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江苏省青年科技创新人
才基金(01!""*(%’,0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3"#"&)资助。
作者简介:程兆霞(%+#+—),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污染土壤修复。/45:"!($’)&+*!"’,.67895::9;9!""*!""*<%*&= >?7
!通讯作者 /45:"!($’)&+(!&’,.67895:@8?:8A;B4A@
丛枝菌根对芘污染土壤修复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程兆霞%,凌婉婷%,!,高彦征%!,王经洁%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
!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
摘要: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丛枝菌根真菌 !"#$%& $#&&’(’ 和 !"#$%& ’)%*+,()%$ 对三叶草( -.+/#"+%$
&%0)’..(*’%$ F=)和辣椒(1(2&+,%$ (**%%$ F=)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影响。供试土样中芘初始浓度为 "!#(G%’ 7@ H I@。
结果表明,接种 JKL可促进供试植物对土壤中芘的吸收,并且显著提高三叶草根的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根和茎
叶的芘积累量,但对辣椒根和茎叶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与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菌根依赖
度”不同有关。接种 JKL土壤中芘的削减率高于普通植物修复,但植物吸收积累对修复的贡献率小于 "G!M;因此
推测,JK作用下良好的根际环境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提高,进而对土壤中芘降解的促进可能是菌根
修复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丛枝菌根;多环芳烃;植物吸收;土壤;菌根修复
中国分类号:N%()G&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O(!""’)"*$%%#’$"’
!"#$%&’ () $*+,’%,-$* ".%(**/01$2 (3 #-$3& ,#&$42 $35
#/.&(*2"250$&0(3 () #.*232 03 ’(0-’
-3.,P QB8?6R98%,FS,P T8A6U9A@%,!,PJV W8A6;B4A@%!,TJ,P X9A@6C94%
(3 1#""’4’ #/ 5’%.,’ (*6 7*8+.#*$’*)(" 9,+’*,’,:(*;+*4 <4.+,%")%.(" =*+8’.&+)>,:(*;+*4 ?3@@AB,1C+*(;
? D+*+&).> #/ 76%,()+#* E’> F(0#.()#.> #/ 7*8+.#*$’*)(" 5’$’6+()+#* (*6 7,#"#4+,(" G’(")C H 1#""’4’ #/ :()%.(" 5’%.,’&
(*6 7*8+.#*$’*)(" 9,+’*,’,IC’;+(*4 =*+8’.&+)>,G(*4JC#% K3@@?A,1C+*()L
6+’&*$%&:YZU8I4 ?[ Z:\4A4 [\?7 ]?95] ^: >5?_4\(-.+/#"+%$ &%0)’..(*’%$ F=)8AE >8Z]9>D7(1(2&+,%$ (**%%$ F=)9A
UB4 Z\4]4A>4 ?[ 8\^D]>D58\ 7:>?\\B9;84(JK)[DA@9 ‘8] 9A_4]U9@8U4E D]9A@ 8 @\44AB?D]4 ]UDE:= /B4 97Z8>U] ?[ JK ?A
ZB:U?\474E98U9?A ?[ ]?95 Z:\4A4 >?AU879A8AU ‘4\4 85]? 45D>9E8U4E= /‘? 8\^D]>D58\ 7:>?\\B9;85 [DA@9(JKL)9A>5DE9A@
!"#$%& $#&&’(’ 8AE !"#$%& ’)%*+,()%$ ‘4\4 4RZ4\974AU4E= /B4 9A9U985 >?A>4AU\8U9?A] ?[ Z:\4A4 9A ]?95] ‘4\4 "$#(G%’
7@ H I@ = SA *" E8:],9A?>D58U9?A ?[ JKL ]9@A9[9>8AU5: 4AB8A>4E UB4 DZU8I4 ?[ Z:\4A4 ^: >5?_4\ [\?7 ]?95] ^8]9A@ ?A UB4
\??U >?A>4AU\8U9?A],\??U >?A>4AU\8U9?A [8>U?\],8AE 8>>D7D58U4E 87?DAU] ?[ Z:\4A4 9A \??U 8AE ]B??U = 3?‘4_4\,A? ]9@6
A9[9>8AU 9A[5D4A>4 ‘8] ?^]4\_4E [?\ UB4 9A?>D58U9?A ?[ JKL ?A UB4 DZU8I4 ?[ Z:\4A4 ^: >8Z]9>D7= /B9] ‘?D5E ^4 UB4 \4]D5U]
[\?7 UB4 ‘48I4\ 7:>?\\B9;85 9A[4>U9?A \8U4 8AE 7:>?\\B9;85 E4Z4AE4A>4(Ka)[?\ >8Z]9>D7= -?7Z8\4E ‘9UB ZB:U?\474E96
8U9?A,8\^D]>D58\ 7:>?\\B9;85 \474E98U9?A(JK2)‘8] 7?\4 4[[9>94A>: ?A ]?95 Z:\4A4 >?AU879A8AU \4ED>U9?A = SA *" E8:],
*#G’"M $ +!G)"M ?[ Z:\4A4 ‘8] E4@\8E4E [?\ JK2 Z\?>4]] = 3?‘4_4\,UB4 8>>D7D58U4E 87?DAU] ?[ Z:\4A4 ^: U4]U4E
Z58AU] >?AU\9^DU4E 54]] UB8A "G!M U? UB4 U?U85 E4@\8E8U9?A ?[ Z:\4A4 9A ]?95] = SA >?AU\8]U,UB4 4AB8A>4E 79>\?^985 8>U9_96
U94] 8AE >?A]4bD4AU5: UB4 9A>\48]4 ?[ 79>\?^985 E4@\8E8U9?A ?[ Z:\4A4 9A ]?95] 9A UB4 Z\4]4A>4 ?[ JK ]B?D5E ^4 UB4 Z\4E?76
9A8AU 74>B8A9]7] ?[ JK ^9?\474E98U9?A [?\ ]?95 Z:\4A4 >?AU879A8U9?A =
72. 8(*5’:8\^D]>D58\ 7:>?\\B9;84(JK);Z?5:>:>59> 8\?78U9> B:E\?>8\^?A](cJ3]);Z58AU DZU8I4;]?95;
7:>?\\B9;85 \474E98U9?A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c58AU ,DU\9U9?A 8AE L4\U959;4\ N>94A>4
当前,土壤有机污染问题比较普遍。其中的多
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三致”效应,
易在土壤中持留,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和人类
健康。据知,在我国污灌土壤中以苯并[%]芘为代表
的 !"#$含量可高达 &’’’!())) *+ , -+[.]。如何修
复 !"#$等有机污染土壤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领
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近年来,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很受重视,已取
得一些共识性研究结果[’/0]。与无植物对照相比,植
物修复效率高,主要是植物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等对
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根际土体的比例以及根际微生
物的数量和活性将决定植物修复的效率[1/..]。近些
年来,研究者为解决植物修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
菌根应用到修复之中。菌根修复技术能针对性地克
服植物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不足,它综合利用土壤
中的微生物、植物和菌根真菌及其相互作用的根际
和菌(丝)际环境,来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
物[0]。一方面,菌根通过外延菌丝大大提高了与土
体的接触。据报道,外延菌丝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可
超过 2)) 3&[(],松树幼苗接种菌根真菌后,菌丝的长
度甚至超过根长的 4)))倍。另一方面,菌根和菌丝
周围特殊的土体条件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
好环境。据知,树木每克外生菌根(鲜重)能分别支
持 .)1 和 .)& 的好氧细菌和酵母,菌根根际微生物
的数量要比周围土体高 .)))倍[0]。菌根条件下,扩
大的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和数量众多的微生物,为菌
根修复土壤有机污染提供了良好基础。作为土壤修
复中一个新的生长点,菌根修复有望成为面源有机
污染土壤治理的一种最有前途的修复途径。近几年
来,该研究领域开始受到关注,但从国内外已有的资
料来看,菌根修复的研究多集中于外生菌根及重金
属类污染物[.&]。
相对于外生菌根,利用丛枝菌根("5)来修复土
壤有机污染的研究还很少。丛枝菌根真菌("56)能
与绝大多数植物共生,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2];它
的根外菌丝能向土壤中广泛伸缩,形成根外菌丝网,
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养分,并在根际生态系统
中起着多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5 在促进植物
吸收水分、磷和其他营养元素,改善土壤质地,提高
土壤结构性等方面作用显著[.2/.0]。应用 "5修复重
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能否利用
"5来修复土壤 !"#$等有机物污染,仍需要大量试
验证实。
本文以芘为 !"#$ 代表物,采用温室盆栽试验
方法,研究丛枝菌根对植物吸收及修复 !"#$污染
土壤的影响,试图为经济高效的 "5修复技术的确
立、保障农产品安全等提供基础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材料
芘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纯度 7 849;二氯
甲烷、正己烷、丙酮、无水硫酸钠、层析用硅胶(&))
!2)) 目)均为分析纯;甲醇为色谱纯。主要仪器:
:;/2))<=医用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旋转浓缩蒸发
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高效液相色
谱仪等。
供试植物:三叶草( !"#$%’( )’*+,""-.,’( >?)、
辣椒(/-0)#1’( -..’’( >?)。
供试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菌 2&%(’)
(%)),-,("56.)、幼套球囊霉菌 2&%(’) ,+’.#1-+’(
("56&),购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
究所“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AB)”。
供试土样:采自南京市江宁,为旱作水稻土表
层,其 C#值为 1D)&,有机质含量 &’D. + , -+,砂粒、粉
粒和粘粒含量分别为 .2D’9、1.D89和 &’D(9。土
样采集后风干,过 & 33筛,备用。
试验用沙为河砂,水洗后过 & 33筛,晾干后备
用。
!"# 试验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芘的丙酮溶液,均匀加入一系列
上述土样中。待丙酮完全挥发后,用未污染土壤稀
释,多次搅拌,充分混匀,制得芘含量不同的污染土
样。将该土样与河砂按 2 E.充分混匀,待装盆备用。
测得最后各土样中芘的含量分别为 1D)&、&)D8.、
28D2.、0&D1’、(0D.4 3+ , -+,分别标号为 F.、F&、F2、F’、
F0,未加芘的土样设为对照,标号为 F)。
称取最后制备的土样 &0) + 于盆钵中,然后称
取菌剂 &) +均匀覆于上面,最后再覆 .)) +制备好
的土样,加水至 0)9最大持水量,静置过夜。供试
植物催芽后播于盆钵中,出苗一周左右进行间苗,留
苗 1株 ,盆,同时做不加菌对照,各处理 2 个重复。
定期浇水,土壤水分维持在最大持水量的 0)9。1)
天后采样,植物根和茎叶采集后,用蒸馏水充分淋
洗,再用滤纸吸干植物表面的水分后,放入 / &)G低
温冰箱中保存;植物采集后,将土样充分混匀,过
)D4033筛后装入密封袋,放入 / &)G低温冰箱保
存,待分析。
8(..1期 程兆霞,等:丛枝菌根对芘污染土壤修复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 样品提取及分析方法
!)侵染率测定采用曲利苯蓝染色法[!"]。
#)土壤样品中芘的提取:取 # $ 土壤于 #" %&
玻璃离心管中,加入 # $无水硫酸钠,充分混匀;加
入 !’ %& 二氯甲烷溶液,盖紧后,超声萃取 ! ( ;
#’’’ ) * %+,下离心 !’ %+,,取 - %&上清液过 # $硅胶
柱,用 !! %& !.!的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溶液洗脱;洗
脱液收集后 /’0下浓缩至干,用甲醇定容至 # %&,
过 ’1##!%孔径滤膜后进行 23&4分析。
-)植物样品中芘的提取:植物样品粉碎后、混
匀。取一定量上述制备的植物样品于 #" %&玻璃离
心管中,用 -’ %& !.!的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溶液分 -
次,每次 !’ %&超声萃取 -’ %+,;将萃取液收集于
"’ %&圆底烧瓶中;/’0下浓缩至干,用正己烷定容
至 # %&;取 ! %&过 # $硅胶柱,用 !! %& !.!的二氯
甲烷和正己烷溶液洗脱,洗脱液收集后 /’0下浓缩
至干,用甲醇定容至 # %&,过 ’1##!%孔径滤膜后进
行 23&4分析。
/)根系富集系数(5667 86,89,7):7+6, ;:876)<,
54=<):是植物根中污染物含量(4植物)与土壤中污
染物浓度(4土壤)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54= > 4植物 * 4土壤
数据处理:采用 ?@89A、B3BB统计软件对试验结
果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侵染率
在芘污染土壤中,CD=对三叶草的侵染状况良
好。除个别处理外,随土壤施芘量的增加,接种处理
的菌根侵染率并未显著降低(图 !)。E’ F 后,在无
芘污染的对照土样(B’)中,CD=!和 CD=#对三叶草
根的侵染率分别为(E#1G# H ’1!/)I和("J1J’ H
’1!#)I。污染土样(B!!B")中,两种 CD=对三叶
草的侵染率分别为 /"1#!I!E!1GKI和 "#1#’I!
"E1/!I。
与三叶草相比,CD=!和 CD=#对辣椒的侵染率
略低(图 !)。在 B/和 B"土样中,CD=!对辣椒的侵
染率分别为 /G1!#I和 #/1G’I,CD=# 的侵染率则
分别为 /#1G#I和 -/1J’I。这可能是由于三叶草
的根系比辣椒发达,且两种 CD=均与三叶草的亲合
能力强。丛枝菌根真菌和宿主植物之间存在双向选
择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宿主植物对同一 CD=
的依赖性存在差异。
图 ! () * 后两种植物在不同处理下的菌根侵染率
’+,-! &./0112+345 +678/9+06 1498 07 !"#$%’( )’*+,""-.,’( :- 46* /-0)#1’( -..’’( :- 47981 () *4.;
$"$ 植物生物量
当土壤中芘浓度较低时(如 B!、B#),供试植物
根和茎叶的生物量与对照植物(生长于 B’)相比没
有显著差异;但当污染强度较高时(如 B-!B"),根
和茎叶的生物量则显著低于对照(! L ’1’"),且随
着污染强度的提高,生物量趋于减小(图 #)。接种
CD=的植物长势好于未接种的植物,但除生物量有
所差异外,生长于污染土壤的植物长势良好,并未观
察到其他表观毒害或胁迫效应。
’G!!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图 ! "# $后不同处理的两种植物的生物量
%&’(! )**+, -.$ ,/**+, 0&*1-,, *2 !"#$%’( )’*+,""-.,’( 3( -.$ /-0)#1’( -..’’( 3( -2+45 "# $-6,
!78 9:对植物吸收芘的影响
!"#"$ 植物的芘含量 总体来看,随着土壤中芘浓
度的提高,植物根系的芘含量均趋于增大。由表 $
可知,接种 %&’使三叶草根系的芘含量明显提高,
高污染土样更为明显。($!() 土样中,未接种 %&’
的三叶草根系的芘含量由 *"+! ,- . /- 增至 +!"#0
,- . /-,接种 %&’$的根系芘含量由 *"0! ,- . /-增至
10"$2 ,- . /-,接种 %&’! 的根系芘含量由 *"31
,- . /- 增至 2*"10 ,- . /-。在 (+和 ()两种高芘浓度
土壤中,接种 %&’$后,三叶草根系的芘含量分别比
对照提高 $$)"!$4和 $*#"+34;接种 %&’!则分别
比对照提高 $##"#$4和 $$+"+24。
接种 %&’对辣椒的影响不显著(表 !),在 (+和
()两种高芘浓度土样中,接种 %&’$的辣椒根系的
芘含量分别为 $"!2 ,- . /-和 +"21 ,- . /-,接种 %&’!
的辣椒根系的芘含量则为 !"!# ,- . /- 和 0"#!
,- . /-。接种 %&’后,土样 ()中辣椒根系的芘含量
略有提高,但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表 ; 三叶草根和茎叶的芘含量(1’ < =’)
>-0?4 ; @*.A4.+5-+&*., *2 B654.4 &. 5**+ -.$ ,/**+ *2 !"#$%’( )’*+,""-.,’( 3( -2+45 "# $-6,
处理
56789,7:9;
土壤 (<=>;
($ (! (# (+ ()
根 ?<<9;
@A *")!(*"$$) *"+!(*"!*) *"+#(*"!+) $!"+#(!"0*) +!"#0(3")2)
%&’$ *"2$(*")*) *"0+(*"+)) *"0!(*"#3) !0"3)(+"#0) 10"$2(!"*!)
%&’! $")$($"!0) *"31(*"*+) $"!+(*"3#) !2"**($$"*1) 2*"10(!2"00)
茎叶 (B<<9;
@A *"*2(*"*2) *"*0(*"*)) — $"$0(*"21) *"3!(*"#2)
%&’$ *"*3(*"*0) *"$$(*"*1) *"*1(*"*!) $"#)($"$)) $"$#(*"+*)
%&’! — *"$$(*"$*) *"$0(*"$+) $"*2(*"00) $"2#($"+3)
注(C<97):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差,下同 D898 =: E68F/79 867 ;98:G86G G7H=89=<:I 5B7 ;8,7 E7>
造成三叶草和辣椒两种植物对根系芘含量差异
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三叶草根系为须
根系,与丛枝菌根真菌的亲合能力强,侵染率高。二
是两种植物的“菌根依赖度”[!"#$%%&’()* +,-,./
0,.#,,!+;!+(1)2菌根植株干重 3非菌根植株干
重 4 566]不同。研究表明,不同属、种植物对菌根的
依赖性不同[57]。三叶草的 !+最大可达 8661;而
辣椒的 !+则较小。!+大的三叶草对菌根的依赖
性强,菌根存在时对其影响也大。因此,在丛枝菌根
修复中,选取 !+大的植物,有望达到更好的修复效
果。
不同植物根系的芘含量相差很大,供试三叶草
根系的芘含量显著高于辣椒。如 96 0 后,土样 :7
中接种 ;!<=的三叶草和辣椒根系的芘含量。分别
为 >6?@9 AB 3 CB和 9?D= AB 3 CB。高彦征等[@]研究了
植物对 E;FG的吸收作用,得出根中 E;FG含量与根
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根含水量关系不显著。
本实验中,测定了辣椒和三叶草根的脂肪含量,分别
为 6?5771和 6?@6H1,与根的芘含量成正比。
两种植物茎叶的芘含量明显低于根系(表 5、表
=)。如 96 0 后,土样 :7 在不接种和接种 ;!<5、
;!<=时三叶草茎叶的芘含量分别为 6?H=、5?5D 和
5?>D AB 3 CB,远小于其对应根系的芘含量;辣椒茎叶
的芘含量为 6?78、6?D=和 6?6@ AB 3 CB,相应根系的芘
含量则为 8?77、8?>@和 9?D= AB 3 CB。随着土壤芘浓
度的提高,三叶草茎叶中芘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而辣椒茎叶的芘含量则略有降低。接种 ;!<对三
叶草茎叶芘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与不接种对照相
比,接种 ;!<的辣椒茎叶的芘含量则略有减小。
表 ! 辣椒根和茎叶的芘含量("# $ %#)
&’()* ! +,-.*-/0’/1,-2 ,3 450*-* 1- 0,,/ ’-6 27,,/ ,3
!"#$%&’( "))’’( 89 ’3/*0 :; 6’52
处理 土样 :$’*G
I%,)JA,.JG :8 :7
根 K$$JG
LM =?98(6?8D) 8?77(5?77)
;!<5 5?=>(6?DH) 8?>@(5?8>)
;!<= =?=D(5?D@) 9?D=(8?66)
茎叶 :&$$JG
LM 5?D6(5?6>) 6?78(6?65)
;!<5 6?==(6?57) 6?D=(6?=@)
;!<= 6?=6(6?5H) 6?6@(6?66)
=?D?= 植物根系富集系数 接种 ;!<使得三叶草
对土壤中芘的根系富集系数增大,但对辣椒根系富
集系数的影响不显著。从表 D 可以看出,接种
;!<5、;!<=的处理中,三叶草根系富集系数分别比
不接种对照高 7=?6=1! @7?@D1 和 7@?@>1!
5D5?@71。显然,接种 ;!<提高了三叶草对土壤中
芘的富集能力。另外,结果还表明,相同试验条件
下,接种 ;!<与否,三叶草对土壤中芘的根系富集
系数均大于辣椒;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三叶草根脂肪
含量高于辣椒,对土壤芘的富集能力更强。
表 < 芘的根系富集系数
&’()* < =,,/ .,-.*-/0’/1,- 3’./,02 ,3 450*-*
植物 处理 土样 :$’*G
E*).JG I%,)J N :8 :7
三叶草 LM D?96(5?8>) =?8@(5?68)
!"#$%’( ;!<5 9?9>(=?5H) D?HH(6?>9)
)’*+,""-.,’( ON ;!<= 7?H=(5?58) 7?H7(=?HD)
辣椒 LM 6?8D(6?==) 6?=H(6?55)
/-0)#1’( ;!<5 6?5>(6?6>) 6?=7(6?67)
-..’’( ON ;!<= 6?85(6?5>) 6?=H(6?6@)
=?D?D 植物的芘积累量 植物本身可吸收积累土
壤中的 E;FG。三叶草根系和茎叶对芘的积累量随
土壤污染强度的增大而提高(表 8)。接种 ;!<可促
进供试植物对土壤中芘的积累。由表 8可以看出,
接种 ;!< 增加了三叶草根系和茎叶的芘积累量。
从土样 :5到 :7,未接种 ;!<时三叶草根系的芘积
累量分别为 6?8>8、6?98D、6?5@5、=?956、5@?98=
!B 3盆;接种 ;!<5时根系的芘积累量比无 ;!<对
照提高了 99?8@1!D6>?>91;接种 ;!<=时根积累
量则提高了 >7?661!8D7?6=1。另外,;!<= 对三
叶草根系和茎叶芘含量的影响强于 ;!<5。辣椒根
系对土壤中芘的积累量也随土壤中芘浓度的提高而
增大(表 7),但茎叶对芘的积累量则略有降低,这与
其茎叶芘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接种两种 ;!<,辣
椒根系的芘积累量也有所增加,但对辣椒茎叶的芘
积累量影响不明显。
!>? 植物吸收对 @A修复的贡献
接种 ;!< 可降低污染土壤中芘的残留浓度。
由图 D 可见,土壤中芘起始浓度为 9?6=! H7?5@
AB 3 CB时,接种 ;!<5、;!<=的处理中土壤芘残留浓
度均显著小于无 ;!< 对照,分别比对照低 7?D61
! 7@?771和 5=?D61!95?681。
=@55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58卷
表 ! 三叶草根和茎叶对芘的积累量(!" # $%&)
’()*+ ! ,--./.*(&+0 (/%.1&2 %3 $45+1+ )4 5%%& (10 26%%& %3 !"#$%’( )’*+,""-.,’( 78
处理 土样 !"#$%
&’()*+(,*% !- !. !/ !0 !1
根 2""*%
34 56070(56.85) 5690/(565:0) 56-:-(56-.1) .69-5(56855) -:690.(06/-5)
;<=- -6-.5(569-1) 568./(56-0-) 16-0.(56109) -5685-(-6775) /-65//(-061.-)
;<=. .6901(-6.//) 5691-(56-8/) 561-9(56.55) --69-8(16:/-) /96/01(-760-/)
茎叶 !>""*%
34 56591(56595) 565./(565.5) 56508(565.0) 56551(5655/) 56/.8(56-9/)
;<=- 5651-(565.5) 5657:(56515) 56595(565-1) 565.9(565-:) 56911(56-7/)
;<=. 5651-(565.5) 56--:(56571) 56-.5(565:5) 560.8(56577) -6-1:(5610/)
表 9 辣椒对芘的积累量(!" # $%&)
’()*+ 9 ,--./.*(&+0 (/%.1&2 %3 $45+1+ )4
/-0)#1’( -..’’( 78
处理 土样 !"#$%
&’()*+(,*% !0 !1
根中积累量 ?@’(,( )AAB+C #, ’""*%
34 56-/1(5658.) 568.:(56.18)
;<=- -6.:0(56-55) -6070(560-1)
;<=. 5611:(56/.9) -6.90(568:8)
茎叶中积累量 ?@’(,( )AAB+C #, %>""*%
34 -6-79(567:-) 56/8:(56-8/)
;<=- 56.07(565/1) 56-1:(56..7)
;<=. 56-5.(565:5) 5658/(56590)
95 D 后,接种 ;<= 土样中芘的降解率为
986:5E!7.605E,;<可提高污染土壤中芘的降解
率。以种植三叶草的 !0 和 !1 土样为例,由图 / 和
表 9可见,95 D后接种 ;<=-的处理中芘的残留浓
度为 0655 +F G HF 和 ..6:8+F G HF,降解率为 7.605E
和 9761:E;接种 ;<=. 的处理中芘的残留浓度为
1658 +F G HF 和 -16:-+F G HF,降解率为 756/9E 和
8:678E;而有植物但不接种 ;<=的对照土壤中芘
的残留浓度为 7691 +F G HF和 /06--+F G HF。显然,接
种供试 ;<=促进了土壤中芘的降解,降解率提高了
:697E!.06/0E。辣椒与三叶草具有相似的规律
性。
/环以上高分子量的 ?;I%(如芘)一般在土壤
中难于降解、易持留,可长期危害农产品安全和人类
健康。如何强化这类 ?;I%在土壤中的降解一直受
到研究者的关注。J",(’等[-8]采用三叶草和黑麦草
为宿主植物,研究了其对两种工业污染土壤的修复
作用,发现接种 ;<=后,?;I% 降解率有较大提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供试 ;<=可促进土壤中 ?;I%
图 : 不同污染强度下接种与不接种 ,;<
对土壤中芘残留的影响
<="8: >33+-&2 %3 =1%-.*(&=%1 ?=&6 ,; 3.1"= %1 &6+
5+2=0.(* -%1-+1&5(&=%12 %3 $45+1+ =1 2%=*2 ?=&6
0=33+5+1& -%1&(/=1(&=%1 *+@+*2
的降解,与植物修复相比,接种 ;< 的修复效率更
高;但 ;<的修复机制有待阐释。
接种 ;<=-、;<=. 后,三叶草积累芘的量对土
壤中芘降解的贡献率分别为 5659/E!56-8/E和
56580E!56-:5E,辣椒积累量对 ;<修复的贡献率
则小于 565-E。已有不少研究证实[0],植物吸收积
累对修复土壤中 ?;I%的贡献率很小。本实验结果
表明,尽管 ;<可提高供试植物对土壤中芘的吸收
和积累作用,但植物积累量占土壤中芘总降解量的
比例均小于 56.E。显然,植物积累并不是 ;<修复
土壤芘污染的主导机制。
;<作用下良好的根际和菌际环境提高了土壤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这可能是 ;<修复的
主要机理。另外,已证实,土壤中某些真菌(如白腐
真菌)自身可降解 ?;I%[.]。最近,也有资料表明,
;<=也可将污染物作为自身的碳源进行吸收、代
谢、转化或固定,从而减低污染风险。K)%L)’等[-:]
/:--9期 程兆霞,等:丛枝菌根对芘污染土壤修复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表 ! 植物积累对 "#修复土壤芘的贡献率
$%&’( ! )*+,-.&/,.*+ *0 1’%+, %22/3/’%,.*+ *0 14-(+( ,* "#5-(3(6.%,.*+
植物
!"#$%&
土样
’()"&
处理 *+,#%-,$%&
./01 ./02
芘降解率(3)
4,5+#6#%)($ +#%)( *
(3)
芘降解率(3)
4,5+#6#%)($ +#%)( *
(3)
三叶草 ’7 8297:(:9:;) :9:<;(:9:12) 8:9;<(:9:7) :9:=7(:9:;>)
!"#$%’( )’*+,""-.,’( ?@ ’> <89>A(:9:7) :91=;(:9112) =A98=(:91;) :91A:(:9:8>)
辣椒 ’7 A<9A7(:9:8) :9:1:(:9::>) A89>=(:9:2) :9::7(:9::2)
/-0)#1’( -..’’( ?@ ’> =;9=2(:9:>) :9::8(:9::2) <=9A:(:91;) :9::=(:9::7)
注(B(%,):*为植物积累对土壤中芘降解的贡献率。* )& %C, +#%)( (D E"#$% #FFG-G"#%,6 #-(G$%& (D EH+,$, %( %C, %(%#" 6,5+#6,6IEH+,$, )$ &()"&@
发现,./0孢子可直接从土壤中吸收 !.J&(菲),并
通过生物固定将其累积在孢子里;但 ./0对 !.J&
的直接降解很少。目前,由于体系复杂、难于操作、
且分离技术受限,./0直接降解对 ./修复土壤有
机污染的贡献仍难于定量计算。
7 结论
1)接种 ./0可促进供试植物对土壤中芘的吸
收。<: 6 后,接种 ./01( 2&%(’) (%)),-,)和 ./02
(2&%(’) ,+’.#1-+’()的三叶草根的芘含量、根系富集
系数、根和茎叶的芘积累量均显著提高;但接种这
两种 ./0对辣椒根和茎叶的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
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与该两种作物的菌根侵染率
和“菌根依赖度”不同有关。
2)与植物修复相比,./ 修复芘污染土壤的效
率更高。<: 6后,接种 ./0的土样中芘的降解率达
<=9A:3!8297:3,比未接种 ./0土样中芘的降解
率提高了 A9<83!279;73。但供试试验条件下,辣
椒和三叶草吸收积累对 ./修复土壤芘污染的贡献
率小于 :923。由此推测,./作用下良好的根际和
菌际环境,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从而促进
土壤中芘的降解,这可能是 ./修复的主要机理。
参 考 文 献:
[1] ?)$5 K *,L#( M N@ !+(-(%,6 6)&&)E#%)($ (D EC,$#$%C+,$, #$6 EH+,$,
)$ &()"& OH #-#+#$%C(3(-"-.+4’) +"#1%&%" ?@)[P]@ Q$R)+($@ L,(" @,
2::7,7<:>>;S><:9
[2] 周启星 @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再造与展望[P]@ 环境污染治理
技术与设备,2::2,(;):;
-,$6)#%)($[P]@ *,FC$@ QVG)E@ Q$R)+($@ !("" @ W($% @,2::2,(;):
;
E#+%)%)(I")-)%,6 -(6,"[P]@ Q$R)+($@ !("" @,2::7,1;1:>:>S>:A9
[7] 高彦征,凌婉婷,朱利中,等 @ 黑麦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
复作用及机制[P]@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27(;):78AS>:29
L#( M N,?)$5 K *,NCG ? N ,+ -& 5 ZH,5+#&&I#FF,",+#%,6 6,5+#6#%)($
(D E("HFHF")F #+(-#%)F CH6+(F#+O($& )$ &()"&[ P]@ P @ .5+(IQ$R)+($@
’F) @,2::>,27(;):78AS>:29
[>] 耿春女,李培军,韩桂云,等 @ 生物修复的新方法—菌根根际生
物修复[P]@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1,(2):2:S279
L,$5 W B,?) ! P,J#$ L M@ B,Y -,%C(6 (D O)(+,-,6)#%)(I-HF(++C)I
[(&EC,+, O)(+,-,6)#%)($[P]@ *,FC$@ QVG)E@ Q$R)+($@ !("" @ W($% @,
2::1,(2):2:S279
[<] NC(G /,ZCG, Z 4@ ’F+,,$)$5 F(--,+F)#" &G+D#F%#$%& &G)%#O", D(+ +,I
-,6)#%)$5 4B.!? &(G+F, [($,& OH &("GO)")[#%)($[ P]@ Q$R)+($@ ’F) @
*,FC$,2:::,7:18A>S188:9
[=] \($,""( !,\+G$& * 4,L#+6,& /@ L,$,%)F &%+GF%G+, (D # $#%G+#" E(EGI
"#%)($ (D %C, ,F%(-HF(++C)[#" DG$5G& 6’#&&’) 0’.7,.)[P]@ B,Y !CH%(" @,
188A,1;A:>;;S>729
[A] 凌婉婷,朱利中,高彦征,等 @ 植物根对土壤中 !.J&的吸收作
用及预测研究[P]@ 生态学报,2::>,2>(8):2;2:S2;2>9
?)$5 K *,NCG ? N,L#( M N ,+ -& 5 . $(R," &%G6H ($ +((% GE%#X, #$6
)%& E+,6)F%)($ -(6," (D !.J& D+(- &()"&[P]@ .F%# QF(" @ ’)$@,2::>,
2>(8):2;2:S2;2>9
[8] L#( M N,NCG ? N@ !CH%(+,-,6)#%)($ #$6 )%& -(6,"& D(+ (+5#$)F F($I
%#-)$#%,6 &()"&[P]@ P @ Q$R)+($@ ’F) @,2::;,1>:;:2S;1:9
[1:] Z,)""H ] .,\#$X& / ],’FCY#O . !@ 4)&&)E#%)($ (D E("HFHF")F #+(I
-#%)F CH6+(F#+O($& )$ %C, +C)[(&EC,+,[P]@ P @ Q$R)+($@ TG#" @,188<,
2>:212S2189
[11] 刘世亮,骆永明,丁克强,等 @ 黑麦草对苯并[#]芘污染土壤的
根际修复及其酶学机理研究[P]@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2<
(2):>2;29
?)G ’ ?,?G( M /,4)$5 ] T ,+ -& 5 ZC)[(&EC,+, +,-,6)#%)($ #$6 )%&
-,FC#$)&- (D O,$[([#]EH+,$,IF($%#-)$#%,6 &()" OH 5+(Y)$5 +H,5+#&&
[P]@ P @ .5+(IQ$R)+($@ ’F) @,2::=,2<(2):>2;29
[12] 陈保冬,李晓林,朱永官 @ 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体吸附重金属的
潜力及特征[P]@菌物学报,2::>,27(2):2A;S2819
WC,$ \ 4,?) U ?,NCG M L@ WC#+#F%,+& (D -,%#" #6&(+E%)($ OH ./
DG$5) -HF,")G-[P]@ /HF(&H&%,-#,2::>,27(2):2A;S2819
[1;] 李秋玲,凌婉婷,高彦征,等 @ 丛枝菌根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
复作用及机理[P]@应用生态学报,2::<,1=(11):221=S22219
?) T ?,?)$5 K *,L#( M N ,+ -& 5 .+OG&FG"#+ -HF(++C)[#" O)(+,-,I
6)#%)($ #$6 )%& -,FC#$)&-& (D (+5#$)F E(""G%#$%&IF($%#-)$#%,6 &()"&
7A1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17卷
[!]" ! " #$%&’()*+%&)" ,-+ ",.//0,12(11):..123...14
[15] 高彦征,朱利中,凌婉婷,等 "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多环芳烃分
析方法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6,.5(6):1//731//04
89& : ;,;<= > ;,>+)$ ? @ !" #$ % # )&*AB 9)9BCD+D EAF<&G &H I&BC’
-C-B+- 9%&E9F+-
[16] 刘润进,李晓林 "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4
>+= N !,>+ O >" #%J=D-=B9% EC-&%%<+P9B H=)$+ 9)G F[M]" QA+R+)$:,-+A)-A K%ADD,.///4
[10] 王发园,林先贵,尹睿,等 " 不同施铜水平下接种 #M真菌对
海州香薷根际 IL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0,1.
(0):S..3S.6 "
?9)$ T :,>+) O 8,:+) N" (HHA-F &H 9%J=D-=B9% EC-&%%<+P9B +)&-=’
B9F+&) &) %<+P&DIBA*ABD[!]" KB9)F V=F% " TA%F " ,-+ ",.//0,1.(0):S..3S.64
[12] !&)A% ( !,>AC*9B U" N<+P&DIG%&-9%J&)(K#L)G+DD+I9F+&) +) FW& +)G=DF%+9B D&+BD 9)G F9%J=D-=B9% EC-&%%<+P9[!]" ()*+%&)" ,-+ " @A-<)&B ",.//7,72:.721
3.7264
[1X] 89DI9% M >,U9JABB& M V,U9P9= M U !" #$ % (HHA-F &H I9)G N<&G&F&%=B9 $B=F+)+D &) 9%J=D-=B9% EC-&%%<+P9B H=)$=D -&B&)+P9F+&)
&H E9+PA %&&FD[!]" MC-&%%<+P9,.//.,1.:6636S4
6X110期 程兆霞,等:丛枝菌根对芘污染土壤修复及植物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