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刊 :植物保护学报 1962年
关键词:高粱;
摘 要 :以长期动物饲育和胆硷酯酶活性抑制方法(Hestrin′s 比色法和 Ammon′s Warburg 检压法)对高粮中 E—1059的残留和其他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曾经用 E—1059涂茎防治过高粱蚜虫所收获的高粱子实长期饲育(最长达181日)大批家兔(100只以上),多次检测家兔血液胆硷酯酶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无异,也未观察到有任何其他中毒症状。当饲料中加入饲料重量百万分之6或12的 E—1059时,动物血液的胆硷酯酶活性有明显的降低现象。本试验所采用的胆硷酯酶活性抑制法的灵敏度很高,在反应系中可检测出10~(-9)克/毫升的 E—1059。多种经过 E—1059涂茎处理的高粱样本的水浸液对于胆硷酯酶的活性毫无抑制作用,证明样本中无 E—1059的残留(百万分之0.00以下)。用微量 E—1059浸泡过的高粱子实,其所吸收的 E—1059的分解速度甚为缓慢,经储藏半年后仍可检测出 E—1059的残留,这同时也说明浸出法是可靠的。试验所用的商品 E—1059小白鼠灌胃致死中量及其可信限为19.04±3.7毫克/公斤体重。E—1059的稀释液对胆硷酯酶的抑制作用在2℃储藏过程中一度上升然后下降到恒定水平。E—1059对胆硷酯酶的抑制力与对水白鼠的致死力之间有平行关系。在生物体内,E—1059对胆硷酯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但胆硷酯酶的活性是可以恢复的。E—1059在生物体内也没有明显的累积作用。作者认为送检的各种经 E—1059涂茎防治过蚜虫的高粱样本不含有 E—1059的残留,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