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pplic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in Sandy Land Shelterbelt

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 20040610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西部专项课题 宁夏防沙治沙及沙产业技术开发 ( 2001BA901A34)
作者简介: 时新宁( 1962 ) ,男,宁夏银川人,高级工程师 
林业科学研究 ! 2004, 17(增刊) : 15~ 22
Forest Research
! !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4)增刊001508
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研究
时新宁, 张振文, 黄支全
(宁夏林业研究所,宁夏 银川 ! 750004)
摘要: 经过 4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滴灌技术应用于沙地防护林的营造, 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
是毛管直径 12 mm,滴头流量 375 L∀h- 1, 滴头间距 10 m 的设计方案; 另外, 滴灌条件下的造林成活
率和林木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效果。本文就沙地防护林滴灌系统的设计
及效益进行了较系统总结。
关键词: 滴灌;沙地防护林; 灌溉设计
中图分类号: S72723 ! ! ! 文献标识码: A
我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我区农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用水浪
费现象普遍存在,灌溉水利用率只有 30% ~ 40%。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具有诸
多优点,如节水省肥、减少整地费用、排盐、省工、省劳、提高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等。在滴灌系
统中, 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时均匀地输送到毛管上的滴头,再缓慢地滴到树木根区的土壤里,渗
透至根系范围内。减少了深层渗漏和地面蒸发, 避免了径流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可提高至
90%以上,较常规灌溉节水 60%左右[ 1, 2]。
由于滴灌仅局部湿润土体,基本不破坏土壤结构, 使土壤内部的水、肥、气、热经常保持在
适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下[ 3]。实践证明,在干旱缺水地区采用滴灌节水技术,将获得显著的
节水增产效果, 对大力发展我区节水型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 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宁夏银川植物园内, 106#22∃ E, 38#28∃N,海拔1 115 m,处于半荒漠地区的贺兰
山东麓洪积扇的下缘,地貌为平沙地与流动沙丘交错分布,地带性土壤为灰钙土,非地带性土
壤为风沙土,土壤密度 135~ 14 g∀cm- 3, 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低,有机质含量 10 mg∀g- 1
左右, pH值 80~ 95,含盐量低, 干旱少雨, 地表蒸发量大,夏季高温干燥,属干旱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为 150 mm左右,年蒸发量 1 8825 mm,年均温度 85 % 。极端最高温度 372 % ,极
端最低温度- 279 % ,年均风速16 m∀s- 1,相对湿度 45% ~ 60%,地下水埋深 2~ 3 m, 无霜期
160~ 170 d[ 4]。
2 ! 研究方法
21 ! 滴灌设计参数计算
利用本地区的参考作物蒸发量资料,结合实测资料确定各树种灌溉制度中的主要设计参
数,并以此修正指导实际灌溉工作。
22 ! 试验树木品种
参试品种: 杨树( Populus spp)、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白蜡(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丝绵木( Euonymus bungeanus Maxim )、国槐 ( Sophora japonica L )、沙枣 (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桧柏( Sabina chinensis ( L) Ant)、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等, 阔叶树
为3年生,针叶树为5年生。林带宽度40 m,针阔叶树混交,株行距2 m & 4 m, 种植 10行树木。
23 ! 滴灌方式
由于沙地防护林带具有距离长、林带窄、地形起伏和风沙大的特点,因此采用管上式压力
补偿滴灌方式, 盲管沿林带行向铺设,采用直径 12、16、20 mm PE管 3种,以便分析单位面积管
网造价及运行成本。
滴头使用Kat if管上式滴头,耐堵塞,易维护, 设计两种滴头流量 23 L∀h- 1和 375 L∀h- 1,
二种滴头间距 05 m和 10 m。
3 ! 结果与分析
31 ! 滴灌系统的设计
滴灌系统的设计就是将水分均匀分配到灌区植物之间。根据沙地滴灌土壤湿润模型设计
4种组合[ 3]。不同组合方式滴灌设计见表 1。
311 ! 水源工程设计 ! 水源机井位置一般选在计划造林区段的中间部位, 井位要选在地形较
高处。泵房包括水泵房、维修人员宿舍和工具间, 设计结构要有利于水泵、配电设备、滴灌首部
枢纽的安装,水源水质至少要有含沙量、pH 值及矿化度的化验,水质必需符合滴灌的要求,本
次设计机井流量 63 m3∀h- 1。
312 ! 滴灌系统管网及灌水器设计 ! ( 1)主干管: 采用 110/ 125 mm 的UPVC管材, 主干管
出泵房后在林带中间附近使用三通向二侧分水,把二侧干管连接起来,埋深 12 m。( 2)干管:
采用  110/ 125 mm的UPVC 管材, 沿林带中间向两侧布设干管, 埋深 12m。根据地形选择干
管2~ 4处安装排水阀,冬季时,打开阀门, 放出干管中的积水,防止干管冻裂。另在地形高低
转折处干管上加装进排气阀, 防止空气阻水及真空破坏管道。( 3)支管: 采用由  25~ 40 mm
的PE管材,支管间距 100~ 250 m,支管与干管连接处安装阀门 1个, 支管埋深 03 m。( 4)毛
管:采用  12~ 20 mm的 PE管,每行树木布设一条毛管,毛管深埋 01 m左右。( 5)管上式滴
头:采用压力补偿式 Katif滴头,滴头流量为 23 L∀h- 1, 375 L∀h- 1,滴头间距为 05 m, 10 m。
毛管在造林后埋人土中, 只将滴头出水口露在地表。
16 林 ! 业 ! 科 ! 学 ! 研 ! 究 第17卷
表 1! 不同组合方式滴灌设计
滴头流量/ ( L∀h- 1)
滴头间距/ m
23
05 10
375
05 10
毛管直径/ mm 12 16 20 12 16 20 12 16 20 12 16 20
毛管铺设长度/ m 50 100 200 100 200 300 40 80 160 60 150 240
单根支管毛管行数 2& 10 2& 10 10 2& 10 2& 10 10 2& 10 2& 10 10 2& 10 2& 10 10
毛管入口压力/ MPa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单根毛管流量/
( m3∀h- 1) 023 046 092 023 046 069 03 06 12 0225 0563 09
支管长度/ m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2& 18
支管流量/ ( m3∀h- 1) 2& 23 2& 46 2& 46 2& 23 2& 46 2& 345 2& 30 2& 60 2& 60 2& 225 2& 563 2& 45
支管直径/ mm 25 32 32 32 32 32 32 40 40 25 40 32
支管数量 12 6 6 12 6 8 10 5 5 12 5 6
干管长度/ m 2& 550 2& 500 2& 400 2& 1100 2& 1000 2& 900 2& 360 2& 320 2& 320 2& 660 2& 600 2& 480
干管流量/ ( m3∀h- 1) 276 276 276 276 276 276 30 30 30 27 2815 27
干管直径/ mm 110 110 110 125 125 125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主干管长度/ m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主干管流量/ ( m3∀h- 1) 552 552 552 552 552 552 60 60 60 54 563 54
主干管直径/ mm 110 110 110 125 125 125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设计扬程/ m 535 535 535 555 555 555 574 56 558 529 525 518
一个轮灌区灌水小区数 12 6 6 12 6 8 10 5 5 12 5 6
最大轮灌区数目 4 4 4 2 2 2 6 6 6 3 3 3
1轮灌区控制面积/ hm2 480 480 480 960 960 960 320 320 320 573 600 573
管网投资/ (元∀hm- 2) 14 763 15 329 16 661 14 751 14 916 15 491 14 751 15 567 16 943 12 306 12 641 12 924
年管网维护用工/
(日∀hm- 2) 180 90 45 180 90 90 180 90 45 180 90 45
年维护费/ (元∀hm- 2) 4995 2505 1245 2505 1245 1245 7500 3750 1875 4185 1995 1050
综合支出/
(元∀hm- 2∀a- 1) 1 034 1 047 1 123 1 008 1 007 1 045 1 058 1 075 1 148 862 863 872
! ! 注: 2& 表示双向铺设管道。管网投资包括干支管、毛管、滴头、管件等材料费,安装费及管沟费。年管网维护用工为 6
个月管网排污及检修用工,日工资按 20元计。管网平均折旧年限按 15 a计算。
313 ! 滴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 ! 首部枢纽是滴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治沙防护林的需
要,设计由水泵、过滤器、进出口压力表、进排气阀、安全阀、逆止阀、给水阀、排污阀及施肥系统
组成[ 5]。滴灌系统内压力水头的沿程变化,通过改变管径和滴头压力补偿进行调整。
( 1)水泵选择:水泵流量= 全部干管流量之和。扬程= 主干管及干管水头损失+ 支管水头
损失+ 最不利轮灌区毛管设计工作压力+ 深井的动水位( 20 m) + 首部枢纽水头损失( 6 m)
( 2)过滤器选择: 机井水一般水中有机物含量极少,可根据水中含沙量大小选用过滤器,若
水中含沙量大可选用离心+ 网式(碟片)过滤系统,若水中含沙量较小也可只选用网式或碟片
过滤器,过滤器精度 120~ 150目。水中含沙量超过 200 mg∀L- 1或水中含有氧化铁, 均需建沉
沙池进行水质处理。
( 3)施肥系统选择:根据树木生长需要,滴灌系统需配施肥设备,可选择施肥罐或文丘里注
肥器。
17增刊 时新宁等: 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研究
32 ! 灌溉参数的确定
灌溉参数的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 10395)计算而来[ 6] ,
各树种滴灌设计参数见表 2、表3。
表 2! 滴头流量 23 L∀h- 1各树种滴灌设计参数
树种 杨树 国槐 白蜡 丝绵木 垂柳 沙枣 桧柏 樟子松
KC 08 08 08 09 10 07 10 09
GC 06 08 08 06 05 065 04 05
KR 08 09 09 08 075 083 07 075
E 0 352 396 396 396 413 32 385 371
滴头间距 05m
w / % 175 175 175 175 175 175 175 175
I n 7 7 7 7 7 7 7 7
T 20 18 18 18 16 22 18 19
t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N 4 4 4 4 4 4 4 4
滴头间距 10m
w / % 98 98 98 98 98 98 98 98
I n 392 392 392 392 392 392 392 392
T 11 10 10 10 09 12 10 11
t 77 77 77 77 77 77 77 77
N 2 2 2 2 2 2 2 2
! ! 注:灌溉周期取 1 d,设计日耗水量按 40 mm 计,计算 t和N 值
表 3! 滴头流量 375 L∀h- 1各树种滴灌设计参数
树种 杨树 国槐 白蜡 丝绵木 垂柳 沙枣 桧柏 樟子松
KC 08 08 08 09 10 07 10 09
GC 06 08 08 06 05 065 04 05
KR 08 09 09 08 075 083 07 075
E 0 352 396 396 396 413 32 385 371
滴头间距 05m
w / %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I 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T 28 25 25 25 24 31 26 27
t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N 6 6 6 6 6 6 6 6
滴头间距 10m
w / %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I n 8 8 8 8 8 8 8 8
T 23 20 20 20 19 25 21 22
t 47 47 47 47 47 47 47 47
N 3 3 3 3 3 3 3 3
! ! 注:灌溉周期取 1 d,各树种日耗水量按 40 mm 计,计算 t和N 值
321 ! 树木耗水强度 E 0 ! E 0= ET 0 & KC & KR ,由此计算各树种耗水强度,见表 2、表 3。
18 林 ! 业 ! 科 ! 学 ! 研 ! 究 第17卷
式中: ET 0 参照作物蒸发量( mm∀d- 1) , (根据气象资料计算参照作物蒸发量[ 7] ,宁夏银
川地区参照作物蒸发量为 6 mm∀d- 1) ; KC 作物系数; KR 覆盖率影响系数( KR = GC+
1/ 2(1- GC) , GC 为树木遮荫率)。
322 ! 滴灌土壤湿润比 ! 土壤湿润比以沙地滴灌土壤湿润模型确定湿润面积,根据造林设计
及灌水器选择布置, 通过查表和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 w = (N pSeW/ SpSr ) & 100%
式中: w 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N p = 株距/滴头间距; Sp 作物株距, 2 m; S r 作
物行距, 4 m; W= 滴头最大湿润直径, 23 L∀h- 1滴头 07m, 375 L∀h- 1滴头10 m; Se 滴头
间距(如果 Se> Se∃式中Se 换成Se∃) ; Se∃ 理想滴头间距= 滴头最大湿润直径& 80%。
323 ! 设计灌水定额 ! 设计灌水定额与土壤质地及树木需水特性有关,根据本试验区资料,
利用以下公式计算: In= ( Fd- W0) & z & w/ 1 000
式中: In 灌水定额(mm) ; 为土壤中允许消耗的水量占土壤有效水量的百分比,
取50% ; z 计划土壤湿润深度( m) ,造林设计湿润土层深度为 10 m ; w 滴灌设计土壤
湿润比; Fd 土壤田间持水量(占土体体积的% ) ,沙壤土为 12%; W0 作物凋萎系数(占
土体体积的%) ,沙壤土为 4%。
324 ! 设计灌溉周期 ! 根据∋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6] , 取最大蒸发月份树木耗水强度灌溉周期
为设计灌溉周期。T = In/ E0
式中: T 滴灌灌溉周期( d) ; In 灌水定额( mm) ; E0 作物耗水强度( mm∀d- 1)。
经计算各树种灌溉周期为 1~ 2 d, 防护林由于是混交林,为便于统一设计和方便管理 T 取1 d。
325 ! 设计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计算公式: t= I nSeSl / q∀!
式中: 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h) ; I n 日净灌水量 I n= T & E0( mm) , E 0取最大树种设
计耗水量 40 mm; Se 滴头间距 ( m) ; Sl 毛管间距( m) ; q 滴头出水流量( L∀h- 1) ;
! 灌溉水利用系数(滴灌 != 90% )。
326 ! 灌溉区面积的确定 ! 根据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t 和最短轮灌周期T ,及管道状况确定。
327 ! 轮灌组的划分 ! 计算轮灌组数目的公式: N ) CT/ t
式中: N 为允许的轮灌组最大数目,取整数; C 为 1 d 运行的小时数, 一般为 16 h; T 为灌
水周期( d) , t为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h) , 全系统划分灌组数目见表 1。
328 ! 灌溉定额 ! 灌溉定额计算公式: E = ∗n
i= 1
ei + ed
式中: E 灌溉定额(m3∀hm- 2) ; ei 第 i 次灌水量( m3∀hm- 2) ; ed 冬灌定额( m3∀
hm
- 2
)。
33 ! 滴灌效益分析
331 ! 防护林生长情况 ! 实践证明,滴灌条件下造林各树种的成活及生长情况均大大优于常
规灌溉条件下造林。由于滴灌向植物根系输送水分较慢, 土壤水分一直保持在有利于植物生
长发育的状况下,因此,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根据对同等地质条件下的地面灌溉试验林生长状
况对比测定表明,滴灌出流灌溉林年生长量平均比传统地面灌溉方式下的防护林年生长量平
均大 16%左右, 并且病虫害少。试验区防护林生长情况调查如下表。
19增刊 时新宁等: 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研究
表 4! 试验区防护林滴灌及传统地面灌溉方式下年胸径生长量
品种 杨树 柳树 国槐 白蜡 桧柏
滴灌下年胸径生长量/ cm 159 194 076 058 263
常规灌溉下年胸径生长量/ cm 121 144 068 054 231
增长率/ % 3140 1180 118 740 140
表 5! 试验区防护林滴灌及传统地面灌溉方式下年新梢生长量
品种 杨树 柳树 国槐 白蜡 桧柏
滴灌下年新梢生长量/ m 135 162 065 046 026
常规灌溉下年新梢生长量/m 116 133 056 041 023
增长率/ % 164 218 161 122 143
332 ! 植物的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变化 ! 试验区地质条件差,如果使用传统地面大水漫灌
进行灌溉, 则水分渗漏严重,土壤有效水分保持时间短。由于滴灌向植物根系供水较慢, 土壤
水分损失小,从而大大提高了供水的有效性。通过滴灌后 12、96、192 h土壤水分监测表明,土
壤含水率保持在 3% ~ 8%之间, 即使在灌溉周期最长的 8 d, 80 cm内土壤平均含水率也仅仅
降至 30%。可见,土壤含水率一直保持在适宜植物生长的波动范围内, 有利于植物生长发
育。
滴灌造林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于土壤 06 m深的范围内,水平侧根长度主要分布在 01~
12 m之间, 轮灌间隔期根系周围土壤含水量为 4% ~ 20%。在滴头流量 375 L∀h- 1,滴灌 8 h
后,土壤湿润球形状与植物根系分布基本吻合,滴灌林带内多次轮灌后,土壤湿润球之间接起
来,分界面不十分明显,对林带内天然植被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 在沙地防护林滴灌中,应改变滴灌中常用的少量多次的灌溉方法, 采用增
加每次灌溉水量,延长灌溉周期的灌溉制度, 这一方法既能解决土壤盐分对植物的危害, 又能
解决滴灌下植物根系锚固不抗大风的问题。为干旱沙生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滴灌下生态防
护林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333! 各树种灌溉用水定额 ! 根据观测资料,试验区防护林中垂柳蒸腾耗水量最大,因此,在确
定滴灌灌溉制度时应以垂柳的蒸腾耗水量为标准,设计灌溉周期。根据造林设计密度,栽植株数
为1 250株∀hm- 2。林带灌溉定额包括多次灌水定额之和及冬灌定额两部分, 前者是根据植物蒸
腾耗水量与棵间蒸发量确定。冬灌是 11月份土壤封冻之前为满足冬春季节土壤水分蒸发和植
物在此期间一定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最后一次灌溉,冬灌可根据土壤墒情进行一次足额灌溉即
可。因此根据公式 E = ∗n
i= 1
ei + ed 计算出防护林全年灌溉定额(不含冬灌)如表6。
表 6 ! 试验区防护林滴灌及传统地面灌溉全年灌溉定额
时间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合计)
滴灌灌水量(m3∀hm- 2) ! 750 ! 975 1 200 1 350 ! 825 ! 600 ! 300 6 000
常规灌水量(m3∀hm- 2) 1 050 1 650 1 950 2 250 1 350 ! 900 ! 600 9 750
! ! 滴灌全年灌溉定额为 6 000 m3∀hm- 2, 而传统大水漫灌的林地每年灌水次数按 6 次计算,
灌水定额平均以 1 625 m3∀hm- 2计,则全年灌溉定额达 9 750 m3∀hm- 2, 是滴灌灌溉定额的 163
20 林 ! 业 ! 科 ! 学 ! 研 ! 究 第17卷
倍。因此, 采用滴灌每年可节水 3 750 m3∀hm- 2, 节水效益显著。滴灌系统对地形适应性强,不
需要开沟,整地简单。同时,由于滴灌系统采用固定式自动灌水,操作简单,一般 1口井有 1人
便可进行全面管理, 因此,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投入,降低费用。
334 ! 生态效益 ! 试验区天然地表植被主要有禾草 ( Poa spp )、雾冰藜( Bassia dasyphylla
(Fisch et Mey) OKuntze)、牛心朴子( 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等。采用滴灌灌溉营造
防护林以来,灌溉湿润带内地表天然植被盖度明显增多, 达到 30%, 与非灌溉地比较, 植被盖
度提高了 20%。这些地表植被与防护林形成了综合立体的防风、阻沙、固沙体系。滴灌防护
林生长良好,有效地固定林带两侧的风沙,降低了护林人员劳动强度,也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5! 滴灌成本分析 ! ( 1)运行维护成本: 滴灌状态下全年水电管理运行成本为 7725元∀
hm- 2,常规灌溉下全年水电管理运行成本为1 4625元∀hm- 2,年节约水电管理运行费 472%。
管理用工: 滴灌防护林的管理用工仅为渠灌防护林的 40%, 滴灌下管理用工 315 元∀
hm- 2,常规灌溉下管理用工 7875元∀hm- 2, 滴灌比常规灌溉可节约管理用工 60%;
用水用电量分析:滴灌通过管道直接将水输到植物根部,并可根据不同树种的需要调节水
量,避免了传统渠道灌溉产生的渗漏、蒸发、过灌等浪费现象,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
源。根据对6个滴灌区, 2个渠灌点 4 a来用水量分折, 滴灌防护林用水量仅是渠灌防护林的
62% ,用电量是渠灌防护林的 68%, 滴灌下电费 4575元∀hm- 2, 常规灌溉下电费 675元∀hm- 2,
滴灌比常规灌溉年节电 32%。
( 2)滴灌工程成本概况:防护林带滴灌工程成本与渠灌工程成本比较, 一般滴灌工程投资
是渠道工程的 57% [ 8] ;从滴灌管网投资来看, 毛管直径、滴头流量、滴头数量对管网投资影响
很大,管网投资在 12 306~ 16 9425元∀hm- 2之间。滴头流量 23 L∀h- 1,滴头间距10 m,湿润
比过小, 林带过长, 投资过高;滴头流量 375 L∀h- 1,滴头间距05 m, 湿润比过大,林带过短,投
资也过高;设计上应尽量使用较细的毛管并且增大滴头间距。但从人工管理费来看毛管直径
越大,人工管理费越低。因此,设计上应综合平衡选出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
4 ! 结论与讨论
( 1)试验表明,滴灌灌溉在生态防护林外围地质条件与地面灌溉条件较差的区域具有很强
的适应性。由于沙地持水力低,采用漫灌方式灌溉后, 一部分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渗漏至土壤深
层,也会使土壤养分在淋溶过程中损失。滴灌是一种流量较小的灌溉方式,深层渗漏很少,浪
费极小,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 2)滴灌灌溉节水、节能、省工,比传统地面灌溉方式年节水 3 750 m3∀hm- 2,年节电 32% ,
减免劳动工序, 省工、省劳 60% ,年节约水电管理运行费 472%,经济效益显著。
(3)滴灌生态防护林生长状况良好, 年生长量比传统地面灌溉方式下提高 16% ;同时,也
有利于地表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地表植被比非灌溉条件下的地表植被增加 20%, 对防风、阻
沙、固沙具有很好的作用。
( 4)从滴灌管网投资来看, 毛管直径 12 mm,滴头流量 375 L∀h- 1, 滴头间距 10 m的设计
组合管网投资最低。设计上应使用 375 L∀h- 1滴头,尽量使用较细的毛管并且增大滴头间距。
但从人工管理费来看毛管直径越大,人工管理费越低。因此,设计上应综合平衡选出综合支出
21增刊 时新宁等: 沙地防护林滴灌技术研究
最低的设计方案。从长远考虑,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是毛管直径 12 mm, 滴头流量 375 L
∀h- 1, 滴头间距 10 m的设计方案。
(5)通过试验发现,各树种蒸腾耗水量有一定的差距, 因为设计是混交林, 因此, 在确定灌
溉制度时互相不好兼顾。按照大耗水量作物设计灌溉制度,有些树木浪费水,按照低耗水量作
物设计灌溉制度,有些树木生长状况差。因此,在今后滴灌防护林营造时在树种选择与搭配方
面应进行研究。同时,随着植物生长发育,蒸腾耗水量逐渐增大, 对灌溉制度进行适时调整成
为今后滴灌生态防护林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
经过上述分析, 说明了在干旱沙荒地区营造防护林,采用滴灌技术是可行的。滴灌防护林
生长良好,有效地固定了林带两侧的流沙,使林木病虫害减少。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用滴
灌技术营造防护林扩大了滴灌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我国滴灌技术的发展,为干旱荒漠地区
防护林的营造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 1] 刘康,刘钰华,朱玉伟.滴灌造林技术要点[ J] .新疆林业, 2001( 5) : 22~ 24
[ 2] 管文轲,李炎.沙区主要造林树种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 J] .防护林科技, 2002(2) : 9~ 11
[ 3] 周卫平,宋广程,邵思.微灌工程技术[M ]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9
[ 4] 唐麓君,于卫平,明方福,等.银川植物园建立及其研究总结报告[ J] .世界林业研究, 1998(专集) : 4
[ 5] 郑耀泉,李光永,党平,等.喷灌与微灌设备[M ]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8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 10395) [S ] .水科技[ 1995]373号
[ 7] 李玉霖,崔建桓,张铜会.作物蒸发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J] .中国沙漠, 2002(4) : 372~ 376
[ 8] 王建新.高速公路、铁路防护林滴灌系统设计[ J] .陕西林业科技, 2001( 4) : 46~ 49
Applic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in Sandy Land Shelterbelt
SHI Xinning, ZHANG Zhenwen, HUANG Zhiquan
( Ningxia Forestry Institute, Yinchuan ! 750004, Ningxia, 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s of 4year+ s trial showed that when drip irrigat ion was appli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andy
land shelterbelt, the optimal design scheme were as follows: the diameter of drip tube 12 mm, drip flux 3. 75 L∀
h- 1, drip space 1. 0 m.On the other hand, under drip irrigat 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and increment
of tree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at under normal irrigation condition, and possessed the advantages of water sav
ing, energy saving and labour saving. The design and efficiency of drip irrigat ion on sandy land shelterbelt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ed up.
Key words: drip irrigation; sandy land shelterbelt; irrigation design
22 林 ! 业 ! 科 ! 学 ! 研 ! 究 第1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