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4 卷 第 3 期
1 9 9 1 年 6 月
林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S E A R C H
V o l
.
4
,
N o
.
3
Ju n
. ,
1 9 9 1
华南地区松 、按树种外生菌根调查 *
弓明钦 陈 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摘要 室外调查结果表明 , 华南地区的松、 按树种已知有菌根真菌n 种 , 其中彩色豆 马 勃与
多根硬皮马勃为本地区的常见种 , 可与多种松、 按形成外生菌根 。 在平均气温达 20 oC 以上 , 相对
湿度达80 % 以上及有相当降雨量的条件下 , 子实体产生较多 ; 不同立地条件下 , 外生菌根菌 的分
布也不相同 。
关份词 松 , 按 , 外生菌根
松(只洲: ) 、 按(E uc al gPt “)树种均属菌根营养型树种 。有关松树菌根在我国 已有 较多的
研究 , 如菌根菌种类调查、 分离培养 、 试验应 用和防病效果等〔’一列 , 但这些研究多属温带或
亚热带地区的树种 , 对热带及南亚热带地 区树种的菌根则研究较少 。 属桃金娘科的按树是具
内生和外生两种类型菌根的树种 , 虽然我国引种按树的历史已达百年之久 , 但对菌根的研究
却很少 。 近年来 , 按树菌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 苏刻英等 I叼报道了广西地区按树内生菌根
的调查结果 , 程书秋等laJ 记录了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按树 4 种外生菌根真菌 , 即双球小菇
(万夕c e”a bisp ha r e g ie : a )、 小 小 红 菇 (R u s su la 二f。。t : la v a r . m io er ) 、 小 蘑 菇 (A g a ric u s
二fer i二eg e‘h us )及大抱小乳菇(L a c ta r fu s 二in in u s v a r . , a c , o sp o r u s )。 毕国昌等 [ 7 ] 也报道了
按树接种彩色豆马勃(巧so lit h盯 ti nc tor ius )成功的例证 。 尽管如此 , 我国按树菌根 的研究仅
刚刚开始 。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松、 按树种的菌根菌资源 , 1 9 8 6 ~ 1 9 8 8年笔者
先后在广东 、 海南及广西等省区南部 , 开展了松、 按树种外生菌根调查研究 , 收集了真菌子
实体标本52 号及部分菌根标本 , 目前已初定n 种多 分离出 3 种菌根菌 , 此外 , 还对菌根真菌
的生态习性 、 菌根形态等进行了调查与观察 ; 对华南地区松 、 按菌根进行了初步评价。
1 调查方法
采用室外林地调查与室内观察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室外调查包括普查与样地调查 。 普查地点分别在广东省的广州 、 湛江 、 遂溪 、 阳江、 阳
西 、 电白 , 海南省的琼海 , 乐东 , 广西的南宁、 凭祥 、 扶绥等市县 , 调查林分包 括 人 工 幼
林 、成熟林和苗圃等 ; 调查树种有窿缘按(血ca 勿Pt us . ex ser ta) 、赤按(E . c二al du le ns i: )、柠檬
按(E . c 室tr io d o r a ) 、大叶按(E . r o 西。s ta )、 尾叶按(E . u r o p甸lla ) 、 小果灰按 (E . p r o p i: 口u a ) 、
本文于 1 9的年 3 月 6 日收到 。
* 本研究为国家 ‘七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菌根在林业上的应 用”(75 一。7一。3一1 3) 的部分内容。 柯金 闪同志 参加部分
调查工作, 谨致谢盘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加勒比松 (P in u s ‘a r iba ea )、 湿地松(P . e llio ttii)、火炬松 (P 。 ta ed a ) 、马尾松(P . , a s so n窟a n a )
等。 调查时 间一般选择在高温多雨 、 子实体出现较多的月份( 4 一 9 月)进行 , 并分别根据不
同的立地条件 、 植被 、 树种等情况 , 采用随机踏查或线路调查的方法 , 在林分中分别调查并
采集真菌子实体 , 观测出现的种类 、 频率 , 同时亦采用追踪菌索的方法 , 以确定与树木的共
生关系 ; 收集标本 , 并记录有关结果 。
样地调查地点设在广州市郊 , 共 5 个样地 , 每个样地面积为 10 m x 30 m , 树种分别为加
勒比松 、 湿地松、 火炬松和马尾松等 , 各种地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 调查从 1 9 8 7年 1 月至12
月逐月进行 , 每月定期观察一次 , 雨季则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次数 。 调查的内容包括菌根真菌
种类 、 出现时间 、 频率 、 数量以及立地条件等 , 对新发现的菌类 , 采用菌索追踪以确定其与
树木的关系 。 此外 , 还收集当地气象资料 , 分析其菌根菌的有关生态条件等。
室内工作包括对采集的真菌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 、 形态描述 、 镜检观测及抱子计测等初
步鉴定工作 , 对菌根形态进行观测 、 描述以及解剖观测等常规研究内容。
2
。
1
1 )
。
调查结果
松 、 按树种外生 , 根 , 种类
根据本项调查结果 , 在华南三省区的 9 种松 、 按树种中 , 已收 集 到 菌 根 真 菌1 种(表
衰 1 不同材种的, 报. 润班给果
小果灰按尾叶按叶大 按柠橄按赤按斑缘按马尾松火炬松松漫地加勒比松
+ + + +
十 十 + +
+
十
+
+ ( + ) + +
十 + +
十
+十+
+
十
+ 十
+ 十
++十+
彩色豆马勃 P ‘s o lf*h o s 才‘”c to r ‘z: s (P e r s . )
Co k e t e t Co u e h
多根硬皮马勃 S c le r o de r勿 a 尹0 1, rl仕 u仍 Pe r s .
光硬皮马勃 5 . c e 夕a Pe r s .
黄硬皮马勃 5 . fla o fd “二 E ll. e t E v .
小鸡油菌 C a o t人a r e llu s m f” o r p e e k
相孔牛肝 P人, llo p o r u s rlo d o 劣a ” th ” : (S e h w . )
Pr e s
.
粉 红 菇 R “s su lo s “bd e 一a lle o s P K .
铜绿红菇 R . a e r u g in e a L in d b . : F r .
灰托柄菇 A 爪。”‘to P : 15 v a g fo a r口 (Bu ll : Fr . )
R o 名e .
鹅青属之一种 月币a ”‘ta s p ·
牛肝属之一种 B o le t“5 sp .
注 : . + . 表示有菌根形成 , ‘ 十 + . 表 示菌根普这 , “( ) , 尚伶进一步确定。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 华南地区目前已知有松类菌根真菌 7 种 , 按类菌根真菌 9 种 , 菌
根菌资源比较丰富 。 其中 , 彩色豆马勃 、 多根硬皮马勃及光硬皮马勃较普遍 , 不仅寄主范围
广 , 分布普遍 , 而且数量不少 。 此外 , 它既是松树菌根菌 , 也是按树菌根菌 。 除此以外的其
它种类一般发生不多 , 分布及寄主范围也较狭窄。 在按属树种中 , 林地上常见种类是硬皮马
勃属真菌 , 彩色豆马勃一般较少 , 而松树林中情况则相反 , 以彩色豆马勃较多 , 硬皮马勃较
3 期 弓明钦等: 华南地区松、 按树种外生菌根调查
少 。 除了柠檬按的菌根菌较少发现外 , 其余按树都见菌根菌共生 ; 属小面积新发展的按树或
刚引种的其它种类 , 在调查范围内还少见子实体产生 。
2
.
2 菌根的形态
松 、 按树种的菌根形态与其它树种一样 , 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 即短棒状、 二叉状和珊
瑚状 , 但不同树种之间其菌根形态也略有差异 。 按树类菌根多为短 棒 状 、 羽状 , 较少 珊瑚
状 。
不同菌种之间有时菌根形态也有差异 。 彩色豆马勃 、 褶孔牛肝菌在松树上的菌根多呈二
叉状及珊瑚状 , 而黄硬皮马勃在松树上则多是珊瑚状 , 且往往聚集呈球团状 , 黄硬皮马勃及
彩色豆马勃在按树上的菌根形态多是短棒状或羽毛状 , 而硬皮马勃在按树上则常呈珊瑚状 。
2
.
3 菌根菌子实体的周年发生情况
根据在广州设立的固定样地的调查结果 , 在 5 个样地中, 选择具代表性的彩色豆马勃及
多根硬皮马勃子实体逐 日出现的数量 , 参照当地主要气候因子 , 对子实体周年发生情况进行
分析比较 , 其结果见图 1 。
40 0 弓10〕
-一科一 、、一竹- - -一, ,
像剑赌贪票
l
l
e叫Je.后三喇隆发
20
一\什汗且让
/浦
|!|赫冲.|110Fel。
(沙理户、
哪侧众姚长小锹
少.习件
加勒比松
湿地松
i显地松 (4)J 林 )
泞十豪按
窿缘按
2 舀 4 5 6 7 8
亡二习 多根硬皮马勃
相对涅度 —
月份
. . 日 采色豆马勃 长苏习 降雨量
图 1 两种菌根菌子实体的周年发生情况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子实体出现的时间主要在 4 ~ 10 月 , 而当年的降雨量也主要集中在
3 ~ 9 月。 由此可见 , 子实体的形成与降雨量是密切相关的 ; 而降雨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反映出子实体数量的变化 。 从相对湿度来看 , 子实体的形 成 都在80 % 以 上 , 而 低 于
80 %时 , 子实体则难以形成 ; 子实体形成最多时的温度条件是在20 ℃以上 。 而这 种 环境条
32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件也正是地下菌根菌菌丝体生长旺盛 , 树木根系大里发新根的时期 , 也是树木生长的最佳条
件 。 因此 , 在自然条件下 , 菌根真菌与树木生长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2
.
4 , 根宾 , 分布的生态特性
调查结果表明 , 不同菌根真菌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 , 分布有差异 ,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 ,
由于树种的不同 , 菌根真菌的分布也不同。
一般说来 , 位于低海拔的海滨沙滩和砂质土林地上的菌根菌种类及数量 , 明显低于内陆
地区壤质土林地的种类及数量。 如海南岛尖峰岭地区 海 拔50 m 以下的滨海沙滩及稀树草原
植被带中 , 几乎未见任何菌根真菌, 而在海拔50 ~ 10 O m 的半落叶季雨林中 , 彩色豆马勃及
多根硬皮马勃则较多 , 7 0 m 以下的常绿季雨林中可零星见到 , 而9 0 m 以上则极少见 到这
两种菌 , 代之以它们的是其它红菇类及牛肝菌类等菌根真菌 。但是 , 低梅拔地区并非不能生长
菌根菌。 广东省电白县沿海木麻黄林带地上 , 过去很少见到马勃类真菌生长 , 但自从在木麻
黄林中混交了经人工接种的加勒比松幼苗后 , 沙滩上的多根硬皮马勃及彩色豆马勃子实体到
处可见 。 说明土中是否带有菌根菌及可供共生的树木 , 对菌根菌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 , 树种不同, 菌根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也不同。 在广西东门林场 , 柠檬
按林 中几乎未发现菌根菌子实体 ; 而大叶按、 窿缘按林下则可常见 , 且有较多种类 。 常见 的
有小鸡油菌 、 粉红菇、 铜绿红菇及灰托柄菇等 , 但马勃类真菌较少 。 从数最上来看 , 以粉红
菇及铜绿红菇分布较多。 在不同年龄的按树中, 以中老龄林中的菌根子实体较多 , 林下无植
被的则菌根菌子实体不多 , 若林下植被过于密集 , 同样很少见到子实体 , 一般以有一定密度
的植被条件 , 但仍有一些光照的地方其菌根子实体才生长较多 。 这也许同林内郁闭度及小环
境的空气湿度及气温有关 。 在海南琼海县及广东湛江市调查 , 发现这些地方按树林下几乎未
见有子实体出现 , 甚至就在加勒比松或湿地松林边的按树幼林中 , 也未发现。 其原因在于林
下不仅没有植被 , 就连一点凋落物也被人们刮光 , 再加上大气干燥 , 土表温度过高等因素 ,
不利菌根真菌的生长与繁衍。
在同样的土壤条件下 , 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菌根菌生长 。 据在电白县的观察 , 在一片 8
年生的加勒比松林地旁 , 新造一片尾叶按幼林 , 造林时采用全面整地 , 且施有机肥 , 造林前
为生荒地 , 造林后一年时 间 , 在两个树种交界的地段上 , 出现较多的彩色豆马勃及多根硬皮
马勃子实体 , 每平方米约 2 ~ 3 个 , 挖根检查证明 , 按树具有菌根 , 而在加勒比松林地上 由
于土壤板结 , 子实体反而较少 。
3 结 语
(l) 华南地区目前已知有松 、 按树种外生菌根菌资源 1 种 , 其中以彩色豆马勃及多根硬
皮马勃最常见 , 两种菌根菌不仅分布普遍 , 而且寄主范围较广 , 在该地区具广 泛 的应 用前
景。
(2) 除了柠檬按较少发现外生 菌根真菌外 , 其余所调查的树种均见有菌根真菌 。
(3 ) 在林地土壤过于板结 、 干早 、 土温过高 , 林中郁闭度较小或林地植被过于密集等条
件下 , 菌根真菌较少出现 , 反之则易找到 。
(4 ) 按树菌根的研究在我国还刚起步 ; 在目前大力发展速生良种按 , 营造工业片材林的
大好形势下 , 研究并推广菌根技术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期 弓明钦等: 华南地区松、 按树种外生菌根调查 3 2 7
参 考 文 献
〔1 〕郭秀珍等 , 1 9 8 9 , 林木菌根及应用技术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 ~ 2 7 1 。
〔2 〕周崇莲等 , 19 83 , 几种松树外生菌 根真菌研究 , 生态学报 , 3 (2 ) : 1 0 3 ~ 1 09 。
〔3 〕王 云等 , 1 9 8 3 , 我国部 分造林树种外生菌根真 菌的初步调查研究 , 真菌学报 , 2 (1) : 59 ~ 61 。
仁4 〕陈连庆 , 19 8 9 , 马尾松共生菌根真 菌调查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2 (4) : 3 57 ~ 3 6 2 。
仁5 〕苏别英等 , 1 9 8 5 , 广西栽培树种菌根调查初报 , 广西植物 , 5 (2 ) : 12 7 ~ 1 3 8 。
L6 〕程书秋等 , 19 86 , 外生菌根真菌与树木联系的研究初报, 广西植 物 , 6 (4) : 2 85 ~ 2 9 3 。
〔7 〕毕国昌等 , 1匀8 9 , 在纯培养条件下温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 林业科学研究 , 2 (3) : 24 7一2 52 。
A S t“d 夕 。” P‘”u s a n d E 舫e a l夕P才u s E e才。用夕e o r r h‘Z a
in S o u th C hfn a
G o n g M in g q in Ch e n Y u
(T h e R e se a r e h l : s tito te o f T
r o p ie a l F o r e st川 C 月F )
A b str a et E le v e n sP e e ie s o f e e to m ye o r r hiz a l fu n g i o n Pfn u s a n d E 忿c a l梦p tu ;
in so u th Ch in a h a v e b e e n fo u n d
, a m olg th
e m
,
Piso lithu s r宕n c t盯iu s a n d S e le ; -
o d er 二a p o匆, h宕: u二 w h ieh sy m b io t ie a lly g r o w w ith m a n y s p e e ie s o f P in u s a n d
E 左c a坛p tu s a r e e o m m o n sPe c ie s o f e e to m ye o r r h iz a in th e a r e a . W he n the a ir
te m Pe r a tu r e 15 a b o v e 2 0 ℃ , the r e la tiv e hu m id ity 15 a b o v e 8 0 % a n d a b u n -
d a n t in P r e e ip ita t io n
,
m a n y e a r p o Ph o r e s o f e e to m ye o r r hiz a fu n g i w ill a p p e a r
.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n a t u r a l e o n d itio n s
,
th e d is tr ibu tio n o f e e to m ye o r r h iz a
fu n g i 15 d is t in e tly d iffe r e n t
.
Ke y w
o r d s Pin u s ; E u c a勿Pto s ; e e to m y e o r r h iz a fu 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