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forage yield and soil properties in sudangrass–ryegrass rotation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Sudangrass and ryegrass rotation was adopted and developed as a new cultivation technique in many pisciculture regions in south China. Because cultivated soil had low pH, poor soil fertility and extensive cultivation with poor soil management, forage yield was insufficient and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in forage-fish system. A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area of China and the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oil amendments including fertilizers (NPK), lime and organic matter (OM) application on forage yield and soil properties in sudangrass-ryegrass ro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amendments increased forage yield significantly. In the whole rotation, forage yield in NPK, NPK+Lime, and NPK+OM were 6.1, 6.8 and 7.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CK), respectively. Based on NPK treatment, the application of lime and OM increased yield by 9.5% and 17.2%. Nutrients uptak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 P, K content of forages and promoted nutrient uptakes. N, P and K uptake amounts of sudangrass and ryegrass in NPK treatment increased by 6.3 times, 7.7 times and 7.0 times,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CK, and NPK+Lime treatment increased by 6.5 times, 8.6 times and 7.4 times, and NPK+OM treatment increased by 6.2 times, 9.2 times and 7.4 times, respectively. The soil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lime and OM increased pH value in the acidic soil compared with that of CK and NPK treatments after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NPK treatment, lime application increased soil available Ca by 20.7%, and decreased soil available Fe and Mn by 26.5% and 41.2%, respectively. Based on NPK treatment, OM application improved soil available N, P and K content significantly.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国际合作项目(,-.$!!);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小坤((&#&—),男,湖北襄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作物营养施肥与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
012345:5464378-9:;<.2345 = >?3-= <@-= A9。! 通讯作者 012345:5-B439;<4:2345 = >?3-= <@-= A9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
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李小坤(,鲁剑巍(!,陈 防!,李文西(,赵慧星(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C""#";!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武汉 %C""#%)
摘要: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
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饲草产量,整个轮作期,单施化肥(+*D)、石灰和化肥配施(+*D E F42<)、有机肥
和化肥配施(+*D E GH)处理的鲜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ID)增加 ’J(倍、’JK倍和 #JC倍;在化肥基础上配合施
用石灰和有机肥,鲜草分别增产 &JLM和 (#J!M。养分吸收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饲草 +、*、D含量并促
进饲草对养分的吸收。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与 ID及 +*D处理相比,增施石灰和有机肥提高酸性土壤 N,值,
促使其向中性靠近;在 +*D基础上配合施用石灰,轮作结束时土壤有效钙含量比 +*D处理提高了 !"J#M,有效铁
和有效锰含量降低了 !’JLM和 %(J!M;在 +*D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了壤中的 +、*、D养分含量。
关键词:饲草轮作;化肥;石灰;有机肥;产草量;养分吸收;土壤性质
中图分类号:O(L’J!;OC%%J(%;OK(!J%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K$L"LP(!""K)"!$"LK($"’
!""#$%& ’" ()""#*#+% "#*%),)-.%)’+ %*#.%/#+%& ’+ "’*.0# 1)#,( .+(
&’), 2*’2#*%)#& )+ &3(.+0*.&&4*1#0*.&& *’%.%)’+
F) P43718-9(,FQ R4391;<4(!,I,0+ S39T!,F) U<9164(,V,/G ,-41649T(
(! "#$%&’(#$ )*+ ,*-.’%*/#*0 1%22#3#,4&)56%*3 73’.(&20&’)2 8*.-#’$.09,:&6)* ;<==>=,16.*);
? :&6)* @%0)*.()2 A)’+#*,16.*#$# 7()+#/9 %B C(.#*(#$,:&6)* ;<==>;,16.*))
56&%*.$%:O-@39TW3XX 39@ WY94\-< 49 239Y N4XA4A-51
Z-W< W I>493= ]3@ 57; N,,N77W X745 ^ N77W X745
2393T<2<9Z,^7W3T< Y4<5@ ;3X 49X-^^4A4<9Z 39@ >49@< @<[<57N2<9Z 7^ Z>< NW7@-AZ4[< ^7WA XYXZ<2= /
N7Z <6N493 39@ Z>< 7.B< <^^X745 32<9@2<9ZX 49A5-@49T ^Z4< W7;<@ Z>3Z Z>< 3NN54A3Z479 7^ X745 32<9@2<9ZX 49AW<3X<@ ^7W3T< Y4<5@ X4T1
94^4A39Z5Y = )9 Z>< ;>75< W7Z3Z479,^7W3T< Y4<5@ 49 +*D,+*D E F42<,39@ +*D E GH ;4T>1
39 Z>3Z 49 Z>< A79ZW75(ID),W< 3NN54A3Z479 7^ 542< 39@ GH 49AW<3X<@ Y4<5@
.Y &JLM 39@ (#J!M = +-ZW4<9ZX -NZ38< W3Z @4^^+,*,D A79Z<9Z 7^ ^7W3T+*D ZW<3Z2<9Z 49AW<3X<@ .Y ’JC Z42<9 A72N3W<@ ;4Z> Z>3Z 49 ID,39@
+*D E F42< ZW<3Z2<9Z 49AW<3X<@ .Y ’JL Z42Z42< X745 3935YX4X W7;<@ Z>3Z Z>< 3NN54A3Z479 7^ 542< 39@ GH 491
AW<3X<@ N, [35-< 49 Z>< 3A4@4A X745 A72N3W<@ ;4Z> Z>3Z 7^ ID 39@ +*D ZW<3Z2<9ZX 3^Z< <6NZW<3Z2<9Z,542< 3NN54A3Z479 49AW<3X<@ X745 3[3453.5< I3 .Y !"J#M,3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K,(%(C):LK( $ LK’
""""""""""""""""""""""""""""""""""""""""""""""""""""""""""""""
*539Z +-ZW4Z479 39@ S!"# $%&’(,)*+,*-./0*12 3 4!+*# 5" 678 .)*!.9*".,:; !,,1/-!./5" /9,)50*# +5/1 !0!/1!<1* 6,7 !"# 8 -5".*". +/="/>/?
-!".12 3
!"# $%&’(:>5)!=* )5.!./5";-@*9/-!1 >*)./1/A*);1/9*;5)=!"/- 9!"B)*;>5)!=* 2/*1#;"B.)/*". B,.!C*;+5/1 ,)5,*)./*+
湖北省地处中国腹地,位于长江平原,境内水网
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美誉[%]。近年来,随着退耕还
湖力度加大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淡水渔业生产有了
空前的发展。由于鱼池面积的扩大和养鱼水平的提
高,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鱼饲料,为了节约成本和利
用本地资源优势,种草养鱼越来越得到农民的青
睐[’]。
苏丹草D黑麦草轮作是当地最为普遍的鱼用饲
草种植模式。苏丹草[ !"#$%&’ (&)*+,+(,(,/,*))
+.!,>]原产北非,是当前世界各国栽培最普遍的一年
生禾本科牧草,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适口性好,再
生性强,在养鱼产区被誉为“养鱼青饲料之王”[E]。
黑麦草( -"./&’ ’&.0/1."#&’)是越年生禾本科黑麦草
属饲用植物,具有分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
等优点,草质柔软多汁,营养丰富,也是养鱼的好饲
料[$]。调查研究表明,饲草产量的高低对淡水渔业
影响很大,草鱼每增重 % C=需投喂鱼草 ’F!EF C=,
因此鱼草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鱼的产量和经济效
益[G]。
然而,在湖北省养鱼主产区,种植鱼草的土壤多
是质地粘重、偏酸、肥力低下,同时由于鱼草对农民
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作物,种植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养
分管理措施,常导致鱼草产量潜力不能得到正常发
挥而难于满足养鱼需求[G]。另外,由于施肥结构不
合理,一些过量的养分如氮等会直接从田间流向鱼
池及水网中,导致环境污染严重[H]。针对这种地力
状况偏差,养分管理不合理的情况,我们利用包括化
肥、石灰、有机肥等土壤改良物质,研究苏丹草D黑麦
草轮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及土壤理
化性质的影响,为农民种草养鱼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供试材料
试验在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基地
进行,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北纬 EFI’JK’HL,东
经 %%$I’FK$ML)。供试土壤为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
水稻土,基本理化性状(采用系统研究法进行分
析[N])为:,O G&MG,有机质 J&’F = P C=,铵态氮 $’&$J
9= P Q,速效磷 M&NH 9= P Q,速效钾 $J&’’ 9= P Q。供试
牧草品种为乌拉特 %号(RB1!.* "B9<*) %)苏丹草和
特高(S*.)!=51#)多花黑麦草。
)*+ 试验设计
试验设 $ 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T8),化肥
(678),化肥 U 石灰(678 U Q/9*)和化肥 U 有机肥
(678 U :;),每个处理 $次重复。
试验用 ’$ Q的塑料桶,每桶装土 %G C=。6、7、8
分别以分析纯尿素(含 6 $H()、6!O’7:$(含 7’:G
$G&G()、8T1(含 8’: HF()为肥源;石灰采用分析
纯 T!T:E(含 T! $F();有机肥由猪粪和泥炭发酵而
成(含 6 ’&NJ(、7’:G ’&H%(、8’: %&M’(,有机质
H’&MH()。
苏丹草全生育期每 C= 土施用 6 F&’$ =、7’:G
F&’N =、8’: F&’M =、T! F&’E =,有机肥 $&F =。氮、钾
肥 % P ’基施,余下的 % P ’分 ’次平均追施,磷肥、石
灰和有机肥全部基施;石灰和有机肥施入 E #后,再
将基施用的化肥与土壤拌匀后装盆,追肥时将氮、钾
肥用去离子水溶解后施入。苏丹草收获后,处理不
变,在同一塑料桶中轮作种植黑麦草,黑麦草季各肥
料用量为每 C= 土施用 6 F&EH =、7’:G F&’N =、8’:
F&$E =,施肥方法同苏丹草,本季不再施用石灰和有
机肥。
)*, 试验管理
苏丹草于 ’FF$年 G月 ’J日播种,播种量为 ’&G
= P ,5.,先浇水 E Q,然后将苏丹草种均匀地撒播在塑
料桶表面,覆土,G月 E%日齐苗,N月 E日第 % 次刈
割,J月 J日第 ’次刈割,%F月 ’日第 E 次刈割,然
后倒出土壤于其它容器中,取出根系。不改变施肥
处理,于 ’FF$年 %F月 %J日种植黑麦草,先拌肥,在
原桶中装土,再浇水、播种(播种量为 %&F = P ,5.)、覆
土,%%月 $日齐苗,’FFG年 ’月 ’%日第 %次刈割,$
月 $日第 ’次刈割,G月 H日第 E次刈割,生物试验
结束后收集根系,并将每盆土壤混合均匀后取样。
)*- 分析方法
土壤样品分析按照中D加合作土壤测试实验室
系统研究法(VWX)进行[N];苏丹草、黑麦草地上部的
鲜样在 %FGY烘箱内杀青 EF 9/",然后在 HFY条件
下烘干,称重、粉碎。地下部粉碎前在 HFY条件下
烘 ’ @。所有植物样品用浓 O’W:$ DOT1:$ 硝化后采
用靛酚蓝比色法测氮,钼锑抗比色法测磷,火焰光度
法测钾[J]。
’JG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养分积累量 !干物质产量 "养分含量
用最小显著法(#$%)检验试验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水
平(! & ’(’))。
! 结果与分析
!"# 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的影响
轮作前季苏丹草 *次刈割,不同施肥措施均可
显著提高其产量(表 +),,-.、,-. / #012、,-. / 34
处理的鲜草产量分别是 5.的 6(7倍、)(8倍和 9(’
倍。后季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与苏丹草具有类似的结
果,,-.、,-. / #012、,-. / 34处理的产量分别是
5.的 +6(7倍、+)(:倍和 +)()倍。
整个轮作期,,-.处理的鲜草产量是 5.的 7(+
倍,,-. / #012 与 ,-. 相比增产 ;()<,,-. / 34
与 ,-.相比增产 +7(8<,增产效果均达显著水平。
说明石灰在酸性土壤上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可提
高作物产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肥效显著
高于单施化肥处理。
表 # 不同施肥措施对苏丹草和黑麦草鲜草产量的影响($ % &’()
)*+,- # .//-0( ’/ 12//-3-4( /-3(2,25*(2’4 (3-*(6-4(7 ’4 /3-78 /’3*$- 92-,1 ’/ 7:1*4$3*77 *41 39-$3*77
处理 苏丹草 $=>?@AB?CC 黑麦草 DE2AB?CC 总产
FB2?G12@G +CG 8@> *B> 小计 $=1 +CG 8@> *B> 小计 $=1 FHG?I E02I>
5. 9+(* +’7() *6(’ 8’8(: J :(7 K ++() 88() 8;(; 9*(; J 9(; L 899(9 J +*() K
,-. 6;8() 8)7() 8’6(’ ;)6(’ J +*6(: L 8+8() *:9(* **:(: ;*7() J *9(9 ? +:;+() J +6)(6 L
,-. / #012 6:*(: 8:8() 8;)() +’9+(: J +8’(; ?L 8’+(* 6)8() *)9(* +’+’(’ J 6:(’ ? 8’7+(: J +’8(8 ?
,-. / 34 )98() *:*(: 87;(7 +88)(; J +8’(8 ? 889(* 67:(: 8:)(’ ;;’(’ J ;*(; ? 88+)(; J +’’(; ?
注(,HG2):+CG、8@>、*B>分别表示第 +次刈割、第 8次刈割和第 *次刈割 +CG,8@> ?@> *B> 0@>0K?G2> +CG CKEGM2,8@> CKEGM2 ?@> *B> CKEGM2,B2CN2KO
G0P2IE Q 同列数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各处理在 ! & ’(’)水平有显著差异,下同 R?I=2 SHIIHT2> LE >0SS2B2@G I2GG2BC 0@ GM2 C?12 KHI=1@ 0@>0K?G2> C0A@0S0K?@G >0SO
S2B2@K2 ?G ! & ’(’) I2P2I,?@> GM2 C?12 CE1LHI T?C =C2> SHB HGM2B G?LI2CQ
苏丹草、黑麦草干物质产量如表 8所示。化肥、
石灰、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显著提高饲草地上部干物
质产量,这与鲜草产量具有相同的趋势。不同施肥
措施对饲草根系生物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整个
轮作期,,-.、,-. / #012、,-. / 34 的根系干物质
量分别是 5.的 6(9:倍、6(;:倍和 6()8倍,说明鱼
草高产是建立在强大根系的基础之上。
从表 8还可看出,轮作前季苏丹草各处理地上
部干物质产量与地下部的比例为 *(+8 U +!:(7; U +,
后季黑麦草各处理地上部干物质产量与地下部的比
例为 9(’7 U+!+;(’* U+,尽管各施肥措施显著增加了
两种饲草根系的绝对量,但地上部干物质产量与地
下部的比例并未因此而下降,说明饲草的干物质大
部分集中在地上部,且各施肥措施更能促进地上部
饲草产量的提高。
表 ! 不同施肥措施对苏丹草和黑麦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 .//-0( ’/ 12//-3-4( /-3(2,25*(2’4 (3-*(6-4(7 ’4 139 6*((-3 92-,1 ’/ 7:1*4$3*77 *41 39-$3*77
处理
FB2?G12@G
苏丹草 $=>?@AB?CC(A V NHG) 黑麦草 DE2AB?CC(A V NHG) 总干物质产量
%BE 1?GG2B E02I>
(A V NHG)
相对值
D2I?G0P2
P?I=2
地上部
$MHHG
地下部
DHHG
地上部
$MHHG
地下部
DHHG
5. 6*(8 J 8(9 L +*(; J 8(9 K +’(* J +(’ K +(7 J +(+ K )*(9 J 6(8 L +’’
,-. +9+(* J *6(+ ? +:(6 J 7() LK +8;(’ J 9(’ ? +6(: J ’(7 ? 8;’(* J *)(9 ? 69:
,-. / #012 +:8(; J 87(7 ? 8:(; J :(+ ? +88(9 J ;(9 ? +’(’ J )(’ L *’)(9 J *7(: ? 6;:
,-. / 34 +:7(7 J 89(: ? 86(; J 7() ?L ;6(7 J :(: L )(’ J +(6 K 8:8(6 J 86(: ? 6)8
!"! 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苏丹草和黑麦草各刈割 *次,将地上部按干物
质产量比例混合均匀,测定其养分含量,由表 *可以
看出,,-.、,-. / #012、,-. / 34处理与 5.相比均
可提高苏丹草 ,、-、.养分含量,且对 -、.含量的提
高达到了显著水平;地下部 ,、-含量变化不大,但
可明显提高 . 的含量。各施肥处理也可显著提高
黑麦草地上部 ,、-、.养分的含量;与 ,-.处理相
比,,-. / 34可显著提高 -和 .的含量,而对 ,含
量无明显影响。
*:)*期 李小坤,等:苏丹草W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表 ! 不同施肥措施对苏丹草和黑麦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 ! ())’*+ ,) -.))’/’0+ )’/+.&.1$+.,0 +/’$+2’0+3 ,0 04+/.’0+ *,0+’0+3 ,) 34-$05/$33 $0- /6’5/$33
养分 处理 苏丹草 !"#$%&’$(( 黑麦草 )*+&’$((
,"-’.+%- /’+$-0+%- 地上部 !122- 地下部 )22- 地上部 !122- 地下部 )22-
, 34 5678 9 767: ; 76:< 9 7655 $ 56<= 9 765> ; 56=5 9 76?? $;
,@4 565= 9 765= ; 76>7 9 76?< $ ?6<: 9 765> $ 56?A 9 76?< ;B
,@4 C D.0+ 56?< 9 765< $; 76=7 9 76?? $ ?6<5 9 7678 $ 565? 9 765: B
,@4 C EF 56GA 9 765: $ 76:: 9 76?7 $ ?6=A 9 76G< $ 56>< 9 765A $
@ 34 765= 9 7675 B 7655 9 767? ; 76GG 9 767< B 76?= 9 767G ;
,@4 7658 9 767G ; 765< 9 767G $; 76=5 9 7678 ; 7658 9 767< ;
,@4 C D.0+ 76?7 9 7675 ; 765G 9 7675 ; 76=> 9 767> ; 76?> 9 767= ;
,@4 C EF 76?: 9 767G $ 76?7 9 767A $ 76:A 9 767> $ 76<= 9 765? $
4 34 567? 9 767= ; 767< 9 7675 B ?6?5 9 767> # 76=: 9 76?< $
,@4 56 9 76GG $;
,@4 C D.0+ 56G= 9 765G $ 76<7 9 7658 $; ?6=< 9 767: ; 76?= 9 7655 ;
,@4 C EF 56<> 9 7658 $ 76G7 9 765G ;B G65A 9 7655 $ 76=7 9 765: $
78! 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养分吸收的影响
表 <表明,施用化肥能显著提高苏丹草和黑麦
草对 ,、@、4养分的吸收,整个轮作期中,,@4处理
饲草对 ,、@?E=、4?E的吸收量分别是 34处理的 >6G
倍、A6>倍和 A67倍。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石灰,可
以提高饲草对养分的吸收,但与 ,@4处理无明显差
异。而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不但可以提高
养分吸收量,且对 @?E=、4?E的吸收量与 ,@4 处理
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 9 不同施肥措施对苏丹草和黑麦草养分吸收量的影响(5 : ;,+)
#$%&’ 9 ())’*+ ,) -.))’/’0+ )’/+.&.1$+.,0 +/’$+2’0+3 ,0 04+/.’0+ 4;+$<’3 ,) 34-$05/$33 $0- /6’5/$33
养分
,"-’.+%-
处理
/’+$-0+%-
苏丹草 !"#$%&’$(( 黑麦草 )*+&’$(( 养分吸收总量
/1+ -2-$H $02"%-
2I %"-’.+%- "J-$K+地上部 !122- 地下部 )22- 地上部 !122- 地下部 )22-
, 34 76<> 9 767? B 7678 9 767? ; 765= 9 767? B 767G 9 767? B 76>G 9 767? ;
,@4 56A< 9 76<7 ; 765? 9 767G $; G65A 9 76?> $ 7658 9 767G $ =6GG 9 76G: $
,@4 C D.0+ ?6?> 9 76 $
,@4 C EF ?6=: 9 765? $ 765: 9 767< $ ?6<: 9 76=< ; 7678 9 767G ; =6?: 9 76<< $
@?E= 34 765= 9 7675 B 767< 9 7675 B 767A 9 7675 ; 7675 9 7675 B 76?> 9 7675 B
,@4 76>7 9 765? ; 767: 9 767? ;B 56=7 9 765A $ 7678 9 7675 $ ?6G< 9 76G5 ;
,@4 C D.0+ 76A= 9 765: ; 7678 9 767? $; 56:7 9 765? $ 767: 9 767? ; ?6=8 9 76?8 $;
,@4 C EF 5655 9 765: $ 7655 9 767= $ 56<: 9 765< $ 767= 9 7675 ; ?6>< 9 76?G $
4?E 34 76=G 9 767< B 7675 9 7675 ; 76?A 9 767G ; 7675 9 7675 ; 76A? 9 767= B
,@4 ?6>< 9 76G< ; 765? 9 767< $ G6:G 9 765> $ 767: 9 767: $ :6== 9 765= ;
,@4 C D.0+ ?68: 9 76?: $; 765G 9 767G $ G6>= 9 76?5 $ 767G 9 767? $; :6A: 9 76?A $;
,@4 C EF G6?8 9 76?: $ 767A 9 767< $ G6:? 9 76?< $ 767G 9 767? $; >67G 9 76G> $
789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试验结束后的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见表 =。由表
=可以看出:(5)除 ,@4处理的 JL值较原土略有降
低外,其他处理 JL值均有所提高,与 34和 ,@4处
理相比,,@4 C D.0+和 ,@4 C EF处理的土壤 JL值
均向中性靠近。(?)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
量影响不是很大,除 ,@4 C D.0+ 处理略有增加外,
其他处理均有所降低。(G)各处理 ,LC< M,、速效 4
含量与原土相比均有大幅度降低,,@4 C D.0+处理
的降低幅度比 34大,除 34处理的 @含量比原土有
所降低外,其它各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 @含量均大
幅度上升,比较 ,@4处理和 ,@4 C D.0+处理,表明
施用石灰能提高酸性土壤的有效磷含量。(!)施用
石灰后,土壤中的有效钙含量明显提高,与 "#相比
差异达显著水平,而与其它处理的差别不大;土壤
中的有效铁、有效锰含量显著降低,与 $%#和 $%#
& ’(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这对缓解酸性
土壤上作物普遍存在的铁、锰毒害有重要作用。
表 !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 ’((&)* +( ,-((&.&/* (&.*-%-0#*-+/ *.&#*1&/*2 +/ 2+-% /3*.-&/*2
处理
)*+,-.+/- 01
有机质 ’(
(2 3 42)
铵态氮 $1&! 5$
(.2 3 6)
速效磷 78,9:,;:+ %
(.2 3 6)
"# <=>? @ >=A< B <=>> @ >=CD , AE=C? @ !=!F , E==$%# E=?! @ >=A> B G=E> @ D=>> , AE=?E @ F=FE , $%# & 69.+ <=?E @ >=AF , C=AF @ D=F? , A>=F< @ D==!! @ A!=$%# & ’( <=!C @ >=>C ; <= @ F=!!!!!!!!!!!!!!!!!!!!!!!!!!!!!!!!!!!!!!!!!!!!!!!!!!!!!!!!!!!!!!!
E!=CE @ FA=>< ,
处理
)*+,-.+/-
速效钾 78,9:,;:+ #
(.2 3 6)
有效钙 78,9:,;:+ ",
(.2 3 6)
有效铁 78,9:,;:+ H+
(.2 3 6)
有效锰 78,9:,;:+ (/
(.2 3 6)
"# A!=F B AG=G> @ E=CF ;B
$%# F?=AA @ C=!E ,; A>?!=AC @ AA!=G> ,; DAE=$%# & 69.+ FA=DC @ E=E! ; AFD>=<=!G , AEC=!? @ AD=EA ; AE=E< @ D=!F B
$%# & ’( !!=?C @ AA=GF , AA<>=CA @ C!=CC ,; A?A=FC @ DC=E? ,; DD=!C @ F=A! ,;
4 讨论与结论
湖北省是我国最大的淡水养鱼基地,种草养鱼
是主要模式之一,但主产区土壤障碍因子多,例如土
壤偏酸及肥力水平低等严重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
展,为了解决主产区鱼草供不应求等问题,包括施用
化肥在内的土壤改良措施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生产
实际[?]。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对鱼用饲
草产生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与 "# 相比,单施化肥
($%#)处理的鲜草产量增加了 <=A 倍,化肥和石灰
配合施用($%# & 69.+)处理增产 <=C倍,化肥和有机
肥配合施用($%# & ’()处理增产 G=F倍。
化肥在种植业中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土壤中
的养分不足以满足作物高产优质的需要。大量的研
究和实践已经证实,科学施用化肥不但能显著提高
作物产量,而且能明显改善作物品质,并且可维持土
壤肥力。本研究表明,$%#处理与 "#相比显著提
高轮作周期饲草产量,也提高了饲草养分含量,其中
氮含量的提高就是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磷是饲草
养分中的重要组分,钾也是鱼类生长不可缺少的矿
物质,因此,从一定角度上讲化肥的施用提高了饲草
的品质。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一个轮作周
期后,$%#处理的土壤各养分含量与 "#相比基本
上都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土壤有效磷和
有效钾含量。但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两处理基本相
同,并均明显低于试验前土壤,这可能与两季种植后
均将所有根系取出有关,其它处理也有类似的现象。
试验结果显示,$%#处理的苏丹草和黑麦草根系干
物质量分别是 "#的 A=FD倍和 C=GA倍,若这些根系
残留在土壤中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石灰是酸性土壤上常用的改良物质,它不仅可
以中和部分 1&,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而且还可增
加土壤钙的含量及调节其他养分的有效性,并能减
轻作物病虫害[A>IAA]。本试验结果表明,化肥与石灰
配合施用后,土壤 01值升高接近中性,土壤偏酸状
况得到缓和,土壤中的有效钙含量明显提高,这与其
它研究一致[AD]。且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的有效铁和
有效锰含量,而在酸性土壤上活性铁、锰含量过高易
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AF],说明石灰的施用可有效降
低铁、锰活性,对防止作物发生毒害起到积极的作
用。研究还表明,石灰的施用可以提高作物对 $、%、
#养分的吸收量,整个轮作中,饲草吸收的 $、%、#
与 $%# 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 D=EJ、A>=?J 和
!=GJ,因而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有机肥也是重要的土壤改良剂,长期施用能提
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化肥配合
施用能有效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A!]。本研究表明,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提高了土壤中的氮、磷、钾
养分含量,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
也显著地促进了饲草对磷、钾养分的吸收。这与有
机肥与化肥配施在其他作物上的研究结果一致[AE]。
随着土壤改良剂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广泛应
用,国内外土壤改良物质的新产品也越来越多[?]。
化肥在农作物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
ECEF期 李小坤,等:苏丹草I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由于使用不科学也带来了很大的环境
污染[!]。本研究通过一个轮作周期的试验,结果表
明单施化肥基本上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和氮、磷水
平,单施化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处理的作物产量基
本相当。但是,有研究表明单施化肥处理使土壤腐
殖质含量降低,分子缩合程度和芳构化度增大,“老
化”作用增强["!],而有机肥具有增加土壤养分、增强
土壤微生物活性及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属毒性等功
能,与化肥配合施用后可以减少单施化肥产生的负
作用,提高肥效["#$"%],因此,在大力强调“生态农业”
的今天,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一种必然趋
势,在鱼草生产中也不应例外。
参 考 文 献:
["]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湖北省粮棉主产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
思考[’]&中国农村经济,"((),(%):*+$*%,
-./01.2’3/4.567.68 9.2.:5;< 35/=0 >6 ?=@.> -5/4>6;.& A=54.B :6C
86 D5:>6 :6C ;/88/6 05/F
C=;8>/6 :5.: >6 ?=@.> 05/4>6;.[’]& G<>6& 9=5:1 H;/6&,"((),(%):
*+$*%,
[*] 樊锦春,朱凤华,钱泽岭 &种草养鱼及其综合效益分析[’]&科学
养鱼,"((+,()):"*$"I,
J:6 ’ G,K<= J ?,L>:6 K M& H4:1=:8>/6 /E 2=001B>6D E>2< E..C @B
01:68>6D D5:22.2 :6C >68.D5:8.C @.6.E>82[’]& A;> & J>2< J:57&,"((+,
()):"*$"I,
[I] 徐玉鹏,武之新,赵忠祥 &苏丹草的适应性及在我国农牧业生产
中的发展前景[’]&草业科学,*NNI,*N(#):*I$*+,
O= P -,Q= K O,K<:/ K O& R<. :C:08:@>1>8B :6C 8<. C.4.1/0>6D
E/5.D5/=6C /E A=C:6 D5:22 >6 8<. 05/C=;. /E :D5>;=18=5. :6C :6>7:1 <=2F
@:6C5B >6 G<>6:[’]& -5:8:;=1 & A;> &,*NNI,*N(#):*I$*+,
[)] 姚明久,李元华,谢永良,等 &“特高”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栽培
管理及利用[’]& 四川畜牧兽医,"(((,*!(#):I+,
P:/ S ’,M> P ?,O>. P M !" #$ & G=18=5:1 7:6:D.7.68 :6C =8>1>T:8>/6
/E :66=:1 5B.D5:22—R.85:D/1C[ ’]& A>;<=:6 U6>7& V.8.5>6 A;> &,
"(((,*!(#):I+,
[+] 鲁剑巍,李小坤,梁友光,等 &平衡施肥对黑麦草生长及产量的
影响[’]&水利渔业,*NN),*)(*):*N$**,
M= ’ Q,M> O W,M>:6D P 3 !" #$ & HEE.;8 /E @:1:6;.C E.58>1>T:8>/6 /6
8<. D5/X8< :6C B>.1C /E 5B.D5:22[’]& 9.2.54& J>2<&,*NN),*)(*):*N
$**
[!] 吕殿青,同延安,孙本华,Y4. H78.5BC&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
响的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M= Z L,Z/6D P U,A=6 [ ?,Y4. H78.5BC& A8=CB /6 .EE.;8 /E 6>85/F
D.6 E.58>1>T.5 =2. /6 .64>5/67.68 0/11=8>/6[’]& -1:68 \=85 & J.58 & A;> &,
"((%,)("):%$"+,
[#] 金继运,张宁,梁鸣早,等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土壤肥
力研究及测土施肥中的应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6 ’ P,K<:6D \,M>:6D S K !" #$ & AB28.7:8>; :005/:;< E/5 2/>1 6=F
85>.68 28:8=2 .4:1=:8>/6 :6C >82 =2. >6 E.58>1>T.5 5.;/77.6C:8>/6[’]&
-1:68 \=85 & J.58 & A;> &,"((!,*("):%$"+,
[%] 鲍士旦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NNN,
[:/ A Z& A/>1 :6C :D5>;=18=5. ;<.7>285B :6:1B2>2[S]& [.>]>6D:G<>F
6.2. UD5>;=18=5. -=@1>2<>6D G/70:6B,*NNN,
[(] 张黎明,邓万刚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华南热带
农业大学学报,*NN+,""(*):I*$I),
K<:6D M S,Z.6D Q 3& 9.2.:5;< /6 8<. 2/>1 ;/55.;8>4. :6C >82 ;=55.68
:001>;:8>/6[’]& ’ & A/=8< G<>6: ^6>4& R5/0& UD5>;&,*NN+,""(*):
I*$I),
["N] A;/88 [ ’,G/6B.52 S W,-/>1. 3 ’,G=11>2 [ 9& A=@2=5E:;. :;>C>8B
:6C 1>7>6D :EE.;8 B>.1C /E ;.5.:12[’]& U=285 & ’& UD5>;& 9.2&,"((#,
)%(!):%)I$%+),
[""] M=_>6 V V,H001>6 J S& Y08>7:1 E5.‘=.6;B :6C ‘=:68>8B /E :D5>;=1F
8=5:1 1>7. :001>;:8>/62[’]& UD5>;& AB28 &,*NNI,#!(I):()($(!#,
["*] Z.7;<>_ S G,A<:50. Q H& J/5.28 E1//5 01:68 5.20/62. 8/ 1>7. :6C
E.58>1>T.5 @.E/5. :6C :E8.5 0:58>:1 ;=88>6D /E : 6/58<.56 5.C /:_ 28:6C /6
:6 .a85.7.1B :;>C>; 2/>1 >6 -.662B14:6>:,^AU[ ’]& J/5.28 H;/1 &
S:6:D&,*NN","))("$I):*I($*)),
["I] G/4.685B Z 9,A1:88.5B Q ’,[=56.88 V J,3:66>6D 3 Q& M/6D.4>8B
/E X<.:8 B>.1C 5.20/62. 8/ 1>7. >6 A/=8<.:28.56 U=285:1>:[’]& U=285 &
’& Ha0.5 & UD5>;&,"((#,I#(+):+#"$+#+,
[")] 牟长明,孙爱华,唐宇红 &浅谈化肥与有机肥混用的好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NN+,(!):)%,
S/= G S,A=6 U ?,R:6D P ?& R<. @.6.E>82 /E 7>6.5:1 E.58>1>T.5
;/7@>6.C X>8< /5D:6>; 7:6=5.[’]& G<>6& G/=685 & Q.11F/EE R.;<6&,
*NN+,(!):)%,
["+] 郑兰君,曾广永,王鹏飞 &有机肥、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对水稻产
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NN","#(I):)%$+N,
K<.6D M ’,K.6D 3 P,Q:6D - J& HEE.;8 /E 1/6DF8.57 7>6.5:1 E.58>1F
>T.5 :001>;:8>/6 ;/7@>6.C X>8< /5D:6>; 7:6=5. /6 8<. B>.1C /E 2/>1 :6C
6=85>.682 ;/68.68 /E 2/>1[’]& G<>6& UD5>;& A;> & [=11 &,*NN","#
(I):)%$+N,
["!] 吕家珑,张一平,王旭东,等 &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及作物
产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NN","*()):+!($+#*,
Mb ’ M,K<:6D P -,Q:6D O Z !" #$ & HEE.;8 /E 1/6DF8.57 2>6D1. :0F
01>;:8>/6 /E ;<.7>;:1 E.58>1>T.5 /6 2/>1 05/0.58>.2 :6C ;5/0 B>.1C[’]&
G<>6& ’& U001 & H;/1 &,*NN","*()):+!($+#*,
["#] 张建国,聂俊华,杜振宇 &复合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应
用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NN),"N()):)*)$)*%,
K<:6D ’ 3,\>. ’ ?,Z= K P& 9.20/62. /E E1=.F;=5.C 8/@:;;/ 8/
;/70/=6C @>/F/5D:6>; E.58>1>T.5[’]& -1:68 \=85 & J.58 & A;> &,*NN),
"N()):)*)$)*%,
["%] [<:C/5>: - [,-5:_:2< P A& 9.1:8>4. >6E1=.6;. /E /5D:6>; 7:6=5.2 >6
;/7@>6:8>/6 X>8< ;<.7>;:1 E.58>1>T.5 >6 >705/4>6D 5>;. 05/C=;8>4>8B /E
1:8.5>8>; 2/>1[’]& ’ & A=28 & UD5>;&,*NNI,*I("):##$%#,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