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花独蒜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4期,2004 年 8 月 455
白花独蒜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陈之林 叶秀麟* 粱承邺 段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ogation of Pleione albiflora
CHEN Zhi-Lin, YE Xiu-Lin*, LIANG Cheng-Ye, DUAN Jun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收稿 2003-08-08 修定   2003-12-01
资助  广东农业厅科技计划项目(c20304、2002A2040801、
2003A2010401)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
目(kscx2-sw-319)。
* 通讯作者(E-mail:xlye@scib.bc.cn, Tel:020-37201242)。
1 植物名称 白花独蒜兰(Pleione albiflora)。
2 材料类别 种子、原球茎。
3 培养条件 种子播种培养基: (1)KC[1]+CM 100
mg·L-1(单位下同)+AC 2 g·L-1。拟原球茎诱导培养
基: (2)MS+NAA 1.0;(3)MS+6-BA 1.0;(4)
MS+NAA 1.0+6-BA 0.2;(5)MS+NAA 0.2+6-BA 1.0。
生根壮苗培养基: (6)Hypenox2 号(N∶P∶K=20∶
20∶20,美国Hyponex化学公司产品) 2 g·L-1+NAA
0 . 5 + 香蕉匀浆 100 m l ·L-1+ A C 2 g ·L-1。以
上培养基分别附加 1.5% 蔗糖、0.8% 琼脂,pH
5.4。培养温度(25±1)℃,光照度 1 000~1 500
lx,光照时间14 h·d-1;种子播种后暗培养2周,
再转入光下培养。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种子的萌发 白花独蒜兰授粉 210 d后采收
未开裂荚果,用70% 乙醇浸泡1 min,再用 0.1%
升汞溶液灭菌15 min,无菌水清洗5次,切开荚
果,将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基(1)上。暗培养 2 周
后,种子萌发,出现白色原球茎,转入光下培
养 4 周,产生直径 2 mm 左右的绿色原球茎。
4.2 拟原球茎诱导 将种子产生的原球茎纵切为二,
接种到培养基(2)~(5)上。培养30 d后,所有的培
养基上都有拟原球茎诱导增殖,(2)、(3)、(5)上诱
导率较小,形成的拟原球茎数量少,其中(3)、(5)
上部分形成丛生芽;(4)的诱导效果最好,切块膨
大,其上形成许多拟原球茎,将拟原球茎切割成
小块后仍然接种在培养基(4)上,如此反复继代,
可持续增殖。在诱导后的增殖培养中继代时间可
缩短为 25 d,增殖率在 6 倍以上。
4.3 苗的诱导 在培养基(4)上继代的拟原球茎不切
割,延长在培养基上培养时间到35 d,大部分拟
原球茎上产生芽点并生长,同时部分拟原球茎继
续增殖,形成苗、球茎混杂的团块。本实验中,
不需专门的成苗培养基,减少换瓶的工序,有利
于生产中节约成本。
4.4 生根与移栽 将形成苗的拟原球茎分离出来后,
接种到培养基(6)上。20 d后茎膨大,叶片生长,
茎基部有 2~5 条根长出,生根率 90% 以上。在培
养 60 d 后,植株的球茎膨大,直径可达 5 mm,
叶片长约 7~10 cm。这时将培养瓶置栽培温室中
炼苗14 d,取出小植株,将培养基洗净后种植于
碎蛇木和水苔混合基质上,保湿遮荫,成活率在
60%左右。如将植株在该培养基上长期培养达3个
月以上时,发现大部分植株叶片黄化脱落,根生
长停滞或死亡,只留下球茎,类似自然条件下独
蒜兰休眠的原球茎。目前,这拟球茎出瓶后未见
萌发,出瓶的植株虽能成活,但生长缓慢,并
开始落叶,可能是由于广东地区夏季气温较高,
不适合独蒜兰生长造成的。独蒜兰试管苗的出瓶
和栽培管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5 意义与进展 独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有很高观赏
价值的一个属,全属约 16 个种,大部分分布在
我国。独蒜兰花形独特,花色艳丽,国际市场
上有较大需求。野生兰花资源再生缓慢,并受国
际植物保护公约的保护。多年来我国出口的兰花
中有不少是野生兰花,品质差,价格低,还造
成了大量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展兰科植物的育
种和商业性生产研究是有意义的。兰科植物种子
需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常规方法增殖很难,本
文结果对野生独蒜兰资源的保护和商业性生产开发
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独蒜兰的组培快繁未见
报 道 。
参考文献
1 Kundson L.Nutrient studies of orchids. Bot Gaz, 1951,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