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摇 41(4): 441鄄444(2011)
收稿日期: 2010鄄08鄄09; 修回日期: 2011鄄04鄄29
基金项目: 安徽省“十一五冶科技攻关项目(08010302172)
通讯作者: 檀根甲,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 Tel: 0551鄄5786312; E鄄mail: tgj63@163. com。
蕛蕛蕛蕛蕛蕛
蕛蕛蕛蕛蕛
蕛
藘 藘
藘
藘
研究简报
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
鉴定及对烯唑醇的敏感性
张立新, 董 猛, 杨丽敏, 王建华, 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合肥 230036)
Identification of physiological races of Bipolaris maydis and their sensitivities to di鄄
niconazole in Anhui Province摇 ZHANG Li鄄xin, DONG Meng, YANG Li鄄min, WANG Jian鄄hua,
TAN Gen鄄jia摇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21 strains of Bipolaris maydis were isolated from maize plants located at different region in Anhui
Province. The physiological rac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pathogenic types on the Chinese differentials.
And the sensitivities of 12 representive strains to diniconazole were also measured by the rate of increment of
colony diam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physiological races O, S, T and C existed in Anhui, and among
them race O was dominant. EC50 values to the 12 strains for diniconazole were ranged from 0. 162 4 to
76郾 806 0 滋g·mL -1, and these strains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their sensitivities to diniconazole.
Key words: Bipolaris maydis; physiological race; diniconazole; sensitivity
文章编号: 0412鄄0914(2011)04鄄0441鄄04
摇 摇 玉米小斑病是由玉蜀黍双极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玉米叶部发病的病害之一,该病害广
泛分布在世界玉米产区,严重影响玉米生产。 玉
米小斑病菌存在明显生理分化现象,目前已证实
在中国存在 T、C、S 和 O 共 4 个小种[1, 2] 。 由于
近年来不育细胞质的感病玉米自交系在玉米育
种上的应用,以及耕作制度的变革,使得玉米小
斑病菌小种的致病类型趋于复杂。 近年来,玉米
小斑病在安徽省皖北玉米产区发病比较严重,但
关于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仍不清楚。
目前我国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常用化学药剂有
烯唑醇、速克灵、甲基托布津等,由于长期使用,
国内部分玉米产区的玉米小斑病菌已对甲基托
布津等产生较强的抗药性,而对烯唑醇敏感[3, 4] ,
但关于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抗药性
研究还未见报道。
因此,为明确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
种,监测其生理小种变异动态,更好地指导玉米
品种布局,同时也为明确烯唑醇对该地区玉米小
斑病菌的毒力,本文开展了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
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对烯唑醇的敏感性检测研究。
1摇 材料与方法
1. 1摇 病样采集及病原物的分离
2007 ~ 2009 年内,在安徽省内濉溪、长丰、蒙
城、固镇等玉米产区的主推玉米品种上,于玉米
小斑病发生时期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叶标样,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斑上的病菌进行分离和纯
摇
植物病理学报 41 卷
化。 经过 2 次纯化后,采用稀释法进行单孢分
离,得到纯培养物。 菌株编号以各自分离的地点
命名开头,SX、CF、MC、GZ 分别代表分离于濉
溪、长丰、蒙城和固镇。
1. 2摇 鉴别寄主
以含有 C、S、T型细胞质和正常细胞质的 4 份
同核 C103 自交系,即 C103C、C103S、C103T 和
C103N,作为鉴别寄主。
1. 3摇 生理小种鉴定
将具有 T、C、S、N 不同细胞质的鉴别寄主分
别播种于花盆内,置于温室中培养,每盆留苗 3 株。
然后将单孢分离的玉米小斑病菌接种于 PDA平板
上培养,接种前用无菌水将病菌的分生孢子洗下,
配制成浓度为 104个 / mL -1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
器喷雾接种。 接种后保湿 24 h,7 ~ 10 d 后调查发
病情况,测量病斑大小,记载病斑类型,确定生理小
种类型。 小种命名标准参照 Kong等[1]的方法。
1. 4 玉米小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测定
选取安徽省不同地区分离的代表性玉米小斑
病菌 12 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对烯唑醇
(90%烯唑醇原粉,山东大成农药工业股份公司)
的敏感性水平。 将烯唑醇配成浓度为 104 mg·
mL -1的母液,制成最终含药量为 0、0. 04、0. 08、
0郾 16、0. 8、4、20 和 100 mg·mL -1的含药平板。 从
PDA平板上培养 4 d的玉米小斑病菌菌落边缘,取
直径 6 mm的菌碟,移入含药平板中央,每皿 1 个
菌碟,重复 4 次。 于 25益培养 6 d 后,采用十字交
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取其平均值,计算药剂不同浓
度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5]。 所得数据经 DPS 统计
软件进行处理,求出烯唑醇药剂对各供试菌株的
EC50值。
2摇 结果分析
2. 1摇 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及出现频率
对 2007 ~ 2009 年采集于安徽省中部和北部的
长丰县、濉溪县、蒙城县、固镇县等地的玉米小斑病
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对获得的 21
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表 1)。 结果表明,安
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均存在 O、C、S 和 T 生理小种,
但各小种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中 O
小种的分离频率最高,占 61. 9% ,为优势小种。 其
次是 C小种和 S小种,其分离频率均为 14. 3% ,而
T小种仅在长丰和濉溪分离到,分离频率为
9郾 5% 。
2. 2摇 玉米小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安徽不同地区玉米小
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表 2)。 结果表明,烯唑
醇对 12 个代表性玉米小斑病菌株的 EC50值在
0郾 162 4 ~ 76. 806 0 滋g·mL -1之间,其中来源于固
镇的菌株 GZ006 的 EC50值最大,而来源于长丰的
菌株 CF007 的 EC50值最小,为最敏感菌株,前者是
Table 1摇 Distribution and isolation frequency of physiological races
of Bipolaris maydi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Anhui
Location
O C S T
Number
of strain
Percentage
/ %
Number
of strain
Percentage
/ %
Number
of strain
Percentage
/ %
Number
of strain
Percentage
/ %
Changfeng 3 50. 0 1 16. 7 1 16. 7 1 16. 7
Suixi 4 66. 7 0 0 1 16. 7 1 16. 7
Mengcheng 4 80. 0 0 0 1 20. 0 0 0
Guzhen 1 33. 3 2 66. 7 0 0 0 0
Xiaoxian 1 100. 0 0 0 0 0 0 0
Total 13 61. 9 3 14. 3 3 14. 3 2 9. 5
244
摇
摇 4 期 摇 张立新,等: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对烯唑醇的敏感性
Table 2摇 The sensitivity of Bipolaris maydis to diniconazol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Anhui
Location Strains
Regression
equ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EC50 (95% CL) / (滋g·mL -1) Race
Suixi SX005 y =4. 353 5 +0. 349 3x 0. 887 9 0. 708 4(0. 202 8 -1. 274 6) O
SX008 y =3. 796 9 +0. 637 3x 0. 950 6 0. 771 8(0. 362 5 -1. 343 6) O
SX009 y =4. 302 7 +0. 497 4x 0. 947 9 0. 724 2(0. 135 2 -1. 528 4) T
Changfeng CF004 y =3. 807 8 +0. 628 8x 0. 955 0 0. 786 7(0. 292 6 -1. 322 7) O
CF005 y =4. 267 2 +0. 457 6x 0. 914 3 0. 399 0(0. 267 3 -0. 507 6) O
CF007 y =4. 397 9 +0. 497 2x 0. 954 3 0. 162 4(0. 018 6 -0. 281 3) T
Mengcheng MC001 y =2. 992 0 +0. 763 7x 0. 923 5 4. 258 0(3. 359 4 -5. 944 5) O
MC004 y =3. 823 5 +0. 647 6x 0. 959 1 0. 655 3(0. 172 4 -1. 267 9) O
MC005 y =3. 571 6 +0. 692 7x 0. 946 6 1. 152 9(0. 700 8 -1. 896 7) S
Guzhen GZ001 y =5. 327 4 +0. 165 8x 0. 824 1 0. 954 1(0. 255 3 -1. 486 7) C
GZ003 y =3. 111 1 +0. 411 6x 0. 922 0 3. 880 9(1. 969 5 -8. 152 4) O
GZ006 y =3. 883 9 +0. 287 2x 0. 872 0 76. 806(32. 190 3 -292. 213 1) C
后者的 472. 9 倍,其他菌株的敏感性差异也较大,
表明安徽省不同地区分离的玉米小斑病菌对烯唑
醇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 从表 2 也可看出,对于不
同地区分离的同一生理小种,其对烯唑醇的敏感性
差异也较大。
3摇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安徽省中部和北部的玉米种植
区存在 O、C、S 和 T 小种,其中 O 小种是安徽省
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这与河北和云南报道
的玉米小斑病菌优势小种结果相一致[1, 2] ,表明
目前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
理小种可能为 O小种,推断与各地区主推正常细
胞质玉米杂交种有关。
从分离的菌株数来看,对于安徽省的主要玉
米产区是不够的,有待进一步收集和鉴定更多菌
株,以便更好地指导玉米生产。 随着 T 型、C 型
和 S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培育的玉米杂交种种植
面积的增加,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出现频率
和分布会出现新的变化。 从本研究的初步结果
看,安徽省 O、S、C和 T 小种均有分布,意味着玉
米小斑病存在潜在流行的危险。 因此,今后应进
一步加强对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监测,
同时依据生理小种,合理布局,有效延缓玉米小
斑病菌的生理分化,确保玉米生产安全进行。
本研究进一步测定了玉米小斑病菌在离体条
件下对烯唑醇杀菌剂的敏感性水平,发现不同地
理来源的玉米小斑病菌菌株对烯唑醇药剂的敏
感性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自然界病菌本身的
生理差异有关,也可能与各地区使用与烯唑醇同
类药剂的种类和频率有关。 但大部分菌株仍处
于较高敏感水平,仅菌株 GZ006 对烯唑醇的敏感
性很低,说明该药剂在安徽省玉米小斑病防治中
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同时也说明玉米小斑病菌
对烯唑醇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 建议在推广中
加强该菌的敏感性检测,通过合理使用药剂,防
止或延缓病菌对烯唑醇类药剂产生抗性。
参考文献
[1] 摇 Kong L X, Zhao J Y, Li Q 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physiological races of Bi鄄
polaris maydis in Hebei ( in Chinese) [ J] . Acta Ag鄄
riculturae Boreali鄄sinica (华北农学报), 2005, 20
(3): 90 - 93.
[2] 摇 Wang L Z, Kang Z Y, Wu Y X, et al.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physiological races of Bipolaris
344
摇
植物病理学报 41 卷
maydis in Yunnan ( in Chinese ) [ J ] .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云南大学学报), 2010, 32(3):
352 - 357.
[3] 摇 Li G L, Chen X L. Wang J H, et al. Toxicity effect
of 8 fungicides against Bipolaris maydis in Lab ( in
Chinese) [ J] .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湖南农
业科学), 2006, (5): 74 - 77.
[4] 摇 Wang X M, Lv P X, Li L L, et al. Preliminary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important epidemic links of Bi鄄
polaris maydis ( in Chinese) [ J] .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吉 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2007, 29(2): 128 - 132.
[5] 摇 Lin C H, Wang K Y, Gu C B, et al. Sensitivitie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ragariae to four triazole
fungicides in major strawberry鄄growing area of Shan鄄
dong province ( in Chinese) [ J] . Acta Phytophylaci鄄
ca Sinica (植物保护学报), 2009, 36(1): 55 - 60.
责任编辑:
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蕦
藢 藢
藢
藢
曾晓葳
《耕耘鄄章琦稻病抗性研究选集》简介
章琦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从事水稻病害综合防治和
抗病育种;8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水稻抗病性研究的发展,从寄主和病原菌两个层面开展交叉、
并行研究,形成了一套水稻抗病性遗传改良应用基础研究系统。
章琦研究员追求真知,独辟蹊径、勤于思考、著述颇丰。 计有 61 篇论文选入本书,见证了作者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科研工作中承前启后、勤奋耕耘的历程。 它涵盖了水稻抗病育种、抗性遗传研
究、抗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应用、白叶枯病致病性分化及群体遗传结构等内容,并从其专著《水稻白
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及改良》中,选择了本人撰写的部分论文。 这是一部综合植物病理、遗传、分子
生物技术等学科,论述了水稻对主要病害的抗性及其遗传改良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著作;也包括了
经作者整理、分析、概括,将国内外学者一个多世纪来,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改良的理解与阐
述。 《选集》还对研究立项、选材和方法、分析与展望等方面加以详尽表述。 多数论文兼具中英文
摘要和图表。 是一部农业科学研究院校从事作物抗病性遗传研究师生及相关专业学者的良师益
友。 全书图文并茂,也附加作者研究和学术活动经历照片,反映了作者刻苦专研、永不言弃、开拓
研究的耕耘人生,或许对青年学子奋发图强有所启迪。
该书为平装 16 开本,105 万字,单价 110. 00 元。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年 7 月出版。 IS鄄
BN978鄄7鄄109鄄14524鄄5。 需要者可向中国农业出版社订购。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 18 号
楼,邮政编码:100125。 邮购电话 010鄄59194918,010鄄59194918。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