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1 卷 第 2 期 植 物 研 究 2001年 4 月
Vol.21 No.2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Apr., 2001
大穗和中华结缕草的群落特征及种内分异研究
王 艳 张 绵 张学勇 董厚德
(辽宁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沈阳 110036)
摘 要 大穗结缕草为盐生植物 ,主要生长在沿海潮沟两侧的滨海盐土地带上 ,其区系组成绝大
多数种类属于盐生植物 ,为海滩原生植物群落。中华结缕草为耐盐的优良草坪植物 ,其野生群落
主要分布在沿海 2 ~ 40m的滨海阶地上。其生态幅较宽 ,土壤 pH 在 7.2 ~ 9.2之间 。中华结缕草
群落为单优群落 ,盖度多在 60%~ 90%。中华结缕草种内存在十分丰富的变异 ,采用模糊聚类的
方法将 17份草样划分为 6类 ,各类间差异很大。主分量分析表明有性繁殖器官如果穗高度和营
养器官特征如叶长和匍匐茎扩展速度是研究中华结缕草种内分异的重要指标。这 2 种植物可作
为沿海城市建植草坪的优良植物。
关键词 大穗结缕草 ,中华结缕草 ,群落 ,模糊聚类
STUDYON THE COMMUNITIESOF ZOYSIA MACROSTACHYA AND
ZOYSIA SINICA AS WELL AS VARIATIONS UNDER GENUS OF ZOYSIA
SINICA
WANG Yan ZHANG M ian ZHANG Xue-yong DOGN Hou-de
(I nstitute o f Eco logy & Environment of Liaoning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036)
Abstract Zoysia macrostachya is a kind of salt-living plant.I t mainly grows on salt-soil along sea-
bank.Most species in i ts section system are salt living.Its communities belong to original beach com-
munity .Zoysia sinca and Zoysia macrostachya are suitable lawn g rasses for cities along seas.Zoysia
sinica is a kind of law n grass w ith salt tolerance character.Its communities mainly dist ribute at 2 ~
40 meters height along seas.It s ecological breadth is w ide.The pH values of soil where it grow s are
between 7.2 ~ 7.9.Zoysia sinica communities are sing le dominant and i ts cover deg rees are betw een
60 ~ 90 percent.There is abundance variat ion in Zoysia sinica.17 samples are divided into 6 types by
Fuzzy method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types are great.PCA analy sis shows that sexing re-
produce org an such as the height of spike , and nourishment organs such as the leng th of leaf and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stolen are important indexes for studying the variations under the genus of Zoysia
sinica.
Key words Zoysia macrostachya;Zoysia sinica;community ;fuzzy clustering
大穗结缕草(Z .macrostachya Franch.et
Saw.)和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是禾本
科画眉草亚科结缕草属的多年生植物。这 2种植物
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劲的根状茎和匍匐茎 ,叶片质
地较细 ,色泽美 ,扩展快 ,是非常珍贵的草坪植物 。
它们还具有更为突出的优点 ,即:大穗结缕草为盐生
第一作者简介:王艳(1970-),女 ,助理研究员 ,植物生态学。
收稿日期:2000-10-10
植物 ,中华结缕草耐盐土生境 ,因此是滨海城市绿化
的重要植物。但是国内外对它们的研究很少 。本文
旨在对大穗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开展群落学研究 ,
并对中华结缕草进行种内分异研究 ,从而推动对我
国中华结缕草和大穗结缕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1.1 群落学研究:于 1992 ~ 1999年 ,在辽宁和山东
进行大穗结缕草群落和中华结缕草群落调查 。方法
是在群落内设 1x1m2 样方 ,调查植物种数 、高度 、盖
度 、频度。并采集土样 ,在实验室内测定土壤有机质
含量 、质地 、pH 值 、含盐量等。
1.2 种内分异研究:在辽宁 、山东分布区内的不同
生境上采集野生中华结缕草草样 17份(10x10cm2
大小),统一栽植于辽宁大学草坪生态试验园内。环
境条件一致 ,进行统一管理 。调查叶长 、叶宽 、返青
期 、匍匐茎数量等级 、节间长 、匍匐茎长度月增量 、果
穗高 、密度 、秋季叶片色泽 、生长季叶片色泽 、叶片背
面叶毛有无等各项指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各草样
进行聚类分析 ,以研究其种内分异 ,并对各项指标进
行主分量分析 。分析工作在计算机上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穗结缕草群落
大穗结缕草属盐生植物 ,分布于辽宁南部 、山
东 、江苏 、浙江等沿海地带 ,在滨海潮间带附近形成
群落 ,海拔 0.5 ~ 2.0m 。土壤为潮滩盐土和滨海盐
土。成土母质由海滨冲积物组成 ,为沙土 、沙壤土和
粘土 ,由潮滩盐土脱离海潮直接影响后 ,逐渐演变而
成。地下水含盐较高 ,表土有较高的积盐。常见白
色盐霜和结皮呈斑块状分布 。表层含盐量在
0.5%~ 1.0%左右 ,其盐分主要由阴离子 HCO+3 ,
Cl- ,SO2 和阳离子 Ca2+ , Mg2+ , Na+和 K+组成 。
土壤 pH 值在 8.2 ~ 8.9(表 1)。
表 1 大穗结缕草生境的因子测定
Table 1 Factors determiation of Zoysia macrostachya habitat
地点 时间 pH 土壤质地 含盐量% 有机质
营城子盐场海滩 96.7.11 8.5 轻壤土 0.552 0.6
营城子海滩 93.8.25 8.6 沙壤土 0.978 1.0
营城子盐场前滩 93.8.26 8.9 中壤土 0.65 0.7
山东胶南小场 99.7 8.2 0~ 10cm 粘土
10 ~ 20cm 轻壤土
0.307
0.536 0.3 ~ 0.5
大穗结缕草群落的区系组成绝大多数种类属
于盐生植物 ,为海滩原生植物群落 。根据五个样方
调查 , 记载了 20 种植物。均为盐生植物和耐盐植
物。平均每平方米 5 种。频度大于 50%的植物 4
种(见表 2)。
表 2 大穗结缕草群落 C.A.C.及频度表
Table 2 C.A.C and frequency of Plants in Zoysia macrostachya communities
植物种名 拉 丁 名 C.A.C. 频度%
大穗结缕草 Zoysia macrostachya 5750 100
芦苇 Phragmites comm unis 1400 80
獐茅 Aeluropus litoralis var.sinensis 1050 60
中华补血草 Limonium sinense 652 80
碱蓬 Suaeda glauca 352 60
星星草 Puccinellia tenuif lora 350 40
微药碱茅 Puccinelia micrandra 302 40
萝摩 Metaplex is japonica 300 20
中华结缕草 Zoysia sinica 300 20
假苇拂子茅 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 52 40
砂躜苔草 Carex kolomugi 50 20
狭叶砂引草 Messerschmidia sibinica var.angustior 50 20
碱蒿 Artemisia anethi folia 4 40
狼尾草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2 20
乳头灯心草 Tuncus popillosus 2 20
苦荬菜 I xeris denticulata 2 20
雅葱 Scozenera ruprichtiana 2 20
菱叶枸杞 Lycium chinense var.rhombifolium 2 20
注 1.C.A.C.为盖度~ 多度等级(Cover-abundance scale)是把盖度值和多度值结合起来 , 以确定种在群落中的优势
2792 期 王 艳等:大穗和中华结缕草的群落特征及种内分异研究
度。本文采用 Braun-blanquet 等级 ,依据公式计算盖度~ 多度系数(Coverabundanee coef ficient)或简称盖度系数 , 即C.A.
C.,其公式为[ 1]
C.A.C.=∑(nixA)/ N
ni———该种在某一盖度-多度值出现的次数
A ———该等级的平均值
N———取样总数目
建群种大穗结缕草高 15cm ,盖度 40 ~ 50%,盖
度—多度系数(C.A.C.)为 5750 ,占绝对优势 。伴
生植物中频度大于 50%的伴生植物有 5种 ,按在群
落中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芦苇(Phragmites acus-
tralis)、獐茅(Aeluropus litoralis var.sinensis)、中
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碱蓬(Suaeda glau-
ca)、星星草 (Puccinellia tenuif lora) 、微药碱茅
(Puccinel lia m icrandra)、萝摩(Metaplex is japon-
ica) 、 假 茅 拂 子 茅 (Calamagrostis pseu-
dophragmites)、砂钻苔草(Carex kolomugi)、狭叶
砂引草 (Messerschm idiasibirica var.angusrior)、碱
蒿(Artemisia anethi fol ia)等 。
大穗结缕草群落在海滨潮间带具有重要的消浪
作用和降低海浪冲蚀作用 ,也是滨海城市 、重盐土上
建植草坪的优良植物 。
2.2 中华结缕草群落特征
中华结缕草分布地域较广 ,北起辽宁南到福建
和台湾。但其生长生境有局限性。在辽宁沿海只生
长在海滨 1 ~ 2级阶地上 ,海拔 1 ~ 2m 或 20 ~ 40m 。
呈条状带沿海分布。在山东除在海拔 1 ~ 2m 的海
滩外 ,也在滨海 20 ~ 40m 海滨阶地上形成群落。在
海边高潮带附近 ,还在大穗结缕草群落的外围形成
单优种群落 ,有时可以进入海拔 1m 以下的大穗结
缕草群落中 ,成为大穗结缕草群落中的成分。图 1
说明了中华结缕草 、大穗结缕草 、结缕草各自适生的
pH幅度。
图 1 3 种结缕草属植物的 pH 幅度
fig.1 pH range of 3 kinds of Zoysia plants
中华结缕草为耐盐植物。由于其生长地势比大
穗结缕草群落稍高 ,潮滩盐土经淋洗作用 , 盐分减
少 ,草甸化过程增强 ,由滨海盐土转化为草甸盐土和
草甸土 。中华结缕草群落对生境适应性强 ,生态幅
较宽。土壤 pH 值多在 7.5 ~ 9.0左右 。高阶地上
pH值在 7.2 ~ 7.5左右 ,土壤质地为中壤 ,土壤表层
盐分 0.04%~ 0.08%,为草甸土;在滨海 2 ~ 3m 的
阶地上 ,为草甸盐土 ,pH 为 7.5 ~ 7.8 ,土壤表层含
盐量为0.1%左右;在海滨潮滩地段 ,pH 值为 8.1 ~
9.28 ,土壤表层含盐量为 0.4%~ 0.6%,为滨海盐
土和强度盐化土。
表 3 中华结缕草群落的生境特点
Table 3 Habitat characters of Zoysia sinica communities
群落名称 样 方 数 总种数
频 度 >
50% 的 种
数
每 m2 种数 pH 幅度 土壤 生境
中华结缕
草 群 落 14 46 2 3 6.24~ 9.28
草甸 盐土
和草甸土
海滩及海滨阶地
海拔 1 ~ 40m
中华结缕草群落种饱和度不高 ,14 个样地记载
植物 46种 ,每平方米平均有 3.3种 。频度>50%的
植物仅有 2种 ,中华结缕草在群落中高 5 ~ 6cm , 盖
度多在 60%~ 90%(100%),多度 ~ 盖度系数(C.
A.C.)为 6429 ,居绝对优势 。群落中其它植物的出
现 ,多属偶见(其群落特点见表 3 , 4)。因此 ,中华结
缕草群落为单优种群落。在海滩上主要伴生植物为
芦苇(Phragm ites communis)和中华补血草(Limo-
nius sinense)、 碱 蓬 (Suaeda glauca)、 碱 蒿
(Artem isia anethifolia)、海滩苔草(Carex scabri fo-
lia)。在滨海高阶地上主要伴生植物为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mum)。随着地势逐渐升高 ,中
华结缕草在群落中数量增多 , 其次有小红菊
(Chrysanthemum zawadzki subsp.lati lobum)、丛
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糙隐子草(Cleis-
rogenes squarrosa)。
280 植 物 研 究 21 卷
表 4 中华结缕草群落 C.A.C及频度表
Table 4 C.A.C and frequency of plant in Zoysia sinica communities
植物种名 拉 丁 名 C.A.C. 频度%
中华结缕草 Zoysia sinica 6429 100
芦苇 Phragmites comm unis 324 50
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mum 111 43
中华补血草 Limonius sinense 107 7
丛生隐子草 Cleistogenes caespitosa 107 7
大戟 Euphorbia pek inensis 107 7
牡蒿 Artemisia japonica 107 7
雀麦 Bromus japonica 107 7
桔草 Cymbopogon goeringii 107 7
狼尾草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107 7
朝鲜艾蒿 Artemisia argyi var.gracilis 107 7
结缕草 Zoysia japonica 54 29
碱蒿 Artenisia anethifolia 37 29
碱蓬 Suaeda glauca 19 7
狗牙根 Cynoden tactylon 19 14
三棱草 Scirpus triqueter 18 7
狗娃花 Heteropappus hispidus 18 7
芒 Miscanthus sachari florus 18 7
山扁豆 Cassia nomame 18 7
白茅 Imperata cy lindrica 18 7
黄背草 Themeda japonica 18 7
缘毛鹅观草 Roegneria pendulina 18 7
短萼鸡眼草 K ummeronvia stipulacea 18 7
兴安胡枝子 Lespedeza dahurica 3 28
萝摩 Metaplex is japonica 3 29
大蓟 Cirsium setosum 1.4 7
雅葱 Scozonera ruprechtiana 1.4 14
防风 Siler diraricatum 1.4 7
苦荬菜 I xeris denticulata 1.4 14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0.7 14
大丁草 Leibnitz ia anadria 0.7 14
紫丹草 Messerschmidia sibirica 0.7 7
星星草 Puccinellia tem uif lora 0.7 7
大穗结缕草 Zoysia macrostachya 0.7 7
野大豆 Glycine ussuriensis 0.7 7
狼尾巴花 Lysimachia barystachys 0.7 7
车前 Plantago asiatica 0.7 7
水麦冬 Triglochin palustre 0.7 7
糙隐子草 Cleisrogenes squarrosa 0.7 7
小红菊 Chrysanthemum zawadzki subsp .latilobum 0.7 7
乳头灯心草 Tuncus popillosus 0.7 7
海滩苔草 Carex scabri folia 0.7 7
长穗飘拂草 Fimbristy lis longispica 0.7 7
野决明 Thermopsis fabacea 0.7 7
龙牙草 Agrimonia pilosa 0.7 7
2.3 中华结缕草的种内分异研究
2.3.1 中华结缕草形态聚类分析
17份中华结缕草的形态观测值见表 5 ,各指标
分级见表 6。
2812 期 王 艳等:大穗和中华结缕草的群落特征及种内分异研究
表 5 17份中华结缕草各指标值
Table 5 Index s values of 17 Zoysia sinica samples
草
样
号
返
青
级
生长
季色
泽
匍匐
茎量
级
秋
季
叶
色
叶背
毛有
无
密度
等级
叶
长
cm
叶
宽
mm
草
层
高
节
间
长
cm
匍匐
茎长
度月
增量
cm
果
穗
高
cm
1 5 1 3 1 0 3 18.66 3.48 24 3.49 53.58 19.95
2 2 2 4 1 0 3 23.22 3.82 26 4.93 102 15.75
3 2 2 4 1 0 4 28.34 3.86 32 4.96 121.9 16.54
4 4 3 3 1 0 2 25.22 3.42 26 5.52 35.3 12.33
5 1 3 2 3 0 3 18.8 3.82 14 3.94 29 13.21
6 2 3 2 1 0 3 16.14 3.56 17 3.92 57.8 11.59
7 3 1 3 1 0 1 20.36 3.88 22 4.99 78.16 13.3
8 5 2 3 1 1 5 21.06 4.22 30 4.63 43.4 16.92
9 4 2 4 1 0 2 16.66 4 20 5.26 79 14.98
10 5 2 4 4 0 2 22.46 3.4 36 6.7 80.85 17.84
11 1 3 3 1 0 5 16.6 3.3 17 4.85 97.9 12.6
12 4 2 3 1 0 1 20.7 3.78 14 4.71 110.4 17.1
13 1 3 4 3 0 5 17.16 3.72 14 4.66 77 13.12
14 4 3 3 2 0 5 18.84 3.4 26 3.99 48.5 19.96
15 4 2 3 1 0 3 18.06 3.8 23 5.05 68 15.22
16 4 2 4 1 0 5 25.48 4.1 33 5.96 132.5 16.72
17 5 2 4 1 0 4 23.88 3.98 34 5.56 80.55 28.56
表 6 各指标级别的划分
Table 6 Ranking of indexes
等级 返青期 密度(分蘖数/ 10cm2)
生长季
叶片色泽
丛周围匍匐茎
扩展数量 秋季叶色 叶背毛有无
0 无
1 5月 11 日~ 5月 15 日 100 ~ 125 黄绿 匍匐茎数<10 枯黄 有
2 5 月 6 日~ 5 月 10 日 125 ~ 150 绿 匍匐茎数>10 ,但不是四周全有 金黄
3 5 月 1 日~ 5月 5日 150 ~ 175 兰绿 四周全有匍匐茎 ,目测数量可数 紫
4 4月 26 日~ 4月 30 日 175 ~ 200 四周布满匍匐茎 , 目测数量不可数 红
5 4月 20 日~ 4月 25 日 200 以上
分类方法采用模糊聚类 ,首先建立 17个草样 、12个
属性特征的Fuzzy n×n价相似矩阵 R=(rij), rij为相
似系数。本文的 rij采用夹角余弦法进行计算:
rij = ∑ xikxjk∑ x ik2 ∑ xjk2
k 为属性特征数 ,取值 1到 m ;x 为各项测定值
然后 ,再求出 R 的传递闭包R *=t(R),从而
将 R改造成 Fuzzy 等价矩阵 R *,由 R *作出动态
聚类图[ 2] 。
聚类分析图见图 2。在λ∈(0.987 ,0.992)处可
以将所有中华结缕草草样分为 3类;在λ∈(0.992 ,
0.993)处可以分为 4类;在λ∈(0.993 , 0.995)处 ,
将中华结缕草分为 6类;在λ∈(0.996 , 0.997)处 ,
可以分成 8类;在λ∈(0.997 , 0.998)处 ,可以将草
样分成 12类;在λ∈(0.998 ,0.999)处 ,可以分成 16
类。经过对各种λ值分类结果的比较 ,我们认为在
λ∈(0.993 , 0.995)处将草样分成 6 类是比较适宜
的。第一类包括 2 ,3 , 6 , 7 , 9 , 11 , 12 , 13 , 15 ,16 号共
10个草样 ,其基本共同点是扩展速度快 。如月均匍
匐茎伸长长度项 , 16号为 132.5 cm , 3 号为 121.9
cm ,12号为 110.4 cm ,2 号为 102cm ,11号为 97.9
cm ,9号为 79 cm ,7号为 78.16 cm , 13号为 77 cm ,
15号为 68 cm ,6号 57.8 cm 。第二类包括 1 , 14 , 17
号 3个草样 ,特点是果穗高。其中 , 1号果穗高度为
282 植 物 研 究 21 卷
19.95 cm , 14 号为 19.96 cm ,最突出的是 17号 ,果
穗平均高度为 28.56 cm 。中华结缕草的果穗一般
低于草层 ,而且抽穗很不整齐 ,然而 17号草的果穗
显著高于草层 ,果穗最高者达到 41cm ,而且抽穗时
期较为集中 ,抽穗率很高 ,这是不同于其他中华结缕
草的显著特点。结缕草属植物目前能够用种子建造
草坪的只有结缕草(Zoy sia japonica),中华结缕草被
排除在外的原因之一是种子产量非常低 。17 号草
的抽穗率高 ,很有希望培养成为生产草籽的品种;并
且它的果穗高于草层 ,这个特点将适合于机械化采
集草籽 , 目前结缕草植物草籽的采收都靠人工 , 其
中果穗高矮不齐且大都低于草层是一个重要原因 ,
因此培育果穗显著高于草层的品种也是一个重要的
育种目标 , 由此可见 , 17 号草样十分具有培育 、开
发潜力 。其余 4类均由单个草样构成 ,其中有 2 个
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 10号草样 ,该草在秋
季呈现十分美丽的红色 ,这种颜色在沈阳可从 10月
初开始一直持续到 11 月中旬 ,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
值 ,而且它的扩展速度很快 ,这在坪用方面也是一个
十分突出的优点。另一个是 8号草样。一般中华结
缕草的叶片背面没有表皮毛 ,而该草叶背面的表皮
毛极为浓密 ,叶毛长度近 2毫 m 。这是一个十分显
著的变异特征 。第 5类包含 4号草样 ,该草样没有
特别显著的特点。最后一类包含 5号草样 ,它的特
点是扩展速度慢 ,月匍匐茎平均伸长仅为 29 cm ,是
16号的 20%左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用模糊聚
类方法基本上将不同特点的中华结缕草草样区分开
来 ,说明 Fuzzy 这种科学的 、定量化的分类方法应用
于中华结缕草的种下分类是比较适宜的[ 3] 。
图 2 中华结缕草聚类图
Fig.2 Clustering tree-diag ram of Zoysia sinica
2.3.2 中华结缕草主分量分析
主分量分析结果见表 7 、8。
表 7 中华结缕草主分量分析的特征值和累计百分数
Table 7 Zoysia sinica s characteristic values and accumulative percents by PCA analysis
主成分 特征值 百分数/ % 累计百分数
λ1 130322.2 97.9 97.9
λ2 2376.101 1.78 99.68
λ3 188.707 0.14 99.83
λ4 144.2893 0.11 99.93
λ5 41.5618 0.03 99.97
λ6 13.6018 0.01 100
λ7
由表 7可以看出 ,在 12个主成分中 ,前 2 个主
成分的累计达 99.68%,其中第一个主分量占全部
信息的 97.9%,说明第一排序轴保留了几乎所有信
息[ 4] 。由表 8可见 ,对第一主分量影响最大的是匍
2832 期 王 艳等:大穗和中华结缕草的群落特征及种内分异研究
匐茎长度月增长长度 ,负荷量值为 331.43;其次是
草层高度 ,负荷量值为 94.23;再次是叶长 ,负荷量
值为 81.19;然后是果穗高度 ,负荷量值为 61.97 ,其
它因素影响较小。所以 ,第一主分量基本是反映扩
展速度 、草层高矮 、叶长这几个营养器官特征和果穗
高度这个有性繁殖特征的 ,是一个综合了各主要特
征的轴 。对第二主分量作用最大的是草层高度 ,其
次是叶长 。匍匐茎长度月增长长度的变化与第二轴
的变化相反 ,负荷量值为-19.14 ,所以第二轴主要
反映营养器官特性。叶宽的贡献较小 ,原因是中华
结缕草各草样叶片质地均较细 ,变化不大。对第三
主分量作用最大的是果穗 ,负荷量值为 9.68 ,所以
第三轴基本是反映有性繁殖器官特征的 。因此 ,主
分量分析的结果很好地反映了中华结缕草种下分类
的基本情况。
表 8 12个观测特征对前 3个主分量的负荷量表
Table 8 Loading quantities of 12 characters to 3 principal components
特征 第一主分量 第二主分量 第三主分量 S
叶长 81.19 20.94 3.14 83.91
叶宽 14.36 3.44 1.91 14.88
草层高度 94.23 33.35 -8.53 100.32
返青级 12.15 5.47 0.14 13.33
生长季色泽 8.46 2.53 2.10 9.07
匍匐茎量级 13.16 2.44 0.58 13.39
节间长 19.34 4.63 0.78 19.90
匍匐茎长度月增长量 331.43 -19.14 -0.44 331.98
果穗高 61.97 19.16 9.68 65.58
叶背毛有无 0.16 0.43 -0.10 0.47
秋季叶色 5.42 2.21 1.18 5.98
密度 12.74 3.38 1.39 13.25
3 结论
3.1 大穗结缕草主要生长在沿海潮沟两侧的滨海
盐土地带上 ,生境土壤的 pH 值在 8.5 ~ 9.5 ,其区系
组成绝大多数种类属于盐生植物 ,为海滩原生植物
群落。对海岸具有重要的消浪防蚀作用 ,也是重盐
土上建植草坪的优良植物 。
3.2 中华结缕草一般叶片质地较细 ,色泽美 ,扩展
快 ,是国产珍贵的优良草坪植物 ,开发潜力很大。
3.3 中华结缕草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带 ,一般形成单
优群落 。生境土壤的 pH 值在 7.2 ~ 9.3左右 ,为耐
盐植物 ,可作为沿海城市建植草坪的主要植物 。
3.4 模糊聚类结果表明中华结缕草种内存在的变
异性很高。如草样间扩展速度差异最多者相差 4
倍;秋季色泽 、果穗高度 、叶背表皮毛方面也出现了
十分明显的变异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进行新品种培
育及开发利用 。
3.4主分量分析表明 ,营养器官特征如叶长 、匍匐茎
扩展速度 、草层高度和有性繁殖器官的特征如果穗
高度是研究中华结缕草种内分异的重要指标 。
参 考 文 献
1.王伯荪.植物群落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7
2.李洪兴等.模糊数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96
3.康玉凡等.苜蓿品种辐射敏感性的模糊聚类分析.中国
草地 , 1998(4)1 ~ 8
4.阳含熙等.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81
284 植 物 研 究 2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