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Excellent Strains ofBeauveria bassiana againstNotodontidae inPopulus × euramer icana and Controlling by D ifferent Formulations in Forest

杨树舟蛾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林间不同剂型防治试验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 2): 218~ 223
Forest R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7) 02021806
杨树舟蛾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
林间不同剂型防治试验
黄金水1, 汤陈生1, 黄金聪2, 陈元德3
( 1.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12; 2.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南平  353000;
3.福建省光泽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光泽  354100)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杨树舟蛾的危害,对林间采集的 7种白僵菌进行优良菌株的筛选, 并应用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
不同剂型、不同施菌量的林间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舟蛾优良菌株 B jy,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
率以及毒力方面,均表现出较其他同期菌株优良的性状,产孢量为 3. 81  108个 cm- 2, 分生孢子在 24 h内萌发率达
96. 67% ,在毒力方面, 20 d幼虫校正死亡率达 94. 4% ,处理僵虫率达 92. 2% ;对杨树舟蛾最好的剂型是超低量油剂和
超低量复合油剂,其中超低容量油剂以施菌量 1. 5  1013或 2. 0  1013个 hm- 2为宜,校正死亡率达 95. 4%和 100% ,
白僵率达 84. 6%和 90. 2% ,树叶受害率 39. 7%和 32. 3% ;超低量复合油剂以施菌量 1. 0  1013个 hm- 2的油剂中添
加 3. 0 mL hm- 2的杀灭菊酯为最佳, 校正死亡率达 93. 8%, 白僵率达 67. 9% ,树叶受害率 26. 1%。
关键词: 杨树舟蛾;白僵菌; 菌株筛选;剂型
中图分类号: S792. 1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60829
基金项目: 福建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 B0220002 )的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 黄金水 ( 1955! ),男,福建莆田人,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的研究. Emai:l hjs0591@ 126. com.
Study on Excellent Strains ofBeauveria bassiana against Notodontidae in
Populus  euramer icana and Controlling by D ifferent Formulations in Forest
HUANG Jinshui1, TANG Chensheng1, HUANG J incong2, CHEN Yuande3
( 1. Fu jianA cadem y ofForestry, Fuzhou 350012, Fu jian, Ch ina; 2. ForestD isease and Pes tC ontro lQuaran tine S tat ion ofNanp ing C ity, N anp ing
353000, Fu jian, Ch ina; 3. S tat ion of Forest Disease and PestC ontro l andQuaran tine of Guangze Coun ty, Fu jian P rovince, Guangze 354100, Fu jian, Ch ina)
Abstract: To decrease the damage caused byNotodontidae inPopulus  euramericana, the seven strains ofB eauveria bas
siana ( Bb)were tested on co lonymorphology, grow th rate ofmyce lium, sporulat ion, spore germ inat ion rate and virulence,
and the forms of o il formulation, emulsion, w ater agent and powder of Bb w ere adopted to contro l in forestw ith different
fungus application amou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reened excellent strain named B jyw ere the best among others,
w ith lawns were ch ick, co loniesw ere round, edgesw ere regu lar, thicknessw ere uniform and veinswere clear, and sporu
lat ion w as 3. 81 108 per square centmi eter and spore germ ination ratewas 96. 67% w ithin twentyfour hours. The tox ic ity
determ ination show ed that themortality reached 94. 4% and white cadaver rate was 92. 2% on the tw ent ieth day; the o il
formulation by ULV spray ing w as the best and 1. 5  1013, 2. 0 1013 spores per hectare w ere optmi a,l w hich had a good
contro l effect ofmortality attained 95. 4% and 100%, white cadaver ratew ere 84. 6% and 90. 2%, damage rates of leaf
w ere 39. 7% and 32. 3%. Threem illilitres Fema lerate per hactarew ere added to oil formulation o fBb, the contro l effect
ofmortality attained 93. 8%, wh ite cadaver rate was 67. 9%, damage rate of leafw as 26. 1% were testified.
Key words: Notodontidae inPopulus  euram ericana; B eauveria bassiana; s tra in screen ings; formulat ion
第 2期 黄金水等:杨树舟蛾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林间不同剂型防治试验
杨树舟蛾 ( Notodontidae)是杨树 (Populus spp. )
的重要食叶害虫, 主要包括杨扇舟蛾 ( C lostera ana
choreta ( Fabricius) )、杨小舟蛾 (M icrom elalopha tro
g lody ta ( Graeser) )、分月扇舟蛾 ( C lostera anastomosis
( L innaeus) )和杨二尾舟蛾 ( C erura menciana Moore)
等,对杨树舟蛾的生命表 [ 1]、自然种群动态 [ 2]、空间
格局 [ 3 ]、防治指标 [ 4, 5 ]、生物学特性 [ 6~ 8]、预测预
报 [ 9~ 11]及药剂防治 [ 12~ 15] ]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
生物防治还比较薄弱。白僵菌的应用由于受地域的
限制,温湿度并不适宜,所以白僵菌防治几乎尚属空
白。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大面积纯林的种植,杨树舟
蛾的危害日益加重, 造成树势衰弱。为有效控制杨
树舟蛾的发生、蔓延危害,填补国内白僵菌防治杨树
舟蛾的空白, 2001! 2004年, 在光泽县的欧美杨
(Populus  euramericana ( Dode) Gu ineir) )基地,进行
杨树舟蛾的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和林间不同剂型
使用的研究,现将试验情况及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光泽县桃林村黄岭塅的欧美
杨引种基地,位于 117∀23#6∃E, 27∀40#26∃N, 该林分
面积 100 hm2,为 3年生欧美杨林,郁闭度 0. 6左右,
树高 5. 0~ 10. 0 m, 杨树舟蛾有虫株率 100%, 株虫
口密度 10头以上。
1. 2 供试材料
1. 2. 1 供试菌株及其培养  采集到白僵菌 (B eau
veria bassiana ( Bals. ) Vuil.l ) 7个菌株的寄主及来
源见表 1。各菌株的分离用自行筛选的选择性培养
基,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林间采集的天然僵虫经酒
精灯火焰表面消毒后,置入盛有选择性培养基的培
养皿中,每皿接 5小块, 25 % 恒温培养, 进行分离纯
化,获得纯培养菌株。
表 1 菌株的寄主及来源
菌株代号 寄主 来源或采集地 备注
B f1 马尾松毛虫幼虫 福建福清 天然僵虫种
Byx 马尾松毛虫幼虫 福建云霄 天然僵虫种
B yn 云南松毛虫幼虫 云南昆明 天然僵虫种
B jy 杨树舟蛾幼虫 福建建瓯 天然僵虫种
Bgz06 刚竹毒蛾幼虫 福建永安 天然僵虫种
Bm 05 木毒蛾幼虫 福建平潭 天然僵虫种
Bp r07 菜粉蝶幼虫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天然僵虫种
  注: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 s punc ta tus(W alker) ,云南松毛虫 D en
drolim us hou i Lajonquiere,刚竹毒蛾 P antana phytlostachysa e Chao,木毒
蛾 Lyman tria xylina Sw inhoe,菜粉蝶 P ieris rapae ( L innaeus)。
1. 2. 2 供试药剂  防治杨树舟蛾的白僵菌粉, 是由
筛选出的优良菌株 B jy纯化并扩大培养生产获得,
其中高孢粉含孢量为 1. 3  1011个 g- 1, 孢子萌发
率在 95%以上; 20% 杀灭菊酯乳油 (通用名氰戊菊
酯 ) ,由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 2. 3 供试药械  山东临沂农业药械厂生产的
3WF38背负式森防喷雾喷粉机, 风机转速 6 000 r
m in
- 1
,喷药量 (超低量喷雾 )每分钟 & 0. 8 kg油剂,
水平射程∋ 12m,垂直射程∋ 9m。
1. 2. 4 供试白僵菌剂型  白僵菌超低容量油剂: 油
剂来源于自行配制及安徽农业大学李农昌教授提
供, 0号柴油由光泽县加油站购得; 自配油剂是将白
僵菌高孢粉加柴油等混合而成; 白僵菌乳剂:市购的
稀释剂 ( 82乳油)与水按 1∗8的比例均匀混合成乳
剂备用;白僵菌水剂: 用白僵菌纯孢子粉加清水和
0. 1%洗衣粉稀释成试验要求浓度的水剂待用; 白僵
菌粉炮:由福清市白僵菌厂生产,每个粉炮重 100 g
(以上 4种剂型都分别配制成 5  1012个 hm- 2、
1. 0  1013个 hm - 2、1. 5  1013个 hm - 2、2. 0  1013
个 hm - 2四个梯级浓度 ) ; 白僵菌复合剂: 往 1. 0 
10
13个 hm - 2的剂型中分别加入杀灭菊酯乳油 1. 5
mL hm- 2、3. 0mL hm- 2、6. 0 mL hm- 2, 制成白
僵菌复合剂, 其中复合粉炮的制作是先将 20%杀灭
菊酯乳油与通过 200目筛孔的白陶土粉分别加工配
制成 0. 1%、0. 2%、0. 4%杀灭菊酯粉剂, 然后将这 3
种杀灭菊酯粉剂与白僵菌粉按 4∗1比例均匀混合
后,分别包装加工成菌药混合粉炮,每个混合粉炮的
重量均为 125 g。
1. 3 研究方法
1. 3. 1 菌株营养生长量测定 [ 16, 17]  先在选择性培
养基上培养好白僵菌菌落,把牙签剪成 1mm长, 置
于 5%蔗糖溶液中灭菌后取出,放在白僵菌菌落上,
在 25 % 下培养 1 d,然后取出分别置于选择性培养
基平板的中央,每皿一段,每一菌株 3个培养皿即 3
个重复,最后置于 25 % 下培养,以后每天定时定点
用游标卡尺测定各菌落的直径并观察菌落形态特
征, 10 d结束试验。
1. 3. 2 各菌株产孢测定 [ 18]  供试菌株在选择性培
养基上, 25 % 下培养 15 d,用直径为 5mm的打孔器
在菌落半径的中点处, 取出一定面积的菌块,然后移
入三角瓶中, 加 0. 1% 吐温 80和无菌水, 充分振荡
使孢子均匀分散在孢子悬液中, 用血球计数板测定
孢子数量,然后换算成每平方厘米的孢子含量。
219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0卷
1. 3. 3 各菌株孢子萌发试验 [ 19]  孢子的萌发试验
采用摇床振荡培养发芽法, 是将培养基上培养 15 d
形成的孢子,用 7%麦皮煮出汁加 1%葡萄糖液配制
成孢子液, 放入摇床振荡, 室温控制在 25 % 左右, 培
养 24 h, 镜检测定孢子发芽率。
1. 3. 4 室内毒力测定 [ 20 22]  待供试菌株在培养
箱中培养至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后, 刮下分生孢子置
于 0. 1%吐温 80蒸馏水中,并在磁力振荡器上振荡
均匀, 经血球计数板计数后用清水配制成 1. 0  108
个 mL- 1的孢子悬浮液。
将林间采集的大小相似的 3龄健康杨树舟蛾幼
虫,置于插在盛有清水罐头瓶中的杨树枝叶上,放入
养虫笼中,每笼 30头, 分别用手持喷雾器均匀地喷
洒事先配置的孢子液至湿润,设 3个重复, 以喷清水
为对照。室温 23~ 28 % ,隔天更换新鲜树叶, 2 d后
观察幼虫死亡情况, 统计幼虫死亡率和死虫白僵
情况。
1. 3. 5 林间不同剂型防治方法 [ 23 27 ]  在杨树舟
蛾危害较严重的林分内进行。施菌量按每公顷 5 
10
12个、1. 0  1013个、1. 5  1013个、2. 0  1013个孢子
四种处理。每个试验区和对照区面积均为 0. 067
hm
2
,小区间设 20 m宽的隔离带, 各处理设 2个重
复,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 每个处理区内按对角线
法选取样株 10株, 防治前统计样株的虫口数, 施菌
后检查虫口变化情况, 直到幼虫结茧,将死虫带回室
内保湿培养以观察死虫感染白僵情况, 并统计叶片
受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 1 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2. 1. 1 各菌株生长情况观测  7个供试菌株在选
择性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见表 2, 由表 2可以
看出,各菌株菌落生长速率有差异, 10 d内菌落直径
在 20. 9~ 33. 5mm之间, B jy、Byx和 B f1菌落生长较
好,菌苔较厚、边缘整齐、有明显的正反同心圆, 扩展
速度明显快于其它菌株,尤以 B jy扩展能力最强,每
天长 3. 35 mm, 比生长最慢的 Bpr07 每天多
长 1. 26 mm。
表 2 各菌株菌落生长直径
菌株 寄主 菌落直径 /mm
3 d 4 d 5 d 6 d 7 d 8 d 9 d 10 d (平均 )
B jy 福建建瓯杨树舟蛾幼虫 6. 9 13. 2 18. 4 23. 1 26. 8 29. 4 31. 2 33. 5 3. 35
Bm 05 福建平潭木毒蛾幼虫 5. 9 10. 6 14. 5 16. 1 17. 9 19. 2 20. 7 21. 4 2. 14
Bgz06 福建永安刚竹毒蛾 5. 8 10. 5 14. 6 16. 2 18. 2 20. 1 21. 5 22. 6 2. 26
B yn 云南昆明云南松毛虫 6. 4 11. 7 16. 2 19. 3 22. 4 23. 8 24. 7 25. 9 2. 59
B f1 福建福清马尾松毛虫 6. 9 12. 4 17. 9 22. 3 25. 1 27. 2 29. 5 31. 2 3. 12
Byx 福建云霄马尾松毛虫 6. 9 13. 1 18. 2 22. 7 26. 2 28. 7 30. 6 32. 1 3. 21
Bpr07 福建福州菜粉蝶幼虫 5. 6 9. 6 12. 1 14. 3 16. 5 18. 3 19. 7 20. 9 2. 09
各菌株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产孢和孢子萌发
情况 (表 3) , 说明各菌株的产孢时间和产孢量有
差异。从产孢时间看, B jy、Byx和 B f1具明显的
优势, B jy的产孢时间最快 , 116 h就开始产孢,
单位面积产孢量各菌株间的差异也很明显, 表明
各菌株间产孢能力有明显差别, B jy、Byx和 B f1
单位面积产孢量较高, 其中以 B jy的产孢量最高,
达 3. 81  108个 cm - 2, 另外它们的分生孢子在
24 h内萌发率均达到 90% 以上, 镜检发现, 18 h
时孢子已大量萌发, 而且芽管较其它菌株长 ; 而
Bpr07菌株的产孢时间最长, 达 140 h, 产孢量最
低, 只有 1. 98  108个 cm - 2, 孢子萌发率也只有
85. 21%。初步可以看出 B jy、Byx和 B f1菌株较
其他菌株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较好的表现性
状, 尤以 B jy表现更为突出。
表 3 不同菌株在培养基上的产孢时间、
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
菌株 产孢时间 /h 产孢量 / ( 107个 cm- 2 ) 孢子萌发率 /%
B jy 116 38. 1 96. 67
Bm 05 136 23. 2 89. 34
Bgz06 132 26. 7 87. 26
Byn 124 28. 9 92. 61
B f1 120 36. 5 96. 54
B yx 120 37. 8 97. 24
Bpr07 140 19. 8 85. 21
2. 1. 2 室内毒力测定  从 7个菌株的菌液对杨树
舟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 4)可以看出, 供
试菌株间对杨树舟蛾毒力存在明显差异, B jy菌株
的毒力最强, 而 Bpr07菌株最差,表现出一定的专化
性。致死速度最快的是 B jy菌株, 其致死中时间为
5. 11 d, B f1次之, LT50为 6. 15 d, 而 Bpr07菌株最
慢, LT50为 9. 73 d,是 B jy菌株的 1. 9倍。
220
第 2期 黄金水等:杨树舟蛾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林间不同剂型防治试验
表 4 不同寄主菌株对杨树舟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菌株 供试虫数 /头
幼虫死亡率 /%
3 d 4 d 5 d 6 d 7 d 10 d 15 d 20 d
校正死
亡率 /% LT50
B jy 90 28. 9 38. 9 46. 7 63. 3 83. 3 91. 1 93. 3 94. 4 94. 4 5. 11
Bm 05 90 13. 3 20. 0 23. 3 35. 6 50. 0 60. 0 67. 8 67. 8 67. 8 8. 55
Bgz06 90 15. 6 21. 1 26. 7 37. 8 53. 3 63. 3 71. 1 71. 1 71. 1 8. 09
B yn 90 16. 7 22. 2 28. 9 43. 3 57. 8 67. 8 76. 7 78. 9 78. 9 7. 48
B f1 90 18. 9 25. 6 32. 2 46. 7 67. 8 74. 4 80. 0 82. 2 82. 2 6. 81
Byx 90 20. 0 26. 7 36. 7 52. 2 72. 2 78. 9 83. 3 85. 6 85. 6 6. 15
Bpr07 90 12. 2 15. 6 20. 0 27. 8 37. 8 53. 3 61. 1 61. 1 61. 1 9. 73
(对照 ) 90 0 0 1. 1 1. 1 1. 1 3. 3 3. 3 3. 3 - -
表 4显示, 死亡率最高的是 B jy菌株。菌液处
理 5 d, B jy菌株对幼虫致死率为 46. 7% , 7 d幼虫死
亡达到高峰, 为 83. 3% , 20 d幼虫校正死亡率达
94. 4%, 比其他菌株同期对杨树舟蛾幼虫毒力强, 致
死速度快; Byx菌株的毒力次之, 5 d时的幼虫死亡
率为36. 7%, 15 d时幼虫死亡达到高峰, 为 83. 3% ,
20 d幼虫校正死亡率达 85. 6%。从死虫白僵情况
统计, B jy菌株处理第 5天,就有 42. 2%的死虫开始
出现白僵, 7 d时僵虫率达 76. 7% , 20 d时 B jy菌株
处理的僵虫率达 92. 2%, 比其它菌株处理同期僵虫
率明显高。从菌种的专化性分析, 采自不同寄主的
菌株对杨树舟蛾的毒力差异分化很大, 来自杨树舟
蛾的菌株毒力最强,其次是来自马尾松毛虫,而来自
菜粉蝶的菌株最差, 说明了自然界存在着遗传多样
性的白僵菌菌株。
2. 2 不同白僵菌剂型林间防治杨树舟蛾效果
2. 2. 1 纯白僵菌不同剂型不同施菌量防治杨树舟蛾
效果  2003年 3! 4月在福建光泽进行了白僵菌不同
剂型、不同施菌量的试验,结果见表 5。从表 5可以看
出, 4种剂型对杨树舟蛾的防治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白
僵菌超低容量油剂和乳剂的防治效果较水剂和粉炮
为好, 30 d校正死亡率最高分别达 100%和 99. 6%,
而水剂和粉炮只有 85. 1%和81. 7%。林间施菌后,第
7天调查,每公顷喷 2. 0 1012个孢子的白僵菌超低容
量油剂和乳剂的防治小区幼虫死亡率已达到高峰, 防
治效果分别为 86. 5%和 85. 3%,林地和树上出现较
多的僵虫,而水剂和粉炮却只有 40. 3%和 32. 1%, 15
d调查,前二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 100%和 97. 4% ,而
后二者却只有 61. 7% 和 46. 5%, 直至 30 d才达到
85. 9%和 82. 7%。
表 5 白僵菌不同剂型不同施菌量对杨树舟蛾的防治结果
剂型 施菌量 /
( 1012个 hm- 2 ) 供试虫数 /头
幼虫死亡率 /%
7 d 15 d 30 d
校正死亡率 /% arcs in x
5 215 16. 7 29. 3 46. 5 43. 3 41. 15
超低容量油剂 10 278 39. 2 66. 2 78. 4 77. 1 61. 41
15 252 59. 9 83. 3 95. 6 95. 4 77. 62
20 223 86. 5 100. 0 100. 0 100. 0 90. 00
5 263 13. 3 25. 1 32. 7 28. 7 32. 39
乳剂 10 270 22. 2 31. 9 38. 1 34. 4 35. 91
15 265 50. 6 67. 2 80. 4 79. 3 62. 94
20 231 85. 3 97. 4 99. 6 99. 6 86. 37
5 197 11. 2 15. 7 18. 8 14. 0 21. 97
水剂 10 226 14. 6 19. 9 36. 3 32. 5 34. 76
15 232 23. 7 35. 3 56. 9 54. 4 47. 52
20 248 40. 3 61. 7 85. 9 85. 1 67. 29
5 287 10. 5 13. 2 17. 8 12. 9 21. 05
粉炮 10 308 13. 6 18. 5 33. 4 29. 5 32. 90
15 265 16. 2 24. 9 47. 2 44. 1 41. 61
20 243 32. 1 46. 5 82. 7 81. 7 64. 67
(对照 ) 267 1. 5 3. 4 5. 6 - -
  表 5说明超低容量油剂的防治小区白僵率最
高,其中每公顷喷 2. 0 1013个孢子的小区白僵率达
90. 2%, 而相同剂量的粉炮防治区却只有 71. 7% ,
喷 1. 5  1013个孢子的油剂防治区白僵率也能达
84. 6%; 从杨叶受害率来看, 最轻的是 2. 0  1013个
孢子的超低容量油剂防治区, 达 32. 3%, 仅为对照
221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0卷
区杨叶受害率的 2 /5, 防治区中, 受害率最高的是
5. 0  1012个孢子的粉炮防治区, 为 67. 4% , 也比对
照区的 81. 7%低 14. 3%。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迟,
相同剂量的 4种剂型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而且在
施菌量低时, 4种剂型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这可
能是由于在低菌量时,孢子含量太低,造成防效普遍
降低。所以在低虫口密度时,山高水缺、交通不便的
林分也可选用白僵菌粉炮防治, 但用菌量不能太低。
从整个林分看, 高菌量的白僵菌超低容量油剂和乳
剂能有效地保护杨叶免受虫害, 在低、中虫口密度
时,为了节省白僵菌, 1. 5  1013个 hm- 2的白僵菌
超低容量油剂无疑是最佳选择。
对表 5的防治结果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
析表明,白僵菌不同剂型和不同施菌量对杨树舟蛾
的防治效果均有极显著的差异 ( f剂 = 25. 09, f施 =
68. 98> f 0. 01 ( 3, 9) = 6. 99), 即不同剂型、不同施菌
量极显著地影响着防治效果。同时为筛选出最佳的
剂型和施菌量,采用多重比较 q检验可知, 在剂型方
面,除油剂和粉剂、水剂的防效存在极显著差异, 水
剂和粉剂无差异外,其余均存在显著差异, 这说明油
剂比粉剂和水剂的防治效果好; 在施菌量方面,除了
施菌量 5. 0  1012个 hm- 2与 2. 0  1013个 hm - 2
间存在显著差异外, 其余均极显著, 这说明 2. 0 
10
13个 hm - 2的防治效果最佳。
2. 2. 2 不同剂型白僵菌复合剂防治杨树舟蛾效果 
应用不同剂型的白僵菌复合剂防治杨树舟蛾的效果
见表 6,从表 6可知,在 1. 0  1013个 hm- 2的 4种剂
型里添加不同剂量的杀灭菊酯,不仅可以加快治虫速
度、提高防治效果,而且节省白僵菌的用量,大大提高
白僵菌的利用率。往 1. 0  1013个 hm- 2的油剂、乳
剂、水剂和粉炮中添加 1. 5 mL hm- 2的杀灭菊酯后,
校正死亡率比同剂量的纯白僵菌剂型增加了 3. 9%、
14. 6%、13. 7%和 12%,而添加 3. 0mL hm- 2的杀灭
菊酯后, 校正死亡率增加 16. 7%、50. 2%、42. 5%和
42. 4%,其防治速度和防治效果可以与 2. 0 1013个
hm
- 2的纯白僵菌剂相媲美,这是由于纯白僵菌剂中加
入少量的杀灭菊酯,使树上的部分幼虫轻度中毒, 表
现出活动迟钝,取食减少或停止, 从而削弱了幼虫的
抗性,白僵菌更易侵入,造成死亡率增加、杨叶受害明
显减少,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幼虫的危害。而且随着杀
灭菊酯浓度的增加,杨树舟蛾的死亡率加大,死亡速
度也随之加快。喷洒添加 1. 5mL hm- 2杀灭菊酯的
白僵菌超低量油剂,第 15天幼虫死亡才进入高峰, 而
喷 3. 0mL hm- 2和 6. 0 mL hm- 2的第 7天就进入
死亡高峰,第 15天的死亡率竟高达 88. 7%和 93. 5%,
表现出明显的毒力相加作用。但由于添加 3. 0 mL的
杀灭菊酯与 6. 0 mL的防治效果均达 85%以上,无显
著差异,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畜安全,在中度
以上虫口密度时, 以选用添加 3. 0mL hm- 2杀灭菊
酯的白僵菌超低量油剂为佳。
表 6 不同剂型白僵菌复合剂对杨树舟蛾的防治结果
剂型 杀灭菊酯用量 /
(mL hm - 2 )
供试虫
数 /头
幼虫死亡率 /%
7 d 15 d 30 d
校正死
亡率 /% arcs in x
白僵
率 /%
杨叶受
害率 /%
超低容
量油剂
1. 5 231 58. 4 78. 8 82. 3 81. 0 64. 16 62. 7 40. 2
3. 0 257 75. 5 88. 7 94. 2 93. 8 75. 58 67. 9 26. 1
6. 0 216 83. 3 93. 5 97. 2 97. 0 80. 03 55. 1 23. 5
乳剂
1. 5 254 36. 2 47. 6 52. 4 49. 0 44. 43 56. 3 47. 7
3. 0 236 58. 1 79. 2 85. 6 84. 6 66. 89 52. 7 36. 8
6. 0 195 72. 8 84. 6 91. 3 90. 7 72. 44 46. 8 30. 1
水剂
1. 5 213 31. 9 43. 2 49. 8 46. 2 42. 82 51. 0 48. 5
3. 0 253 55. 3 69. 2 76. 7 75. 0 60. 00 46. 3 43. 1
6. 0 227 71. 4 83. 3 90. 3 89. 6 71. 19 42. 3 31. 7
粉炮
1. 5 218 30. 3 37. 2 45. 4 41. 5 40. 11 41. 7 52. 2
3. 0 237 49. 8 66. 2 73. 8 71. 9 57. 99 35. 8 45. 3
6. 0 246 71. 5 83. 2 88. 6 87. 8 69. 56 44. 1 34. 7
(对照 ) 198 2. 0 4. 5 6. 6 - - - 78. 2
  对表 6的防治结果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
析表明,白僵菌不同剂型和不同施菌量对杨树舟蛾的
防治效果均有极显著的差异 ( f剂 = 14. 4> f 0. 01 ( 3, 6)
= 9. 78, f施 = 53. 52> f0. 01 ( 2, 6) = 10. 9),即不同复合
剂型、不同添加剂量极显著地影响着防治效果。同时
为筛选出最佳的剂型和施菌量,采用多重比较 q检验
222
第 2期 黄金水等:杨树舟蛾优良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林间不同剂型防治试验
可知,在复合剂型方面,除油剂复合剂和粉剂复合剂、
水剂复合剂的防效存在极显著差异,油剂复合剂和乳
剂复合剂存在显著差异外, 其余均不显著, 这说明油
剂复合剂和乳剂复合剂比粉剂复合剂和水剂复合剂
的防治效果好,尤以油剂复合剂为最佳;在添加杀灭
菊酯剂量方面, 添加杀灭菊酯 6. 0 mL hm- 2与 3. 0
mL hm- 2存在显著差异, 而 6. 0mL hm- 2、3. 0mL
hm - 2与 1. 5mL hm - 2存在极显著差异,这说明添
加杀灭菊酯 6. 0 mL hm- 2的防治效果最好, 3. 0mL
hm - 2的次之, 1. 5mL hm- 2的防效最差。
3 小结与讨论
室内和林间防治结果证实, 筛选出的白僵菌优
良菌株和以该菌制成的超低量油剂、复合剂,对杨树
舟蛾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菌量为 1. 5  1013、2. 0
 1013个 hm- 2时, 校正死亡率分别达 95. 4% 和
100%,白僵率分别达 84. 6%和 90. 2% ,树叶受害率
为 39. 7%和 32. 3%; 在施菌量 1. 0  1013个 hm - 2
的油剂中添加 3. 0mL hm - 2的杀灭菊酯,校正死亡
率达 93. 8% ,白僵率达 67. 9% ,树叶受害率 26. 1%。
通过增加少量的杀灭菊酯, 不仅加快了防治速度, 而
且提高了防治效果,能及时有效地保护杨树,减少树
叶被害损失量, 特别对改变我国北方部分省份长期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使杨树舟蛾产生抗药性,导致当
前防效下降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僵
菌油剂超低量防治既可节省防治费用, 取得显著的
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森林生态平衡。
白僵菌油剂超低容量喷雾具有覆盖性能好、用
药量少、成本低、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敢、害虫不产
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等优点,因此在农林害虫的防
治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在防治杨树舟蛾上推
广应用,但必须充分掌握林分虫情、气候条件和杨树
林生态环境,以充分发挥白僵菌的应有效果。
由于该油剂内混有菊酯类农药,所以其具有生物
与菊酯类农药互补的优点,微量农药可削弱害虫的抗
性,加快白僵菌的感染速度, 提高白僵菌的治虫效果。
添加杀灭菊酯的白僵菌油剂超低量喷雾对杨树幼林
尤为适用,它解决了福建省白僵菌应用防治时效慢的
难题,同时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并且从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白僵菌林间应用
的模式和策略,至于白僵菌油剂和复合剂使用后对林
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方松山,林晓安,申富勇,等.杨扇舟蛾生命表研究 [ J] .河南农业
大学学报, 2004, 38( 1 ) : 59~ 63, 72
[ 2 ] 张军灵,王小纪,杨大宏,等.杨小舟蛾自然种群动态的研究 [ J] .
陕西林业科技, 1999( 4) : 10~ 13
[ 3 ] 梁波,于艳华,彭红梅,等.杨小舟蛾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 J] .
江苏林业科技, 2002, 29( 3 ): 15~ 18
[ 4 ] 张军灵,王小纪,杨大宏,等.杨小舟蛾防治指标研究 [ J] .陕西林
业科技, 1999( 4) : 4 ~ 6
[ 5 ] 陈永学,张希堂,于国辉,等.分月扇舟蛾危害指标的研究 [ J] .吉
林林业科技, 1992( 2) : 31~ 32
[ 6 ] 杨大宏,王小纪,张军灵,等.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 J] .陕西
林业科技, 1999( 4) : 20~ 22
[ 7 ] 郭同斌,王振营,梁波,等.杨小舟蛾的生物学特性 [ J] .南京林业
大学学报, 2000, 24( 5 ) : 56~ 60
[ 8 ]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等.实验室群体饲养条件下分月扇舟蛾生
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4, 20( 1 ) : 35~ 37
[ 9 ] 张军灵,高存劳,王小纪,等.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
[ J] .陕西林业科技, 1999( 4 ): 1~ 3
[ 10] 侯丽伟,王福维,李晓颖,等. 杨小舟蛾短期预测预报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 ( 6) : 669~ 672
[ 11 ] 张显政, 黄政龙,黎前良, 等.洞庭湖区杨扇舟蛾发生规律与危
害及预测预报研究初报 [ J] .湖北林业科技, 1999( 3 ) : 32~ 35
[ 12] 杨世宏,申富勇,袁新华,等. 杨小舟蛾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 J] .
林业科技开发, 2003, 17 ( 4) : 45~ 46
[ 13] 闫荣玲,姚学让.杨扇舟蛾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 J] .河北林业科
技, 1996( 2) : 19~ 20
[ 14 ] 李俊忠,张康普,李灵军, 等.苏脲+号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研究
初报 [ J].河北林业科技, 1996 ( 2) : 36~ 37
[ 15] 钱玉德.分月扇舟蛾的毒笔防治 [ J].林业科技, 1997, 22( 6): 39~ 40
[ 16 ] 方志刚,张立钦,赵仁友. 9个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
性 [ J].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9, 16( 4) : 331~ 335
[ 17 ] 杨世璋,吴猛耐,陈杰,等.银杏大蚕蛾白僵菌的分离、培养及应
用试验 [ J].森林病虫通讯, 2001 ( 2) : 16~ 18
[ 18] 黄桂英.面粉固体培养基测定白僵菌含孢量的试验 [ J] .云南林
业科技, 1995( 4 ) : 65~ 68
[ 19 ] 李农昌, 王成树,李增智, 等.白僵菌油剂中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23( 3) : 336~ 339
[ 20 ] 上海第一医院卫生统计学教研组.医学统计方法 [ M ] .上海:上
海科学出版社, 1979: 206~ 214
[ 21] 陈红海.绿僵菌与白僵菌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 J] .华
东昆虫学报, 1999, 8( 1 ): 107~ 109
[ 22 ] 农向群, 高松,邓春生, 等.球孢白僵菌对德国小蠊侵染力的初
步研究 [ J].中国生物防治, 1996, 12( 3) : 97~ 99
[ 23 ] 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 [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48~ 158
[ 24 ] 陈嘉文,陈昌洁. DCPVBt复合微生物杀虫剂研究初报 [ J] .林
业科学研究, 1993, 6(专 ): 118~ 121
[ 25 ] 林华峰,胡萃,李增智.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林间应用研究
[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9, 26( 1) : 54~ 58
[ 26 ] 黄金水,汤陈生,何学友.白僵菌超低容量油剂防治马尾松毛虫
效果 [ J].林业科学, 2003, 39(专 ) : 194~ 197
[ 27 ] 王素英, 邹立杰,时亚琴, 等.球孢白僵菌加增效剂对光肩星天
牛的防治效果 [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0, 16( 2 ) : 96~封三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