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中的异戊烯基转移酶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684
植物中的异戊烯基转移酶
王惠1 赵德刚2 韩玉珍1,*
1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2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
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Prenyltransferase in Plants
WANG Hui1, ZHAO De-Gang2, HAN Yu-Zhen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2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提要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又称异戊烯基二磷酸合酶, IPPS)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 IPPS 的链长决定机
制,同时分析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异戊烯类化合物;异戊烯基转移酶;类异戊烯基二磷酸合酶;橡胶转移酶;杜仲胶
收稿 2004-12-13 修定   2005-07-08
资助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3CCA02600)。
*通讯作者(E-mail: hanyuzhen@cau.edu.cn, Tel: 010-
62733807)。
异戊烯类化合物(isoprenoid)是植物代谢过程
中重要的次生产物,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广泛而
不可缺少的功能,例如,介导氧化还原反应,作
为膜的结构组成部分,在信号转导中传递转化信
号,抵御捕食者,吸引配偶,调节繁殖周期等[1]。
异戊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从异戊烯基二磷酸
(isoprenyl diphosphate, IPP)与其异构体二甲基烯丙
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 DMAPP)通过缩
合反应得到牻牛儿基二磷酸(geranyl diphosphate,
GPP)开始的,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加入 IPP 单位而
得到其它异戊烯类化合物。这种链伸长反应是由
一类异戊烯基二磷酸合酶(i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IPPS)催化的,这类酶的通俗名称为异戊
烯基转移酶(prenyltransferase)[1]。从更广义的概念
而言,异戊烯基转移酶还包括蛋白异戊烯基转移
酶(protein prenyltransferase)[2]。这类酶催化一种膜
蛋白羧基端CAAX结构元(motif)中半胱氨酸残基上
的巯基与法呢基二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 FPP)
或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GGPP)的加成反应,从而使蛋白异戊
烯基化。
IPPS 还可以进一步分类,从催化位置而言,
有1,4位的缩合酶(称头尾缩合酶)和1,1位的缩合酶
(称头头缩合酶)。这两类酶有不同的催化机制,
序列保守区也不一样,空间结构更是有所区别。
目前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头尾缩合酶。自然界
的许多产物,其实大都是头尾缩合酶和头头缩合
酶两类酶联合作用产生的,头尾缩合酶的产物往
往又成为头头缩合酶的底物。再从头尾缩合酶的
产物双键构型来看,IPPS又可分为催化合成反式
双键的E-IPPS 和催化合成顺式双键的Z-IPPS[1]。
E-IPPS和Z-IPPS又分别包含有多种合成不同链长
终产物的酶(图 1),其中研究较深入的E-IPPS 还
可以根据酶的三维立体结构和产物链长再细分为不
同的种类[3]。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际上合成短中
链产物的IPPS 研究成果,讨论合成超长链产物的
IPPS 研究现状,并分析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 E-IPPS
自Lynen等[4]分离到法呢基二磷酸合酶(FPPS)
后,至今已有数十种来源不同的E-IPPS得到分离
纯化,结果显示,E-IPPS 广泛存在于植物、动
物以及细菌中。在哺乳动物中发现有多种 E -
IPPS,分别是 FPPS、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
合酶(GGPPS)和长链反式异戊烯基转移酶(长链 E-
IPPS)。植物也有数种不同的 E-IPPS,包括牻牛
儿基二磷酸合酶(GPPS)、FPPS、GGPPS、长链
E-IPPS,此外,某些植物还有超长链 E-IPPS,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685
如我国特有树种杜仲[5],能合成天然反式橡胶。
许多细菌有 FPPS、GGPPS 以及长链 E-IPPS 和长
链 Z-IPPS。E-IPPS的广泛分布与其在生物体内具
有多种功能相吻合。Ogura 等[6]曾根据 IPPS 的四
级结构和立体化学性质及产物链长,将IPPS分成
4个亚类,其中E-IPPS 因为研究较深入,被分为
3个亚类,而Z-IPPS则只有 1个亚类。E-IPPS的
3个亚类分别是短链E-IPPS、中链E-IPPS和长链
E-IPPS。后来,由于GPPS 三维结构的确定(与其
它合成短链产物的 E-IPPS 有所区别),以及合成
超长链E-IPPS的存在,这样的划分已显得不够完
整[7]。短链 E-IPPS 包括 FPPS 和 GGPPS。这些酶
需要有二价阳离子参与,并且以同型二聚体的自
然状态执行催化活性。中链E-IPPS包括细菌所具
有的六异戊烯基二磷酸合酶(HexPPS)、七异戊烯
基二磷酸合酶(HepPPS)等。这些酶的四级结构和
短链反式酶不同,它是异型二聚体,其中一个亚
基具有在所有反式酶上都保守的区域,为酶的活
性中心。两亚基组成的复合形态(cosubnuit)对于
将疏水产物从活性位点转移到亲水环境来说十分重
要。这些亚基的基因已经克隆,它们编码于一个
操纵子中。长链 E-IPPS 催化合成长度超过 40 个
C的反式化合物。这类酶不像中链E-IPPS 那样需
要第 2 个亚基,但是这类酶需要异戊烯载体蛋白
(prenyl carrier protein)来将疏水反应产物转移出反
应位点。而对超长链 E-IPPS,还知之甚少(下文
将进一步讨论)。以上所有这些酶中,FPPS 是分
离最早,也是了解最透彻的一个 IPPS,下面将
以FPPS为例说明E-IPPS的催化和链长决定机制。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Utah 州州立大学的
Laskovics 和Poulter[8]为主的许多研究者,用多种
传统的生化方法分析了FPPS的基本催化机制,解
决了一些 FP P S 的反应动力学问题。他们发现,
FPPS 结合 IPP 和烯丙基底物后,烯丙基底物第 1
图1 目前已知的E-IPPS和Z-IPPS种类及其合成产物链长(参考文献3并作修改)
  GPPS: 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PPS: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GGPPS: 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GFPPS:
geranyl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HexPPS: hex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HepPPS: hept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OPPS:
oct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SPPS: sola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DPPS: 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NPPS: non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UPPS: un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DDPPS: dehydrodolichyl diphosphate synthase.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686
位 C 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形成烯丙基阳离子。这
个过程受二价阳离子(如 Mg2+)触发,然后碳正离
子亲电攻击IPP的第4位碳原子,结果形成IPP和
烯丙基底物间的1,4碳键。产物-酶复合体Kcat值
下降以及碳正离子产生速率的限制则导致了产物的
释放。他们由此推断,其他的 E-IPPS 也可能是
通过同样的反应机制,经过反复的缩合反应来完
成催化的。此后,由于 Cornforth 小组[9,10]的工
作,人们对 FPPS 催化 C — C 键形成的立体化学
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C正离子从si-face攻击IPP
上的双键,IPP第 2位 C原子上的一个H原子被移
走,在 2,3 位碳原子间形成新的 E- 双键。后来,
Ito等[11]证明来源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
HepPPS 活性位点具有与 FPPS 一样的立体化学特
性,这暗示可能所有的E-IPPS都具有保守的活性
位点立体结构。1994 年,Chen 等[12]分析了当时
所得到的不同物种的 13 个 E-IPPS(包括 FPPS、
GGPPS、HexPPS 等)序列后,发现了几处保守区
域(图2),其中包括2个富含天冬氨酸结构元(Asp-
r i c h m o t i f , A R M ),其序列为 DDX X D (或
DD X X X X D , D 为天冬氨酸,X 为任意其他氨基
酸)。后来,人们又发现许多以烯丙基为底物的
酶,如蛋白异戊烯基转移酶、单萜环化酶、倍
半萜环化酶等也具有 ARM 序列特征。现有资料证
实,烯丙基底物通过一个 Mg2+,与第 1 个富含天
冬氨酸结构元 (FARM)的 Asp 结合[13]。同年,
Tarshis等[14]发表了鸟类FPPS结晶的X射线衍射研
究结果,最终有效确立了 FPPS 的三维立体结构。
之后,其他一些种类E-IPPS的立体结构也先后确
定,结果表明它们确实具有保守的活性位点立体
结构。Tarshis等[14]的工作还发现,FPPS在体内
以同型二聚体存在,单个亚基分子量为 3 2 ~ 4 4
kD,完全由 a- 螺旋二级结构构成,中心部位 10
个a-螺旋形成一个大的中间空洞,其壁上几乎包
含所有的保守氨基酸。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研究
其它以烯丙基化合物为底物的酶(如鲨烯环化酶、
蛋白法呢基转移酶等)的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与
FPPS 相类似的由 a- 螺旋组成的中心结构。据此
推断,这种a-螺旋形成的空间形状可能正是所有
结合烯丙基底物的酶所共有和必需的,人们将这
样的结构命名为萜合酶折叠(terpenoid synthase-
fold)[3]。
以FPPS保守区域为对象的研究工作揭示了保
守片段的功能。已有多个实验室分别独立构建了
许多 FPPS 上位于 DDXXD 处的突变体,这些研究
显示,FARM 上所有的Asp 和第 2个 ARM 区(SARM)
上第1和第2个Asp对于酶的催化效率来说十分关
键,其影响超过对底物的结合亲和力。与此同
图2 E-IPPS保守区分布及链长决定区的位置[13]
F A R M 位于 C L D R 内,有控制产物链长的功能;S A R M 含有活性中心,对于酶的催化活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687
时,SARM 上最后一个 Asp 对于酶发挥催化活性
不是必需的。之后,对 GGPP S 的相关研究支持
了FPPS 的分析结果。Koyama 等[15]用嗜热脂肪芽
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的FPPS为模
式,分析了两个 A R M 之外其它保守氨基酸的功
能。他们发现,用脂肪族氨基酸取代位于 I 和 V
保守区域上的赖氨酸会引起酶与IPP底物的结合能
力下降,据此推测,酶与 IPP 底物的结合位点位
于I 和 V保守区域上。此外,他们还发现位于 IV
保守区域上的FQ两个连续氨基酸与两个底物的结
合和基本催化活性都有关,可见,保守区域可能
是活性中心最关键的部分,也许就是执行催化功
能的区域。他们没有找到位于 C 端的 VII 保守区
域上的保守氨基酸与底物结合或是催化活性之间有
关系,这些保守氨基酸的功能还有待确定。
F P P S 催化产物的链长是如何决定的呢?
Tarshis等[14]在分析鸟类FPPS及其突变体的X射线
晶体衍射图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产物链长最终是
由酶内部的产物的疏水口袋大小决定的假设。
Tarshis等[16]首先发现N端的FARM附近的Phe112
和 Phe113是形成疏水口袋底部的关键氨基酸,它
们被具有较小氨基酸侧链的脂肪族氨基酸取代后导
致产物变长,这个现象促使人们开始寻找E-IPPS
上决定产物链长的关键氨基酸。Ohnuma 等[17]通
过大量的随机突变体实验分析了酵母IPPS的产物
链长决定机制,发现位于 FARM 之前第 5 个氨基
酸十分关键,这个位置相当于鸟类 F P P S 上的
Phe112,它被较小侧链脂肪族氨基酸取代后导致
原先的 FPPS 具有 GGPP S 活性,原先的 GGPP S
具有 HepPPS 活性,也就是说,酶的产物链长变
长了。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人们已经基本确定
了与短链及中长链E-IPPS产物链长决定有关的关
键氨基酸。现有资料表明,FARM 及其上游区域
是所有 E-IPPS 的产物链长决定因素中最关键的,
这个区域被命名为链长决定区(chain length deter-
mination region, CLDR)(图2)。
综上所述,合成短链产物E-IPPS 的 CLDR 具
有的一般特征是:在真核细胞中,位于 FARM 上
游第5和第4个氨基酸为含有大侧链的氨基酸;在
原核细胞中,FARM 内部则有插入片段。Narita
等[18]根据已有的信息,构建了同时具有两种导致
短链产物结构特征的重组突变体,结果,原始的
FPPS 转变成具有与 GPPS 相似活性的酶,这暗示
两套影响链长的因素有叠加效应,也暗示自然界
中的 GPPS 可能就具有这样的结构。而事实上也
的确如此,薄荷(Mentha piperita)中的GPPS是近
年来分子克隆成功的合成链长最短的 E-IPPS[7],
这个酶有 2 个亚基,大亚基可以结合底物,在其
F A R M 周围有特殊结构:M S L M H D D L P C M,在
F A R M 前第 5 个位置有一个有大侧链的 M ,在
FARM 内部有 PC 两个氨基酸的插入片段。这样,
短链和中长链E-IPPS的链长决定机制已基本得到
阐明,可以说,FARM 周围部分关键位置的氨基
酸,由其侧链大小决定的空间结构上的特性,决
定了疏水口袋的深度,从而控制了产物链长。人
们对这个发生在短链和中长链E-IPPS上的过程可
以理解,却不能设想这样的过程如何在超长链E-
IPPS 上进行。由于产物太大、太长,无法想象
一个装得下如此巨大产物的疏水口袋,所以必需
有一个不同的链长控制机制,但人们对合成超长
链产物的E-IPPS的了解还太少,至今尚未分离出
一个确定的具有执行胶合成功能的蛋白。我们实
验室正进行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中分离与合
成杜仲胶(一种天然的反式聚异戊二烯化合物)直接
相关的蛋白的研究[19,20],期望能进一步了解一些
超长链 E-IPPS 的生理活性和结构特性。
2 Z-IPPS
1998年,Shimizu等[21]克隆到细菌中十一异
戊烯基二磷酸合酶(UPPS),之后,人们又克隆到
酵母中合成50~200个 C链长的 Z-IPPS(dehydro-
dolichyl diphosphate synthase, DDPPS)。两者的比
较显示它们具有相近的分子量(约30 kD),并有高
度的序列相似性。短短几年间,有关 UPPS 的文
献大量涌现[22],迄今为止,从 NCBI 网站已可以
查找到数百种UPPS,占已知Z-IPPS 的绝大部分。
Baba等[23]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认为细菌UPPS是
以同型二聚体的结构形式存在。1 9 9 9 年,
Fujihashi等[24,25]成功得到细菌UPPS的X射线衍射
图,分析该酶的三维结构后,发现 Z-IPPS 的确
是以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每个亚基并不单纯
的由a-螺旋构成,其二聚体内部中心部位有10个
b-折叠。他们还初步鉴定出Z-IPPS与底物结合区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688
域、执行催化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以及同型二聚体
之间相互作用的片段。比较Z-IPPS 与 E-IPPS 的
序列揭示,两者虽然同样是转移异戊烯基的酶,
却没有任何序列相似性,在Z-IPPS中没有找到保
守的ARM。但所有的Z-IPPS 都具有 5个高度保守
的区域(图3)。两类酶的一级结构差异反映出它们
空间结构的不同,体现了催化不同空间构型的顺
式和反式双键的需要。
迄今为止,人们对Z-IPPS的链长决定机制还
不十分清楚,以前有一些报道说自然状态下IPPS
产物链长特异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Yamada等[26,27]
认为不同组织中多萜醇(dolichol)长度有所不同,
肝中的C链长度为90和 95个,睾丸中为85和 90
个。人类肝癌细胞产生的长醇化合物普遍比正常
肝细胞的短 1 个异戊烯基单位。此外,某些植物
中IPPS催化产生的产物链长与植株生理年龄有关
系。例如,银杏树的幼年叶片往往产生 C 链长度
为 70~90 的产物,而老叶则产生 80~95 的产物。
后来人们发现,这些相关酶类都属于 Z-IPPS 类
型,表明 Z-IPPS 产物的链长决定并不十分精确。
目前,所有已知的Z-IPPS的主要产物基本上都是
比它产生的最长产物短一两个单位[3]。这种不很
精确的链长决定现象的原理是什么?是环境影响?
那么,这种环境影响又是如何作用的呢?为什么
E-IPPS 就不那么受环境干预呢?根据现有资料,
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笼统的解释:根据已知的IPPS
三维结构,E-IPPS 和 Z-IPPS 基本都呈球形,E-
IPPS发挥催化功能时,产物埋入酶的内部疏水口
袋中,存在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环境中,底物
浓度过高或过低并不影响它与酶的结合,所以,
产物长度主要决定于酶本身的空间特性;Z-IPPS
酶的直径小于它们催化得到的产物,产物并不埋
藏在酶内部,Z-IPPS的催化过程很可能是和核酸
复制和 mRNA 翻译相类似的过程,底物或产物是
穿越酶体的,因而产物暴露在周围环境中,容易
受到更多的环境因素影响。上面提到的合成超长
链E-IPPS的链长决定也有这样的问题,从Z-IPPS
的链长决定研究结果来看,杜仲胶转移酶很可能
也是受环境因子调控的酶,其结构特征可能与天
然橡胶转移酶有某些共性。
3 超长链异戊烯基转移酶——橡胶转移酶
橡胶是一类高分子的异戊烯类化合物,在现
代生活中,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资
源。我国又是一个天然橡胶资源短缺的国家,这
对我国而言,既是个经济负担,也是战略安全性
隐患。世界上已知的产胶植物共计2 000多种,其
中绝大部分产生顺式天然橡胶,目前生产上最主
要的产胶植物三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所产的
天然橡胶就是顺式结构的,而在我国分布广泛、
生命力极强的产胶植物杜仲所产的天然胶则是反式
结构的。研究合成这些顺式和反式结构的橡胶的
生物合成机制,既是 IPPS 基础研究的深入,同
时在生产中也有积极意义。从我国国情出发,开
发杜仲胶资源可能更为有利,特别是在20世纪80
年代,严瑞芳[5]完善了杜仲胶的硫化工艺后,其
应用领域大大扩展,使得杜仲胶可以在众多领域
中代替传统的天然橡胶。
目前,超长链 E-IPPS 研究还刚刚起步,有
关的酶也正在分离鉴定中,相比之下,顺式结构
天然橡胶合成相关酶已经积累了较多资料[2 8 ]。
1989年,Dennis等[29~31]分离到一种巴西橡胶树胶
粒丰富蛋白,其分子量为14 kD。随后,Attany-
aka等[32]得到了编码该蛋白的cDNA序列,他们将
其命名为橡胶延长因子(rubber elongation factor
protein, REF)。Oh等[33]在1999年采用凝胶层析技
术发现巴西橡胶树还含有一种直径较小的橡胶颗
粒,在其上分离到的一种分子量为 23 kD 的蛋白
也具有促进橡胶合成的作用,为了与之前发现的
R E F 相区别,他们将其命名为小胶粒结合蛋白
(small rubber particle protein, SRPP)。比较两者
cDNA 序列发现,REF 和 SRPP 有较高的同源性,
较短的 REF 基因似乎从属于 SRPP 中的一段。虽
然人们已知道REF和 SRPP在橡胶合成中起一定的
作用,但它们究竟是执行催化功能的酶,还是仅
仅帮助转移产物的辅助因子,目前还不确定。目
图3 Z-IPPS的5个保守区域
  I区是推测的 FPP 底物结合位点,V区是推测的 IPP 结合位
点,并与亚基相互作用有关,其他保守片段的功能还未确定。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689
前人们多数倾向于认为催化橡胶合成的酶是由几种
蛋白形成的复合体,由于自然界不同物种中橡胶
的链长不一,人们又推测复合体中某些因子的差
异导致了链长的不同。有资料表明,巴西橡胶树
所含大小胶粒中橡胶分子大小不同,其不同是否
是因为两种胶粒中促进橡胶合成的成分的不同引起
的,目前还不能确定。2004 年,Kim 等[34]从银
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 Gray)中克隆到SRPP
的同源基因,将其命名为 S R P P 银胶菊同源物
(GHS)。原核表达得到该蛋白的重组蛋白与底物
和漂洗过的胶粒一起温育后,与未加该重组蛋白
的对照相比,发现橡胶含量有更大的增长,这进
一步确认了 SRPP 在橡胶合成中的地位,但由于
实验中没有排除胶粒上其他蛋白的影响,因此还
不能断定 SRPP 是橡胶转移酶的主体。此外,比
较大量的序列信息后发现,REF 和 SRPP 共有的
保守域也存在于部分与逆境相关的蛋白(stress-re-
lated protein, SRP)[35,36] 中。后者分布广泛,不一
定跟橡胶合成有什么关系,但从名字上可以看
出,这类蛋白与植物抗逆境的反应有关。
自然界中已知的产生反式橡胶的植物本来就
不多,而杜仲又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因此积累的
资料非常有限。根据短中链IPPS的研究得到的经
验,可以想象顺反两种橡胶转移酶可能没有同源
性,所以,参考 REF、SRPP 等进行杜仲橡胶合
成相关蛋白同源克隆时,可能会得不到预期结
果,研究反式橡胶合成相关酶时可能只有从分离
杜仲胶所含蛋白入手才更为可行。
4 结束语
异戊烯类化合物功能复杂,其衍生物萜类物
质,涉及各种动植物的不同特性,在药物开发和
农业生产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深刻了解它们的
合成方式,是推动其应用的理论基础。人们已经
对短中链E-IPPS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还有许
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从分子机制来说,酶
如何识别其底物链长?细菌和植物 GGP P S 利用
DMAPP 为起始底物,而哺乳动物却利用 FPP[3],
这其中识别底物的关键在哪里?还有,对酶的缩
合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基础,人们几乎一无所
知。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需在空间上向前移动
方可成为下一步缩合反应的底物,这一过程是如
何发生的?其中酶-底物复合体结构又如何发生相
应的变化?这些都是十分令人感兴趣而又十分复杂
的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分子水平来
说,IPPS的活性是如何调控的?是转录水平,还
是翻译水平抑或是翻译后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
后期兴起的FPPS启动子研究[37,38]显示了IPPS存在
转录调控,但至今这方面信息还很少,其它异戊
烯基转移酶的相关调控信息更少。此外,上文所
谈到的超长链 IPPS 的相关性质,也是未知领域。
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Kellogg BA, Poulter CD. Chain elongation in the isoprenoid
biosynthetic pathway. Curr Opin Chem Biol, 1997, 1:
570~578
2 Marecak DM, Horiuchi Y, Arai H et al. Benzoylphenoxy
analogs of isoprenoid diphosphates as photoactivatable sub-
strates for bacterial prenyltransferases. Bioorg Med Chem
Lett, 1997, 15: 1973~1978
3 Wang KC, Ohnuma S. I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0, 1529: 33~48
4 Lynen F, Agranoff B, Eggerer H et al. Isopentenol pyro-
phosphate isomerase. J Am Chem Soc, 1959, 81: 1254~1255
5 严瑞芳. 杜仲胶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化学进展, 1995, 7:
65~71
6 Ogura K, Koyama T, Sagami H. Poly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Subcell Biochem, 1997, 28: 57~87
7 Burke CC, Wildung MR, Croteau R. 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is
prenyltransferase as a heterodim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9, 96: 13062~13067
8 Laskovics FM, Poulter CD. Prenyltransferase: Determina-
tion of the binding mechanism and individual kinetic con-
stants for farnesyl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by rapid quench
and isotope partitioning experiments. Biochemistry, 1981,
20: 1893~1901
9 Cornforth JW, Cornforth RH, Popjak G et al. Studies on the
biosynthesis of cholesterol. XX. Steric course of decarboxy-
lation of 5-pyrophosphomevalonate and of the carbon to
carbon bond forma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arnesyl
pyrophosphate. J Biol Chem, 1966, 241: 3970~3987
10 Cornforth JW, Cornforth RH, Donninger C et al. Studies on
the biosynthesis of cholesterol. XVII. The asymmetric syn-
thesis of a symmetrical molecule.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1966, 163: 492~514
11 Ito M, Kobayashi M, Ogura K. Stereochemical analysis of
prenyltransferase reactions leading to (Z)- and (E)-polyprenyl
chains. Biochemistry, 1987, 26: 4745~4750
12 Chen A, Kroon PA, Poulter CD. l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protein sequence comparisons, a phylogenetic tree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690
and predictions of secondary structure. Protein Sci, 1994, 3:
600~607
13 Wang K, Ohnuma S. Chain-length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of i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olecular evolution. Trends Biochem Sci, 1999, 24: 445~451
14 Tarshis LC, Yan M, Poulter CD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recombinant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at 2.6A resolution.
Biochemistry, 1994, 33: 10871~l0877
15 Koyama T, Obata S, Ogura K et 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roles of the cysteine residues o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Biochemistry, 1994, 33:
12644~12648
16 Tarshis LC, Proteau PJ, Kellogg BA et al. Regulation of
product chain length by i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 15018~15023
17 Ohnuma S, Hirooka K, Ohto C et al. Conversion from archaeal
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to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Two amino acids before the first aspartate-rich
motif solely determine eukaryotic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
thase activity. J Biol Chem, 1997, 272: 5192~5198
18 Narita K, Ohnuma S, Nishino T. Protein design of 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Structural features that define the
product specificities of prenyltransferases. J Biochem, 1999,
126: 566~571
19 赵德刚,韩玉珍,傅永福等. 杜仲胶生物合成相关蛋白质的研
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9, 4: 114
20 王敏杰,韩玉珍,刘卫平等. 杜仲橡胶颗粒结合蛋白的分离、
纯化及抗体制备. 林业科学, 2003, 39: 23~28
21 Shimizu N, Koyama T, Ogura K.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un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No
sequence similarity between E- and Z-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J Biol Chem, 1998, 273: 19476~19481
22 Apfel CM, Takacs B, Fountoulakis M et al. Use of genomics
to identify bacterial undecapren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ssential
uppS gene. J Bacteriol, 1999, 181: 483~492
23 Baba T, Muth J, Allen CM. Photoaffinity labeling of
undecapren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with a farnesyl py-
rophosphate analogue. J Biol Chem, 1985, 260: 10467~10473
24 Fujihashi M, Shimizu N, Zhang YW et al.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undecaprenyl diphos-
phate synthase from Micrococcus luteus BP 26. Acta Crystallogr
D Biol Crystallogr, 1999, 55: 1606~1607
25 Fujihashi M, Zhang YW, Higuchi Y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cis-prenyl chain elongating enzyme, undecaprenyl diphos-
phate syntha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1, 98: 4337~4342
26 Yamada K, Yokohama H, Abe S et al.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olichols
in tissues and plasma. Anal Biochem, 1985, 150: 26~31
27 Yamada K, Abe S, Suzuki T et al.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olichyl
phosphates in tissues. Anal Biochem, 1986, 156: 380~385
28 Singh AP, Wi SG. The micromorphology and protein char-
acterization of rubber particles in Ficus carica, Ficus
benghalensis and Hevea brasiliensis. J Exp Bot, 2003, 54:
985~992
29 Light DR, Dennis MS. Purification of a prenyltransferase that
elongates cis-polyisoprene rubber from the latex of Hevea
brasiliensis. J Biol Chem, 1989, 264: 18589~18597
30 Dennis MS, Light DR. Rubber elongation factor from Hevea
brasiliensis.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role in rub-
ber biosynthesis. J Biol Chem, 1989, 264: 18608~18617
31 Dennis MS, Henzel WJ, Bell J et al. Amino acid sequence of
rubber elongation factor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rubber par-
ticles in Hevea latex. J Biol Chem, 1989, 264: 18618~18626
32 Attanyaka DPSTG, Kekwick RGO, Franklin FCH. Molecular
cloning and nucleotide sequencing of the rubber elongation
factor gene from Hevea brasiliensis. Plant Mol Biol, 1991,
16: 1079~1081
33 Oh SK, Kang H, Shin DH et al.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novel cDNA clone encoding a small
rubber particle protein from Hevea brasiliensis. J Biol Chem,
1999, 274: 17132~17138
34 Kim IJ, Ryu SB, Kwal YS et al. A novel cDNA from Parthenium
argentatum Gray enhances the rubber biosynthetic activity
in vitro. J Exp Bot, 2004, 55: 375~385
35 NCBI网站Conserve Domain Database. http://www.ncbi.nlm.
nih.gov
36 Sookmark U, Pujade-Renaud V, Chrestin H et al. Character-
ization of polypeptides accumulated in the latex cytosol of
rubber trees affected by the tapping panel dryness syndrome.
Plant Cell Physiol, 2002, 43: 1323~1333
37 Jackson SM, Ericsson J, Metherall JE et al. Role for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in the regulation of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and in the control of cellular
levels of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evidence from sterol
regulation-defective cells. J Lipid Res, 1996, 37: 1712~1721
38 Ericsson J, Jackson SM, Edwards PA. Synergistic binding of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and NF-Y to the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promoter is critical for ste-
rol-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he gene. J Biol Chem, 1996,
271: 24359~2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