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the filling dynamics an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ntiana straminea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全 文 :书麻花秦艽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米永伟1,2,陈垣1,郭凤霞2,杨育峰3,陈翔4,5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实验室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3.卓尼县佛赐藏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甘南州747000;4.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00;5.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定西748100)
摘要: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选用人工栽培5年的麻花秦艽种株,在盛花期挂牌标记发育一致的花序,自开花后每
隔3d测定千粒重和发芽率,对种子灌浆及发芽特性系统研究,旨在为确定其种子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和技术依
据。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鲜重在开花后第34天达最大,随后迅速下降,至灌浆末期接近干重的水平。籽粒干
重的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花后13~34d,开花后60d灌浆基本结束。灌浆速率呈
“慢-快-慢”规律,因降雨2次低谷,籽粒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的递进而持续加快,含水量先上升后稳定下降。种
子发芽率在花后43d达到较高水平,但受阴雨天气影响。种子发芽质量指标与千粒干重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
正相关,与脱水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说明麻花秦艽种子成熟度和灌浆末期
天气对种子发芽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采收期应在花后52~55d(9月上中旬),种果欲裂,种子含水率在10%左右时
为宜,选晴天根据成熟情况分批采用布袋或尼龙袋采收。
关键词:麻花秦艽;种子;灌浆特性;发芽特性;采收期
中图分类号:S567;Q9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6012907
犇犗犐:10.11686/cyxb20130616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犌犲狀狋犻犪狀犪犿犪犮狉狅狆犺狔犾犾犪)、麻花秦艽(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粗茎秦艽(犌.犮狉犪狊狊犻犮犪狌犾犻狊)或小
秦艽(犌.犱犪犺狌狉犻犮犪)的干燥根。前3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或“麻花艽”,后1种习称“小秦艽”。其性味
辛、苦、平。具祛风除湿、止痹痛、退虚弱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
骨蒸潮热和小儿疳积发热等症[1]。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碌曲、玛曲、卓尼等县和定西渭源一带是秦艽的地道产区,产量和质量在国内外享有声
誉[2]。近年来,随着秦艽药用价值的提高,临床用药量快速增加,过度采挖已造成野生资源严重匮乏。人工驯化
栽培的成功缓解了药材市场的部分需求。通过种子繁殖的植株生长繁茂,根茎粗大,龙胆苦苷含量甚至较野生品
种优越[35]。但由于秦艽种子小,寿命短(1a),具后熟作用[6],在自然条件下保存的隔年种子发芽率很低[7]。若
采收过早,种子灌浆充实不充足,营养物质积累少,后熟效果差;采收过迟,秦艽种子落果或种果开裂损失种子。
传统的采收方法是通过种子的颜色来判断种子的成熟度,目前尚无统一的采收标准,采收的种子成熟度参差不
齐,严重影响田间出苗率和苗栽质量。种子灌浆特性决定种子的成熟程度,有人对甘肃种植的掌叶大黄(犚犺犲狌犿
狆犪犾犿犪狋狌犿)[8]、当归(犃狀犵犲犾犻犮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9]、甘肃贝母(犉狉犻狋犻犾犾犪狉犻犪狆狉狕犲狑犪犾狊犽犻犻)[10]和蒙古黄芪(犃狊狋狉犪犵犪犾狌狊犿犲犿
犫狉犪狀犪犮犲狌狊var.犿狅狀犵犺狅犾犻犮狌狊)[11]等药用植物的种子灌浆特性已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发现灌浆持续时间与种子成
熟度极显著正相关。但至今对秦艽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药性[12]和驯化栽培技术方面[1316],对其种子灌浆特性及
成熟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对麻花秦艽种子灌浆过程及发芽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中药
材规范化生产(goodagriculturalpractice,GAP)基地建设中确立麻花秦艽种子采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第22卷 第6期
Vol.22,No.6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129-135
2013年12月
收稿日期:20120809;改回日期:20121010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研人员服务企业项目(2009GJG10036),国家发改委-甘肃陇原中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秦艽野生培育基地建设,甘肃省
扶贫办临潭县野生地道药材秦艽、羌活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2C26216206931)和甘肃农业大
学教学科研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米永伟(1986),男,甘肃永昌人,在读硕士。Email:mmyw1986@126.com
通讯作者。Email:guofx@gsau.edu.cn,cygcx1963@163.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区概况
供试材料为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移栽定植后已栽培4年的麻花秦艽种株,由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系
鉴定。试区海拔2835m,7月中旬至9月下旬最高气温29.3℃,最低气温3.8℃;日均最高气温23.8℃,最低气
温8.4℃,7,8和9月降水量分别为109.3,88.2和91.5mm。
1.2 籽粒灌浆动态测定
于2011年7月18日麻花秦艽盛花期选取株型及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的植株花序挂吊牌标记。开花后第3天
下午(16:00)取样,每次剪取30个蒴果,每隔3d取样1次。每次采收后将30果随机分为3组(3次重复),每组
10果,分别剥出籽粒,然后按四分法随机数取500粒立即称取鲜重(上海AL104,1/10000),重复3次,测定结束
后分别装入对应编号的牛皮纸袋置通风干燥处,晾晒风干后封口保存,待灌浆测定结束后70℃烘至恒重,称其干
重。最后将500粒鲜、干重分别换算为千粒鲜重和千粒干重,按下列公式计算灌浆参数[1011]。
灌浆速率[filingrate,FR,g/(d·1000seed)]=(后次千粒干重-前次千粒干重)/2次取样间隔天数
平均灌浆速率[themeanoffilingrate,MFR,g/(d·1000seed)]=开花后某天千粒干重/开花后天数
含水量(watercontent,WC,%)=100×(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千粒鲜重
脱水速率(dehydraterate,DR,%/d)=(前次含水量-后次含水量)/2次取样相隔天数
1.3 种子发芽试验
将上述开花后发育不同天数测定灌浆特性后的其余种子风干后设置为单因素不同水平进行发芽试验,发芽
试验于2012年3月27日至4月18日在甘肃农业大学中草药实验室进行。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7]与牛晓
雪和董学会[18]研究的秦艽种子发芽最适条件,采用培养皿滤纸床进行发芽试验。即随机选取不同发育阶段采收
的麻花秦艽种子300粒,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粒(3次重复),分别置对应编号培养皿,加入10mL灭菌蒸馏水
浸种12h后,用灭菌蒸馏水冲洗3次,然后将其均匀摆放在铺有2层滤纸的已灭菌对应编号培养皿(直径10cm)
中,置20~22℃光照黑暗交替(14h/10h)条件下培养。24h后开始统计发芽种子数,以胚根露出种子长度的1/2
为发芽标志,种子连续5d不再发芽确定为发芽结束。最后计算各发芽指标。
发芽率(germinationrate,%)=已发芽种子数×100/供试种子总数
发芽势(germinationpower,%)=第12天发芽种子数×100/供试种子总数
发芽指数(germinationindex,GI,No./d)=∑(当天的发芽种子数犌狋/对应的发芽天数犇狋)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19],用Excel2003制图和进行Logistic曲线方程可直线化
拟合[10,20]。首先根据郭凤霞等[10]Excel作图法对籽粒百粒重(狔)随开花后天数(狓)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20]
[狔=犽/(1+e犃+犅狓)],式中,犽为千粒重极限值,即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大值;犃、犅为方程参数,犃反映出初始千粒
干重,犅反映出干物质增长速率;狓∈[3,58],即用曲线方程可直线化方法,令狔′=ln[(犽-狔)/狔];犽=[狔22(狔1+
狔3)-2狔1狔2狔3]/(狔22-狔1狔3),狔1、狔2、狔3 分别为等间隔开花后天数(狓=3,30,58d)对应的千粒干重,犃′=犃,犅′=
犅,求出Logistic方程参数,然后根据方程参数估算灌浆起始、高峰、结束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等次级参数[811,20]。
2 结果与分析
2.1 麻花秦艽籽粒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在甘肃省卓尼县通过种子播种育成的苗栽移栽定植后栽培生长4年的麻花秦艽植株6月中旬开始抽薹,7
月12日开始现蕾,7月中旬进入初花期,7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本研究对盛花期开花一致的植株花序挂牌标
记,从开花后第3天开始测定其蒴果中籽粒生长的变化动态(图1)。麻花秦艽从形成小蒴果到种子成熟经历了
渐增期、快增期、稳增期和下降期等4个时期。花后第3~6天千粒鲜重缓慢增加,籽粒灌浆处于渐增期。花后第
6~21天籽粒鲜重快速增加,灌浆进入快增期。花后第21~34天为稳增期,粒鲜重增加速度趋于平稳,并在花后
第34天左右千粒鲜重达到最大(0.4550g),较开花后第3天千粒鲜重增重55.31%(犘<0.01)。之后因籽粒脱
水加快,鲜重急剧下降,至灌浆末期籽粒鲜重逐渐接近干重的水平,花后第55天后千粒鲜重下降不显著(犘>
03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6
0.05)。但花后第58天千粒鲜重(0.3290g)与千粒干
图1 麻花秦艽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千粒重的变化
犉犻犵.1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1000狊犲犲犱狑犲犻犵犺狋犻狀犮犾狌犱犻狀犵犳狉犲狊犺
狑犲犻犵犺狋(犉犠)犪狀犱犱狉狔狑犲犻犵犺狋(犇犠)犻狀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
 
图2 麻花秦艽千粒重积累与开花后天数配合
犔狅犵犻狊狋犻犮方程直线化拟合结果
犉犻犵.2 犔犻狀犲犪狉狉犲狊狌犾狋犫犪狊犲犱狅狀犔狅犵犻狊狋犻犮犲狇狌犪狋犻狅狀犳犻狋狋犻狀犵
1000狊犲犲犱犱狉狔狑犲犻犵犺狋狑犻狋犺犳犻犾犻狀犵
犱狌狉犪狋犻狅狀犻狀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
 
重(0.3031g)间的差异性仍达极显著水平(狋=6.162,
犘<0.01)。
麻花秦艽千粒干重随开花后天数的延长表现出
“慢-快-慢”的“S”型变化趋势,经利用曲线方程可
直线化方法拟合,千粒重(狔)与开花后天数(狓)的“S”
型曲线符合 Logistic曲线方程 狔=0.3083/(1+
e2.8607-0.1226狓,犃=2.8607,犅=-0.1226),拟合指数
(犚2=0.9952)达到极显著水平(犘<0.01),表明该方
程可以客观地反映麻花秦艽籽粒灌浆充实规律。千粒
干重极限值犽为0.3083g,犃为初始千粒干重转换值
[狔′=ln(犽-狔)/狔,狔为千粒干重,犽为千粒干重极限
值],犅可反映出干物质积累速率。Logistic方程拟合
(图2和表1)表明,开花后13d内,籽粒鲜重迅速增
加,干物质逐渐积累,这一时期为渐增期。开花13d
后干物质积累速度加快,灌浆进入快增期,持续21d,
籽粒鲜重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籽粒平均每天千粒
干重增加20.7%。开花后23d左右(Logistic曲线拐
点,即方程直线化后与狓轴的交点处)籽粒干物质积
累速度达到最快(图2)。开花34d后籽粒干物质积累
高峰结束,灌浆进入缓增期,持续26d,籽粒鲜重开始
迅速下降,籽粒干物质继续积累,至开花后60d灌浆
过程全部结束(图1、图3和表1)。
2.2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速率的变化
在种子整个灌浆充实过程中,籽粒灌浆速率呈
“慢-快-慢”规律。花后3~18d灌浆速率呈缓慢上
升趋势,随着灌浆持续期的延长,灌浆速率迅速上升,
并在花后21d左右出现灌浆高峰(图3),这与Logis
tic方程估测的干重最大积累速度时期相一致(图2和表1),此后灌浆速率波动下降,到开花后30d左右出现第1
次灌浆低峰,而在此阶段阴雨天气较多,接着又波动回升,到开花34d左右出现第2次灌浆高峰,此后开始波动持
续下降。整个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在开花后第21~34天维持在较高水平,花后第34天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2.3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籽粒含水量及脱水速率的变化
麻花秦艽种子在整个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含水量随灌浆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脱水速率
随籽粒灌浆进程的递进呈先慢后快的动态趋势(图4)。开花后6~9d含水量迅速上升,籽粒鲜重显著增加(图
1),但干重积累较少,只占终干物质量的12.78%(图1)。花后9~18d籽粒含水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籽粒开始脱
水(图4),籽粒鲜重迅速增加,并于花后12d籽粒含水量达到最高(76.30%)(图1),与Logistic估计的干物质积
累高峰起始时间(花后第13天)基本吻合(表1),之后籽粒继续波动脱水,含水量持续降低。开花21d后籽粒脱
水加快,含水量直线下降,干物质继续积累,但积累速度减慢;开花后27d左右籽粒脱水最快(30.8%/d)。整个
种子灌浆过程中,籽粒含水量变化范围为7.85%~76.30%,含水量每下降1%,籽粒千粒干重增加0.0035g。
2.4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动态
开花后发育不同天数采收的麻花秦艽种子发芽率(犉=92.5,犘<0.01)、发芽势(犉=22.3,犘<0.01)和发芽
131第22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3年
指数(犉=88.0,犘<0.01)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三者的变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图5)。从开花至开花后21d内
采收的种子尚不具备发芽能力,开花后发育24d及以后的种子在种子着床后第10天开始发芽,且随着灌浆持续
时间的延长和灌浆进程的递进,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极显著提高,开花后第43天(8月30日)左右
采收的种子发芽率达到55.0%以上,发芽第12天发芽势接近15.0%。开花后第46天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发芽
势和发芽指数均经历1次下降,之后又持续显著提高,至开花后第52天左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大值,
略高于花后43d的水平,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狋=-0.5922,犘>0.05)。之后随着发育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麻花秦
艽种子发芽质量指标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3d内下降不显著(狋=0.4500,犘>0.05)。
表1 麻花秦艽千粒重积累与开花后天数配合犔狅犵犻狊狋犻犮方程估计的灌浆参数
犜犪犫犾犲1 犈狊狋犻犿犪狋犻狅狀狅犳犳犻犾犻狀犵狆犪狉犪犿犲狋犲狉狊犫犪狊犲犱狅狀犔狅犵犻狊狋犻犮犲狇狌犪狋犻狅狀犳犻狋狋犻狀犵1000狊犲犲犱
犱狉狔狑犲犻犵犺狋狑犻狋犺犳犻犾犻狀犵犱狌狉犪狋犻狅狀犻狀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
灌浆参数
Filingparameters
Logistic曲线方程Logisticequation:狔=犽/(1+e犃+犅狓)
犃=2.8607;犅=-0.1226;犓=0.3083;犚2=0.9953
灌浆高峰起始时间(狋1)Maximumfilingstarttime(d) 13
灌浆高峰结束时间(狋2)Maximumfilingendtime(d) 34
灌浆终期(狋3)Filingterminatingtime(d) 60
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时间(犜M)Timeofmaximumfilingrate(d) 23
最大灌浆速率(犞M)Maximumfilingrate(g/d) 0.0134
灌浆渐增期持续天数(犜1)Startfilingduration(d) 13
灌浆快增期持续天数(犜2)Fastfilingduration(d) 21
灌浆缓增期持续天数(犜3)Slowfilingduration(d) 26
图3 麻花秦艽种子日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
速率的动态变化
犉犻犵.3 犇狔狀犪犿犻犮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狋犺犲犳犻犾犻狀犵狉犪狋犲(犉犚)犻狀狅狀犲
犱犪狔犪狀犱狋犺犲犪狏犲狉犪犵犲犳犻犾犻狀犵狉犪狋犲(犃犉犚)
犻狀1000狊犲犲犱狅犳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
 
图4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充实过程中含水量和
脱水速率的变化动态
犉犻犵.4 犇狔狀犪犿犻犮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狑犪狋犲狉犮狅狀狋犲狀狋(犠犆)犪狀犱
犱犲犺狔犱狉犪狋犲狉犪狋犲(犇犚)犻狀1000狊犲犲犱
狅犳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
 
2.5 种子灌浆特性与发芽特性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2)显示,麻花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籽粒干重与鲜重、脱水速率、灌浆持续期和发芽指标均
呈极显著正相关(犘<0.01),与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犘<0.01)。种子含水量与灌浆持续期和发芽指标均
呈极显著负相关(犘<0.01)。种子脱水速度与发芽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犘<0.05)。灌浆持续期与发芽指标均
呈极显著正相关(犘<0.01)。
23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6
图5 麻花秦艽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发芽特性的变化动态
犉犻犵.5 犇狔狀犪犿犻犮狋狉犲狀犱狅犳犵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狋狉犪犻狋狊狅犳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狊犲犲犱狊犻狀狊犲犲犱犳犻犾犻狀犵狆狉狅犮犲狊狊
 
表2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特性与发芽特性的相关分析
犜犪犫犾犲2 犚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犳犻犾犻狀犵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狋狅犵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狋狉犪犻狋狅犳犌.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狊犲犲犱狊
指标
Indicators
灌浆持续期
Filingduration
千粒鲜重
1000seed
freshweight
千粒干重
1000seed
dryweight
含水量
Water
content
脱水速率
Dehydrate
rate
发芽率
Germination
rate
发芽势
Germination
power
千粒鲜重1000seedfreshweight 0.5953
千粒干重1000seeddryweight 0.9766 0.6976
含水量 Watercontent -0.9572 -0.3672 -0.9175
脱水速率Dehydraterate 0.6052 0.6639 0.6761 -0.5405
发芽率 Germinationrate 0.9298 0.4457 0.9080 -0.9555 0.5282
发芽势Germinationpower 0.9056 0.3674 0.8545 -0.9478 0.4985 0.9521
发芽指数Germinationindex 0.9302 0.4279 0.9005 -0.9604 0.5216 0.9976 0.9701
 注:表示在犘<0.01相关极显著;表示在犘<0.05相关显著(狀=19,d犳=17)。
 Note:meanssignificanceat犘<0.01;meanssignificanceat犘<0.05(狀=19,d犳=17).
3 讨论与结论
籽粒中的灌浆物质主要来源于开花后的光合产物[2021],灌浆物质的积累量必然与籽粒的库容量密切相关。
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渐增期形成大库容、快增期向库容中调运库容物质是保证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基础。千粒重可
反映种子的大小,其高低决定于灌浆速率和持续时间[8,22]。一般灌浆速度快,持续时期长,则籽粒饱满,千粒重
大。灌浆从开始到终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灌浆持续期。灌浆持续期长短受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大麦
(犎狅狉犱犲狌犿狏狌犾犵犪狉犲)籽粒灌浆受地域生态条件支配,温光作用特别明显[23]。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同一品种粒重差异
由灌浆速度决定,而不同品种粒重差异则由灌浆持续期长短造成[24]。药用植物掌叶大黄[8]和甘肃贝母[10]籽粒干
重与脱水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从形成小蒴果到成熟,千粒鲜重经
历了慢增期、快增期、稳增期和失水下降期,即千粒鲜重从开花后持续增加,至花后34d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
降到接近干重的水平。千粒干重的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籽粒形成期持续13d,干物
质积累量较少,灌浆速率为0.0058g/(d·千粒),千粒干物质积累量为0.0638g,籽粒增重缓慢;灌浆中期持续
21d,灌浆速度快,粒重迅速增加,灌浆速率为0.0099g/(d·千粒),千粒干物质积累量为0.1815g,对粒重贡献
最大(59.56%),为种子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浆后期持续23d,干物质积累缓慢,灌浆速率为0.0001g/
(d·千粒),干物质积累量(千粒)为0.0618g。在整个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呈 “慢-快-慢”的规律,8月8日
(花后21d)出现灌浆高峰,而在8月17日(花后30d)和27日(花后40d)因降雨出现2次低谷,这与石有太
331第22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3年
等[8]、郭凤霞等[10]对掌叶大黄和甘肃贝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整个灌浆期间,籽粒脱水速率随着灌浆持续时间
的延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籽粒含水量先上升后稳定下降,籽粒干重持续增加,至开花后52d籽粒干重趋于稳
定。籽粒干重与籽粒鲜重、脱水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说
明麻花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灌浆充实速率受天气的影响较大,而籽粒含水量受天气的影响较小。籽粒脱水速率
的加快和干物质积累的稳定是种子成熟的重要标志。
种子成熟度直接影响其田间出苗率,进而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若种子采收过早,种子灌浆充实不充足,
营养物质积累少,后熟效果差;采收过迟,种子发芽质量开始下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是衡量种子质量的关键
性指标,也是确定适宜采收期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扁蓿豆(犕犲犾犻狊狊犻犾狌狊狉狌狋犺犲狀犻犮狌狊)盛花后第33~36天荚果
和种子鲜重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到最小,含水量达到最小值(20%左右),种子开始形成硬实特性[25]。本研究结
果表明,在开花21d内采收的麻花秦艽种子基本不具备发芽率能力,开花21d后随着灌浆持续期的递进,发芽率
和发芽势均显著提高,在花后第43天(8月30日)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较大值,之后随天气状况出
现显著波动,这与石有太等[8]对掌叶大黄种子的研究结果相似。种子均能正常吸水,发芽质量指标与种子干重和
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秦艽种子不存在硬实特性,成熟度和灌浆
后期天气对秦艽种子发芽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大田观察到灌浆末期蒴果欲裂开时种子已成熟,此时种子含水率
为10%左右,为适宜采收期,即开花后第52天(9月8日)左右,茎秆尚未枯萎时选择晴天根据成熟情况分批采用
布袋采收为宜。由于秦艽种子寿命短,属中温萌发型,又具后熟特性,采收后应及时晾晒处理,地温达到20℃时
适时播种为宜。
致谢:甘肃陇原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陇原中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肃省卓尼县佛赐藏药材开发有
限责任公司提供协作,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08级本科实习生李瑞琦和石福汉参与部分试
验,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53254.
[2] 权宜淑.中药秦艽的本草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3):133.
[3] 刘丽莎,姜北岸.甘肃不同地区秦艽的龙胆苦苷含量比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0):706707.
[4] 陈垣,邱黛玉,郭凤霞,等.麻花秦艽开发利用探讨[J].中药材,2007,30(10):12141216.
[5] 马潇,朱俊儒,何禄仁,等.甘肃产秦艽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8):10
11.
[6] 李惠娟,王耀之.秦艽的胚胎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4,14(4):243248.
[7] 张西玲,王岚,刘丽莎.麻花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3):160161.
[8] 石有太,陈垣,郭凤霞,等.掌叶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3):178183.
[9] 赵洋,陈垣,郭凤霞,等.三年生当归不同节位花穗籽粒灌浆特性研究[J].中药材,2009,32(6):837840.
[10] 郭凤霞,常彦莉,林玉红,等.甘肃贝母种子灌浆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2):97102.
[11] 荆志宇,郭凤霞,陈垣,等.蒙古黄芪种子灌浆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1,20(1):161166.
[12] 董建勇,李广远,李长天.大叶秦艽抗炎、调节免疫有效部位的初步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1):1719.
[13] 张恩和,陈小莉,方子森.野生羌活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休眠技术研究[J].草地学报,2007,15(6):509514.
[14] 陈小莉,方子森,张恩和.甘肃羌活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J].草业科学,2005,22(1):13.
[15] 高凌花,方子森.甘肃野生羌活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J].草业科学,2007,24(9):1114.
[16] 赵玮,漆燕玲,李玉萍,等.秦艽人工驯化技术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1(7):600601.
[17] 全国种子总站(国家技术监督局总监).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18] 牛晓雪,董学会.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中国种业,2011,(2):4042.
[19] 徐向宏.试验设计与DesignExpert、SPSS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88.
43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6
[20] 周国勤,张应香,李宇峰,等.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1):51
54.
[21] 梁建生,曹显祖,张海燕,等.水稻籽粒灌浆期间茎鞘贮藏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4,8
(3):151156.
[22] 曾浙荣,庞家智,周桂英,等.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6,22(6):720727.
[23] 顾自奋,李金诚,翁训珠.灌浆强度和时间对大麦籽粒增重的影响[J].作物学报,1987,13(4):288295.
[24] 李绍长,盛茜,陆家惠,等.玉米籽粒灌浆生长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9,3(增):15.
[25] 王颖,侯宇,李晓宇,等.扁蓿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及硬实发生的关系[J].草业学报,2012,21(3):303307.
犃狊狋狌犱狔狅狀狋犺犲犳犻犾犻狀犵犱狔狀犪犿犻犮狊犪狀犱犵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狅犳犌犲狀狋犻犪狀犪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
MIYongwei1,2,CHENYuan1,GUOFengxia2,YANGYufeng3,CHENXiang4,5
(1.GansuKeyLaboratoryofCropGenetic&GermplasmEnhancement,CultivatedandIdentifiedLaboratory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Gansu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AridlandCrop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2.ColegeofLifeSciencesandTechnology,
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3.ZhuonixianfuciTibetMedicine
Co.,Ltd,Gannanzhou747000,China;4.KeyLaboratoryofDesertandDesertification,
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and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5.Longxi
ZhongtianPharmaceuticalCo.,Ltd,Dingxi7481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Flowerswerelabeledwithcardsonflowerblossomdaysof犌犲狀狋犻犪狀犪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plantscultivatedin
Zhuonicounty,Gannanprefecture,Gansu.Theseedweightandgerminationincapsulesoftheplantswere
measuredonceeverythreedaysafterflowerblossom.Filingdynamicsandgermin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
plantseedswerestudiedtoprovideatheoreticalandtechnicalbasisfordeterminingthebesttimetoharvest
seeds.Thefreshweightincreasedandreacheditsmaximumonthe34thdayfolowingblossom,andthenrap
idlydecreasedtoalevelnearitsdryweight.ThisfittedaLogisticequationwitharapidincreaseduring13-34
dafterblossomandfinishedchangingonthe60thday.Thegrainfilingrateshoweda‘slowfastslow’pattern
withtwoslowtimesbecauseofrain.Theseedsdehydratedincreasinglyfasterasfilingdurationincreasedand
thewatercontentdecreasedtotheendofthisprocess.Theseedgerminationratewashighest43dafterblos
somandshowedarelativelystablevaluewithprolongedfiling,exceptforrainandcloudyconditions.Theger
minationqualityindicatorsweresignificantlyandpositivelyrelatedtothegraindryweightandtheseedfiling
durationrespectively,andwerepositivelyrelatedtotheseeddehydrationratebutnegativelyrelatedtothewa
tercontentintheseeds.Altheaboverevealedthattheseedfilingprocesswasmostlyaffectedbyweatherand
seedmaturityaffectedthegerminationquality.Thebestharvesttimeshouldbe52-55dafterblossom(early
middleSeptember),duringwhichtimethewatercontentinseedsshouldbeabout10%andtheplantsshowing
nondissilientcapsules.Theseedsshouldbepickedbystageswithclothornylonbagsonsunnyday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犌犲狀狋犻犪狀犪狊狋狉犪犿犻狀犲犪;seeds;filingcharacteristic;germinationtrait;harvesttime
531第22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