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 20011119
基金项目: 福建省林业厅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松小蛎蚧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研究 ( 1996 1999年)
作者简介: 宋建英(1954 ) ,女,福建莆田人,高级讲师.
* 承蒙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胡金林先生鉴定蚧虫学名; 福建农林大学黄建先生鉴定蚜小蜂学名;福建农林大学
罗肖南先生审阅文稿,在此一并致谢.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2) 04050303
松小蛎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宋建英
(福建林业学校,福建 南平 353000)
关键词: 松小蛎蚧;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5 文献标识码: A
松小蛎蚧( Lepidosaphes pineti Borchsenius) (重要异名: Insulaspis pineti Borchsenius)隶属同翅
目(Homoptera)盾蚧科( Diaspididae)牡蛎蚧属( Lepidosaphes) ,是许多省、市广为分布的松属 ( Pi
nus)植物主要害虫之一[ 1]。松小蛎蚧在北京、山东、江苏、湖北、浙江、广东等省及福建省南平、
建阳、松溪、政和、顺昌、漳平、武平等地、市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 Engelm. )、
火炬松( P. taeda L. )、马尾松( P . massoniana Lamb. )、黑松( P. thunbergii Parl. )等松属植物。
图 1 松小蛎蚧形态特征
周尧先生对该蚧虫的形态特征作过描述[ 1] ; 巫建
民曾对该蚧虫在松树上的分布规律作过研究[ 2]。
本文主要对松小蛎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性天
敌进行进一步研究, 以期找出最佳的防治时间和
防治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图 1)
雌成虫介壳长梨形, 长 20 24 mm, 宽 04
mm,褐色,边缘有狭而色浅的亮带,壳点在头端突
出。雌成虫体形略长, 后半部稍扩大, 长 110
129 mm, 腹部最宽部分 038 041 mm, 身体的
两边不很突出, 近平行,除第 4腹节外, 无节间瘤。
臀板后端平截, 前气门腺 3 5个。中臀叶小, 叶
端两侧有凹缺, 其间距离大于叶宽,腹面有 2条硬
化棒。腺刺发达, 在臀板上共有 5群, 每群 2 根,
第3、4腹节每侧各有3 4根粗短腺刺; 第 2腹节
侧边有 5 7个腺瘤; 在第 1 腹节腹面亚缘区有
12个腺瘤; 从后胸到后气门有 11个腺瘤排成横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4) : 503 505
Forest Research
带。臀板缘腺粗短, 每侧呈 1!2!2!1分布。背腺粗短,尤以臀板背更显著。第 6腹节有亚中、
亚缘 2列,各具 2个背腺。第 1 5腹节上均排成亚中、亚缘 2列;在后胸亚缘区背腺成群,并
可能转到腹面, 直到后气门排成带; 在中胸的两侧各有 2群背腺。阴腺 9群, 4群在前, 各为 2
3个,其它 5群为 3 4或 6 10或 8 11个。
雄成虫介壳长 09 mm, 宽 024 mm,色泽、形状与质地同雌蚧。
2 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据观察,松小蛎蚧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同在一年中,有的个体发生 1代,以受精雌成虫或 2
龄若虫越冬;有的个体则完成 2代,以 2龄若虫越冬,越冬场所均在针叶腹面基部或中部。世
代重叠,卵、若虫、雌成虫全年几乎都存在。1995 1998年连续 3 a, 从春天开始, 在盆栽松树
上接种蚧虫,结合野外观察,分别对越冬 2龄若虫和越冬受精雌虫进行了系统研究。
越冬 2龄若虫翌年6月中旬雌雄分化明显, 6月下旬始出现雌成虫和雄蛹。7月中旬雄虫
大量羽化,与雌虫交配,雌虫 7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为第 1代若虫孵化盛期, 发生较晚
的部分 2龄若虫不再发育, 取食后即越冬;部分 2龄若虫可以发育为雌成虫, 以受精的雌成虫
越冬。出现较早的第 1代 2龄若虫继续发育, 并于 9月下旬羽化、交配, 于 10月下旬开始产
卵、孵化, 进入第 2代,以 2龄若虫越冬。11月下旬产卵基本结束。
越冬受精的雌成虫次年 4月中旬开始产第 1代卵, 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6月中旬为成虫
盛发期。7月中旬第 2代若虫大量孵化,而且发育比较快,所以此代 2龄若虫大多数能够发育
为成虫,但其中大部分雌成虫受精后,取食越冬。还有少部分第 2代发生较晚的 2龄若虫不再
发育,取食后即越冬。
22 生活习性
雌成虫在介壳内产卵,卵量大小因世代不同而异。据观察, 以2龄若虫越冬者每一雌虫最
少产卵 18粒, 最多 36粒,平均 27粒;以雌成虫越冬者每一雌虫产卵 20 32粒, 平均 26粒; 1
年发生2代者,第 1代每一雌虫产卵 10 25粒, 平均 18粒。全部卵粒依其产出时间顺序,左
右各 1粒,呈人字形紧密而整齐地依次排列于壳下母体的腹膜里。孵化首先从最近于雌壳后
缘的卵(最早产出的 1粒)始,若虫依次破卵而出。在母壳下静伏 18 h后,若虫头部先从腹膜
末端的隙缝里慢慢钻出, 然后全身渐渐出壳。
1龄若虫离开母壳后到处爬行,很快找到适当寄生部位, 即当年生或先年生针叶, 口器刺
入叶内吸食汁液,虫体便固定不动。第 2天开始分泌蜡质。第 3天分泌物明显增多、加厚。5
d左右, 透明的薄蜡层由后向前逐渐布满虫体, 7 d后,若虫脱皮与之一起形成第一壳点。
2龄若虫经过长时间取食,末期两性分化。在第 2次脱皮后, 第 2龄的脱皮和分泌物又组
成为介壳的一部分, 除覆盖在身体背面成介壳外, 在身体腹面还有由臀板腹腺所分泌的分泌物
形成的腹膜。腹膜通常薄而脆弱, 堆藏产下的卵粒。当卵全部或部分孵化,雌介壳渐渐翘起或
脱落时,腹膜可能会附在松针上,形成一相当于介壳轮廓的白色区, 留下危害的痕迹。由于雄
若虫第 2龄若虫的蜕皮不参加介壳的组成,因此,雄若虫介壳只有 2个组成部分,即第 1 龄若
虫的蜕皮和第 2龄若虫的分泌物。雄成虫羽化后先在壳内静伏, 然后从介壳末端慢慢脱出。
雄成虫寿命1 2 d。
50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5卷
3 防治措施
( 1)加强植物检疫。苗木及插穗等繁殖材料是松小蛎蚧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对
调运的苗木要进行检疫。
( 2)营林技术措施。松小蛎蚧在松树树冠下部的分布比在树冠上部多; 距离厂矿近的松
林,松小蛎蚧虫口密度大。因此,对中龄林进行合理修枝,增强林内通风透光强度,促进林木健
康生长,有利于控制松小蛎蚧的发生与危害。离厂矿近的山场应改种松类以外的其它树种,调
整树种结构,提高林木的抗性。
(3)保护利用天敌。松小蛎蚧的天敌主要有蚧寄生镰孢菌( Fusarium coccophilum ( Desm. )
Wr. et Rg. )、岭南蚜小蜂 ( Aphytis linganensis Compere. )、长缨恩蚜小蜂 ( Encarsia citrina
( Craw. ) )、恩蚜小峰( Encarsia sp. )、黄蚜小蜂( Aphytis sp. )等。蚧寄生镰孢菌在温暖多雨季节
寄生在松小蛎蚧体上最多,可采用挂枝方法, 使林间该菌数量增多, 以控制蚧虫。蚜小峰中岭
南黄蚜小蜂和一种黄蚜小蜂为优势种, 在该蚧虫体上寄生率较高,可采用移殖和农药施药期与
其羽化盛期错开的方法, 加以保护和利用。
( 4)化学药剂防治。松小蛎蚧生活的隐蔽性,给喷药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 必须掌
握在若虫孵化盛期(即5月上旬和 7月中旬)进行药剂防治。有效的药剂为 15%速杀螨乳油
2 500倍液、20%速扑杀乳油 700倍液、40%杀灭菊酯 3 000倍液等。
参考文献:
[ 1] 周尧. 中国盾蚧志[M ] .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152 182, 570 592
[ 2] 巫建民. 松长蛎盾蚧在湿地松上分布规律的调查[ J] . 福建林业科技, 1997, 24( 2) : 69 71
Bionomics of Lepidosaphes pineti and Its Control
SONG Jianying
( Fujian Forestry School , Nanping 353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Lepidosaphes pineti Borchesnius is a serious pest of pine tree. The pest is sexual dimirphism,
one or two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Nanping, Fujian and overwinters as the second instar larval or fertilized
adult. Its alternat ion of generation is very serious. The best t ime to control it is the period of the newly e
merged nymph ( late May and mid July) . The effective insect icides are 20% methidathion by 1: 700,
40% fenvalerate by 1: 3 000 and so on. The pest has many kinds of natural enemies such as Fusarium
coccophilum , Aphytis lingnanensis, Encarsia citrina and so on which should be protected.
Key words: Lepidosaphes pineti ; bionomics; insect control
505第 4 期 宋建英: 松小蛎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