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of Genotype-Environment of the Block Locust’s Clones——Evaluation of the Genetic Stability and Growth Adaptability

刺槐无性系G×E互作的研究——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的评价



全 文 :第 4 卷 第 6 期
1 9 9 1 年12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V o l

4
D e e
。 ,
,
N o
.
6
1 9 9 1
刺槐无性系 G X E 互作的研究
—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的评价 奋顾 万 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摘要 总结初选刺槐48 个无性系 8 年的多点试验林资料 , 对其中 6 个地点共有的13 个无 性系
进行 G x E 互作分析 。 利用 E b e r五a r t 等人的性状值回归参数 b‘和 勺 , , T ai ’s 的结构模 型 参 数
孟‘和 又‘, 评价基因型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 , 结合生产力选择无性系 。 为不同地点选出优良无性系
共 10 个 , 平均材积增益二61 % 。
关锐词 无性系 , 遗传稳定性 ; 生长适应性
刺槐(R 。沉肥 Ps eu d6ac ac 伍 L . )无性系育种从表型选择着手 , 选择优树和超级苗 , 经无
性系繁殖率筛选和早期生长选择 , 初选出的无性系投入多点试验多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选择出
优良无性系 10 个 , 单点试验选择优良无性系 3 个 。 前后历时14 年。 本文报道 6 个地点 , 共有
13 个无性系 G x E 互作分析 , 以及遗传稳定性、 生长适应性和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
1 试材和方法
1
.
1 试材和试验设计
在16 ~ 23 年生2 . 1万亩刺槐的优良林分中 , 选出优树26 3株和子代超级苗 2 0 株。平均入选
率为 1 编 ~ 3 编。 中选的46 3个优良单株插根苗 , 经 2 ~ 3 年重复无性系繁殖率和生长 量 选
择 ‘) , 插根成活率在85 % 以上 , 苗高生长量大于 1 个标准差 (无十 1 : )的无性 系有 48 个 , 入选
率 10 . 4 % 。 被选无性系在河北省漳河林场育苗 , 1 9 8 2年与1 9 8 3年将苗木运至7 省 (区 )、 市的
8 个地点营造试验林。 统一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4 ~ 7 次重复 , 4 株小区 , 4 m X Z m 造林
密度 , 各点用生产用苗的混合无性系苗作 CK 。 满足统计分析的 6 个地点(表 1 ) , 4 次重复 ,
各点共有无性系12 个 , 加 CK 共13 个处理 , 8 年生试验资料 。
1
.
2 统计分析方法
各地点用树高 、 胸径 、 单株材积的小区均值 , 材积形数0 . 37 。 在 G x E 互作分析的诸方
法中工’1 , 应用 T a 犷s 的结构模型川和 E ber h ar t 等人回归模型〔“1 。 T ai ,s 模型是 在互作效应
值基础上的结构回归分析 , 被认为是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 ; E ber h ar t 模型是各点性状值
与环境的回归分析 , 是表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 。 遗传参数估算按照相应模型的方差组成分解
本文于 1 9 9 1年 6 月2 7 日收到 。
* 刺槐种源选种研究组主要参加人有 : 王全元 、 张英脱 , 杨继敏 、 吴理安、 周士万 、 乔宏治、 杜灿章、 牛金 星、 孙三
虎 、 杨宝奎 、 何仙珍 、 刘德安、 吴 彪、 赵毓桂、 魏昌振 。 胡新生 、 王维胜 、 李 斌 、 郭文英协助资料整理和电算,
工) 顾万春等, 1 9 5 3 , 刺槐擂根育黄方法的研究与利用 , 研究报告 , 8器(i ): 4 3~ 49 ,
6 2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
计算。
裹 1 试牲地若本生态条件
也 理 坐 标 气t 生态因子 ¹
蜂 杏号海拔高( m ) 年均沮(℃ ) 年降水( m m ) 无藉 期( d ) 立 地 条 件 与 较 培 措 施
内泉祖口 ( 1 )
山西怀仁 ( 7 )
天津武清( 13)
秦皇岛市( 14)
河 北磁县( 16 )
江苏唯宁( 25)
4 0 3
39 9
39 2
39 7
36 3
33 9
10 7 0
113 3
117 1
119 7
114 4
119 9
1 0 5 5
.
1
1 131
.
7
4
.
3
13
.
3
7 5
.
5
21

7
7
.
4
6
.
5
12
.
2
10
. 匀
13
.
6
13
.
8
148
.
6
3名4 . 0
5 6 9
.
9
7 11
.
8
6 04
.
6
9 32
.
1
16 1
.
7
15 1
.
5
20 0
.
1
19 7
.
8
19 7
.
5
223
.
8
细沙土 , 土层厚 , 每年黄河淤灌 3 ~ 4 次
粉沙土 , 地下水 10 m 以下 , 无祖派条件
沙城土 , 上层厚 , 前 2 年每年灌水 1 ~ 2 次
海 滨沙地 , 地下水 Z m 左右 , 无粗水条件
河床细沙土 , 地下 水sm , 年 灌水 1 ~ 2次
沙城土 , 丢 弃农拱地 , 无班水条件
¹ 据近20 年气象资料平均值 。
2 试验结果分析
2 . I G 火 E 互作分析结果
6 地点共有的 13 个无性系方差分析结果认为树高 、 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异都极显著 , 环
境 (地点) 间差异极显著 , 无性系 x 环境互作也都极显著 。 表 2 表明各试验点环境因子存在较
大差异 , 无性系在不同环境下的表型值的相对位次不同。
衰2 翻位无性系G x E互作方趁分析给果
均 方 洁 ¹
变 异 来 源
总 311
品 种
环 境
品种 x 环境
重复 减环境
机 误
11
.
7 6二 14 . 9 3二
6 6 0
.
5 0二 6 7 2 . 29 二
3
.
42二 6 . 34二
72“n”己“Ž
,‘亡JnU皿1玉自匕,人
2 1 6
1
.
1 3
0
.
5 7
1
.
5 8 E 一 03二
6
.
5 1 E . O2二
6
.
5 3 E 一 04二
1
.
2 0 E 一 04
8
.
8 8 E

05
¹ 简化掉尸检验, * * 表示 a = 。. 0 1水平差异且著 , 根据统计棋型 工和 址栓验结果一致 。
2 . 2 无性系裹型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创析
在确认刺槐无性系存在 G x E 互作的前提下 , 根据 E ber h ar t 模型 , 进行无性系表型 值
对环境反应的互作分析 (表 3 ) , 估算参数 b‘和无性系稳定性参数 又: (表 4 ) 。 表 3 看到 , 相
裹 3 朝倪无性系农理位 (估X 6 ,和 sd 空, 橄)的方趁分析
变 异 来 源 自由度 树 高 脚 径 单 株 材 积
2
.
9 4”
16 7
.
37二
0
.
8 6 .
8 36
.
8 7
3
.
7 3二
1后8 . 0 7 二
1
.
58 .
8 40
.
36
1
. 右2
1
.
45
3
.
9 5 E 一 0 4二
1
.
6 3 E
· 0 2二
1
.
6 3 E ·0 4
8
.
14 E
一 0 2
4
.
38二
8
.
7 4 E ·0 5
月r八曰匕口U片‘,上Žb总 的
品 种
环 境
环境 十 (品种 x 环境 )
环境 (线性 )
品种 x 环境 (线性)
综合离差
1 2 1
.
9 5
5 2 0
.
6 3
注 : 表中品种 x 环境 (线性 )的检脸 : 0 0 0 . 05 时 , F = 1 . 9幻 a 二 0 . 01 时 , F 二 2 . 5 5.
色期 顾万春 : 喇槐无性系G x E 互作的研究一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的评价 6 2弓
对于综合 (合并)离差 , 树高 、 胸径 、 材积在无性系(品种)和环境两个变因中差异都极显著 。
无性系 x 环境线性互作显著性不同 , 树高显著 , 胸径不显著 , 材积极显著 , 表明 3 个性状的
线性回归显著性程度不同 。 综合离差均方的齐性检验 , 利用 B ar tl et t 的 扩 方法 , 发现综合
离差达不到显著水平 , 因此可以认为非线性离差均方不能解释无性系间的差异 。
表 4 汇集了无性系对环境反应的参数 b‘和测定无性系稳定性参数凡“。 b‘是描述无性 系
对不同环境适应能力 , 同时也反应稳定性 , 当 b 二 o 时 , 对环境完全没有反应 ; 当 b 二 1时与
环境改良成正比例增加 , 适应性和稳定性处于平均水平 , 该类无性系中 , 凡在中等环境下表
现优良而被选择者 , 谓之“中产型品种” 。 当 b> 1 时表示对优良环境有特定适应能力 , 其优良
无性系属于‘高产型品种 ”。 当 b < i 时有两种可能性 , 即¹ 在环境条件差的地点选出的 优 良
无性系 , 属于“低产型品种 ” 。 º 在 所有环境都表现差的无性系 , 属于平均适应性差 的 无 性
系。 3个性状对应的13 个无性系分析结果 : b汀 1的有 A os 、 D : 。。、 E 。: ; b 明显 > 1 的 有 D , 5 、
D l卜 D 。。、 D lo 3以及 D , 7 5 ; 吞明显 < 1的有 A 。: 、 B ‘。、D 。。、 D 。。和 C k 。 Sd Z 是互作分析中离线
性回归的方差 , 即无性系能否保持生长速度 的 稳定性。 稳定性较差的无性 系 有 D S。、 D 。。、
E 。: 以及 D , : 、 D , 。和 D , 。。, 稳定性好的有 A 。卜 D : 7。、 C K 、 D 。。以及B ‘。。 表 4 看到 , b> i 的
无性系多数 凡“值也大 , 反之亦然 。 有关结果连同生长表现和 T ai ,s 参数一起评价 。
表 4 弱扭无性系 E ber har t , 橄分析结果
树 高 脚 径 单 株 材 积
b ‘ S ‘Z b‘ S ‘: b1 5 ‘2一一一一一一无 性 系A . ,A 0 1B ‘,D 1 5D r sD : 9D 一。
D ‘9
D 1 6 :
D i , 5
D i , ,
E g :
C K i
0
.
9 61 5
0
.
8 7 9 7
0

8 7 7 4
1
.
10 1 6
1
.
0 9 8 1
0
.
7 6 7 2
0
.
8 0 3 4
1
.
18 1 3
1
.
25 5 9
1
.
0 5 7 5
1
.
0 8 7 7
1
.
0 9 3 6
0
.
8 35 1
0
.
4 90 1
0
.
0 09 3
0
.
236 7
0

6 11 3
0

6 09 8
1
.
0 60 5
1
.
0 6 9 7
0
.
125 4
0

271 3
0
.
0 9 6 9
0
.
6 93 9
0
.
63 1 0
0
.
132 8
0
.
9 44 7
0
.
9 45 4
0 仑27 1
1
.
31 1 6
1
.
10 6 5
0
.
6 7 5 8
0
.
8 31 7
1
.
20 4 6
1
.
25 7 1
1
.
0 6 8 4
1

0 08 8
1
.
124 6
0
.
8 73 7
0
.
8 8 3 5
0
.
5 33 0
1
.
0 19 毛
0
.
40 5 9
1
.
239 6
1
.
7 23 0
2
.
5 38 5
0
.
8 6 2 4
1
.
18 7 4
2 5 10 3
0
.
38 5 0
1
.
9 8 5 2
0
.
6 18 7
1
.
0 53 4
O

6 9 0 2
0
.
8 5 5 6
1
.
1 74 9
1
.
243 6
0

7 5 8 7
0
.
7 7 5 7
1
.
36 6 3
1
.
341 9
1
.
249 4
0
.
95 8 3
0
.
98 6 0
0
.
546 1
0
.
0 0 0 9 4
0
.
00 0 0 5
0
.
0 0 0 0 1
0
.
0 00 9 2
0
.
0 01 47
0
.
00 1 7 4
0
.
0 0 1 8 3
0
.
0 0 1 0 8
0
.
0 0 0 15
0
.
0 0 1 18
0

ODO 6 4
0
.
00 1 52
0

00 0 0 6
2 。3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评价和无性系选择
Ta i,s 模型是互作效应值 (茹) 。j 与环境指数 全, 的结构回归 , 揭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关系 。
参数 口‘与久‘描述无性系生长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 , 在衣‘和 戈‘都为。时 , 遗 传稳 定性好 ,
具有平均适应性 , 谓之“理想型 ”品种 。 表 5 列出了性状均值和有 关 参数 , 久二 0 的有 A 。,
D : 。。和 E o Z , 表示适应性近乎平均水平 ; 久> o 的有 D : 、、 D : : 、 D 。。、 D , 。: 和 D 、, 。, 适 应较好
的环境多 久< 0 的 A DI 、 B。、 D 。 、 D 。。和 CK , 适应较 差 的 环境 。 表 5 和 表 4对比看出 ,
a‘侣石‘一 1 , 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 I‘, 31 。参数 a ‘与 s了相对应 , a‘值接近于 o 表示遗传稳定性
好 , A 。: 、 D : , 。、 CK 、 D 。。和B ‘。属于此类无性系 ; a‘值较大的有D o . 、 D 。。、 E 。: 以及 D : 。。、D ‘。、
D ; . , 遗传稳定性较差 , 其余无性系遗传稳定性居中,
6 2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裹 5 弱倪无性系平均生长l 及T ai ‘ 5. 傲 a ‘与 入‘位
树 高 (m ) 脚 径 (e m ) 单 株 材 积 (m J)
无 性 系
均 位 a ‘ 戈 均 值 a ‘ 艾‘ 均 值 a 支
:
\ 0 5
八 0 1
B 一,
D I 、
D 一。
D S ,
D 6 0
D ‘,
D 一‘3
D 一7 5
D x g ,
E , :
C K
1 0
.
0 7 0
7 9 41 6
8
.
4 7 9 1
8
.
4 5 8 3
8
.
5 9 5 8
8
.
6 3 7 4
8
.
5 5 4 1
9
.
3 7 9 1
9
.
2 6 2 5
9
.
5 0 8 3
8
.
5 7 9 1
8
.
9 7 0 8
7
.
3 5 8 3
一 0 . 0 3 8 6
一 0 . 1 20 5
一 0 . 1 2 2 9
0
.
1 0 1 7
0
.
0 98 2
一 0 . 2 3 3 1
一 0 . 1 9 6 9
0
.
1 8 1 4
0
.
2 5 6 1
0
.
0 5 7 5
0
.
0 8 7 8
0
.
0 9 3 7
一 0 . 1 6 5 1
3
.
4 6 6 2
0
.
9 2 1 1
2
.
1 2 3 9
4
.
1 0 6 2
4
.
0 98 6
6
.
4 78 3
6
.
5 28 5
1
.
5 3 3 7
2
.
3 0 2 8
1
.
3 8 6 2
4
.
5 43 3
4
.
2 10 5
1
.
5 7 3 5
1 1
.
8 2 9
9
.
27 9 1
9
.
56 6 6
9
.
7 7 4 9
9
.
4 6 6 6
9
.
6 5 4 1
1 0
.
2 2 1
1 0
.
0 2 1
1 0
.
4 7 1
1 0
.
6 1 7
9
.
1 3 7 5
1 0
.
0 5 0
8
.
7 0 8 3
一 0 . 0 5 5 5
一 0 0 5 4 7
一 0 . 0 7 3 1
0
.
0 3 1 6
0
.
1幻6 6
一 0
.
3 2 4 8
一 0 . 1 6 8 7
0
.
2 0 4 9
0
.
2 57 5
0
.
0 6 8 5
0
.
0 0 8 8
0
.
1 2 4 8
一 0 . 1 2 6 5
6
.
3 6 0 1
名 . 3 3 1 9
7
.
1 9 2 6
3
.
4 2 9 4
8
.
56 6 8
1 1
.
4 8 5
2 2
.
6 4 2
6
.
2 2 2 8
8
.
21 2 6
1 6 3 3 8
3
.
3 0 1 8
13
.
1 1 5
4
.
7 3 2 5
0
.
0 5 1 1
0
.
0 2 7 0
0
.
0 3 0 9
0
.
0 3 4 6
0
.
C3 4 6
0
.
0 2 9 0
0
.
0 3 4 3
0
.
0 4 1 9
0
.
0 4 5 1
0
.
04 3 6
0
.
0 3 0 5
0 0 38 5
0
.
0 2 2 3
0
.
0 5 3 4
一 0 . 3 1 0 4
0
.
1 75 2
0
.
1 7 5 2
0
.
2 4 4 0
一 0 . 2 4 1 8
一 0 . 2 2 4 7
0
.
3 6 7 0
0
.
3 4 2 5
0
.
2 4 9 8
一 0 . 0 4 1 9
一 0 . 0 1 4 1
一 0 . 4 5 4 9
4
.
58 3 4
0
.
3 8 3 6
4
.
4 8 0 3
4
.
4 8 0 3
3
.
6 8 2 8
3
.
7 8 5 5
8
.
0 4 2 3
2
.
3 3 5 7
3
.
1 0 8 5
3 9 1 9 8
0
.
5 56 6
6
.
9 7 8 1
1
.
6 0 2 3
双曲线方程 几 = 4 4 . 1 ‘0 9 6 “ ‘2 人 二 5 2 . 3 6 , i 3 a 、2 几 = 2 9 . 0 2 9 7 9 a ‘2
13 个无性系 3 个性状 T ai ‘s 参数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分析结果与 E ber har t 性状
值回归参数几乎一致 , 而且判别效果大体相同 , 表明刺槐无性系性状的遗传分量占表现值的
比值稳定, 性状间有关参数的变动 , 主要受无性系 X 环境 (线性 )回归所决定 (表 3 )。
T a i, 。的a‘、 支。分布图能简便直观地判别基因型稳定区域 。下边从树高与材积的a‘与又‘分
布图判别各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图 1 、 2 )。 图中纵线 为 久= 1 、 2 、 3 时 p = 。. 95 的估算
值 , 曲线为 a = 0 时 P = 0 . 9 5和 0 。 9 9的区间估计 。 (a , 久) = (0 , i )是平稳区域 , (a , 久) = (< 0 , l)
是超平稳区域 , 在左双曲线范围内戈值越大稳定性越差 。 树高、 胸径 、 材积的 a‘’与万‘的 综合
评判结果是 : A 。: 、 B. 一 c K 以及 D0 。、 D : 7。 属于稳定的无性系 , 适应于较差的环境 , , 岁为杂
D ,
。3 、 D : 。

D
: , 等是中度稳定性的无性系 , 适应中等到良好的环境 ; D 。。、 E 。: ’是稳定性差的无
性系 , 适应于中等环境 , D 。。、 D : 。。在性状 IbJ 变动较大 , 其中玩 。树高稳定性差 , 适应较差环
度了D 几。胸径稳定性差 , 适于较好的环境 。
二 3.一”、勺A2一D洲几一\尹D一\从D一\DJ
沪 ⋯鸯二二二二述巨一一 E . :戈 - 二J J. 弓 _刃,D 。一~ ~ ~ ~ ‘二一 , . . . ~ ~ ‘娜.一场一. ,
0

8
O

6
0

4 D

爪 。. 9 9下二而百
0
,
2
0

2
< 。 o
< 。 O 又 一咒心
- 一 v ”! l
:
D
:”-
卜之Bd
‘石。:
D ‘ 石“
c 衬
: :
,妇-月呀亡甘⋯内目†曰,一
2 3 4 5 6 7 8
‡义八人
图 1 刺槐无性系树高 T ai ’s参数 a ( p 二 。. % 和
0
.
99 )一 八( P = 0 . 9 5 )分布
图 2 刺槐无性系材积 T ai ‘s 参数 a ( p 二 。. 95 租
0
.
0 9 )与 几( P 二 0 . 9 5 )分布
台期 顾万春: 朝槐无性系G x E 互作的研究一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的评价 6 2李
在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分析基础上 , 再结合无性系生产力评价 , 包括多点平均值 * ‘, 基因型效应值 官‘, G x E 互作效应值(示)‘, 以及地点效应值名, 的比较 , 最终为各
试验地点选择优良的无性系 。 无性系经济性状选择以树高为主要依据 , 参考胸径和材积生长
量 。 选择结果是: ¹ 6 个地点都优良的无性系有 1个即 A 。。, 遗传稳定性一般 , 适应性广 ;
º 3 个地点优良的无性系有 1个即 D : 6 , , 遗传稳定性一般 , 适应于较好的环境 ; » 2 个地点
优良的无性系有 1 个即 D 。。, 遗传稳定性较差 , 适应于较差的环境 ; ¼ 1 个地点优良的无性
系有 7 个 , D : 5 、 D :卜 D 。。、 D 。。、 D , 7。、 D , 。。、 E o Z , 其中D 。。、 D : : 。遗传稳定性较好 , 其余遗传
稳定性较差 , 除 D 。。、 E 。: 适应中等环境之外 , 其他都适应于较好环 境 。 各地 点中选优良无
性系平均树高与材积的育种增益 , 列于表 6 。
裹 6 润往无性系树言的( 口I) ‘, 、 Ii 、 口‘和各点中选无性系
〔单位 : 树高( m ) , 材积( m 3 )〕
. . . . . . . . . . .~ . 曰曰. . . . 口 . . 口一一 . . . . . . . . . . 州曰. . . . . . . . .沪爪‘ Z 、( 9 1 ) ‘夕 怀 仁 橙 秦 皇 岛 武 清 磁 县 雌 宁 茹
A 0 5 一 0 . 5 7 5 1 一 0 · 0 5 2 0 0 · 8 36 5 0 . 0 8 2 6 0 . 7 5 7 6 一 1 . 0 5 0 1 1 . 317 3
A 0 1 0 129 1 0
.
6 0 2 2 0
.
540 7 一 0 . 48 8 2 0 . 0 6 1 8 一 0 . 8 45 9 一 0 . 8 11 9
B 4 0 0
.
3〔6 6 1 . 2 14 7 一 0 . 146 8 一 0 . 45 0 7 一 0 . 8 5 0 7 一 0 . 133 4 一 0 27 4 4
D 一5 0
. 勺37 4 一 D . 0 8 9 5 一 D . 峨7 6 0 心. 心7 0 1 一 1 . D7 9 9 1 . 5 37 4 一 0 . 29 5 2
D 1 5 0
.
49 9 9 一 0 . 4 0 2 0 一 0 . 5 8 8 5 一 0 . 29 2 4 一 0 . 7 42 4 1 . 5 24 9 一 0 . 157 7
D S , 1
.
5 33 3 1
.
30 6 4 一 0 . 6 0 5 2 一 0 . 134 0 一 1 . 9 84 0 一 0
.
1 16 7 一 0 . 116 1
D 6 0 0
.
5 6 6 6 0
.
0 14 7 1
.
5 0 3 2 0
.
549 3 一 2 . 0 5 0 7 一 0
.
5 8 3 4 一 心. 19 9 奋
D 6 , 一 0 . 8 8 3 4 一 0 . 36 0 3 0 . 10 3 2 一 0 . 750 7 0 . 9 9 9 3 0 . 8 91 6 0 . 6 25 6
D 1 6 3 一 1 . 16 6 7 一 0 . 7透3 6 一 0 . 9 5 5 2 0 . 6 41 0 1 . 4 66 0 . 7 58 3 0 . 5 0 9 0
D 一, , 一 0 . 46 2 6 一 Q . 36 4 5 0 . 7 9 9 0 一 0 . 404 9 0 . 120 1 0 . 3 12 4 0 . 7 5 4 8
D 2 0 , 一 0 . 233 4 一 0 . 335 3 一 0 . 8 7 1 8 0 . 07 4 3 1 . 6 9 9 3 一 0 . 3 33 4 一 0 . 17 4 4
E , : 一 0
.
57 5 1 一 0 . 7 0 2 0 一 0 . 38 8 5 0 . 7 8 2 6 1 . 38 2 6 一 0 . 5 0 0 2 0 . 2 17 3
CK 0
.
76 2 4 一 0 . 0 8 9 5 0 . 249 0 0 . 320 1 勺. 220 1 一 1 . 46 2 6 一 1 . 3 95 2
I 了 一 4 . 1‘6 一 2 . 8 9选 一 1 . 40 5 0 . 421 2 . 5 21 5 . 5 04 a . 7 5 3 5
A 0 5
D S ,
( D , 。2 )
A 0 5
D S ,
( D 6 3 )
A , ‘
D 6 0
( D : , , )
A 。 ,
D 1 6 5
E , 2
A 0 5
D 1 6 3
D l , , △
A 。 , 括号内为单 点
D 1 63 选择优良无性
D : :△ 系 , △为未 鉴
D : , 定的无性系
D 6 9
D i , ,
中选无性系
平均育种增 益
( % )
树高
材积
20
.
1
6 9

4
2 1
.
3
7 1
.
0
16

4
5 7

5
13
.
6
51
.
4
14
.
7
5 6
.
0
16
.
2
6 3
.
3
平均 18 . Q%
平均61 . 4%
3 结论
( 1) 刺槐主要栽培区中 6 个试验地点共有的13 个无性系 , 8 年试验分析结果认为 , G x E
互作真实存在。 无性系在生产力、 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方面都不同 , 根据综合评价选出
适应于不同地点的优良无性系有 A 。。、 D , 。3 、 D 。。、 D 。。、 E 。: 、 D : 。. 、 D , 。、 D , : 、 D 。。和 D : , 5 。
选择分析表明 , 刺槐无性系G x E互作显著 , 选择要在多点试验基础上进行 , 才能做到 “适地
62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各
适无性系” 。
(2) T ai
‘s模型对遗传稳定性判 别 (几‘)略高于 E ber h ar t 模型 (凡2 ) , 对适应性判别 a‘与
b
‘相似 , 在简单情况下 a ‘ = b 一 lt 3 1。 本研究结果认为 , 只‘与 又: , 左‘与 b ‘判 别 效 果 几乎一
致 , 这表明试验地点在较多情况下 , 两组 参数可以只用一组 [’] 。 另外 , T al ‘s 的又‘与厅‘在相应
可靠性 (P ) 前提下分布图 , 对无性系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综合判别具有直观性 , 实用性
较好 。
(3) 从 G x E 互作研究结果看出 , 基因型与表型之 间并不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 相反 ,
基因型只是确定了可能发育的范围 , 形成特定的表型是基因型和 发育时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
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产生不同表型 , 每一种表型都比其他表型更适应
造成这一表型的环境 , A 。。等基因型对环境变化有缓冲作用 , 在一定范围的不同环境中出 现
同样适应或相同生长表现 。
(4) 经多点试验 G x E 互作分析选出 10 个优良无性系 , 另有单点试验选择的 3 个优良无
性系 , 适用于特定试验点及其相同环境下推广 。
参 考 文 献
仁1 1 颐万春, 1 9 9 0 , 毛白杨优 良无性系选育—生产力 、 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 林业科学研究 , 3 (3 ) : 2 2 ~ 2 2 8 。〔2 〕 E b er h a rt . 5 . A . e t a l . , i , 66 , S ta b ility p a r a m e te r s fo r eo m p a rin g v a rie ties , C r o p . S e ‘. , (6 ) :
3 6 ~ 40
,
【3 〕T a i, G . C . C , 1 0 71 , G en o t v p ie s ta b ility a n a ly s is a n d its a Pp lie a tio n to p o t a t o r eg io n a l tr o e ils ,
C r o 夕 . S e i . C , (i ) : 1 . 魂~ i , 0
.
S tu d 夕 o n the Io te ra e tfo n o f G e n o t夕Pe

E n v ir o n 阴e n t
o
f th
e B lo c k L o c u s t
’5 C lo n e s
一 E o a lu a tio n o f the G e n e tic S ta bilit夕 a n d G r o o th
A d a Pta bilit夕
G u W a n e hU n
(T 人e R e s e a r e人 I 八: t‘t“亡e o f F o re : t rg C A F )
A b str a et T h e 8 y e a r
,
5 d a t a o f 4 8 e lo n e s o f R o bi刀ia p seu d o a c a eia se le e t e d
p r e lim in a r ily fr o m t h e Po ly

site e x Pe r im e n ta l s ta nd
s h a ve be e n s u m m a r iz e d
a n d the in t e r a e t io n b e tw e e t g e n o tyPe a n d e n v ir o n m e n t h a s be e n m a d e fo r
t h e 1 3 c lo n e 3 fr o m 6 e x Pe r im e n ta l s ite s
.
T h e ir g e n e tie s ta b ilit y a n d g r o w th
a d a Pt a b ility h a v e be e n e v a lu a te d u s in g E be r h a r t e c t

s b
‘ a n d 凡么 o f th e t r a it
r e g r e ss iv e Pa r a m e t e r s a n d T a i
‘s d
‘ a n d 几‘ o f t h e s tr u e tu r a l m o d e l Pa r a m e t-
e r s , a n d t h e s u Pe r io r e lo n e s h a v e be e n s e le c te d a fte r t he e o n s id e r a t io n o f
th e ir p ro d u e t iv ity
.
A n u m b e r o f 1 0 s u Pe r io r e lo n e s h a v e be e n s e le e te d fo r
d iffe r e n t r e g io n s a n d t h e a ve r a g e g a in fo r the v o lu m e 15 6 一% .
K e y w o r d , e lo n e : g e n e t ie s ta b ility : g r o w th a da Pta b 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