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GROWTH AND MULTIPLICATION OF DICTYOPHORA INDUSIATA MYCELIA WITH RELATION TO PH VALUES OF MEDIA

竹荪菌丝体增殖与培养基pH值的关系



全 文 :第 1 卷 第 1 期
1 9 8 8 年 2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E A R CH
V o l
.
l , N o
.
1
Fe b
。 ,
1 9 8 8
竹 荪 菌 丝 体 增 殖 与培 养 .
基 pH 值 的 关 系
裴致达 陈连庆
《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摘 要
甘生长在不 同 p H 位液体培养基 中的竹荪 菌丝体增位情况进行研 完 , 结 果 表
明 : 在p H 位 4 . 1一 5 . 1的条件下 , 菌丝体增 位最快 , 对C 、 N 、 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
矛弓用水平最高 。
关挂词 竹荪 , 菌丝体 ; p H值 ; 增伍
竹荪 (D ic t万o p丙。; a i: d u sia ta (V e n t . e x p e rs . ) Fisc h e r 是世界 上 著 名 的 珍 贵 食 用
菌 , 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它 的营养价值 、 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 了
解 。 野生竹荪的数量极其有限 , 且采集不易 , 产量很低。 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竹荪的迫切
需要 , 近年来我所科研人员进行了野生竹荪 弓!种驯化工作 , 已获成功 。
在发展竹荪生产过程 l扫, 制备各级纯菌种是首要问题 。 常规的固体培养制备原种、 生产
种的方式耗工多 , 生长周期长 , 这远不能适应竹荪生产发展的需求 。 为了加速菌 丝 体 的增
殖 , 缩短培养时间 , 我们对二级菌丝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新 的探索 。 1 9 8 7年初对竹荪菌丝采用
液体培养并对竹荪菌丝在不同 p H值溶液中的生长特性进行观察研究 , 现简报如下。
一 、 材 料 和 方 法
1
. 供试菌种 亚林 8 6 1 0 9 。
2
. 于告养塞 亚林PL A 。
3
.
J吝养液 p H 值的调 整 用 10 % N a 0 H 、 一% N a O H和 1% H C I调节培养液的p H , 分另11配
制成 p H 值为 3 . 0 、 3 . 5 、 3 . 5 、 4 . 1 、 4 . 4 、 4 . 了、 5 . 2、 5 . 5 、 6 . 0 九个梯度的培 养液 。 各取
1 0 0m l分另11置于2 5 0 m l三角瓶中 , (重复三次)经 1 . osk g / e m ‘高压灭菌 15分钟 。
4
. 接种培 养 在无菌条件下 , 取液体竹荪菌丝 5 m l接种于盛有培养液的三角瓶中 , 每瓶
接种竹荪菌丝重 歇为0 . 。。16 9 左右 (折为干重) 。 接种后放在H S Z 一1型弧型往返生物液体 培养
振荡台上 , 振荡培养20 天 。
本文于 1 9 8 7年 9 月 2 3 口收到。
1 期 裴致达等: 竹荪菌丝体增殖与培养基 pH 值的关系
5
. 菌丝重量测定 将菌丝培养液在中速滤纸上过滤。 菌丝用蒸馏水漂洗 3 次 , 风干 , 放
入铝盒 , 在 60 士 1 ℃条件下烘干称重 。
6
.
p H 值 测 定 取 25 m l培养液置于小烧杯中 , 用SPM一 10 型数字式 p H 计进行测定。
7
. 氮的测 定 用康维皿扩散法测定培养液中剩余氮的含量 。
8
. 糖 的测 定 用葱酮比色法 , 在 7 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培养液中剩余糖 , 再换算
成碳含量。
9
. 磷的测 定 以抗坏血酸还原 , 钥兰比色法 , 在7 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培养液中剩
余磷的含量 。
10
. 镁 、 锰的测 定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 W FX , IA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
培养液中剩余镁、 锰的含量 。
二 、 结 果 和 讨论
(一) 培养液 pH值变化情况
1
. 培养液p H 值在 高压 灭菌后 的变化
值的变化 , 结果见表 1 。 看出在p H 值3 . 0一
4
.
7范围内的培养液 , 灭菌后与初始p H 对照
有所升高 , 升高幅度是 0 . 02 一0 . 09 ; p H S . 1
一6 . 。培养液灭菌后 p H 值是减小的趋势 , 减
小的幅度是 一 0 . 02 一 一 0 . 04 。 考虑到所用酸
度计读数分 辨 为 o . 01 p H , 准 确度 为镇 士
。. oZp H , 因 此 , 可以说灭菌前后培养液p H
变化不大 , 故本试验仍以培养液初 始 p H 值
为基本酸度。
另外 , 在本试验的预备试验中 , 曾配制
了 p H 6 . 5一8 . 。的几个梯度的培养液。 经高
调节 p H 值后的培养液经高压灭菌后 , 侧定其p H
表 1 培养液 pH 值变化
乳睿⋯几瑟⋯△pH ’ ⋯2飞瑟⋯△p·
资·夕” { 子
·夕5 } + i
·
11 ) 子
·
11 {
一 0 ·
i

;
·
{;⋯;·;;⋯二i·}i⋯i一;i{〕i·i{
压灭菌后 , p H 值 ) 7 . 。的培养液均产生了沉淀物 , 颜色呈黄棕色。 这是由于在碱性高温条件
下 , 培养液中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这种培养液巳不适于菌丝的培养 , 事实上经培养
后也一直没有新的菌丝体长出 , 原来接种的菌丝也产生了自溶 。
2
. 二十天后培养液p H 值的变化 培养20 天后 , 九个梯度培养液的 p H 值与初始p H 值对
照均是下降趋势 , 结果见表 1 。 笔者分析 , 这是由于本试验所用培养液是以钱态氮做为菌丝体
生长的氮源 , 随着 N H ,+ 被吸收利用 , 使培养液酸性有所增加 , p H 值下降 。 此外 , 菌丝体在
增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也会引起酸度的变化。 结合下面将要提到的 , 不同 p H 值培养液中菌
丝体增殖情况 , 也能看出 : 细胞本身对外界 p H 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调节作用 , 使其朝着
适合于本身生存的条件变化 。 从变化幅度看 , p H 3 . 。一4 . 7 的培养液下降幅度较 小 是 。. 1一
o
.
3p H 值。 p H S . i一6 . 0培养液下降T o . 5一 o . sPH 。 见表 x 。
p H 6
.
5 和6 . 8的培养液 , 在竹荪菌丝的培养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呈黄棕色 , 有 沉淀
发生 。 虽然有一定数量的菌丝增殖 , 在正式试验中还是将其舍去 , 以 p H 值6 . 0作为本试验培
10 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养浓的上限 。
(二 ) 菌丝休增殖情况
接种后培养 4 日 , 接入的菌丝体即开始增长 , 数日后菌丝球逐渐增大 , 数 目增多 , 悬浮
于培养液中。 在显微镜下观察 , 菌丝球为菌丝体密集交织而成 , 形似绒球 , 色白 , 直径 2 一
sm m
。 菌丝体无色透明 , 宽度为 10 协左右 , 细胞内充满细胞质 , 其间有较多的气泡 。 液体培养
的菌丝比斜面培养的菌丝具有更多的锁状联合。
培养20 夭后 , 测定菌丝体重量 (以每升培养液中含有菌丝干重克数 表 示 )。 由 图 1 可 看
出 , 适合于竹荪菌丝体生长的p H范围很宽 , 但在 p H 为4 . 1一5 。 1的酸度条件下生长较好 , 尤
以 p H 4 . 7的条件为最。
d
.几J乃山‘U0(曰、灿„门侧划翅(三 ) 培养液中营养成分的消耗
碳源 、 氮源和各种矿质营养是菌丝体生长重
要的营养来源 。 接种后培养20 天测定营养液几种
主要营养元素剩余量 (见表 2 ) , 并分析菌丝体重
量与营养元素 的回 归 关 系 (见表 3 ) 。 看 出 在
p H 4
.
1一 5 . 5 范围内培养液中剩余的氮、 磷含 量
较低 , 碳剩余量在 p H 3 . 8一 5 . 5 范围内低于其它
p H 值营养浓的含量 。 氮 、 磷 、 碳 、 镁等 含量 都
是以 pH 值4 . 7 时最 低 , 它们的消耗与菌丝 体 的
0
.
00 1 6
增殖情况是一致的。 表明竹荪菌丝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苗丝体在不同 pH 值培养液中增班t
利用是随营养液p H 的变化而
不同。 从回归分析看出菌丝体增殖与其对氮 、 碳 、 磷的利用呈极显著相关。
表 2 培 养 液 中 几 种 元 素 绷 余 量
p H
}
3 一 ⋯3 一 ⋯3 一 { 魂一 1 ‘一 ⋯4 一 ⋯5 一 1 5 一
竺‘g终) 1。· , 3‘“ }。·‘2 5“ ! 。·‘3 0 3 {。·‘2 2“ } 。·‘22 “ 1 。·“5 。 } 。·‘“‘3 { 。·‘2‘。 }。· , ““‘兰‘g /少) { ”· 2 2 9 } “· 2 2 9 } ”· 2 2 9 { ”· 2 2 5 { ”·2 2 0 1 ”· 2 2 0 { ”·2 2 0 { ”·2 2 2 1 ”· 2 3 3燮g / ‘, { “· 1 85 ⋯”· 0 32 { “· 8 7 9 } 2 · 8 7 9 } 2 · 7 3 0 1 2 · 7 3 0 } “· 8 7 9 { “· 87 9 1 “ · 02 1哭g ‘g / ‘) { ”· 0 5 5 } ”· 0 5 3 { ”· 0 4 5 { ”· 04 3 } ”· 0 4 1 } ”· 0 3 8 } ”· 0 3 9 } “· 0 4 1 { “· 0 4 1
M n ( ppm )
_
1
1
·
1 4
1
1
·
0 7
}
1
·
0 3
}
“· 9 6 4
1
”· 9 6 4
}
“· 9 8 5
{
1
·
0 0 【l · 0 3 5 { 1 · 0 0菌丝重‘g /‘, l, 。. :2 1 9分{夕·”2 55 } 。·”0 4 0 } “·”48 6 1 “·”8‘9 } ”·“9 8 6 } ”· 3 4 8 2 { ”· 3 2 2 1 } 0 ·2 1 93
表 3 菌丝休盆且 ( x )与培攀液中烈余
曹养元案的回归关系
二二 、 了 结
绷余曾
养元素
理 论回归方程 }r 。 . 。, } r 。 . 。,
8 8 5 7⋯
8 0 6 3⋯
8 1 7 8 二 *
5 2 2 5
6 3 7 2
y = 0
,
1 5 1一0 . 0 8 0 x
y “ 0 . 2 4 6一 0 . 06 6 x
y = 3
.
5 5 5一2 . 0 1 6 x
y = 0
.
0 5 9一0 . 0 4 9 x
了 = 1 . 2 0 2一0 . 5 6 8 x
0
.
6 02
0
.
6 02
0

6 02
0

6 0 2
0
.
6 0 2
液体培养竹荪菌丝体 , 营养液 p H 值是
影响其增殖的重要因 素。 在 pH 值3 . 0一6 。。
范围内 , 菌丝体均能正常生长 , 在 p H 4 。 l一
5

1 条件下增殖较快 , 尤以 p H 4 . 7 时为最 。
不同的 p H 对菌丝体营养物质的吸收 和
利用有较显著的影 响 。在 p H 4 . 1一5 . 1 条件
下 , 营养物质利用率最高 , 菌丝体的增殖与抓、
Ž勺咤口巴卜”,U内舀M公n口丹厅才即‘n曰
.⋯
l
一局卜曰†
份sn
NPCM
1 期 裴致达等: 竹荪菌丝体增殖与培养基pH值的关系 10 1
碳 、 磷等营养关系极为密切 。
影响竹荪菌丝增殖的因素很多 , p H 是其中之一 , 其它单 因子和综合因子对竹荪菌 丝 体
增殖的试验正在进行 。
参 考 文 献
臼〕陈连庆 , 1 9 8 5 , 短裙竹荪室内栽培试验 , 林业科技通讯 , (5 )。
比〕陈连庆 , 1 9 8 6 , 竹荪室外生 料畦栽试验 , 林业科技通讯 , (1 )。
[3 〕扬庆尧 , 1 9 8 5 ,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 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
以〕活瑞炽 、 董 愚得 , 1 9 8 2 , 植物生理 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5 〕 林芳灿 、 刘治报 , 1 9 8 6 , 食 用菌生产指南 , 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6 〕中国土壤 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 1 9 8 4 ,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 科学出版社。
T HE G R OW TH AND MU LT IPL!CAT10 N OF
D IC T YO 尸万O R A IN D U S IA T A M丫C E LIA W 月TH
R ELATIO N T O PH V ALUE S OF MED IA
Pe i Z hid a C h e n L ia明in g
( T 人e R e s e a re h l 。: t£tu r。 o f s “btr o p fe a l F o r 。: tr g C A F )
A b str a e t
T he e ire u m s tanc e that m ye e liu m s o f D i
c t夕叩无。, a fn d u s1’at a g rew a n d in c u ba ted
in liq u id m ed ia w it h d iffe r e成 PH v a lu es w e r e Pr es e址ed in th e PaPe r . T h e
m o st q u iek ly g ro w in g a n d m u ltiPli e a tio n o f the m y eel iu m s and th
e h ig h e s t
lev els o f a b s o rPt io n and 砒 ili z at io n o n the n u tr ieDt elem eDt s su e h as C , N , P
etc , u nd
e r th e e ond it i
o ns o f PH 4
.
1一5 。 1 w e re P ro Po sed 。
K ev
wor
d s : D 艺c t万四ho , a fn d u s艺at a ; m y e elia ; p H v a lu e ; g r o w t h a nd
m u lt iPlic at i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