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Vc Content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Fruit and Its Changing Rules

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全 文 :第 4 卷 第 3 期
1 9 9 1 年 6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V o l

4
,
N o

3
Ju n
. ,
1 9 9 1
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 C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
周银莲 阮 大津 杨炳才 王守宗
<中国林业科 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关扭词 沙棘 , 维生素 C
中国沙棘 (H 茗p p o pha e 论 a m n o id e s L . o u b s p 。 sin en sis R ous i) 是鼠李沙棘的一个亚
种 [l] 。 主要产于我国山西 、 陕西 、 甘肃 、 青海、四川 、河北 、 辽宁 8 省和宁夏 、 内蒙两个自治
区 。 中国沙棘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植物 。
从本世纪20 年代初就开始了对沙棘的研究 。 随着沙棘新用途的发现和综合利用工业的发
展 , 沙棘的化学成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苏联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 大量的工作 [ 2一 4 1 。 我
国近几年来对沙棘的研究也相当活跃卜 . ] 。 本文重点报道几个地区的中国沙棘维生素 C 含量
及其变化规律 , 为采摘期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数 , 同时也为加速沙棘优良品种的人工选育
提供依据 。
1 材料和方法
1
.
1 试材采集
19 8 7年根据不同地区中国沙棘果实的颜色 、 大小和形状划分果型 。 先后收集内蒙克什克
腾和 凉 城 各 5 个果型 ; 山西省奇岚县 12 个果型 ; 山西省五台县 4 个果型 ; 青海省大通县 6
个果型 , 甘肃省清水县 5 个果型(表 1 ) 。
表 1 中 国 沙 棘 产 地 概 况
端度
温高
最极纬 度 经 度 海 拔
地 点
0 ,
N ) (
。产 E ) (m )
年降水量
(m m )
年平均温度
(℃ ) (℃)
极 端最 低温度
(℃)
一 2 8 。 O
一 3 6 。 0
一 3 0 。 4
一 2 8 。 7
一 2 3 。 2
一 2 6 、 O
n八Un“11勺”丹石月才OUJ64n口几舀nJ目弓的内蒙克什克腾旗
内蒙凉城县
山西五 台县
山西奇岚县
甘肃清水县
青海大 通县
4 3 2 9
4 0 4 3
3 8 4 3
3 8 4 3
3 么6 5
3 4 5 7
1 1 7 4 7
1 1 2 3 0
11 1 4 0
1 1 3 1 4
1 1 1 4 1
1 0 1 3 9
9 9 7
1 2 7 0
1 8 0 0
1 7 00
2 30 0
2 7 6 0
3 8 0
.
0
4 2 8
.
0
5 5 4

5
4 9 3
.
2
57 4
.
3
6 37
.
6
1

5
5
.
0
6

9
7
.
5
8
.
8
2

6
野外采摘了不同果型的带果枝 , 每个果型约收 0 . 5~ 2 . 0 k g 果实。 室内充分混和后取样
进行维生素C 测定。 于 1 9 8 9年和1 9 9。年 , 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苗圃的中国沙棘
为材料 , 对植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果实中维生素 C 的变化 , 进行了定株检测。 座果后每隔 15
天选取同一部位的果实进行室内分析 。
本文于1 0 9 0年 1 0月 1 2 日一玫到 。
* 本文为国家 “七五” 攻关项 目“沙棘资源的综合利 用、 加工系列产 品的研究 ”部分内容 , 由王守宗执笔 ,
缸6 林飞 亚 科 学 研 克 通卷
1
.
2 维生众 C 洲定方法
1
.
2

1 2
,
6二二氛酚长阶滴定法
1
.
2
.
2 高效液相色语法 采用 W a te r s 2 4 4 H PLC 高效液相色谱仪 , 附 U V 2 5 4 检测器 ,
用 协“B o n d a p a k e , 。柱(0 . 4 e m x 3 0 e m ) , 流动相为0 . 1 % H ZSO‘ , 流速为 l . o m l/ m in , 灵
敏度为 。. 08 A u fs , 所用试剂为分析纯级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不同产地中. 沙棘果实维生众 C 含皿及变化
生长在不同地区的中国沙棘 , 因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使果实中维生素 C 含
量差异很大(表 2 )。 如青海大通县位于3 4 0 5 7 ‘N 、 1 0 1 0 5 9 ‘E , 海拔2 7 0 0 m , 内蒙克 什 克腾
旗位于4 3 0 29 , N 、 1 1 7 0 4 7 ‘E , 海拔997 m 。 生长在青海大通县的沙棘果实 维 生素 C 的平均含
量是内蒙克什克腾旗的 4 倍多 。 方差分析表明 : 在经纬度和海拔相近的产地间差异不显著 ,
而经纬度和海拔差距较大的 , 维生素C 含量差异极其显著 (F = 1 3 . 345 二 )。 青海 、 甘肃的沙
棘果实中维生素C 含量最高 , 内蒙较低 ; 山西居中。 不难看出 , 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 含
量有随海拔增高递增 , 随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趋势 。
裹 2 不同产地中日沙林 . 实的组生班C含t 与 L S R 位脸绝果
采样时间 纬 度 经 度 海 拔 样本数 维生素 C (m g / 1 0 9 鲜果 ) 差异程度采 样 地 点 —(年 ·月 ) (’ 护 N ) (. 产 E ) (m ) (个) 变 化 范 圈 平 均 符 号青海大通县 19 8 7 · 1 0上 3 4 5 7 1 0 1 3 9 2 7 0 0 6 8 5 0 . 3 9 ~ 1 8 9 7 . 3 8 1 2 5 2 . 2 8 a甘庸清水县 19 8 7 · 1 0下 3 4 6 5 1 11 4 1 2 3 0 0 5 90 7 . 5 8 ~ 1 6 6 2 . 8 6 1 2 2 4 , 10 a山西五 台县 19 8 7 · 1 0上 3 8 4 3 1 1 1 4 0 1 8 00 4 4 59 . 4 9 ~ 9 6 2 . 4 1 7 a2 . 4 4 b山西份岚县 19 8 7 · 1 0下 38 4 3 1 13 1 4 1 7 0 0 12 35 1 . 0 8 ~ 1 4 5 3 . 8 3 6 8 2 . 3 5 b内浪凉城县 19 8 7 · 1 0下 4 0 4 3 1 12 3 0 1 2 7 0 5 2 2 8 . 38 ~ 4 5 0 . 9 1 3 4 0 , 8 2 C内浪克什克肠旗 19 8 7 · 9 下 4 3 2 9 1 17 一7 9 9 7 5 2 4 3 . 6 1 ~ 36 1 . 1 9 3 0 8 . 8 7 c注 : 采 用不等数 t 样本方差分析 、 多盆范围佼抢 , 显著性水平为。. 0 5 。
表 3 表明 , 同一果型的沙棘 , 虽生长在同一沟谷中 , 其果实中维生素C 的含量 , 不论是
中国沙棘 , 还是柳叶沙棘 , 均随海拔上升而递增 。 以柳叶沙棘为例 , 垂直海 拔 由2 80 m 上
升至 3 0 0 0m , 海拔高度只增加2 0 m , 果实中维生素 C 含量则净增 26 9 . 0 m g 八0 9 鲜果 。
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 C 含量也同样具有以上规律 。 结论进一步证明了海拔高度是影响沙棘
果实中维生素C 含金的主要因子 。
衰 3 不同海找相同. 坦沙棘橄生众 C 含t 变化
种 类 采样时间(年 ·月 ) 采 样 地 点 果 型 海拔(m ) 维生素 C 含 t (m g / 1 0 0 9 鲜果 )
中国沙棘 19 9 0 · 9 中 西限铂那勒不 乡 黄椭圆果 :;::
1 6 2 4
.
0 0
1 4 5 2
.
0 0
柳 叶沙棘 1 99。· 1。上 * 海大通东峡林场 小黄回果
3 0 00
2 5 00
1 8 2 0
.
7 0
1 5 5 1
.
0 0
2
.
2 沙棘果实维生案 C 含 t 的生长期变化
在北京地区二年的试验结果发现 , 中国沙棘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 维生素C 含量
3期 周银莲等: 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 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3 4牙
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 这种规律性可
用时间动态曲线来表示。
从图 1 看出 , 不同果型间维生素 C 含
量存在着明显差异 。 小黄果高峰期维生素
C 的含量是淡黄果的2 。 5倍 。 高峰期 出 现
在果实由绿转黄时期 , 到果实完全生理成
熟后 , 维生素 C 含量随时间延续而下降 。
2
.
3 维生素 C 含t 的日变化
1 0 5 9年 7 月 13 日和2 4 日对栽培在林研
所苗圃的5 、 6龄健壮沙棘定株测定了果实
(果型为小黄果 、 桔黄果 、 淡黄果 、 桔 红
果、 小红果 )中维生素 C 的 日变化 进 程 。
由于单株间果实成熟期不同 , 维生素 C 峰
值出现时间也不一样 。 以24 日测定结果为
例 , 5 株中有 3 株峰值出现在凌晨 3 时 ;
1 株在24 时 , 另一株在 9 时 。 有两株低值在15 时 多
时。 5 株均值日变化全程曲线见图 2 。
1 2 00
8 00
人、人、、 小黄果型止产习卜-
桔黄果型
、、 ’ 淡黄果型
/吟犷
/ 办 、
犷一了 厂
,
19 8 9年
、、
声喊刃~ 二咭一喃
/
产·月、 、、一一 . 心~ 一闷、、 , 弓
,"乡
40

28
(瀚嵘切。受灿日)酬妞O被州麟

OL 一“一一‘一J 一一 .—一 ,_ ⋯S 一 15 3 0 6 一 15 3 0 7 一 15 3 0 8 一 15 30
(月 . 日) 1 99 0年
图 1 生长期 维生素 C 含量的变化
一株在 12 时 , 一株在 9 时 , 另 一 株 在 21
_ 声、尹 ’、
从测定结果和 5 株均值变化进程看 , 。
~ 3 h 维生素C 含量出现最高值 , 12 一 15 h
降至最低点。 同时也发现果实中维生素 C 含
量对气温要求颇 严 。 气 温在21 ℃时 , 含量
最高 , 低于21 ℃ , 有下降趋势 , 高于 30 ℃ ,
含量也下降, 但相对趋于稳定 。
2
.
4 不 同部位沙棘果实中维生案 c 含量
于 1 9 8 9年 7 月18 日对 5 株沙棘不同部位
的果实维生素C 含量进行了测定。 以淡黄果
型为例 , 树冠上部为 435 。 78 m g /l 0 9 鲜果,
中部为42 5 。 35 m g / 10 0 9 鲜果 , 下部为 36 3 . 93
n甘0月.,山8
一 7 月1‘日
一‘门 7 月盆4日
(嵘滋誉01谕日)成妞O解州碧
9 1 2 15 1 8 2 1 2 4 3 6 牙
(时)
图 2 维生素C 含盈的 日变化
m g / l。。g 鲜果 。 上部维生素 C 含量比 下部高19 . 7 % 。 向阳面比阴面高24 . 7 % 。
3 讨 论
( 1 ) 我国是沙棘属植物的夭然分布中心 , 资源 丰 富 , 分 布面广(7 5 “3 2 ’一1 21 “4 3, E ,
2 7
0
1 4

~ 4 8

35
,
N )
。长期以来 , 可能由于群体内的基因突变 、 迁移以及一些自然因素造成的隔
离 , 阻碍了基因的交换 , 加上沙棘分布区环境条件的多样性 , 造成选择压力 的不 同 , 导 致
群体的分化。近年来 , 本课题对生长在几个省(区)的中国沙棘果实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定汇7 1 。
具体以维生素C 含量为指标 , 参照其它生化特性 , 将中国沙棘划分为内蒙 、 山西 、 甘肃 + 青
海三个地理区域 。
( 2 ) 沙棘是一种形态变异很大的植物 , 其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本身特性 、 地理分 布 和
3 48 杯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气候条件 。 维生素 C 的变幅范围在 8 倍以上 。 栽培在北京地区同一立地条件的中国沙棘 , 株
间差异也在 3 倍左右 , 可以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遗传性差异 。 培育沙棘良种应以多
种源 、 多基因型的引种试验为基础 , 通过单株选择和无性繁殖进行大面积推广 , 以加速优良
沙棘人工林的发展 , 从而得到好的生态、 社会和经济效益 。
( 3 ) 沙棘果实中维生索 C 含量在由绿转黄期最高 , 如以加工饮料为主要目的 , 此 时 采
果最佳 。 日变化进程研究还发现 , 12 ~ 15 时维生素 C 含量出现低谷 。 其原因可能是沙棘和其
他植物一样 , 均存在着 “午睡”现象 , 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降至最低点 。 由于光合作用强度的
变化和植物体内维生素C 的增减常常有平行关系 [sj , 因此维生素 C 的含量也较低 。 又因不同
部位沙棘果实维生素 C 含量差异明显 , 所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 必须注意试材部 位 的 一 致
性 , 否则 , 将失去可比性。
参 考 文 献
〔i 〕 R o u s i, 八 . , 19了1 , T h e g e n u s H ‘刀夕o p ha 口 L . , a ta x o n o m ie s tu d y , 月 n n . B o t . 户’e ””‘c ‘, 5 . 1 7 7一
22 7
.
〔2 〕 Ile . T e T o u a 11 . \ . , 一。了一, U ”o 几 o r “ 只, X H M H只 一s 中a p鱿 a K o 月 o r 。 几 _ o 6 o e n 从 x 一I , H 。双a : e 几、e T n o “H a了欣 a ” ,
1 0 ~ 1 6
, 2 4~ 3 6
,
5 9 ~ 6 1
.
〔3 习 Fa , 了。0 5 3 E . h饭. : : 月P . , z , s 峨, 石“o x “ , 。二 e c : a , x a p : : r e p ‘, e , “: a :了二o 二o a H i夕夕。夕ha e , 人a m n o id e :
L
. , u p o “。P a eT a 幻坦 e n u a o a n a 双a o , n a x “P o . , Pa e T ; : : . p e cy p 。“ , 2 0 2 : 2 32 ~ 2 3 5 .
〔4 〕 V . A . 米罗诺夫 , 1 9 8 , , 苏联不 同沙棘种群的化学成 分 , 国际沙棘学术交流会论文 集 , 5 0 ~ 52 。
〔5 〕张维国等, 1 9 8 9 , 山西不 同地 区中国沙棘果实中生化成分分析及变 化趋势初探 , 国际沙棘学术交流会 论 文 集 , 7 5
e 8 3
o
仁6 〕杨 海荣等 , 1 9 88 , 青海沙棘果实中抗 坏血酸的动态变化研究 , 商原 生物学集 (第八集 ) , 科学 出 版 社 , 1 09 一 1 13.
〔7 〕 王守 宗等 , 1 9 9 0 , 鼠李沙棘三个亚种果实的化学成 分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3 (1 ) : 98 ~ 1 0 2 。
仁s 〕坂村撇 , 1 9 5 5 (廉源译 , 1 0 6 1 ) , 植物生理学(上卷 ) , 科学 出版社 , 6心3 ~ 6 4 5 。
3 期 周银莲等 : 中国沙棘果实中维生素 C 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3 4 9
A S tu d夕 o n V e C o n te n t o f H IPPo Pha e r ha m n o id e s
F r u it a n d Its Cha n g fn g R u le s
Z h o u Y in lia n R u a n D ajin g Ya n g B in g e a i W a n g Sh o u z o n g
(T 丙e R e s e a r c h I o s t‘t“te 口f F o r e : tr夕 C A F )
A bs tr ae t T he P a p e r r e Po r te d the V e e o n te n t e h a n g in g r u le s in H ip p OP ha

l ha执”o id o s fr u its th a t w e r e t a k e n fr o m th e n a tu r a l fo r e s t g r o w n in d iffe r -
e n t g e o g r a Phie a l Pr o d u e t io n p la e e s
.
St a tis tie a l a n a lys is sh o w s th a t th e V e
e o n te n t 15 r e la te d to the d iffe r e n t g e o g r a Ph ie a l lo e a t io n s a n d a ltitu d e s o f
the Pr o d u e tio n P la e e
,
w hie h o b v io u s ly a ffe e t t h e V e e o n t e n t

B e fo r e Ph y
-
s io lo g ie a l m a tu r ity th e V e e o n te n t in H
。 了ha m 作o fd e s fr u its in e r e a s e s s h a r P ly
w ith the d e v e lo P m e n t o f th e fr u it
, a n d d e e r e a s e s s lo w ly a fte r Ph ysio lo g ie a l
m a tu r ity

In the lo w e le v a t io n a r e a o f B e ijin g
,
it r e a e h e s the Pe a k v a lu e
in the fir s t t e n d a ys o f Ju ly

In t he d a ily e h a n g in g Pr o e e s s
, th e Pe a k V e
e o n te n t o e e u r s d u r in g o ~ 3 0
产c lo e k
, a n d the e o n t e n t d e se e n ds t o th e lo w e st
d u r in g 1 2一 15 0 ‘e lo e k . T he fr u its o n th e u PPe r P a r t o f the c a n o p y h a v e
the h ig h e s t V c e o n te n t
,
w h ile th o se a t the m id d le Pa r t ta k e th e s e e o n d
,
a n d th o s e a t the lo w e r Pa r t ha v e th e lo w e s t e o n t e n t
.
T h e fr u its o n the
11lu m in a te d a sPe e t Po ss e s s m o r e V e e o n te n t th a n th o se o n the sh a d e d
a 3 Pe c t

K e y w o r d s H : pPo Pha e r ham ”
o fd es ; v it a m i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