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9#$1 ,$ ,$1#$4,S# ,&&,’.1#E &,:# 4-41#94[B]6 2&<:##E,$’ 1+# ,$A ?<& ,$1#$4,S# &,:# :&<==,$’ 4-41#94 ,$ B4,.[3]6 ),#;E F&<=4 G#46, .’#9#$1 ,$ ,&&,’.1#E &,:# 4-41#94 B4,.[B]6 0 F6 @$:.4,$’ =&
基金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四川省青年基金("/01"!($""();农业结构调整重
大技术研究专项(!""/$"%$"());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建设西南区项目。
作者简介:徐富贤(%’(,—),男,四川泸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生态研究。234567:89(,"%:%(;< =>4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徐富贤%,熊 洪%,谢 戎%,张 林%,朱永川%,
郭晓艺%,杨大金!,周兴兵%,刘 茂%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 (/(""";!泸州市农业局,四川泸州 (/(""")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稻基因型、根系生长、物质积累、生理代谢、植株性状与氮素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
展。指出水稻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对土壤氮素的吸收能力;分蘖力强,齐穗期粒叶比大,抽穗后
干物质积累量大,库容量大,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收割指数高的品种对氮素的利用效率高;其生理学特征表
现为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 ?9)@羧化酶的活性高。总结了从氮肥种类与平衡施肥、施肥方法与肥水运筹、
氮肥精准施用技术方面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提高水稻氮效率的研究重点,即建立水稻氮素效
率间接评价的有效方法、突出水稻氮素效率的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工作,协调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矛盾的栽
培策略和深化以叶色为基础的高效定量施氮技术研究 /个方面。
关键词:水稻;氮肥利用率;基因型差异;肥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8(!""’)",$%!%,$%%
!"#$%&’ () *+&’ )’*,+-+.’*/%+,*(0’% 12’ ’))+&+’%&3
8B .93C65D%,8EFG- H>DI%,8E2 ?>DI%,0H*G- J6D%,0HB K>DI3=L95D%,
-BF 865>3M6%,K*G- +53N6D!,0HFB 86DI3O6DI%,JEB P5>%
(! "#$% &’( )*+,-./ 0’12#2.2%,)#$-.&’ 3$&(%/4 *5 3,+#$.62.+&6 )$#%’$%1,7.8-*.,)#$-.&’ 9:9;;;,<-#’&;
= 7.8-*. >.’#$#?&6 @.+%&’ *5 3,+#$.62.+%,7.8-*.,)#$-.&’ 9:9;;;,<-#’&)
!42,*$&,:.QRS676TQRU =5D OQ=>4Q 5 U>9R=Q >V W>779S6>D XLQD SLQM 5RQ 9UQY 6D QC=QUU Z ?QY9=6DI 5WW76=5S6>D R5SQ >V VQRS676T3
QR3D6SR>IQD 9UQ 5DY 6D=RQ5U6DI QVV6=6QD=M >V VQRS676TQR3D6SR>IQD 9UQ V>R 6RR6I5SQ R6=Q 6U 5D 64W>RS5DS S5U[ V>R SLQ 5IR6=97S9R57
U=6QDS6USU Z ED SL6U W5WQR,RQUQ5R=L 5Y\5D=QU >D RQ75S6>DUL6W OQSXQQD QVV6=6QD=M >V VQRS676TQR3D6SR>IQD 9UQ 5DY SLQ 5WW76=5S6>D
4QSL>Y >V VQRS676TQR3D6SR>IQD 9UQ,R6=Q IQD>SMWQ Y6VVQRQD=QU,R>>S IR>XSL,45SSQR 5==94975S6>D,WLMU6>7>I6=57 4QS5O>76U4,
W75DS =L5R5=SQR6US6=U XQRQ RQ\6QXQYZ ?6=Q \5R6QSM X6SL USR>DIQR R>>S UMUSQ4 X5U 6D V5\>R >V R56U6DI SLQ 5OU>RWS6\Q =5W5=6SM >V
U>67 D6SR>IQD;ASR>DIQR S677QR6DI 5O676SM,L6ILQR IR56D37Q5V R5S6> 5S V977 LQ5Y6DI US5IQ,YRM 45SSQR 5==94975S6>D 5VSQR LQ5Y6DI
US5IQ,UQQY3UQSS6DI R5SQ,IR56D XQ6ILS,M6Q7Y 5DY L5R\QUS 6DYQC >V =97S6\5RU RQU97SQY 6D L6ILQR D6SR>IQD 9UQ QVV6=6QD=MZ ESU
WLMU6>7>IM =L5R5=SQR6US6=U XQRQ =L5R5=SQR6TQY OM L6ILQR 5=S6\6S6QU >V D6SR5SQ RQY9=S5UQ,I79S545SQ UMDSL5UQ 5DY SLQ 5=S6\6SM
>V ?9)@ =5RO>CM75UQ Z ]5MU >V 6D=RQ5U6DI VQRS676TQR3D6SR>IQD 9UQ QVV6=6QD=M(6 Z Q Z O575D=6DI OQSXQQD G 5DY @,^ ,64WR>\3
6DI 4QSL>Y >V VQRS676TQR3D6SR>IQD 5DY X5SQR 45D5IQ4QDS,5DY 5WW7M6DI 5==9R5SQ7M VQRS676TQR3D6SR>IQD),XQRQ 57U> Y6U=9UUQYZ
*S 75US,RQUQ5R=L L>SUW>SU RQI5RY6DI G 7>UUQU RQY9=S6>D 5DY G 9UQ QVV6=6QD=M QDL5D=Q4QDS XQRQ W9S V>RX5RYZ
5’3 6(*"2:R6=Q;VQRS676TQR3D6SR>IQD 9UQ QVV6=6QD=M;IQD>SMWQ Y6VVQRQD=Q;VQRS676TQR3G 5DY X5SQR 45D5IQ4QDS
在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下,通过
改良水稻品种、配套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加大生产投
入已成为稳步提高水稻单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
途径。其中,增加氮肥的投入就是有效措施之
一[%$;]。据统计,!""!年全球氮肥用量是 %’(" 年的
&倍,平均每年以 ,_的速度递增;而水稻氮肥利用
率则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明显下降[%,/]。氮肥利用
率低引发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产效益降低等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75DS G9SR6S6>D 5DY .QRS676TQR A=6QD=Q
题。早在 !"世纪 #" 年代,就如何提高稻田氮肥利
用率问题已有大量研究,并在水稻种质资源氮利用
效率的比较、筛选、评价、利用,不同氮利用效率基因
型的生理生化特性、根系形态、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特
性以及大田氮肥管理对稻谷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
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几
年,我国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氮高效
吸收与利用品种的形成机制及大田实时肥水管理方
面。但存在氮肥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不统一,提出
的氮高效利用基因型的鉴定指标很难应用于田间育
种实践,以及稻谷高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矛盾未能
很好协调等方面。本文在综述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
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有待深
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以期为水稻氮肥高效吸收利用
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评价指标
评价氮素利用效率的指标较多,主要有 $"个方
面的评价指标。根据其意义将其归纳为 #大类(表
$)。)类是稻谷生产量与氮素投入量的比值,反映
单位氮素投入的稻谷生产量,在计算氮肥投入时,既
有施氮量,又考虑到了稻田土壤的供氮量(土壤供氮
量为不施氮下的植株氮积累量);))类是植株氮积累
量占氮素投入量的百分率,反映植株对投入氮素(含
土壤供氮量)吸收效果;)))类是干物质生产量与植
株氮积累量的比值,反映植株吸收氮后转化为生产
量的效率;)*类是稻谷生产量与投入氮素的吸收量
的比值,表示对施氮吸收后转化为稻谷产量的效率;
*类是稻谷产量与施氮量的比值,表示单位施氮量
的稻谷产出效率;*)类是灌浆期前后氮积累量的比
值,表示抽穗前植株氮积累的转化效率;*))类是子
粒氮积累量占植株全氮量的百分比,表示植株对氮
的吸收量向子粒的转化效率。在测 )、))、)*等 & 类
指标时,充分考虑了土壤供氮能力对植株产出量的
影响;而 )))、*、*)、*))等 (类指标,反映的是植株对
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利用率,只需设施氮处理即可。
在利用这些指标对不同基因型的氮素利用效率进行
评价研究中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评价指标间的排
序不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不同指标反映了氮
素吸收与利用的不同侧面。因此,在对水稻进行遗
传改良以提高其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时,应有明确
的目标和重点。作者认为,提高氮素的干物质或稻
谷生产效率应该是遗传改良的重点。因为,只有氮
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氮肥施用
量和减轻施用氮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表 ! 国内外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主要评价指标
"#$%& ! ’()&* &+#%,#-)./ )/0&1 .* /)-2.3&/ &**)4)&/45 .* 2)4& )/ )/-&2/#-)./#% #/0 0.6&7-)4
分类
,-./
评价指标
0123425678 689/:
计算公式
0;425678
单位
<865
典型文献
,-.6=23
97=4>/85?
) 氮农学利用率 @ 2AB787>6= /CC6=6/8=- (DEF @ % DE% @)G H@ DB268 IA G IA @ [$]
氮效率 @ 4?/ /CC6=6/8=- DEF @ G J@J F H@ DB268 IA G IA @ [$!]
)) 氮吸收利用率 @ B/=71/B- /CC6=6/8=- (,@KF @ % ,@K% @)G H@ L $""M M [$]
氮吸收效率 @ 4.52I/ /CC6=6/8=- ,@KF @ G J@J F H@ L $""M M [$!]
))) 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 @ 9B- >255/B .B794=5678 /CC6=6/8=- ,NF @ G ,@KF @ OB- >255/B IA G IA @ [$$]
氮素稻谷生产效率 @ AB268 .B794=5678 /CC6=6/8=- DEF @ G ,@KF @ DB268 IA G IA @ [$$]
)* 氮生理利用率 @ .P-?6737A6=23 /CC6=6/8=-
(DEF @ % DE% @)G
(,@KF @ % ,@K% @)
DB268 IA G IA @ [$]
* 氮肥偏生产力 Q2B5623 C2=57B .B794=56165- 7C 2..36/9 @ DEF @ G H@ DB268 IA G IA @ [$]
*) 氮素运转效率 @ 5B28?.7B525678 /CC6=6/8=-
(,@KF @ % ,@HKF @)G
,@HKF @ L $""M
M [$$]
*)) 氮素收获指数 @ P2B1/?5 689/: ,@DF @ G ,@KF @ L $""M M [$!]
注(@75/):DEF @—施氮区子粒产量 DB268 -6/39 68 5P/ .375 B/=/61/9 @ C/B5636R/B;DE% @—未施氮区子粒产量 DB268 -6/39 68 5P/ R/B7S@ =785B73;H@—
氮肥施用量 ,P/ 2>7485 7C @ C/B5636R/B 2..36/9;J@J—土壤氮供应量 J763 @ ?4..3-;,@KF @—成熟期施氮区地上部植株氮积累总量 ,7523 2T71/AB7489
.3285 @ 2==4>4325678 68 5P/ .375 B/=/61/9 @ C/B5636R/B 25 P2B1/?5;,@K% @—成熟期未施氮区地上部植株氮积累总量 ,7523 2T71/AB7489 .3285 @ 2==4>4325678
68 5P/ R/B7S@ =785B73 25 P2B1/?5;,NF @—施氮区地上部植株干物质总量 ,7523 2>7485 7C 2T71/AB7489 .3285 9B- >255/B 68 5P/ .375 B/=/61/9 @ C/B5636R/B;
,@HKF @—齐穗期施氮区地上部植株氮积累总量 ,7523 2T71/AB7489 .3285 @ 2==4>4325678 68 5P/ .375 B/=/61/9 @ C/B5636R/B 25 C433 P/2968A;,@DF @—施氮区
子粒氮积累总量 ,7523 2>7485 @ 2==4>4325678 68 AB268 68 5P/ .375 B/=/61/9 @ C/B5636R/B U
V$!$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国际水稻所以常规稻品种(品系)为材料的研究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同一评价指标在不同种植
季节间的排序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一些基因型在
不同生态条件下测得的结果吻合较好,但大多数基
因型吻合系数较差。这可能与不同基因型的氮素利
用效率对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和测定误差有
关。江立庚等[##]以我国南方稻区具有代表性的籼
型杂交组合为主要材料,结合特色常规稻品种的研
究结果与国际水稻所的研究结论一致,但在排序方
法上进行了改进。将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数值标准
化后再计算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平均
值,并以此进行综合排序,同时用吻合系数来评价各
基因型早晚稻季排序的吻合程度。这是一种有益的
尝试,但是否具有普适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筛选
无论是籼稻、粳稻,还是常规稻、杂交稻,不管是
三系杂交稻还是两系杂交稻,对氮素利用率都存在
显著的品种间差异[!"#!,#%,&’]。()*+,-./0 等[!]对 &1
个常规稻基因型的氮素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发现,基
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2+3*0. 等[4’]在施氮情况
下,比较了 5.3*/0、特青及其 #4 个重组自交系后代
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发现其变幅在 &6!!1 7)+8/
9: ; 9: <之间,基因型间差异显著。作者等研究表
明,氮吸收利用率、氮生理利用率、氮农学利用率和
氮偏生产力在 #!个杂交中稻组合间呈显著或极显
著差异。水稻基因型间氮素利用效率的极大差异,
为氮素利用效率的改良提供了遗传基础。关于水稻
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徐富贤等[#4]以 1个不育
系和 1个恢复系配组获得的 #!个杂交中稻组合为
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施氮条件下,高产组合
与氮肥高效利用率组合是统一的;杂交组合的氮肥
农学利用率主要受不育系遗传率的影响,受恢复系
的作用不大,培育氮肥高效利用杂交组合应从保持
系着手。同时还筛选出了氮肥利用率较高的不育系
!$$=,可供培育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杂交组合
的参考亲本之用。方萍等[#1]在第 & 和 6 染色体上
分别测得控制水稻根系 <>?1 @<吸收能力的 AB5各
#个,在第 6和 ! 染色体上测得控制水稻幼苗根系
燕等[#6]研究发现,氮素利用效率与水稻分蘖成穗率
有密切关系。国内外至今已发现 &4个有关分蘖数
目的数量性状位点,分布在除第 ’、#$号之外的其余
#$条染色体上[#!"#%],其中同存在于第 &、6、!、#& 号
染色体上的分别与水稻氮素利用和分蘖相关的数量
性状位点是否具有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就水稻不同种类间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而言,
江立庚等[##]认为,杂交稻氮素的生产效率、农艺效
率、回收效率和收获指数较常规稻高;但二系杂交
稻并没有比三系杂交稻明显提高。张云桥等[#’]于
分蘖末期测定的 ’$个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地上部
干重)有明显差异,总趋势为:古老地方品种 D现代
育成品种,高秆品种 D矮秆品种,籼、粳稻间无规律
性差异。单玉华等[&$]采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常规
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的干物质生产效率(
籼稻的
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与总吸氮量呈极显著的正
相关;而常规籼稻的产量及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
吸氮量及总吸氮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群体水
培条件下的结果表明,籼稻植株的含氮率明显高于
粳稻及广亲和品种,杂交籼稻的含氮率高于常规籼
稻,而杂交粳稻的含氮率与常规粳稻无显著差异。
植株总吸氮量在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以根、叶片的变
异幅度较大,而穗及茎鞘的变异幅度则较小;根中
氮的分配比例以广亲和品种最高,常规籼稻显著高
于杂交籼稻,而常规粳稻与杂交粳稻间无显著差异。
从氮的利用效率看,粳稻及广亲和品种氮的干物质
生产效率高于籼稻,而氮的子粒生产效率低于籼稻,
氮收获指数以广亲和品种最低,其他类型间差异未
达显著水平[]。
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种类间的氮利用效率差异
因各研究者使用的试材和采用的评价指标不同,很
难获得一致的结论。作者认为,任何类型水稻中都
存在氮高效吸收与利用的基因型,同一基因型品种
在不同土壤类型、施肥水平及种植季节条件下对氮
肥利用效率的反应存在的差异,这可能是先期研究
中同一品种同一评价指标在不同种植季节间的排序
存在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因地制宜
的筛选适宜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的品种尤为重要。
" 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
"#$ 根系生长与氮素高效利用关系
氮素对根系形态、生长及其在介质中的分布影
H#期 徐富贤,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响是所有矿质营养中最大的[!!]。氮素经根系吸收
进体内后,只有不断的被同化和运转才能有效地再
吸收。根系生理特性无疑对高效氮素吸收产生重要
影响[!"]。根系吸收离子是一个动态的需能过
程[!#],高氮素吸收效率水稻的根系耗能多,为高效
氮素吸收和同化提供了能量来源。植物不同基因型
的吸收能力与根系活力大小有关[!$]。程建峰等[!%]
认为,高氮吸收效率水稻基因型的根系氧化力和还
原力强,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大,有利于植株
根部对氮素的高效吸收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拔
节期较高的根密度、根系总吸收面积是水稻氮素高
效吸收的重要特征,可作为水稻高氮素吸收效率栽
培调控的主攻方向和遗传改良的生理选择指标。
&’()’等[!*]的研究结果与程建峰等[!%]的报道基本
一致,但认为根系表面积不同是根系对氮肥响应的
敏感指标。杨肖娥等[!+]的研究表明,在低氮条件下
吸收利用土壤中氮素能力较强的品种,表现为根系
发达,根系生长量、分布密度大以及根对 ,-.# 的亲
和力均较高。因此,可以认为,发根力强的品种其对
氮肥的吸收力也强。
!"# 物质积累与氮素高效利用关系
魏海燕等[/$]的研究表明,氮高效类型水稻在有
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具有适宜的叶面积、光合势和
群体生长速率;有效分蘖临界叶龄至拔节阶段,无
效分蘖发生少,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速率
低;拔节以后,具有良好的群体质量,叶面积增长较
快,群体光合势和生长速率加大。董桂春等["0]认
为,不同氮素子粒生产效率(,123)类型籼稻品种间
生物产量差异不大;但高 ,123类型籼稻品种抽穗
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小,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大且占
生物产量的比例高,其成熟期的根重、叶重和茎鞘重
占全株干重的比例越小,穗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例
越大,这与单玉华等["!]的报道一致。高氮素子粒生
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源、库的基本特点为抽穗期的
叶面积系数较小,灌浆结实期叶面积下降速度慢、净
同化率高、库容量大,抽穗期的单位叶面积、单位干
物重和单位氮素所承担(形成)的库容量大["/]。单
玉华等["!]在群体水培条件下的研究表明,随库容量
的增大,稻株抽穗期及成熟期的吸氮量均显著提高,
且抽穗后的吸氮量随库容量增大而增加,氮素的物
质生产效率、子粒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均显著
提高。董明辉等[""]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研究
认为,株总吸氮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4 5
06$#+*!);氮经济产量生产力随着水稻品种生育期
延长与作物品种产量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提高水稻
品种基因型的氮生物产量生产力、收获指数及氮素
收获系数,可显著提高品种的氮经济产量生产力与
作物产量。吴文革等["#]研究表明,超级稻物质生产
与积累优势始于拔节期,并随着生育进程而扩大,
抽穗以后的干物质量积累优势明显;生育中、后期
氮素吸收利用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抽穗和灌浆结实期
植株,特别是叶片含氮率的提高。
!"! 生理代谢与氮素高效利用关系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不仅涉及植物体内碳水化合
物代谢、营养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等生理生
化反应,还与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反馈调节有
关[!7]。张云桥等[/+]认为,高氮效品种的叶绿素含
量较低,而光合速率则下降不明显;较多研究认为,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与光合作用有关,光合作用的降
低伴随着氮代谢的降低;碳代谢与氮代谢间存在互
作,氮利用效率高的水稻基因型,其单位叶绿素和单
位氮素的光合速率均高[!+,"$8"%]。杨肖娥等[!+]的研
究还表明,在低氮条件下产量较高的品种吸收利用
土壤中氮素能力较强,生理学特征为地上部干物质
生产量和功能叶氮、碳同化代谢关键酶,即硝酸还原
酶、谷氨酸合成酶、9:;<羧化酶的活力均较高。此
外,氮高效品种 9:;< 羧化酶活力以及其水平受氮
素的提高效应较明显。这些特性均可以作为筛选和
鉴别氮高效作物基因型的生理生化指标。曾建敏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期,氮高效利用
基因型水稻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而可溶性蛋
白含量相对较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收获时生
物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偏生产力、农
学利用率及氮生理利用率分别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
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
关。程建峰等["7]研究指出,灌浆期较高的穗颈伤流
游离氨基酸含量是高氮收割指数水稻氮代谢的主要
生理特征。
!"$ 植株性状与氮素高效利用关系
江立庚等[//]以南方籼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
进行大田试验,认为基因型生育期对其氮素吸收与
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生育期较长的基因型其氮
素吸收效率、稻谷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农艺效率
较高。=’>?@AB 等["+]则认为,生育期太长反而降低
氮素的稻谷生产效率;而 C’AA’ 等[7]观察到生育期
中等的水稻材料,其稻谷生产效率高。魏海燕等[/$]
以 /!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的研究表明,不同氮利用效
率类型水稻群体茎蘖数没有明显的特征差异,但氮
7/!/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高效利用型水稻的茎蘖成穗率显著高于氮低效类
型。徐富贤等[!"]研究认为,杂交中稻的氮肥利用率
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在高产正常施氮水平条件
下,杂交中稻氮高效利用与高产并重组合的植株主
要形态特征是:分蘖力强,齐穗期粒叶比大,倒 "叶
长而窄,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收割指数高,对
氮吸收利用率和氮农学利用率的决定系数分别为
#"$##%和 #&$’(%,可作为杂交后代及组合鉴定时
田间选择的参考指标。张云桥等[!#]以 #)个不同类
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的研究表明,株高、叶色和叶绿素
含量可作为预测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的指标;朴钟
泽等[*)]探讨了 # 个不同生态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
利用效率差异、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
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条
件下,收获期生理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总量和氮
素转移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与稻谷产量、穗数、
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氮素稻谷生产
效率高的基因型,其成熟稻草和子粒的氮浓度低,而
氮素收割指数高[*!]。
! 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 氮肥种类与平衡施肥
水稻生产最常用的氮肥种类包括尿素、碳铵、硫
铵和磷铵。只要使用得当,应用这些氮肥单位氮量
对稻谷的增产效果差异不大[*(]。因此,生产上对肥
料种类的选择主要看其施用后氮素是否容易挥发而
造成氮素损失及其氨气对水稻植株的伤害。其中尿
素施用后氨挥发量相对较少,既能作底肥,又可作面
肥、追肥等,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最为普遍。施肥时间
距水稻需肥时间越近,氮的损失越低。
缓释肥作为基肥施用后,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
段对氮素的需要适量地提供养分,进而减少氮的损
失,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生产上试用的缓
释肥主要是硫包尿素,其他还有钙镁磷肥包衣碳铵、
尿素甲醛等[*"+**]。这些形态的缓释肥能明显起到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作用,但由于生产成本过高而
制约了它们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氮、磷、钾是水稻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由于
氮肥施用对产量的增产效果更直观,生产上普遍存
在重施氮肥轻施磷、钾的现象,致使许多稻田土壤
磷、钾及某些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在这些稻
田补充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和其他必要的中、微量营
养元素,通过平衡施用,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水稻单
产,还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 施肥方法与肥水运筹
氮肥深施不仅可减少氨的挥发,还能有效地提
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而且点状深施比条状深施效
果好[*"]。朱兆良等[**]认为,综合考虑氮素的损失、
作物对氮的吸收和劳动力消耗等因素,氮肥深施的
深度以 ,—!) -.为宜;超大粒尿素采用深施的方
法,其适宜氮素施用量是传统方法适用量的 /,%
! #"%。由于氮肥深施只能作基肥才具有生产适
用性,若用缓释肥深施,可利用减少施肥次数的人工
费弥补缓释肥价格过高之不足。
我国水稻生产在氮肥施用时期上重前期轻后
期,一般基蘖肥占总施氮量的 &&%!!))%。前期施
氮过多会促使分蘖多发、最高苗过多、成穗率下降,
过多的无效分蘖浪费了氮肥;以及前期秧苗根系发
生少,对氮肥的需求量少[(,+(/,(#],必然造成氨的挥
发损失等不利影响。丁艳锋等[*&]研究认为,增施氮
素基、蘖肥,虽然有利于拔节前氮素基、蘖肥利用率
的提高,但不利于整个生育期的氮素基、蘖肥利用率
和总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氮素基、蘖肥用量适宜,相
对吸氮速率平稳减小,各生育阶段吸氮比例协调,氮
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率协同提高是高产的重要条件。
万靓军等[*,]的研究表明,氮肥运筹对常优 !号产量
影响极大,基蘖肥与穗肥施氮比例为 ,) 0 *),穗肥以
叶龄余数 *、( 叶等量施氮时,产量最高;产量与总
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
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江立庚等[*/]研究认为,
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提高穗肥比率,氮素积累量及
其回收效率和运转效率增加。凌启鸿等[*’]、蒋彭炎
等[*#]提出在早发基础上,当全田总苗数达到高产计
划穗数的 ’)%左右时开始灌深水或搁田控制后期
无效分蘖的有效方法,可使成穗率提高到 #)%!
#&%,促进大穗的形成,较好地协调了穗数与穗大的
矛盾进而增加库容达到增产的目标[&)],即有效提高
了氮肥利用率。曾勇军等[&!]认为,施氮有利于增加
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茎、叶、穗中的氮素含量,提高
叶面积指数,促进齐穗期以前特别是分蘖盛期至齐
穗期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施氮量增加,分配
到茎和叶中氮素的量及比例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
和稻谷生产效率下降[&!+&(]。周江明等[&"]指出,与淹
水灌溉相比,湿润灌溉技术能使晚稻产量提高,土壤
氮残留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
利用率分别提高,且增幅随着土壤背景氮的上升而
提高;施氮方式上,以氮素基肥 0追肥为 &) 0 &)的效
果最佳。作者推测,通过增加水稻本田栽秧基本苗
#!(!&期 徐富贤,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数,适当减少基蘖肥施氮量,在产量水平持平的前提
下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依据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严
格控制分蘖肥的施用时间和施用量,通过搁田和合
理的穗肥施用比例,在有效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和生
长的同时增加水稻拔节后的物质生产和积累量,将
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 氮肥精准施用技术
氮肥的精准施用包括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导
施肥和实地氮肥管理技术两个方面。前者有水稻管
理系统[!"]、氮素管理模式[!!]和实地施肥管理模
式[!#]三种。它们的共同持点是根据土壤养分供给
状况、气候条件、施肥水平、目标产量及水稻不同生
长时期的营养状况等,通过计算机模拟为稻农提出
更为经济有效的施肥推荐。虽然其具有较好地增产
增收效果[!$],但受条件限制很难在水稻大面积生产
上推广应用。下面着重对实地氮肥管理技术进行讨
论。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是以氮肥管理为中心,
多元素配合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施肥模式。该技术
依据土壤养分的有效供给量,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
特征以及品种特性确定水稻的目标产量,采用施肥
决策支持系统确定水稻对氮的需求量和主要生育阶
段的施氮比例;在水稻主要生育期用快速叶绿素测
定仪(%&’()或叶色卡()**)观测叶片氮素状况并依
据指导施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
在东南亚应用该模式可以使水稻增产 ++,,同时可
较大幅度的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近年我国
南方稻区开展了类似的试验示范,并取得较大进展。
刘立军等[#0.#+]的研究证明,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在不
降低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
出现在穗分化至抽穗期,此阶段氮、磷、钾的吸收量
约占最终总吸收量比例均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施肥方
法。
确定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指示叶是实地氮
肥管理的首要目标。诊断水稻氮素营养丰缺状况的
方法很多,其中通过测定水稻叶片或植株全氮含量
被认为是比较准确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在实验
室分析,因而具有滞后性[+]。沈掌泉等[#1]利用作物
缺氮时下部叶片氮素向上部叶片转运的植物营养原
理,首先提出一种利用上下部叶片光谱特性比值来
诊断作物氮素营养的方法。叶绿素计 %&’(值用来
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具有快速、简便和无损的特
点,但其诊断精度受水稻品种、生育时期、测定叶位、
测定叶片的点位、生态环境的影响[#2]。在使用叶绿
素计 %&’(值测定叶位的选泽上,存在两种分歧:一
是选择最上部全展叶作为测定叶片[#".#!],二是认为
下位叶比顶 + 叶更好[##.#$]。江立根等[#-]、李刚华
等[#/]认为,以某一特定叶片的 %&’(值或以叶色差
的大小来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和推荐水稻穗肥施
用时,顶 2叶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或参照叶。但王
绍华等[$0.$+]的则认为,用顶 "叶与顶 2叶的叶色差
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具有普适性,提出在有效分
蘖临界叶龄期、倒 1叶出生期和抽穗期顶 "叶与顶 2
叶叶色相近为高产水稻的标志。当土壤供氮不能满
足库需氮时,顶 "叶叶色浅于顶 2叶,粳稻植株含氮
量 1$ 3 4 53,(6和籼稻植株含氮量 1! 3 4 53,(6可
作为水稻氮素丰缺的临界指标。
在根据 %&’(值确定高效施氮量方面,徐富贤
等[$1]的研究表明,粒肥施用效果与齐穗期植株营养
水平关系密切,齐穗期剑叶 %&’(值、叶片含氮量和
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 2个因子决定粒肥高效施
用量。建立了根据齐穗期剑叶 %&’( 值(7)预测粒
肥的高效施氮量(8,53 4 9:1)的回归方程:8 ;
. 20<$/-07 = +2"0,>1 ; 0++",并指出当齐穗期
剑叶的 %&’(值高于 "2粒肥,此为临界的苗情诊断指标。在 %&’( 值指导
的氮肥管理模式中,从移栽后 +!—10 ? 开始,直至
开花灌浆期每周测最上一片全展叶片的 %&’(值,
当 %&’(值低于某一给定的阈值时,追施氮肥 @ 2!
!"0 53 4 9:1;%&’(阈值为 2!适宜于大多数热带现
代籼稻品种,如果无氮区对照的产量达 " A 4 9:1 时,
则不需施用基肥[+]。BCDDEFG 等[$2]采用 %&’( 足量
指数(施肥处理区测得的 %&’(值占足量氮肥处理
区 %&’(值的百分数)代替 %&’(阈值指导施肥,当
%&’(足量指数低于 /0,时,追施 @ 20 53 4 9:1。由
于 %&’(测定仪价格偏高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许
多国家尝试采用叶色卡()**)指导施肥[$"]。虽然
)**不如 %&’(能精确估测水稻叶片的含氮状况,
但可以对特定品种和当地生长条件下的应用 %&’(
对 )** 进行校正,给出适宜的临界叶色来指导施
肥。
$ 提高水稻氮素效率的研究重点
氮素吸收和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
程,尽管前人已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需要研究
的问题仍然很多。综观已有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
题,作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为
01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中心,并按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 建立水稻氮素效率间接评价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稻氮效率的评价方法较多
(表 !),由于不同方法反映了氮肥利用效率的不同
侧面,其中有的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缺陷。采用差
减法,如氮农学利用率、氮吸收利用率和氮生理利用
率 "项评价指标,其结果受供试土壤基础肥力和施
氮水平影响较大,一般氮利用效率随着供试土壤基
础肥力的提高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结果
仅能反映某一品种在试验特定条件下氮素效率;偏
氮肥生产力没有考虑到试验土壤地力对稻谷产量的
作用;氮收割指数和氮素运转效率 #项评价指标,
虽然较好地反映了氮素的分配问题,但我们实际更
关心的是稻谷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
研究提出了一些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鉴定指
标[#$%#&,#’,"&%"(],如测穗颈伤流游离氨基酸含量、幼
穗分化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羧化酶的活力
和拔节期根系总吸收面积等指标,主要在实验室分
析完成,在大田选种上的可操作性不强,且在时效上
滞后。因此,有必要研究创新水稻氮高效利用评价
方法。
我们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每公顷施
氮 !$- ./和 - ./ 两种施氮水平下,虽然施氮条件下
!0个组合间茎叶含氮量、子粒含氮量、子粒产量的
变异幅度分别比未施氮处理高,平均值也分别比未
施氮处理显著增加 !"&1"#2、’’1’&2和 ’#1$’2,但
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施氮处理 !0个组合平均值比未
施氮处理仅低 &10’2。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组合
间的茎叶含氮量、子粒含氮量和子粒产量有显著作
用,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则略有下降。由于氮素稻
谷生产效率在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表现相对稳定,
而且施氮条件下氮素稻谷生产效率越高的组合,在
未施氮条件下的表现也越高(二者的相关系数 3 4
-1&0-&!!)。我们同时发现,两种施氮条件下影响
氮素利用率的植株性状不尽相同。在众多性状中,
收割指数与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相关程度最高,两种
施氮水平下相关系数分别为 -1("’$!!、-1&5&"!!,
而且表现较稳定。为此,我们认为可以将氮素稻谷
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63789 ./ : ./,;)4
稻谷产量 :成熟期地上部植株含氮总量”]作为水稻
氮素利用评价指标,而且作为提高水稻氮素效率的
遗传改良目标。此方法优势在于,一是综合了以往
研究者氮利用评价方法优点;二是把氮素利用率反
映到稻谷产量上,将氮素利用率与水稻产量紧密衔
接,更符合生产实际;三是有利于选育氮素高效利
用品种。因为,我国水稻优质高产育种仍以田间选
育为主,育种家需要从众多育种材料中直观快速选
出氮素高效利用材料的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氮
素稻谷生产效率是以收割指数作为预测的关键因
子,该方法需要开展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收割指数,
收割指数与水稻植株农艺性相关性研究,寻找出
!—#个与收割指数密切相关植株外观性状,作为水
稻育种家田间选择氮素高效利用品种指标,以进一
步简化氮素高效利用评价方法。
!"$ 突出水稻氮素效率的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工
作
关于水稻氮素利用的遗传改良研究,目前主要
集中于氮素利用高效基因的筛选及其干物质等性状
的配合力等方面。尽管方萍等[!5]已经在水稻第 #、
$、0和 !#号染色体上分别测到与 ;<=5 >;、;?%" >;吸
收能力和稻苗生理利用效率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
但在有关机理尚未完全探明之前,水稻氮利用效率
的改良也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水稻氮素效
率的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应重点开展以下研究工
作:
!)以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为指标,在低氮条件下,
探明各稻作区代表性品种(组合)、骨干不育系及恢
复系的氮效率(差异)状况;研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
的遗传力、配合力及其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利用等遗
传规律;进一步明确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氮素生理
利用指标、植株形态特征、有关产量性状等的相互关
系,为高效氮效率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及材料基础。
#)深入研究控制氮素利用效率基因数目和位点
与其他基因(性状)的关系(独立或连锁)及高效基因
的表达,为分子标记与基因克隆提供科学依据。
")协调氮素吸收能力与氮生理利用率的相互关
系。作者在氮肥高效利用基因型筛选工作中发现,
氮素吸收能力强的品种,往往其氮生理利用率不高,
能否在现有氮素吸收能力基础上提高氮素利用效
率,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氮素吸收和氮素
利用在生理上是相互作用的。一般而言,氮素吸收
能力强的品种根系发达、活力强,地上部生长表现为
分蘖力强、苗峰高、成穗率低、群体每穗着粒数少、齐
穗期粒叶比低(库小源足)、稻谷收割指数低、最终氮
素稻谷生产率不高。反之,氮素吸收能力弱的品种
根系不发达、活力弱、地上部生长表现为分蘖力弱、
苗峰不高、成穗率高、群体每穗着粒数多、齐穗期粒
叶比高(库大源小)、稻谷收割指数高、最终氮素稻谷
!##!$期 徐富贤,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生产率较高。因此,要将氮素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
综合在同一遗传背景中,从理论上讲可能性极小。
因此,培育吸氮能力中上的重穗型品种,即培育氮素
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相对结合的品种将是近期的研
究重点,并以收割指数作为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的间
接选择指标。由于结实率对收割指数的影响较大,
在应用收割指数预测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时应满足两
个条件,一是灌浆结实期稻株生长正常,特别没有受
极端气候的危害;二是取样群体平均有效穗数的整
穴作为测定对象。在生产上若要筛选氮素利用率
高,同时产量又要高的品种,则在品种比较试验中选
择收割指数和产量均高的品种即可。
!"# 协调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矛盾的栽培策
略
由于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是一对矛盾,而
且通过遗传育种将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集中体
现于同一个品种上尚有一定难度。但利用栽培途径
可使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协调。
对氮高效吸收、利用率不高的品种,一是适当减
少施氮量尤其是基蘖肥施用量,降低苗峰,增施穗粒
肥促大穗,提高粒叶比和稻谷收割指数;二是采取
稀植强化栽培,适当降低苗峰,较大幅度提高群体每
穗着粒数,近而实现氮素高效吸收与高效利用的相
对统一。对氮素吸收率不高、利用率较高的品种,可
通过适当增加施氮量和重底早追的施氮法,在提高
对氮素的吸收效率基础上稳定氮素利用率,以达到
提高氮肥施用效率的目的。在品种的合理布局上,
应根据各地水稻生产的施氮水平确定相应的推广品
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施氮水平高达 !!"! !#$
%& ’ ()!,宜推广氮素吸收率不高、利用率较高的品
种;长江上游地区施氮水平较低仅 *!$ ! *+$
%& ’ ()!,以推广氮高效吸收、利用率不高的品种为
佳。
!"$ 深化以叶色为基础的高效定量施氮技术研究
协调氮素供应与水稻对氮素的需求有两种策
略:一是对氮素供应变化“缓冲”能力强的品种;二
是根据水稻对氮的需求调节施肥方式。由于水稻吸
氮速度很快,稻田中氮素浓度很难维持在水稻对氮
素的需求水平上。因此,根据水稻对氮素的需求,采
取分次施肥方法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有效手段。先
期研究形成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导施肥和实地
氮肥管理技术,虽然能准确地指导施肥,但因受实施
条件的限制,很难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目前大面
积生产中推广的控制基、蘖肥的施用量,合理的穗粒
肥施用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水稻氮素
利用效率,但仍不够准确。使用叶绿素计 ,-./ 值
或叶色卡(011)实时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并根
据给定的阈值、足量指数指导施肥,已取得一定进
展。但其诊断精度受水稻品种、生育时期、稻田土壤
类型影响较大。因此,有待进一步开展多品种在多
种环境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 ,-./或叶色卡(011)
读数值与高效施氮量的定量关系研究。具体方法
是:以多个水稻叶色有代表性的品种为材料,分别
在当地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稻田,通过不同基、蘖肥
施氮量以塑造主要施肥期当时植株营养状况的差
异;在此基础上,分别设氮肥施用量处理,以建立水
稻主要生育期氮肥高效施用量与施肥当时叶片
,-./或叶色卡(011)读数值关系的综合预测模型。
参 考 文 献:
[*]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 2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策略[3]2 中国农业科学,!$$!,4"(5):*$5"6**$47
-89& , :,;<=9& 3 0,>(?9& @ ; !" #$ % A8B8=CD( BEC=E8&F G9 G)HC?IG9&
J8CEGKGL8CM9GEC?&89
[!] 刘立军,王志琴,桑大志,等 2 氮肥管理对稻谷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3]2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4(4):OP 6
"*7
0G< 0 3,Q=9& > R,,=9& / > !" #$ % SJJ8DE ?J 9GEC?&89 )=9=&8)89E ?9
CGD8 FG8KN =9N &C=G9 T<=KGEF[3]2 3 2 U=9&L(?< V9GI2(.&CGD2 W 0GJ8
,DG 2),!$$!,!4(4):OP6"*7
[4] 叶全宝,张洪程,魏海燕,等 2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氮利
用效率和增产效应研究[3]2 作物学报,!$$",4*(**):*O!! 6
*O!+7
U8 R :,>(=9& ; 1,Q8G ; U !" #$ % SJJ8DEB ?J 9GEC?&89 J8CEGKGL8C ?9
9GEC?&89
[O] X.Y2 ,E=EGBEGD=K N=E=Z=B8B[/: ’ Y0]2 A?)8:X??N =9N .&CGD
\\\2 J=?2 ?C&
["] [?I?= A,0??)GB A ,2 [GEC?&89 =9N HK=9E HC?N
[P] :C?=NZ89E X S,N8 /=EE= , ],0=
[#] N8 /=EE= , ],:C?=NZ89E X S2 _8E(?N?K?&F J?C 8I=K<=EG9& 9GEC?&89
#5+7
[+] N8 /=EE= , ],:C?=NZ89E X S2 [GEC?&89M
[5] N8 /=EE= , ],:C?=NZ89E X S2 /8I8K?H)89E D(=9&8B C8K=E8N E? 9GEC?M
&89M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 )% (*+$’%,-). ."/".( $0 ($,. 1 )( )00"2%"3 +& 1 *’%)4" )#3
*%,.,5)%,$# "00,2,"#2&[6]7 8,".3 9:$’( ;"(7,<==>,?>:<@AB[<<] 江立庚,戴廷波,韦善清,等 7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6]7 植物生态学报,@EEC,@A(?):?>> B
?A
)%,$# ,# #,%:$!"# *’%)4" )#3 *%,.,5)%,$# "00,2,"#2& ,# :,2"[6]7 O2%)
PQ&%$"2$. 7 L,#7,@EEC,@A(?):?>>B?A
[6]7 中国农业科学,@EEC,C>(@):
:".)%,$# %$ #,%:$!"# *(" "00,2,"#2& ,# -),5"[6]7 L2, 7 O!:,27 L,#7,
@EEC,C>(@):
T* 8 T,WQ)#! F,K)# T X !" #$ % ;".)%,$#(Q,’ +"%Y""# #,%:$!"#
)!:$#$-,2 "00,2,"#2& )#3 )+$/"!:$*#3 )!:$#$-,2 2Q):)2%":,(%,2( ,#
-,3N(")($# Q&+:,3 :,2"[6]7 S&+:,3 ;,2",@EEU,@C(>):VUB>?D
[] 方萍,陶勤南,吴平 7 水稻苗期根系对 1SZ? N1 和 1[BC N1 吸收
利用效率的 MIF定位[6]7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EE<,A(@):
8)#! P,I)$ M 1,K* P7 MIF( *#3":.&,#! :,2" :$$% %$ *#%)4" 1SZ? N
1 )#3 1[BC N1 *(" "00,2,"#2& )% (""3.,#! (%)!"[6]7 P.)#% 1*%: 7 8":% 7
L2, 7,@EE<,A(@):
[
3*2%,$# )#3 )22*-*.)%,$# ,# :,2" !"#$%&’"( Y,%Q 3,00":"#% 1 *(" "00,N
2,"#2&[6]7 O2%) O!:$#7 L,#7,@EEA,CC(<<):
刊,@EEC,D
F, 6 \,M,)# M7 P:$!:"(( ,# ".*2,3)%,#! %Q" -$."2*.): -"2Q)#,(- $0
:,2" %,..":,#![6]7 J*.. 7 9Q,#"(" O2)37 L2, 7,@EEC,@A>D
[%*:",@EEC,?@@:>
[%,/,%& ,# %,..":,#! 3Y):0 -*%)#%( $0 :,2"[ 6]7 P.)#% 9".. PQ&(,$. 7,
@EEV,?>:A=BU>D
[<=] 张云桥,吴荣生,蒋宁,等 7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与品种类型的
关系[6]7 植物生理学通讯,<=U=,@V(@):?VB?AD
WQ)#! \ M,K* ; L,6,)#! 1 !" #$ % ;".)%,$#(Q,’ +"%Y""# %Q" "00,N
2,"#2& $0 *%,.,5)%,$# $0 #,%:$!"# )#3 %&’" $0 /):,"%& $0 :,2"[6]7 P.)#%
PQ&(,$. 7 9$--*#7,<=U=,@V(@):?VB?AD
[@E] 单玉华,王余龙,山本由德,等 7 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
差异[6]7 江苏农业研究,@EE<,@@(<):<@B
"#2"( $0 #,%:$!"# *(" "00,2,"#2& ,# /):,$*( %&’"( $0 ,#3,2) :,2"[6]7
6,)#!(* O!:,27 ;"(7,@EE<,@@(<):<@B
用效率的差异性研究[6]7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E<,
?(C):??B?AD
LQ)# \ S,K)#! \ F,\)-)-$%$ \$(Q,#$:, !" #$ % L%*3& $# %Q" 3,00":N
"#2"( $0 #,%:$!"# *’%)4" )#3 *(" "00,2,"#2& ,# 3,00":"#% %&’"( $0 :,2"
[6]7 6 7 \)#!5Q$* ^#,/7(1)% 7 L2, 7 _37),@EE<,?(C):??B?AD
[@@] R):(2Q#": S,X,:4+& _ O,9)4-)4 I7 _00"2% $0 -,#":). #*%:,%,$#).
(%*%*( $# (Q$$%N:$$% ’):%,%,$#,#! $0 ’Q$%$)((,.)%"( )#3 2&2.,#! $0 -,#":N
). #*%:,"#%([6]7 6 7 _‘’7 J$% 7,<==>,?A:<@VVB<@>CD
[@C] 江立庚,曹卫星 7 水稻氮利用效率的生理机理与途径[6]7 中
国水稻科学,@EE@,<>(C):@>?D
6,)#! F G,9)$ K T7 PQ&(,$.$!,2). -"2Q)#,(- )#3 )’’:$)2Q"( 0$:
"00,2,"#% #,%:$!"# *%,.,5)%,$# ,# :,2"[6]7 9Q,#7 67 ;,2" L2, 7,@EE@,<>
(C):@>?D
[@?] R):(Q#": S,;$-Q".3 a,9)4-)4 ] 7 R,#":). #*%:,%,$# $0 Q,!Q":
’.)#%([R]7 F$#3"#:O2)3"-,2 P:"((,<==VD @AEB@A?D
[@V] 9)((-)# X G,H$+:-)## O,K).%":( H I7 O!:$"2$(&(%"-(,#,%:$N
!"#N*(" "00,2,"#2&,)#3 #,%:$!"# -)#)!"-"#%[6]7 O-+,$,@EE@,C<
(@):
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6]7 土壤学报,@EEA,??(@):@>>B@A@D
9Q"#! 6 8,H), I J,6,#! M !" #$ % ;$$% -$:’Q$.$!,2). )#3 ’Q&(,$.$!N
,2). 2Q):)2%":,(%,2( ,# :".)%,$# %$ #,%:$!"# )+($:’%,$# "00,2,"#2& ,#
3,00":"#% :,2" !"#$%&’"([6]7 O2%) P"3$. 7 L,#7,@EEA,??(@):@>>B
@A@D
[@A] F)3Q) 6 X,X,:4 G 6 H,J"##"%% 67 [’’$:%*#,%,"( 0$: ,#2:")("3 #,%:$N
!"#N*(" "00,2,"#2& 0:$- ,-’:$/"3 .$Y.)#3 :,2" !":-’.)(-[6]7 8,".3
9:$’ ;"(7,<==U,V>:?
)#).&(,( $0 #,%:$!"# (%):/)%,$#N,#3*2"3 !"#"( ,# :,2"[6]7 O2%) J$% 7
L,#7,@EEC,?V(U):=A?B=UED
[@=] 杨肖娥,孙曦 7 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氮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机
制的研究[6]7 土壤学报,<==@,@=(<):ACBA=D
\)#! T _,L*# T7 a):,"%). 3,00":"#2" $0 :,2" ’.)#%( ,# :"(’$#(" %$ 1
)#3 ,%( -"2Q)#,(-([6]7 O2%) P"3$. 7 L,#7,<==@,@=(<):ACBA=D
[CE] 董桂春,王余龙,张传胜,等 7 氮素子粒生产效率不同的籼稻
品种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基本特点[6]7 作物学报,@EEA,CC(<):
)22*-*.)%,$# )#3 3,(%:,+*%,$# ,# 2$#/"#%,$#). &’()*# :,2" 2*.%,/):(
Y,%Q 3,00":"#% #,%:$!"# *(" "00,2,"#2& 0$: !:),# $*%’*%[6]7 O2%) ON
!:$#7 L,#7,@EEA,CC(<):
产效率的主要源库指标[6]7 作物学报,@EEA,CC(<):?CB?=D
H$#! G 9,K)#! \ F,WQ)#! \ 8 !" #$ % R),# ,#3"‘ $0 ($*:2" )#3
(,#4 ,# #,%:$!"# *(" "00,2,"#2& 0$: !:),# $*%’*% ,# 2$#/"#%,$#). ,#3,2)
:,2" 2*.%,/):([6]7 O2%) O!:$#7 L,#7,@EEA,CC(<):?CB?=D
[C@] 单玉华,王海候,龙银成,等 7 水稻不同库容品系的氮素吸收
利用差异[6]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EE?,@V
(<):?LQ)# \ S,K)#! S S,F$#! \ 9 !" #$ % H,00":"#2"( $0 #,%:$!"# *’N
%)4" )#3 *%,.,5)%,$# ,# :,2" .,#"( Y,%Q /):,$*( (,#4 ’$%"#%,).([6]7 6 7
\)#!5Q$* ^#,/7(O!:,27 b F,0" L2, 7 _37),@EE?,@V(<):?[CC] 董明辉,张洪程,戴其根,等 7 不同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利
C@@
&%’&()
*+,- . /,012,- / 3,*24 5 6 !" #$ % 78982:;1 +, <18 ,4<:+-8, 2=>
9+:?<4+, 2,@ A<4B4C2<4+, +D @4DD8:8,< :4;8 E2:48<489[!]" ! " F2,-C1+A G>
,4E"(H-:4;" I J4D8 K;4 " L@"),#$$#,#%(&):&%’&()
[%&] 吴文革,张洪程,陈烨,等 " 超级中籼杂交水稻氮素积累利用
特性与物质生产[!]" 作物学报,#$$M,%&($N):O$N$’O$NM)
PA P 6,012,- / 3,318,- F !" #$ % *:Q>R2<<8: 2;;ARAB2<4+, 2,@
,4<:+-8, 2=9+:?<4+, 2,@ A<4B4C2<4+, 4, R4@@B8>K829+, S,@4;2 9A?8: 1Q>
=:4@ :4;8[!]" H;<2 H-:+," K4,",#$$M,%&($N):O$N$’O$NM)
[%T] PA U,V2+ 5 W" 68,+
-8,>A98 8DD4;48,;Q 4, :4;8 A,@8: @4DD8:8,< :8-4R89[!]" ! " UB2,< WA<: ",
OXXT,OM(%):&M(’T$$)
[%N] Y:2?? H,K2B4=2>3+B+R=2,4 Z,*2,48B>Z8@8B8 [" H,2BQ949 +D 3 2,@
W R8<2=+B49R9 2,@ +D 3 \ W 4,<8:2;<4+,9 A94,- ]A2,<4<2<4E8 -8,8<4;9
[!]" U1+<+9Q,<1" 789",#$$T,M%:#TO’#N%)
[%(] 曾建敏,崔克辉,黄见良,等 " 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
应及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作物学报,#$$(,%%(():OONM’
OO(N)
08,- ! .,3A4 Y /,/A2,- ! J !" #$ % 789?+,989 +D ?1Q94+>=4+;18R4>
;2B ?:+?8:<489 <+ W>D8:<4B4C8: 2??B4;2<4+, 2,@ S<9 :8B2<4+,914? ^4<1 ,4<:+>
-8, A98 8DD4;48,;Q 4, :4;8[!]" H;<2 H-:+," K4,",#$$(,%%(():
OONM’OO(N)
[%M] 程建峰,戴廷波,曹卫星,等 " 不同氮收割指数基因型的氮代
谢特征[!]" 作物学报,#$$(,%%(%):&X(’T$#)
318,- ! [,*24 V _,32+ P ‘ !" #$ % W4<:+-8, R8<2=+B4; ;12:2;<8:49>
<4;9 4, :4;8 -8,+H-:+," K4,",#$$(,%%(%):&X(’T$#)
[%X] K2R+,<8 K b U _,P4B9+, J V,.8@B8Q ! 3 !" #$ % W4<:+-8, A<4B4C2<4+,
8DD4;48,;Q:78B2<4+,914? ^4<1 -:24, Q48B@,-:24, ?:+<84,,2,@ Q48B@>:8>
B2<8@ <:24<9 4, :4;8[!]" H-:+," !",#$$N,XM:ONM’O(N)
[&$]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 " 水稻基因型的氮素利用率差异[!]"
中国水稻科学,#$$%,O((%):#%%’#%M)
U42+ 0 0,/2, J 0,62+ ‘ 0" Z2:42<4+,9 +D ,4<:+-8, A98 8DD4;48,;Q =Q
:4;8 -8,+[&O] Y+A<:+A=29 K *,W<2,+9 * H" 68,+
2,@ ,4<:+-8, A<4B4C2<4+, 4, &’()*# 2,@ +#,-’)*# :4;8 A,@8: .8@4<8:>
:2,82, ;+,@4<4+,9[!]" [48B@ 3:+?9 789",#$$%,M%:#TO’#N$)
[] .4cc8B98, * K,!2Q2^88:2 7 6,7+B9<+, * L" W4<:+-8, D8:<4B4C2<4+,
?:2;<4;89 +D B+^B2,@ :4;8 ;AB
<4B4C2<4+, 4, <18 8,E4:+,R8,<[.]" W8^ F+:c,GKH:.2:;8B *8cc8:,
S,;",OXXT) O(O’##%)
[&%] *8 *2<<2 K Y" SR?:+E4,- ,4<:+-8, D8:<4B4C8: 8DD4;48,;Q 4, B+^B2,@ :4;8
4, <:+?4;2B H942[!]" [8:< " 789",OXMN(X):O(O’OMN)
[&&] 01A 0 J" [2<8 2,@ R2,2-8R8,< +D D8:<4B4C8: ,4<:+-8, 4, 2-:+>8;+9Q9>
<8R9[H]" 01A 0,P8, 5,[:8,8Q ! 7(8@9")" W4<:+-8, 4, 9+4B9 +D
314,2[.]" *+:@:8;1<,V18 W8<18:B2,@9:YBA^8: H;2@8R4; UA=B491>
8:9,OXX() #%X’#(X)
[&T] 丁艳锋,刘胜环,王绍华,等 " 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吸
收与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M):(N#’(N()
*4,- F [,J4A K /,P2,- K / !" #$ % LDD8;<9 +D <18 2R+A,< =294;
2,@ <4BB8:4,- ,4<:+-8, 2??B48@ +, 2=9+:?<4+, 2,@ A<4B4C2<4+, +D ,4<:+-8,
4, :4;8[!]" H;<2 H-:+," K4,",#$$&,%$(M):(N#’(N()
[&N] 万靓军,张洪程,霍中洋,等 " 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
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学报,#$$(,%%(#):O(T ’
OM#)
P2, J !,012,- / 3,/+A 0 F !" #$ % LDD8;<9 +D ,4<:+-8, 2??B4;2<4+,
:8-4R89 +, Q48B@,]A2B4
;2 1Q=:4@ :4;8[!]" H;<2 H-:+," K4,",#$$(,%%(#):O(T’OM#)
[&(] 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等 " 不同氮肥管理下氮素吸收利用
及对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M)
!42,- J 6,32+ P ‘,62, ‘ 5 !" #$ % W4<:+-8, A?<2c8 2,@ A<4B4C2<4+,
A,@8: @4DD8:8,< ,4<:+-8, R2,2-8R8,< 2,@ 4,DBA8,;8 +, -:24, Q48B@ 2,@
]A2B4[&M]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
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物学报,OXXT,#O(&):&N%’&NX)
J4,- 5 /,KA 0 [,012,- / 5" K?+?AB2<4+, ]A2B4=82:4,- 2,@
<184: 8DD8;< D2;<+:9 4, :4;8 ?B2,<[!]" H;<2 H-:+," K4,",OXXT,#O
(&):&N%’&NX)
[&X]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等 "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
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OXX&,#((N):M’O&)
!42,- U F,/+,- ‘ [,[8,- J * !" #$ % 78B2<4+,914? =8<^88, ?8:;8,<>
2-8 +D 82:>=82:4,- +D ;+B+,Q 4, <18 R4@@B8 ?1298 2,@ ?1+<+9Q,<18949 8D>
D4;48,;Q 4, <18 B2<8 4, :4;8[!]" K;4 " H-:4;" K4,",OXX&,#((N):M’
O&)
[T$] 蒋彭炎,冯来定,史济林,等 " 三高一稳栽培法的理论与技术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OXX#,#%(增刊):OM’#&)
!42,- U F,[8,- J *,K14 ! J !" #$ " V18 <18+:Q 2,@ <8;1,+B+-Q +D
<1:88 14-1 2,@ +,8 9<2=B8 <8;1,4]A8 4, :4;8 ;AB
[TO] 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韩涛 "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
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学报,#$$M,%&($M):O&$X ’
O&ON)
08,- F !,K14 5 /,U2, ‘ / !" #$ % LDD8;<9 +D ,4<:+-8, 2??B4;2<4+,
2R+A,< +, ;12:2;<8:49<4;9 +D ,4<:+-8, A<4B4C2<4+, 2,@ Q48B@ D+:R2<4+, 4,
14-1 Q48B@4,- 82:BQ 1Q=:4@ :4;8[ !]" H;<2 H-:+," K4,",#$$M,%&
($M):O&$X’O&ON)
[T#] 晏娟,尹斌,张绍林,等 "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
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M,O&(T):M%T’M%X)
F2, !,F4, _,012,- K J !" #$ % LDD8;< +D ,4<:+-8, 2??B4;2<4+, :2<8 +,
,4<:+-8, A?<2c8 2,@ @49<:4=A<4+, 4, :4;8[!]" UB2,< WA<: " [8:< " K;4 ",
#$$M,O&(T):M%T’M%X)
[T%] 周江明,姜家彪,钱小妹,等 " 不同肥力稻田晚稻水氮耦合效
应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M ,O&(O):#M’%T)
01+A ! .,!42,- ! _,542, ‘ . !" #$ % H,2BQ949 +D ^2<8: 2,@ ,4<:+-8,
;+A?B4,- 8DD8;<9 4, ?2@@Q D48B@9 ^4<1 @4DD8:8,< D8:<4B4UB2,< WA<: " [8:< " K;4 ",#$$M O&(O):#M’%T
[T&] H,-A9 ! [,P4BB42R9 7 J,*A:c4, 3 b" .HWH6L 7S3L:*8;494+,
9A??+:< D+: <2;<4;2B ;:+? R2,2-8R8,<[H]" S9144 7,/+:48 V(8@9")"
3:+? 78982:;1 4, H942:H;148E8R8,<9 2,@ U8:9?8;<4E8[3]" [AcA4,
!2?2,:U:+;" +D <18 #,@ H942, 3:+? K;4 " 3+,D8:8,;8,#O ’#% HA>
-A9<,OXXT) OXXN) #(&’#(X)
#O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OT卷
[!!] "#$ %#&’# ( ) *,"+,-.’.&./.$ " *,0$1+ 0 2,3.$4#$ * 3 56
789#&,:.; <=1,9,>.1,<$ $,1&<’#$ .==;,:.1,<$ 1< &,:#6 2.&1 @ 0#4:&,=A
1,<$ *B7BCDA7[3]6 ),#;E F&<=46 G#46,HIIJ,!H:KILMKN
[!O] 0
1#&$.1,<$.; 4-9=<4,89 <$ 9.T,9,>,$’,4841.,$.P;# &,:# -,#;E4 1+&<8’+
,9=&Q.#$,"+.,;.$E 0#=19#$1 B’&,:8;18,R<,; .$E )#&1,;,>#& R<:,#1-
"+.,;.$E,HIIONHVVLH!MN
[!J] "#$ %#&’# ( ) *,R+, W,X+#$’ X !" #$ % 789#&,:.; <=1,9,>.1,<$
$,1&<’#$ .==;,:.1,<$ 1< &,:#6 2.&1 @@ ),#;E #S.;8.1,<$4[3]6 ),#;E F&<=4
G#46,HIIJ,!H:MVL!MN
[!Y] 0
K[[K,JM:VJLOON
[!I] 0
G,:# G#4#.&:+ @$41,181#,K[[MN J!LH[[N
[O[] 刘立军,徐伟,桑大志,等 6 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
效率[3]6 作物学报,K[[O,VK(J):IYJLIIMN
\,8 \ 3,]8 5,R.$’ 0 X !" #$ % R,1#A4=#:,?,: $,1&<’#$ 9.$.’#9#$1 ,$A
:.4#4 ?#&1,;,>#&A$,1&<’#$ 84# #??,:,#$:- ,$ &,:#[ 3]6 B:1. B’&<$6
R,$6,K[[O,VK(J):IYJLIIM
[OH] 刘立军,徐伟,吴长付,杨建昌 6 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
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3]6 中国水稻科学,K[[J,KH(K):HOJL
HJVN
\,8 \ 3,]8 5,58 F ),^ .$’ 3 F6 F+.&.:1#&,41,:4 ’&
.’#9#$1[3]6 F+,$6 36 G,:# R:, 6,K[[J,KH(K):HOJLHJVN
[OK] 沈掌泉,王珂,朱君艳 6 叶绿素计诊断不同水稻品种氮素营养
水平的研究初步[3]6 科技通报,K[[K,HY(V):HJVLHJON
R+#$ X W,5.$’ Q,X+8 3 ^6 2,9,$.&- 418E- E,.’$<4,4 1+# 7
41.184 1Z< &,:# S.&,#1,#4 84,$’ 1+# :+;<&<=+-;; 9#1#&[3]6 3 6 %8;; 6
R:, 6 "#:+6,K[[K,HY(V):HJVLHJON
[OV] 李刚华,丁艳锋,薛利红,王绍华 6 利用叶绿素计(R2B0 L ![K)
诊断水稻氮素营养和推存追肥的研究进展[3]6 植物营养与
肥科学报,K[[!,HH(V):MHKLMHON
\, ( C,0,$’ ^ ),]8# \ (,5.$’ R (6 G#4#.&:+ =&<’, <$ E,.’A
$<4,4 $,1&<’#$ $81&,1,<$ .$E ?#&1,;,>.1,<$ :<99#$E.1,<$ ?<& &,:# P-
84# :+;<&<=+-;; 9#1#&[3]6 2;.$1 781& 6 )#&1 6 R:, 6,K[[!,HH(V):
MHKLMHON
[OM] %.;.48P&.9.$,.$ B F6 BE.=1.1,<$ 1+# :+;<&<=+-;; 9#1#&(R2B0)
1#:+$<;<’- ?<& .;A1,9# 7 9.$.’#9#$1 ,$ &,:#:. S,#Z[3]6 @$1#&$6
G,:# G#46 7<1 6,K[[[,K!(H):MLYN
[O!] "8&$#& ) ",38$E * )6 F+;<&<=-;; 9#1#& 1< =E,:1 $,1&<’#$ 1<=E,
_8, #$1 ?<& 4:9,EZ.&? &,:#[3]6 B’&<$6 3,HIIH,YV:IKOLIKYN
[OO] )<;;#11 G (,)<;;#11 G )6 ‘4# . :+;<&<=+-;; 9#1#& 1< #S.;8.1# 1+#
$,1&<’#$ 41.184 E&-;.$E Z,$1#&[ 3]6 F<998$6 R<,; R:, 6 2;.$1
B$.; 6,HIIK,KV:OYJLOIJN
[OJ] 5<
2;.$1 781& 6 HIIK,H!:MYJL![[N
[OY] 江立庚,曹卫星,姜东,等 6 水稻叶氮量等生理参数的叶位分
布特点及其与氮素营养诊断的关系[3]6 作物学报,K[[M,V[
(Y):JM!LJ![N
3,.$’ \ C,F.< 5 ],3,.$’ 0 !" #$ % 0,41&,P81,<$ ;#.? $,1&<’#$,
.9,$< .:,E4 .$E :+;<&<=+-;; ,$ ;#.S#4 E,??#$1 =<4,1,<$4 .$E .A
1,<$4+,= Z,1+ $,1&<’#$ $81&,1,<$ E,.’$<4,4 ,$ &,:#[3]6 B:1. B’&<$6
R,$6,K[[M,V[(Y):JM!LJ![N
[OI] 李华刚,薛利红,尤娟,等 6 水稻氮素和叶绿素 R2B0叶位分布
特点及氮素诊断的叶位选择[3]6 中国农业科学,K[[J,M[(O):
HHKJLHHVMN
\, C (,]8# \ (,^ <8 3 !" #$ % R=.1,.; E,41&,P81,<$ ;#.? 7 :<$1#$1
.$E R2B0 S.;8# .$E E#1#&9,$.1,<$ 1+# 48,1.P;# ;#.? ?<& 7 E,.’$<4,4
,$ &,:#[3]6 R:, 6 B’&,:6 R,$6,K[[J,M[(O):HHKJLHHVMN
[J[] 王绍华,曹卫星,王强盛,等 6 水稻叶色分布特点与氮素营养
诊断[3]6 中国农业科学,K[[K,V!(HK):HMOHLHMOON
5.$’ R (,F.< 5 ],5.$’ W R !" #$ % 2<4,1,<$.; E,41&,P81,<$ ;#.?
:<;<& .$E E,.’$<4,4 $,1&<’#$ $81&,1,<$ ,$ &,:# =;.$1[3]6 R:, 6 BA
’&,:6 R,$6,K[[K,!(HK):HMOHLHMOON
[JH] 王绍华,吉志军,刘胜环,等 6 水稻氮素供需差与不同叶位叶
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关系[3]6 中国农业科学,K[[V,VO(HH):
HKOHLHKO!N
5.$’ R (,3, X 3,\,8 R ( !" #$ % G#;.1,<$4+,=4 P#1Z##$ P.;.$:#
$,1&<’#$ 48==;- L E#9.$E .$E $,1&<’#$ 1&.$4;<:.1,<$ .$E 4#$#4:#$:#
;#.S#4 .1 E,??#$1 =<4,1,<$4 &,:#[3]6 R:, 6 B’&,:6 R,$6,K[[V,VO
(HH):HKOHLHKO!N
[JK]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等 6 杂交中稻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
期 R2B0值关系研究[3]6 作物学报,K[[J,VV(V):MMILM!MN
]8 ) ],],<$’ (,X+8 ^ F !" #$ % G#;.1,<$4+,= P#1Z##$ 1+# #??,:,#$1
.9<8$1 $,1&<’#$ .==;,:.1,<$ ?<& ’&.,$ ?,;;,$’ .$E 1+# R2B0 S.;8# .1
?8;; =.$,:;# 41.’# ,$ 9,EA4#.4<$ +-P&,E &,:#[3]6 B:1. B’&<$6 R,$6,
K[[J,VV(V):MMILM!MN
[JV] (844.,$ ),%&<$4<$ Q ),R,$’+ ^ !" #$ % ‘4# :+;<&<=+-;; 9#1#&
48??,:,#$:- ,$E,:#4 ?<& $,1&<’#$ 9.$.’#9#$1 ,&&,’.1#E &,:# ,$ B4,.
[3]6 B’&<$6 36,K[[[,IK:YJ!LYJIN
[JM] %.;.48P&.9.$,.$ a,*<&.;#4 B F,F&8> G ",BPE8;&.:+9.$ R6 b$A
?.&9 .E.=1.1,<$ U$
LOIN
!KKH!期 徐富贤,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