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eliminary Report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sychira dudgeoni

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
!"#$%&$%$(#)*
!!文章编号!$##$)$&*+""#$"##&)#%-%)#%
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刘!剑$$ 舒金平$!!$ 华正媛"$ 徐天森$$ 王浩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浙江省衢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浙江 衢州!-"&####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G6`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M#"##%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
研专项""#$##&##+#
作者简介$ 刘!剑"$*+$%#!女!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入侵生物学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
武春生先生帮助鉴定环茸毒蛾标本并提供相关资料!谨致衷心感谢2
!!
通讯作者$ 4JLwN23U2H3o=;J??,D?7,D3
关键词!毒蛾环茸毒蛾油茶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6
6#(/1.1*"#$ M(%#&%2O1%/%C19"/,-"#"9&(#1)&19)%2
<"7,1&*" 3(39#$%&
;-:J/(0
$
! +,:J/01A/0H
$
! ,:48*$0H1K<(0
"
! E:M/(01%$0
$
! 3456,("1N/$
$
"$,I040;@DJ K34/2/L/0?A.L1/@?U2D;OB?@04/@=! MJ230406D;E07=?AB?@04/@=! BL=;3H!-$$&##! YJ0N2;3H! MJ23;
",]LSJ?L B?@04/Z04/a;3;H0703/;3E ]L;@;3/230./;/2?3 ?AYJ0N2;3HZ@?P23D0! ]LSJ?L!-"&###! YJ0N2;3H! MJ23;#
78)&#"9&$ I(%K)*/#( B;@03?@0U?@/4?3 /J012?DJ;@;D/0@24/2D4?A/J242340D/,K3 /J244/LE=! /J012?O?H2D;ODJ;@;D/0@24/2D4?AI@BQ0@023P04/2H;/0E 1=A20OE 4L@P0=;3E O;1?@;/?@=?140@P;/2?3,I@BP0@Q23/0@4;40HH423 YJ0N2;3HZ@?P23D0,FJ00HH4J;/DJ EL@23HO;/0B01@L;@=;3E 0;@O=a;@DJ,FJ0A2@4//?/J2@E 23)
4/;@O;@P;A00E ?3 /J0O?Q0@4L@A;D0?AO0;P04?@/J0U0@2D;@U ?A/J0A@L2/,>;/0@/J0=A00E 7;23O=?3 O0;P04,FJ07;)
/L@0%/J 234/;@O;@P;7?P0/?O?Q0@O0;P04;3E D?71230/Q?D?7UO0/0O0;P041=4U23323H42OT 23/?;@2EH04J;U0E D?)
D??3 /J03 ULU;/02342E0,FJ0A07;O0;ELO/44/;=?3 /J04L@A;D0?A/J0D?D??3 Q;2/23HA?@/J07;O0;ELO//?7;/0,63E
/J030i/E;=! /J0A07;O04O;=0HH4?3 /J0D?D??3! /J03 AO=/?/J0O?Q0@4L@A;D0?AO0;P04/??P2U?42/,
!($ :%#+)$ /L44?DT 7?/J I(%K)*/#( B!!油茶"G(D$C/( "C$/?$#( 610O,#为我国特有的重
要油料树种(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 *#[以上!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 &`维生素<和
"
)胡
萝卜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 ( 随
着油茶经济地位的提升!种植面积及开发力度的日
益加大!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其中毒蛾科">=)
7;3/@2E;0#害虫的危害尤为明显( 毒蛾科隶属于鳞
翅目">0U2E?U/0@;#!喙不发达!无单眼!翅通常发达!
幼虫体呈圆筒形或扁圆筒形!具毛瘤和翻缩腺以及
毒针毛!是农林牧业的主要害虫( 全世界已知" +%
种!中国约 -(# 种+- \%, (
环茸毒蛾"I(%K)*/#( B翅目&毒蛾科&茸毒蛾属"I(%K)*/#( Xx130@#!分布于
浙江&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台
湾&云南!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 \, ( 作者在浙江
省油茶种植区调查首次发现!环茸毒蛾是油茶的主
要害虫之一( 迄今该虫的生物学未见研究报道( 通
过室内饲养观察和林间定期调查!初步了解掌握环
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第 "% 卷
$!材料与方法
;<;=生物学特征和习性观察
"##+%"#$$ 年在浙江省衢州&丽水等地油茶种
植区采集环茸毒蛾幼虫带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
热带林业研究所养虫实验室!置于透明的尼龙网养
虫笼"-# D7m-# D7m%# D7#中饲养!以观察其生物
学特征和习性(
"$#成虫$将羽化后的成虫置于养虫笼"-# D7
m-# D7m$## D7#中!每天观察成虫交尾&产卵等行
为及活动情况( 使用数码相机"M;3?3 (# #`拍摄高
清晰图片!结合针插标本观察成虫的形态特征(
""#卵$从成虫产卵后!每天观察记录卵的颜色
变化及孵化情况(
"-#幼虫及蛹$通过林间调查&采集幼虫和室内
饲养!详细观察和记录各龄幼虫的形态&取食活动&
停息及老熟幼虫结茧化蛹情况(
;<>=生活史研究
将环茸毒蛾幼虫置于透明的尼龙网养虫笼中
饲养!每笼 % 头( 养虫笼中放入新鲜油茶枝叶供幼
虫取食!枝条插在盛水的 -# 7>广口瓶内!以保持
枝叶的含水量( 每天更换新鲜的油茶枝叶!记录各
头幼虫的状态!计算幼虫历期( 待其化蛹时每天记
录化蛹数量!并将蛹转移至另外的养虫笼中!每天
观察蛹的状态!记录蛹的羽化时间!计算蛹的历
期( 成虫羽化后观察其产卵时间和产卵量!统计成
虫寿命!计算成虫历期( 结合每个月的林间调查!
依据各龄幼虫&各虫态出现的时间确定环茸毒蛾的
年生活史(
"!结果与分析
><;=形态特征
",$,$!成虫!环茸毒蛾成虫第 $ 代雌&雄体全为棕
黑色!第 " 代雌&雄体呈季节性异色"图 $)6&$)G#(
第 $ 代成虫体长 *,% $&,% 77!翅展 -& -* 77!
雄成虫体略小( 头部和胸部浅棕黑色!触角双栉齿
状!雄成虫触角较长&粗大!雌成虫触角略短&细小!
触角及下唇须浅黑棕色( 胸部&腹部下面浅棕白色!
后胸背中央有一丛棕黑色鳞毛!具光泽腹部浅红灰
色!无背毛丛( 前足和中足外侧浅棕黑色!内侧浅棕
白色( 前翅浅棕黑色!基部带红灰色!内线灰白色呈
弧形弯曲!径脉和中脉间有一不规则形浅棕色斑!斑
缘为深褐色!中室末端有一浅黑棕色横脉纹!其周围
为浅棕色( 后翅浅棕灰色( 前&后翅背面浅棕白色!
具浅黑色横带(
第 " 代雄成虫同第 $ 代!雌成虫体长 $# $(
77!翅展约 -+ &- 77!体粗壮!灰白色!复眼黑色!
触角灰白色!栉齿短小灰白色!前翅灰白色!在基部
有一不规则三角形线!中线和内线区&中脉和径脉间
有较长的椭圆形浅棕黑色斑!端线为波状浅棕黑色!
向内剧烈倾斜!中线到亚端线间有大片不规则棕黑
色斑或纹!后翅灰白色(
",$,"!卵!卵圆球形!白色!顶点稍凹陷!顶点周围
一圈呈淡黄褐色"图 $)`#(
",$,-!幼虫!初孵幼虫体黑色!体长约 " 77!随着
龄期的增加!体色逐渐变淡!出现灰白色斑纹"图 $)
e#( 初孵幼虫腹部 $ - 节的背部浓密的白色刷状
毛初现!以后各龄幼虫逐渐明显( " 龄幼虫体&体毛
均为黑色!- 龄幼虫体毛灰白色!体长 $+ "% 77!
前胸两侧毛瘤突出!各有 $ 束向前伸出的黑色长毛!
约等于体长或略短!第 + 腹节背面有 $ 束向上略后
斜的竖起的短毛束!第 ( 腹节背面各有一橙色
腺体!第 &&%&+ 腹节亚背线各有一鲜红色腺体( 虫
体淡紫灰色!有淡褐色不规则斑点!每个体节气门线
上方有一毛瘤!长出放射性簇状毛 $ 束!毛色雪白或
少有灰白色!第 $ " 腹节的刷状毛后的体背表面
呈黑色!第 " 节上刷状毛较长!至 & 龄时第 & 腹节背
部刷状毛方现!但较短( 腹部第 (& 节背线上各橙
色腺体仍然存在!第 &&%&+ 腹节亚背线上鲜红色腺
体消失( 至末龄 % 龄时幼虫体长达 -+ &+ 77"图
$)B#!连同头&尾体毛长可达 %+ (+ 77( 老熟幼
虫体色微呈淡绿色(
",$,&!茧!蛹!茧椭圆形!长径 "% -& 77!短径
% 77"图 $)M&$)C#( 茧的表层被有丝质网状
层!白色( 雄蛹体长 "# "( 77!雌蛹体长 "& -$
77!初化淡绿色!后为橙黄色( 体被黄白色短毛!以
腹部为多!翅芽达腹部第 - 节中部!腹部 $ " 节背
面各有一毛瘤!臀棘上有多枚钩刺(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环茸毒蛾在浙江省油茶林中 $ 年
" 代"表 $#!衢州部分地区有 $ 年 - 代现象!均以
卵越冬( " 月底至 - 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 $ 年
" 代虫$( 月中&下旬幼虫开始老熟! 月陆续化蛹!
+ 月份为羽化高峰期!+ 月中&下旬第 " 代幼虫孵
化!至 $# 月中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 $ 年 - 代虫$
第 $ 代幼虫 % 月中旬部分开始老熟&化蛹!% 月下
(-%
第 & 期 刘剑等$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旬至 ( 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 月上旬第 " 代卵孵
化!至 + 月下旬第 " 代成虫产卵!第 - 代幼虫历经
" 个月!到 $# 月下旬陆续开始化蛹!成虫羽化后经
交尾产卵越冬(
6$雌成虫G$雄成虫M$蛹 $`卵e$- 龄幼虫B$% 龄幼虫C$茧
图 $!环茸毒蛾形态特征
-%
林!业!科!学!研!究 第 "% 卷
表 ;=环茸毒蛾生活史
虫态 $%" 月 - 月 & 月 % 月 ( 月 月 + 月 * 月 $# 月 $$ 月 $" 月
$ 年 " 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8 8 8 8
% % % %
\ \ \ \ \ \ \ & & &
8 8 8
% % % % % %
$ 年 - 代
% % %
\ \ \ \ \ \ \ \ & & &
8 8
% % %
\ \ \ \ \ & & &
8 8 8
% % %
\ \ \ \ \ \ \ & &
8 8 8 8
% % % % %
!!注$
%
卵!\幼虫!
&
茧:蛹!8成虫(
",","!各虫态习性!成虫$雌成虫羽化后!从羽化
孔处爬至油茶叶片下的茧上!待体干&翅硬后停息!
不再活动!等待雄成虫飞来交尾( 雄成虫羽化后也
爬至叶片下的茧上!待体翅硬后!可以飞翔( 雄成虫
非常活跃!飞翔迅速!主要为寻偶交尾( 交尾多在晚
上!有时可见 " 头雄成虫与 $ 头雌成虫交尾现象(
交尾需 -# *# 723不等( 交尾后次日!雌成虫将卵
产在茧上!一般产卵 $# -# 余粒!再飞去在其它寄
主叶片背面继续产卵!单一雌虫可产卵 &## 多粒(
幼虫$幼虫 % 龄( 越冬卵于 - 月上旬孵化!$&"
代卵产后经 $% E孵化( 孵化时!幼虫咬破卵壳!
从一端爬出!再返身取食卵壳至大半!休息片刻后分
散爬行!一般爬至较嫩油茶叶片背面停息取食( $
龄幼虫在油茶叶片上啃食上表皮!留下一层薄膜!"&
- 龄幼虫爬至嫩茶果上啃食果皮!幼虫在果皮上取
食&休息!直至果皮绿色部分全部啃光!露出锈黄色
凹凸不平的果壳!才离去另寻嫩果或叶片取食- 龄
以后幼虫以取食叶片为主( 幼虫白天活动较少!常
停息在油茶枝干上或叶片背面!$*$## 时后开始活
动!
%
移或取食( 幼虫善爬行!观察标记的 &&% 龄幼
虫!次日能出现在 - & 7外寄主的枝干部( 幼虫
老熟后于夜晚爬至寄主的中下部叶片下!吐丝连缀
" 片完整的叶片呈屋脊状!在屋脊状叶片下吐丝结
茧!茧有 " 层!外层较大&稀疏!短椭圆形!一端留有
羽化孔!内层较小&细致!在内化蛹( 幼虫结茧约一
周化蛹!% E后成虫羽化(
-!结论与讨论
环茸毒蛾在浙江省油茶种植区为首次发现!是
油茶害虫新记录( 野外调查发现其还危害茶树"G@
%/0$0%/%">,# d,FJL31,#&桂花"9%D(0&*<%?#(H#(0%"FJL31,# >?L@02)
@?#&天竺葵 ">$C(#H"0/"8$( D(K%>233,#等!在福建还危害木荷"+)*/D( %<1
A$#Q( C;@E3 0/MJ;7U#( 环茸毒蛾初龄幼虫剥食油
茶叶片上表皮!$ - 龄幼虫啃食果实表皮!是导致
油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被害较轻的油茶果虽不
脱落!但茶籽生长不饱满!出油率降低( 大龄幼虫取
食叶片!虫口密度高时整株油茶叶被取食殆尽!严重
影响油茶的生长和结实(
我国茶树"G(D$C/( 4UU,#毒蛾类害虫多达 %#
种!涉及 $$ 个属!其中茸毒蛾属近 $# 种+( \, ( 同属
各虫种因发生地环境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
律存在差异( 茶茸毒蛾"I@Q(/Q(#(0( a;/4L7L@;#
在云南 $ 年 & % 代++ \*, !在江西&安徽及浙江地区
$ 年 & % 代+$# \$$, 松茸毒蛾"I@(U<&*( M?O030/0#
+-%
第 & 期 刘剑等$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在广东 $ 年 & 代+$", !在福建 $ 年 - 代+$-, !而同属的
环茸毒蛾在浙江 $ 年发生 " - 代!发生的代数较
少!这可能与害虫发生的地理环境以及取食的寄主
种类有关( 环茸毒蛾幼虫取食油茶叶片或啃食果实
表皮!林间调查结果表明!在浙江地区的油茶林中虫
口密度一般较低!加上林内天敌的存在!尚未造成严
重危害但随着油茶林抚育措施的改变!以及油茶单
一树种大面积种植!其生态平衡一旦破坏后!可能导
致环茸毒蛾的大面积危害发生( 关于其发生规律及
爆发的风险性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费学谦,油茶籽油加工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W,,食品工业
科技!"#$$! -" "$##$ &&* \&%"
+", 姚小华!王开良!罗细芳!等,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
+W,,林业科技开发!"##%! $* "$#$ - \(
+-, 赵仲苓,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四十二册 鳞翅目 毒蛾科"二# +a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赵仲苓,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卷 鳞翅目 毒蛾科+a,,北
京$科学出版社!"##-$ *# \*"
+%, _;/4?3 6! BO0/DJ0@` .!h=0K_G,FJ0H030@2D3;704?A7?/J4?A
/J0Q?@OE$ P?OL70" +a,,>?3E?3$ F@L4/004?A/J0G@2/24J aL40L7
"h;/L@;OX24/?@=#! $*+#$ $ \"%
+(, 张汉鹄,我国茶树毒蛾区系考查与防治对策+W,,茶叶通讯!
"##- ""#$ "" \"%
+, 华正媛! 王井田! 刘!剑! 等,衢州市油茶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W,,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 "-" \"&-
++, 杨大荣!刘桂华!陈朝进!等,云南茶叶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
综合防治+W,,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
+*, 杨大荣! 杨有武! 宇廷超,茶茸毒蛾在高海拨茶区的发生规律
和防治技术+W,,茶叶!"###! "(""#$ ++
+$#, 汪荣灶,茶黑毒峨年生活史及防治的研究+W,,蚕桑茶叶通讯!
$*++ "$#$ $- \$(
+$$, 汪义平!方!惠!张红美,茶黑毒蛾发生规律与防治+W,,植保
技术与推广! "##-! "-"$#$ "$ \""
+$", 苏!星!李向东!邓常发!等,松茸毒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
步研究+W,,华南农学院学报!$*+$!"""#$ %+ \(*
+$-, 张潮巨! 陈顺立! 李友恭! 等,松茸毒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W,,华东昆虫学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