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GENUS CHL ORANTHUS IN ANHUI

安徽金粟兰属初步研究



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 UL L T EN I O FB T O AN ICL R A ES EAR CH
第 4 卷 第 4 期
V ol
.
4
.
N
o
.
4
198` 年 0 1月
o et 二 1.B心
安 徽 金 粟 兰 属 初 步 研 究
王德群 黄世华 武祖发
AR P EL IM IN ART Y S UD Y O FT H E G EN U S CHL
OR AN T H US !N AN H U】
Wn aD g e

qn uH u an gh S i一 h u a W uZ u一f a
为编写 《安徽植物志》 的金粟兰科 C入 l。佑nt 入 Qc o ae, 我们对安徽的该
科植物进行定点采集和栽培观察 , 并查阅了外省的部分标本 , 发现金粟兰
属 C o 入l : a n t丙: s 的宽叶金 栗 兰 C . 几e n份 1 H e m s l . 和 及 已 C . s 。 , , a t u s
< T h u n b
.
) R
o e m
. e t S c h lu t
. 在整个生 长期均可开花 , 前期花序 顶 生
较粗壮 , 花发育完全 ; 后期花序腋生而纤弱 , 花的结构趋向简化 。 通过研
究 , 现将多德金粟兰 C . m u l z i s ` a c几, 5 p e i 和安 徽金 栗 兰 C . a n h: i e u s i s
K
.
F
.
W
u 分别并入宽叶金栗兰和及已中 , 对其属种的描述进行修改 或
补充 。
金粟兰属— C h lo r a n t h u s S w a r t z
顶生花序的花发育完全 , 雄蕊三枚 , 后期腋生或下部节上 所 生 的 花
序 , 雄蕊有逐渐退化现象 , 可由三枚减少到二或一枚 。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 : 安徽 、 合肥 、 安徽 中医 学院 。 ( A n h u i A e a d e o r o f T r a d i t io n a l C h i n es .
M
e
d i
e
i
n e
.
H e f o i
.
A n h u i )

王文采先生审阅本文 并提出宝贵意见 ; 昊国芳先生帮助鉴 定标本 并指导采集本科标 本 , 江 苏
植物所王铁僧老师和标本室、 图书馆热情提供研究 的标本和资料 ; 李明星 、 周 铜水 、 程 克帮 、 胡
长春等同志协助采集标本 , 在此一并致谢 。
1 7 3
1
.宽叶金粟兰 图一 :1一 4, 图二
C h l o r a n t h u s h e n r y i H e m s l

i n J o u r n
.
L i n n
.
S o e
.
B o t
.
2 6 :
3 6 7
.
18 9 1 , H a n d一 M a z z . S y m b . S i n . 7 : 1 5 6 . 1 9 2 9 ; P e i i介
S i n e n s i a 6 : 6 7 9

f

6

1 9 3 5
, e t i n B o t

B u l l
.
A e a d
.
S i n i e a l :
1 5
.
19 4 7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签 1 , 3 4 .7 图 6 9 4 .
1 9 7 2 , 吴 国 芳 , 中国 植 物 志 20 ( 1 ) : 5 2页 , 2 9 8 2 . — C . 拼: I l i s l a c h夕 ,
P e i i n S i n e n s i a 6
: 6 5 1
.
f
.
7

1 9 3 5 , P e i e t S h a n i n C o n t r
.
B i o l
.
L a b
.
S e i
.
S e o
.
C h i n a B o t

S e r

10 : 2 0 9
.
1 9 3 8 , P e i i n B o t
,
B u l l
.
A e a d
.
S i n i e a l : 1 1 5
.
1 9 4 7 , S t e w a r d
,
M a n
.
V a s e
.
P I

L o w e r Y a o g t z e V a l l e y 70

1 9 5 5 ,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 秦 岭
植物志 i ( 2 ) : 1 4 。 图 5 。 1 9 7 4 , 吴国芳 , 中国植物志 2 0 ( 1 ) : 9 1页 ,
1 9 8 2
, s y n
。 n o v 。
图一 、 ( 1 )
安 徽 : 款 县 , 海
拔 4 0 米 , (顶生 花 序
盛开 ) , 1 9 59年 5 月 3
日 , 安 徽 队 1 1 4 0 , 歇
县 , 海拔 3 0 0 米 , (顶
生幼果期 , 顶部一对叶
腋可见长约 2 . 5毫米的
腋芽 ) , 19 5 9年 5 月 7
日 , 安徽队 1 3 2 3 , 祁门
县 茅 棚 店 , 海 拔 2 50
米 , (顶生幼果期 , 腋
生花 序 长 达 7 一 13 毫
米 , 同号有一份顶生花
序未谢 ) , 2 9 8 3年 5 月 2 3
日 , 王德群等 5 7 1 6 (见
图一 、 ( 1 ) ( 2 ) ) ,东至
县马坑 , 海拔 1 50 米 ,
(顶 生 果序已成熟 , 腋
生花序长达 3 厘 米 ) , 19 8 3 年 6 月 i 日 , 王 德 群等 5 8 1 8 , 休宁县五城 ,
本文所引证的标本 , 除王 德群、 高吸等采集的存安徽 中医 学院标本室外 , 其它 均除 江 苏植扮
研究所标本室 .
一 1 7 4 一
海拔 50 5米 , (顶部有顶生果序脱痕 , 叶四枚腋各有一幼果序 , 长约 1 0厘米 ) ,
1 95 9 年’ 6月 23 日 , 无名氏 2 a 4匆 祁门县茅 棚 店 , 海 拔 2 50 米 , (植 株
顶部可见顶 生果 序 脱
痕 , 腋生花果序多条 ,
长 5 . 5一 15 厘米 , 下部
韦上也生有花序 , 雄蕊
减少 , 多为 二 枚或 一
枚 ) , 1 9 5 3 年 7 月 1 5
日 , 王德群等 5 8 2 7 (见
图一 、 ( 3 ) ) , 祁门县
棕里 , 海拔 2 0 米 , (顶
部有顶生果序脱痕 , 叶
腋仍有成熟的 腋 生果
序 ) 1 9 5 7年 1 0月 1 1日 ,
邓憋彬 等 d s 5 6 , 祁 门
县茅棚店 , 海拔 2 50 米 ,
(顶生果序脱痕可见 ,
腋生及植株下部节上所
生 的 果 序 一长 5一 6 厘
米 , 果已成熟 , 在腋生
果序基部 ,有长约 0 . 5一 图一 、 ( 2 )
1 厘米的花序总轴 , 其上着生数对三角形鳞叶 , 结轴上有多条果序 脱 痕 。
王德群 5 9 8 0号标本还可 见到顶部一对叶腋各又生出带 1 一 2 对叶的 小 枝 ,
枝顶着生花序 ) , 1 9 8 3年 1 0月 2 0 日 , 王德群5 9 0 5 , 6 9 0 9 (见图一 、 ( 4 ) ) 。
C
.
he nr 妙 H em J . 的原始记载及 《中国植物志》 20 ( 1 ) 的该 种 记
载即为本种的顶生花序期的形态描述 , 而 c . 。 : ilt : t a o h刀: P o i的原始记载
及 《中国植物志》 2 0 ( 1 ) 的 C . 二 : l t i : t a c h , 5 P e i 记载即为本种 的 腋生
花序期的形态描述。 另据定点连续 标 本 (王 德 群 等 5 7 1 5、 5 8 2 7、 5 9 0 8、
6 9 0 9) 及资料研究补述如下 :
叶对生 , 通常 4 片生于茎上部 , 亦有 6 片 , 嫩时纸质 , 成 熟 后 坚 纸
质。 花序穗状 , 顶生花序随叶同时萌发 , 花发育完全 , 雄蕊三枚 , 顶生花
序的果期 , 开始萌发腋生花序 , 腋生花序基部花序轴有 2 一 3 对鳞叶 , 鳞
叶的腋部又可再萌花序 , 如此连续开花结果 , 直至生长期结束 , 有的叶腋
还可萌发新枝条 , 犹如一幼小植株 , 上部有叶 1 一 2 对 , 枝顶着生花序 ,
1 7 5
有的植株下部节上亦可抽出花序 , 后期花逐渐减化 , 雄蕊 3 一 1 枚 。 花果
( 3 )
期 4 一n 月 , 即在整个生长
期连续开花结果 。 ( 见图二 )
该种模式采自湖北宜昌
我们通过在不同生长期的先
后三次定点观察采集 (祁门
县茅棚 店 , 1 9 5 3 年 5 月 2 3
日 、 7 月 1 5日 、 1 0月 2 0 日 ) ,
并检查了贵州 、 湖北 、 浙江
等地的多号标本 (如 中美联
合鄂西植物考 察 队4 5 9 , 曹
子余 10 8 3 , 佘孟兰等 2 5 6 9 0、
2 7 5 7 5 , 单人弊 等 5 7 5 0 , 王
铁僧等 5 6 0 3 , 左大勋 2 5 0 4 1 ) ,
发现本种后期植株顶部均可
见到果序 脱 痕 , C . 二 ul t i -
、 i a c乃; : P e i 的 模 式 标本
(采自贵州都匀 , 蒋英 5 81 7)
顶生果序脱痕亦清楚可见 ,
这个特征以前往往被忽视 。
植株的花的构造后期发现简化 , 以前 , 学者因缺 乏定点标本的观察 , 误将
后期植株定为 C . m时 lt’s ,二 h尹 P e i , 其雄蕊或描述为一枚 , 或描述为三至
一枚 , 这正显示该种花的简化过程 。 我们 曾观察到 , 7 月的花可 见 有三 、
二或一枚雄蕊 , 药隔长于花药 , 若为二或一枚时 , 新鲜的花在其侧可见到
退化雄蕊的痕迹 , 10 月观察时 , 只可 见到一枚雄蕊 , 药隔缩短直至与花药
等长 , 甚至在单雄蕊的花中二个药室亦有一个退化而不明显 。
5 月底至 6 月初 , 植株的花序正处于顶生到腋生过渡期 , 同一地点能
同时采到带顶生花果序及带顶生果序和腋生花序的标本 , 这类标本以前在
鉴定时往往反复订正 (如浙江标本 , 佘孟兰等 , 2了5 5 7 , 1 9 5 8年 5 月 2 5日 ) 。
该种顶生花序与叶同时萌发 , 早期植株叶较幼嫩千后变黑 , 被描述为
纸质 , 顶生花序结实后 , 腋生花序萌发 , 此时叶已发育成熟 , 质地增厚而
干后变灰黄 , 多被描述为坚纸质。 这在观察腊叶标本时很明显 。
1 9 8 3年10 月和 19 8 2年 1 1月曾分别观察了江苏植物所药物园和杭州植物
圆的百草园内栽培的 C . h en 句 1 H e m : 1. 植株 , 时值初冬仍可 见腋 生花
一 1 7 6 一
图二 .宽叶金栗兰 C· 卜 .n r yiH e ml s.生长发育过 程简图 : 1.顶生花序 前 期 : 叶 幼 嫩 , 纸
质 ; 花发育完全 . 雄蕊三枚 . 2 . 顶生花序后期 : 果成热 ; 叶质地变厚 , 叶腋出 现 幼 嫩 花序 . 5 .
旅生花序前期 : 叶厚纸质 : 枝顶可 见顶生果序脱痕 : 腋生花序的花开放 , 雄蕊退化 , 多 为一 枚 ,
有时可见两侧雄蕊退化的痕迹 . 4 . 腋生花序后期 : 在腋生花序上可连续分枝 , 下部节上也可生有
花序 , 花的堆蕊只可见 到一枚 , 药隔比早期 明显缩短 .
( 及已 C . , . r r at us 一的生长发育过程与此近似 )
1 7 7
果序 。 杭州植物园裘向群通过对该种栽培观察 , 亦注意到两次开花习性 ,
并怀疑 C . m u l z i s ta e h召: P e i
是否存在 。 山区的药农将该
种的前后期不同形态植株作
为同种草药应用 , 因通过实
地采集观察 , 他们能清楚了
解该种的形态变化。
文 献 记 载 C . h己n r ; i
H e m s l
. 和 C . 二 u l t i s t a c h夕s
P e i的生态环境一致 ,前者分
布于十二个省区 , 后者除与
前者重合的省份外 , 在苏 、 豫
二省有分布 。我们认为 , 在苏
豫两省如掌握适 当时间 , 也
可采到顶生花序期的植株。
2
。 及 己 图三 . 1一 4
C h l o r a n r h . s s e r r a t u s
( T h u n b

S e h u l t

S y , t

R o e m
。 e t
V e g

3 :
4 6 1

1 8 18 , S o l m s一 L a l i b . i n D C . P r o d r . 16
H
e m s l

i n J o u r n

L i n n

S o e
.
B o t

2 6 : 3 6 9

6
: 6 7 6
.
f

5

1 9 3 5 , e t i n B o t
.
B u l l

A e a d
.
S t e w a r d
,
M a n
.
V a s e
.
P I
.
L o w e r Y a n g t z e
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 鉴 1 : 3` 7 .
图一 、 ( 4 )
: ` 75 。 2 5 6 5 , F o r b . e t
i s g J , P e i i n S i n e n s i a
5 i n i e a l : 1 1 5

19 4 7 ,
V a l l e y 7 0
.
19 5 8 , 中国
图 6 , 3 . 1 9 7 2 , 吴 国 芳 ,
中国 植 物 志 2 0 ( 1 ) : 9 1 , 19 5 2 . — N i g , i: a : e t , a t。 T h u n b . i n N o v .
A e a d
.
U p s a l
.
7 , i 盛2 . t . 5 . l . z s 1 5 .— C h l o : a n r h u s 口” h u i e n s i : K . F 。
W
u i n A e t a p h y t o t “ x . S i n i c a 18 ( 2 ) , 2 2 0 . 1 0 5 0 , 吴 国 芳 , 中国植
物志 20 ( 1 ) : 9 0页 , 1 9 5 2 , s y n . n o v .
安徽 : 广德 , 海拔 5 0 米 , (腋生花序期 , 枝顶可见果序脱痕 , 腋生
花序 多 条 , 纤 肠 , 长 。 . 4一 6 . 5 厘 米 ) , 19 5 9 年 7 月 23 日 , 左 大勋 等
3 D9 6
,
( .C
. a n h “ i` ” 5 15 K . F . W u 的副模式标本 ) , 黄 山 北 海 , 海 拔
1 4 8 0来 , (植株幼嫩 , 叶和花序 刚萌出 , 叶长 3 . 5 厘米 , 宽 1。 5厘米 , 花
序长 1 . 2一 2 厘米 ) , 1 9 5 2 年 5 月 1 1 日 , 王德群等 3 9 5 0 (见图三 ( i ) ) ,
一 1 7 8 一
黄山桃花峰 , 海拔 1 1 0 0米 , (植株发育成
熟 ,顶生花序盛开 , 腋芽可觉察 ) , 1 9 82年 5
月 1 3 日 , 王德群等 s g a g ; 1 9 5 5年 弓月 1 8 日
王德群等 5 70 3 (见图三 ( 2 ) ) , 黄山 桃
花峰 , 海拔 1 10 。米 , (在同号标本中 , 有
两份顶生果序尚未脱落其它几份的顶生果
序已成熟脱落 , 脱痕明显 , 叶泛腋 花 序 多
条 , 长 1 . 5一 3 厘米 , 雄 蕊仅一枚 ) 19 8 2
年 6 月2 9日 , 高峻等连d 0 6 (见图三 ( 3 ) ) ;
黄 山桃花峰 , 海拔 1 1 0 0米 , (顶生果序已
成熟脱落 , 可见明显脱痕 , 叶 腋 和植 株
下部节上生有多条纤细花果序 ,长 2 一 9 · 4
厘米 , 雄蕊一枚 ) , 1 0 5 3年 7 月 s 日 , 王
德群 5 8 2 5 (见图三 ( 4 ) ) , 黄山北 海 -
海拔 1 4 8 0米 , (顶生果序脱痕明显 , 腋生
花序长 1 一 7 厘米 , 雄蕊一枚 ) , 1 9 8 2年
图三 、 ( 2 )
图三 、 ( 1 )
7 月 9 日 , 王德群 5 2 4 3 , 安
徽中医学院药圃 , ( 1 9 8 3年
5 月 1 8日移 自黄 山 桃花峰
1 1 0 0米处 , 顶生 果 序 已脱
落 , 有一腋生幼果序 , 其中
还有三朵花 , 每花仅一枚雄
蕊 ) , 1 9 5 5年 。 月 3 日 , 王德群
5 0 0 5 ,黄山桃花峰 , 海拔 1 1 0小
米 ) , 顶生果序脱痕可见 , 腋
生果序已成熟有的已脱落 ,
叶腋的花序总轴上有未脱落
的果序和已脱 落果 序 的 脱
痕 , 植株下部节上也有成熟
果序 , 长 3一 5 厘米 ) , 1 9 8 3
年 1 0月1 。日 , 王德群 5 0 0 6。
C
. s e犷: a r u s ( T h u n b . )
R o e m
· e t S e h u l t
. 的原始
记载及中国植物志 20 ( 1 )
1 7 9 一
的该种记载即为本种的
顶生花果期 的 形 态 特
征 , 而 C . 0 ” h “ i ` ” 5 15
K
.
F

W
u 的原始记载
则 为本种的腋生花果期
的形态特征 。 另据定点
采集和栽培观察补述于
下 :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
生 , 初春 , 随茎叶萌发
而同时抽出顶生花序 ,
雄蕊三枚 , 随着顶生果
序成熟脱落 , 叶腋和下
部节上花序开始生 一长,
腋生花序比顶生花序纤
细 , 当腋生花枝顶部果
序成熟后 , 其基部的花
.`
/
曰认从人
序轴鳞叶腋中又可抽出
新的花序 , 如此连续直
至生 长期结束 , 有时在
叶腋可抽出带有 1一 3
对小叶的小枝 , 其顶部
再生顶和腋生花序 , 俨
似 一 小 的 植株 。 腋生
花序的花有退化趋势 ,
雄蕊仅中部一枚正常发
育。 花果期 4 一 1。月 ,
即整个生长期均可开花
结果 。
该种模式标本采 自
湖北和日本 。 我们通过
定点的五次观察和采集 图三 、 ( 4 )
18 0
(黄山桃花峰 , 1 1 0 0米 , 王德群等 5 7 0 3、 5 9 8 9 、 峨峨0 6 、 6 5 2 5 、 5 0 0 6 ) , 并将
该点的植株进行了栽培试验 ( 1 9 8 3年 5 月 18 日在黄山桃花峰选挖了典型的
C
. s c , r a tu s 植株移 栽于校园药圃 , 王德群 5 0 9 5 , 1 9 5 3 年 。 月 3 日 ) , 弄清
了 C . s。 扭 t。 : 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 除定点观察采集外 , 还采集 了本省
的祁门 (工德群 5 7` 4 ) 、 潜山 (王德群 5 0 5 5 ) 、 岳西 (王德群 5一0 0 ) 等 地为
该 种 标本 , 另外也检查 了广东 (谭沛祥 5 7 99 4 ) 、 福建 (江苏所标本室号
8 0 5 9 6 )
、 浙江 (刘勋 防 6 0 5 9 、 邓慰彬 3 9 5 6、 4 5 7 3 ) 江苏 (杨世基 等 2 4 6 ) 、
湖北 (王作宾 1 1 5 2 5) 等地标本 , 同样可看出该种的生长发育过程 。
该种生长发育过程基本与宽叶金粟兰 C . 无。 n T班 H e m s l . 相似。 前期
为顶生花序 , 后期 在植株顶部均可见到顶生果序脱痕 , 花序腋生或节生 ,
纤 弱 , 花退化 , 雄蕊仅一枚 。 1 9 8 3年 9 月 3 日采 自校园药圃的 移 栽 标 本
(见王德群 5 9 0 5) 更能说明问题 , 此株 1 9 8 3年 5 月 18 日从黄山桃花峰移栽
时具备典型的及己特征 : 花序顶生 、 雄蕊三枚 , 而移栽至 9 月开的花雄蕊
仅一枚 。
该 种植株后期的腋生花序和花退化现象并不局限于安 徽 , 其 它 产 有
刃 . s e r ` a tu s 的省区也可发现 , 和浙江 昌化 (邓憋彬 ` 5 7 5 , 1 9 57年 6 月 z。
日 ) 标本 , 可 见顶部为幼果序和什腋 长0 . 3一 0 . 7厘米的幼 嫩 花 序 , 湖 北
(王作宾 1 1 5 25 ) 标本可见顶生果序的脱痕及顶部一对叶腋中各有一幼果
序 。 安徽省曾因编写 《安徽经济植物志》 而于 1 9 5 9年 6 至 7 月组织人力采
了大量标本 , 此时正好是 C . sc , aT t“ : 的腋生花果序期 , 所以安徽的此期
标本较多。
从文 一袱记载看 , C . a 刀人。 i e n s i s 的生长环境 与 C . s e : : a l o s 平「l 同 , 分
布及海拔高度均包括在 C . : 。。 at “ : 的范围内 。
除以上讨论的两种外 , 安徽尚有本属植物金栗兰 C . : P i` 。 t。 : ( T h u o b . )
M
a k i n o (栽培 ) 和丝穗金栗兰 C . f o , t u : e i ( A . G r a y ) S o l m u s一 L a u b .
A B 5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f i x e d p o i n t s u e e e s s i v e e o l l e e t i o n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s e a s o n s ,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o f e u l t i v a t e d s a m p l e o a n d s t u d y o f d o e u -
m e n t s
,
t h e a u t h o r s o f t h i s a r t i e l e e l a i m t h a t C人10 ; a o t h u s h。砚 r g i
H e m s l
. a n d C h l o , 口 n rh左 5 s e r ; a 一u s ( T h u n b 。 ) R o e m . e t S e h u l t .
。 f t h e g e n u s o f C人l o r a n t人u s f l o w e r d u r i n g t h e w h o l e e y e l e
。 f t h e i r g r o w t h . I n t h e e a r l i e r s t a g e , e r o w n i n g i n f l o r e s e e n s e
15 s e e n , i n t h e l a t e r s t a g e
, a x i l l a r y i n f l o r e s e e n s e , a n d t h e
一 1 8 1 一
5 t r ue t ue r o ft h e f l ow e rt e nd s t ob ed eg e n e ra t e (s m ip l i f ied )
,
C h l o , a n t入u s 功 u i r i s r` c丙夕5 P e i a n d C h l o , a ” t几左 s a , l u i e ” 5 15 K . F . W认
a r e r e a l l y i u d i v id u a l s o f t h e l a t e r s t a g e o f C h l o , a n t h u s l} e , : 万i
H
e m s l
. a 力 d C h l o , a n t入左 5 s e : , 口 r o s ( T h u n b . ) R o e m . e t S e h u l t . r e s -
p e e t i v e l了 . T h e a r t i e l e h a s m a d e t h e i n e o r P o r a t i o n a 幻 d a 15 o t h e
r e v i s i o n o f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d e s e r i P t i o n o f t h e C方I e r 口, I几。 :
9 1v e n i n P r e v i o u s d o e u m e n t s
.

一 1 8 2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