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财政厅项目(中晚稻及配套种植制度试验示范,!""&)资助。
作者简介:解开治(%())—),男,甘肃人,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技术。*+,-./:0.1234.56-78%9:; <=,
! 通讯作者 >1/:"!"$:#?9(&(?,*+,-./:@307"")8%9:; <=,
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解开治%,徐培智%!,李康活!,周少川:,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 旭%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9?";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广州 &%"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 &%"9?")
摘要: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ABB*)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种植模式下 ABB*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土层细
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菜稻菜模式”(CDE6)F“休闲轮作模式”(GCE6)F“蔬菜连作
模式”(DEE6);%&—:" <,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 GCE6 F CDE6 F DEE6。HI+
BJE聚类分析表明,CDE6 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各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
CDE6和 GCE6;与主成分因子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为 CDE6和 DEE6,与主成分因子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是
GCE6。可见,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种植模式密切相关,这些变化对土壤细菌群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种植模式;土壤;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中国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L 文章编号:%""#$&"&M(!""()"&$%%")$")
!""#$%& ’" %()## *+""#)#,% $)’--+,. &/&%#0 ’, *+1#)&+%/ ’" &’+2 34$%#)+42 $’005,+%/
MN* O-.+34.%,MH I1.+34.%!,PN O-Q5+47=!,RSTH K4-=+<47-Q:,ES*U V.-Q+641Q5%,>LUB K47-Q+47%,
RSLUB G-+W-=%,SHLUB M7%
(! "#$% &’( )*+,$%$-*+ .’/,$,0,*,10&’2(#’2 34&(*56 #7 32+$40%,0+&% "4$*’4*/,10&’2-8#0 9!:;<:,=8$’&;
> 10&’2(#’2 34&(*56 #7 32+$40%,0+&% "4$*’4*/,10&’2-8#0 9!:;<:,=8$’&;
? @$4* @*/*&+48 .’/,$,0,*,10&’2(#’2 34&(*56 #7 32+$40%,0+&% "4$*’4*/,10&’2-8#0 9!:;<:,=8$’& )
63&%)4$%:*XX1
/-\1[ =X "$%& <,,W7Y GCE6 F CDE6 F DEE6 .Q Y41 6=./ 61<=QZ /-\1[ =X %&$:" <,_ >41 HIBJE 76Y1[ -Q-/\6.6 .QZ.<-Y+
1Z Y4-Y Y41 6\6Y1, =X CDE6 -QZ CCE6 @/-\6 Y41 Z.XX1[1QY.-/ [=/1 Y= Y41 <=,@=Q1QY6 _ CDE6 -QZ DEE6 6\6Y1,6 ^1[1 [1/-Y1Z
^.Y4 Y41 @[.Q<.@-/ <=,@=Q1QY6 X-
态环境改善、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物病虫害防治
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在农业生态
系统中所占质量比例较少,但由于其对外界条件变
化敏感,能够非常及时地反映土壤养分状况,是土壤
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中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I/-QY U7Y[.Y.=Q -QZ G1[Y./.31[ K<.1Q<1
重视,成为国际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科的一个研究热
点[!"#]。传统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以纯培养技术为
主,但实验室能够分离培养出的微生物只占其中的
$%$&’!&$%$’,不能很好地反映微生物的实际存在
状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01,2 20-31*,. 2*4 *4*5.067860*919,)::;)技术则是
基于 &(< 0)=>保守性的 )=>指纹技术,在不需要
纯培养的条件下能够对微生物的复杂群落进行有效
分析,具有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目
前已成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的强有力工
具[?]。
土壤中最活跃生物因子的土壤细菌既是土壤微
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 ?$’
!@$’,也是土壤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主要推动者,可
以直接反映土壤肥力,已被公认为土壤生态系统变
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A"&B]。本研究采用 CDE "
)::;技术,通过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土细菌
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以揭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细菌
群落多样性特征和综合评价以老菜地为对象的“稻
菜轮作模式”[&!]对土壤质量演化进程的影响,为一
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的示范推广提供理论
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设在广东省的博罗会达菜场、东莞种
子站试验基地。土壤均为连续种植 #年以上的连片
规模化老菜地,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博罗、东莞两地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分别为:有机质 %&、&$%$ 2 F G2,
碱解氮 @&%#、HH%A I2 F G2,速效磷 @%!、A@%# I2 F G2,
速效钾 BB!%!、?B%! I2 F G2,7J (%A、(%@。
试验设 ! 个处理:&)休闲轮作模式(菜—休闲
—菜,菜地在 #! @ 月撂荒,K-446L 06.-.16, 506771,2
9M9.*I,简称 KED9);B)稻菜轮作模式(菜—稻—菜,
菜地在 #!@ 月轮作一季中晚稻,E15* N*2*.-O4*
506771,2 9M9.*I,简称 EPD9);!)蔬菜连作模式(菜—
菜—菜,P*2*.-O4* 56,.1,/6/9 506771,2 9M9.*I,简称
PDD9)。每个试验点均设 !次重复,共 @个大区,大
区面积 ((?%$ IB,随机区组排列。供试水稻品种为
黄华占,蔬菜品种为“四九菜心”。试验于 B$$(年 H
至 B$$?年 &B月进行,连续 B年定位完成 B个循环试
验。育秧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田间管
理等均按照当地农民种植习惯进行。
B$$?年 &&月进行采样,采集时使用无菌竹刀,
将暴露于空气的表面土壤铲掉后,迅速采集。每样
由 #!A个样点混合。一部分土样采集后装入灭菌
袋,带回试验室迅速置于 " B$Q冰箱冷冻保存,用于
)=>分析。
!"# 测定项目与方法
&%B%& 土壤 )=>的提取和 &(< 0)=>的 CDE扩增
采用 K-9. )=>!
取,核酸蛋白测定仪( ;77*,360S,>:,J-IO/02,:*0+
I-,M)测定提取液中双链 )=> 的浓度和 V)B($ F
V)BA$吸收值比值。然后以此 )=> 作为模板,对 &(<
0)=> P!可变区进行 CDE扩增。扩增引物为通用的
C&(#!H0)( #’" >WW>DD:D::DW:DW:: " !’)和 CB
(!H&S)(#’" :D " DDW> D::: >::D>:D>: " !’),
:D 结构碱基具体为: D:DDD:DD:D:D:D::D:
::D::::D:::::D>D::::::。引物对应于大多
数细菌和古菌的 &(<0 E=> 基因的特异性 P! 区扩
增,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其中正向引物 #’端连接有 :D夹板,以提高在后期
)::;电泳时的解链范围。CDE反应体系 #$!X反
应体系组成如下:B!X(约 #$ ,2)的模板, 7I64的
引物, ,I64 3=WC9,#!X 的 &$ Y CDE 缓冲液(L1.8
B# II64 F X Z2D4B),#U的 W-[聚合酶,补加超纯水至
#$!X。反应条件为:@#Q预变性 A I1,,@#Q变性
!$9,#$Q退火 H# 9,?BQ延伸 B I1,,!$个循环,最后
?BQ下延伸 &$ I1,,产物扩增用 $%A’的琼脂糖电泳
进行检测,点样量 H!X。
&%B%B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01,2 20-31*,. 2*4
*4*5.067860*919,)::;) 利用 )D63*WZ U,1N*09-4 I/.-+
.16, 3*.*5.16, 9M9.*I 系统(T16+E-3 X-O60-.601*9,J*0+
5/4*9,D>,U<>)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细菌 &(<
0)=> P!区 CDE产物 )::;条件:制备变性剂浓度
!$’!($’线形梯度的 A’聚丙烯酰胺凝胶(&$$’
的变性剂溶液包含体积分数为 H$’的甲酰胺与 ?
I64 F X的尿素)[&H],在 ($Q &$$ P恒定电压下持续电
泳 &B 8。电泳完毕后,将凝胶在 ;T中染色 B$!!$
I1,。最后利用 T16+E-3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并分
析。
&%B%! 凝胶指纹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所得图
像用 T16+E-3 \U>=W]W^ V=; H%!%$ 软件进行处理,
对各样品条带的迁移率、灰度及数量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各样品在 )::;图谱中的表现,对其相似性以
UC:Z>法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香浓"威纳多样性
指数(<8-,,6,+_1*,*0 1,3*‘,J),丰度(<)和均匀度指
A$&&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数( !")等指标比较各个样品的多样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为多样性指数;(! 为均匀度指数;’% 为第
% 个 ,--!条带出现的概率;$% 为第 % 个条带的扩增
量;$ 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 ,--!条带的扩增总量
( $ "!$%);)为群落丰富度指数。!最小值为 .;
! 为 %&)。
! 结果与分析
!"# 土壤总 $%&的提取和 #’( )$%&的 *+,扩增
分别从不同处理的土样中提取微生物总 ,/0,
取 1!2 ,/0样用 .345琼脂糖进行电泳检测。图 #
看出,试验提取的 ,/0亮度较好,而且无拖带现象,
大小为 6789。在核酸蛋白检测仪上测量 :,6;.和
:,64.的值,:,6;. < :,64.介于 #34和 63.之间,说明所
得到的总 ,/0质量符合实验要求[#;]。以提取的土
壤微生物总 ,/0为模板,=71#(->和 ?$71(对应于
大多数细菌和古菌的 #;@ A,/0 基因的特异性 B7
区)为扩增引物,对 #;@ A,/0 B7 可变区进行 C>?
扩增。如图 6所示,#;@ A,/0扩增后的 ,/0片段长
度是 6$. 9D 左右,特异性好、无杂带,与理论值相
符。说明该 C>?程序适合用于 #;@ A,/0的扩增,并
且能够得到较好的产物。
图 # 土壤提取的总 $%&
-./0# 12345 $%& .6254378 9)2: 62.5 64:;576
[注(/EFG):#—?B>H .—#$I),6—?B>H #$—7. I),7—B>>H .—#$I),1—B>>H #$—7. I),
$—=?>H .—#$I),;—=?>H #$—7. I);J#—!(!%&* KKK J*A8GA L 下同 MNG H*)G 9G%EOL]
图 ! 土壤 #’( )$%&基因 <=区扩增片段
-./0! *+, 4:;5.9.78 9)4/:7>3 #’( )$%&(<=)/7>7 29 8.997)7>3 62.5 64:;576
(J6—,26... J*A8GA)
P.##$期 解开治,等: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不同种植模式下 #$$%图谱分析
!"!"# 不同种植模式下细菌种群多样性 应用
$%%&技术分离 #’( )$*+片段产物,可以看到分离
为若干条带(图 ,),但不同土壤样品的 #’( )$*+片
段产物出现的带型有一定差别。不同种植模式下,
土壤在图谱中电泳条带数目、强度和迁移率均存在
一定程度的差异,充分显示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不
同土壤间具有许多共有的条带,说明这些供试土壤
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共有的细菌类型。条带丰度和亮
暗与数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这些共有条带亮度
的不相同,表明土壤微生物在数量上有明显的改变。
图 & 土壤细菌 ’()* #$$%图谱
+,-.& /01234,05 678 4#9: #$$% ;0< => ?=,5 ?0;<53?
!个试验点的结果均表明(表 !),.—#/ 01土
层,2345无论是丰富度还是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
!种种植模式。丰富度、香浓6威纳多样性指数、均
匀度指数都表现为 2345 7 8245 7 3445。#/—,.
01土层,丰富度、香浓6威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
数表现为 8245 7 2345 7 3445。无论那种种植模
式 .—#/ 01土层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是显著
高于 #/—,. 01土层。
表 ! 不同模式下细菌多样性统计分析
@0A53 ! :B05C?,? => 2D3 A01234,05 E,F34?,2C 0;=B- E,>>343B2 <02234B?
地点
(9:;5
多样性指数
$9<;)59:= 9>?;@
菜—稻—菜 2345 菜—菜—菜 3445 菜—休闲—菜 8245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博罗 ! !"A. B .".C D !"/C B .".C E !"#C B .".- ? !"/. B .".- E0 !",C B .".F 0 !"/F B .".C E
GHIJH "! ."F- B .".# D ."-’ B .".# E0 ."’C B .".! ? ."-/ B .".! E0 ."-. B .".! 0 ."-- B .".# E
# !C", B .", D !#", B .", E #F". B ."’ ? !#". B ."’ E0 #A"- B ."- ? !#"- B .", E
东莞 ! ,"#/ B .".C D !"/A B .".’ 0 !"## B .".C ; !",! B .".C ? !",A B .".’ ? !"F. B .".’ E
$H>KKJD> "! ."FA B .".# D ."-C B .".# 0 ."’. B .".! ; ."’’ B .".! ? ."’F B .".! ? ."-A B .".! E
# ,.". B .", D !/". B ."’ 0 !.", B .", ; !!", B .", ? !,". B ."’ ? !-". B ."’ E
注(*H:;):同行数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 /L显著水平 3DIJ;5 MHIIHN;? E= ?9MM;);>: I;::;)5 9> 5D1; I9>; 1;D>5 59K>9M90D>: D: /L I;<;I O 2345—
290;P<;K;:DEI;P0)HQQ9>K 5=5:;1;3445—3;K;:DEI; 0H>:9>JHJ5 0)HQQ9>K 5=5:;1;8245—8DIIHN )H:D:9H> 0)HQQ9>K 5=5:;1O
!"!"! 不同种植模式下细菌种群的相似性 $%%&
条带图谱有关泳道和条带的技术处理都用 G9HP2D?
RJD>:9:= S>; C" /" !软件进行。按照 TU%V+算法对
样品的条带图谱进行细菌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图
C)可以看出,总体上所有样品之间的相似性在 ’’L
! F/L。不同种植模式下相同的土层之间聚类,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 %&土层相似性达 ’!(!)"(,显示它们之间
具有比较相似的种群结构。*个试验点该结果基本
相同,+,-.和 /--.细菌群落相似性较高,与 ,/-.
相似性较低。说明在多年连作的老菜地上,通过采
用不同种植模式可调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图 ! "##$条带的聚类分析
%&’(! )*+,-./ 0.10/2’/34 313*5,&, 26 "##$ 7310,
*0*0# 不同种植模式下 1223带谱主成分分析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实施典型变量分析,提取
*个主成分因子作载荷图。图 " 显示,$—!" %&土
层,不同种植模式下在主成分因子上有较明显的差
异,*个试验点的结果均表明 ,/-. 投射点集中主成
分因子 !的正端,+,-.投射点集中主成分因子 *的
正端。说明这 *种种植模式下水稻土细菌具有较高
水平、多态的群落结构特征。略有差异的是东莞试
验点 /--. 投射点集中在主成分因子 !的正端;而
博罗试验点则集中在主成分因子 *的负端。考察主
成分分析的相关矩阵可知,与主成分因子 !正相关
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有 ,/-.和 /--.,这提示不同
种植模式下,水稻土细菌群落在上述种植模式上有
一定差异。
图 8 "##$图谱的 9)%分析
%&’(8 9)% 313*5,&, 26 "##$ :/26&*.
; 讨论
1223技术可以分析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研
究群落动态、监测细菌的富集和分离等[!’]。样品之
间的区别可以是某一条带的有无,也可以是条带的
亮度。本研究采用 4-, 5 1223方法检测了不同种
植模式下水稻土细菌群落的变化,并比较了它们之
间的多样性。各样品的条带数从 !)!#$条不等,表
明各样品的土壤细菌种群具有多样性。各样品中,
强度高的条带在泳道中的迁移率各不相同,说明每
个样品细菌的优势种群各不一样。这些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细菌具有比较丰富的种群多样
!!!!"期 解开治,等: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性,同时还说明不同样品的细菌种群结构有所不同。
整体而言,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细菌群落结构影
响明显,土壤细菌类群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
均匀度指数都表现为 !"#$ % &!#$ % "##$。说明
!"#$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对土
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试验中观察到了
不同处理细菌条带的变化,其中以 !"#$处理 ’(()
图谱出现了几条特征性条带的亮度同其他两种模式
相比明显增加或者减弱,可以推测这些条带所对应
的细菌是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变化的响应。
’(()图谱中的条带虽然包括可培养的微生物
及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可以不通过培养而直接进行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但
’(()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 ’(()通常只能反
映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群,而土壤中的弱势菌
群不能被检测到[*+]。因此,有必要将 ’(()技术与
其他技术相结合,以期获得这一样品区域更为完整
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信息。总之,作为最有潜力和最
敏感的生态学指标,通过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和结构变化,可作为科学评价农田土壤健康质量和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预测,为寻求作物稳产、高产的土
壤生态化学环境,更好地培肥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 结论
*)不同种植模式下 ’(() 图谱条带的数量及
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丰度增加,说明这些条带所对应的微生物与
种植模式对土壤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密切相关。对
各个泳道的 *,- .’/0条带进行的多样性分析表明,
1—*2 34土层水稻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
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 !"#$ % &!#$ % "##$;
*2—51 34 表现为 &!#$ % !"#$ % "##$。不同种植
模式均是 1—*2 34土层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显
著高于 *2—51 34土层。
6)聚类分析表明,&!#$和 "##$细菌群落相似
性较高,与 !"#$相似性较低,说明在水稻土上通过
采用不同种植模式可调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5)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各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
主要是 !"#$和 &!#$。与主成分因子 * 正相关程度
较高的种植模式为 !"#$和 "##$;与主成分因子 6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是 &!#$。说明不同种植模式下
水稻土细菌群落在上述种植模式上有一定差异。
参 考 文 献:
[*] (789:.;8 <,-89979= &,"7=>89?@ 0A B@$?737;@ @::@3?$ =9 ?C@ 83?7D7?E =:
:.@@ 744=F7>7G@; 89; $=7> 79D@.?8$@[H]A -=7> I7=*J I7=3C@4A,*KK2,
6L(K):*61*M*61+J
[6] 龙健,黄昌勇,滕应,等 A 矿区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及其生化活性
[H]A 生态学报,6115,65(5):NK,M215J
<=9O H,PQ89O # R,S@9O R !" #$ % B.@>74798.E $?Q;E =9 $=7> 473.=F@$
89; $=7> F7=3C@4738> 83?7D7?7@$ 79 47979O T8$?@>89;[H]A 03?8 )3=> A
-79A,6115,65(5):NK,M215J
[5] 郑洪元,张德生 A 土壤动态生物化学研究[U]A 北京:科学出
版社,*K+6J *26M*2+J
VC@9O P R,VC89O ’ -A SC@ 4@?C=;$ =: ;E98473 F7=3C@47$?.E =: $=7>
[U]A I@7W79O:-37@93@ B.@$$,*K+6J *26M*2+J
[N] IQ3C@. 0 ),<89E=9 < )A )D8>Q8?79O $=7> 4898O@4@9? T7?C 473.=F78>
3=44Q97?EX>@D@> YCE$7=>=O738> Y.=:7>@$[H]A 0YY> A -=7> )3=> A,6112,
6K:2KML*J
[2] 任天志 A 持续农业中的土壤微生物指标研究[H]A 中国农业科
学,6111,55(*):,+ML2J
!@9 S VA -=7> F7=79;738?=.$ 79 $Q$?8798F>@ 8O.73Q>?Q.@[H]A -37 A 0X
O.73A -79A,6111,55(*):,+ M L2J
[,] Z8.; ’ U,Z@>>@. !,I8?@$=9 U UA *,- .’/0 $@[Q@93@$ .@D@8>$ 9QX
4@.=Q$ Q93Q>?Q.@; 473.==.O897$4$ 79 8 3=44Q97?E[H]A /8?Q.@,*KK1
(5N2):,5M,2J
[L] );.73\ ’ I,B@83=3\ 0,-?@YC@9 H ! !" #$ % U@8$Q.79O $=7> 473.=F78>
3=44Q97?E ;7D@.$7?E Q$79O Y=>8. >7Y7; :8??E 837; 89; ;@98?Q.79O O.8;7@9?
O@> @>@3?.=YC=.@$7$ ;8?8[H]A H A U73.=FA U@?CA,6111,N*:652 M
6N+J
[+] 郝文英 A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U]A 北京:农业出版社,
*KK,J 5+2MN11J
P8= Z RA )93E3>=Y@;78 =: #C79@$@ 8O.73Q>?Q.@(-=7> D=>Q4@)[U]A
I@7W79O:0O.73Q>?Q.8> B.@$$,*KK,J 5+2MN11J
[K] -QO;@9 0 UA )3=>=OE:;7D@.$7?E 89; @3=$E$?@4 .@$7>7@93@[H]A -37 A,
6111,6K1(2NK1):655M652J
[*1] 张薇,魏海雷,高洪文,等 A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
因子研究进展[H]A 生态学杂志,6112,6N(*):N+M26J
VC89O Z,Z@7 P <,(8= P Z !" #$ % 0;D893@$ =: $?Q;7@$ =9 $=7> 47X
3.=F78> ;7D@.$7?E 89; @9D7.=94@9?8> 74Y83? :83?=.$[ H]A #C79A HA
)3=> A,6112,6N(*):N+M26J
[**] U899 <,S=>F@.? "A -=7> $Q$?8798F7>7?E 79 .@9@T8F>@ F7=48$$ Y>89?79O$
[H]A 04F7=,6111,6K(+):NK6MNK+J
[*6] Z8>?@. ] ’,U8.O8.@? ] I,#=Q.?9@E - # !" #$ % I7=>=O738> Y.=Y@.?7@$
=: $=7> 89; $QF$Q.:83@ $@;74@9$ Q9;@. 8F89;=9@; Y8$?Q.@ 89; 3.=Y>89;
[H]A -=7> I7=> A I7=3C@4A,*KKL,6+(L):+5LM+N,J
[*5] 李康活 A 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几个科技问题探讨[H]A 广东农业
科学,611N,(6):N,MNKJ
<7 ] PA ’7$3Q$$7=9 =9 $=4@ Y.=F>@4$ =: $@D@.8> 7$$Q@$ 3=93@.979O ?C@
79;Q$?.78>7G8?7=9 =: 8O.73Q>?Q.@ 79 (Q89O;=9O[H]A (Q89O;=9O 0O.73A
-37 A,611N,(6):N,MNKJ
[*N] Z8?898F@ ],]=;848 R,P8.8E848 -A ’@$7O9 89; @D8>Q8?7=9 =: B#!
Y.74@.$ ?= 84Y>7:E F83?@.78> *,- .7F=$=48> ’/0 :.8O4@9?$ Q$@; :=.
3=44Q97?E :79O@. Y.79?79O[H]A H A U73.=FA U@?CA,611*,NN:625M
6,6J
6***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2卷
[!"] #$% & ’,() & *,+,-./ & 01 23343354.6 %7 6,4 8-964:)-; <)=4:3)6>
). 74.=-;4:-64?6:4-64< 3%);[@]1 A%:;< @1 B)9:%81 C)%649,1,DEEF,
DE:"EGH"!"I
[!J] 徐晓宇,闵航,刘和,等 1 土壤微生物总 KL2 提取方法的比较
[@]1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DEE",!M(M):MNNHMO!I
0$ 0 *,B). &,#)$ & !" #$ % P%5Q-:)3%. %7 KL2 4R6:-96)%. 546,?
%<3 7%: SPT H KUUV -.-;>3)3 %7 8-964:)-; 9%55$.)6> ). 3%);[@]1 @ 1
2/:)91 C)%649,1,DEE",!M(M):MNNHMO!I
[!N] W3-) * #,X;3%. C &1 T-Q)< 546,%< 7%: 34Q-:-6)%. %7 8-964:)-; KL2
7:%5 ,$5)9 3$836-.943 ). 34<)54.63 7%: Q%;>54:-34 9,-). :4-96)%.
[@]1 2QQ; 1 V.=)%:.1 B)9%:81,!GGD,"O:DGGHMEDI
[!O] 孙晓棠,姚青,刘琼光,等 1 利用 KUUV评价不同培养基回收
番茄根际细菌类群的能力[@]1 微生物学报,DEEJ,F"(M):FOD
HFOJI
Y$. 0 W,*-% (,#)$ ( U !" #$ % P-Q-9)6> 4=-;$-6)%. %7 <)774:4.6 54?
<)- 7%: )3%;-6)./ 8-964:)- Q%Q$;-6)%.3 7:%5 6,4 :,)Z%3Q,4:4 %7 6%5-6%
Q;-.63 [)6, KUUV[@]1 296- B)9:%81 Y).1,DEEJ,F"(M):FOD H
!!!!!!!!!!!!!!!!!!!!!!!!!!!!!!!!!!!!!!!!!!!!!!!
FOJI
《腐植酸》杂志 DE!E年征订启事
《腐植酸》杂志于 !GNG年创刊,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腐植酸类专业科技期刊,面向
国内外公开发行。《腐植酸》杂志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
编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本刊为国际标准大 !J开,内设 JE页。主要栏目有:“卷
首语”“专题评述”“研究论文”“译文”“腐植酸质量检测”“协会(专业)标准讨论”“腐植酸文摘”“腐植酸专
利简介”“腐植酸环保应用”“‘两会’动态”“信息传真”“‘乌金杯’采风”“腐植酸文献检索”等。
《腐植酸》杂志集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于一身,内容广泛、指导性强、信息量大,自 !GNG年创刊以来,
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好评。DE!E年,本刊将继续以“高扬绿色 关注民生”为指导,设置丰富的内容,为推
动我国腐植酸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腐植酸》杂志为双月刊,国际刊号:\YYL!JN!HGD!D;国内刊号:PL!!HFNMJ ] W(。每期定价 DEIEE元,全
年 J期,年定价 !DEIEE元(含邮费)。
热诚欢迎各位新、老读者及时订阅!如需过刊,请直接与编辑部联系。
订购方式:从邮局汇款至编辑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 !号
邮 编:!EE!DE 收件人:《腐植酸》编辑部 电 话:E!EHODNOFG"E,E!EHODEM"!OE
传 真:E!EHODNOFGNE V?5-);:9,-)-^!DJ1 9%5 网 址:[[[1 9,).-,-1 %:/
M!!!"期 解开治,等: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