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hosphorus in calcareous fluvo-aquic soil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长期施肥条件下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its extension equations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soil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alcareous fluvo-aquic soil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uble-surface Langmuir equation and all forms of Freundlich equation could well describe phosphorus adsorbed by soil.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could remarkably decrease phosphorus adsorption,which was shown by the decrease of Qm and K values in soil with organic manure addition for a long time. Phosphorus adsorbed by soil with organic manure addition was more easily released than by the soil with only miner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phosphorus desorption rate was 20% and 15% for these two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Qm value and K value were increased by potassium addition treatment, indicating that potassium addition promoted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to more steady forms. This negative effect was evidently corrected by combined use of organic manure and mineral potassium fertilizer.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 -#.计划(!""#/(,"-."#);0120专项((3*1 $ !);
院所长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夏文建(,-’!—),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的植物营养研究。
! 通讯作者 456:","$&’-,-#%+,789:;6:<=6;:>
长期施肥条件下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夏文建,梁国庆!,周 卫,汪 洪,王秀斌,孙静文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
摘要:采用 C:><9D;E方程、3E5D>F6;@G方程及其扩展形式对长期施肥土壤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双面 C:><9D;E方程和三种 3E5D>F6;@G方程能较好描述石灰性潮土壤对磷的吸附,方程决定系数 E! 均接近 "H--。
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表现在土壤对磷的理论最大吸附量(I9)降低以及吸附结合能常数 J值
下降。与长期施用化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新吸附的磷也更容易解吸,土壤磷的解吸率从化肥处理的 ,+K
左右提高到 !"K以上。钾肥的施用增大了石灰性潮土对磷的吸附容量,磷的吸附结合能明显提高,意味着化肥钾
的施用可能导致土壤磷向作物难利用方向转化,但有机肥与钾肥配合施用,钾肥的这种不良作用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长期施肥;磷;吸附;解吸;等温曲线;石灰性潮土
中图分类号:L,+.H& M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N(!""’)".$"%.,$"’
! "#$%&’($) *)" "+#$%&’($) ,-*%*,’+%(#’(,# $. #$(/ &-$#&-$%0# () ,*/,*%+$0#
./01$2*30(, #$(/ 0)"+% /$)42’+%5 .+%’(/(6*’($)
N0) O5>8P;:>,C0)2Q QDR8=;><,O)2Q N;D8W;>,LV2 X;><8Y5>
(!"# $%&’(%)(# ’* +,%-) ./)(0"-) %-1 ./)(0"-) 2#3,0-4,567,8-9)0)/)" ’* 74(03/,)/(%, :"9’/(3" %-1
:"40’-%, +,%--0-4,277;,<"0=0-4 >???@>,2A0-%)
!7#’%*,’:C:><9D;E,3E5D>F6;@G :>F ;ZA 5[Z5>A;R> 5=D:Z;R>A Y5E5 :FR\Z5F ZR AZDF] ZG5 AR;6 \GRA\GREDA :FARE\Z;R> :>F
F5ARE\Z;R> @G:E:@Z5E;AZ;@A ;> @:6@:E5RDA ^6D_R8:=D;@ AR;6 R^ 6R><8Z5E9 ^5EZ;6;‘:Z;R> 5[\5E;95>Z B a5AD6ZA ;>F;@:Z5F ZG:Z FRD8
W658ADE^:@5 C:><9D;E 5=D:Z;R> :>F :66 ^RE9A R^ 3E5D>F6;@G 5=D:Z;R> @RD6F Y566 F5A@E;W5 \GRA\GREDA :FAREW5F W] AR;6 B UE8
<:>;@ 9:>DE5 :\\6;@:Z;R> @RD6F E59:Eb:W6] F5@E5:A5 \GRA\GREDA :FARE\Z;R>,YG;@G Y:A AGRY> W] ZG5 F5@E5:A5 R^ I9 :>F
J _:6D5A ;> AR;6 Y;ZG RE<:>;@ 9:>DE5 :FF;Z;R> ^RE : 6R>< Z;95B 1GRA\GREDA :FAREW5F W] AR;6 Y;ZG RE<:>;@ 9:>DE5 :FF;Z;R>
Y:A 9RE5 5:A;6] E565:A5F ZG:> W] ZG5 AR;6 Y;ZG R>6] 9;>5E:6 ^5EZ;6;‘5E :\\6;@:Z;R>(\GRA\GREDA F5ARE\Z;R> E:Z5 Y:A !"K :>F
,+K ^RE ZG5A5 ZYR ZE5:Z95>ZA,E5A\5@Z;_56])B I9 _:6D5 :>F J _:6D5 Y5E5 ;>@E5:A5F W] \RZ:AA;D9 :FF;Z;R> ZE5:Z95>Z,;>8
F;@:Z;>< ZG:Z \RZ:AA;D9 :FF;Z;R> \ER9RZ5F \GRA\GREDA ZE:>A^RE9:Z;R> ZR 9RE5 AZ5:F] ^RE9AB 4G;A >5<:Z;_5 5^^5@Z Y:A 5_;8
F5>Z6] @REE5@Z5F W] @R9W;>5F DA5 R^ RE<:>;@ 9:>DE5 :>F 9;>5E:6 \RZ:AA;D9 ^5EZ;6;‘5E B
8+9 :$%"#:6R><8Z5E9 ^5EZ;6;‘:Z;R>;\GRA\GREDA;:FARE\Z;R>;F5ARE\Z;R>;;ARZG5E9 @DE_5;@:6@:E5RDA ^6D_R8:=D;@ AR;6
磷的固持和固定对于磷肥施用的效果影响很
大[,$.],通常磷肥当季植物利用率在 ,"K!!+K,一
般不超过 !"K[,,%]。因此,磷在土壤中积累及其形
态转化一直是土壤磷的研究热点。在石灰性土壤中
相关研究表明,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很容易转化为
/:!81(磷酸二钙),进一步转化为/:’81(磷酸八钙)、
U81(闭蓄态磷)和 /:,"81(磷灰石)。土壤 \T值、阴
阳离子、有机质含量、粘粒组成等都是影响土壤磷吸
附固定的重要因素[,,+]。有机肥料的施入会影响土
壤对磷的吸附解吸行为,一方面有机肥料本身会带
入大量的有效磷从而改善土壤磷水平,另一方面有
机物料腐解过程产生的有机酸对土壤固定的磷具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
""""""""""""""""""""""""""""""""""""""""""""""""""""""""""""""
16:>Z 2DZE;Z;R> :>F 35EZ;6;‘5E L@;5>@5
活化作用,且高分子有机物质比如腐殖质等包被土
壤粘粒表面也会减少土壤矿物胶体对磷的固持固
定[!"#]。采用磷的吸附解吸等温线来评价土壤磷的
营养状况,能直接看到不同磷供应强度下土壤对磷
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反映不同土壤之间磷素养分
状况差异。随着等温吸附方程研究的发展,通过等
温吸附方程提出许多评价土壤磷营养水平的参数,
如土壤磷的吸附容量(&’)、土壤与磷的结合能常数
(()、磷的最大缓冲容量()*+,’-’ .-//01,23 4*5*4,67,
)89)、土壤磷缓冲容量(:;<=5;<1-= .-//01 4*5*4,67,
:89)、土壤磷饱和度(>03100 >:?)[$$]、土壤吸附饱和度(:;<=5;<1-= =*6-1*6,<2 501@
4026*30,:?:)、作物标准需磷量(?:A)等等[$B],这些
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磷营养状况的评价,其中部
分指标如 :?:也可用于土壤生态污染等方面用于评
价土壤磷素淋失风险[$C]。对于磷等温吸附曲线使用
得较多的拟合方程有 D*23’-,1方程、E10-2FG,4;方程
和 H0’I,2 方程等,但因为土壤因素的复杂性各方程
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者提出方程的各种校正
或扩展形式。本研究结合长期施肥方式下土壤养分
状况的变化,通过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进行分析,对
采用 D*23’-,1方程和 E10-2FG,4;方程及其扩展式描述
石灰性潮土磷吸附行为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揭示长期
不同施肥方式对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解吸的影响,并
对长期施肥改变土壤磷吸附固定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的长期定位试
验点,该地位于东经 $$!J$CK,北纬 CLJ!!K,海拔高度
CL ’,气候属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 $BMNO,多
年平均降雨量为 P#% ’’,降雨分布极不均,主要集
中于 L、Q、#月份。土壤为石灰性潮土,质地为轻壤,
其有机质含量为 $$ 3 R I3,全磷 $B 3 R I3,全钾 BP
3 R I3,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 P$M%、!M%、
QLM% ’3 R I3,阳离子交换量为 $!MBP 4’LMQ。
试验始于 $#L#年,试验处理为:9(、T、:、T:(、
)$、)$T、)$T:(、)BT:。小区面积 Q%M% ’B,C 次重
复,顺序排列。种植方式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制。小麦施肥按试验处理进行,T、:BU!、(BU 用量各
为 $!% I3 R ;’B。肥料品种为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和
氯化钾。有机肥为农家厩肥,含水量约 !%V,风干
后有机质含量 $B% 3 R I3,全氮 !M% 3 R I3,全磷 BMB
3 R I3,)$、)B用量分别为 CLM!、L! 6 R ;’B。其中氮肥
P%V作底肥,N%V在小麦返青期追施,磷肥、钾肥和
有机肥全部基施。种植玉米时所有处理均施 T $B%
I3 R ;’B,不再施用其他肥料。
!"# 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
$MBM$ 磷的吸附 称取过 %MB! ’筛风干土样 $M%%
于 !% D聚乙烯塑料离心管中,每个处理 L 份,加入
含 %M%$ ’(SB:UP)B·SBU配制,浓度依次为 %、B、P、Q、$N、C%、!%
’3 R D],加数滴甲苯抑制微生物生长,加塞于 B!O恒
温振荡 BP ;,L%%% 1 R ’,2离心 ! ’,2。采用钼锑抗比
色法测定上清液磷浓度。
$MBMB 磷的解吸 弃去平衡溶液的土样先用 %M%$
9*9GB溶液,同上 B!O恒温振荡 BP ;、离心,测定磷的
解吸量。
$MBMC 吸附等温曲线方程拟合 采用 D*23’-,1方
程和 E10-2FG,4;方程及其扩展形式。
D*23’-,1方程及其扩展形式:
& W &’(( X 9)R($ Y (9) ($)
9 R & W 9 R &’ Y $ R (&’ (B)
& W &’$[($9 R($ Y ($9)Y &’B((B9)]R
($ Y (B9) (C)
& W &’((9$">)R($ Y (9$">) (P)
&表示土壤中磷的吸附量(’3 R I3);9表示平衡溶液
中磷的浓度(’3 R D);&’(包括 &’$ 和 &’B)表示土
壤中磷的最大吸附量(’3 R I3);((包括 ($ 和 (B)表
示吸附平衡常数,>为常数。
E10-2F,4;方程及其扩展形式:
Z W [\8 (!)
Z W [\8 " > (N)
Z W [\8\" > (L)
Z表示土壤中磷的吸附量;\表示平衡溶液中磷浓
度;[、8、>均为常数。
E10-2FG,4;方程适用于固体表面不均衡的单分
子层吸附[$N"$Q],[值与吸附容量有关,代表土壤溶液
中磷浓度为 $ ’3 R D时土壤对磷的吸附量(’3 R I3);
8值与吸附强度有关,反映吸附的非线性度,同时也
决定了吸附曲线的形状[$L]。
!"’ 样品采集与测定
采样时间为 B%%N 年 N 月 $$ 日小麦收获期,取
耕作层土样(%—B% 4’)。每个小区随机多点混合取
样,样品风干后过 B ’’ 筛和 %MB! ’’ 筛备用。
BCP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P卷
土壤养分按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磷、
全氮、碱解氮[!"]。
数据经 #$%&’ 处理后,用 ()((!!*" 软件进行方
程拟合和统计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长期施肥土壤养分状况
长期施用化肥的各个处理,无论是化肥单施或
氮磷钾配施,土壤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变
化(表 !)。长期单施磷肥和氮磷钾配施,土壤速效
磷含量有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未达显著水平。长
期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养分有了明显提高,与对照、
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相比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全氮
等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碱解氮含量除单施
有机肥(+!处理)与对照和单施化肥处理间差异不
显著外,其他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处理均达到显著水
平。施高量有机肥的 +,-)处理,除有机质含量外,
速效磷、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施低量有机肥处理均达
到极显著水平。
表 # 长期施肥下土壤养分基本状况
$%&’( # )*+’ ,-./+(,. 0*,.(,. *1 2+11(/(,. ./(%.3(,.4 *1 ’*,56.(/3 1(/.+’+7%.+*, (89(/+3(,.
处理
./&01 2
有机质(3 4 53)
6+
速效磷(73 4 53)
6’8&9 )
全氮(3 4 53)
.:10’ -
碱解氮(73 4 53)
;<0=’ 2 -
>? !@*A B C*D EF "*D" B C*GH &# C*AI B C*CA %> GA*,@ B ,@*HG %J>K
- !D*I B C*I EF "*AI B !*,A &# C*AG B C*C" %> A,*!, B !I*"I JK
) !D*D B C*G EF G*H" B C*@I &# C*G! B C*CD %> A@*HA B "*@, JK
-)? !"*G B !*! EF !H*GG B !*DH J&K# C*AA B C*CC %> AH*A! B !,*DI JK
+! ,C*H B C*, 0; @D*H! B !C*@ %J>K !*@H B C*CG EF !!"*", B ,*" E%JF>K
+!- ,,*I B ,*C 0; D!*!G B !C*GD %> !*", B C*!D EF !D,*I@ B ,!*DG EF
+!-)? ,!*, B !*I 0; AC*CG B !,*D! EF !*@, B C*,I EF !,A*CH B D*D" E%F>
+,-) ,D*C B ,*G 0; ,!,*CA B !,*AI 0; ,*!, B C*C, 0; !HA*!I B H*"G 0;
注(-:1&):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 !L和 "L显著水平 M0’N&8 O:’’:P&J EQ O=OO&/&91 %0R=10’ 09J 870’’ ’&11&/8 7&09 8=39=O=%091 01 !L 09J "L
’&<&’,/&8R&%1=<&’Q2
!"! 土壤磷的吸附特征
从表 ,可以看出,在 ,D S振荡过程中,土壤本
身所含的磷也有一部分被解吸出来,在加入磷溶液
浓度为零时各处理土壤磷均有不同程度的释放。在
土壤 6’8&9T)(用 C*" 7:’ 4 U -0V>6@ 提取)含量最高
的 +,-)处理中,磷的释放量高达 !I*A" 73 4 53,但被
C*C! 7:’ 4 U >0>’,浸提出来的磷量和土壤 6’8&9T)含
量并不成比例。通常认为 C*C! 7:’ 4 U >0>’, 对于土
壤磷的提取作用很小,所以往往都没有设置加入磷
浓度为零的处理[!"],或者将其作为空白[G]。虽然加
入 C 73 4 U磷的处理对于整个试验来说可能是微不
足道的,然而是否会因此掩盖某些事实是值得考虑
表 !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磷的吸附状况
$%&’( ! :24*/9.+*, *1 4*+’ 9;*49;*/-4 +, 2+11(/(,. ./(%.3(,.4
) >? - ) -)? +! +!- +!-)? +,-)
0JJ&J!()) W !()) W !()) W !()) W !()) W !()) W !()) W !()) W
C C*CD X C*AG C*!@ X ,*I! C*!D X ,*H! C*CD X C*HH C*!" X @*C! C*!H X @*@G C*C, X C*@" C*AD X !I*A"
, C*@C @@*GH C*@G @,*,! C*"! ,G*H@ C*"A ,A*D@ C*AC ,@*G" C*A! ,@*A" C*G! ,!*A, !*A! @*A!
D C*H@ I"*@! !*CH "A*"G !*,G "D*!! C*HH ID*IH !*H" DD*G! !*IA DI*D" ,*," @"*C@ ,*G, ,!*"A
A ,*IA !CI*D! ,*G@ !C!*DA @*@A G,*@" ,*I! !CH*A! D*CC AC*CA D*CG HA*@C D*C@ HG*D, "*"@ DG*DI
!I A*," !""*!C A*!G !"I*,H G*!@ !@H*@H H*GC !I,*CH G*AH !,,*"@ !C*,! !!"*AC G*A" !,@*CC !!*@G G,*,@
@C !H*,@ ,""*DC !H*AC ,DD*CH !A*HH ,,D*HC !D*,! ,"I*C" ,C*DD !G!*,@ ,C*D! !G!*GC ,C*,, !G"*HC ,@*DG !@C*,@
"C @!*IG @II*!H @,*D@ @"!*@H @D*"@ @CG*@@ @,*"G @DA*!H @I*!G ,HI*,A @I*CC ,HG*GH @I*DA ,HC*"C DC*C@ !GG*DH
注:加入磷浓度,单位为 73 4 U;!())为平衡溶液中磷浓度(73 4 U);W为单位质量土壤中磷的吸附量(73 4 53)。
-:1&:>:9%&91/01=:9 :O RS:8RS:/N8 8:’N1=:9 0JJ&J 1: 8:=’8 N9=1 =8 73 4 U;!())%:9%&91/01=:9 :O RS:8RS:/N8 &YN=’=E/=N7 8:’N1=:9(73 4 U);W 7&098 RS:8RS:/N8
0J8:/E&J R&/ 3/07 8:=’(73 4 53)2
@@D@期 夏文建,等:长期施肥条件下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的。因此,!"##$%、&"’’$($)等[*+,*-]对于 !%$.)/0"12方
程增加参数 3 作为土壤中可提取磷的校正值。下
面对采用 !%$.)/0"12扩展式拟合等温吸附曲线时将
做进一步讨论。
图 *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土壤磷的吸附
曲线与化肥处理相比较有明显的偏移,主要表现在
相同平衡溶液浓度下,土壤磷的吸附量下降;4*、
4*5、4*567 处理磷的吸附等温线几乎重合,显示
这 8个处理土壤对磷的吸附行为是一致的,而它们
的共同点是施用了等量有机肥。有机肥施用量较高
的 4956处理磷的吸附曲线处在坐标图最低位置并
与其他曲线有较大偏移,表明有机肥施用量越大,土
壤对于磷的吸附固定能力越弱。
图 ! 土壤中磷的吸附等温曲线
"#$%! &’()* +, -+#./01+-0123* #-+31*(42. 25-+(03#+6
9:9:* 采用 ;<)=>."%方程拟合磷等温吸附曲线
;<)=>."%方程的原型是(*),使用中一般将方程
转化成直线形式(9)[*?]。;<)=>."%方程最初是用来
描述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基于假设:吸附是单
分子层的和固体表面是均匀的,与被吸附分子之间
无相互作用,即吸附只存在单一位点。然而由于土
壤组成的复杂性,这两个假设对土壤表面的固液吸
附都是无法满足的,只有在较低磷浓度范围内 ;<)=@
>."%方程才能较好地描述土壤对磷的吸附[9A,9*]。
双面 ;<)=>."%方程(8)是假设存在两种不同的吸附
位点,扩展了 ;<)=>."%方程使用的浓度范围;扩展
;<)=>."%方程通过用 7B, 3替代常数 7,表达土壤溶
液中磷浓度高低对磷的吸附行为的影响[9A]。
从表 8可见,各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
显著水平。直线 ;<)=>."%方程、单面 ;<)=>."%方程
以及双面 ;<)=>."%方程的参数 7 值都随有机肥的
施用而减小,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对磷的吸附
结合能下降。扩展 ;<)=>."%方程对 C>值的估计非
常高,相似处理间(4*、4*5、4*567)相差一个数量
级,对于低磷浓度下土壤磷吸附行为的描述可能有
较大误差。双面 ;<)=>."%方程和扩展 ;<)=>."%方程
决定系数 D9都接近 A:??!,但方程每增加一个参数
相关系数的自由度就下降 *[98],方程参数较多时其
中一个参数的变异可能被其他参数所修正,因此参
数的解释也应该慎重[*-,*E]。单面 ;<)=>."% 方程残
差非常高,双面 ;<)=>."%方程和扩展 ;<)=>."%方程
的残差平方和相对较低,对于土壤磷吸附量的预测
上比较适宜。因此,对于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行为
描述,双面 ;<)=>."% 方程相对较合适,其次是单面
;<)=>."%方程和直线形式 ;<)=>."%方程。
双面 ;<)=>."%方程参数 C>*、7* 代表较低结合
能态的最大磷吸附量和吸附结合能常数,C>9、79 代
表高结合能态的最大磷吸附量和结合能常数。表 8
还看出,在 9F 2恒温振荡过程中,加入的磷以低结
合能吸附为主,高结合能吸附的最大吸附量 C>9 只
有 C>*的 FG!*HG(仅 4956处理例外);土壤中原
来存在较高磷含量时,高能态吸附磷量相对增加,这
是因为土壤中原有的磷占据了较多的磷低能吸附位
表 7 826$4’#(方程及其扩展形式拟合参数
92:.* 7 ;2(24*3*(- +, 826$4’#( *<’23#+6 265 #3- *=3*65*5 *<’23#+6
处理 ;")$<% ;<)=>."% ;<)=>."% $I.<#"J) 3J.’0$@(.%K<1$ ;<)=>."% $I.<#"J) LM#$)/$/ ;<)=>."% $I.<#"J)
N%$<# O C> 7 D9 C> 7 D9 D&& C>* 7* C>9 79 D9 D&& C> 7 3 D9 D&&
B7 FAF A:*H* A:E?H!! FA? A:*A* A:?+*!! 88*E +AA A:A99 E* 9:9F* A:??H!! F+H EF9? A:AA- A:H*F A:??A!! EA-
5 8?+ A:*F9 A:?*-!! HAA A:A+8 A:?-8!! 9HE- *-F- A:AAH *A* A:EF+ A:??E!! 98A 9HH+* A:AA9 A:FFA A:??F!! H-H
6 8+A A:*99 A:?99!! FHA A:AHE A:?--!! *+?E EEF A:A** -E A:E89 A:??+!! 9E8 F+F+ A:AA? A:F*- A:??F!! F-H
567 F98 A:*8? A:?FF!! FH+ A:A?* A:?-F!! 9HF* H8F A:A88 -+ *:9?? A:??A!! ?HH *AAF A:A+* A:8-F A:?EE!! ***H
4* 8F8 A:AEH A:?9?!! F8+ A:AFF A:?EH!! ?*+ *8?+ A:AAH EA A:F*9 A:??E!! **A F?H- A:AA+ A:8-A A:??+!! 9HF
4*5 8F- A:AE8 A:E?H!! F?A A:A8H A:?E*!! **-H *+FE A:AAF +F A:HE8 A:??-!! 9A+ 8A+?- A:AA* A:8H? A:??F!! 8-*
4*567 FA* A:AH9 A:?FH!! F8E A:AF8 A:??F!! 8-+ -E+ A:AA- *99 A:*HH A:??-!! 9AF -*H A:A8H A:9A8 A:??+!! 99?
4956 9-- A:A+? A:?HF!! FH? A:A*? A:?-9!! ?EE F-* A:AAH 99+ A:9?F A:?-9!! ?E9 899 A:A9A , A:*-8 A:?-F!! ?89
注(5J#$):D&&—残差平方和 D$("/.<0 (.> JK (I.<%$(;D9—方程决定系数 3$#$%>")<#"J) 1J$KK"1"$)#;下同 N2$ (<>$ ’$0JPO
F8F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F卷
点,当溶液中的磷饱和了低能态吸附位点后促进了
磷的低能态吸附向高能态吸附转化。长期施用有机
肥的土壤高能态吸附结合能常数大幅下降,低能态
吸附区结合能常数也明显降低,表明了有机肥对于
降低土壤对磷吸附固定有重要作用。长期施用了钾
肥的 !"#处理的与其它处理相比,土壤在低能吸附
区 #值偏高,在高能吸附区 #值明显增大,其他几
种形式的 $%&’()*+ 方程的 # 值也有相似趋势。是
否表明钾肥施用有利于石灰性土壤中磷向高能态吸
附转化,这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注意到
,-!"#处理的土壤,和 !"#处理相比,几种形式的
$%&’()*+方程的 #值都明显降低,表明了有机肥的
施用,可以有效地抵消了化肥钾施用对磷吸附固定
产生的不良影响。
././. 采用 0+1)&23*45方程拟合磷等温吸附曲线
0+1)&23*45方程(6)取值范围要求数据大于零,因此
将加入磷浓度 7 (’ 8 $的处理作为对照扣除。为了
衡量土壤中存在的磷的影响,0*991+等[-:,.7]提出 0+1;
)&23*45方程的校正形式(:)。我们分析修正方程中
<值与土壤速效磷以及被 7/7- (=3 8 $ >%>3. 提取出
来的水溶性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 7/@:- 和 + ?
7/AB6(+7/7- ? 7/@BC),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石
灰性土壤中校正方程的 <值与土壤有效磷间存在
着一定的关联,但这种评价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土
壤中已固定吸附的磷并不能同新加入而被吸附的磷
等同比较。从表 C中可看出,<值在低肥力的 >#、!
和 "处理中比高肥力的 ,!和 ,!"#处理都高,表
明 <值并不能直接用以评价土壤磷肥状况。通常
处理 <值的方法是通过树脂浸提[-:D-E,.7],将树脂提
取磷量和等温吸附磷量相加用以表示土壤中所吸附
的磷数量,显然这也只是一种对土壤吸附磷数量的
估计,正如我们将 7/7- (=3 8 $ >%>3.提取出来的水溶
性磷加入到土壤中吸附磷中一样(将加入磷为零的
处理作为空白),只能让试验所测数据和实际情况更
接近。不仅土壤中已存在的磷数量会影响土壤中磷
吸附等温曲线,其存在形态和吸附结合方式同样也
会有影响;正如 F*GG1H1&[-E]所说因为土壤表面的异
质性,磷在土壤中的吸附不可能完全按照方程所设
计的进行。扩展方程(E)也是一种经验方程,通过用
IJD <替代常数 I用以权衡不同磷浓度下土壤对磷
的吸附行为。
表 ! 土壤磷等温吸附 "#$%&’()*+方程拟合参数
,-.($ ! /-#-0$1$#2 34 "#$%&’()*+ )231+$#0 -’23#51)3& $6%-1)3&
处理 0+1)&23*45 1K)%9*=& ,=2*L*12 0+1)&23*45 1K)%9*=& MN91&212 0+1)&23*45 1K)%9*=&
O+1%9 P Q I R. RFF Q I < R. RFF Q I < R. RFF
># ::/A 7/C6: 7/AAB!! 6@A E6/@ 7/CB- -B/- 7/AA.!! E-@ :./B 7/CA: 7/7-- 7/AA-!! EA:
! 6E/- 7/6.- 7/AAE!! B.B :7/A 7/67@ -./7 7/AA6!! CA- CA/A 7/6:E 7/776 7/AAC!! 6E7
" C@/6 7/6.C 7/AAE!! .C@ 6C/: 7/67- -C/C 7/AA6!! B:: C7/A 7/:7@ 7/7-@ 7/AAC!! C6:
!"# :6/6 7/C@B 7/A@A!! --EB @B/- 7/CB. ../: 7/A@A!! -7C@ 6E/A 7/:-C 7/7CA 7/A@A!! -7A7
,- B6/C 7/6EB 7/AAA!! A@ C-/7 7/6C- -B/6 7/AA@!! -C6 .@/A 7/:EA 7/7.. 7/AA:!! .BB
,-! BB/. 7/6A6 7/AA:!! .EC BB/E 7/6AC E/C 7/AA6!! BB- .@/6 7/:B7 7/77B 7/AAC!! B:A
,-!"# .A/A 7/:-6 7/AA6!! B6A BC/6 7/6@C E/A 7/AA6!! .A@ ../B 7/@A7 7/7:A 7/AA:!! .-.
,.!" .E/: 7/6C@ 7/AA7!! BC6 66/E 7/C-A ::/A 7/AAC!! .77 B/@ -/@.. 7/-C6 7/AEA!! EB:
表 C还看出,B种 0+1)&23*45方程等温吸附曲线
拟合的决定系数 R. 值均较高,接近 7/AA!,说明这
些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石灰性土壤磷的吸附特性。
F*GG1H1&等[-E]认为,0+1)&23*45方程扩展形式最适于
描述土壤对于磷的吸附,但表 C中并没有表现出更
大的优越性,也许这和我们设定的磷浓度较低,而石
灰性潮土对于磷吸附较强有关。比较 0+1)&23*45方
程参数 Q值可看出,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对磷的
吸附容量降低;方程中 I值越大表明土壤对磷的吸
附结合力越弱[.B],B个方程参数 I基本上也反映了
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对磷的吸附力减弱,校正方程(E)
中 ,.!"处理的变异可能是因为该处理中水溶性磷
过高,通过 <值修正仍达不到满意程度。同样,从
方程(6)和(:)可看出,!"# 处理 Q 值较高、I 值较
低,表明长期施用钾肥(!"#处理)土壤磷的吸附容
量和吸附结合能较高,但有机肥与钾配施(,!"#处
理),土壤磷的吸附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以上结果
同用 $%&’()*+ 方程拟合参数所反映的结果十分一
致。
综上所述,双面 $%&’()*+方程以及 B 种形式的
6BCB期 夏文建,等:长期施肥条件下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方程都能很好的表达长期不同施肥条件
下土壤磷的吸附,无论使用 +,%-.$(" 方程或 !"#/
$%&’()*方程都能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数,揭示长期
施肥对土壤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
!"# 土壤磷的解吸特征
从土壤磷的解吸曲线可看出(图 0),施用高量
有机肥的 1023处理解吸曲线远在其他曲线之上,
施用有机肥处理曲线位置也都在对照或施无机肥之
上,说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磷解吸量较高,施用有
机肥土壤对于磷的吸附力较弱,新被土壤吸附的磷
更容易被解吸。从曲线形状可看出,解吸曲线基本
呈 4型,随着有机肥的施用,曲线弯曲程度增加。因
为土壤对磷的吸附存在不同强度的吸附位点,导致
磷的解吸也不成直线。在磷浓度较低时土壤对磷以
高能吸附为主而吸附较牢固,因此解吸量较低,曲线
平直;而随磷浓度增加高能吸附位被饱和,磷的吸
附转向低能态为主,磷的解吸量增加,曲线变陡。夏
汉平等[05]对白浆土连续解吸的试验也表明土壤对
磷存在两种不同吸附位点。
从表 6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
磷的解吸率明显高于长期使用化肥土壤磷的解吸
率。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含磷量较
高,更多的磷在振荡过程中被释放出来,这种情况在
高量有机肥的 1023 处理显得尤其突出。另一方
面,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有机物
质会占据土壤对磷的吸附位点,或土壤粘粒被有机
物覆盖减少了土壤矿物胶体对磷的吸附[7,80,06],减
少了土壤磷的吸附量和降低土壤磷的吸附结合能,
导致被土壤吸附的磷更易解吸。另外,长期施用化
肥的土壤,磷的解吸率随着磷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
加;相反,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土壤磷的解吸率
有随着磷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当磷加入
浓度较低时(低于 5 .- 9 +),土壤磷的解吸率较高可
能是由于土壤本身磷的释放所引起的,随着磷加入
浓度的增加(高于 5 .- 9 +),土壤本身磷的释放对结
果的影响逐渐减少,施用有机肥处理土壤磷的解吸
率基本稳定在 0:;左右。
图 ! 土壤吸附磷的等温解吸曲线
$%&’! ()*+, -. /-%0123-/2345, %/-53,*640 7,/-*25%-8
表 9 土壤释放磷量占被土壤吸附磷量的百分比(:)
;4<0, 9 =,*>,854&, -. 23-/23-*)/ *,0,4/, .-* 53, 46-)85 -. 23-/23-*)/ 47/-*<,7 !(3) <= 2 3 23= 18 182 1823= 1023
0 0>08 ?>7: 80>@8 7>50 8?>85 8A>B8 @6>BB 5:?>0:
5 5>?B ?>78 88>7A 7>B7 87>@6 8?>7: @5>A8 ?A>75
? ?>?8 8:>05 8@>00 ?>B0 87>B7 8A>@6 00>5A 67>6@
87 8@>8A 85>:5 8A>06 88>87 08>68 05>:: 05>A5 5A>8A
@: 80>56 86>:A 87>58 80>6@ 08>8: 08>0? 0:>00 60>:6
6: 80>8@ 86>@6 8B>0: 8@>?0 0:>86 8A>A? 8?>78 57>?:
!(3):加入土壤中磷浓度 从吸附磷的解吸结果可以看出,长期施用化肥
的土壤,在土壤磷浓度较低时,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
能力较强,土壤磷不易被解吸,易造成作物缺磷;当
土壤磷的浓度较高时,土壤对磷的保持能力不强,容
易造成磷的损失,引发环境风险[8@]。化肥有机肥配
施则在低磷浓度下土壤具有较高的解吸率和高磷浓
度下土壤具有较低的解吸率,表现出长期施用有机
肥对调节土壤磷的保持和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 结论
通过对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方程
的比较研究表明,双面 +,%-.$("方程以及 @ 种形式
的 !"#$%&’()*方程均能较好描述石灰性潮土对磷的
吸附,长期施肥对磷的吸附解吸有重要影响。
8)长期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壤对磷的理论最大吸
附容量明显降低,土壤对于磷的吸附结合能也下降。
7@5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85卷
!"#$%&’(方程和 )(*&#+,’-. 方程的参数分析结果表
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在土壤磷浓度较低时,
土壤磷的解吸率很低,当土壤磷的浓度较高时,土壤
对磷的保持能力不强,导致土壤对磷的缓冲能力差;
化肥有机肥配施在低磷浓度下土壤具有较高的解吸
率和高磷浓度下土壤具有较低的解吸率,表现出长
期施用有机肥对调节土壤磷的保持和供应、减少环
境污染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0)石灰性潮土长期施用钾,土壤磷的吸附结合
能常数提高,在高能吸附区增大尤其明显,是否表明
钾肥施用有利于石灰性土壤中磷向高能态吸附转
化,这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有机肥和钾肥配施,
与吸附结合能有关的常数 1值都明显降低,表明了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有效地抵消钾肥单施对磷吸附
固定产生的不良影响,充分说明了有机无机肥配合
施用对于调节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养分供应有
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2] 蒂斯代尔 3 !,纳尔逊 4 !,毕藤 5 6(金继运,刘荣乐,等译)7
土壤肥力与肥料[8]7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99:; 2<0=
/22;
>’?+",* 3 !,@*,?A# 4 !,B*"CA# 5 6( 5’# 5 D,!’& E ! !" #$ 7
>("#?F*()7 3A’, F*(C’,’CG "#+ F*(C’,’H*(?[8]7 B*’I’#$:J.’#" K$(’-&,C&(",
3-’*#-* "#+ >*-.#A,A$G L(*??,299:; 2<0=/22;
[/] 梁国庆,林葆,林继雄,等 7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
的影响[5]7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MM2,N(0):/O2=/O:7
!’"#$ P Q,!’# B,!’# 5 R !" #$ 7 SFF*-C AF ,A#$TC*(% F*(C’,’H"C’A# A#
C.* FA(%? AF ’#A($"#’- U.A?U.A(&? ’# -",-"(*A&? F,&VAT"W&’- ?A’,[5]7
L,"#C @&C( 7 )*(C 7 3-’ 7,/MM2,N(0):/O2=/O:7
[0] 刘世亮,介小磊,李有田,等 7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
能力及形态转化[5]7河南农业大学学报,/MM/,0<(O):0NM=
0N07
!’& 3 !,5’* R !,!’ D > !" #$ 7 3C&+G A# X’AT"V"’,"X’,’CG "#+ C("#?FA(T
%"C’A# AF +’FF*(*#C U.A?U."C*? ’# -",-"(*A&? ?A’,?[5]7 5 7 Y*#"# K$(’-7
Z#’V7,/MM/,0<(O):0NM=0N07
[O] 李庆逵,朱兆良,于天仁 7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8]7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99:; 22/=2297
!’ Q 1,[.& [ !,D& > E7 L(AX,*% AF "$(’-&,C&(", ?&?C"’#"X,* +*V*,T
AU%*#C ’# J.’#"[8]7 @"#-."#$:5’"#$\’ 3-’*#-* "#+ >*-.#A,A$G
L(*??,299:; 22/=229 7
[]] 沈志良,朱祖祥,袁可能 7铁铝氧化物吸附磷的研究[5]7浙江农
业大学学报,299M,2<(2):N=207
3.*# [ !,[.& [ R,D&"# 1 @7 3C&+’*? AF U.A?U."C* "+?A(UC’A# XG
?G#C.*C’- $A*C.’C* "#+ $’XX?’C*[5]7 5 7 [.*I’"#$ K$(’-7 Z#’V7,299M,
2<(2):N=20;
[<] 赵晓齐,鲁如坤 7有机肥对土壤磷素吸附的影响[5]7土壤学报,
2992,/:(2):N=207
[."A R Q,!& E 17 SFF*-C AF A($"#’- %"#&(*? A# ?A’, U.A?U.A(&? "+T
?A(UC’A#[5]7 K-C" L*+A, 7 3’#7,2992,/:(2):N=207
[N] 章永松,林咸永,罗安程 7有机肥(物)对土壤中磷的活化作用及
机理研究! 7有机肥(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及其对不同形态磷
的活化作用[5]7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99:,O(/):2]2=2]] 7
[."#$ D 3,!’# R D,!&A K J7 3C&+’*? A# "-C’V"C’A# AF U.A?U.A(&? XG
A($"#’- %"#&(* ’# ?A’,? "#+ ’C? %*-."#’?%?7 ^^ 7 _($"#’- "-’+? F(A% +*T
-A%UA?’C’A# AF A($"#’- %"#&(*(%"CC*()"#+ C.*’( *FF*-C A# "-C’V"C’A# CA
+’FF*(*#C "(C’F’-’", U.A?U."C*[5]7 L,"#C @&C( 7 )*(C 7 3-’ 7,299:,O(/):
2]2=2]]7
[:] 章永松,林咸永,罗安程,等 7有机肥(物)对土壤中磷的活化作
用及机理研究 ^ 7有机肥(物)对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活化作
用[5]7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99:,O(/):2O]=2]M 7
[."#$ D 3,!’# R D,!&A K J !" #$ 7 3C&+’*? A# "-C’V"C’A# AF U.A?U.AT
(&? XG A($"#’- %"#&(* ’# ?A’,? "#+ ’C? %*-."#’?%?7 ^ 7 SFF*-C AF A($"#’-
%"#&(*(%"CC*()A# "-C’V"C’A# CA +’FF*(*#C U.A?U."C* ’# ?A’,?[5]7 L,"#C
@&C( 7 )*(C 7 3-’ 7,299:,O(/):2O]=2]M7
[9] 王旭东,杨学芹 7聚丙烯酰胺对磷素在土壤中吸附解吸与迁移
的影响[5]7环境科学学报,/MM<,/<(/):0MM=0M] 7
4"#$ R 6,D"#$ R Q7 SFF*-C AF UA,G"-(G,"%’+* A# U.A?U.A(&? "+T
?A(UC’A#,+*?A(UC’A# "#+ C("#?,A-"C’A#[5]7 K-C" 3-’ 7 J’(-&%?C"#C’"*,
/MM<,/<(/):0MM=0M] 7
[2M] 朱荫湄,L"(+’#’ P,3*W&’ L7 土壤磷酸盐吸持作用的研究[5]7
土壤学报,29:],//(/):2/N=20] 7
[.& D 8,L"(+’#’ P,3*W&’ L7 3C&+G A# C.* U.A?U."C* (*C*#C’A# XG
?A’,?[5]7 K-C" L*+A, 7 3’#7,29:],//(/):2/N=20]7
[22] [.A& 8 ),!’ D J7 L.A?U.A(&?T?A(UC’A# -."("-C*(’?C’-? AF -",-"(*A&?
?A’,? "#+ ,’%*?CA#* F(A% C.* ?A&C.*(# *V*($,"+*? "#+ "+I"-*#C F"(%T
,"#+?[5]7 3A’, 3-’ 7 3A-7 K%7 57 /MM2,<]:2OMO=2O2/ 7
[2/] 王新民,侯彦林 7 有机物料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吸
附特性的影响研究[5]7 环境科学学报,/MMO,/O(0):OOM=OO07
4"#$ R 8,YA& D !7 SFF*-C? AF A($"#’- %"CC*( "++’C’A# A# C.* -."(T
"-C*(’?C’-? AF U.A?U."C* "+?A(UC’A# "#+ FA(%? AF U.A?U.A(&? ’# " -",T
-"(*A&? ?A’,[5]7 K-C" 3-’ 7 J’(-&%?C"#C’"*,/MMO,/O(0):OOM=OO0 7
[20] 赵小蓉,钟晓英,李贵桐,等 7 我国 /0个土壤磷素淋失风险评
估 ^^ 7淋失临界值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磷吸附特性的关系[5]7
生态学报,/MM<,/<(9):0M22=0M2N7
[."A R E,[.A#$ R D,!’ P > !" #$ 7 >.* *V",&"C’A# AF U.A?U.A(&?
,*"-.’#$ (’?‘ AF /0 J.’#*?* ?A’,? ! 7 >.* (*,"C’A#?.’U? X*Ca**# ?A’,
U(AU*(C’*?,L "+?A(UC’A# -."("-C*(’?C’-? "#+ C.* ,*"-.’#$ -(’C*(’A#[5]7
K-C" S-A, 7 3’#7,/MM<,/<(9):0M22=0M2N7
[2O] 严昶生 7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8]7北京:农业出版社,29::;
O/M 7
D"# J 37 3A’, F*(C’,’CG (*?*"(-. %*C.A+?[8]7 B*’I’#$:K$(’-&,C&(",
L(*??,29::; O/M 7
[2]] 鲁如坤 7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8]7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MMM; <0: 7
!& E 17 3A’, "$(A-.*%’?C(G "#",G?’? %*C.A+?[8]7 B*’I’#$:J.’#" KT
$(’-&,C&(", 3-’*#-* "#+ >*-.#A,A$G L(*??,/MMM; <0:;
[2<] )’CC*( K Y,3&CCA# J 67 >.* &?* AF )(*&#+,’-. ’?AC.*(% FA( ?A’, U.A?T
U."C* ?A(UC’A# +"C"[5]7 5 7 3A’, 3-’ 7,29N],/<(0):/O2=/O< 7
N0O0期 夏文建,等:长期施肥条件下石灰性潮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 #$%%&’&( )* #+,& (&- &./01$+( 1+ 2&’34$%& 56+’5601& ’+451$+( %7
’+$8’[9]* 9 * #+$8 #3$ *,!:;!,<=:>"?"@*
[!;] 姜永清 * 几种土壤对砷酸盐的吸附[9]* 土壤学报,!:;<,=A
(@):<:@?@AB*
9$0(C D #* E2’+451$+( +F 04’&(01& %7 ’+$8’[9]* E310 G&2+8 * #$(*,
!:;<,=A(@):<:@?@AB *
[!:] 林玉锁 * H0(C,/$4,I&,J$(,K4&/(28$36方程应用于土壤吸附锌
的比较[9]* 土壤,!::@,=>(B):=>:?="= *
H$( D #* H0(C,/$4,I&,J$( 0(2 K4&/(28$36 &./01$+( 0558$301$+( $(
’+$8 L$(3 02’+451$+([9]* #+$8’,!::@,=>(B):=>:?="=*
[=A] M044+- N 9* I6& 2&’34$51$+( +F 56+’5601& 02’+451$+( 3/4O&’[9]* 9 *
#+$8 #3$ *,!:";,=::@@"?@>=*
[=!] 尹金来,曹翠玉,史瑞和 * 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磷素固定的研
究[9]* 土壤学报,!:;:,=>(=):!D$( 9 H,P0+ P D,#6$ Q R* #1/27 +( 16& 56+’56+4/’ F$S01$+( +F 308T
304&+/’ ’+$8’ $( U/?R/0$ 2$’14$31’[9]* E310 G&2+8 * #$(*,!:;:,=>
(=):![==] Q01J+-’J7 V E* E ’101$’1$308 ’1/27 +F ’&O&( 3/4O&’ F+4 2&’34$%$(C 16&
’+451$+( +F 56+’5601& %7 ’+$8[9]* 9 * #+$8 #3$ *,!:;>,<":!;!;: *
[=<] 盖钧镒 * 试验统计方法[W]*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AAAX
@A"X
Y0$ 9 D* W&16+2’ +F &S5&4$,&(108 ’101$’1$3’[W]* M&$Z$(C:P6$(0 ET
C4$3/81/408 G4&’’,=AAAX @A"X
[=@] 夏汉平,高子勤 * 磷酸盐在白浆土中的吸附与解吸特性[9]*
土壤学报,!::<,?!B"*
U$0 R G,Y0+ [ \* P604031&4$’1$3’ +F 56+’5601& 02’+451$+( 0(2 2&’T
+451$+( $( E8%$3 ’+$8’[9]* E310 G&2+8 * #$(*,!::<,?
!B" *
[=B] 白锦鳞,张一平,刘德江 * 不同施肥土壤磷酸盐位及磷酸吸附
能量的研究[9]* 土壤通报,!:;:,=A(B):=A;?=!AX
M0$ 9 H,[60(C D G,H$/ V 9* Q&’&0436 +F F&41$8$L01$+( +( ’+$8 56+’T
5601& 5+1&(1$08 0(2 56+’5601& 02’+451$+( &(&4C7[9]* P6$(* 9* #+$8
#3$ *,!:;:,=A(B):=A;?=!A*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