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lgorithm improvements for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FPAR and maximum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及最大光能利用率算法的改进



全 文 :书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及
最大光能利用率算法的改进
王保林1,2,王晶杰2,杨勇2,常书娟2,陈喜梅2,刘爱军1,2
(1.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 通辽028043;2.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植被冠层对入射光有效辐射的吸收系数 (FPAR)和最大光能利用率是NPP模拟的重要参数。利用光量子
仪实测了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根据 NDVI与FPAR之间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2个
FAPR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实测的FPAR值与模型估算的FPAR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个模型的
估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中采取求均值后计算了我国草原的FPAR,并与NASA-FPAR产品进
行了嵌套和互补,形成全国完整的草原FPAR空间分布图。同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中国草原
18大类分类结果为基础单元,对中国草原18大类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输入
NPP模型后,改善了NPP估算精度,在大类尺度上,总体预测精度为85.71%。
关键词: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最大光能利用率;算法
中图分类号:Q9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5022009
犇犗犐:10.11686/cyxb20130526  
  在光能利用率模型中,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是2个决定性因子,而植被冠层对入射光有效辐射的吸收
系数 (FPAR)则尤为重要,因此,基于FPAR的模型已展示出诱人的前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植物吸收的光
合有效辐射已能够通过遥感方式获取[1,2]。
光合有效辐射植被吸收分量(fractionofabsorbed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FPAR)是指植被光合
作用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比例。基于遥感数据计算的FPAR,是将遥感数据引入NPP光能利用率模型的主要
途径。植被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取决于FPAR,用公式APAR(狓,狋)= RS(狓,狋)×0.5×FPAR(狓,狋)表示[3]。
式中,RS(狓,狋)是狋月像元狓处的太阳总辐射量(MJ/m2);FPAR(狓,狋)为植被层对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
calyactiveradiation,PAR)的吸收比例;常数0.5表示植被所能利用的太阳有效辐射(波长为0.4~0.7μm)占
太阳总辐射的比例。
植物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是一个与植物群体生理相关的重要参数,是生态系统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
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大气模型、生物地理化学模型、生态模型等的重要参量[411]。
目前,国际上已有成熟的FPAR遥感产品出现,如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FPAR数据产品。MO
DIS-FPAR 产品的2个主要算法是辐射传输模型和植被指数经验模型。当辐射传输模型不能较好的反演
FPAR时,通过与植被指数关系的经验模型来计算FPAR,同时提高获取FPAR估算精度的方法研究一直是重
要的研究方向[12,13]。
目前国内外关于FPAR的研究多集中于FPAR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方面[13,14]。FPAR估算方法改进和
精度提高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15,16]。Huemmrich等[17,18]从SALL (Seatteringby
ArbitrarilyIncUnedLeaves,来自任意倾角叶的散射)模型研究得出,在太阳天顶角小于60°和叶面积指数(LAI)
为0.05~2.00时,FPAR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呈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Myneni等[19]的研究表明,
220-228
2013年10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2卷 第5期
Vol.22,No.5
收稿日期:20121217;改回日期:20130320
基金项目:农业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60),林业行业科研专项(20120420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1A4010001)和基于高光谱遥感数
据的典型草原冠层光合有效吸收分量的估算方法研究(2013MS0413)资助。
作者简介:王保林(1982),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在读硕士。Email:wangbaolinnm@163.com
通讯作者。Email:liuaj_81@163.com
NDVI和FPAR呈近线性函数关系。Roujean和Breon[20]的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当植被覆盖较少时,差
值植被指数(DVI)与FPAR具有近线性相关关系,而在全覆盖植被情况下,NDVI能够更好地估计FPAR,而重
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在任何植被覆盖情况下,都与FPAR具有近线性关系。
很多文献都表明,植物最大光能利用率ε取值为0.389gC/MJ,这一取值源自Potter和Randerson[21]的研
究,该研究认为全球植被的最大光能转化率为0.389gC/MJ。Running等[22]在研究生理生态模型(Biome-
BGC)时,规定了陆地各生态系统最大光能利用率(εmax)取值(表1),其中草地植被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为
0.608gC/MJ。
柳梅英等[23]在估算那马斯河流域植被碳储量时,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单元赋予不同的最大光能转化率取
值。同时她们认为,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不仅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植被覆盖均匀度影响。多年来,针
对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争议不断,许多研究以证伪的方法说明这一取值的不合理,从不同角度计算出适应某一区
域的最大光能转化率[24,25]。但是,这一取值至今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本研究根据草原NPP(净初级生产力)估算中的精度问题,对FAPR和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优化和改进,使
其在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草地区NPP时能更接近实际状况。
表1 不同植被类型的最大光能利用率
犜犪犫犾犲1 犜犺犲犿犪狓犻犿狌犿犾犻犵犺狋狌狊犲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ε犿犪狓)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狏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狋狔狆犲狊 gC/MJ
常绿针叶林
Evergreen
needleleaved
forest
常绿阔叶林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落叶针叶林
Deciduous
forest
落叶阔叶林
Broadleaved
deciduous
forest
混交林
Coniferousand
broadleaved
mixedforest
落叶灌丛及稀树
草原Deciduous
shruband
Savanna
林缘草甸
Forest
meadow
矮林灌丛
Coppice
forest
shrub
草地
Grassland
耕地
Farmland
其他类型
Other
1.008 1.259 1.103 1.004 1.116 0.768 0.774 0.888 0.608 0.604 0.389
1 材料与方法
1.1 遥感数据
使用的 MODIS-NDVI/FPAR数据为2010年 MODIS/Terra_1km--16DAY_FPAR及NDVI/LAI。数
据来自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戈达德地球科学中心(GoddardEarthScience,GES),其数据信息服务
中心(DataandInformationServicesCenter,DISC)和分布式活动存档中心(DistributedActiveArchiveCenter,
DAAC)(http://daac.gsfC.nasa.gov/)提供数据产品的免费分发、订购服务。利用 MODIS站点提供的 MRT
(TheMODISReprojectionTool)投影工具软件,将上述数据镶嵌合成为全国区域的 MODIS-NDVI/FPAR/
LAI影像。转换为我国常用Albers等积圆锥投影。
1.2 地面测量光合有效辐射实验地选择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PAR)测量的试验地选择在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周围,植被类型为以大针茅建群的大针
茅(犛狋犻狆犪犵狉犪狀犱犻狊)+冰草(犃犵狉狅狆狔狉狅狀犮狉犻狊狋犪狋狌犿)+羊草(犃狀犲狌狉狅犾犲狆犻犱犻狌犿犮犺犻狀犲狀狊)草地型。
1.3 光合有效辐射地面测量
光合有效辐射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191SA线性光量子传感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自动直接记
录,输出单位为辐射通量密度(W/m2)。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日照和太阳高度角,设定3个时间段进行观测,
8:00-12:00,12:00-16:00,16:00-20:00,观测频率为每隔2h测量并自动记录1次数据,每次测量并记录的4
个参数包括冠层接收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反射(ρPAR)、透射(PARtrans)和土壤(地表)反射(PARsoil)。观
测日期为2011年5—9月,每月观测2次,10—15日和16—30日分别进行1次。观测重复次数为10次。
测量PAR和ρPAR时,将光量子仪的传感器放置距离冠层顶部0.5~1.0cm处,测量PARsoil和PARtrans时
将传感器分别放置在距离地面0~0.5cm处。
12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1.4 地面测量光合有效辐射数据处理
光合有效辐射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包括被植被冠层吸收部分,被直接反射和穿过冠层后被冠层反射回大气部
分,被土壤吸收部分。因此,Eduardo等[16]给出了植被光合作用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部分的计算公式为:
犃犘犃犚=犘犃犚-ρ犘犃犚-(犘犃犚trans-犘犃犚soil) (1)
式中,犃犘犃犚是植物所能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photosyntheticactiveradiation);犘犃犚是指太阳辐射中
能被绿色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到达植被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
ρ犘犃犚是植被冠层反射的光合有效辐射;犘犃犚trans是穿透植被冠层到达地表的光合有效辐射;犘犃犚soil是土壤表面
反射的光合有效辐射;(犘犃犚trans-犘犃犚soil)是土壤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1.5 光合有效辐射(APAR)及光合有效吸收分量(fPAR)的计算
光合有效辐射(APAR)采用公式(1)计算,光合有效吸收分量(fPAR)=APAR/PAR,采用公式(7)计算。需
要说明的是,利用光量子仪测量得到的是瞬时PAR分量,因此,需要采用积分求算光合有效辐射的时段PAR(p)
和日值PAR(d)、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时段值APAR(p)和日值APAR(d),进而计算获得光合有效吸收分量
日值fPAR(d)。
光合有效辐射日值计算公式如下:
犘犃犚(犱)=∫
狋12
狋8
{犘犃犚(狆1)}d狋+∫
狋16
狋12
{犘犃犚(狆2)}d狋+∫
狋20
狋16
{犘犃犚(狆3)}d狋 (2)
式中,∫
狋12
狋8
{犘犃犚(狆1)}d狋、∫
狋16
狋12
{犘犃犚(狆2)}d狋、∫
狋20
狋16
{犘犃犚(狆3)}d狋分别是8:00-12:00,12:00-16:00,16:00-
20:00这3个时段的光合有效辐射时段值。
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时段值计算公式如下:
犃犘犃犚(狆1)=∫
狋12
狋8
{[犘犃犚(狋)-ρ犘犃犚(狋)]-[犘犃犚trans(狋)-犘犃犚soil(狋)]}d狋 (3)
犃犘犃犚(狆2)=∫
狋16
狋12
{[犘犃犚(狋)-ρ犘犃犚(狋)]-[犘犃犚trans(狋)-犘犃犚soil(狋)]}d狋 (4)
犃犘犃犚(狆3)=∫
狋20
狋16
{[犘犃犚(狋)-ρ犘犃犚(狋)]-[犘犃犚trans(狋)-犘犃犚soil(狋)]}d狋 (5)
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值计算公式如下:
犃犘犃犚(犱)=犃犘犃犚(狆1)+犃犘犃犚(狆2)+犃犘犃犚(狆3) (6)
光合有效吸收分量日值fPAR(d)的计算公式:
犳犘犃犚(犱)=犃犘犃犚
(犱)
犘犃犚(犱)
(7)
1.6 FPAR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线性方程
根据NASA提供的对照表,建立了NDVI-FPAR回归方程。
犉犘犃犚=
min[1.16×犖犇犞犐-0.0439,0.9] (犖犇犞犐>0.075)
0               (犖犇犞犐≤0.075


烆 )
(8)
1.7 FPAR与植被指数(VI)的线性方程
假设当地表被植被完全覆盖时,FPAR达到最大值,其值接近于1(假定此值为0.95),而对于无植被地段,
FPAR最小,令其为0.001。这时FPAR与VI的关系用下式表示:
犉犘犃犚=(犞犐-犞犐犻,min)(0.95-0.001)/(犞犐犻,max-犞犐犻,min)+0.001 (9)
式中,犞犐犻,max对应着犻植被类型当犉犘犃犚 达到最大值时的犖犇犞犐值,犞犐犻,min对应于犻植被类型当犉犘犃犚 最小时的
犖犇犞犐值。犞犐和犖犇犞犐之间存在如下换算关系:
犞犐=(1+犖犇犞犐)/(1-犖犇犞犐) (10)
基于上述2种方法,利用16d合成的 MODIS-NDVI遥感影像数据,生成了2011年5月-9月的每月2期
的FPAR数据集(每月16d合成的数据)。
22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1.8 光能转化率计算方法
光能转化率ε模型基本表达为:
ε=犜ε1×犜ε2×犠ε×ε (11)
式中,犜ε1 和犜ε2 表示温度对光能转化率的影响;犠ε即水分胁迫影响系数;ε是理想条件下的最大光能转化率。
1.9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计算
犖犘犘=犃犘犃犚×ε (12)
1.10 地上生物量的计算
地上生物量计算公式为:
犌犢= 犖犘犘
1+犅犌犅×犔犅犌犅×犜狌狉狀狅狏犲狉犃犖犘犘
= 犖犘犘
1+犅犌犅×犔犅犌犅×
(0.0009×犃犖犘犘+0.25)
犃犖犘犘
(13)
式中,犖犘犘:模型模拟得到时间序列上的空间数据集,可以视为已知。犔犅犌犅:为活根系生物量占总根系生物量的
比例,可以视为已知。对于犅犌犅和犃犖犘犘,一般可以根据草地类型分别设定其数值,因此可以视为已知。犜狌狉狀
狅狏犲狉为草地植物根系周转值,犜狌狉狀狅狏犲狉(周转系数)=0.0009×ANPP+0.25。
1.11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为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差除以实测值的百分率。该指标能够反映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离散程度。公
式为:
犚犈=(狔狋-犲狋)/狔狋×100%  (狋=1,2,……,狀) (14)
式中,狔狋为实际观测值,犲狋为预测值。
1.12 平均绝对相对误差
各项相对误差绝对值的总和,除以误差项数所得平均数的百分数。该指标能够真实反映预测精度。公式为:
犕犃犈=1狀∑|狔狋-犲狋|×100%  
(狋=1,2,……,狀) (15)
2 结果与分析
2.1 FPAR的估算值与实测值及NASA-FPAR数据比较
根据公式(8)和公式(9),计算全国草原的FPAR值,并与公式(7)计算的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公式
(8)估算值普遍比实测值偏低,而公式(9)估算值又比实测值偏高。二者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犉犘犃犚实测值与估算值的回归关系
犜犪犫犾犲2 犜犺犲狉犲犵狉犲狊狊犻狅狀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狅犳狋犺犲犿犲犪狊狌狉犲犱狏犪犾狌犲犪狀犱狊狋犻犿狌犾犪狋犻狅狀狏犪犾狌犲狊
项目
Item
回归方程
Regressionfunction
样本数
SamplingNo.
Sig. 犚2
实测值与公式(8)估算值 Measuredandstimulatedvaluesbasedonmodel(8) 犢=0.988狓+0.016 10 0.000 0.911
实测值与公式(9)估算值 Measuredandstimulatedvaluesbasedonmodel(9) 犢=1.021狓-0.013 10 0.000 0.945
公式(8)与NASA-FPARStimulatedvalues(8)andNASA-FPARvalues 犢=1.003狓-0.005 30 0.000 0.984
公式(9)与NASA-FPARStimulatedvalues(9)andNASA-FPARvalues 犢=1.006狓-0.004 30 0.000 0.981
  实测的FPAR与公式(8)及(9)估算的FAPR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表2),但2个模型的估测值之
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采取二者求均值的方法计算了我国草原地区的FPAR空间分布,并与NASA-FPAR
数据有效值进行了嵌套和互补,形成逐月草原的FPAR分布图(图1所示是2011年4-9月的全国草原嵌套的
FPAR分布图)。
从4-9月,我国草原植被光合有效吸收分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图1)。在空间上,我国南方草原光合
有效吸收比例最大,基本在0.8左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新疆、藏西北、阿拉善等地区FPAR最小。我国北方草
原中,东北地区、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光合有效吸收比例也达到0.6~0.8左右。内蒙古中部、新
32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光合有效吸收比例介于0.2~0.4之间,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南部以及西藏北部荒漠地区,植
被冠层光合有效吸收分量低于0.2。
2.2 最大光能利用率ε取值的优化和改进
很多文献说明,最大光能利用率大小取决于植被类型和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越大,植物截获的光能就越多,
光合作用积累化学能也会越多;另一方面,叶片越厚,光透射越少,光能利用效率也会提高。本研究使用了归一化
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中国草原18大类作为基础分类单元,对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分类调整。
对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优化做如下假设:最大光能利用率与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呈现乘性因子关系,且成
正比,最大光能利用率调整后的取值范围为(0.608,1),则ε改进的算法为:
εadjust=0.608犽1+犽2犪犫(犖犇犞犐≤0.1时,犽1=0,犽2=0;犖犇犞犐>0.1时,犽1=1,犽2=0.1) (16)
图1 中国草原2011年4-9月植被光合有效吸收分量
犉犻犵.1 犞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狆犺狅狋狅狊狔狀狋犺犲狋犻犮犪犾狔犪犮狋犻狏犲犪犫狊狅狉狆狋犻狅狀犮狅犿狆狅狀犲狀狋狅犳犆犺犻狀犪犻狀2011 
42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式中,εadjust代表调整后的ε,犪代表植被指数(NDVI),犫代表叶面积指数(LAI),犽为调整系数,其作用是保证最
大光能利用率取值区间为(0.608,1)。当某一类型草原植被指数值(NDVI)小于0.1时(地表近似裸地),犽1、犽2
取值为0,那么,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即为0;当某一类型草原植被指数(NDVI)趋于最大,其值接近于1(地表植
被覆盖趋于100%)时,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上限为1。通过公式(16),对我国18大类草原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
进行调整,调整后ε取值见表3。
表3 优化调整后的中国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
犜犪犫犾犲3 犌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狅犳犾犪狉犵犲狊狋狊狅犾犪狉犲狀犲狉犵狔狌狋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狏犪犾狌犲狊狅犳犆犺犻狀犪
草地类型Grasslandtype 叶面积指数LAI 植被指数NDVI 最大光能利用率ε
温性草甸草原Temperatemeadowsteppe 1.91 0.5963 0.722
温性草原类Temperatesteppe 1.15 0.4001 0.654
温性荒漠草原类Temperatedesertsteppe 0.68 0.2348 0.624
高寒草甸草原类Alpinemeadowgrassland 0.61 0.2599 0.624
高寒草原类Alpinesteppe 0.59 0.2200 0.621
高寒荒漠草原类Alpinedesertsteppe 0.23 0.1303 0.608
温性草原化荒漠类Temperatesteppedesert 0.36 0.1618 0.614
温性荒漠类Temperatedesert 0.22 0.1342 0.608
高寒荒漠类Alpinedesert 0.17 0.1230 0.608
高寒草甸类Alpinemeadow 1.64 0.4943 0.689
沼泽类Swamp 2.24 0.5957 0.742
暖性草丛类 Warmgrass 2.56 0.7223 0.793
暖性灌草丛类 Warmshrubgrassland 3.02 0.7321 0.829
热性草丛类Tropicaltussocktyperangeland 3.57 0.6901 0.855
热性灌草丛类Tropicalshrubgrassland 3.47 0.6990 0.850
干热稀树灌草丛类Savannashrubgrasstype 2.91 0.6162 0.787
低地盐化草甸类Lowlandmeadow 1.90 0.5017 0.703
温性山地草甸类Temperatemountainmeadow 2.59 0.6581 0.779
  在最大光能利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通过公式(11)估算了中国草原2011年4-9月光能转化率。其空间分
布见图2。在时间上,我国植被光能转化率随着时间逐渐增加(图2)。到9月,我国草原光能转化率最高的地区
位于青藏高原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光能转化率最低的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以及新疆大部分地区,说明
北方地区在9月份以后草原大部分植物生长发育基本停止。
2.3 精度验证
被检验的数据来源于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预测值,同时将所有参数输入模型。
分别将0.389,0.608gC/MJ和表3优化结果最大光能利用率作为变量输入模型,其他参数作为常数,再将输出
NPP通过公式(13)转换为地上生物量。检验的数据来自2010年6000多个野外监测数据,其样点布置主要针对
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类型分布进行布点,监测指标有生物量、高度、盖度、频度等。由于地面某一点的实测值很难在
遥感图像上找到确切的对应值,因此,采取面与面检验方法,即从输出遥感估算结果中提取草原亚类单位生物量,
同时对地面数据采用Spline插值方法进行空间插值,此插值方法比较稳定,差异较小,插值结果较光滑。求出对
应亚类的单位生物量。最后根据公式(14)和(15)分别计算相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经计算,在内蒙古草
原亚类尺度上,优化后最大光能利用率将总体预测精度提高到85.71%,而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为0.389和0.608
gC/MJ时,亚类尺度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74.97%和80.15%。
52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图2 全国2011年4-9月光能转化率分布图
犉犻犵.2 犜犺犲犿犪狆狅犳犾犻犵犺狋犲狀犲狉犵狔犮狅狀狏犲狉狊犻狅狀狉犪狋犲犳狉狅犿犃狆狉犻犾狋狅犛犲狆狋犲犿犫犲狉犻狀2011
 
3 讨论与结论
地面FPAR采样的数据只能代表某一点的性质,而遥感某一点数据是对1个1000m×1000m像素范围内
信息的高度概括,二者存在尺度上的不一致性或者差距,而这种差距一部分来自于地面实测数据。比如在较小空
间范围内,植被空间异质性较大,取样位置难以确定、取样数量不够,难以代表总体性质,造成地面数据或者高于
估算值或者低于估算值,这是误差的主要来源。另外,在野外取样时,避免由于家畜采食造成的植被冠层的减少,
这也是实测值与估算值吻合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中,FPAR的算法采用了2套方案,这2种算法都与NDVI密切关联。然而,NDVI的应用中常受到
几个限制,植被高覆盖区容易饱和,有高值低估现象,而在植被低覆盖区易受土壤背景的影响,有低值高估现象;
另外NDVI没有考虑土壤背景对植被指数的影响,虽然NDVI比值算式和最大值合成确实能消除某些内部和外
62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部噪声,但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消除。因此,FPAR估算模型中仍然有不少的局限性。
高光谱数据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能够使我们对植被的光谱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从新的视觉建立新
的模型,基于物理机理而不是数理统计来进行新的、高光谱所能及的信息提取,这也是本研究未涉及的研究。如
引言所述,前人大多对FPAR与NDVI等植被指数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通过高光谱测量的植被反射率或其导
数关系与FPAR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能否将进一步证实FPAR与植被指数的关系。草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
的植被类型,具有复杂多样、独特的冠层结构等特性,其FPAR的准确估算需引入高光谱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这
将为提高FPAR估算精度提供科学支持。
很多研究都说明,最大光能利用率因不同的植被类型而有所不同[24]。由于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取值对NPP
的估算结果影响很大,彭少麟等[26]估算了广东植被光能利用率,认为CASA 模型中所使用的全球植被月最大光
能利用率0.389gC/MJ对广东植被来讲偏低。而另外的研究结果则认为一些草本植物和其他植被的光能利用
率在0.09~2.16gC/MJ之间[16]。由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ε在时间、空间上都存在变异。有些学者认为,
对于不同的群落或植被类型,ε取值应该不同,这种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27]。但本研究认为2个问题值得
注意:1)大范围内,不同群落或植被类型ε取值是否容易实现,因为这意味需要大量的野外观测;ε可以通过地
面的实测来获得,但试验点上所得到的最大光能转化率,实际上是该植被类型中的某一点的最大光能转化率,而
不是整个植被的最大光能转化率[79]。因此,确定ε时,应考虑它能在该时间单位内最大的代表性;2)不同群落
或植被类型ε的差异是否大到足以明显影响NPP的计算结果,从而有必要予以区分,是本研究今后需要进一步
研究来证明区分的必要性。另外,由于直接测量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很难,在检验改进后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
时,采取了较大尺度上间接检验的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改进的必要性,但仍然缺乏最直接的验证过
程。
参考文献:
[1] SelersPJ,MeesonBW,HalFG,犲狋犪犾.Remotesensingofthelandsurfaceforstudiesofglobalchange:modelsalgorlthms
experiments[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95,51:326.
[2] 周广胜,张新时.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J].植物生态学报,1995,19(3):193200.
[3] 朱文泉,潘耀忠,张锦水.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J].植物生态学报,2007,31:413424.
[4] LiuJ,ChenJM,CihlarJ,犲狋犪犾.Aprocessbasedborealecosystemproductivitysimulatorusingremotesensinginputs[J].Remote
SensingofEnvironment,1997,62:158175.
[5] CramerW,KicklighterDW,BondeauA,犲狋犪犾.Comparingglobalmodelsofterrestrialnetprimaryproductivity(NPP):o
verviewandkeyresults[J].GlobalChangingBiology,1999,(Suppl.1):115.
[6] 张艳楠,牛建明,张庆,等.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J].草业学报,2012,21(1):229238.
[7] 宋春桥,游松财,刘高焕,等.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3):110.
[8] 丁越岿,杨稢,宋炳煜,等.不同植被类型对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21(2):1825.
[9] 朴世龙.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373380.
[10] 周广胜,张新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实验和模拟研究[J].植物学报,1997,39(9):879888.
[11] 周广胜,张新时.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1):1119.
[12] ReichPB,TurnerDP,BolstadP.Anapproachtospatialydistributedmodelingofnetprimaryproduction(NPP)atthe
landscapescaleanditsapplicationinvalidationofEOSNPPproducts[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99,70:6981.
[13] MyneniRB,KnyazikhinY,PrivetteJL,犲狋犪犾.MODISleafareaindex(LAI)andfractionof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
tionabsorbedbyvegetation(FPAR)product(MOD15)[J].AlgorithmTheoreticalBasisDocument,1999,(4):114.
[14] FensholtR,SandholtI,RasmussenMS.EvaluationofMODISLAI,fAPARandtherelationbetweenfAPARandNDVIin
asemiaridenvironmentusinginsitumeasurements[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04,91:490507.
[15] SteinbergDC,GoetzSJ,HyerEJ.ValidationofMODISFPARproductsinborealforestsofAlaska[J].IEEETransactions
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2006,44:18181827.
72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16] EduardoR,CondeJR,MínguezMI.EstimatingfAPARfromninevegetationindicesforirrigatedandnonirrigatedfababean
andsemileaflesspeacanopies[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98,66(1):87100.
[17] HuemmrichKF,GowardSN.VegetationcanopyPARabsorptanceandNADI:Anassessmentfortentreespecieswiththe
SAILmodel[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92,39:119140.
[18] HuemmrichKF,PrivetteJL,MukelabaiM,犲狋犪犾.TimeseriesvalidationofMODISlandbiophysicalproductsinaKalahari
woodland,Africa[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005,26:43814398.
[19] MyneniRB,RamakrishnaRN,RunningSW.Estimationofgloballeafareaindexandabsorbedparusingradiativetransfer
models[J].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1997,35(6):13801393.
[20] RoujeanJL,BreonFM.EstimatingPARabsorbedbyvegetationfrombidirectionalreflectancemeasurements[J].Remote
SensingofEnvironment,1995,51:375384.
[21] PotterCS,RandersonJT.Terrestrialecosystemproduction:Aprocessmodelbasedonglobalsateliteandsurfacedata[J].
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1993,7(4):811841.
[22] RunningSW,ThormlonPE,NemaniR,犲狋犪犾.Globalterrestrialgrossandnetprimaryproductivityfromtheearthobserv
ingsystem[A].In:SalaO,JacksonR,MooneyH.MethodsinEcosystemEcience[M].NewYork:SpringerVerlag,
2000:4457.
[23] 柳梅英,包安明,晨曦,等.近30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6):
926938.
[24] ZhuWQ,ZhongPY,HaoH,犲狋犪犾.SimulationofmaximumlightuseefficencyforsometypicalvegetationtypesinChina[J].Chi
neseScienseBuletin,2006,51(4):457463.
[25] RuimyA,SaugleB,DedieuG.MethodologyfortheestimationofterrestrialnetPrimaryProduetionfromremotelysensed
data[J].JournalofGeographicalResearch,1994,99(5):263283.
[26] 彭少麟,郭志华,王伯荪.利用GIS和RS估算广东植被光能利用率[J].生态学报,2000,20(6):903909.
[27] Ruimy,DedieuG,SaugierB.AdiagnosticmodelofcontinentalgrossPrimaryProductivityandnetPrimaryProductivity[J].
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1996,10:269285.
犃犾犵狅狉犻狋犺犿犻犿狆狉狅狏犲犿犲狀狋狊犳狅狉狋狑狅犻犿狆狅狉狋犪狀狋狆犪狉犪犿犲狋犲狉狊狅犳犉犘犃犚犪狀犱
犿犪狓犻犿狌犿狊狅犾犪狉犲狀犲狉犵狔狌狋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
WANGBaolin1,2,WANGJingjie2,YANGYong2,CHANGShujuan2,CHENXimei2,LIUAijun1,2
(1.AgriculturalColegeofInnerMongoliaNationalitiesUniversity,Tongliao028043,China;
2.InnerMongoliaInstituteofGrasslandSurveyandPlanning,Hohhot010051,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andsolaren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aretwoofthemostimpor
tantparametersinNPP(netprimaryproductivity)simulation.Thesolareffectiveradiationvalueofkeypheno
logicalphasesfortypicalsteppewastestedusingthelightquantuminstrument,andtwomodelsforFPAR
(fractionof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estimationaccordingtocorrelationbetween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andFPARwereestablished.Thecorrelationsbetweenmeasuredandestimated
FPARvaluesweresignificant,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valueofmodel
estimation.Therefore,meanvaluesofestimatedFPARwerecalculated,andnestedwith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FPARproducts,toformacompleteFPARspatialdistributionmapof
grasslandinChina.Inaddition,thestudyalsoadjustedmaximumsolaren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of18cate
goriesofgrasslandinChinabasedon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 (NDVI)andleafareaindex
(LAI).Theresultalsoshowedthatadjustmentofmaximumsolaren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couldimprove
accuracy(85.71%atlargerscale)ofNPPestimationafterinputtingtheNPPmodel.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vegetation;fractionof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absorption(FPAR);maximumsolaren
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algorithm
82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