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6 卷 第 2 期
1 9 9 3 年 4 月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 N o . 2
FO R E S T R ESE A R C H
V o l
。
6
A p r
. ,
1 9 9 3
中国沙棘的表型结构与种群变异 “:
黄 栓 咚金权
摘要 在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内 , 自西至东选择青海省大通县东峡林区到河北省丰宁满族 自
治县等 5 个有代表性的地方 , 用样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 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经济性状 的变
异及其组配情况 , 比较了各种群的异同 , 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的基本参数 , 揭示出各性 状
在群体内可自由组配的现象。 认为 5 个种群可划分为两个地理群 , 地理群内相对一致 , 地理 群间
差异较大。 种群变异表现为性状出现频率的递变。
关艘词 中国沙棘、 表型结构、 种群变异
中国沙棘 (H 玄p p己pha e , ha m 涵id e s l 。 S u b sp . s犷左en s is R o u s i)是 集生态效益 、 经济效
益 、 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广域性灌木、 亚乔木树种 , 由于其用途广泛 , 近些年来受到多种经营
部门的重视 。 为了拟制选优标准 , 划分和选择优良类型 , 从事系统的遗传改良 , 以及探索种
群的演化 , 进行中国沙棘生物系统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 , 在 19 8 8和1 9 8 9年的果实成
熟季节 , 开展了中国沙棘营养和生殖性状表型结构及种群变异的研究。
1 调查地点的选择及概况
中国沙棘为我国特产 , 总面积约为10 万 hm Z , 天然分布集中于青 海 、 甘肃 、 宁夏 、 陕
西 、 山西 、 河北 , 呈西南一东北走向。 为掌握中国沙棘的性状变异与种群演化的模式 , 在上
述分布区内 , 选择了青海省大通县东峡林区 、 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陕西省黄龙
县 、 山西省关帝山林区 、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共 5 个有地理代表性地方的夭然林进行了调
查 。 这 5 个地方的基本情况如表 1 。
2 调查、 研究方法
为了使性状变异的研究 , 能从定性描述发展为“定量分析 ” , 采用了系统的样地调查和统
计分析技术 。
样地是在各调查点群落密集的地段设置调查线 , 然后再沿调查线设置多个样方。 各样方
间距为10 m , 面积为 6 m x 6 m , 如按距离确定的样方位置没有沙棘灌丛 , 测定样 方可提
前或错后10 m , 这样如仍无调查对象 , 则越过此点到下个规定位置设置样方 。
调查对象为样方内全部植株。 但沙棘萌萦力强 , 同一原株可萌生很多根萦株 , 此时仅对
1 9 92一0 8一1 0收稿 。
黄佳副研究员, 传金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91 )。
* 本文为FA O 资助项 目‘木本固撼树种的改良和利用 ’的部分内容 。
参与部分外业调查工作的还有羞太祥 、 王道先 、 李峰 、 杨培林、 吕志农 、 田广玉 、 吴永麟 、 袁滚 、 岳爱琴 、 张 有生 、
王宁、童成金 、曹 良图及黄龙县水保站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徐永犯 、富裕华 二位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 助 , 在此一并致谢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6 卷
衰 1 润 奋 地 区 概 况 一 览 衰
地点
经 度
(
。 ’
E )
纬 度
(
。 ’
N )
海 拔 年均温
(m ) (℃ )
1 月均温
(℃ )
7 月均温
(℃ )
无箱期
(d )
降水 t
(m m )
土 坡
东 峡
10 1 3 5 ~
1 0 1 5 4
3 5 5 6 tw
3 7 15
1
.
5
5
.
2
8
.
6
一 12
.
4
山 地碳破盐黑
钙 土
兴隆山 10 4 1 0 3 5 5 0 一 9 . 0
黄 龙
城质灰褐土
砂土 、黄沪土 、
黄堪土等
关帝 山 一 8 . 0
1 2
.
6
1 8
.
0
2 1
.
5
2 0
.
0
1 00 5 5 2
1 1 0 5 5 9
1 58 6 0 6
1 2 0 6 0 0
丰 宁
10 9 3 9 ~
1 10 17
1 11 3 0 ~
1 11 3 5
1 15 5 4 ~
11 7 2 4
3 5 2 4 ~
3 6 02
3 7 3 2 ~
3 7 3 5
4 0 5 3 ~
4 2 0 0
2 6 5 0 e
3 0 0 0
2 6 0 0 ro
2 8 0 0
1 0 0 0 ~
1 30 0
1 00 0 ew
2 10 0
4 D 0 ~
1 4 0 0
1
.
2 ~
旧 . 0
一 14
.
0 ~
一 16 . 0
1 7 6 ~
2 3
.
3
9 0 ro
1 3 0
4 3 0e
5 2 0
山地揭色土
草甸土 、 草甸
棕城
注 : 丰宁的各项 致据 , 前者为坝上的 , 后者为坝下的 。
原株 (本文称样株 )按性状详细调查记载 , 对其根孽株则只统计其株数 。 雌株样株是统计分析
的基础 。 各调查点调查的样方数 、 总株数和雌株样株数如表 2 。
衰 2 样方橄和润奋株傲统计
调 查 点 样 方 数
东 峡 2 9 6
兴 隆 山 2 8 5
黄 龙 3 0 8
关 帝 山 3 0 1
丰 宁 3 0 1
·众 计 1 4 9 1
总 株 数 雌株样株数
性状调查的项目和方法是 : 实测位于南
向骨干延 一长枝上的枝条长度 、 发枝数 、 棘刺
数 , 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中位枝段测定 10 c m
长度枝条上的叶片数 、 叶片长度和宽度。 在
南 、 北两个方位的骨干延长枝上 , 每方位随
机选取 10 粒果实 , 实测果实的纵径 (高度 )、
横径 、 果柄长度 、 百粒果重 、 种子千粒重 。
树型则以主干情况区分为主干型 、 灌丛型 、
电J凡山‘借O‘怪gt了OJ六C‘1二n‘,月口2 4 2 0
3 92 3
7 13 4
3 5 3 0
5 6 4 4
2 2 6 5 1
中间型 (主要为双干 ) , 凭直观记载 , 果实颜色亦凭感官直接记录 。
在统计中除进行各性状变异的基本参数统计外 , 绘制了各数量性状的相对次数曲线图 ,
为种群比较提供详实 、 形象的材料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性状变异板况
根据对雌株样株性状变异的调查材料 , 统计均值 、 标准差 、 变异范围 ( 5 个 调 查点的总
变异范围 ) , 结果见表 3 。
棘刺数是分 3 个部分统计的。 2 年生枝系的棘刺数 , 是指着生于这个 2 年生枝及其各个
当年枝棘刺的总和 。 这个总和数是地理种群间比较的墓础 。 其余两项则分别为其枝条的棘刺
数。 之所以以 2 年生枝系的棘刺总数作为比较的基础 , 而不用 1 0 c m 长枝段 的棘刺数 , 是因
为调查发现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生株 , 处于优劣相异立地时 , 新生枝长度不 同 , 10 c m 长枝
段的棘刺数差异明显 , 但 2 年生枝系的棘刺总数却较接近 , 故认为该数较稳定较能代表棘刺
数的遗传特性。
发枝数是指 2 年生枝段上萌生的新枝数量 。 果形系数则指鲜果纵径与横径之比 , 是表明
果形的指标。
2 期 黄 锉等 : 中国沙棘的表型结构与种群变异 1 77
表 3 16 个 性 状 变 异 情 况 汇 总
性 状 变异范 围 东 峡 兴 隆 山 黄 龙 关 帝 山 丰 宁 总 平 均
2 7
.
1 7 2 0 0 0 3 0
.
7 6 3 7
.
5 2 34
.
6 5 3 0
.
0 2
长 度 (e m ) 1 . 5e 8 8 . 0 士 8 . 4 9
15 2 0
发 枝 数 (个) 2 ~ 8 9 士 5 . 7 5
士 1 0 . 5 5
1 2 7 4
士 5 . 9 1
士 1 5 。 5 7
1 1
.
7 6
上 8 . 7 8
士 1 3 。 0 3
1 1
,
7 4
士 5 。 3 6
土 14 . 91
1 0
.
8 2
士 5 。6 4
士 12 . 5 1
1 2
.
4 5
士 6 2 9
一年生枝
2 6
.
4 1 1 7
.
3 0 2 8
.
7 6 1 7
。
4 4 26
.
08 2 3
。
2 0
顶端延 长枝长度 (e m ) 3 . 0 ~ 8 1 . 0
中位侧枝 长度 (c m )
叶片密度 (片 / i o em )
叶片均长 (c m )
1
.
5 e 8 0
.
0
士 9 . 58
7
.
2 8
士 5 . 15
4 ~ 6 0
2
。
2 ~ 7
.
2
叶片均宽 (c m ) 0 . 3 ~ 1 . 5
士 9 . 6 4
7
.
6 9
士 3 . 9 4
13
.
9 2
士 3 . 2 8
4
.
8 3
土 0 . 8 2
0
.
7 9
士 0 . 1 2
2 1
.
2 8
士 7 . 57
4
.
8 8
土 0 . 6 4
0
.
8 3
士0 . 1 4
士 1 6 . 8 8
1 8
.
1 3
士 1 1 . 9 9
1 6 8 9
土 10 . 4 1
4
.
2 7
士 0 . 9 1
0
.
7 9
士 0 . 2 1
士 7 . 4 2
8
.
8 3
士 4 . 3 9
1 6
。
9 3
士 6 。 7 9
4
。
5 7
士 0 . 8 1
0
.
5 6
士 0 . 14
士 1 1 。 6 5
16
.
3 7
士 8 . 5 5
16
.
4 6
士 7 . 8 4
4
.
4 4
士 2 . 4 5
0
.
5 9
士 0 . 3 5
士 1 1 . 0 3
8
.
3 9
士 6 . 8 0
1 7
。
1 0
士 7 . 18
4
.
6 0
士 1 . 13
0
.
7 1
士 0 . 19
当年生枝叶状况
1 0
.
1 3 13
.
6 3 1 5
.
8 2 14
.
6 5 10
.
5 3 12
.
9 5
二年生枝系 (个 ) 0 ro 16 7
当年顶端延长枝(个 )
当年中位侧枝(个)
0 tw 64
0 ~ 58
士 4 . 3 8
4
.
2 5
士 3 . 2 1
1
.
52
士 0 . 9 2
士 6 . 9 5
2
.
7 9
土 2 . 7 8
1
.
6 9
土 1 。 8 0
士 18 . 3 0
5
.
0 3
士 7 . 7 6
2
.
4 5
士 5 . 2 9
士 9 . 6 0
2
.
5 3
士 2 . 2 1
1
.
3 2
士 2 . 2 0
士 7 . 8 1
2
.
6 6
士 2 . 9 4
3
.
3 1
士 4 。 8 6
士9 . 4 1
3
.
4 5
士 3 7 8
2
.
0 6
士 3 . 0 1
刺棘数
2 00
‘
2 0 0
.
1 7 0 2 1 0
_
2 3 0
.
2 2 0
.
2 1
果柄长度(c m ) 0 . 0 5 e 0 . 4 5
果 百 果 重(g ) 5 . 1 ~ 44 . 0
横 径(e m ) 0 。 4 ~ 1 . 0
士 0 。0 8
18
。
2 6
士 4 . 7 4
0
。
66
士 0 . 0 6
内Jn1几血U.6士9八引n实 纵横径平均 (c m ) 0 . 4 ~ 0 . 9 0 7
果形系数 0 . 7 3 ~ 1 . 1 9
士 0 . 0 3
1 5
。
4 7
土 3 . 7 7
0
.
6 4
士0 . 0 6
0
.
6 0
士 0 . 0 6
0 87
士 0 . 0 6
士 0 . 0 4
1 3
.
5 7
土3 . 5 2
0 6 2
士 0 . 0 6
0
.
5 8
上 0 . 0 6
0
.
8 7
土 0 。 0 7
士 0 。0 6
1 8
.
6 0
士 5 . 3 0
0
.
7 1
士0 . 0 8
0
.
6 7
士 0 . 0 7
0
.
9 0
士 0 . 0 6 0 5
士 0 。 0 7
1 7
。
9 0
士 6 . 4 1
0
.
6 7
士 0 。 0 9
0
.
6 5
士 0 。 09
0
。
9 4
士 0 . 07
士 0 . 06
16
。
7 6
士 4 . 75
0
.
6 6
士 0 . 07
0
.
63
土 0 . 07
0 9 0
士 0 . 06
10
.
2 1 9
.
3 2 8
.
2 7 8
.
4 5 8
.
7 2 8
.
9 9
种子千粒重 ( g ) 5 . 1 ~ 1 6 . 4 士 1 . 6 9 士 1 . 52 士 1 . 6 0 士 1 . 4 8 士 1 . 5 5 士 1 . 57
3
.
2 主要经济性状地理变异特征
3
.
2
.
1 树形及果实颜 色 树形方面 , 除东峡外 , 从兴隆山起向东 , 经黄龙 、 关帝山到丰宁,
主干型的比例逐渐增多 , 灌丛型的比例则减少 。
成熟期的果实颜色有桔黄 、 桔红 、 黄 、 红 、 枣红 (为暗紫红色 )和黄绿 (黄色晚熟型 )5 种 ,
显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 , 其地理分布亦显示一定的规律性。 自西向东 , 桔黄色果的
比率逐渐减少 , 桔红果和红果的比率逐渐增加 。 黄色果于中部比率最小 , 向东、 西两侧延伸
均逐步增加。 桔黄色果在各地区均 占优势[ ’] 。 种群变异情况如表 4 。
3
.
2
.
2 果形 系数 以果形系数为横坐标 , 以样地内出现的样株数的 百分 比为纵坐标 , 绘成
果形系数相对次数曲线图 , 示明其分布状态 (图 1 ) 。 横坐标的数据为各分组的组中值 , 取上
限排外法分组 (以下各图均同此 )绘制。
17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6 巷
表 4 树形及果实饭色分化情况统计 (单 位 : % )
树 形 果 实 颇 色
地 点—一一—— 一 一— 一- -— - -- - - -一— - - - 一— 一- - 一—主 干 型 中 间 型 灌 丛 型 黄 绿 黄 桔 黄 拈 红 红 枣 红东 峡 7 7 . 8 1 6 . 7 5 . 5 个 别 2 8 . 1 7 0 . 0 1 . 9 0 0兴 隆 山 4 8 . 1 2 3 . 7 2 8 . 2 1 . 0 9 . 1 7 4 . 7 14 . 0 1 . 2 0黄 龙 7 8 . 0 5 . 0 17 . 0 0 7 . 3 5 5 . 5 3 0 . 9 4 . 2 2 . 1
关 帝 山 8 3 . 0 1 2 . 0 5 . 0 0 . 7 14 . 5 5 2 . 8 2 4 . 2 7 . 8 0
丰 宁 1 0 0 . 0 0 0 0 18 . 5 4 2 . 6 3 2 . 3 6 . 6 0
平 均 7 7 . 3 8 1 1 . 4 8 1 1 . 14 0 . 3 1 5 . 5 5 9 . 1 20 . 7 4 . 0 0 . 4
. . . . . . 门. . . . . . . 目. . . . . 口. . . . . ‘. . 内 . 目. . . , 声 司门 . . 叫. . . . . . . . . . . . . . . . -
- 一曰 . . . . . . . . .一闷 目. . . . 曰 曰曰 . ‘ . . . . . . . . . 闷. 侧. ‘曰 . . ~ . . .
东峡
兴隆山
黄龙
关帝山
丰宁
、. ·、、、一、次哥场
9 6 0
.
99
果形系数
困 l 果形系数相对次数曲线
从图 l 可知 , 果形系数的分布分为两群 , 一群为东峡和兴隆山 , 另一群为黄龙 、关帝山 、丰
宁。 从西至东 , 波峰顺次向东推移 , 果形系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群内差异较小 , 群间差异较大。
4 0
3 0
, , ,八了
\丫·从’
/ 、 少气 .
东峡
兴隆山
黄龙
关帝 山
丰宁
/ 丫‘
.
, 、
加
八钟照讲
l 0 / /
/
.‘
7/
"""""
1..1.-
.
/
.六承.、 . /
/ / /
O L - ~ 曰‘- - 曰L- ~ ~ ~ ‘. . ~ ~一一0 . 0 5 0 · C8 0 · 1 1 0 . 1 4 0 . 1 7 0 . 2 0 0 . 2 3 0 . 2 6
果柄长( e rn )
图 2 果柄长相对 次数曲线’ )
I) 黄龙 县地区果柄长度的调查梢度 与其 它各地 区有别 , 故另按。. 1。, 0 . 15 , 。 . 2 0. 二 的组距统计绘 图。
2 期 黄 性等 : 中国沙棘的表型结构与种群变异
3
.
2
.
3 果柄长度 图 2 显示 : 东峡与兴隆山的沙棘果柄长度较短 , 且变异系数较小 ; 黄龙 、
关帝山 、 丰宁果柄较长 , 变异系数也较大 。
3
.
2
。
4 百果重 百果重总体上为偏常态分布 (图 3 ) , 右翼呈波状延续 。 5 个调查地成 为 两
群 , 黄龙 、 关帝山、 丰宁为一群 , 东峡和兴隆山为另一群 。 群内图式高度一致 , 群间差异明
显 。 东部种群果实较大 , 西部种群相对较小。
祝.、 、⋯、 〕三
东峡
兴隆山
黄龙
关帝山
丰宁
从入、
\;\:
, 一、
0
六‘, 胜次哥撼
,). 一二、才一”一火奋. _ 二 竺巴代少广 , 、 一、、二 1
8 1 1 1 4 17 2 0 2 3 2 6
百果重 ( g )
2 9 3 2 3 5 5 乙 ( 三 4 今
图 3 百果重相对 次致曲线
3
。
2
.
5 种子千拉重 果实纵横径平均值 、棘刺数的变异情况 , 也与上述性状变异相似 , 即在总
体上可区分为两个地理群 , 为偏常态和正偏峰分布(图 4 ) 。 东峡与兴隆山波峰高 , 向右延续
少 。 其余三地区波峰低 , 向右延续长 , 即大果和棘刺多者所 占比本大。
3 。十
\厂、、 一 东峡
八次萨篡僻
千粒重 ( g )
图 4 种子千位重相对次数曲线
3
.
3 性状相关及主要性状之间的组配
对所调查的各种性状 , 分别作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散点图分析 。 另又将主要经济性状之间
的组配情况作了实际统计 , 表明多数性状之间是随机组合的。 但也有些性状之间存在相关关
系 (表 5 ) , 给间接相关选择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18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6 卷
裹 5 四对性状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橄
地 点
二年生枝 长x
与 发枝数夕
二年生枝棘刺教 x
与当年延长枝棘刺数夕
果柄长度 x
与果 形系数 g
百较果重x
与种子千粒重 g
东 峡
31 = 5
.
9 3 + 0
.
4 1 义
r = 0
.
4 6二
刀 = 2 . 32 + 0 . 4 2 义
r = 0
.
4 7二
夕 = 0 . 7 6 + 0 . 5 8 义
r 二 0
.
3 7二
V = 6
.
3 2 + 0
.
28 x
r = 0
.
5 1二
兴 隆 山
夕 = 6 . 0 7 + 0 . 3 7 x
r = 0
.
6 0二
口 = 0 . 6 2 + 0 . 16 x
r = 0
.
4 5 二
夕 = 0 . 7 5 + 0 . 7 5 x
r = 0
.
4 1二
夕 = 7 . 0 3 + 0 . 17 x
r = 0
.
4 1二
黄 龙
g = 1
.
9 7 e 0
.
0 1x
r 二 0
.
3 9二
梦 = 一 1 . 1 0 + 1 . 9 2 In x
r 二 0 . 3 3二
梦 = 0 . 8 2 + 0 . 4 1 义
r = 0
.
4 4二
夕= 4 . 8 1 + o . 2 0 x
r = 0
.
6 7二
关 帝 山
夕= 9 . 2 4 + 0 . 0 7 x
r = 0
.
1 了二
刀 = 0 . 6 1 + 0 . 1 3 x
r = 0
.
5 7二
y = 0
.
8 5 + 0
.
2 8 x
r 二 0
.
4 0二
夕 ” 一 1 . 5 1 + 0 . slx
r = 0
.
5 4二
丰 宁
夕 = 4 . 5 4 + 0 . 17 x
r = 0
.
4 了二
g = 0
.
6 4 + 0
.
1 5 x
r = 0
.
6 6二
y = 0
.
9 0 + 0
.
I5 x
r = 0
.
1 5二
夕 = 6 . 9 3 + 0 . 10 x
r = 0
.
4 3二
注 . 从上至下 r o . o : 份 0 . 14 、 0 . 1 1、 0 . 14 、 0 . 1 2 、 0 . 11 , r o . o z = 0 . 1 8 、 0 . 1 5 、 0 . 1 8 、 0 . 16 、 0 . 1 5 。
上述各对性状之间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准 , 所以在各个性状的组配中 , 虽各组配均可出
现 , 但机率差异很大 。 从总体看 , 中国沙棘是以主干型 、 桔黄色的亚圆形果 , 百果重在25 9
以下的植株所占比例最高。 是以这类植株为主体的多态型种群系统 。
果 实 颜 色 与百果重之 间 , 也有一定相关性 。 通常黄色 、 桔黄色单果较重 , 桔红色果居
中 , 红色果较轻 , 黄绿色果最轻 。
3
.
4 种群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判明种群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特将 6 个经济性状的种群变异与 8 个环境因子进行
相关分析 , 结果如表 6 。
衰 6 种群变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 . . . 曰. ~ . . . 口. .
环 境因子 果形系数 百果重 ( g ) 平均直径( c m ) 果柄长( e m ) 种子千粒重 ( g ) 棘刺数 (个 )
经度 ( 。 ’ E )
纬度 ( 。 ’N )
海拔 (m )
年均温(℃ )
1 月均温( ℃ )
7 月均温(℃ )
无浦期( d )
降水 t (m m )
0
.
9公6二
0
.
8 5 3
0
.
91 7 .
0
.
33 8
0
.
31 8
0
.
79 1
0
.
18 6
0
.
444
0
.
7 5 8
0
.
25 5
0
.
8 8 3
0
.
5 7 1
0
.
16 0
0
.
6 27
0
.
135
0
.
5 9 3
0
.
735
0
.
36 0
0
.
9 21
0
.
6 11
0
.
17 4
0
.
7 0 1
0
.
7 32
0
.
0 6 8
0
.
7 11
0
。
5 37
0
。
731
0
。
28 6
0
.
0 7 9
0
。
39 6
0
.
236
0
.
10 4
0
.
7 7 9
0
.
2 14
0
.
8 5 6
0
.
9 22 .
0
.
46 8
0
.
9 7 3二
0
.
7 35
0
.
253
::;
0
.
26 7
0
.
9 15 .
0
.
35 1
0
.
6 33
0
.
8 0 5
0
.
8 0 9
¹ r 。. 。、二 0 . 8 7 8 , r 。 . 。 : = 。. 9 5 7 , * 相关显苫 , 琢 * 相关极 显著。
从表 6 可知 , 果形系数 的种群变异与经度相关极显著 , 与海拔相关显著 。 变异的趋势是
随着经度的增 加由小变大 , 随首海拔的增加而由大变小。 百果重与海拔相关显著 , 即百果重
随着海拔 的升高而变小。 另与经度也有一定关系 , 即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变大 。 种子千粒重与
7 月均温和年均温相关显著 , 7 月均温和年均温低者 , 种子千粒重值较大 , 反之则较小 。
通常认为棘刺数 与早生条件密切相关 , 但本项研究证明 , 在降水量达475 们以幻n 以上 、 606
m m 以下 的范围内 , 棘刺数随着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 降水量的影响居第二位 , 且达不到显
著性水准。
2 期 黄 拴等 : 中国沙棘的表型结构与种群变异 18 1
4 结语和讨论
(1) 中国沙棘的性状变异幅度很大 , 一些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 , 但总
的来说各种性状之间可以组配 , 给沙棘育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选择材料广泛 , 可利用性状相
关 , 并可通过杂交手段将各种有益的基因组合在一起。
(2) 从果形系数 、 果柄长度 、 百果重 、 种子千粒重等相对次数曲线图可以看出 , 在从西
南向东北走向的天然中国沙棘分布区内 , 明显地区分为两个地理群 , 即干旱气候区的东峡 、
兴隆山西部地理群 , 半湿润气候区的黄龙 、 关帝山 、 丰宁东部地理群。 群内各性状分布频率
基本一致 , 群间则有明显差别 。 这种状况与赵汉章等[z1 的种源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说明种群
表型结构的研究 , 在探明种群特征和种群变异的模式上 , 有着积极作用 。 而这种研究方法在
时间和经费的投入上是经济的。
(3) 从沙棘属植物的分布状况看 , 多数种 、 ·亚种分布交叉点在喜玛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
从中国沙棘多数性状的分化状况看 , 靠近这个区域的种群 , 性状变异分布曲线峰顶高 , 性状
分化小 , 远离这个区域 的则峰顶低而且分散 。 从种源演化的角度看 , A . R o us i关于沙棘属植
物起源于喜玛拉雅山之说是符合中国沙棘种群变异的实际情况的’)
(4) 从沙棘属植物的性状演化趋势看 , 少刺 、 黄色或桔黄色的扁圆果形的短柄果实为原
始态 , 多刺 、 桔红色或红色圆形、 长圆果形的长柄果为衍生态 [sJ 。 中国沙棘亚种内的性状变
异也遵循着同一的衍进路线。 桔黄果由多而少 , 红色果由无到少到较多 , 果形系数由小而大
等等 , 在地理上呈现为自西南向东北的衍进方向。 因此 , 中国沙棘是源于我国青藏高原 , 经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内蒙古和东北而逐渐扩展开来的。 在演化过程中 , 经自然
选择(近代又有人类的无意识选择 )使果实由小而大 , 在干旱和较高温条件下 , 棘 刺 则 由 少
而多。
(5) 由于处于冀 、 晋 、 陕等地高经度 、 海拔较低、 半湿润气候区的东部 , 种群性状分化
程度高 , 变异范围大 , 有更广泛 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改良潜力 , 应充分利用它作为育种和造
林材料。
(6) 兴隆山和关帝山均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 从种群表型结构调查资料看 , 这两个地区
的中国沙棘种群 , 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沙棘种群系统的遗传资源 , 应在保护其它生物资源的同
时 , 作为中国沙棘的基因库重点予以保护 , 以保存其遗传多样性 , 为长远利益服务。
参一考 文 献 ·
1 黄性 , 件金权 . 中国沙棘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 . 沙棘, 19 92 , 5 (2 ) : 18 ~ 21 .
2 赵汉章, 朱长进 . 中国沙棘果实性状的地理变异及果用种源的选择 . 沙棘 , 19 91 , (4 ) : 15 ~ 18 .
3 廉永善 , 陈学林 . 沙棘属植物 的性状演化及其意义 .沙棘 , 19 ” , (2 ) : 16 ~ 20 .
1) 罗 西, A . 沙棘属植物的进化关系及其分类 . 见 . 马英才主编 . 国际沙棘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西安: 国际沙棘学术交 施
会秘书处翻译 、 编印 , 1 98 牙. 12 二15 ) -
18 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6 卷
T he P he ”o t夕Pe S tr u c tu r e
o
f C hf
o e s e
H u a n g Qua n
a n d P o P“la tfo n 犷a r ia tfo n
H fPPo P丙a e
T o n g Jin q u a n
A b str a et In the n a t u r a l d is t r ib u tio n a r e a o f Chin ese H IPPo Pha e
,
f ro m the
we
s t to the e a s t
,
D o n g x ia Fo r e st A r e a
,
D a to n g Co
u n ty
,
Qin g ha i Fo r e s t
A re a Q in g ha i Pr o v in e e e te
.
5 r e Pre吕e n ta t iv e re g io n s w e re s e le e te d to s t u d y
the v a r ia tio n o f m a in e e o n o m ie fe a tu r e s a n d the m a te hin g e o n d it io n o f
Ch i
n e se H ip Po p h a e by m e a n s o f sa m Ple p lo t o u r v ey a n d s t a t is tie a l m e th o d
.
D iffe r e n e e s a n d s im ila r itie s o f d iffe re n t Po P u la t io n s w e re e o m Pa r e d
,
b a sie a l
Pa r a m e t e r s o f e v e r y m a in e e o n o m ie fe a tur e s e a le u la te d a n d the Po 鸽ibility
o f m a te h in g o f the fe a t u re s in o v e ra ll Po in t ed o u t
.
It
‘5 e o n sid e r e d tha t th e
5 Po P u la t io n s e a n b e d iv id e d in to 2 g r o uPs
.
V a r ia t io n s am o n g d iffe r e n t
p o P u la t io n s a r e re Pr e s e n te d b y th e g r a d ie n t o f fr e q u e n ey o f s o m e fe a tu r e s
.
K e y w o r d s Ch in e s e H IPPo Ph o e
.
Ph e n o tyPe s tr u e t u re
,
Po Pu la tio n v a r i一
a t io n
H u a n g Q
u a n , 八s s o eia t e p r o fe ss o r , l’o n g J in q u a n (T he R e s e a r e h In st互t u t e o f Fo r e s tr y , C A F
B e iji
n g 1 0 0 0 9 1 )
.
浙江省林木种苗工作座谈会在亚林所召 开
1 9 93年元月10 ~ 1 3 日 , 浙江省林业厅在亚林所召开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座谈会 。 参加会议的代 表有来自
科研 、 教学部门的专家 、 教授 , 各地 (市 )林业局 、 各良种基地(场困〕主管种苗工作的领导 , 共90 余人 。
会议主要议题是 : ¹ 传达林业部领导关于种苗工作的讲话精神 , 介绍林业部 “林木种苗生产 、 管理技术
培训团”赴美考察情况 , º 总结交流了19 92年全省林木良种建设和国营苗困计划执行情况 。 17 年来 , 全 省林
木良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形成了以科研、 生产和管理相结合 , 科学研究、 良种生产和推广使 用一条龙
的繁育体系, » 讨论研究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 , 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如何适应形势 , 深 化改革 , 面向市
场, 强化服务 , 壮大自身实力 , 促进其健康发展等间题。 会议就适应发展孺要 , 调整 良种结 构 , 作了广泛
的讨论和具体部署 : ¹ 大力调整全省良种基地结构 , º 良种选育逐步向高世代、 多目标努力 , » 切实搞好
现有种子园 、 母树林的疏伐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 ¼提高良种基地经济效益 , 逐步实行有偿投 资 , ½ 改革良
种基地内部管理机制 。
代表们一致认为 , 这次会议开得及时 , 在当前新形势下 , 全省林木种苗工作改革已势在必行。 在搞好
服务的前提下 , 要积极参与市场竟争 , 逐步提高经济效益 , 使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在新形势下 更上 一 个 新
台阶。
( 中. 林科院亚林所 王赵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