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a novel disease——Angelica anthracnose

当归新病害——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研究



全 文 :书当归新病害———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研究
卞静1,陈泰祥1,陈秀蓉1,王涵琦1,杨小利1,王艳1,2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
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
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ITS基
因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已确定该病害是由束状炭疽菌危害引起的当归炭疽病。本研究系首次报道。经过室
内盆栽接种试验表明,针刺、灌根和喷雾接种均能发病,以针刺发病最重,其次为灌根处理,喷雾接种最轻,表明病
菌通过伤口、根部以及地上部分均可侵入;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
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且湿度的影响
大于温度影响。本研究为当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当归;炭疽病;病原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4)06026608
犇犗犐:10.11686/cyxb20140632  
  当归(犃狀犵犲犾犻犮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属伞形科当归属,其干燥的贮藏根是我国一味常用中药材,味苦、辛,性温,药用历史
悠久,在方剂中的应用频度甚高,素有“十药九归”之称[1]。由于其药用价值以及保健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
此在全国范围内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等省,陕西、贵州、湖北等省也有生产,尤以甘肃的
产量最大,年均种植5400hm2,总产量120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外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90%以
上,国内销售量占全国当归总产量的70%以上[2]。
关于当归病害国内报道有腐烂茎线虫(麻口)病、根腐病、褐斑病、菌核病、锈病和白粉病6种[37],近年来甘肃
省由于种植面积扩大,病害逐年加重,其中当归腐烂茎线虫(麻口)病和根腐病已成为造成当归产量下降,品质变
劣的主要因素之一。2012年笔者在甘肃省当归病害调查中发现,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岷县、漳县等当归种植
区,自7月初开始可见,在当归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干枯死亡现象较普遍,根据症状,初步认为可能是当归炭疽病,
但查阅资料,未见有关此病的报道。2013年经系统调查发现,8月初以后症状表现明显,发病普遍,如渭源县会川
镇发病率约为44%、漳县大草滩约为55%、岷县麻子川约为65%,至9月中旬则均达到100%,但各地不同地块
严重程度有差异,因此,笔者对其病害症状、病原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病规律、传播方式及条件等进行了较系
统的研究。本研究仅报道病害症状、病原学鉴定以及发病规律、传播方式及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旨意为此病的防
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
pH自然。
当归汁液培养基:当归叶1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自然。
266-273
2014年12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3卷 第6期
Vol.23,No.6
收稿日期:20131023;改回日期:20131112
基金项目: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1101)资助。
作者简介:卞静(1989),女,陕西富平人,在读硕士。Email:bianyao0331@163.com
通讯作者。Email:chenxiurong@gsau.edu.cn
马铃薯琼脂蔗糖培养基(PSA)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自然。
察氏培养基:NaNO32g、KCl0.5g、FeSO40.01g、K2HPO41.0g、MgSO4·7H2O0.5g、琼脂15g、蔗糖
30g、蒸馏水1000mL。
1.1.2 供试仪器 主要仪器有NIKON光学显微镜,NIKON图像分析系统,BI2000图像分析系统,Bioneer水
平凝胶电泳装置,BioneerPCR热循环仪,Bioneer凝胶成像系统,Biometra高速冷冻离心机,pHS3C精密数显酸
度计、Apresys温湿度记录仪等。
1.1.3 供试试剂 主要试剂有Rnase,ProteinaseK,PCRMasterMix,Marker购于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通
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由上
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合成。
1.2 试验方法
1.2.1 采样时间和方法 于2012年7,8月至2013年7,8月由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漳县、岷县各当归主产区
调查发病率和严重度,同时进行症状描述,并采集典型病株,备用。
1.2.2 病原菌分离纯化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将典型病株茎部切成0.4cm见方小块,用1%的升汞消毒1
min,无菌水冲洗3次,分别置PDA、PSA、察氏和当归汁液平板培养基上,每皿接种5块,置25℃下培养7d后纯
化,编号,置4℃保存备用[8]。
1.2.3 致病性测定 当归种子浸泡后,盆栽育苗,待植株长到约20cm高,并长出5个茎秆以上时,进行致病性
测定[910]。采用针刺法接种,即用针轻轻刺伤健康的当归植株的茎基部,将当归汁液培养基培养的纯菌种,配制
成分生孢子浓度为3×106 个/mL悬浮液浇灌于刺伤部位,用蘸灭菌水的棉球包在接种部位保湿,同时以刺伤健
康植株浇灌无菌水后保湿作为对照,处理与对照均接种10株,保湿24h后,置于室温下,每隔2d观察其发病情
况。待发病后对其病株进行镜检和再分离,并计算发病率。
1.3 病原菌的鉴定
1.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将分别在PDA、PSA、察氏和当归汁液4种平板培养基保存的菌株转接后,置
25℃下培养,7d后观察菌落性状,镜检菌丝颜色、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形态,观察是否产生刚毛,测量100个分
生孢子及50个分生孢子盘的大小及刚毛的长度,并显微拍照,根据病原形态、大小,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病原鉴
定[1112]。
1.3.2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 将菌株转接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7d后,挑取菌丝块接入PDA液
体培养基中,置25℃,120r/min的恒温振荡箱培养7d,用灭菌的纱布过滤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
滤纸吸干水分,保存备用,参考张俊忠[13]的方法提取DNA。参考相关文献[1417],选择ITS1(5′TCCGTAG
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作为扩增引物,由上海生物公司合成引
物。PCR反应在PCR扩增仪上进行,PCR反应体系为50μL,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min,循环1次;
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1min,循环30次;最后72℃延伸10min。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
PCR产物进行检测。PCR扩增产物用上海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进行纯化,并由其对纯化产物直接测序。将序
列与GenBank中相关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1.4 发病规律研究
1.4.1 侵入途径 盆栽当归苗,选择高约20cm,分支多于5个茎秆的健株用于试验。将纯培养的菌株配成浓
度为3×106 个/mL的菌悬液,分别采用针刺、灌根和喷雾3种方式进行接种,每处理10株。针刺接种:即用灭菌
的细昆虫针在茎基部轻微刺伤,将菌悬液浇灌于刺伤部位,用棉球蘸取无菌水保湿接种部位,同时以针刺茎基部,
用无菌水浇灌刺伤部位并保湿的植株作为对照;灌根接种:即直接将菌悬液灌入根部,以无菌水浇灌的植株为对
照;喷雾处理:即将菌悬液均匀喷洒于整株植物,并套塑料袋保湿,同时以喷无菌水同样保湿植株为对照,以上处
理均保湿24h后置于室温下,观察其发病情况,统计不同接种方式的发病率,确定该病原菌的侵入途径。
762第23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4年
1.4.2 田间发病进程 2013年在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新城村唐家滩发病田块进行发病规律调查,自8月11日
起,每7d定点调查1次,共调查7次,每次随机调查100株,观察发病进程,统计每株当归植株茎秆的发病率及
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病害分级标准,查阅相关资料[18]制定如下:0级:无病;1级:轻微发病,茎秆上有零星病
斑,病斑面积占茎秆表面积的5%以下;3级:轻度发病,病斑面积占茎秆表面积的6%~50%;5级:中等发病,病
斑面积占茎秆表面积的50%以上;7级:高度发病,50%以上的茎秆枯死发黑;9级:严重发病,整株枯死,并在茎
秆上密生小黑点。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
调查总数×最高值代表值 ×100
1.4.3 病害与温、湿度的相关性 在发病规律调查田块放置Apresys自记温湿度记录仪,设置每h记录1次田
间,自动测定田间小气候温、湿度变化情况,做出日均气温、湿度变化曲线,结合发病率及严重度调查结果进行回
归分析[19],作出回归方程,分析病害发生情况与田间温湿度的相关性。
1.5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2003和DPS6.55软件进行统计及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图1 病害症状
犉犻犵.1 犇犻狊犲犪狊犲狅犳狊狔犿狆狋狅犿狊
   a.发病初期(外层茎秆开始死亡)Theinitialstageofthedisease(The
outerstembegantodie);b.发病后期(外部茎秆全部死亡,仅留中心新
生茎秆)Thelatestageofthedisease(Alexternalstemweredie,leav
ingcenternewstem);c.茎部病斑(1.初期;2.中期;3.后期)Thedisease
spotsofstem(1.Initialstage;2.Midterm;3.Latestage);d.茎秆上
产生的小黑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Thesmalblackspotsonthestem
(Pathogenicbacteriaofacervulus).
2.1 病害症状
2012年至2013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此病一般
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
病高峰,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如图1所示,发病
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
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
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
颗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
2.2 致病性测定
挑选典型纯化菌株(编号T1),针刺接种到健康的
当归植株20d后,植株均陆续开始发病,而对照未发
病(图2a)。镜检茎秆上的小黑点,均为已形成的分生
孢子盘,与病株上的分生孢子盘形态一致(图2b,c)。
对发病植株进行再分离,获得菌株的培养形状、分生孢
子形态与原接种菌株一致,因此可确定该菌株为致病
菌。
2.3 病原菌的鉴定
2.3.1 病原菌培养性状 分别在4种培养基上培养,
菌落形态及颜色有差异,如图3所示,在PDA、PSA和
当归浸汁液培养基菌落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异,菌落
初期均为白色,后期在PDA上菌落变为黑色,在PSA上菌落变为黑褐色,在当归汁液培养基上菌落则为白色,菌
丝稀疏且产生大量灰黑色小颗粒,而在PDA、PSA培养基均未见小颗粒;在察氏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菌丝稀疏,
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其他3种,也未见小颗粒。镜检培养的组织,在察氏和PDA培养基的组织,仅看到菌丝而未见
分生孢子;在PSA培养基上虽能产生孢子但数量很少,未见分生孢子盘;仅在当归浸汁液上镜检到大量的分生孢
子,并且产生分生孢子盘,因此,当归浸汁液培养基为病原菌生长的适宜培养基。
86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6
图2 致病性测定
犉犻犵.2 犚犲狊狌犾狋狊狅犳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犻犮犻狋狔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
 a.病株与对照ThesickplantsandCK;b.茎秆症状Thesymptomsofstem;c.镜检茎秆上分生孢子盘的形态Microscopytheappearanceofacervu
lusonthestem.
图3 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犉犻犵.3 犆狅犾狅狀犻犲狊狅狀狋犺犲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犿犲犱犻犪犳狅狉犿狊
a.菌落正面 Thefrontofthecolony;b.菌落背面Thebackofthecolony.
2.3.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镜检和测量当归培养基
图4 形态学鉴定
犉犻犵.4 犚犲狊狌犾狋狊狅犳犿狅狉狆犺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
   a.菌落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盘Acervulusonthecolony;b.2种类型的
孢子Twotypesofspore;c.分生孢子盘外形Theappearanceofacervu
lus;d.刚毛形态Theappearanceofseta.
上的菌丝、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以及刚毛。结果表
明,菌丝无色,有隔膜具分枝;分生孢子盘为黑褐色,大
小为50~400μm,周围有黑色刚毛,刚毛长度为45~
200μm,顶端尖基部宽4~8μm,有0~7个隔膜;分生
孢子有2种形态,一种孢子为新月形,两端尖,无色透
明,单胞,中间有一个油球,孢子大小为(18.0~24.5)×
(3.5~5.0)μm,另一种孢子为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
透明,单胞,孢子大小为(9.7~16.5)×(2.5~4.0)
μm(图4)。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7],初步确定该病病原
菌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的束状炭疽
菌(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Grove)。
2.3.3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 将菌株的
PCR扩增产物测序、校对、剪切和拼接,获得全长550
bp序列 (图5)。将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图6),结果表明,该菌的
ITS与已登录的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 的ITS同源性均为99%。
962第23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4年
  综合上述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结果表明,甘肃
图5 犘犆犚电泳检测结果
犉犻犵.5 犈犾犲犮狋狉狅狆犺狅狉犲狊犻狊狉犲狊狌犾狋狊狅犳犘犆犚
 
省当归炭疽病病原菌为束状炭疽菌(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
犱犲犿犪狋犻狌犿,Grove)。
2.4 发病规律研究
2.4.1 侵入途径 采用3种不同方式接种健株,15d
后针刺接种的植株先发病,最初在茎部产生浅褐色病
斑,后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条形病斑,叶片逐渐枯死,
造成植株干枯死亡,茎部产生小黑点;18d后灌根的
植株开始发病,症状与针刺接种的相同;20d后喷雾
处理的植株开始发病,但发病率略低于其他两种处理,
症状同针刺接种的。30d后统计发病率,结果表明,
针刺接种10株全部发病;灌根接种10株,8株发病;喷雾接种10株,5株发病;对照株均未发病(图7)。以上结
果说明,该病原菌可通过植物伤口、根部及地上部分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危害,伤口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
图6 犜1 菌株的狉犇犖犃系统发育树
犉犻犵.6 狉犇犖犃狆犺狔犾狅犵犲狀犲狋犻犮狋狉犲犲狅犳狊狋狉犪犻狀犜1
 
图7 室内盆栽传播方式
犉犻犵.7 犜犺犲犿狅犱犲狅犳狋狉犪狀狊犿犻狊狊犻狅狀狅犳犻狀犱狅狅狉狆犾犪狀狋狊
   a.3种接种方式Threekindsofinoculationmethod;b.针刺处理与对
照PuncturingandCK;c.灌根处理与对照RootirrigationandCK;d.
喷雾处理与对照SprayingandCK.
2.4.2 田间发病进程 6月调查时,田间仅有零星发
病,但症状不典型,也未见病症,不能确定为炭疽病危
害所致。进入8月,出现典型症状后开始进行发病进
程调查。由图8可以看出,从6月开始发病到8月11
日调查时,田间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4%和
24%,随后发病率稳定增长,9月1日,发病率已高达
87%,仅仅20d的时间,发病率增长了43%,到9月
15日发病率已达到100%;病情指数在8月11日至8
月25日近半个月的时间增长了15%,而从8月25日
到9月1日仅仅6d时间,病情指数高达68%,随后病
情增加缓慢,9月15日后病情指数不再增加,由此可
见,8月11日至9月初是病害普遍发生时期,8月下旬
病害严重度显著加重,这与该时间段田间的温湿度有
一定的关系。
2.4.3 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的相关性 经调查,试
0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6
验地块的日均气温变化见图9,夜间平均气温变化见图
图8 田间发病进程
犉犻犵.8 犜犺犲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犲狊犻狊狉犲犵狌犾犪狉犻狋狔犻狀狋犺犲犳犻犲犾犱 
10。由图9可见,从8月13日至9月23日测定的43
d中,日均气温为10~27℃,夜间平均气温则为5~
15℃。而在8月13日至9月1日中,发病率不断增长
时,白天日均气温为16~25℃,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
笔者测定病菌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一致。
经调查,试验地块的日均湿度变化见图11,夜间
平均湿度变化见图12。在8月13日至9月23日调查
的43d中,日均湿度高于90%的有27d,夜间平均湿
度高于95%的共有40d,可见该地区相对湿度普遍
高,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8月25日后,日、夜湿度
明显增高,日均湿度为87%~100%,而夜间平均湿度
则均高达95%~100%,这与笔者测定的病原菌孢子萌发需要95%以上相对湿度相一致,此时湿度有利于病菌孢
子的萌发和生长,加重了危害。
图9 日均气温变化
犉犻犵.9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犱犪犻犾狔犪狏犲狉犪犵犲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
 
图10 夜间平均气温变化
犉犻犵.10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犪狏犲狉犪犵犲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犪狋狀犻犵犺狋
 
图11 日均湿度变化
犉犻犵.11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犱犪犻犾狔犪狏犲狉犪犵犲犺狌犿犻犱犻狋狔 
图12 夜间平均湿度变化
犉犻犵.12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犪狏犲狉犪犵犲犺狌犿犻犱犻狋狔犪狋狀犻犵犺狋 
采用DPS6.55软件对当归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与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等进行回归分析。其相关性分别
可用以下回归方程表述:犢=2.362犡1-1.536,狉1=0.907;犢=2.230犡2-1.192,狉2=0.942。犢=0.629犡1+
172第23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4年
0.746犡2-22.976,狉=0.986。犢 为病情指数;犡1 为平均气温;犡2 为平均相对湿度;狉1 为病情指数与平均气温的
相关系数,狉2 为病情指数与平均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回归分析表明,田间当归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与平均气温、
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狉为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同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因此从
影响程度来看,病情指数受湿度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与室内生物学特性测定相一致。
3 讨论
3.1 当归炭疽病及其病原
查阅相关资料[2021],当归属植物的炭疽病在国外有报道,分别危害当归属中的白芷(犃狀犵犲犾犻犮犪犱犪犺狌狉犻犮犪)和
川姜活(犃狀犵犲犾犻犮犪狊狔犾狏犲狊狋狉犻狊),而当归炭疽病在国内仅有1次简单报道[22],但其病原与本研究不是同一个属,且未
进行详细的鉴定及研究,查阅其病原分子序列与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 没有相似性,国外则未见报道。因此
本研究系首次报道。据报道[2325],炭疽菌属的成员寄主范围广,它们可寄生或腐生于不同科属植物上,如束状炭
疽菌可侵染葡萄(犞犻狋犻狊狏犻狀犻犳犲狉犪)、萝卜(犚犪狆犺犪狀狌狊狊犪狋犻狏狌狊)、薯芋(犇犻狅狊犮狅狉犲犪犵狉犪狀犱犻犳狅犾犻犪)、大丽花(犇犪犺犾犻犪狆犻狀
狀犪狋犪)、知母(犇犪犺犾犻犪狆犻狀狀犪狋犪)、枸杞(犔狔犮犻狌犿犮犺犻狀犲狀狊犲)、玉竹(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狅犱狉犪狋狌犿)、菠菜(犛狆犻狀犪犮犻犪狅犾犲狉犪犮犲犪)
以及曼陀罗(犇犪狋狌狉犪狊狋狉犪犿狅狀犻狌犿)等不同科属植物,引起炭疽病。而Grove[27]报道,束状炭疽菌仅寄生在枯死的
茎秆和叶片,但本研究表明,将当归炭疽病菌接种当归健株,引起发病较重,田间调查亦表明,此菌危害当归后,发
病普遍且较重,可见此菌的致病性较强,与Grove[27]报道的有差异。另外,杨连娟和徐红[28]报道,束状炭疽菌在
PDA上能够产生大量孢子,并且相关资料表明,多种植物的炭疽病菌均可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并产孢[2831]。而
本试验菌株在当归汁液培养基上产生大量孢子且产生分生孢子盘,在PSA培养基上仅能产生少量孢子,而在
PDA不产孢。由此可见,本试验的当归炭疽病菌在致病性和生理特性上与其他寄生植物上有差异,此菌能否侵
染其他植物,是否有生理分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侵入途径
郭彩霞和迟晓红[29]报道,万年青炭疽刺盘孢菌(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犿狅狀狋犲犿犪狉狋犻狀犻犻)接种14d后有伤口的叶片开
始发病,17d后没有伤口的叶片也开始发病,室内接种试验比室外早2d。朱桂宁和蔡健和[30]报道山药炭疽病病
原菌(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犵犾狅犲狅狊狆狅狉犻狅犻犱犲狊)也可侵入有伤口和无伤口的叶片。范永山和刘海英[31]等报道,唐山绿宝
石炭疽病菌(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犵犾狅犲狅狊狆狅狉犻狅犻犱犲狊)喷雾接种7d后开始发病。本试验采用针刺、灌根和喷雾3种接种
方式均能使健株发病,但针刺造成伤口有利于发病,与上述报道一致。因此,在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时应尽量避免
机械损伤,注意田间防虫,以减少病害危害。灌根接种发病较重,说明该病原菌可以通过土壤带菌,从根部或茎基
部侵入。笔者在田间调查发现,重茬地的发病率高,这说明病菌可在田间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造成土壤中病
原菌积累,发病加重,因此,建议采取轮作倒茬、精耕细作、深翻土壤、清除带病当归残体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江弘,杨崇仁.当归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359365.
[2] 王琼.浅谈岷县发展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优势[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12):4243.
[3] 陆家云.药用植物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 韩金生.中国药用植物病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0243.
[5] 宫喜臣.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226232.
[6] 傅俊范.药用植物病害防治图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9.
[7] 孔庆岳.北方中药材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报社,1991.
[8]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9] 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4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325.
[10] 姜红霞,杨成德,薛莉,等.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4):123131.
[11] 戴方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2] 傅俊范.药用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3] 张俊忠.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2):124132.
[14] 孙广宇,宗兆锋,王建明,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329.
2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6
[15] 董建力,惠红霞,黄丽丽,等.小麦全蚀病抗性鉴定方法的优化及抗源筛选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7(3):158161.
[16] 吕和平,魏晖,漆永红,等.甘肃省嘉峪关市洋葱鳞茎软腐病病原鉴定[J].草业学报,2013,22(8):153159.
[17] 高晓星,满百膺,陈秀蓉,等.东祁连山线叶嵩草内生细菌X4的产吲哚乙酸、解磷、抗菌和耐盐特性研究及分子鉴定[J].
草业学报,2013,22(8):137146.
[18]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46.
[19] 姚士桐,陆志杰.春季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0):194198.
[20] ChoWD,ShinHD.ListofPlantDiseasesinKorea(Fourthedition)[M].KoreanSocietyofPlantPathology,2004.
[21] LotzWinterH,HofmannT,KirschnerR,犲狋犪犾.FungiinthebotanicalgardenoftheUniversityofFrankfurt[J].Z.Mykol,
2011,77:89122.
[22] 黄俊斌,周茂繁,赵纯森.四种药用植物炭疽病的病原鉴定[J].湖北植保,1998,(3):911.
[23] 郑怀舟.浅谈植物炭疽病[J].生命世界,2002,(3):4244.
[24] KeisukeTomiokal.Anthracnoseof犘狅犾狔犵狀犪狋狌狉狀犳犪犾犮犪狋狌狉狀causedby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J].JournalofGeneralPlant
Pathology,2008,74(5):402404.
[25] SatoT,MutaT.AnthracnoseofJapaneseradishcausedby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J].JournalofGeneralPlantPatholo
gy,2005,71(5):380383.
[26] WashingtonWS,IrvineG.Firstrecordofanthracnoseofspinachcausedby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inAustralia[J].Aus
tralasianPlantPathology,2006,35(1):489491.
[27] GroveWB.Coletotrichumdematium[J].NeworNoteWorthyFungi,1975,56:340346.
[28] 杨连娟,徐红.束状刺盘孢的体外培养条件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1):2022.
[29] 郭彩霞,迟晓红.万年青炭疽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江西植保,2009,32(4):160163.
[30] 朱桂宁,蔡健和.广西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6):572577.
[31] 范永山,刘海英.唐山绿宝石炭疽病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6):6467.
犘犪狋犺狅犵犲狀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狅犮犮狌狉狉犲狀犮犲狉犲犵狌犾犪狉犻狋狔狅犳犪狀狅狏犲犾犱犻狊犲犪狊犲
———犃狀犵犲犾犻犮犪犪狀狋犺狉犪犮狀狅狊犲
BIANJing1,CHENTaixiang1,CHENXiurong1,WANGHanqi1,YANGXiaoli1,WANGYan1,2
(1.ColegeofPrataculturalScience,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Grassland
EcosystemofEducationMinistry,PrataculturalEngineeringLaboratoryofGansuProvince,
SionU.SCentersforGrazinglandEcosystemSustainability,Lanzhou730070,China;
2.GansuCo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Asuspectedanthracnosediseaseon犃狀犵犲犾犻犮犪stemswasfoundinthemainproducingareasinGansu
provincein2012and2013.Themajordamageofthisdiseaseistotheplantstem.Intheinitialstagesofthe
disease,manylightbrownspotsappearonstems,andthenexpandtodarkbrownrectangularlesions,leaf
chlorosisandwilting.Stemsgradualydryupfromoutsidetoinside,abundantblackacervuliappearonthe
spots,andthentheplantdies.Throughpathogenicitytesting,morphologyandITSsequenceanalysiswede
terminedthatthepathogenof犃狀犵犲犾犻犮犪anthraxis犆狅犾犾犲狋狅狋狉犻犮犺狌犿犱犲犿犪狋犻狌犿.Asfarasweknow,thisstudyis
thefirstreportforthisdisease.Aninoculationtestusingpottedplantsindoorsshowsthatpuncturing,rootir
rigationandsprayingwithconidialsuspensionalcancausedisease.Puncturingcausedthemostseveresymp
toms.Sprayingwithsuspensioninducedthelightestsymptoms.犆.犱犲犿犪狋犻狌犿caninfect犃狀犵犲犾犻犮犪through
wounds,rootsandaerialparts.ThisdiseasefirstappearsinmidorlateJune,andincidencepeaksinlateAu
gustorearlySeptember.Fieldtemperatureandrelativehumidityaresignificantlypositivelycorrelatedwith
diseaseincidenceandseverity,suggestingthathightemperatureandhighhumiditypromoteprogressofthein
fection.Theimpactofhumidityondiseasedevelopmentisgreaterthantemperature.Thisstudyprovidesaba
sisfordevelopingpreventionandcontrolmethodsfor犃狀犵犲犾犻犮犪anthrax.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犃狀犵犲犾犻犮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Anthracnose;pathogenidentification
372第23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