、檫树 (Sassafias tzi )、
杉木 、拟赤杨等 ;Ⅱ亚层高 9-15 m,郁闭度 0.5-0.6,
有褐叶青 冈(Iv=14.33)、小叶青冈、细叶青冈、甜槠、
东南石栎等;Ⅲ亚层高 5-8 m,郁闭度 0.4-0.5,主要
由小乔木组成,主要种类有麂角杜鹃、马银花、厚皮
香等 ;灌 木层高 1-3 m,盖度 50% -70%,主要有
硬 叶桂 (Cinnamomum rigidissimum)、麂 角 杜 鹃 、
石斑木 (Rtrphiolepis indica)、窄基红褐柃 (Eurya
rub g/nosa var.attenuata),矩 圆叶 鼠刺 、小 叶乌饭
等;草本层高 10-80 cm,盖度 20% -30%,主要有狗
脊、里 白、华东瘤足蕨、苔草类、鹿蹄草等
从幼树更新情况看,黄 山松种子结实能力强,
但幼苗耐荫性差,树冠下难见幼苗、幼树;而常绿树
种如木荷、青冈、甜槠有一定数量的更新幼树 。因此
本类型将逐步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杉木、阔叶树混交林(Q 杉木人工林弃耕
后逐渐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类型。主要分布于
海拔 1 000-1 400 m 的山岙山坡。乔木层上亚层高
15 m 以上,郁闭度 0.6-0.7,树种有杉木OV=12.48)、
木荷(IV=25.23)、马尾松(Ⅳ=9.21)、黄 山松 、拟赤扬 、
东南石栎、光皮桦、南枳棂等 ;下亚层高 8-13 m,郁
闭度 0.3-0.4,种类 有树 参(Ⅳ=9.11)、厚 皮香 or=
9.11)、青 冈、小叶青 冈等 。灌木层高 0.5-3 m,盖度
60%780%,主要有麂角杜鹃、尖叶山茶、马银花 、江
南 越 桔 、 矩 圆 叶 鼠刺 、球 核 荚 蓬 (Viburnum
propinquum)、小叶乌饭、柃木以及小叶青冈、木荷、
石 栎 (Lithocarpus gl~ber)等 幼 树 ;草 本 层 高 5—
80tin,盖度 10%-20%,主要有里 白、苔草类 、华东
瘤足蕨、赤车等 。
杉木 、阔叶树混交林为群落演替之初级阶段,
将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Q 为百山祖中山
地区的特殊类型。百山祖之马尾松实为马尾松与黄
山松之杂交后代,其遗传性状接近马尾松 。主要分
布于车根至桐梓栏、梅岙下至南溪一带海拔 9OO一
1 100m 的山坡、山岗。乔木层有 2-3个亚层,I层
高 18—30 m,郁闭度 0.5-0.7,为马尾松(Ⅳ 37.31)及
个别高大 的木荷(Ⅳ-21.64)、蓝果树等;II、Ⅲ层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余久华等:百山祖 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8-15 m,郁闭度 0.4-0.6,为甜槠(Ⅳ-29.32)、木荷、青
冈类、南岭 山矾 、黑山山矾(Symp/ocos heishanens/s)
等;灌木层高 1-4 m,盖度 70%-80%,主要有石斑
木 、柃木类、麂角杜鹃,及马尾松、木荷、硬斗石栎、
青 冈类 等幼 树 ;草 本 层 高 5-60 cm,盖 度 70%一
80%,有芒萁 (Dicranopteris pedata)、鳞毛蕨、芒
(Miscanthus sinensis)等。
3.4 针叶林
本类型在百山祖中山地区的天然林中仅有黄
山松群系,多为封 山育林恢复的森林,包括 Q·、Q,2
样地,面积约 1 700 hm2。
黄 山松是我 国东部亚热带 中山地区代表性群
落之一。在百山祖集中分布于海拔 1 100-1 750 nl
的中山上部和山脊,以中龄林为主。群落外貌四季
变化不大,为浓绿色。
乔木层为单层林,以黄 山松(Ⅳ=95.69)占优势,
并伴生少量木荷Or=4.31)、甜槠等。成熟林一般高
12-18 m,郁 闭度 0.5-0.7;幼林密度大,随年龄增长 ,
种间竞争激烈 ,迅速出现 自疏过程。主要灌木一般
高 1-3 m,盖度 50%-70%,有映山红 (Rhododendron
simsii)、柃木类、小叶石楠 (Photinia parvifolia)、麂
角杜鹃、马银花 以及木荷 、甜槠 、小叶青 冈、秀丽槭
等幼树;草本层一般高 50-60 cm,盖度 20%-40%,
有芒 、一枝黄花 (Solidago decluens)、五岭龙胆、野
古草 (Arundinela hirta) 等;层外植物有猕猴桃
ctinidia chinensis)、菝~(Smilax china)等。
黄 山松适应性强 ,种子结实丰富,更新能力极
强,在阳坡上部、山脊 ,群落结构较稳定,可形成稳
定群落;但在 山坡 、山岙 ,由于林地灌草茂盛 ,林下
光照不足,幼树难 以存活 ,将逐步为耐荫性常绿树
种所替代,形成针阔混交林 ,并 向常绿阔叶林方 向
演替。
3.5 山地 矮林
本类型分布于百山祖主峰周围,海拔 自 1 500—
1 750 nl,包括 Q2l、Q25、Q26样地 ,面积约 30 hm2。因
山上部森林遭受破坏,环境恶化 ,气候较冷,风力增
大,乔木树种生长受到了限制,遂成矮林。根据其建
群种或优势种可分 4个群系。
云锦 杜鹃矮 曲林(Q 分布于北坡海拔
1 580nl左右的山岗。因山高风大,生长矮曲。以云
锦 杜鹃 (Rhododendron如咖 £,W=26.29))占优
势,其次有映山红 (IV=12.80)、灯笼花(Enkianthus
chinensis,Ⅳ_-7.78)、华 东 山柳 (Clethra barbinervis,
IV=7.22)等 ,还 有相 当数量 生长粗 矮 的黄 山松
9.56),一般高 3-5 m,个别超过 7 m,郁闭度
0.8-0.9。灌木层高 0.5-1.2 m,盖度 20%-40%,数量
不 多 , 主 要 有 翅 柃 、 圆 锥 绣 球 (Hydrangea
paniculata)、显脉冬青等;草本层盖度 10%左右,主
要有珠穗苔草 (Carex ischnostachya)、芒、华双蝴蝶
(Tripterospermum chinense)等 。
本群落演替方 向,在土层中厚处,将 向黄 山松
方向恢复。
猴头杜鹃矮曲林(Q21) 主要分布于北坡海
拔 l 600-1 700 nl左右。以猴头杜鹃(Ⅳ-53.14)占绝
对优势,还有细叶青 冈frV=lO.65)、假地枫皮 (百山
祖八角 ,llicium _『 , W=6.68)、灯笼花
(Ⅳ=6.56)、厚叶杨桐等 ,一般高 3-5 m,个别达 7 m,
郁闭度 0.9;灌木层高 1-1.5 m,盖度 70%左右 ,有硬
叶桂、尖叶山茶、窄基红褐柃 、扁枝越桔 (Vacciaium
japonicum vat.sinicum)等;草本层盖度不足 5%,种
类少,有五岭龙胆、苔草类等。
该群落历经多年变迁仍保持稳定的结构,是中
亚热带特殊生境的成熟群落。
短 柱茶 矮 曲林 (Q 分布 于西 南坡 海拔
l 760 nl左右的山岙 ,与百山祖冷杉紧密相邻 。主要
种类有短柱茶 (Camelia brevistyla,IV=41.93)、华
山矾 (Symptocos chinensis,W=22.70)、显脉冬青 、
四川I山矾等,高 5-8 nl,郁闭度 0.7左右 ;灌木层盖
度 70%-90%,有米箬竹、华山矾等;草本层高 10-
30 cm, 盖 度 5%左 右 ,有 粗 齿 冷 水 花 (胀 口
sinofasciata)、苔草类。
常绿 、落叶矮林 组成树种 有多脉青 冈
(Ⅳ。_l6.30)、小叶 白辛树 (Pterostyrax co os£‘s)、
薄 叶 山 矾 (S~ locm 伽 疗 )、 腺 腊 瓣 花
(Corylopsis glandulifera)、毛 山樱 花 、 中华 石 楠
(Photinia beauverdiana)等 ,高 5-8 m,郁闭度 0.8—
0.9。灌木高 0.5-2 nl,盖度 40%一50%,有华箬竹
(Sa~a sinica)、百山祖玉山竹、绿叶甘橙 (Lindera
neesiana)、 华 山 矾 、 野 珠 兰 (S~phanandra
chinensis) 等;草本植物高 l0—20em,盖度 10%一
20%,有苔草类、赤车等。
本群落因地处海拔 l 700 nl以上,优势种多脉
青冈生长矮化 ,随着环境变化 ,多脉青 冈会逐步稳
居上亚层,演替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3.6 山地灌草丛 .
本类型植物群落分布并不是森林分布的上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带 亚 热带 植物 学报 第 ll卷
而是长期人为的放火烧 山所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
包括 Q 、Q2、Q Q 样地,面积约 100 hm2。目前灌草
丛局限分布于海拔 1 700 m 以上的山上部和 山脊 ,
以主峰周围面积较大。由于原有森林或次生灌丛反
复焚烧,导致水土流失,土壤 日益贫瘠,生境趋于干
旱,加上 山高风大,冬季寒冷 ,一般乔木树种生长受
到限制 ,以灌木和草本植物 为主 ,乔木树木生长矮
化。万里林场建场以来,加强了封 山管理,火灾大为
减少,不少地段都 已逐步恢复为黄 山松林。本类型
根据其建群种可分为五个群系:
禾草灌丛 为百山祖山地灌草丛之主要植
物群落 ,以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为主,夹杂部分低矮
灌木。草本植物一般高40-60 cm,盖度 60%-80%,
以芒、野古草、苔革类 占优势;灌木一般高 0.5-2 m,
盖度 20%-40%,常见的有映山红、华山矾、饭汤子
(viaulv1gtm setigerum)、野茉莉 (Styrax japonica)、
短柱茶等,偶见矮化的黄山松 。
本类型植物群落在 自然条件下,其演替方向将
沿着禾草灌丛一灌丛一稀树灌丛一黄 山松矮林方
向发展,但速度缓慢 。为促进植被演替,防火工作尤
为重要。
波缘红果树垫状灌丛 (Q1) 分布在主峰南
侧 山岗缓坡,面积不大。波缘红果树 (stⅫ 0es
davidiana var.undulata)呈匍匐状生长,密布于灌草
丛中,形成垫状灌丛。群落结构简单,一般高 0.8—
1.5 m,盖度 30%-50%,波缘红果树占优势,其他有
华 山矾 、荚 迷类 等 :草 本一 般高 20-80 cm,盖 度
60%-80%,有芒、野古草、苔草类、五岭龙胆等。
本群落演替方向同禾草灌丛。
胡枝子灌丛 (Ql7) 主要分布于北坡茶木
淤林区,在无林地段群聚成丛 ,与森林或灌草丛镶
嵌分布 。群落结构 简单,一般 高 1 m 左右 ,盖度
60%-90%,以胡枝子 (Lespedeza bicolor)占优势 ,
其次为圆锥绣球、三花莓 (Rubus trianthus)等 :草
本植物高 10-80 cm,盖度 70%-80%,有芒、野古草、
苔草类等。
本群落为先锋群落,随着乔木树种的恢复成
林,将为黄山松林所代替,胡枝子处于林冠下 ,退居
为灌木层的组成成员。
百山祖玉山竹灌丛(蚴 主要分布在主峰
周围,百山祖玉 山竹生长茂密 ,每公顷多达 18万多
株 ,其他灌木数量不多;草本有苔草类等。
华箬竹灌丛 主要分布 于主峰北坡海拔
1 750 m 以上的山坡山岙,密集成群 ,常为单优群
落。植株高 1.5-2.5 m。植物种类组成简单,除华箬竹
外 ,还有百 山祖玉山竹、华 山矾 、小叶 白辛树、水马
桑 (Weigela japonica)、 三 桠 乌 药 (Lindera
obtusiloba)、野珠兰等,草本层稀疏,有苔草类、油点
草(Tricyrtis macropoda)等。
参考文献
【l】EditorialGroupofResearchReportOnthe SituationofBiodivcrfity
inChina(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组).ResearchRcportOilthe
Situation of Biodive~ty in China 嗍 . 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alSciencePress,1997.149.(_mChin~ )
[21 Chen L z (陈 灵芝),et aL Biodiv~siryin China: Status mad
C‘m蛔M Needs嗍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3.(in
chinese)
【3】EditorialBoardofFloraofZhejieng(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Flora ofZhejisng Vo1.1-7嗍 .I~ ghou:刁 iang scienc~and
TcclmologyPublishingHouse。1989-1993.(inChinese)
【4】 Wu M X(吴 鸣翔 ).Abies beshanzuensis M.I-L WlH new
specksofAbies fromChekiang【J1.AOaPhytotaxon Sin(植物分
类学报),1976,14(2):15-21.(inChinese)
[51 Fang JY (方精云).Re-disomion about the forest vcge切 0n
zonafion in easternChina【J】.ActaBot sin(植物学报),2001。43
(5):522-533.(inchine~)
【6】SongYC(宋永昌).Perspectiveofthevegetation 1 01offorest
regionin easternChina .ActaBot Sin(植 物学报 ),1999,41
(5):541-552.(inChinese)
【7】 Wu ZY(吴 征 镒 ).v~ ion inChina嗍 .B嘶ing:Chinese
SciencePress,1980.(inChinese)
【8】 EditorialGroupofForestinZhejieng(浙江森林编写组 Forest in
~oieng嗍 .aeijing,Chin~ ForesW/Press,1993.(inChines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