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4期,2008年 8月 739
新疆鼠尾草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艾尼瓦尔 ·阿布都热依木, 曾幼玲, 张富春 *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 830046
Tissue Cultur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Salvia deserta Schang
Anwar Abdurehim, ZENG You-Ling, ZHANG Fu-Chun*
Xinjiang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收稿 2008-04-07 修定 2008-05-13
资助 教育部科技基础平台项目(5 0 5 0 1 6 )、国家科技攻关西
部科技行动项目(2001BA901A32)和新疆生物资源基因
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JDX0201-2007-01)。
* 通讯作者(E-ma i l : zfcxju @xju .edu .cn; T el : 0 9 9 1 -
8 5 8 3 5 1 7 )。
1 植物名称 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
2 材料类别 种子萌发形成的幼嫩叶片。
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1)丛生芽诱导及
增殖培养基: MS+6-BA 2.0 mg·L-1 (单位下同) +NAA
0.25; (2)生根培养基: 1/2MS+IBA 0.5。培养基(1)
的蔗糖浓度为 3.0%, (2)的蔗糖浓度为 1.5%; 琼
脂为 7.0 g·L-1, pH 6.0。培养温度(24±1) ℃, 光照时
间 16 h·d-1, 光照强度 40 µ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的获得 将新疆鼠尾草的种子先用自
来水冲洗10 min, 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种子放入
混合灭菌液(70%酒精和0.1%升汞比例为1:4)中消
毒 2 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至少 8遍(由于新疆鼠
尾草种子具有种衣, 所以在冲洗时最好使用灭菌过
的纱布)。随即将处理好的新疆鼠尾草种子接种于
MS培养基中。10 d后, 长出幼嫩苗, 将其叶片切
下, 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10 d后, 伤口基
部开始膨大, 出现乳白色的愈伤组织; 4周后, 愈伤
组织处分化出若干个不定芽(图 1)。
4.2 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 不定芽初始形成后, 将其
转瓶继续培养在培养基(1)上。15 d后, 在不定芽
基部长出许多小的不定芽, 形成不定芽丛。将丛生
芽分割成2~3个为一丛的芽丛, 转接到培养基(1)中
继代培养, 3周左右可继代 1次。
4.3 生根与移栽 取继代培养的芽苗于 1/2MS中壮
苗 20 d, 然后转接于生根培养基(2)中, 2周后基部
可长出数条 4 cm长的不定根, 株高可达 3~4 cm,
生根率 90%。培养 2~3周, 打开瓶盖, 炼苗 4 d, 然
后从培养瓶中取出, 洗去根部培养基, 移入蛭石和
腐殖土(1:2)混合的基质中, 保湿遮阴, 成活率可达
90%以上(图 2)。
图 1 新疆鼠尾草叶诱导不定芽
图 2 新疆鼠尾草组织培养苗移栽成活
5 意义与进展 新疆鼠尾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新疆鼠尾草的亲缘关系与丹参较近,
两者同科同属, 为常用中药, 在新疆广泛分布。民
间以全草入药, 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消肿利尿。有人从此植物中得到具有抗血小板凝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4期,2008年 8月740
集作用的脂溶性化合物和具有肝保护作用的水溶性
化合物, 有可能成为我区医药工业中的原料, 其种
植将会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 与其同属物种的组
织培养已有报道(王建英和刘涤 1987; 袁巧平等
1988; 黄炼栋等 1998; 段英姿等 2003; 张跃非等
2003), 但新疆鼠尾草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报道
迄今未见。
参考文献
段英姿, 牛应泽, 刘玉贞, 郭世星, 彭朝忠(2003). 南丹参离体快速
繁殖与多倍体诱导. 植物生理学通讯, 39 (3): 201~205
黄炼栋, 徐寅泽, 胡之璧(1998). 红根草的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生
理学通讯, 34 (5): 365
王建英, 刘涤(1987). 丹参的器官发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6): 46
袁巧平, 董茂山, 林静芳, 黄钦才(1988). 一串红花枝培养再生植
株. 植物生理学通讯, (1): 36~37
张跃非, 雷家容, 代其林(2003). 丹参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植
物生理学通讯, 39 (2):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