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3期,2006年6月480
斑叶兰的组织培养
付志惠 李洪林 张建霞 杨波*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 430074
Tissure Culture of 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h. f.
FU Zhi-Hui, LI Hong-Lin, ZHANG Jian-Xia, YANG Bo*
Wuhan Botanic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收稿 2005-10-18 修定 2006-03-16
资助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241121)和中国科学院
武汉植物园园主任基金(05035112)。
*通讯作者(E-mail: yangbo@rose.whiob.ac.cn, Tel: 027-
87510054)。
1 植物名称 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h. f.)。
2 材料类别 茎 段 。
3 培养条件 (1)芽诱导培养基:1/2MS+6-BA 1.0
mg·L-1 (单位下同)+NAA 0.2;(2)增殖培养基:1/2
MS+6-BA 4.0+NAA 0.2+椰汁100 g·L-1;(3)生根培
养基:1/2MS+IBA 0.5+NAA 0.5+活性炭 0.5 g·L-1。
以上培养基蔗糖浓度(1)和(2)为 3.0%,(3)为
2.0%;琼脂粉 5.5 g·L-1;pH 5.8。培养温度为
(24±2)℃,连续光照12 h·d-1,光强为40 mmol·
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芽诱导培养 将斑叶兰当年生的带节茎段从母
株上采下,切成 2~3 cm,自来水冲洗 1 h,洗
净,用 75% 酒精消毒 30 s,无菌水冲洗 3 次,
再用0.1% 升汞溶液(加 1滴吐温)消毒 8 min,无
菌水冲洗 4~5 次,在超净台上用消毒滤纸吸干表
面水分,一节切一段,接种到培养基(1)中。10
d 左右,茎节处开始萌动,逐渐长出白色幼芽。
4.2 增殖培养 将带芽茎段转接入新鲜培养基(2)中
进行增殖培养,20 d 时,幼芽长成约 4 cm 高的
植株,植株茎段上带 2~3 个节;30 d 时,植株
基部长出 2~3 个隐芽,植株长至 6 cm 高,茎段
上带 3~4 个节。将植株茎段带节切成数节,切下
基部隐芽均转入新鲜培养基(2)中继续培养,40 d
为 1 个继代增殖周期,增殖倍数可达 5 (图 1)。
4.3 生根培养 将高3 cm的植株接入到培养基(3),
20 d时,开始生根;30 d时,幼苗生根率达95%,
根数可达 3~4 条,根长 2~3 cm,根系粗壮。
4.4 移栽炼苗 移栽时特别注意要提前将瓶盖打开,
让组培苗适应一下外界的环境。2 d 后,再将小
苗取出,洗净根部琼脂,栽入湿润但拧不出水的
水苔中,盖膜保湿,保持环境温度 20~25℃,成
活率可达 9 0 %。
5 意义与进展 斑叶兰又名小叶青、银线莲,属兰
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 5 0 0 ~
2 800 m的山坡或沟谷常绿阔叶林下,喜荫蔽湿润
环境。斑叶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以全草入
药,性寒,味淡;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活
血止痛,软坚散结;在临床上的治疗肺结核咳
嗽、支气管炎、毒蛇咬伤、痈疖疮疡、鼻疖等
验方中都有使用。另外,斑叶兰叶片十分精美,
有宝石兰之称,可小盆栽植放于案上,或作园林
的点缀陪衬植物。由于本种植物用途广泛、药效
显著,药农大肆采掘,资源已处于濒危境地。斑
叶兰的繁殖一般采用分株法,由于在自然条件下
的繁殖系数极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组织
培养技术快速繁殖斑叶兰可有效保护野生资源,
且可能解决中药材来源匮乏的问题,这对发展我
国中医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斑叶兰的组织
培养尚未见报道。
图1 斑叶兰的增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