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VENANCE SELEC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 FOR PLANTING AREA IN CHINA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全 文 :第 1 卷 第 1 期
1 9 8 8 年 2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 A R CH
V o l

1 , NO

1
F eb
。 ,
1 9 8 8
杉 木 造 林 区 种 源 选 择
全国衫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摘 要
本文时衫木地理种源 第一次试验21 个试验 .汽上 19 个种源 的六年生幼林和第二次
试验45 个试验点上43 个种 源的三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状进行分析 , 评 定各
种源的优劣以 及与环境的互作 。 研究表明 : 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 如六年生幼林材积的
选择 效果平均达20 % , 优劣种源间平均相差 3 。 3倍 。根据生长量 、 稳 定性 、 开花结实
和衬寒性等指标 , 综合评 定选 出南岭山地为我 国衫木的优 良种 源 区 。 同时 , 依据各
造林 区试验结果 , 初步确 定能获得明显增产效益的优 良种源 , 并提 出了衫木种子的
调拨意 见 , 定出可作为我国衫木良种基地的最优种 源 区域。
关健饲 杠木 ; 种源 ; 种源区 ; 交 互作用
杉木分布于我国北纬2 1 0 4 1 ’一 3 4 “0 3 ‘ 、 东经 1 0 1尸4 5 ‘一 12 1 “5 3 ‘之间的广阔亚热带区域 ,
其垂直分布 7 0一2 9 。。m 。 由于气候、 生境的差别和地理 、 生态的隔绝 , 在长期自 然 选 择作
用下 , 完全可能产生基因频率不同 , 对生态因子要求各异 , 以及形态特征不一的群体 。 而长期
以来不同地区人们生产活动的巨大差别 , 又加大了这种种群差异 。 ’
近年来在杉木生产实践中多次发现 , 由不同产地构成的杉木林分 , 生长差别悬殊 , 一些
小规模的杉木种源试验结果也能显示出进行杉木种源选择的增产潜力[ ’] 。 因此 , 通过较系统
的杉木种源试验 , 为各杉木造林区选择优良种源 , 进行合理的种子调拨区划 , 无疑能获得较
大幅度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
一 、 材料 和 方 法
(一) 试验材料
供试种子来自我国杉木自然分布的南方 14 个省 (区 )。 第一次试验用种于 1 9 7 6年搜集 , 采自
南方 12 省 (区 ) , 共20 个产地 , 并侧重于全分布区内的传统杉木老产区 , 第二次试验于1 9 7 9年在
全分布区内网格布点 , 并根据当地流域 、 山系的情况适当调整采种点。 搜集南方14 省(区 )共
20 7个产地的种子 , 其中46 个产地供各点统一试验用种。供两次试验采种点的水平分布范围为
本文于 1 9 8 7年1 0月 2 0 日收到 。
· 本课题是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 持 , 由福建、 广西 、 广东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浙江 、 安徽 、 江
苏 、 河南13 个省 (区 )林科所 、 映 西 汉 中地区林科所 、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 , 以及有关院属局 , 各省 (区 )有关地、 县 林业局 、
林 科所 、 林 场参加 的协作项 目。 本文根据各试点观侧材料 , 在侯治搏研究员猎导下 , 由洪菊生 、 杨宗武 、 陈建新 、李晓 储 、
吴子诚等整理撰写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北纬2 2 “ 2 8 ‘一 3 3 0 3 5 ‘ 、 东经 1 0 1 0 3 0 ‘一 1 1 8 0 5 5 ‘ , 垂直分布由海拔7 0一2 1 0 0 m (图 1 ) 。
(二) 试脸设计
1
. 试验点设显 考虑到适地适种源的造林要求 , 大致按 “杉木产区区划 ” [z1 所划分 的 区
域亚区(本文统一称造林区 )布设 (表 1 ) 。 第一次试验点25 个 , 第二次试验点 5 个(图 l )。
图 1 全 国衫木种沮第一、 二次试验采种点分布示愈 图
衰 1 杉 木 造 林 范 圈 及 试 验 点 数 皿
区 号 名 称 第 二 次 第 一 次
北 带 西 区
北 带 东 区
中 带 中 区
中带东 a 区
砚 l
粗 一
中带东 b 区
中带东 c 区
南 带
中 带 西 区
陕西南部 、 四川北部 、湖北大部
河南 、 江苏南部以及安 . 、 浙江中部以北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 贵州东南部、 湖南西部
两湖沿江溯滨丘彼台地 , 即湖北江汉平原 、
湖南润魔湖平原 、 江西娜 旧湖平原 、 江西 . 中丘 陵等
按 、 浙 、 闽低山丘睦
南岭山地 , 包括 闽、 按 、 粤 、 桂 、 湘 、 黔 诸省交界处
粤 、 桂北部低 山高丘 区和南部低丘 台地、 阂南沿海丘陵
川西南雅 碧江 、 安宁河 、 淇东、 该东北及澳东南
-一I万V
1 期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2
。 造林设计 第一次试验统一采用平衡格子不完全区组设计(个别随机区组 ) , 每小区30
一45 株 , 重复 6 次 , 第二次试验多数采用平衡格子不完全区组设计 (少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
每个小区 4 一 6 株 , 重复 8 一10 次。
(三 ) 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
当年年终调查造林成活率 , 以后每年年终进行生长量测定。 造林后第四年起每年观测开
花结实情况 , 并在北带及易出现 冻害的地点作冻害观察 。
对生长观测材料进行方差分析、 Q测验和相关分析 。 由于各造林区的试验点数量不一 ,
故第一次试验在各造林区抽取三个点 , 第二次试验抽取五个点的材料 , 进行种源与环境交互
作用的综合分析。
用林业部颁发的标准材积表公式求算材积:
V = 0

0 0 0 0 5 8 7 7 x D 卜 . 6 o . a 3 ’K H o
· ’. “6 ’“7
共同相关系数采用 Z 转换求算[‘1:
,
_ 万Z ; (n ; 一 3 )
Z =
一粉一一—习 (n : 一 3 )
1
~ ‘ 。 1 , _八甲 ’ 乙 ‘= 百lu (1
+ r i )
(1 一 r ; )
n = 样本数
受冻率以及结实率均 用 S ; n 一’甲X %进行转换后分析 。
结实评定用 :
结实正常指数 = i 一 该种源平均结实量各种源最高平均结实量 x 结实率
种源稳定性评价采用E ber har t模型计算【‘]和环境指数(I ; ), 估算对 (I; ) 的回归系数 (b : )
与离差 (S Z d ; )。 以b 二 1和S “d ; 二 0作为稳定性种源的标准 。
综合评定种源性状按下列公式计算川 。 根据P ;值小为优的原则排序 , 评选优良种源 。
P ; = 寸刁K l(1 一 a ‘, s)“
l
式中 P伪第 ‘个种源综合评定值 , K j 为 ’个性状的权重系数 , a ‘护箭a ! : 为 第 ‘个
种源第 j个指标数据 , a 。: 为第 j个指标最优的种源数据 。
二 、 结 果 与分 析
(一) 幼林生长量
1
。 差异 比较 第一次试验六年生幼林生长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 2 )表明: 种源树高、 胸
径 、 材积平均生长量的差异 ,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与各点历年的试验报告相符 . 。第二次试验
三年生幼林种源间树高生长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的差异 。 中亚热带南岭山地的种源显著或极
显著优于其他的种源 。 多数生长期较长的南亚热带种源北移 ,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 幼林期仍
1 98 6年《杉木地理种源试脸研究报告选编(一 )》。
4.比当地种源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
德昌种源生长最差 。
休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而北亚热带秦 巴山地 、 大别山、 黄山及天目山种源 生长差 ,
表 2
第一 护之 竹烈 F 二 1 1 . 6 1 奋 每
种源平均生长量差异 Q测验
德昌霍山郑南化开办艺泉通山因心施会同安福建阪铜鼓信宜健,刃己产吕漓屏八·一Ž问江什,一加县占分刁,门,一触水
德昌拔山南郑开化龙泉通山安福会同甲J施阮鼓走铜”比口z且歼为
命漓健肠南个树高
滋 石
. ‘少 夏
F二 1 7
卜占一 内 、工 昌
德昌压山南邢”片化戈泉通山囚施‘“”同“女福啼既稗屏铜劳键为
柱宜”‘厂执
一一一一毛毛鑫= 毛~ 一
第二次 树高 F一 1 4 2 0 . 奋
新县江华商城思施会同 北浦大田铜鼓荣径乐昌彭川 县平罗永雅水洪邻边屏宜县贺信西畴融水锦屏那坡
会泽龙泉乐安欲县郑南开化句客通山安化全南长汀永顺一南平坝平币源祁河峰鹤{文福武平建断新县
五 同一划经的种原差异未达极显着水平 .
两次试验的各种源差异基本相似 (表 2 ) , 特别是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种源很稳定。 据两
次试验的 18 个种源的相关测定 , 树高生长量相关系数 ( r ) 为 0 . 7 4 7 3二 , 决定 系 数 ( r Z ) 是
0
.
5 5 8 6二 ; 相同种源两次试验 的稳定性指标回归系数 ( b ‘)间的相关系数 ( r )是0 . 65 5 8 * . , 决
定系数 ( r Z ) 为 0 . 4 3 0 0 * . ,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说明杉木种源间的差异是有较稳定的遗传 差
异 。
各试验点历年 间树高生长的相关分析 (表 3 )表明 : 苗期与幼林期虽存在较明显的关系 ,
但决定系数 ( r “) 较小 ( 。. 2“一 。. 4 5 6 ) , 用它测幼林的生妹可靠性差 。 而从三年生起 , 相关系
数巳极显著 ( r “ 。. 8 9 了. 一。. 9 4 8 * * ) , 决定系数 (r , ) i高达 。. 8 0 5 . 一0 . 8 9 9 今 . , 故三年时种源间的差异就能反映幼林期的差异 。
随着试验林逐渐郁闭 , 种源间生长竟争更趋剧烈 , 较优的种源 , 多数居于上层 。 同时 ,
因两次试验结果又非常相似 , 可以用第一次试验 6 年生幼林材料和第二次试验 3 年生幼林材
料 , 共同作为评定各种源生 一长优劣的依据 , 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程度 。
4.比当地种源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
德昌种源生长最差 。
休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而北亚热带秦 巴山地 、 大别山、 黄山及天目山种源 生长差 ,
表 2
第一 护之 竹烈 F 二 1 1 . 6 1 奋 每
种源平均生长量差异 Q测验
德昌霍山郑南化开办艺泉通山因心施会同安福建阪铜鼓信宜健,刃己产吕漓屏八·一Ž问江什,一加县占分刁,门,一触水
德昌拔山南郑开化龙泉通山安福会同甲J施阮鼓走铜”比口z且歼为
命漓健肠南个树高
滋 石
. ‘少 夏
F二 1 7
卜占一 内 、工 昌
德昌压山南邢”片化戈泉通山囚施‘“”同“女福啼既稗屏铜劳键为
柱宜”‘厂执
一一一一毛毛鑫= 毛~ 一
第二次 树高 F一 1 4 2 0 . 奋
新县江华商城思施会同 北浦大田铜鼓荣径乐昌彭川 县平罗永雅水洪邻边屏宜县贺信西畴融水锦屏那坡
会泽龙泉乐安欲县郑南开化句客通山安化全南长汀永顺一南平坝平币源祁河峰鹤{文福武平建断新县
五 同一划经的种原差异未达极显着水平 .
两次试验的各种源差异基本相似 (表 2 ) , 特别是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种源很稳定。 据两
次试验的 18 个种源的相关测定 , 树高生长量相关系数 ( r ) 为 0 . 7 4 7 3二 , 决定 系 数 ( r Z ) 是
0
.
5 5 8 6二 ; 相同种源两次试验 的稳定性指标回归系数 ( b ‘)间的相关系数 ( r )是0 . 65 5 8 * . , 决
定系数 ( r Z ) 为 0 . 4 3 0 0 * . ,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说明杉木种源间的差异是有较稳定的遗传 差
异 。
各试验点历年 间树高生长的相关分析 (表 3 )表明 : 苗期与幼林期虽存在较明显的关系 ,
但决定系数 ( r “) 较小 ( 。. 2“一 。. 4 5 6 ) , 用它测幼林的生妹可靠性差 。 而从三年生起 , 相关系
数巳极显著 ( r “ 。. 8 9 了. 一。. 9 4 8 * * ) , 决定系数 (r , ) i高达 。. 8 0 5 . 一0 . 8 9 9 今 . , 故三年时种源间的差异就能反映幼林期的差异 。
随着试验林逐渐郁闭 , 种源间生长竟争更趋剧烈 , 较优的种源 , 多数居于上层 。 同时 ,
因两次试验结果又非常相似 , 可以用第一次试验 6 年生幼林材料和第二次试验 3 年生幼林材
料 , 共同作为评定各种源生 一长优劣的依据 , 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程度 。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型有不同的适应性 , 衫木造林需要注意适地适种源 。
变异来源
种 源
造 林 区
造林区 内试脸点
种砚 火 造林 区
误 差
自由度 ⋯
7 2
方 差 变 异 来 源 自由度 方

差 F
表 S 方 差 分 析
第 一 次 材 积 一 第 二 次 树
0
.
00 0 0 1 6 0 9 6
0
.
00 0 6 1 8 4 2 6
0
.
00 04 4 9 2 0 2
0
.
00 0 0 0 2 0 1 9
0
.
0 0 0 0 0 1 4 5 1
1 1
.
0 峨一
42 5
.
5 2二
3 0 9
.
2 0二
1
.
4 0 .
种 像
造林 区 r 一〕
造林 区 内类型 〔月
造林 区内试脸点
种源 X 类型
种砚 x 造林 区
误 差
0
.
0 8 5 3
1 2
.
6 4 0 3
3 0
.
1 8 7 5
1
.
6 1 9 9
0
.
02 4 4
0
.
01 3 8
0
.
0 0 7 0
1 2
.
1 9二
1 8 0 5
.
7 6 二
4 3 12
.
5 0
. ,
2 3 1
.
4 1二
3
.
4 9二
1
.
9 7二
,妇月任Ž八Un甘只”nU月勺任妇1人”b月,
勺自.18
注 : ( 1) 北带 东、 西区 合为一个造林区 . 中带东 a 、 b 区 合为一 个造林 区 , 中带西 区总共才 有三个试验点 , 故未参加 分析
( 2) 类型是依据试验点的环境 指数 (I l) 的相对大小将各造林区都 分为好与差二种立地环境类型 , 各类型选三 个试 脸
点。
丫, 言 9 5 1侧 几 吃油 几 X !
、‘ . 二 一 0 . ‘3 5 了 ⋯ 节 2 0 . ‘为公、 2 二 , 0 4 2 5 0 一 夕 9 J 2 月X 毛
、 2 二 一 0 . 4 了夕O ’ ‘ . Y Z 苦 . 0 . 2 灼 5
不拭了二万布{厂不苏犷二歹1芍币万下不式几 J了 .环峨指效 吸X )
图 2 环境与种源生 长变动系数
析 , 结果表明 : 种源间结实率 ( F 二 7 . 5 7 二 )
和结实量 ( F 二 2 . 7 7 * * ) 的差异均极显著 。 年
度 间的相关分析证明 , 种源结实性状差异稳
定 , 正相关显著 (表 6 ) 。 建阪 、锦屏 、 融水等
南岭山地种源结实率低 , 结实量小 , 由此往
南或向北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 越往南增得越
快 ( 图 3 ) 。
目前 , 虽未明显看出结实对种源生长 的
从环境与种源生长变动系数 (图 2 )
看出 , 环境指数与种源树高变动系数负
相关显著 , 说明在试验点分布范围内生
态环境条件愈优越 , 种源间 的 差 距 愈
小 。 因此 , 在环境指数较小的杉木分布
南北两极边缘地区 , 杉木种源选择的增
产潜力更大。
(二 ) 结实状况
据观察 , 大部分种源在四年生时开
始开花结实。 用江苏 、浙江 、 贵州 、 广东
等四省试验点的观测材料进 行 方 差 分
裹 ‘ 种派结实 l 年度相关
17比15曰门2二10。8”,65月
冷浮的牌ƒY„
, ⋯5
五年 ⋯ 相关系 , ⋯o · 5 4 8 2 · ⋯
} 决定系数 一。· 3。。5 ⋯
‘ 相关系数 ⋯。. 5 0 5 2 · 一六年⋯ 决定系。 ⋯。. 2 5 5 2 ⋯。. 6 4 3 5二
影响 , 但大量开花结实消耗养分较多 , 势必引起早衰 , 故对早期生长较好的南带种源还需进
一步观测 , 调种也应慎重 。
(三 ) 寒容
杉木种源的寒害主要发生在北亚热带 , 以寒流影响较大的北带东 区尤 为突出 。 江苏省林
科所对南京 试点 (北纬 3 1 0 5 0 ‘ ) 18 个产地杉木种源寒害的两次试验表明 , 寒害主要发生在苗期 。
受冻率与产地纬度 负相关极显著 , 分别达 一 0 . 7 3 4 1二和 一 0 . 5 8 7 0 二 。 南带种源苗期平均受冻
1 期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权肆织
25沁巧10
“60543乃2
雄将食
1 5
IU
通思施山性为开化恨鼓安福龙泉建跃会尺浦信贺拿江乐触镶北 宜县雨 华昌水 屏 舒
困 3 各种砚绪实状况比较
—结实率 -一结 实盈
率为3 1 。 8 % , 中带 1 3 。 4 % , 北带 6 。 6 %
(德昌种源受冻最重达 62 . 9 % )正常气候
条件下 , 一般三年生后即能 适 应 苏 南
(北纬3 1一3 2 。 )气候 , 经受 一 9 一 1 0℃自
然低温 , 无明显冻害发生(德昌种源 除
外 ) 。 即使遇到异常早霜袭击 (如 1 9 8 3年
1 1月 1 4日 , 早霜比通常年份提早 10 一15
天 , 气温突然从 5 一 6 ℃降至 一 3 ℃ ) ,
未见受害 。 1 9 84 年元月中旬南京三天降
雪31 . 4 m m , 为50 年来第二次大雪 , 地
雪面积30 一4 0c m , 极端低温 一 n ℃ , 持
续 一 3 ℃以下低温达 32 天 (其中 一 7℃以下低温连续 7 天 ) , 七年生的各种源 , 幼林均未发 生 冻
害。 该省句容林场试点(北纬31 0 5 ’)的观测结果也说明这点。 由此可见 , 杉木种源对寒害的
适应性在其自然分布区内有随树龄的增大而逐步增强的特性 。 低纬度优良种源北移 , 只需要
注意苗期防寒和选择适当地形造林 。
(四 ) 种源的德定性 3 · g { {畔
“稳定性 ”是农业上用以评定每一品种遗传型
与环境互作的一种尺度 。 稳定性好的种品表示该
品种具有低的遗传型与环境互作 。 在这 里 借 用
E b e r ha rt 测定稳定性的模型 , 对上述两次试验参
试各种源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 , 以研究各种源的
相对适应性 。结果表明 : 两次试验的大部分种源对
环境指数(I; ) 的回归系数 (b , )的离差(S Zd ; )都接
近于零 。 因此 , 当回归系数b ; < 1时 , 该种源 较
适于立地较差的环境 , 若 b ; > l时 , 该种源 更适
于较好的立地 ; 当 b ; 接近于 1 时 , 则是 比 较 稳
定性的种源 。 若该种源平均值又大于参试种源总
平均值时 , 则认为这一种源能适于在多数造林区
推广 。 图 4 、 图 5 是显示各种源树高与 环 境 指
数的回归系数的散点关系。
第一次试验生长较好且较稳定的 种 源 有 融
水 、 浦北、 贺县 、乐 昌、 全南 、 信宜、 建既等 , 江
华、 锦屏、键为等地种源生长也较好 , 但更适于立
3
.
6
3 5
各种源均值
通山
江华
咚. ’
性为
葱灰.ƒ日„
龙扩并矿
2
.
9 }
· 盆山 二
0
.
85 0 0 0
.
9() 0 0 卜 00 0 0
回归系数
.
! (湘心
图 4 第一次试验种源平均高与环境 指数 的回
归系数散点
注 : 符号一 ( 0 . 0 1 ) 、 . ( 0 . 0 5 ) 、 △( 0 . 1 0 )
表示Sdt Z 的差异显著水平
地条件好的环境 ;通山种源对较差的环境适应性较强 , 霍山 、 开化 、 龙泉等种源 , 虽能适应
较差的立地 , 但生长差 。
第二次试验的结果与第一次试验的趋势相仿 : 贺县 、 信宜、 乐昌、 彭县 、 荣经 、 浦北、
大田 、 会同等种源生长较好且较稳定, 铭屏 、 触水、 那坡、 西璐 、 洪雅生长t 高, 但更适应
于立地条件较好的环境 , 屏边 、 永川、 邻水 、 笋平娜种琢生长也较好 , 而且对较差的环烧道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县平福该宁彭安罗河武7co9101
1
.
2O0()
铆 屏 二 那坡


水屏边
;
·“
:
l 江 华
2 商城
3 大田
4 皿施
5 会同
6 乐昌
2 0 00
’。。 , 产}。事 1 . 1 0 00
ƒ‘„袱琢
。 策 径 * 川
浦北 种茸树高均位
,帐奴 :’‘· 位峰解 . 永. 平犷安‘它叙 成认二
龙斟八日„
1
,
00 0
龙康 二
。里禹嘴.触胶里.阔粉.山‘"即1一韦祁,翔
”武
0
.
90 0 0
会译 ’ .
研.一犷卜料黝
.
! 7 0
.
1 0 00 1
.
00 0 D
回归获盆
0
.
90 0() 0
,
8 0 00 0
.
75 0
图 5 第二次种旅试验平均高及其与环境指数的 回归系致敌点
应性较强 , 而会泽 、 龙泉、 欲县 、 句容、 开化等种源 , 虽然能适应较差的环境 , 但生长差
(五 ) 杉木的优良种娜区 对
0
.
8
0 7
1
2力⋯
石5月3210000ƒPŽ”
对两次试验的18 个种源 (德昌种源除外 )分
别进行性状 综 合 评 定。 融水 、 锦屏 、 乐 昌、
江华种源最优 , 其次是建欧 、 全南 、 会同种源
(见图 6 ) 。 这 7 个优良种源中 , 除会同外均属
南岭山地种源 。
又以两次试验的64 个试点的生长量均值出
现的频率作为样圆半径绘成图 7 。 从中看出 ,
杉木优良种源的分布范 围明显地集中于南岭山
地区 : 桂北 、 黔东南 、 闽北、 赣南 、 粤北 、 湘
西南 , 其中又以融水 、 锦屏为代表的南岭西部
三江流域 (清水江 、 都柳江 、 融江 )的种源尤为
突出。
为了验证种源试验这一结果是否可靠 , 又
用南方10 省( 区) 编制的18 个地区的杉木地位指
鹤普毒舔秀蟹器高著毒盖碧几努岔皿拓 .. 山
( 田 6 种抓性状综合座标评 定 、
⋯ ⋯包括耐寒性状的P .值
一不包括耐寒 性状的P主值
l 优质
优 一 . 二
{ r r 目你
数表导向曲线〔’】, 计算了20 年生杉木林分的树高值 , 研究杉木各产区现实林分生产力。 结果闽
北 、黔东南 、桂北及粤北等名列前茅 , 树高平均 1 4 . “ m ;而其它 14 个地 区树高平均为1 1 . 98 m ,
南岭地区较大为2 . 37 % (图 8 ) , 与种源试验的结果一致。
再从生态条件看 , 该区域年均温18 一21 ℃ , 一月均温 7 一12 ℃ , 绝对低温 一 2一 一 6℃ ,
7 月均沮Z a一5 0℃ . 日平均 ) 1 0℃的年积温5 2 0 0一6 5 0 0℃ ,年生长期达 3 0 0一3魂。夭一 年降雨
1 期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图 7 较优产地分布示意图
量1 5 0 0一Z 0 0 0 m 讯 , 分配均匀 , 无明显的旱季 , 相 巧 -
对湿度在 80 % 以上 ; 全年日照时数 1 05 3一1 4 00h ,
日照率24 一35 % ; 并由于山岭重叠 , 少强风 , 形成 , 。-
了杉木良好生长的特殊环境 。 因而阳含熙先生曾 公
指出 : “南岭山地就是典型的杉木最宜生长 的 气 一 5 -
候环境 ” [t1 , 是杉木生长的最适生态区 。
从图 7 还可看出 , 以那坡、 西畴、 屏边为代
表的滇桂边境地区和 以四川洪雅 、 彭县 、 荣径 、
永川 、 邻水为代表的四川盆地周围山地 , 特别是
西部青依江流域种源 , 在第二次试验中表现生长
快 , 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的特性。 这两区域又具

甫苏丘睦籍政喂陵皖北山区皖南山区粤南丘陵湘发上省低阂山丘陵闽东南丘凌翰低丘孽同丘桂甫丘陵翰北山区粤北区山滇东南桂北山区黔东南北闽山区
图 8 杉木各产 区2 0 年生树高比较
备南岭山地相似的气候环境条件 , 有可能是潜在的优良种源区 。
(六 ) 各造林区优良种派选择
根据各种源综合评定 (表7 、表8 ) , 同时参考各省(区 )造林试验的初步结果 , 列出各造林区
优良种源表 (表9 ) , 今后各造林区可参照此表 , 按不同立地类型因地制宜地选用优 良种源造林 。
三 、 结论 与讨 论
(一) 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 . 杉木种源间有较明显的遗传差异 , 通过种源选择
1 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裹 7 杉木第一次种派试验 ( 6 年生)各造林区种派综合评定
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造 林 。
、”|”一产 地 中带 中区 ( 3) 中带东a 、 b区 ( 3 )Pi 值 名 次 P i值 名 次 Pi值 名次 中带东 c 区 (幻P*值 {名次
1019 8‘招365235’7la7
4Q

0
.
3 6 7 5
0
.
1 01 3
0
.
7 74 9
0
.
4 1 6 0
0
.
3 2 5 1
0
.
3 9 8 4
0
.
4 30 2
0
.
33 6 1
0
.
6 66 6
0
.
4 3 6 3
0
.
3 2 52
0
.
4 8 35
0
.
3 7 1 7
0
.
5 4 5 2
0
.
5 0 46
0
.
6 8右2
0
.
2 3 9 1
0
.
2 8 3 8
0 3 1 63
南 带 ( .
Pi值 ⋯
”· ‘“。6
{。 · 1 9 0 3
}
0
·
7 8 2 6 ⋯
0
·
3 8 肠1
1
0
·
3 6 U o
{。· 5 2 3 2
1
0
·
4吕5 8 ⋯
0
·
2 8 4 7
}。· 72 5 1 ⋯
0
·
6 3 7 9 ⋯。 ·2 ‘6 6
!
o
·
5 2 7 吕
}
U
·
3 5 3 1 ⋯
0
·
5 9 4 1 ⋯
u
·
7 3 , 6
{口 . 7 6 吕9
0
.
3 7 7 7
0
.
3 0 2 8
0
.
38 88
名 次
8119 5加277”6491658 234511936874209巧47此23160 . 3 2 3 8
0
.
1 6 9 8
0
.
7 8 9 8
0
.
4 4 9 6
0
.
3 4 1 9
0
.
36 6 2
0 4 8 2 3
0
.
22 ‘5
0
.
4 4 8 8
0
.
4幻2 3
0
.
3 9 6 5
0
.
5 0 7 5
0
.
4 0 2 9
0
.
5 02 9
0
.
3 5 8 7
0
.
6名8 2
0
.
22 15
0
.
1 7 57
0 5 4 52
此11943月65096 8738 ,扫570 . 3 8 3 7
0
.
2 0 5 4
0
.
7 6 1 6
0

3 8 3 3
0
.
2 9 4 5
0
.
2 43 3
0
.
4 37 2
0
.
3 10 1
0
,
4 8 0 1
0
.
3 6 4 2
0
.
3 6 1 4
0
.
4 9 5 8
0
.
3 5 0 7
0
.
4 0 2 5
0
.
5 3 3 9
0
.
6 4 6 2
0
.
2 42 7
0
.
3 06 9
()
.
3 12 8
1718404836235犯169795四川 . 为
广西 . 水
广西贺县
广西浦北
翻甫江华
润南会同
广 东信宜
厂 东乐 昌
翻 北通 山
翻北思施
江西全南
江西钥鼓
江西安福
浙江龙 泉
浙江开 化
安 . 粗 山
福建建吸
贵州娜屏
对 照
0
.
4 2 7 8
0
.
1 5 0 2
0
.
7 7 3 5
0
.
5 4 7 4
0
.
4 5 1 6
0 3 5 7 5
0
.
4 3 90
0
.
3 43 5
0
.
4 13 2
0
.
3 2 33
0
.
4 5 9 1
0
.
5 3 58
0
.
5 6 1 8
0
.
5 2 6 6
0
.
5 6 7 9
0
.
8 2 6 3
0
.
6 6 5 2
0
.
4 5 0 1
0
.
4 08 0
往 : 1 . 中带 中区 、 中带东 c 区 、 南带, 评定因子有树高 、 脚径 、 材积 、 稳定性 ( k 二 1 ) , 结实正常 指数 ( k = 1 . 5) 哪
五项 , 北带及中带 东 a 、 b 区增加苗木未受冻率( k “ e . 5) 一项 。
2
. 各区 括号 内数字表示参加统计的试点数 。
裹 8 杉木第二次种派试验 (3 年生 )各造林区前 10 名种派
⋯_ _ _ __ __ _ _ _ _ _ _ _ __ 主_
_
_
_
_ 一竺_ _ _ _ _ _ _ _ _ _ __ 兰 _ _ _ 一J匕带 , ; 区 ( : ) !中带 西 区 ( : ) 中带东a 、 b区 ( 1 2 ) 中带 东 e 区 ( 8 ) l 南带 ( 6 )
产地 树商 一产地
12 6
.
0 1 乐昌
‘2 ‘· 3⋯‘杏
1 2 ”· ”}罗 平
1 9. 。一邻水
1 1 7
·
3 f形县
1 1 5
·
7一洪雅
1 1 5
.
3 锦 屏
1 1 5
.
3 建欧
n s
. 口屏边
1 14
.
7 武宁
树高
中带 中区 ( 7 )
产地 一树高 产 地 { 树 商 产 地 } 树 高 产地 树高
那坡
永川
彭县
一新县对照
一洪雅
} 屏边
南郑
{商城
{ 鹅 -
4 3
.
7 那 坡
锦屏
永川
屏边
洪雅
会 同
邻 水
恩施
酉 璐
. 水
1 2 3
. 。) 锦屏
1 2 0
.
3
nJ
.
1
e
. .
. .
sese
月了一七月,一匕弓d目」
”98%53
那坡
滋水
邻水
贺县
永川
祁阳
俐鼓
信宜
浦北
1 0 3
.
6
1 0 1
.
3
那坡
锦屏
洪雅
罗平
西喃
屏边
贺县
浦北
永川
俐鼓
1 3 4
.
3
1 2 7
.
8
1 2 7
.
1
1 2 6
.
7
1 2 6
.
5
1 2 4
.
9
12 3
.
2
1 22
.
7
1 22
.
6
1 22
.
4
触水
信 宜
娜屏
那坡
屏边
乐 昌
彭县
对服
罗平
西礴
1 3 1
.
8 { 融水 1 5 2 . 0
12 5
.
6 锦屏 」 1 5 0 . 5
12 5
.
1 对服 1 5 0 . 3
12 4
.
6 那坡 1 4 4 . 3

12 1
.
5 荣径 1 4 1 . 7
1 2 0
.
3 ‘ 大田 1 4 1 . 3
1 1 8
.
9 ‘ 邻水 ‘ 1 4 0 . 6
1 1 8
.
9 一贺县 1一0 . 3
1 1 5
.
7 1新县 1 3 5 . 2
1 18
.
6
, 信宜 1 3 7 . 8
引叫侧0 1即了川叫司训09妞8叱7肠5‘.几1孟, ,‘月立‘工‘.人,二人
神‘nut了,‘自日nlnl才自398765“
.l
esesl
ese
l
le12345675,10
住 . 括号 内为各遭林区 . 加倪计的试. 点获 。
1 期
表 ,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各 造 林 区 优 良 种 薄
优 良 种 源 立 地类型 参 考 应 用 .
)北带 西 区东 区
橄 水、会同、锦 屏、 乐 昌、思施 、 :
胜水、 乐昌、 扛华、 全南 、 建既
那坡 、彭县 、永 川、洪 雅、 屏边
洪雅 、 锦屏 、 那坡 、 屏边 、 永川、 会同
触 水、 建阮、 锦屏 、 江华 、 会同 那坡
、 邻水 、 建甄
荣径 、 永川 、 铜鼓
好差带区中了且
好差( l )中带东 a 区
(万) b 区
徽 水、 铭屏、 建既、 乐昌 、 江华 、
健为
那坡 、 会同 、 屏边 、 西畴
彭县 、 洪雅 、 永川
好差当地种源 西礴
、 屏边 、 那坡
彭县 、 荣径
带区中东
V
好差融水 、 锦屏、 建 颐、 乐 昌、 全南 那坡
、 邻水
荣径 、 大田
好差佛屏 、 滋水、 江华、 全南 、 会 同、
键为
乐 昌、 屏边 、 邻水、 洪雅
建西 、 彭县
带区中西
汉一爪
* 此栏系根据第二次试验 表现新选的优 良种想 , 仅作参考 。 : 表示当地种派 。
可望取得较大的增产效果 。 优劣种源间六年生材积相差 3 倍以上 , 经种源选择的平均增产在幼
林期达 2 0 . 1 % , 以北带东区及中带东 a 区 、 b 区尤为突出 , 高达60 % 以上 。 各造林区 种 源选
择的增产效果大致顺序是玉北带东区> 中带东 a 区 、 b 区> 中带西 区> 中带中区> 北带西 区
> 南带> 中带东 c 区 。
(二 ) 在两次试验中 , 以南郑为代表的秦巴山地种源 , 以霍山为代表的大别山 种 源 , 以
歇县 、 开化为代表的黄山一天目山种源 , 以及以安化、 乐安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 沿 江 丘 陵
地区种源 , 生长慢 , 生产力低。德昌种源只限分布于金沙江流域中下游的川西南山区 , 属西部
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 。 在杉木中带中区 、 车区及北带东 、 西区造林 , 冻害严重 、 生长差 , 即
使在南带虽无寒害 , 生长也最差 , 故不宜在其分布区以外地 区造林 。 以南北 、 信宜、 贺县为
代表的南带低山丘陵种源 , 生长期长 , 苗期及造林初期生长迅速 , 但因早花早果 , 选择也受
到限制 , 可利用其早期速生的特性 , 在寒害轻的地区作为短轮伐期种源 。
(三 ) 融水、 锦屏 、 乐 昌、 江华、 建贩、 全南 、 会同等地种源 , 种质好 , 速生 性 强 , 生
产力高 , 适应性广 , 为优良种源。 它们分布的集中区—南岭山地区 , 为我国杉木分布的最适生态区 , 也是杉木的最优种源区 。 四川盆地周围山地和滇东南的滇桂边界山地 , 有可能是
潜在的杉木优良种源区 。
(四 ) .杉木优良种源出现在生态最适生区 , 而最差种源多分布于南北两端生态不适宜区 ,
说明种源差异是生态遗传作用的结果 。 由此推断在树种分布的最适生区 (一般 为 中心 区 )自
然选择结果 , 保留下生长优越的种群或个体 ;而远离树种分布中心区的边缘地区 , 由于生境条
件差 , 选择方向主要朝着增强适应性状发展 , 如耐寒 、 耐热 、 耐千旱等 , 易出现对特殊生境
适应性强的种源 , 但生产力一般较低 。 这个结论是否可靠 , 还有待于其它树种种源研究结采
的证实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五 ) 杉木种源 一与造林区和立地类型有较强的互 fl三效应 , 不同造林区应选择适于 本地 的
优良种源造林 。 北带西区 , 种源适应性强 , 应以本区种源种子为主 , 同时引进相似生态条件
的优良种源种子 , 北带东 区 , 宜从优良种源 中选择抗寒性强的速生高产种源 ; 中带中区和西
区 , 除应用本区优 良种源外 , 应积极引进南岭山地的优良种源 ; 中带东 a 区、 b 区和南带 ,
应主要调进南岭山地的优良种源 ; 中带东 c 区用本区优良种源 。 各省(区 )可参照上述意 甲 ,
结合木 区种源试验结果 , 进一步制定适地适种源 的种子渊拨方幸 , 以充分发挥种源选种在侈
木速生丰产中 的作用 。
(六 ) 近年来 , 我国有杉木分布的省(区 ) , 用本地优树为材料相继营建了杉木 种子 园 ,
并取得 了一定的遗传改 良效果 。 为了充分利用杉木种源的地理变异 , 提高遗传改 良效果 , 有
必要依据种源试验 的初步结果 , 与优树选择相结合 , 更有效地进行杉木良种基地布局和种子
园建设 , 为此建 i义: ¹ 在南 岭山地优良种源区范围内 , 特别是三江流域地区 , 要大力加强杉
木种子园建设 , 加速当地优树的子代测定 , 尽早建立留优去劣或第二代种子园 , 形成全国最
主要的杉木良种繁育巾心和商品种子基地 。 同时 , 积极开展优 良林分选择和母树林的经营管
理 , 划定采种区 , 为全国绝大部分造林区提供更多的优质商品用种 。 º 在中带 中、 西区和北
带西区 , 要继续加强本区较优种源的优树选择 , 同时 , 弓}进南岭山地适宜的优 良种源 。 » 在
北带东 区和中带东 a 区 、 b 区 以及南带 , 本地种源生长差或早花早果 。 现已建成种子园的可
继续利用 , 但今后主要作为基因资源和育种材料。 应大力引进南 岭山地优良种源 的 繁 殖 材
料 , 通过改建现有种子园或新建种子园 , 建设遗传增益高 的折型 良种繁育基地 。
参 考 文 献
〔1〕广西林科所 , 10 7 了, 衫木地理种 源和类型造林对比 试验初报 , 广西林 业 科技 , ( 3).
〔幻 南方 l一 四 省( 区 )杉木栽培协作组 , 1 9 8 1 , 杉木地理 分布及主要 商品材 甚地规划建设 , 林业 科学 , 1了( 2) : 134 一 14七
〔3〕马育华 , 19 8 2 , 试验设计 , 农业出版社 , 30 8一 311 。
〔4 三 马 育华 , 19 8 2, 植 物育种的致盈遗传学基础 , 江 苏省科学技术出 版社 , 45Q 一峨6 0 。
仁5〕B y : 、 : 。 H 拍 . E . 10 ; s , K o , n : e : e a a , o 口e : K a 〕K o T 。 。o 一 几p e , e e H 、 x 二 o p o ; Jl。e n o . x 一 , 。 , 1 9 ; s , ( 12 ) :
30一3只。
〔6 〕南 方十 四 省 ( 区 )杉木栽培科研 协作组 , 19 8 2 , 全 国杉木 ( 实生林 ) 地位指数的编制与应用 , 18 ( 3 ) : 26已 一27 70
〔了1 阳 含熙 , 1 9 6 0 , 杉术林 区的气候 , 中国林科院技术情报室研究报告营林部分堆 4 号 。
1 期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1 3
PR OV ENANCE SELE CT !O N OF
C U N N IN ‘H 月MIA L A N C E O L A T月 (LAMB . )H OOK
F OR PLANT ING AR E A IN CH !NA
(N a tio n a l C o lla bo ra tiv e R es ea r e h
T r ial o f Ch in 韶e
G ro u P o n Pro v e n a n e e
Fir )
A b g tra C t
A n a tio n w id e Pr o v e n a n e e t r ia l w a s o r g a n iz e d w ith 1 9 a n d 4 3 s ee d lo ts o n
2 1 a n d 4 5 s ite s r es p e e t iv e ly fo r tw o ex p e r im e n ts w ith C hin e s e fir Cu , n f刀g ha 爪1’a
la n c e o la ta (L a m b
.
)H o o k a n d a sse s sm e n t w a s m a d e o n d e v elo Pm en t a n d
a d aPta b ility at the a g e o f 6 yea r s and 3 yea
rs in o rde r to find
oUt th e
r e la tio n sh iP b e tw e e n b e tte r Pro v ena n ees a n d g eno tyPe s ites

It w as fo u n d o u t
t h a t th e r e w e re s ig n ifie a n t d iffe r e n e e s b e tw e e n d iffe re n t Pro v e n a n e e s in
s ta n d in g v o lu m e
.
T h e s ele et iv e e ffic ie n e y o f a v er a g e v o lu m e r e a e h e d 2 0 %

T h e st a n d in g
v o lu m e o f t h e b es t Pr o v e n a n e e 15 3
.
3 tim es m o re th a n th a t o f t h e w o r st
.
A e e o r d in g to the ir g r o w th r a te
, s ta b lity
, e h a r a e te r is tie s o f flo w e r in g a n d
s e e d in g a n d a b ility to r e s is t fr o s t
, t h e g e o g r aPh ie Po P u la tio n
, n a tu ra lly o e e u r in g
in S o u th R a n g es
,
w a s e o ns id er e d to be the b巴t Pr o v e n a n e e a n d a n u m b e r o f
b ette r Pr o v e n a n e e s w e r e also id e n t ified to su it d iffe re n t tyPe s o f s ite fo r m a in
P la n tin g a re a s o f th e sPe e ies
.
It w a s a ls o s u g g es ted th a t t五e r e sea r e h r e s u lts
e a n b e fo llo w e d to u s e th e seed s Pr o Pe r ly fo r e s ta b lish ixlg Pla n ta tio n s u n d e r
d iffer e n t e e o lo g ie a l e o n d itio n s in Ch ina
.
K e y w o r d s
:
C u ”n f月g ha爪ia la ”c 巴o la ta , Pro v e n a n e e ; Pr o v e n a n e e re g io n ;
in t e ra C ti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