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水田冬种多花黑麦草对土壤氮磷
环境释放的影响
辛国荣,李剑,杨中艺
(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摘要:研究以“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为基础,水田冬种多花黑麦草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
过对土壤地下渗漏水中N、P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稻田冬种黑麦草的 N、P动态,把握在种植过程中 N、P向环境
原位释放的数量、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在不施肥的冬闲田,仍可发生N素和P素的损失,一个生长周期中随土壤下渗水的损失量平均为NO3-N115.98
kg/hm2,NH4+N0.8280kg/hm2,P0.0285kg/hm2。而冬种黑麦草降低了这种损失,其中施复合肥375kg/hm2
处理与冬闲处理相比,NO3-N、NH4+N 和 P的淋失量分别降低了49.43%,48.59%,24.11%。施肥量750
kg/hm2处理的NO3-N和NH4+N淋失量比冬闲处理分别降低了38.20%和15.57%,但P的淋失量比冬闲处理
略高。
关键词:多花黑麦草;土壤;氮;磷;环境释放
中图分类号:S543+.6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1)06011808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的施用量也在不断大幅增加[1]。农业上化肥的大量施用,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
量,但由于施用量不当以及施肥不合理,化肥的利用率往往并不高,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
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尤其是肥料中的N、P流失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给土
壤、农业生态及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并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究农田中氮磷流失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对农业非
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的热点问题[2]。
植被覆盖的作用一是为防止土壤被侵蚀,减少淋溶的发生;二是作为肥料提供N给下一季作物[3]。研究表
明,在草田轮作系统中,苜蓿(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土壤翻耕后不宜休闲,应立即种植后续作物,可减少雨季土壤表
层氮的淋失,提高氮素有效性[4]。荒地有作物覆盖可以降低大约70%的N淋溶,而且不会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同
时保持植被的永久覆盖对于防止P的流失也是十分有效的[2]。在农田冬闲期覆盖植被不仅可以吸收作物收割
后土壤中多余的N,还有减轻土壤紧实性[5]以及抑制农田杂草与害虫[6]的功能。黑麦草(犔狅犾犻狌犿犿狌犾狋犻犳犾狅狉狌犿)
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覆盖的植被,有效防止土壤被侵蚀[7]。
“黑麦草-水稻(犗狉狔狕犪狊犪狋犻狏犪)”草田轮作系统(Italianryegrassricerotationsystem,简称IRR系统)是中国
南方新兴的作物轮作系统,IRR系统对稻田土壤以及后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8],取
得了土壤改良以及后作水稻增产的证据,但该系统在冬季种草期间为了获得高的地上部生物量,需要施用一定量
的化肥,黑麦草追施一定量的氮肥同样能增加鲜草产量,提高茎叶中粗蛋白等营养品质,但过量的施氮不仅不能
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效率,甚至还可能引起氮利用效率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富集和环境氮素污染等一系列的农
业问题[9]。另外,IRR系统作为禾本科作物的轮作系统,相对于豆科-禾本科作物的轮作系统,其化肥用量是比
较大的。尽管IRR系统提供了冬季地表覆盖,有利于土壤N、P被固定于黑麦草植物体内而有可能降低上述风
险,但其N、P固定能力与施肥量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该系统施肥量优化研究的结果,在现行稻田土壤,当复合
肥的施肥量在750~1500kg/hm2 时,多花黑麦草的产量是不断上升的[10],因而容易出现生产者为获取最大效
118-125
2011年12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0卷 第6期
Vol.20,No.6
收稿日期:20101018;改回日期:20101227
基金项目:“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1BAD17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475)和珠海市科技计划(PC20061046)资助。
作者简介:辛国荣(1968),男,甘肃临洮人,教授,博士。Email:lssxgr@mail.sysu.edu.cn
通讯作者。Email:lssxgr@mail.sysu.edu.cn,adsyzy@mail.sysu.edu.cn
益而向稻田过量施用N、P的问题。合理运筹氮肥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产量,减少污染的重要措施[11]。目前
该系统对N、P向环境流失方面的研究较少[12],考虑到农业非点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加上IRR系统推
广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对该系统环境效应的研究显得越来越迫切。为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处理不同土层N、P
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地下渗漏水中N、P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稻田冬种黑麦草的N、P动态,把握在种植过程中
N、P向环境原位释放的数量、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环境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清远源潭镇(113°12′06″E,23°39′11″N,海拔19.4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
20.2~21.0℃,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2.4℃,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8℃。年降水量达到2258mm,年平均相
对湿度为78%,年日照时数达1688h。试验从2004年12月8日到2005年4月4日,历时117d。试验期降水
量见表1。
表1 试验期间研究区降水量
犜犪犫犾犲1 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犮狅狀犱犻狋犻狅狀犻狀狋犺犲犲狓狆犲狉犻犿犲狀狋犪犾犪狉犲犪 mm
项目
Item
2004年12月
December2004
2005年1月
January2005
2005年2月
February2005
2005年3月
March2005
2005年4月
April2005
总降水量 Totalrainfal 0.5 7.0 38.0 161.5 151.5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草种用特高多花黑麦草(犔.犿狌犾狋犻犳犾狅狉狌犿cv.Tetragold),为一年生早熟型四倍体草种。肥料用挪威海
德(Hydro)公司生产的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
1.3 田间试验方法
1.3.1 试验处理和田间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不施肥冬闲对照(CK),试验期间不施肥不种草;2)低肥冬
闲对照(CK1),试验期间施肥但不种草,施肥量为375kg/hm2;3)低肥种草处理(A),试验期间施肥且种草,施肥
量为375kg/hm2;4)高肥种草处理(B),试验期间同样施肥且种草,施肥量为750kg/hm2。每处理4次重复。每
个重复小区面积为2m×2m,按4×4的拉丁方法排列各试验小区。相邻小区之间田埂筑高10cm,并在小区间
垂直插入塑料板到地表下40cm深度,以减少侧渗。在2排小区之间开挖宽为50cm,深为60cm的沟渠,以方
便取样和排水。试验区周围设保护行。黑麦草播种量1.5g/m2。
1.3.2 下渗水试验装置的设计、采样和测定 在每个试验小区内地面下40cm处埋入3个塑料盘(52cm×34
cm×7cm)。预先在塑料盘中安装滤网,网下用石块支撑;底部固定塑料管,并在塑料盘边钻孔,将塑料管(=8
mm)通到盘外,用以采集水样。此装置实际上相当于原状土渗漏计,本试验中用以接取地下40cm的渗漏水。
分别于2005年2月23日,3月8日,3月21日,4月4日收集下渗水。记录每个小区搜集到水的容积,并保留
500mL水样在4℃冰箱中。测定氨氮(蒸馏滴定法)、硝态氮(水杨酸钠分光光度法)和总磷含量(孔雀绿-磷钼
杂多酸法)[13]。
1.3.3 植物的采样与分析 2005年4月4日试验结束,采集CK1、A、B处理小区的植物样本(处理CK1虽然没
有种植黑麦草,但因为有复合肥的施用,野生杂草生长迅速。故在试验结束取样时,也采集了处理CK1杂草样
本),测定植物的生物量,并取适量草样,测定水分含量(常规烘箱烘干法)和植物中的粗氮(凯氏定氮法)和全磷含
量(钒钼黄比色法)[14]。
1.4 统计分析
结果取重复数的平均值,先在Excel中作初步分析与处理,再用SPSS10.0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平均
数差异显著性分析(LSD检验,犘<0.05),用Excel作图。
911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植物生长和N、P吸收的影响
试验区各处理植物的生物量及植物吸收的N和P的结果显示(表2),CK未能收获到足够分析量的植物生
物量而忽略不计;CK1虽未种植多花黑麦草,但收获了一定量的草,A和B处理区获得的均为多花黑麦草。各试
验区生物量之间均差异显著(犘<0.05),其中2个种草区的黑麦草生物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植物中的粗氮
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从吸收N总量分析,A和B处理区吸收的N总量分别是CK1
的2.8和3.9倍(犘<0.05);植物体内P含量受到了施肥量的显著影响(犘<0.05),反映在植物吸收的P总量上
也呈显著差异(犘<0.05),其中种草的A和B处理区吸收的P总量分别是CK1的1.8和3.4倍。
表2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和犖、犘吸收的影响
犜犪犫犾犲2 犈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狅狀犵狉狅狑狋犺犪狀犱犖,犘犪犫狊狅狉狆狋犻狅狀狅犳狆犾犪狀狋狊
处理
Treatment
生物量鲜重
Freshweight(kg/m2)
干物质
Drymatter(kg/m2)
粗N含量
CrudeNcontent(%)
N总量
TotalN(g/m2)
全P含量
TotalPcontent(%)
P总量
TotalP(mg/m2)
CK1 0.55±0.118c 0.11±0.024c 2.99±0.337a 3.29±0.094c 0.16±0.0083a 171±4.09c
A 2.61±0.062b 0.30±0.007b 3.04±0.250a 9.12±0.061b 0.10±0.0039b 309±1.27b
B 3.43±0.368a 0.38±0.041a 3.40±0.348a 12.92±0.265a 0.15±0.0084a 581±5.84a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平均值±标准差,样品数=4)(犘<0.05),下同。
Note:Thedifferentsmallettersmeanthesignificantdifferenceat犘<0.05(mean±SD,n=4),thesamebelow.
2.2 不同处理对N、P淋失的影响
2.2.1 各试验区的下渗水量 几次取样的下渗水中,大多数都是种草处理A、B的下渗水体积相对少于不种草
的2个对照(表3),而且从3月8日到4月4日,各个处理的下渗水体积都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下渗水体积
与降水有一定关系,进入3月以后,清远当地的降水开始逐渐增加,试验区下渗水的体积也随之增长。
表3 不同处理试验区的下渗水体积
犜犪犫犾犲3 犜犺犲狏狅犾狌犿犲狅犳狆犲狉犮狅犾犪狋犻狀犵狑犪狋犲狉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mL
处理Treatment 2月23日23February 3月8日8March 3月21日21March 4月4日4April
CK 10658±758 7726±1871 11213±5868 18539±3665
CK1 10302±1297 6928±1680 11370±3321 16361±1514
A 9531±817 8109±1012 8540±1504 13704±3097
B 9476±1164 7833±1216 8110±3418 14918±2535
2.2.2 下渗水中NO3-N含量和淋失总量 从2月23日起,每隔一定时间采集下渗水,4次水样中的NO3-N
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2个对照区下渗水中的NO3-N含量在试验初期略有上升,随后呈急剧下降趋势,而2个
种草处理区则未出现上升的趋势。在2月23日采集的下渗水中,各个处理NO3-N的含量顺序为CK1>B≈
CK>A,但差异不显著。第2次采样后直至试验结束,NO3-N的含量顺序均表现为CK1>CK>B>A,也就是
说种草的2个处理均低于不种草的2个对照,而施低肥的对照又高于不施肥的对照,施高肥的种草处理则高于施
低肥的种草处理。在3月8日的下渗水NO3-N含量中,施低肥的CK1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犘<0.05)。而
3月21日,CK和CK1的下渗水NO3-N含量都显著高于种草的处理A、B(犘<0.05)。到了4月4日,施低肥
的CK1的NO3-N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的CK(犘<0.05),而CK又显著高于种草的处理A和B(犘<0.05)。可
见,施肥和种植黑麦草显然都对土壤中NO3-N的淋失产生了影响,施肥量越大,淋失量也越大,黑麦草的种植
明显减少了土壤的NO3-N随水分下渗的迁移。
02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图1 不同处理下渗水中的犖犗3-犖含量(左)和总犖犗3-犖淋失量(右)
犉犻犵.1 犆狅狀狋犲狀狋狊狅犳犖犗3-犖(犾犲犳狋)犪狀犱狋狅狋犪犾犾狅狊狊狅犳犖犗3-犖(狉犻犵犺狋)犻狀狆犲狉犮狅犾犪狋犻狀犵狑犪狋犲狉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犘<0.05),下同。Thedifferentsmallettersmeanthesignificantdifferentat犘<0.05;thesamebelow
试验中对不同时期各处理渗滤水的体积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原状土渗漏计的表面积,由此可以推算出试验期
间各个处理中NO3-N单位面积的淋失量。试验期内各试验区的土壤NO3-N淋失量如图1所示。2个不种草
的对照区CK和CK1的淋失量分别达到2618和3437mg/m2,其中施肥的CK1区显著地高于不施肥的CK区
(犘<0.05);2个种草处理区的淋失量均显著地低于上述2个对照区(犘<0.05),其中低施肥量的A处理区最低,
为1324mg/m2,高施肥量的B处理区则为1618mg/m2,但2个处理区之间NO3-N淋失量差异不显著。如果
将B处理区的施肥量应用于生产中,其淋失的NO3-N量仅仅是冬闲对照(CK)的61.8%。可见,稻田冬种黑麦
草不仅未造成土壤NO3-N的流失,而且能够预防土壤N对环境的污染。
2.2.3 下渗水中NH4+N含量和淋失总量 从2月23日到4月4日各个处理下渗水中的NH4+N含量都表
现出下降的趋势(图2),其中处理A和处理B的下降幅度相对更为明显,4次采样中CK1的NH4+N含量一直
最高。2月23日,各个处理下渗水中的NH4+N含量顺序为CK1>B>A>CK,而且CK1和处理B显著高于
CK和处理A(犘<0.05)。到了3月8日,顺序变为CK1>B>CK>A,其中CK1显著高于处理B(犘<0.05),处
理B显著高于处理A(犘<0.05)。CK与处理A、B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低于CK1(犘<0.05)。3月21日,下渗
水中的NH4+N含量顺序为CK1>CK>B>A,施低肥的对照CK1显著高于不施肥的对照CK(犘<0.05),而
CK又显著高于处理A和处理B(犘<0.05)。4月4日,CK1下渗水中的NH4+N含量最高,CK次之,含量顺序
为CK1>CK>B≈A,而且CK1和CK显著高于处理A和处理B(犘<0.05)。即种草的2个处理均低于不种草
的2个对照,而施低肥的对照又高于不施肥的对照,这与同期下渗水中NO3-N的含量顺序相似。
图2 不同处理下渗水中的犖犎4+犖(左)含量和总犖犎4+犖淋失量(右)
犉犻犵.2 犆狅狀狋犲狀狋狊狅犳犖犎4+犖(犾犲犳狋)犪狀犱狋狅狋犪犾犾狅狊狊狅犳犖犎4+犖(狉犻犵犺狋)犻狀狆犲狉犮狅犾犪狋犻狀犵狑犪狋犲狉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121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不种草的对照区CK和CK1的NH4+N淋失量分别为82.80和127.16mg/m2(图2)。施肥的对照CK1显
著高于不施肥的对照CK(犘<0.05)。低施肥量的A处理区NH4+N淋失量为42.57mg/m2,高施肥量的B处
理区为69.91mg/m2。2个种草处理区的淋失量均显著地低于2个对照区(犘<0.05),其中低施肥量的A处理
区又显著低于B处理区(犘<0.05)。A、B处理区的 NH4+N 淋失量分别为冬闲对照(CK)的51.41%和
84.43%。由此可以说明,稻田冬种黑麦草减少了土壤NH4+N的流失,降低了土壤N进入地下水体的风险。
2.2.4 下渗水中磷含量和淋失总量 所有处理下渗水的P含量在初期都显示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图3),但随着
时间推移,下渗水中P含量的下降幅度逐渐降低。2月23日,各个处理下渗水中的P含量顺序为CK1>B>A>
CK,与同期氨氮的含量顺序相同。其中CK1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犘<0.05)。而CK和处理A、B之
间差异不显著。3月8日采样后直至试验结束,P含量顺序均为CK1>CK>B>A,即种草的2个处理均低于不
种草的2个对照,而施低肥的对照又高于不施肥的对照,施高肥的种草处理则高于施低肥的种草处理。在3月8
日的水样中,CK1的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犘<0.05),而其他几个处理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到3月
21日,各个处理下渗水的P含量比较接近,他们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4月4日,处理A的下渗水P含量显著低
于CK1(犘<0.05),其他各处理区没有显著差异。
图3 不同处理下渗水中的犘含量(左)和犘总淋失量(右)
犉犻犵.3 犆狅狀狋犲狀狋狊狅犳狋狅狋犪犾狆犺狅狊狆犺狅狉狌狊(犾犲犳狋)犪狀犱狋狅狋犪犾犾狅狊狊狅犳狋狅狋犪犾狆犺狅狊狆犺狅狉狌狊
(狉犻犵犺狋)犻狀狆犲狉犮狅犾犪狋犻狀犵狑犪狋犲狉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2个不种草的对照区CK和CK1的P淋失量分别达到2.82和4.31mg/m2(图3),种草的处理A、B的P淋
失量分别为2.14和2.94mg/m2。其中施肥的CK1显著地高于不施肥的CK和种草施高肥的B处理(犘<
0.05);而CK和B又显著高于种草施低肥的A处理(犘<0.05)。处理B的P淋失量略高于CK,但两者差异不
显著。处理A与施肥的CK1相比,P淋失量降低了50.35%;与冬闲的CK相比降低了24.11%。可见,在复合
肥施肥量为375kg/hm2 情况下,稻田冬种黑麦草未造成土壤P流失,而且预防了土壤P对环境的污染。在施肥
量750kg/hm2 情况下,P淋失量比冬闲仅增加4.26%,对环境的负荷也并不明显。
3 讨论
3.1 土壤中N、P的转移途径
土壤中的N以及施入土壤的肥料 N,在降雨和灌溉水的作用下,一部分最终以可溶性的 NO3-,NO2-和
NH4+形式淋失到土壤中并在土壤流中迁移。N的迁移过程伴随着转化反应,如矿化,水解,氨挥发,硝化,反硝
化和土壤固定以及作物吸收[15]。本试验结果说明,在冬种黑麦草的土地上,植物对N吸收起到了重要作用。施
肥的对照区CK1和种草的A和B处理中,植物吸收的N总量分别达到3.289,9.120,12.920g/m2。而各个处
理通过下渗水淋失的N元素分别为CK:2.70g/m2,CK1:3.56g/m2,A:1.37g/m2,B:1.69g/m2。种草A和B
区植物吸收N分别是下渗水淋失N的6.66和7.64倍。冬种黑麦草将土壤中较多的N固定在了植物体内,远
大于下渗水淋失的部分,黑麦草的吸收利用成为N元素迁移的重要方面,这与刘芳[1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22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P的土壤亲和力比较高,所以通常认为没有大规模的P向下垂直迁移,即淋溶情况的发生[17,18]。本试验下
渗水中P浓度不高,随下渗水流失的P元素比较有限,可见,植物吸收成为P离开土壤的主要途径。冬种黑麦草
的处理A和处理B中,植物固定的P分别是下渗水淋失的144和198倍,施低肥的对照CK1收获的杂草固定的
P也达到下渗水淋失的40倍,很明显植物的吸收固定在P的迁移中占到绝大部分。
3.2 下渗水中N流失的主要形态
张福珠等[19]认为,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与水分、湿度、温度、pH、有机碳和碳氮比等因子有一定的关系,
但通常N的形态主要以NO3-N为主,NH4+N只占很小比例。王胜佳等[20]在试验中证明,稻田土壤中氮素淋
失的基本形态是NO3-N,NO2-N浓度最高不超过NO3-N的1%。也有人证明旱地农田氮素淋失以NO3-N
为主,NO2-N和NH4+N的数量很少,对地下水不易造成污染[21]。本试验的4个处理中,NO3-N随下渗水的
淋失量都明显大于NH4+N,由NO3-N造成的每公顷N的渗失量为13.24~34.37kg,相当于同期NH4+N
淋失量的23~32倍,这与Shibano和Yoshikazu[22]及 Mengel[23]研究的结果相似。由此可以认为,在种植黑麦草
的草田中,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是NO3-N,NH4+N的淋失只是很小部分。
3.3 施肥对土壤N、P流失的影响
王家玉等[24]认为,施加氮肥对当季土壤下渗水中的NH4+N浓度有较明显的影响,施用氮肥越多,下渗水
中NH4+N也越多。虽然在本试验中,土壤下渗水中NH4+N的数量受到施肥影响也较为显著,高施肥量的B
处理区比低施肥量的A处理区增加了64.2%,但在施肥当季以NH4+N形式渗失的肥料氮是非常少的,这与王
家玉等[24]的结论也相一致。施加氮肥对土壤下渗水中的NO3-N浓度的影响显然没有对NH4+N浓度的影响
明显,在施肥量高出1倍的条件下,B处理比A处理渗失的NO3-N总量高23.68%,差异不显著(犘>0.05)。
土壤磷素的流失会引发附近水域水质富营养化[25,26],Sharpley等[27]在总结农业磷素与水体保护时强调,尽
管当季磷肥的流失量通常不超过5%,但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本试验中,高施肥量的B处理比
低施肥量的A处理P淋失增加了37.38%,差异显著(犘<0.05)。上述特征与Austin等[28]和Pote等[29]的有关
研究结果相类似,他们也认为施磷水平增加引起磷素流失的可能性增大。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施肥量越高,N、P的淋失越大,但相对于冬闲处理,高施肥量种草的B处理经由下渗水流
失的N、P来说并不高。而且施肥量越大,黑麦草的生物量越大,对N、P的吸收量也越大,可以有效抑制土壤N、
P经由下渗水进入环境,降低了土壤中的P被淋洗到地下水中的风险。本试验设计施肥量有限,可能在更高的施
肥量下也存在相同的效应,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4 种草对土壤N、P流失的影响
在不施肥的冬闲农田中,仍可发生N素和P素的损失,在一个黑麦草生长周期的时间里随土壤下渗水的平
均损失量为NO3-N26.18kg/hm2,NH4+N0.8280kg/hm2,P0.0282kg/hm2。
从施低肥不种草的CK1区与施低肥种草的A区下渗水的NO3-N浓度对比可以看出,1)种植黑麦草初期
对渗漏水中NO3-N的表观截留就可以达到33.11%,当然这种截留效应应该包含黑麦草对NH4+N和NO3-
N的直接吸收与截留2个方面的作用,这与王家玉等[24]在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研究中得到的结果相似;2)冬种
黑麦草对淋向土壤下层的N、P数量有相当明显的影响,种草对下渗水中N的淋失量降低可以达到61.66%,对
P的淋失量降低可以达到50.35%。
而与冬闲处理相比,种草处理A的N、P淋失量都极显著少于冬闲处理(犘<0.05),高施肥量种草处理B的
N淋失量也低于冬闲处理,只是P的淋失量比冬闲高4.26%。可见,稻田冬种黑麦草不仅未造成土壤N的流失,
还能够预防土壤N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冬季不种植黑麦草,则裸露的地表使土壤中的N、P更容易流失进入环
境,从而增加了环境负荷。
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试验设计是模拟原状土壤渗漏计的原理在大田条件下实施,装置的布置等措施对
土壤原有结构破坏较大,而且黑麦草种植只是一个冬季,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结果的精确性,因而,土壤氮磷环境释
放的规律性和动态变化还需进一步探究。
321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4 结论
1)在种植黑麦草的土地上,土壤中的N和P元素被植物吸收固定了大部分,而通过下渗水流失的N、P只占
少数。且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是NO3-N,NH4+N只占很小比例。
2)施肥量越高N、P的淋失越大,但施肥提高了黑麦草产量和黑麦草中N、P的浓度,所以对N、P的吸收量
也越大,可以有效抑制土壤N、P经由下渗水进入环境。
3)稻田冬种黑麦草不仅没有造成土壤N的流失,还能够预防土壤N对环境的污染。同冬闲对比发现,如果
冬季不种植黑麦草则缺乏有效的植被覆盖,使土壤中的N、P更容易流失进入环境,污染环境的风险也就更大。
参考文献:
[1] 朱兆良,文启孝.中国土壤氮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DrinkwaterLE,SnappSS.Nutrientsinagroecosystems:rethinkingthemanagementparadigm[J].AdvancesinAgronomy,
2007,92:163186.
[3] PuustinenM,KoskiahoJ,PeltonenK.Influenceofcultivationmethodsonsuspendedsolidsandphosphorusconcentrationsin
surfacerunoffonclayeyslopedfieldsinborealclimate[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05,105:565579.
[4] 韩方虎,沈禹颖,王希,等.苜蓿草地土壤氮矿化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2):1117.
[5] WiliamsSM,WeilRR.Cropcoverrootchannelsmayaleviatesoilcompactioneffectsonsoybeancrop[J].SoilScienceSo
cietyofAmericaJournal,2004,68:14031409.
[6] FiskJW,HestermanOB,ShresthaA,犲狋犪犾.Weedsuppressionbyannuallegumecovercropsinnotilagecorn[J].Agrono
myJournal,2001,93:319325.
[7] MalikRK,GreenTH,BrownGF,犲狋犪犾.Useofcovercropsinshortrotationhardwoodplantationstocontrolerosion[J].
BiomassandBioenergy,2000,18:479487.
[8] YangZY,XinGR,YuanJG,犲狋犪犾.Ecologicalfertilization:Anexampleforpaddyriceperformedasacroprotationsystem
inSouthemChina(ISBN:9781604564839)[A].In:ElsworthLR,PaleyW O.Fertilizers:Properties,Applicationsand
Effects[M],NewYork:NovasciencePublishers,2008:128.
[9] 黄勤楼,钟珍梅,陈恩,等.施氮水平与方式对黑麦草生物学特性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1):103
112.
[10] 辛国荣,杨中艺,徐亚幸,等.“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V.稻田冬种黑麦草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草业学
报,2000,9(2):1723.
[11] 周琴,赵超鹏,曹春信,等.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多花黑麦草碳氮转运和种子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4):47
53.
[12] 张兴昌,邵明安.坡地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2):128135.
[1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4]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5] 彭奎,朱波.试论农业养分的非点源污染与管理[J].环境保护,2001,(1):1517.
[16] 刘芳.小麦吸收肥料氮和土壤氮的探讨[J].核农学通报,1994,15(2):8184.
[17] HeckrathG,BrookesPC,PoultonPR,犲狋犪犾.Phosphorusleachingfromsoilscontainingdifferentphosphorusconcentrations
inthebroadbalkexperiment[J].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1995,24:904910.
[18] SimsJT,SimardRR,JoernBC.Phosphoruslossinagriculturaldrainage:Historicalperspectiveandcurrentresearch[J].
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1998,27:277293.
[19] 张福珠,熊先哲,戴同顺,等.应用15N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N素流失动态[J].环境科学,1984,(1):2124.
[20] 王胜佳,王家玉,陈义.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形态及其在剖面分布特征[J].浙江农业学报,1997,9(2):5761.
[21] 任丽萍,宋玉芳,许华夏,等.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及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3):133136.
[22] ShibanoK,YoshikazuO.Estimationofnitrateleachinginvegetablefieldinrelationtoprecipitation[J].JapanAgricultural
ResearchQuarterly,1988,22(3):189194.
[23] MengelK.ImpactsofLntensivePlantNutrientManagementonCropProductionandEnvironment[C].Japan:Transactions
42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ofthe14thInternationalCongressofSoilScience,1990:4252.
[24] 王家玉,王胜佳,陈义,等.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6,33(1):2836.
[25] LeeGF.Roleofphosphorusineutrophicationanddiffusesourcecontrol[J].WaterResearch,1973,7:111128.
[26] 张志剑.土壤磷素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A].土壤化学研究与应用[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7] SharpleyAN,ChapraSC,WedepohlR,犲狋犪犾.Managingagriculturephosphorusfoxprotectionofsurfacewaters:issuesand
options[J].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1994,23:437451.
[28] AustinNR,PrendergastJB,ColinsMD.Phosphoruslossesinirrigationfromfertilizedpasture[J].JournalofEnviron
mentalQuality,1996,25:6368.
[29] PoteDH,DanielTC,SharpleyAN,犲狋犪犾.Relatingextractablesoilphosphorustophosphoruslossesinrunoff[J].SoilSci
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96,60:855859.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狑犻狀狋犲狉犮狉狅狆狆犻狀犵犐狋犪犾犻犪狀狉狔犲犵狉犪狊狊狅狀犖犪狀犱犘犾犲犪犽犪犵犲犳狉狅犿狊狅犻犾狊
XINGuorong,LIJian,YANGZhongyi
(StateKeyLaboratoryofBiocontrol,SchoolofLifeSciences,Sun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BasedontheconstructionofanItalianryegrassricerotation(IRR)system,thevarietyanddynamics
ofNandPlossinundergroundleakagewaterunderdifferentexperimentaltreatmentswereinvestigated.The
averagelossofNandPthroughleakagewaterinthegrowthcyclewas115.98kg/haNO3-N,0.8280kg/ha
NH4+Nand0.0285kg/haPundertheidlefieldtreatment(CK).WintercroppingofItalianryegrassreduced
thelossofNandP.WintercroppingItalianryegrasswith375kg/hmcompoundfertilizer,resultedinlossre
ductionsofNO3-N,NH4+NandPof49.43%,48.59%and24.11%,respectively,comparedtotheCK.
WintercroppingItalianryegrasswith750kg/hacompoundfertilizer,resultedinlossreductionsofNO3-Nand
NH4+Nof38.20%and15.57%,respectively,whilethelossofPwasslightlygreaterthanthatunderCK.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Italianryegrass(犔狅犾犻狌犿犿狌犾狋犻犳犾狅狉狌犿);soil;nitrogen;phosphorus;ambientrelease
521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