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 业科学 研究 1 9 9 5 , 8 (1 ) : 1 1~ 1 3
F o re st R e se a rc h
西澳粘滑菇在尾叶按上的菌根合成 关
弓明钦 N ie h o la S M a la je z u k 王 凤珍 陈 羽
摘要 利用经特殊培养的西澳粘滑菇菌种 , 人工接种在 尾叶按幼苗根部 , 35 d 后有 60 %的幼
苗根部都长出 1一 2 个子实体 , 经鉴定 , 该子实体为原接种菌 。 菌根感染率检查结果表明 , 有 80 %幼
苗形成菌根 。 生长 8 个月的幼苗其平均树高比未接种苗增加 52 . 2 % , 地径增加 29 . 4 % , 地上及地下
部分生物量(干重 )分别比对照增加 26 8 % 及 2 1 4 . 3 % 。 西澳粘滑菇不仅在华南地 区按树上可以完成
菌根合成 , 而且对幼树生长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 是华南地区按树的优 良菌根菌 。
关键词 西澳粘滑菇 、 尾叶按 、 菌根合成
在 自然界里 , 生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十分普遍 。 大型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 它
们之间互利互助 , 互为依靠 。 因此 , 人们繁殖这些真菌十分困难 , 特别是子实体的繁育 。 利用菌
根技术 , 将人 们至今尚无法栽培的菌根食用菌 , 特别是那些高价值的菌根食用菌进行菌根合
成 , 是当今许多真菌学家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 1 9 90 一 1 9 91 年 , 在广州对菌根 菌西澳粘滑
菇 (万e占e zo m a w e stra zie n s。 B o u g he r , T ’o m m e r u p 衣 M a la je z u k )进行了有关试验 , 初步完成该菌
在尾叶按 (E u c a匀)P t u : u r oP勺lla 5 . T . B le k e )上的菌根合成 。
西澳粘滑菇是澳大利亚科学家于 1 9 8 8 年发现的新种仁‘〕, 该菌原产于西澳大利亚干热地 区
的天然赤按 (E . c a m a ld u le n s is D e h n h a r d t )林中 , 1 9 8 9 年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 S IR O )引进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用于华南地区按树菌根的接种研究 。 该菌种的菌
丝体 白色 , 絮状 , 较紧密 , 生长迅速 , 繁殖容易 , 适温范围 23 ~ 25 ℃ , 可以和尾叶按 、细叶按 (E.
te 汀滋爪: S m . ) 、巨按 (E . g ra 。di : Hi l e x M a id . )等多种按树共生形成菌根 , 是华南地 区一种
优 良的共生菌根真菌 。
为探索该菌对华南地区按树的生长适应性及其促生效果 , 利用该菌的人工培养物对尾叶
按幼苗进行强化接种〔, , , 经人工培育后 , 在尾叶按幼苗根部附近长出子实体 。 经鉴定 , 该子实体
确为原接种真菌 。 这是继澳大利亚 C SI R O 科学家 1 9 8 9 年在赤按幼苗上完成该菌的菌根合成
后 [z] ,再次在我国完成在尾叶按上的菌根合成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1
.
1
.
1
提供 。
供试材料
供试 菌种 西澳粘滑菇 (H e 占e zo m a w e s tra zie n s。 (E 4 0 7 0 ) , 由澳大利亚 C S IR O 分离并
1 9 9 4一 0 1一 2 1 收稿 。
弓明钦副研究员 , 王凤珍 , 陈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C SIR O 林业研究所 ) 。
, 本研 究为 19 9 1~ 1 9 9 3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 1 9 9 1 ~ 1 9 9 4 年中澳合作
广州 5 1 0 5 2 0 ) ; N ieh o la s M a laje z u k (澳大利亚
9 0 4 4 项 目部分研究内容 。
1 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8 卷
1
.
1
.
2 供试树种 尾叶按 , 种源号 14 5 31 , 引自澳大利亚树种中心 。
1
.
1
.
3 菌种培养基 MM N 培养基 (M a r x , 1 9 6 9 ) 。
1
.
1
.
4 菌剂培养基 采用 自配 T M : 培养基 , 其主要成分有小麦 、棉籽壳 、甘蔗渣 、夜石粉 、蔗
糖 、碳酸钙 、麦芽粉 、生长素及特需物质 , 经拌和均匀后装入玻璃容器或聚丙烯塑料袋中 , 在
1
.
5 k g /c m
, 压力条件下灭菌 Z h , 备用 。
L Z 试验方法
1
.
2
.
1 菌剂接种及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斜面菌种转入 已消毒 的菌剂培养料中 , 每袋 2 ~ 3
小块 , 在 25 一 26 ℃条件下恒温培养 25 一 30 d , 待菌丝体长满容器后 , 即可进行幼苗接种 。
1
.
2
.
2 苗木接种 在消毒基质中按常规方法播种尾叶按 , 待苗高 4 ~ 5 c m 时 , 选择生长一致
的壮苗进行移栽接种 。 在高约 1 5 c m , 直径约 1 0 c m 的黑色塑料育苗袋中 , 先放入混合基质 (按
林地表土与细沙 1 : 1 的比例混合 ) , 另加 0 . 5 % (重量比 )的过磷酸钙 (含 P ZO 。约 14 % , 未经消
毒 ) 。 移栽苗木时 , 每袋放入上述菌剂 10 ~ 15 9 在尾叶按幼苗根部附近 , 再用上述混合土覆盖
压紧 , 按常规方法管理 , 每天淋水 1 ~ 2 次 , 不施肥 , 置苗木于稍阴凉湿润的地方培育 。
1
.
2
.
3 试验处理及观测 试验设接种及不接种两种处理 , 每处理重复 10 株苗木 , 随机排列 ;
接种后分别于 1 、 4 、 8 个月测量幼树高及地径 ;出菇时检查并统计出菇情况 。 接种 8 个月后 , 除
常规观测外 , 还测定菌根感染率以及地上 、地下部分的生物量 。
2 试验结果
2
.
1 菌根感染情况及出菇情况
在 40 一 60 倍解剖镜下进行菌根检查的结果表明 , 在接种的 10 株苗木中 , 有 8 株已形成菌
根 , 接种成功率为 80 % ;其幼根周围分布许多白色菌丝体 , 菌套及菌根清晰可见 ;而对照苗木
未见形成菌根 , 也未见菌丝体分布 。
在接种苗木中 , 接种 30 一 35 d 后 , 有 60 %的幼苗其根部附近长 出子实体 , 每株长出 1一 2
个 。 子实体白色至灰 白色 , 。 菌盖近圆形 , 光滑 , 稍粘 , 肉质 , 直径 3 ~ 4 。m ;菌柄 中生 , 肉质 , 实
心 , 长 2一 3 。m , 粗 。. 8 ~ 1 . 0 。m , 白色 ; 由于子实体多从育苗袋侧面的通气孔长出 , 有的子实体
菌盖稍呈偏生状 ; 菌褶凹生 , 较密 、略带粉红色 , 宽约 2一 3 m m 。 经鉴定 , 该子实体与原接种菌
子实体特征一致 ,证实该菌在尾叶按上完成了菌根合成 。
2
.
2 对尾叶按幼树的促生效果
接种 8 个月后 , 对幼树生长情况的测量结果表明 (表 1 ) , 该菌根菌对尾叶按幼苗具明显促
进生长的作用 , 无论树高及地径均大大超过对照苗木 。 其 中 ,接种处理的幼树平均高比对照苗
木增加 52 . 2 % , 地径增加 29 . 4 % ,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 比对照苗木平均增加 2 68 . 0 %和
2 1 4
.
3 %
。
表 1 尾叶按接种 8 个月后的生长结果 (广州 , 1 9 9 1)
处 理 幼树平均高
(em )
1 1 9
.
8
7 8
.
7
幼树平均
地径 (e m )
树高平均
增长 (% )
地径平均
增长 (% )
地上部分
干重 (g )
地下部分 地上干重平 地下干重平
干重 (g ) 均增长 (% ) 均增长 (% )
接 种
不接种
0
.
8 8
0
.
6 吕 ::
2 8 6 2 1 4
.
3
1期 弓明钦等:西澳枯滑菇在尾叶按上的菌根合成 l3
从植株生势来看 , 接种处理的苗木不仅叶色浓绿 , 叶片肥大 , 而且枝叶繁茂 , 根系发达 , 而
对照苗木植株矮小 , 叶色青黄 , 枝叶稀少 , 根系不发达 。
综上所述 , 菌根菌阶占ezo m 。 w e stra lie n se (E 4070 )在广东地区表现良好 , 是一种具推广应
用价值的优良按树菌根菌种。 该菌种在我国南方的尾叶按上完成菌根合成 , 不仅促进按树生
长 , 给华南按树生产带来新的希望 , 而且还可为该地区林业的多种经营提供新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Bo
u g her N I
一 ,
T o m m er u p IC
,
M a la i
e z u k N
.
T o x o n o m y
, n u elea r be ha v io ur in the bas idio m es a n d e e to m yeo r rhiza s o f
H e占elo二。 二estra lie, : s。 , p . n o v . e eto m yeo rr hi多a s o f伪su 。。艺, : a a n d E u c alyp tu s . Pe r th : A u str a li。 CSIR O , 1 9 90 . 2 2 8~
2 5 0
.
2 弓明钦 , 陈羽 , 王凤珍 . 按树幼苗菌根接种及其生长效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 19 92 , 5 (6 ) : 63 9~ 6 45 .
M yeo r r h iz a l Syn thes is o f H ebelo m a w e srr a lie n se
o n E u ealyP
tu s u roP hyl l
a
G o , : g M i
n g 叮in
W a n g F e , :g z h en
N ieho la s M a lalc
z u k
Chen Yu
Ab str a et 30 d a ys a fte r th e in o e u la tio n w ith p u r e e u lt u r e o f H e belo m a w e stra lien se
, a
m ye o r rhiz a l fu n g u s
,
t o yo u n g se e d lin g s o f E
.
u
rOP 勺lla , s o m e m ye o r rhiz a l r o o t a n d a lso
s o m e fr u it
一
bo d ie s o f the fu n g u s w e r e p ro d u ee d
.
S u e e es sfu l in o e u latio n r a te w er e 80%
, a n d
6 0% o f rh
e in o eu la ted s e e dlin g s p r o d u e ed fr u it
一
bo d ies
.
T he in o e u la te d s e e d lin g s d e v e lo p e d
be tter r o o t s yste m
,
g r e e n e r le a v e s a n d
s e e dlin g s
.
m o n th
一
o ld
T h e he ig ht
,
g r o u n d dia m e te r
,
b e tte r g r o w th tha n tho se o f the n o n
一
in o e u late d
a bo v e
一
g r o u n d a n d u n de r
一
g r o u n d bio m a ss o f the s
-
in o e u la red s e ed lin g s 丫V er e in e r e a se d by 52
.
2%
,
29
.
4 %
,
268
.
0%
a n d 2 14
.
3%
tha n tho se o f the n o n
一
in o e u la re d se ed lin g s r e s pe e tiv e ly
.
K ey w o rds H ebele m a w estra lie n se
,
E u c alyP
tu s u
rOP 勺lla , m yeo r rhiz a l syn the s is
G o n g M in g q in g
,
As soc ia te Pro fes so r
,
w an g Fe n g z hen
.
C he n Y u (T he R es e a r eh In s titu te o f T ro p ie a l Fo r es t ry
,
C A F
G u an g z ho u 5 1 0 5 20 ) ; N ie ho la : M a la j
e z u k (CS IR () D iv is io n o f Fo re s t R e se a r e h
,
A u s t r a l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