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章艺(&%*"—),女,浙江金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和环境生态研究。+,-:")*".#"&)!%%,/.012-:3434!"""56&7(8 9:0
! 通讯作者 +,-:")*%.!!#!(5",/.012-:34348""6&7(8 9:0
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章 艺&,!,刘 鹏!!,宋金敏!,徐根娣!,蔡妙珍!,王婷婷!
(& 衢州学院,浙江衢州 (!5""";! 浙江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室,浙江金华 (!&""5)
摘要:以水稻(!"#$% &%’()% ;8)品种 <3=9,>1(铁耐性)和 ?@75(铁敏感)为材料,研究了 A,! B毒胁迫下附着于根尖边缘
细胞(即原位边缘细胞)的数目、存活率,根尖细胞形态结构、根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A,! B毒对根边缘
细胞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相对于敏感性品种而言,一定浓度的 A,! B(&""!!""!0:- C ;)有利于耐性品种边缘细胞
的产生;A,! B毒对边缘细胞有致死效应,随 A,! B浓度的提升,边缘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根尖外围细胞壁增厚,
并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敏感性品种)。同时,A,! B毒对根尖保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5""!0:- C ; A,! B
处理下,耐性品种过氧化物酶(DEF)、过氧化氢酶(G<+)、超氧化物岐化酶(HEF)活性都超过对照;敏感品种只有
HEF活性超过对照。说明 A,! B毒胁迫下,水稻根尖可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细胞拒铁作用,维持较高水平的
DEF、G<+和 HEF活性来对抗 A,! B毒,缓解铁毒害。
关键词:水稻;边缘细胞;A,! B毒;根尖
中图分类号:I%5)8*#;H)&&8"&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J(!""%)"5$"*7($"#
!"#$%"&"’()*& *+, $%-.("&"’()*& #/.$"+./ "0 1%/ #""1 1($ 2"#,/# )/&&. 1"
3/! B 1"4()(1- (+ #()/
KL
(* +,$-., /.00121,+,$-.,,3-14(%52 678999,/-(5%;
7 :1# ;%<."%’."# .= >.’%5#,3-14(%52 ?."@%0 A5()1"&(’#,B(5-,% 67*998,/-(5%)
52.1#*)1:+:W292V4 :X A,! B 2Y :>, :X VT, 01Z:[ 9:>YV[12>VY X:[ -:\-1>R [29, ][:R=9V2:> 2> V[:]291- 1>R Y=^V[:]291- 1[,1Y 8
L:\,_,[ VT, 0,9T1>2Y0 :X A,.2>R=9,R 2>T2^2V2:> :X [::V P[:\VT 1>R VT, [,1Y:>Y X:[ VT, Y]1V21- _1[21V2:>Y 2> A,! B Y,>Y2V2_2.
V4 10:>P VT, 1]291- [::V 3:>,Y 1[, YV2-- ]::[-4 =>R,[YV::R8 +T, [::V V2] 2Y 1 ][201[4 Y2V, :X A,! B V:W292V4 2> [29, 8 +T, [::V
^:[R,[ 9,--Y(‘G),\T29T :[2P2>1V, X[:0 VT, [::V 91] 0,[2YV,0 ^4 02V:Y2Y,91> Y,]1[1V,-4 91[[4 :=V 0,V1^:-2Y0 1>R [,Y2YV
1R_,[Y, YV[,YY VT[:=PT 1 Y,[2,Y :X R2YV2>9V [,Y]:>Y,Y 8 ?> VT2Y YV=R4,VT, [,Y]:>Y, 0,9T1>2Y0 :X VT, [::V V2] 9,--Y V: A,! B
V:W292V4 \,[, V,YV,R ^4 9:0]1[2>P [,Y]:>Y, :X [29, _1[2,V2,Y <3=9,>1(A,.V:-,[1>9,)1>R ?@75(A,.Y,>Y2V2_,)a>:\> V:
_1[4 2> A,! B [,Y2YV1>9, 1V 1 \T:-,.[::V -,_,- 8 @,Y=-VY YT:\,R VT1V A,! B V:W292V4 2>T2^2V,R VT, R,_,-:]0,>V :X ‘G8 L:\,_.
,[,9:0]1[,R V: ?@75,A,! B 1V &"" $ !""!0:- C ; \1Y ][:]2V2:=Y V: VT, R,_,-:]0,>V :X ‘G 2> <3=9,>18 U2VT 2>9[,1Y, :X
A,! B 9:>9,>V[1V2:>,VT, _21^2-2V4 :X VT, [29, ‘G ^,910, -:\,[,VT, 9,-- \1-- :X [::V V2] :=V,[0:YV 9,--Y ^,910, VT29a,[,
1>R Y:0, 9T1[19V,[2YV29Y :X ][:P[100,R 9,-- R,1VT \,[, :^Y,[_,R 2> VT, 9,--Y(A,.Y,>Y2V2_, _1[2,V4)8 S,1>\T2-,,A,! B
9:>9,>V[1V2:> 1XX,9V,R VT, 19V2_2V2,Y :X ],[:W2R1Y,(DEF),91V1-1Y,(G<+),1>R Y=],[:W2R, R2Y0=V1Y,(HEF)8 L2PT,[
,>340, 19V2_2V2,Y \,[, X:=>R 2> A,.V:-,[1>9, _1[2,V4 =>R,[ T2PT 9:>9,>V[1V2:> A,! B("!""!0:- C ;)9:0]1[,R V: 9:>V[:- 8
+T,Y, [,Y=-VY 2>R291V,R VT1V,=>R,[ VT, A,! B V:W292V4,[::V V2] 9:=-R [,Y2YV A,! B V:W292V4 ^4 2>9[,1Y2>P ‘G,VT29a,>2>P 9,--
\1--,012>V12>2>P T2PT DEF,G<+ 1>R HEF 19V2_2V2,Y 8
6/- 7"#,.:[29,;^:[R,[ 9,--(‘G);A,! B V:W292V4;[::V V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5):*7($**"
##############################################################
D-1>V M=V[2V2:> 1>R A,[V2-23,[ H92,>9,
铁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如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
而,过多的 !"# $对植物生长是有害的。!"# $毒害是
亚洲和非洲等湿润性热带地区一种主要的生理性病
害,可严重影响低洼地作物尤其是水稻的产量[%]。
我国南方植稻区约有 &&’ ( %’) *+# 潜育性不良水稻
田(淹水条件下形成的还原性低产水稻土),遭受
!"# $毒时,水稻生长受抑,生物量和产量明显下
降[#]。
!"# $毒的原初效应是抑制植物根系的伸长。目
前有关植物 !"# $毒耐性机理的学说中,根的拒铁作
用被认为是植物耐铁毒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
式,即:水稻根把根际周围可溶性的亚铁离子氧化
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离子,在根际等形成氧化铁
膜[,-)]。但氧化铁膜一般在距根尖 % .+处开始形成
(根毛区、根伸长区及根上较靠后的部位是铁膜形成
较多的部位)[/-0],而不是根尖最前端。123*456[7]认
为,水稻的白色新根,尤其根尖是拒铁力最强的部
位。预试验显示,!"# $毒条件下根尖 % 8 ’ .+范围内
’!# ++段铁的含量最高,推测该部位是 !"# $毒作
用的主要位点。
研究发现,大多数植物的根尖每天都要代谢产
生大量的边缘细胞(92:5": .";;,简称 9<),包裹在根
冠外围形成一套完整的“套膜结构”。9<在调节根
部生态环境,中和根际周围一些有毒化学物质,抵
抗各种环境胁迫造成的根尖伤害中起着多种防御和
保护功能[= - %’]。>*?等[%%]报道,菜豆(@A6BC"6A)9<
通过分泌黏液来保护或减轻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李荣峰等[%#]认为,大豆(!"#$%&’ ()* D8)通过增加
9<数目和提高根尖蛋白质含量来对抗铝毒胁迫,以
缓解植物的铝毒害。这些根尖与铝毒关系的研究发
现值得关注。目前有关根尖与 !"# $毒的关系,国内
外尚少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 !"# $毒敏感和耐性
两个品种为对象,研究了 !"# $毒胁迫下,水稻根 9<
数目与活性,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和根内酶的变化,为
植物根尖抗 !"# $毒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 .)/%0) D8)品种 EF?."A6(耐性)
和 GH&)(敏感)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的。
!"# $液以 !"@I)形态供应,BJ为 ) 8/。
! "# 培养方法
挑选颗粒均匀饱满的水稻种子,自来水洗净后
用饱和 K6<;I溶液浸种 #’ 3,用蒸馏水充分清洗,在
蒸馏水中浸泡 #) *,放到培养皿中露白,将刚露白的
水稻种子种在纱窗网上,在 #/ L下黑暗静置悬空培
养[%%]。第 #天,选取根长到达 %7 ++的种子移至另
外盆中,开始用 !"# $液处理。!"# $液浓度为:’、/’、
%’’、#’’、)’’!+2; M D,每隔 # * 喷洒一次处理溶液
(喷洒方法:用喷壶均匀喷洒,直到根尖出现小液珠
但是不落下为止),在处理 #) * 后,将根长到达 #’
++的种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取样测 9<数
目、活性、根尖电镜样品制备、酶活性;另一部分用
于 9<的收集,把 9<洗于 # 8 ’ +D离心管(装有超纯
水)中,形成 9<悬浮液,立刻用来制备电镜样品。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8, 8 % 边缘细胞数目的测定 滴 #’!D蒸馏水均
匀地平铺在干净的载玻片上,随机取长度为 #’ ++
的水稻根,分别齐根剪下,在载玻片的水中轻轻搅动
,’ 3,将 9< 洗脱在水中,用移液枪轻轻吹几次,使
9<及其黏液在水中充分展开,然后在显微镜下统计
9<数目[%,-%)]。
% 8, 8# 边缘细胞活性 参照文献[%/]的方法。9<
的活性(N)O活的 9<数 M 9<总数 ( %’’N。
% 8, 8, 电镜样品制备
9<:取装有 ’、#’’、)’’!+2; M D !"
# $液处理过的
9<悬浮液的离心管,#’’’ P M +4A下离心 %’ +4A,弃去
上清液[%&]。
根尖:取 ’、#’’、)’’!+2; M D !"
# $ 液处理后的
根,切下顶端 # ++。
两种样品分别用 # 8 /N戊二醛前固定,%N的锇
酸后固定,酒精逐渐脱水,渗透,QB2A7%# 包埋,DR9
- S超薄切片机切片,醋酸铀和柠檬酸铅双染色,日
产 TQU - %#,’型透射电镜下观察和拍照。
% 8, 8) 酶活性系列 分别剪取 #’个根的 / ++根
尖,称重后进行酶液提取[%0]。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
VIW活性[%0],单位为!E)0’ M(+P·+4A),B:2X"4A;采
用 K6#@#I,滴定法测定
蓝四唑(K9Y)光氧化还原 /’N的酶量为 %个活力单
位 Z,@IW活性单位为 Z M +P,B:2X"4A。
试验重复 ,次,取平均值,利用 @E@分析软件进
行方差和 D@H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 % ’毒对水稻根边缘细胞数目的影响
图 %显示,!"# $毒抑制水稻根 9<的产生。随着
)&0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溶液浓度的增高,!个品种对 "#! $毒的反应不一致。
%&’( )*的数目快速减少;+,-.#/0 )*数目先增多
后减少,在 !11!234 5 6 "#
! $浓度时达到最大值(789!
个),比对照增加了 7( : 77;,当 "#! $浓度升到 (11
!234 5 6,+,-.#/0 )*数目才开始显著下降。<1!(11
!234 5 6 "#
! $处理下,耐性品种(+,-.#/0)的 )*数目
明显超过敏感品种(%&’()。
! "! #$! %毒对水稻根边缘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 !可知,高 "#! $对 )*有致死作用。与各
自的无 "#! $处理相比,"#! $毒降低 )*的存活率,但
各浓度处理下,)*的存活率仍保持在 (’;以上。<1
!!11!234 5 6 "#
! $处理下,+,-.#/0的 )*存活率降
幅较 %&’(显著,从绝对值上看,+,-.#/0的 )*存活
率仍大于 %&’(。如 !11!234 5 6 处理下,+,-.#/0 的
)*存活率比对照下降了 88 : (8;,%&’(比对照下降
了 !’ :!(;;但 +,-.#/0的 )*存活率(<1 :=’;)仍比
%&’(的存活率((’ :!!;)高。
图 & 不同 #$! %处理对水稻根尖 ’(数目的影响
#)*"& +,-./$,0$ 1- #$! % 1, 23$ 2124. ,/56$7 1- 7112
6178$7 0$..9 ), 7)0$
图 ! #$! %对根尖 ’(存活率的影响
#)*"! +,-./$,0$ 1- #$! % 1, 23$ :)46).)2; 1- 23$ 7112
2)< 6178$7 0$..9 ), 7)0$
[注(>3?#):方柱上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 <;显著水平,下同 @ABB#C#/? 4#??#CD 0E3F# E0CD A/GA.0?# DAH/ABA.0/? 0? <; 4#F#4 : IJ# D02# E#43K:]
! "= #$! %毒对水稻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包裹在根尖外围,在水溶性粘
胶层中松散地与根冠相连,直到由于水的搅动或机
械性磨擦而脱离下来[!1]。图 8是 !个水稻品种 )*
的电镜照片(+、)、*是 %&’(,@、L、"是 +,-.#/0)。正
常情况下 )*呈椭圆形,大多数细胞中央有一个大
液泡(图 8+、@);在 !11!234 5 6 "#
! $胁迫下,)*液
泡内可见深色沉积物(图 8)、L);在 (11!234 5 6浓
度下,细胞内出现大量碎片(图 8*、")。说明 "#! $毒
明显破坏水稻 )*结构,且敏感和耐性品种的 )*对
"#! $毒的反应相似。
图 (是 !个品种洗脱 )*后的水稻根尖细胞(包
括根尖和根冠分生组织),对照中细胞大多呈六边
形,内容物丰富,细胞排列紧密(图 (+、M),外围细胞
壁较薄(图 ()、N)。!11!234 5 6 "#
! $中,!个品种的
外围细胞壁都增厚(图 (*、%);(11!234 5 6浓度中,
%&’(的外围细胞中出现程序性死亡特征,细胞缩小
变形(图 (@),液泡膜破裂,内质网库槽膨大,其外膜
上结合的核糖体减少(图 (L)。同样浓度胁迫下,
+,-.#/0的外围细胞未见明显变形(图 (O),液泡和内
质网未见异常(图 (P)。"#! $毒对 ! 个品种根尖内
层细胞影响不明显(图 ("、6)。可见,"#! $毒对细胞
结构的影响分别是:)* Q外围细胞 Q内层细胞。
! "> #$! %毒对水稻根尖 ?@A活性的影响
"#! $毒处理 !( J后,从根尖保护酶(RS@)活性
的变化看,两个品种对胁迫反应的趋势不一致(图
<)。随着 "#! $浓度的升高,敏感品种 RS@活性呈缓
慢下降趋势(1!711!234 5 6 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而耐性品种 RS@ 活性 呈 明 显 递 增 趋 势,在
!11!234 5 6浓度处达到峰值,(11!234 5 6 "#
! $ 处理
后,酶活性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各浓度处理
下,耐性品种根尖 RS@活性都大于敏感品种。
! "B #$! %毒对水稻根尖 (CD活性的影响
随着 "#! $处理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水稻根尖
的 *+I活性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图 ’)。
统计结果表明,%&’( 根尖的 *+I 活性在 <1!234 5 6
"#! $处理时达到最高点,比对照增加了 7T : 7=;,之
后显著下降;而 +,-.#/0根尖的 *+I活性是在 !11
<’=(期 章艺,等: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图 ! "#$ %毒对水稻根尖 &’超微结构的影响
"()*! +,-./#,0# 1- "#$ % 1, &’ /.234523/02/3# (, 3(0#
[!" #$%&(对照),’、(中央有一个大液泡()),* + ,----;’" #$%&(.--!/01 2 3 45
. 6),有沉积物堆积在中央液泡内()),* + ,----;(" #$%&(&--
!/01 2 3 45
. 6),细胞内部出现大量碎片,* + ,7---;8" !9:;5<=(对照),中央有一个大液泡()),* + 7---;>" !9:;5<=(.--!/01 2 3 45
. 6),有沉积
物堆积在中央液泡周边()),* + ,7---;4" !9:;5<=(&--!/01 2 3 45
. 6),细胞内部出现大量碎片,* + %---。!" #$%& ’((;0@01),= ;5@=1 A=;:015
())B=C D< D? " ’=@ + .!/;’" #$%& ’((.--!/01 2 3 45
. 6),C0/5 E5F0CD?C(=@@0BC)B5@5 =;;:/:1=?5E D< ?G5 ;5@=1 A=;:015())" ’=@ + .!/;(" #$%& ’(
(&--!/01 2 3 45
. 6),;511C B5@5 E5C?@0H5E =
. 6),C0/5 E5F0CD?C(=@@0BC)B5@5 =;;:/:1=?5E D< ?G5 ;5@=1 A=;:015())=10
. 6),;511C B5@5 E5C?@0H5E =
. 6 处理时才达到最高点,比 #$%& 高出
L%M.&N,当浓度继续增加到 &--!/01 2 3时,其活性
开始大幅下降,但仍明显高出 #$%&。
$ *6 "#$ %毒对水稻根尖 789活性的影响
从图 L可以看出,45. 6毒胁迫下,水稻根尖 OP8
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在 ,--!.--!/01 2 3 45
. 6处
理下,#$%&的 OP8活性比对照显著升高,&--!/01 2 3
时则下降到对照水平;.--!&--!/01 2 3 45
. 6处理
使耐性 !9:;5<=根尖 OP8活性显著增大。在 -!,--
!/01 2 3 浓度范围内,#$%&的 OP8活性普遍比 !9:;5Q
<=高;但 .--!&--!/01 2 3 浓度 45
. 6处理下,!9:;5Q
<=的活性明显高出 #$%&。
! 讨论
已知 ’(起源于根冠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传
统观点认为,’( 只是根系的结构和功能性组成部
分,仅在根冠穿越土壤时起润滑作用,没有生命力。
现在认为,’(不仅具有生命力(R-N以上有活性),
而且有一套自己的 /$S! 和蛋白质合成系
统[.- T .,]。’(从根尖脱离后,能够自主进行新陈代
谢,在遭受逆境时做出反应,形成一个独立的胞际空
间[,,,..]。通过对附着于水稻根尖的 ’(数目、存活
率和超微结构的研究,得出水稻 ’(对 45. 6毒的反
应主要为:首先,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对 45. 6毒的
响应有较大差异。7-!.--!/01 2 3 45
. 6处理,促进
耐性品种 !9:;5<= 根 ’( 的发育,使之产生更多的
’(,但显著抑制敏感品种 #$%&根 ’(的发育(图 ,)。
其次,45. 6毒严重破坏 ’(结构(图 U),对 ’(有致死
效应,但 &--!/01 2 3 45
. 6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存活率
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图 .),这可能与 ’( 黏液层有
关。45. 6处理浓度越高,黏液层越厚[.U],使 ’(具有
较高的渗透压,利于存活[,-]。另外,通过比较可见
%%L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7卷
图 ! 水稻根尖细胞电镜照片
"#$%! &’( )#*+,$+-./0 ,1 +,,2 2#. *3440
[!" #$%&根尖细胞(对照),细胞呈六边形,’ ( %)));*" #$%&根尖外围细胞壁(对照),’ ( +,)));-" #$%&根尖外围细胞(.))!/01 2 3 45
. 6),细
胞壁增厚,’ ( +,)));7" #$%&根尖外围细胞明显变形(&))!/01 2 3 45
. 6),’ ( +,)));8" #$%&根尖外围细胞(&))!/01 2 3 45
. 6),细胞内液泡膜破
损,内质网库槽膨胀,上面结合的核糖体减少,’ ( 9))));4" #$%&根尖内层细胞(&))!/01 2 3 45
. 6),大多呈六边形,排列紧密,’ ( %)));:" !;<=
>5?@根尖细胞(对照),细胞呈六边形,’ ( %)));A" !;<>5?@根尖外围细胞壁(对照),’ ( +,)));# " !;<>5?@根尖外围细胞(.))!/01 2 3 45
. 6),细
胞壁增厚,’ ( +,)));B" !;<>5?@根尖外围细胞(&))!/01 2 3 45
. 6),细胞壁增厚,’ ( +,)));C" !;<>5?@根尖外围细胞(&))!/01 2 3 45
. 6),细胞内
小液泡和内质网结构正常,’ ( 9))));3" !;<>5?@根尖内层细胞(&))!/01 2 3 45
. 6),排列紧密,’ ( %)));D E细胞核;FE细胞壁;G8$ E粗面内
质网;H E液泡。!" $00I IJK >511L 0M #$%&(>0?IG01)NOJ>O N5G5 O5P@Q0?" *@G ( ,!/;*"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0?IG01),IO5 >511 N@11 "
*@G ( .!/;-"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01 2 3 45
. 6),IOJ>T5?J?Q 0M IO5 >511 N@11 " *@G ( .!/;7"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01 2 3 45
. 6),UJLI0GIJ?Q 0M IO5 >511 N@11 " *@G ( .!/;8"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01 2 3 45
. 6),IO5 V@><015 /5/WG@?5
N5G5 WG0T5? @?U IO5 G8$ N5G5 LN511J?Q
. 6),
G5/@J?5U J?I@>I " *@G ( ,!/;:" $00I IJK >511L 0M !;<>5?@(>0?IG01)NOJ>O N5G5 O5P@Q0?" *@G ( ,!/;A"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5?@(>0?=
IG01),IO5 >511 N@11 " *@G ( .!/;# "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5?@(.))!/01 2 3 45
. 6),IOJ>T5?J?Q 0M IO5 >511 N@11 " *@G ( .!/;B"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5?@(&))!/01 2 3 45
. 6),/<>O IOJ>T5G >511 N@11 " *@G ( .!/;C" RO5 >511 @I IO5 G00I IJK K5GJKO5GS 0M !;<>5?@(&))!/01 2 3
45. 6),?0G/@1 V@><015 @?U G8$ J? JI " *@G ( +!/;3" RO5 >511 @I IO5 G00I IJK 5?U0IO5>J 0M !;<>5?@(&))!/01 2 3 45
. 6),G5/@J?5U J?I@>I " *@G ( ,!/;
D E ?<>1501
X%X&期 章艺,等: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图 ! "#$ %处理对水稻根尖 &’(活性的影响
")*+! ,-./0#-1# 2. "#$ % 2- 34# 513)6)37 2. &’( )- 8)1# 8223 3)9:
图 ; "#$ %处理对水稻根尖 <=>活性的影响
")*+; ,-./0#-1# 2. "#$ % 2- 34# 513)6)37 2. <=> )- 8)1# 8223 3)9:
图 ? "#$ %处理对水稻根尖 @’(活性的影响
")*+? ,-./0#-1# 2. "#$ % 2- 34# 513)6)37 2. @’( )- 8)1# 8223 3)9:
(图 !、"),#$% &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随细胞与毒
性离子位置关系的不同而不同。’(排列在根冠外
围的细胞,比内层细胞忍受更激烈的变化。总之,
’(对根尖具有保护作用,#$% &毒条件下水稻耐性品
种产生更多的 ’(,应该是其有效缓解 #$% &毒的途径
之一。
一般认为,#$% &毒胁迫下,植物体有各种防御机
制提高其耐性,除了根的拒铁作用外,)*++,-./等[%"]
提出,当植物对铁吸收较慢,细胞壁及与之相结合的
多糖对 #$% &有很高的亲和能力时,可阻止 #$% &进入
共质体,使之在质外体中氧化,释放的自由基不易通
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中,就不会出现细胞的损伤。
本试验中,观察到 %00!"00!1.2 3 4 #$
% &条件
下,%个品种根尖外层细胞壁变厚(图 "(、5)。这可
能是由于皮层细胞的分泌作用,细胞壁里沉积的多
聚糖与 #$% &结合,使细胞壁增厚。与 6789:$8等[%;]
铝胁迫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该结果为 #$% &毒环
境中细胞的拒铁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 "00!1.2 3 4 #$
% &浓度下,敏感
5<="的外围细胞中出现程序性死亡特征:细胞缩小
变形,液泡膜破裂,内质网库槽膨大,其外膜上结合
的核糖体减少(图 ">、?)。关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过程,植物中人们还知之甚少。大量实验证明,液泡
在许多植物程序性死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
是程序性死亡发动阶段各种水解酶和其他死亡执行
者的集散地。液泡破裂释放内含物是死亡开始的标
志[%= @ %A]。B*/C等[!0]发现,即将死亡的洋葱根冠细
胞皱缩,细胞核发生凝聚等现象;但未见粗面型内
质网的有关报道。近年研究初步揭示,细胞程序性
死亡是由十分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的,目前已
知 !个主要的信号传导通路是:线粒体通路、死亡
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其中内质网通路是指:通
过内质网的应激来调节细胞的死亡程序。内质网通
路的具体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折叠蛋白反应(D/E
F.2G$G H+.I$,/ +$*JI,./,DK<)和钙离子起始信号((*2E
J,:1 -,C/*2,/C)[!L]上。DK< 的启动在早期是保护作
用,使大部分蛋白质合成停滞,减轻内质网负荷;加
速内质网伴侣基因、蛋白质表达;发生内质网相关
降解,清除不能正确折叠的蛋白质等[!% @ !"],从而积
极重建细胞内稳态。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于细胞基质中的核
糖体不同,主要是合成某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
物质,如酶原等。本试验电镜下观察到内质网膨大,
说明它正处于高负荷状态,上面核糖体的减少可以
直接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减轻负荷。可见,#$% &毒胁
迫下,水稻敏感品种根尖细胞内发生了由 DK<启动
的内质网通路,后期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然而,同
样浓度胁迫下,耐性品种 M8:J$/* 细胞中并未出现
这些程序性死亡特征。
N,II2$+ 等[!; @ !=]认为,活性氧是诱导植物细胞发
生程序性死亡的重要内在因子。#$% &毒能诱发产生
O=P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L;卷
多种有毒活性氧自由基,而植物体内存在的保护酶
系统可清除此类自由基,保护酶主要有 !"#、$"#、
%&’等。本试验数据显示,())!*))!+,- . / 01
( 2条
件下,耐性品种根尖 %&’、$"#、!"# 活性明显高出
敏感品种(图 3、图 4、图 5)。说明耐性品种根尖细胞
能积极启动酶保护系统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有效
抑制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进程。
通过敏感和耐性品种的对比研究可知,水稻根
尖可以通过增加 6%数目、提高细胞拒铁作用,维持
较高水平的 $"#、%&’和 !"#活性来对抗 01( 2毒胁
迫,这是水稻根尖抗 01( 2毒的重要机制之一。
参 考 文 献:
[7] "88,9 : % ;,61<=>?@1A ;,BC8C
[(] 李达模,唐建军,李阳生 F 水稻耐(抗)潜育性土壤逆境的生理
生态机制及抗逆品种选育进展[:]F 水稻文摘,7OO7,7)(():7
Q*F
/? # R,’C
[X] ;A11< R !,T8V1A?
[*] ;,-U1< # %,’JA<1A 0 ’,!?881A8YK6VC8>CA Z *+ %’ F !1C@,
&+F :F,7OO5,47:O3PQO4* F
[3] 6C88H / %,6C>1A & : R,%JA8?@ % # *+ %’ F &-J+?JL8C>1 DH ,-"%./(+*& %0&+"%’(&:’V1 A,-1 ,I 01,R< CL-C[J1@[:]F &<
[5] %VCDD? &,Z?<1@ R T,NJ+L1- % *+ %’ F ’V1 A,-1 ,I ,AMC= =CAD,<
1G=A18?,< DH DJ-D,J@ AJ@V CJ
[P] S,@V?UC !F 0J
?< L-C<8 V1C-8V:L?,<11A@ ?< 8V1 AV?Y,@LV1A1[:]F &<
[7)] $C< : B,]VJ R S,%V1< Z *+ %’ F E
[77] ]VJ R S,&V< ! :,RC8@J+,8, ZF E
775(X):X3OQX45 F
[7(] 李荣峰,蔡妙珍,刘鹏,等 F 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
解效应[:]F 作物学报,())P,X*(7):X7PQX(3 F
/? N 0,%C? R ],/?J $ *+ %’ F 6,AU1A =1--@ C--1W?C8?
[7X] ZC91@ R %,$J1LL>1 ! ;F !-,JMV1U L1A?LV1AC- A,,8 =CL =1--@:S?1-U
IA,+ U?II1A1<8 @L1=?1@ C:F 6,8 F,7OP4,5X:7*44Q7*5XF
[7*] $C< : B,S1 #,BC
[73] 蔡妙珍,刘鹏,徐根娣,等 F &-X 2对荞麦离体根边缘细胞的作
用[:]F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OXQ(OP F
%C? R ],/?J $,^ J ; # *+ %’ F TII1=8 ,I &-X 2 8,G?=?8H ,< A,,8 D,AU1A
=1--@ ?< W?8A, ,I DJ=>9V1C8[:]F : F :?C
[74] 朱茂艳,陈惠萍,杨俊伟 F 培养细胞凋亡的半薄与超薄切片
的比较[:]F电子显微学报,())),7O(3):5XOQ5*( F
]VJ R S,%V1< Z $,SC
[75] &+C>, ‘,%V1< ; ^,&@CU1 ‘F !1LCAC81 C@@CH@ @L1=?I?= I,A C@=,AK
DC81 L1A,G?UC@1 C=H8,@,-?= ?@,YH+1@ ,I C@=,ADC81 L1A,G?UC@1 ?< L-C<8@[:]F $-C<8 %1--
$VH@?,- F,7OO*,X3:*O5Q3)*F
[7P] 张志良 F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R]F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OO) F (7)Q(7( F
]VC
[7O] 王爱国,罗广华,邵从本,等 F 大豆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
究[:]F 植物生理学报,7OPX,O(7):55QP*F
BC
[()] 6A?MVC+ / &,B,, Z Z,ZC91@ R %F #?II1A1<8?C- 1GLA1@@?,< ,I LA,K
81?<@ C,- F,7OO3,7)O:*35Q*4XF
[(7] ZC91@ R %F ’V1 A,-1 ,I A,,8 D,AU1A =1--@ ?< L-C<8 U1I1<@1[:]F
’A1[((] R?HC@C>C ! %,ZC91@ R %F $,@@?D-1 A,-1 ,I A,,8 D,AU1A =1--@ ?< U1K
81=8?,< C())7,7(3:7O5PQ7OP5F
[(X] 章艺,刘鹏,宋金敏,等 F 高 01( 2对水稻离体根边缘细胞的
影响[:]F 生态学报,())P,(P(4):(O(3Q(OX) F
]VC
[(*] ZCAA?@,< $ R,’A1IIAH &,BV?81 : / *+ %’ F 01AA?8?< CA?8?<:EA,< @1[J1@81A?
[(3] bcY[J1Y R #,$,@=V1O45*期 章艺,等: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 $%&’"("&’ )&*"(+ !,- "("!"$% +*./!, *-01.(0- !. $%&’"("&’ 23 *..!0
.4 $ !.%-*$(! ’$"5- 6$*"-!3[7]8 1%$(! 9,30".% 8,:;;;,::;:<=>?<<<8
[@A] B%$( C 78 9*.+*$’’-) #-%% )-$!, "( )-6-%.1’-(! $() )-4-(0-[7]8
9%$(! 9,30".% 8,@DD:,:@>(:):;;E8
[@E] F"*.. G8 9*.+*$’’-) #-%% )-$!, .4 !*$#,-$*3 -%-’-(!0 $0 $ 1$*$)"+’
"( 1%$(!0[7]8 9%$(! C.% 8 H".% 8,@DDD,<<:@<>?@>=8
[@I] J2$*$ K,K&*"3$’$ F,G&L&)$ F8 M"*-#! -6")-(#- .4 $#!"6- $()
*$1") (%-$* )-+*$)$!".( !*"++-*-) 23 6$#&.%- *&1!&*- )&*"(+ 1*.N
+*$’’-) #-%% )-$!, "( 5"(("$[7]8 9%$(! 9,30".% 8,@DD:,:@>(@):
A:>?A@A 8
[@;] O.&(+ P Q,R$%%"- M S8 9*.+*$’’-) #-%% )-$!, )&*"(+ -().01-*’
)-6-%.1’-(![7]8 9%$(! C.% 8 H".% 8,@DDD,<<(=):@I=?=D: 8
[=D] T$(+ F,U" 7,H.0!.#L S C !" #$ 8 B 1.1!.0"0:B 4&(#!".($%
1$*$)"+’ 4.* 1*.+*$’’-) 1%$(! #-%% )-$!, "()-) 23 $ ,.0!N0-N%-#!"6-
1,.!.!.V"( $() "(6.L-) )&*"(+ )-6-%.1’-(![7]8 9%$(! W-%%,:;;A,I
(=):=E>?=;:8
[=:] C"%,$6-! J,C$*!"()$%- 7 U,W$’$().%$ X !" #$ % Y(6.%6-’-(! .4
R$)):>= "( !,- 1$!,.+-("# $#!".( .4 1*-0-("%"(N: ’&!$!".(0[7]8 7 8
Z-&*.#,-’8 ,@DD@,I=:AE=?AI:8
[=@] C$ O,F-()-*0,.! U C8 F-*1 "0 )&$%%3 *-+&%$!-) 23 2.!, !,- QS
0!*-00N01-#"4"# 2*$(#, .4 !,- [9S $() $ 2*$(#, !,$! "0 0,$*-) /"!,
.!,-* #-%%&%$* 0!*-00 1$!,/$30[7]8 7 H".% 8 W,-’8,@DD<,@E;::=E;@
?=E;;8
[== ] \.(+ T ],U" W,F$!5"6$00"%".& R !" #$ % H$V $() H$L #$( %.#$%"5-
!. !,- -().1%$0’"# *-!"#&%&’ !. "("!"$!- $1.1!.0"0[7]8 7 8 W-%% 8 H"N
.% 8,@DD=,:A@:>;?A;8
[=<] ^_5‘&-5NC$*!a(-5 J,W$b-).NC-*"(. S,Ma$5N C&b.5 C !" #$ % H".N
#,-’"#$% #,$*$#!-*"5$!".(,)"0!*"2&!".( $() 1,3%.+-(-!"# $($%30"0 .4
&’()(*+,$# -!$#.(/#)"!’ *3$(.)"(- $() Y9= *-#-1!.*0,$() !,$1 0"+$*N
+"( 0-(0"!"6- W$@ c BP9$0-[7]8 7 8 W-%% X#" 8,@DD=,::A:@@<;< 8
[=>] C"!!%-* S,G-(+ ],W.,-( C8 9.0!N!*$(0#*"1!".($% 0&11*-00".( .4 #3N
!.0.%"# $0#.*2$!- 1-*.V")$0- -V1*-00".( )&*"(+ 1$!,.+-(N"(N )-0 1*.N
+*$’’-) #-%% )-$!, "( !.2$##.[7]8 9%$(! W-%%,:;;I,:D:
$1.1!.0"0 "( ,&’$( !&’.* #-%% %"(-0 23 /")-%3 )"6-*+"(+ 0!"’&%"[7]8
W-%% 9*.%"4 8,:;;:,@<:@D=?@:<8
DEE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