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29(2):261 267
Forest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98(2016)02026107
杉木林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土壤调蓄水分功能恢复研究
杨贤均,邓云叶,段林东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湖南 邵阳 422004)
收稿日期:201507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011C1124)、湖南省科技厅项目(2012SK3163)
作者简介:杨贤均(1974—),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研究.电话:13873929070.E-mail:yxj0008@163.com
通讯作者: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及植物生理研究.电话:13973967236.Email:LDDuan@163.com
摘要:[目的]探讨杉木人工林采伐前、后及其采伐迹地造林后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变化,揭示采伐地造林后,
幼林对土壤蓄水功能的调节恢复作用。[方法]采用定位连续观测方法,在24年生杉木人工林伐前、伐后以及造林
后1年、3年、5年、8年的样地内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
&
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伐前相比,杉木人工林采伐后1
m深土壤层毛管孔隙度提高了1.70%,非毛管孔隙度下降了4.95%;伐后1m深土壤层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
毛管持水力比伐前分别提高了4.02%、2.67%和5.31%,但土壤贮水力下降14.30%;0 20,20 40cm土层的初
渗速率分别下降19.81%和16.95%,稳渗速率分别下降12.97%和14.49%;造林后林分对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调
节作用,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8年生幼林0 20,20 40cm土层对土壤水分的初渗调控能力恢复到采伐前的
62.50%和58.83%,稳渗的调控恢复到采伐前的62.22%和48.79%;若以伐后与伐前土壤的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
力和毛管持水力的差值为100%,8年生幼林其与伐前的差异只有1690%,1784%和2320%。土壤贮水力恢复到
采伐前33.34%的水平。[结论]杉木人工林的采伐导致土壤调蓄水分功能减弱,采伐迹地再造林能逐步改善林地
土壤调蓄水分功能,而且随着幼林林龄增加调节功能逐步增强。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蓄水功能;采伐迹地;再造林;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RestorationofSoilMoistureRegulationFunctioninthe
HarvestedChineseFirPlantationafterReforestation
YANGXianjun,DENGYunye,DUANLindong
(DepartmentofCityConstruction,ShaoyangUniversity,Shaoyang 422004,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understandthechangesofregulationfunctionofsoilmoistureforthepreharvest,
postharvestandreforestatedChinesefir(Cunninghamialanceolata)plantation.[Method]Bycontinuousobserva
tioninfixedlocationsof24yearoldChinesefirplantation,thesoilsamplesbeforeharvest,1yearafterharvestand
1year,3years,5years,and8yearsafterreforestationwerecolected,andthefunctionofsoilwaterregulationand
storagecapacitywereinvestigatedbylaboratorydataanalysis.[Result]Theresultsshowedthatcomparedwithpre
harvestperiod,thecapilaryporosityofsoil1mindepthincreasedby1.70% atpostharvestperiod,andthenon
capilaryporositydecreasedby4.95%;thewaterholdingcapacity,theminimumholdingcapacityandcapilary
powerofthesoilincreasedby4.02%,2.67% and5.31% respectively,butthewaterstoragecapacitydeclinedby
14.30%;theinitialinfiltrationcapacityofthesoil0 20cmand20 40cmindepthdecreasedby19.81% and
16.95% respectively,thestableinfiltrationcapacityalsofelby12.97% and14.49% respectively;duringthere
forestationstage,thewaterregulationandstoragefunctiongradualyimprovedalongwiththeagesoftheChinesefir
plantation,forexample,theinitialinfiltrationcapacityofthesoilwith0 20cmand20 40cmindepthatChi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nesefirplantation8yearsafterreforestationrecoveredto62.50% and58.83% respectively,thestableinfiltration
capacityalsorecoveredto62.22% and48.79% comparedwithpreharveststage;Ifthesoilbeforecutingwiththe
maximumwaterholdingcapacityaftercuting,minimumwaterholdingcapacityandcapilarywaterholdingcapacity
of100% ofthediference.withthe8yearoldstanddiferencesbeforecutingonly1690%,1784% and
2320%;thesoilwaterstoragecapacityreturnedto33.34% ofpreharvestlevel.[Conclusion]Theregulating
functionofsoilmoisturewasweakenedbyharvest;however,withthereforestationactivities,althecapacityofsoil
moisturewilgradualyrecovered.
Keywords:Chinesefirplantation;soil;waterstoragefunction;cutoverland;reforestation;functionrecovery
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皆伐是最严重的外力冲
击,首当其冲的是地表植被层消失,进而导致生态系
统对养分、水分、机械能(风能)和辐射能流的生物
调节能力丧尽,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退化力可能会造
成该生态系统的退化,其中包括土壤蓄水功能的
退化[1-10]。
我国有关土壤蓄水功能研究成果颇多,主要集
中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蓄水功能和渗透能力
比较[11-13];不同密度人工林对土壤水分动态和含
水量的影响[14-16];抚育间伐[17]、坡地改造后土壤水
分动态[18]以及旅游干扰对草甸湿地土壤水文调蓄功
能的影响等[19]。但有关森林采伐后以及采伐地造林
后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变化研究仍不多见。
本研究以湖南省绥宁县堡子岭林场的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采伐后
第2年再造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利用定位连续测
定数据,研究杉木林采伐前、后及其再造杉木人工林
土壤蓄水功能的变化。揭示采伐地造林后,幼林对
土壤蓄水功能的调节恢复作用,为研究植被对土壤
蓄水功能的生物调节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设在湖南省绥宁县堡子岭林场,地处26°
16′ 27°8′N、109°49′ 110°32′E,属中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6.7℃,年平均降水量
1320.0mm,昼夜温差较大。
研究林地坡度 18° 24°,海拨 320m,西南坡
向。土壤为板页岩发育的黄壤,土层厚度80cm以
上。2006年3月,对24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采伐,
采伐面积约为1.5hm2,2007年春在采伐迹地营造
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 2400株·hm-2,造林后,
2008和2009年春季每年抚育一次。2014年,林分
平均高度和胸径分别为6.8m与7.1cm,林分郁闭
度约0.8。
2 研究方法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根据代表性原则选取面积为666.7m2研究样
地,分别在采伐前(2006年2月)、采伐后(2006年
11月)以及造林后(2007年、2009年、2011年及
2014年的每年11月)采集土壤样品。具体方法是
在长方形样地(20m×33.3m)对角线的4个顶端及
交叉部位选取采集地点(共5个样点),每一样点挖
一个深度为1.1m,宽度为0.5m的土壤剖面,用环
刀法按0 20、21 40、41 60和61 100cm土
壤分层取样(每层取2份,1份用于测定土壤密度和
孔隙度,1份用于测定土壤的持水力)。
2.2 土壤持水力和贮水力的测定
各种持水量的计算按照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化
分析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方法进行[20]。将装有原状
土壤的环刀在水中连续浸泡12h后,称质量计算最
大持水量。再将浸泡环刀在干砂上放置2h(环刀中
土壤的非毛管水已全部流出),称质量得
毛管持水
量。将称质量后环刀继续在干砂上再搁置24h(环
刀中土壤的水分只有毛管悬着水),称质量求算最小
持水量。土壤贮水力计算公式为[20]:
S=10000×h×Pn×ρ (1)
式中:S为土壤贮水力;h为土层厚度;Pn为非
毛管孔隙度;ρ为水的密度。
2.3 土壤物理性能测定
将环刀土壤放在105℃下烘干至恒质量,计算
土壤含水量,根据环刀干土质量和环刀容积求算土
壤密度。土壤毛管孔隙度(Pc)、总孔隙度(Pt)、非
毛管孔隙度(Pn)分
(
按公式(2)至公式(4)
计算[20]。
Pc=
w水 -w环 -w土
π×r×h
×100 (2)
Pt=
w泡水24h-w环 -w土
π×r2×h
×100 (3)
262
第2期 杨贤均,等:杉木林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土壤调蓄水分功能恢复研究
Pn =Pt-Pc (4)
式中:w环 表示环刀质量;w水 表示吸水后带土
环刀质量;w土 表示环刀内干土质量;r表示环刀内
半径;h表示环刀高;w泡水24h表示泡水24h后带土环
刀质量。
土壤渗透性能的测定采用渗透筒法,并将不同
温度下的渗透系数换算成10℃的渗透系数以便比
较,具体换算公式如下[20]:
K10 =KT/(0.7+0.03T)-h/(0.7+0.03T)t(5)
式中:KT为实测水温下的渗透系数;K10为实测
水温10℃下的渗透系数;h为渗透锋面深度;t为渗
透所用总时间;T为测定所用水的水温。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
所有数据经 Excel软件处理后,采用 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用 T检验分析差异显著性;
采用AnalyzeDescriptive计算出标准差和均值,然后
用标准差除以均值求算变异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的孔隙度
从表1可以看
,采伐前、后 60cm深以下土
层,土壤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相
差不大;采伐后0 60cm土层的相应指标均大于
采伐前,且1m以内土壤层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平
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林木采伐后大于采伐前。表
明采伐后林地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变化激烈,且变
化幅度增大。采伐迹地造林后,随着林木的生长,毛
管和非毛管孔隙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逐渐缩少,表
明新造的杉木林具有改善土壤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
的作用。
表1 不同时期土壤物理性能及其统计分析
年份 土层/cm
密度/
(g·cm-3)
毛管孔隙
度/%
标准
差
变异
系数
非毛管孔
隙度/%
标准
差
变异
系数
总孔隙
度/%
2006(采伐前) 0 20 1.02±0.07 54.7a 4.03 0.518 15.30a 0.66 0.564 70.00
20 40 1.13±0.06 48.7c 3.31 0.363 12.80b 0.44 0.378 61.50
40 60 1.21±0.09 43.5e 3.09 0.301 11.06c 0.41 0.322 54.56
60 100 1.28±0.07 39.6f 2.88 0.276 9.27f 0.30 0.301 48.87
平均 1.18 44.8d 3.23 0.346 11.54c 0.42 0.373 56.34
2006(采伐后) 0 20 1.06±0.04 53.5ab 4.94 0.679 10.37d 0.75 0.723 63.87
20 40 1.14±0.07 50.7b 3.79 0.398 10.12d 0.49 0.464 60.82
40 60 1.21±0.08 44.1d 3.11 0.313 10.53d 0.43 0.329 54.63
60 100 1.28±0.05 39.7f 2.89 0.282 9.21f 0.31 0.304 48.91
平均 1.19 46.5e 3.52 0.392 9.89e 0.46 0.425 54.43
2007(造林后) 0 20 1.01±0.07 54.6a 4.83 0.668 12.21b 0.73 0.712 66.81
20 40 1.14±0.08 51.3b 3.71 0.392 10.43d 0.48 0.458 60.73
40 60 1.21±0.07 44.1d 3.11 0.312 10.41d 0.42 0.328 54.51
60 100 1.28±0.09 39.6f 2.89 0.282 9.21f 0.31 0.304 48.91
平均 1.19 45.7e 3.47 0.387 10.29d 0.45 0.422 56.54
2009(3年生林) 0 20 1.03±0.06 53.7a 4.72 0.643 10.55c 0.70 0.693 64.25
20 40 1.14±0.07 50.1b 3.60 0.384 10.31d 0.47 0.454 60.41
40 60 1.21±0.06 43.6e 3.10 0.307 10.61d 0.42 0.327 54.21
60 100 1.28±0.07 39.6f 2.89 0.280 9.22f 0.31 0.303 48.82
平均 1.19 45.3d 3.44 0.379 9.98d 0.44 0.415 54.28
2011(5年生林) 0 20 1.03±0.06 54.0a 4.43 0.611 10.97c 0.68 0.667 64.97
20 40 1.14±0.09 49.5c 3.42 0.376 10.52d 0.46 0.425 61.12
40 60 1.21±0.09 43.3e 3.10 0.305 10.75d 0.41 0.325 55.15
60 100 1.28±0.08 39.6f 2.89 0.278 9.24f 0.30 0.302 48.84
平均 1.19 45.2d 3.35 0.370 10.14d 0.43 0.404 54.91
2014(8年生林) 0 20 1.02±0.06 54.2a 4.18 0.594 11.96b 0.67 0.642 66.16
20 40 1.13±0.08 49.0c 3.38 0.365 10.83c 0.45 0.411 59.83
40 60 1.21±0.07 43.1e 3.11 0.303 10.90c 0.41 0.324 54.00
60 100 1.28±0.05 39.6f 2.89 0.277 9.25f 0.30 0.302 48.85
平均 1.18 45.1d 3.29 0.363 10.44d 0.42 0.396 55.54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36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杉木林采伐后1m以内土壤层毛管孔隙度增
大,与伐前相比,伐后提高了1.70%,主要发生在20
60cm土层中,而0 20cm表土层有所减少,60
cm以下土层变化甚微。采伐后1m以内土壤层非
毛管孔隙度的变化与毛管孔隙度相反,呈下降趋势,
各土层降低幅度依次为0 20cm土层 >20 40
cm土层>40 60cm土层,60cm以下土层采伐后
变化不大。
采伐时,伐木倒下时对林地表面的撞击力及其
搬运拖拽使表土层(0 20cm)更加紧实,使一些大
孔隙(非毛管孔隙)的孔径缩少,导致非毛管孔隙度
减少。而之前一些孔径小的孔隙(毛管孔隙)经
)
实后孔隙消失,尽管会有一些非毛管孔隙转变为毛
管孔隙,但毛管孔隙还是减少了。在20 60cm深
土层,采伐作业对土层压紧作用少于表土层(0 20
cm),因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幅度少于表土层。不
过一些孔径大的非毛管孔隙被
)
紧成为孔径小的毛
管孔隙,毛管孔隙增多了。这就是采伐后0 60cm
土层土壤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大
于采伐前的主要原因。60cm深以下土层土壤毛管
和非毛管孔隙度及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采伐前后
变化不大。说明采伐作业对土壤压紧作用只影响到
0 60cm土层,对60cm深以下土层的压紧作用
不大。
营造杉木林后,随着幼林林龄增大,土壤毛管孔
隙度与伐前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以采伐后与采伐
前1m深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差距为100%的话,3年
生幼林时与采伐前的差距减少到71.43%,5年生幼
林下降到57.14%,到8年生缩少到42.86%。同样
假定采伐后与采伐前1m深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差
距为100%,3年生幼林时与采伐前的差距减少到
9454%,意味着3年生幼林对非毛管孔隙度调节作
用己接近伐前5.46%。以此推算,5年生幼林其能
力已恢复到伐前的15.15%,8年生幼林已恢复到伐
前的33.34%的水平。
营造杉木林后,土壤孔隙度逐渐向伐前水平恢
复,主要是幼林根系在土壤中生长过程中的穿插、挤
压,以及伐倒木
*
下的根系逐渐死亡等形成孔隙调
节着土壤孔隙度。此外,幼林地面的灌木和草本较
丰富,其枯落物分解,土壤有机质增多,提高土壤团
聚性,改良土壤结构,调控着土壤孔隙度。也正如
此,使得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平均标准差和变异系
数逐渐变小,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趋向稳定。
3.2 土壤的持水力和贮水力
表2表明,杉木林采伐后1m深土壤的最大持
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分别比采伐前提高
了4.02%、2.67%和5.31%。杉木林伐前1m深土
壤贮水力为1154t·hm-2,采伐后为989t·hm-2,
为伐前的85.70%,表明林木采伐后其土壤贮水力
降低。
土壤持水力的大小取决于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
径大小,毛管孔隙愈多且孔径愈小,毛管力愈大,其
持水力愈强。采伐作业对土层的压紧作用,使土壤
中孔径大的孔隙转变为孔径小的毛管孔隙,而且原
来一些毛管孔隙孔径也因压紧作用而缩小,其毛管
力增大,持水力增强,导致了土壤的持水力增大。土
壤贮水力主要受孔径大的非毛管孔隙控制,这些大
孔隙当重力水大量存在时可被水填充,故此有蓄水
功能。由于林木采伐及林木搬运对土层的压紧作
用,使土壤中孔径大的非毛管孔隙向孔径小的毛管
孔隙转化,孔径大的非毛管孔隙减少,因而其土壤贮
水力下降。
采伐迹地造林后,随着幼林的生长,幼林逐渐对
土壤持水力和贮水力进行调控。假若以伐后与伐前
土壤的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的差
值为100%,那么3年生的幼林对土壤的最大持水
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调节能力与伐前差值
分别缩少了28.27%、1975%和16.5%;5年生幼林
又分别缩少了5972%、57.14%和57.94%;8年生
林分与伐前林分的差异只有 1690%,1784%和
2320%。幼林对土壤贮水力的调节,3年生幼林达
到伐前的5.45%,5年生幼林上升到15.15%;8年
生幼林恢复到伐前33.34%的水平。
3.3 土壤渗透性能
表3给
了采伐前、后及造林后0 20cm和20
40cm土壤的渗透速率及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从
中看出,采伐后无论是初渗还是稳渗速率的标准差和
变异系数比采伐前增大。说明采伐使林地土壤渗透
性能变化程度增大。这主要是在采伐过程中对表土
层的挤压作用影响水分在土壤传输的通道(孔隙)造
成。采伐迹地造林后,随林分的生长,其标准差和变
异系数在逐渐变小,土壤渗透性能趋向稳定。
采伐后土壤渗透速率比采伐前有所下降,其中
0 20、20 40cm土层初渗速率分别比伐前下降
19.81%和 16.95%,稳渗速率也分别比伐前下降
12.97%和14.49%。林地土壤中0 20cm土层采
462
第2期 杨贤均,等:杉木林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土壤调蓄水分功能恢复研究
表2 不同时期土壤持水和贮水力
年份 土层/cm
密度/
(g·cm-3)
最大持水力/
(t·hm-2)
最小持水力/
(t·hm-2)
毛管持水力/
(t·hm-2)
贮水力/
(t·hm-2)
2006(采伐前) 0 20 1.02±0.07 1216bc 987b 1094c 306b
20 40 1.13±0.06 1155d 838d 927d 256b
40 60 1.21±0.09 1027e 802e 794e 221c
60 100 1.28±0.07 1899a 1572a 1648b 371a
平均(合计) 1.18 (5297) (4199) (4463) (1154)
2006(采伐后) 0 20 1.06±0.04 1276b 999b 1070c 207c
20 40 1.14±0.07 1215c 882c 965d 202c
40 60 1.21±0.08 1100e 832d 892e 211c
60 100 1.28±0.05 1919a 1598a 1773a 367a
平均(合计) 1.19 (5510) (4311) (4700) (989)
2007(造林后) 0 20 1.01±0.07 1339b 965b 1092c 244b
20 40 1.14±0.08 1214c 948b 1017c 209c
40 60 1.21±0.07 1076e 819e 899e 208c
60 100 1.28±0.09 2019a 1604a 1779a 368a
平均(合计) 1.19 (5648) (4336) (4787) (1029)
2009(3年生林) 0 20 1.03±0.06 1287b 957b 1018c 211c
20 40 1.14±0.07 1205c 927b 975d 206c
40 60 1.21±0.06 1023e 824d 881e 213c
60 100 1.28±0.07 1935a 1582a 1688b 368a
平均(合计) 1.19 (5450) (4290) (4632) (998)
2011(5年生林) 0 20 1.03±0.06 1253b 921b 1080c 219c
20 40 1.14±0.09 1188d 962b 942d 210c
40 60 1.21±0.09 1015e 807e 875e 215c
60 100 1.28±0.08 1917a 1588a 1668b 370a
平均(合计) 1.19 (5383) (4247) (4565) (1014)
2014(8年生林) 0 20 1.02±0.06 1221bc 943b 1084c 239bc
20 40 1.13±0.08 1177d 867c 923d 217c
40 60 1.21±0.07 1011e 831d 861e 218c
60 100 1.28±0.05 1914a 1578a 1650b 370a
平均(合计) 1.18 (5333) (4219) (4518) (1060)
伐前后的渗透性能的变化比20 40cm土层更大。
主要是在采伐过程中对0 20cm表土层的挤压作
用大于20 40cm土层,从而使伐前、后20 40cm
土层渗透速率的变化没有 0 20cm表土层那么
显著。
表3 不同时期的土壤渗透性能及其统计分析
年份
土层/
cm
初渗速率/
(mm·min-1)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稳渗速率/
(mm·min-1)
标准
差/%
变异
系数
K10 KT
2006(采伐前) 0 20 5.25a 0.35 4.13 3.47a 0.22 4.64 1.74 1.32
20 40 5.04a 0.28 3.21 3.52a 0.19 3.51 1.75 1.30
2006(采伐后) 0 20 4.21d 0.42 5.04 3.02d 0.28 5.78 1.69 1.22
20 40 4.36c 0.32 3.82 3.11c 0.23 4.03 1.40 1.08
2009(3年生林) 0 20 4.35c 0.41 4.82 3.16c 0.27 5.23 1.71 1.25
20 40 4.42c 0.30 3.70 3.16c 0.23 3.89 1.46 1.20
2011(5年生林) 0 20 4.64b 0.39 4.55 3.19c 0.25 5.09 1.59 1.22
20 40 4.62b 0.30 3.57 3.23b 0.22 3.74 1.62 1.24
2014(8年生林) 0 20 4.86ab 0.37 4.38 3.30b 0.24 4.92 1.67 1.27
20 40 4.76b 0.29 3.42 3.31b 0.21 3.64 1.71 1.32
采伐地造林后土壤渗透性能有所增强。如果以
伐后与伐前的初渗速率差值为100%,3年生幼林的
0 20cm和20 40cm土层初渗与伐前的差别分
别只有86.54%与91.17%。5年生幼林分别缩小到
56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只有伐前的58.65%和61.76%。8年生幼林进一步
减少为37.50%和41.17%。同样以伐后与伐前的
稳渗速率差值为100%,3年生幼林的0 20cm和
20 40cm土层稳渗与伐前的差异缩减到80.00%
与87.80%。5年生幼林其差异分别缩小到只有伐
前的62.20%和70.73%。8年生时,0 20cm和
20 40cm土层稳渗与伐前的差异分别只有
37.78%和51.21%。分析得出,随着幼林的林龄增
大,土壤渗透性能与伐前差距不断缩少,表明幼林对
其调控能力不断增
+
。
采伐地造林后,幼林的生物调节提高了土壤渗
透性能,而生物调节作用来自4个方面:(1)幼林的
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穿插、伸展,充分接触土壤、挤压
土壤,实际上起到了疏松土壤的作用,形成了纵向和
横向的水分传输网络,增大了土壤渗透性能[21-22]。
(2)伐倒木
*
下的根系逐渐死亡腐烂,在土壤中形
成连续的大孔径孔隙,这些大孔径孔隙容易让土壤
水分和溶质顺利通过[22]。(3)植物根系分泌物可作
为有机胶结剂,促进土壤的团粒化作用,降低变湿速
率提高土壤渗透性能[23-25]。(4)尽管幼林的凋落
物不多,但仍存在林地灌木和草本的枯落物,枯落物
的不断分解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大非毛管孔隙度,
增强了土壤的入渗性能。以上也均是造林后土壤渗
透性能趋向稳定,其渗透速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逐渐变小的原因所在。
由表3可知,幼林对不同深度土壤渗透性能的
调控能力不一样,对0 20cm土层土壤渗透性能
的调控能力大于20 40cm土层。这是由于幼林
生长期较短,根系的主要分布在0 20cm土层,20
40cm土层相对分布较少,因而其调控能力相对
较弱。此外,落在林地地面枯落物的分解对土壤的
改良作用也主要体现在土壤表层。
4 结论与讨论
杉木林采伐后,1m深以内土壤毛管孔隙度提
高1.70%,非毛管孔隙度减少4.95%,20 40cm
土层初渗速率分别比伐前下降19.81%和16.95%,
稳渗速率分别下降12.97%和14.49%;1m深以内
土壤的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分别
比采伐前提高4.02%、2.67%和5.31%,而土壤贮
水力下降14.30%。
在采伐迹地营造杉木林后,幼林对土壤调蓄水
分功能起到生物调节的作用,而且随着幼林林龄增
加调节功能逐步增强。8年生幼林对土壤初渗调控
能力恢复到伐前的62.50%和58.83%,稳渗的调控
恢复到伐前的62.22%和48.79%;假若以伐后与伐
前土壤的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的
差值为100%,那么3年生的幼林其与伐前差值分别
缩少了2827%、1975%和165%;5年生幼林又分
别缩少了5972%、5714%和5794%;8年生林分
与伐前的差异只有1690%,1784%和2320%。
就调节土壤水分整体能力而言,幼林还较弱,可
能是由于:(1)森林对土壤水分的调节,包含了对土
壤的物理特性如土壤结构、孔隙度、渗透性能的调
节,土壤形成本身有它固有的规律,而且林地土壤是
林木与土壤长期作用的结果。皆伐对森林生态系统
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土壤,林地土壤一旦遭受破坏,即
使恢复植被也很难在短时期内恢复到伐前的物理性
能水平。因此,幼年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调节效果不
如成林显著。(2)林地枯死物层对表土层水分蒸发
具有抑制作用,幼林造林时的全垦,地被物层荡然无
存,幼林枯枝落叶少,造林后头两年抚育,林内活地
被物不多,还
,
有恢复到伐前的地被物层,因而对表
土层水分蒸发抑制作用也不如伐前。(3)森林土壤
孔隙尤其是大孔隙对土壤水分运动和水分涵养有至
关重要的影响。土壤孔隙主要是植物根系活动和死
亡后,以及土壤动物活动形成的,幼林根系密度,根
系活动在土壤中的宽度和深度远不及伐前,或多或
少地造成了幼林土壤大孔隙比伐前少,因而幼林土
壤调蓄水分的能力比伐前弱。(4)林木蒸腾在调节
土壤水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驱动着土壤
水分流动,提汲土壤中大量水分,为土壤吸持和滞留
水分堤供了很大空间,幼林的蒸腾作用和蒸腾量无
法与伐前的成林相比。因此幼林通过蒸腾作用调节
土壤水分的能力远不如伐前的成林。
采伐迹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恢复,不仅是植
被的恢复就可以了,其它因子如林分高度及冠层结
构特征,林内地被物禗持水能力,根系数量、根径大
小及其在土壤中的活动范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林
木的生理功能等都有可能影响着土壤调蓄水量的大
小。因此,杉木林皆伐后,随后营造人工林,对土壤
调蓄水分功能的全面恢复大约需要 15年以上的
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兆山,孙建明,杨文珠,等.浅析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采伐对环
境的影响[J].林业建设,2008,(2):70-73.
662
第2期 杨贤均,等:杉木林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土壤调蓄水分功能恢复研究
[2]张景涛.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探讨[J].农林科
技,2014(4):7-8.
[3]李良厚,陈宝林,汪 衡,等.森林对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作用机
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41-42.
[4]李艳忠,孙 亮.浅析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J].林业勘查设
计,2008(3):21-22.
[5]邢福光,薛 杨,陈 杰,等.浅谈森林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以岛东林场东坡作业区调查结果为视角[J].热带林业,2009,
31(1):47-48.
[6]齐 清,李传荣,许景伟,等.沙质海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源
涵养功能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102-105.
[7]赵世伟,周印东,吴金水.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
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119-122.
[8]夏江宝,许景伟 ,李传荣,等.沙质海岸不同植被梯度带的土壤
蓄水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6):208-211.
[9]郑子龙,蔺岩雄,袁一超,等.甘肃小陇山林区不同森林类型土
壤水分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1):51-54.
[10]孙艳红,张洪江,程金花,等.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
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06
-109.
[11]张雷燕,刘常富,王彦辉,等.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
土壤的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
(1):95-98.
[12]姜海燕,赵雨森,陈祥伟,等.大兴安岭岭南几种主要森林类
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3):149
-153.
[13]郝文芳,韩蕊莲,单长卷,等.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
林刺槐林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
23(6):964-968.
[14]周国相.经营密度对杨桦次生林土壤含水量及林分生长量的影
响[J].林业勘查设计,2012(1):88-90.
[15]莎仁图雅,韩胜利,田有亮,等.大青山区不同密度人工油松林
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
27(2):75-78.
[16]李世荣,张卫强,贺康宁.黄土半干旱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地的
土壤水分动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28-32.
[17]石丽丽,徐成立,王雄宾,等.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涵
养水源功能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2):108
-111.
[18]夏红玲,张源润,董立国,等.宁南山区坡地改造工程土壤水
分动态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9(4):5-7.
[19]徐金良,毛玉明,郑成忠,等.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
材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4,27(1):99-107.
[20]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化分析专业委员会.土壤常规分析法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5-19.
[21]高 琛,鲁绍伟,杨新兵,等.北京松山不同密度丁香天然林枯
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59
-65.
[22]相聪伟,张建国,段爱国,等.杉木密度间伐试验林林分断面积
生长效应[J].林业科学研究,2014,27(6):801-808.
[23]梁小妮.枯落物与根系对城市土壤改良作用概述[J].陕西林业
科技,2012,(3):102-105.
[24]LynchThomasB,Zhang,Difei.OnRelativeMaximaofDiameter
Growth,BasalAreaGrowth,VolumeGrowth,andMeanAnnual
IncrementforIndividualTrees[J].ForestScience.2011,5(4):
45-49.
[25]ZhangSY,GilesChauret,DE.Swift,IsabeleDuchesne.Efectsof
precommercialthinningontreegrowthandlumberqualityinajack
pinestandinNewBrunswick[J],Canada.CanadianJournalof
ForestResearch.2006,24(5):65-68.
(责任编辑:彭南轩)
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