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 卷 第 6 期
1 9 9 0 年 1 2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T R E SE A R CH
V o l
.
3
,
N o
.
6
D e e
. , 1 9 9 0
红黄半皮丝叶蜂生物学特性
及 防 治 研 究 .
萧 康 琳
(四川省武胜县林业局 )
摘要 红黄半皮 丝 叶蜂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森林害虫 , 严重危 害枯木 。 该虫在
四 川省武胜县一年发 生两代 , 以 老熟幼虫在土中结 茧变成预 蛹越夏越 冬。 第二 代 成
虫于翌春 3 月上旬当 气温高于 12 ℃ 时开始 月 化 , 3 月下 旬幼 虫 出现 。 10 月下 旬当气温
在 15 ℃左右时第一代成虫羽 化 , 1 月初幼 虫 出现 , n 月下旬幼 虫老熟。 应用 80 沁 敌敌
畏 2 0 0 0倍液 、 2 5 %杀虫双8 0 0 倍液 、 4 0 % 式化乐果 1 5 0 0倍液 、 4 0 % ZM L 氛戊菊醋
12 0 0 0倍液喷杀 3 龄 以下幼 虫 , 收效甚好。 在越夏及越冬期 中将土地翻挖 , 可杀 死
土中预蛹及蛹 。
关锐词 红黄半皮丝叶蜂 , 生物学特性 , 化学防治
红黄半皮丝叶蜂H 。二ic几r o a c r o c o a (G e o ffr o y)属膜翅目、 广腰亚目、 叶蜂科、 丝 叶 蜂
亚科 N elna tin ae , 是中国新记录种川 。 1 9 8 8年春季在四川省武胜县礼安乡首次发现 此 虫严
重危害嘉陵江沿岸的恺木 , 面积达5 0 余亩 , 虫口密度很大 。 当年秋季危害面积扩大到 2 0 0 多
亩。 1 9 8 9年有九个县相继发生 。为了很好地进行防治 , 对此虫进行了研究 , 现将初步结果报道
如次 。
(一 ) 寄主植物及分布
此虫取食恺木 (Al 仰 s ‘re m as td尉初 B ur k) 树叶 , 国外记载取食桦木属、 棒属、 鹅耳杨
属和柳属树叶。 国内分布于四川省武胜 、 南充 、 达县、 绵阳、 射洪 、 遂宁、 乐至 、 简阳 、 雅
安等县 , 国外分布于欧洲、 北美 。
(二) 形态特征(见文后图 1 ~ 7 )
成虫 雌虫体长 6 ~ s m m 。 身体红黄色 。 触角、 口器 、 前胸 、 中胸腹板、 整个后胸、
腹部第一节背板后缘一部分、 足的基节、 腿节基部或全部 、 胫节前端及附节均黑色 。 翅淡烟
褐色 ; 翅脉黑色 , 具光泽 ; 翅斑前缘脉及前端有些翅脉微带褐色 。 雄虫体 长 5 一 6 m m 。 触
角、 头部及胸部黑或沥青黑色 。 痣基片黑色 。 足的腿节前端、 胫节或仅其前端红褐色或黄褐
色 。 腹部沥青黑色 。 翅基部烟褐色 , 翅痣以外半透明 , 翅痣后端及中央带褐黄色 , 前缘脉及
前端翅脉带黄色 , 翅墓部翅脉沥青黑色 。
本文 于 1 9 9 0年 6 门1 石口收到
* 承 蒙萧刚柔教授鉴 定学 名并修改文稿 , 张幼 义同志绘 图 , 特此一并致谢。
6 期 萧康琳 : 红黄半皮丝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5名弓
卵 肾形 , 长 l m m , 宽 o . 4 m m 。 初产时乳白色 ; 近孵化时白色 , 透明。
幼女 老熟幼虫体长13 ~ 20 m m 。 头黑色 , 具光泽 , 身体桔黄色 , 气门上线及气门下线
黑色。 胸足爪红色 。
蛹 长 1 0 m m , 宽 3 一 5 m m , 淡黄色 。
茧 椭圆形 , 中央略收缩 , 长13 m m , 宽 6 m m ; 暗褐色 , 由丝级成 , 薄 , 表面附有一
层坚实泥沙 。
(三 ) 生活史及习性
红黄半皮丝叶蜂在四川武胜一年发生两代 ,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变成预蛹越夏越冬 。
越冬时间为n 月下旬至翌年 2 月上旬 , 2 月中旬开始化蛹 , 3 月上旬当气温高于 12 ℃时 , 第
二代成虫开始羽化 , 随即产卵 , 3 月下旬出现幼虫 , 4 月中旬是 3 、 4 龄幼虫危害高峰期 ,
食叶量增大 , 常将叶片食尽 。 4 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越夏 , 越夏时间为 4 月下旬至 9 月
中旬 , 9 月底开始化蛹 , 10 月下旬 , 当气温在15 ℃左右时 , 第一代成虫羽化 , 随即产 卵 , 1
月初 , 一龄幼虫出现 , 1 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越冬(见表 1 )。
表 1 红 黄 半 皮 丝 叶 蜂 生 活 史
诀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 2上 中下 上 中下 上 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 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 中下 上中下 上 中下 上中下
日尸、
(一 X 一X 一》(~ ) 「0
{
1
第 越 O O + 十
二 冬
代 代
第 0 0 0 <一》 , 、 产_ 、 , 、 , _ 、, 、 工 、 <一只, 》(, ) 声 、 尹 、 I 、 产 、 产 、 己, 己 心: 十
代 +
、 一 J 、 一 产 、一 , ‘ 一 ‘、一 “一 ‘⋯ 、 子 、 沙 、 子 、 一 ‘ 矛⋯ C
⋯ O O
} (一 )
1
注 : O 卵 , 一幼 虫 , 0 蛹 , + 成 虫 , (一 )越 冬幼 虫 , < 一 》越夏幼虫。
成虫爬出茧壳后不久便能飞翔。 羽化高峰时间是每天 12 ~ 18 时 , 羽化当天便可产卵 。 产如
前成虫较活跃 , 待找到产卵场所后 , 便少活动 , 但以两后足磨擦产卵器 。 产卵时 , 头朝向叶柄 ,
先用产卵器刺破叶脉表皮 , 然后沿着叶脉把卵由叶尖产向叶柄 , 一般于一个刺破口中产即一
粒 , 每产下一粒卵 , 产卵器即向前移动一下 , 直至叶柄或树枝 , 再返回原处顺着叶脉产第二
排卵 。 每一叶可产卵 5 ~ 30 粒 。 一只成虫一生能产卵 3 一 10 啦 , 平均7 4 . 4粒 , 遗腹卵平均为
4 7
.
2粒 。 成虫每产一卵需时1 . 5~ 2 . 5 m in 。 卵产下后功天左右即在叶脉中逐渐膨大 。 卵期第
一代 9 一 12 天 , 第二代 10 ~ 15 天 , 如遇低温寒潮 , 卵期可延长至 16 ~ 20 天 。 卵孵化率平均为
” % 。 幼虫共五龄 。 幼虫期第一代27 一 39 天 , 第二代24 一30 天 。 蛹期第一代20 一邪天 , 第 二
代2。天左右。 成虫期第一代 5 ~ 8 天 , 第二代 4 一 6 夭 。
5 8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一龄幼虫于叶片上群聚取食 , 待吃光叶片后 , 再转至其它叶片上取食 。 幼虫最喜在 15 ~
25 ℃阴晴相间天气活动取食 。 取食时用胸足紧抓叶片 , 尾部向下弯曲呈钩状。三龄以下幼 虫
取食时 , 每隔 3 ~ 5 5 有 . 同时翘尾一次习性 。 气温低于12 ℃和阴雨天气 , 幼虫生活于叶背 ,
活动量和食叶量减少 。 一至二龄幼虫每头每天可食叶 1 ~ 2 c m 么, 三龄幼虫 每头每天可食叶
2
.
5一 3 . s c m “, 四至五龄幼 虫每头每天可食叶 3 . 5~ s c m 么。 第一代和第二代 老熟幼虫 分 别
于有枯枝 、 落叶覆盖而且质地疏松的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 茧由丝作成 , 薄且外沾一层较厚
而 坚实的泥沙 , 入土 3 一 5 c m 深 , 单个或 3 ~ 5 个连在一起 。
天敌 : 有日本弓背蚁 C am p o n o t。 5 ja p o n玄e o s M a yr . 、 大腿小蜂、 瓢虫等 。
(四 ) 化学防治试验
室内及野外进行几种农药对红黄半皮丝叶蜂的毒效试验 , 其结果见表 2 及表 3 。
由表 2 、 表 3 可知 : 8 0 %敌敌畏2 0 0 0倍液 , 2 5 %杀虫双8 0 0倍液 , 4 0 %氧化乐果 1 5 0 0
倍液 , 40 % ZM L 氰戊菊醋1 2 。。o倍液喷雾 , 对 3 ~ 4 龄幼虫均有很好的毒杀效果 。
(五 ) 防洽方法
1
. 对三龄以下幼虫可用上述药剂及使用浓度喷杀 。
2
. 在老熟幼虫下树时 , 于树冠投影下地面喷施触杀剂 , 以毒死老熟幼 虫。
3
. 在幼虫越夏越冬期中翻挖土地 , 深埋或砸死预蛹及蛹 。
4
. 在成片枪木林中加强益鸟的保护和招引 。
衰 2 几种农药对红黄半皮丝叶蜂室内弃效试验 (四川省武胜县 , 1 9 59 )
累 计 死 亡
药剂名称 2 h 4 h 8 h 1 0 h
,石 虫数
(头 ) %
一很
勺Jn
73
:
心U叮口q甘月兮朽廿口OO曰9
%孰89.34846
10口OO甘U
处理
虫数
(头 )
{
%数)
8s90
.J几廿,了内叨9nUg口
,工
nJtt门了丹叮口285.⋯⋯内0OU八甘几山匕J,J勺‘侣‘堵卜月唯工叮i己QO曰O0.0口O甘90。Un口曰敌 敌 畏敌 敌 畏敌 敌 畏乐 买轰乐 果乐 果软化乐果氧化乐果叙化乐果
杀 虫 双
杀 虫 双
杀 虫 双
杀 虫 双
气戊夕了泥l
氰戊菊酪
佩戊菊阶
佩戊 有醋
对 !吸浦水
2 0 0 0
1 5 0 0
1 0 0 0
2 0 0 0
1 5 0 0
1 0 0 0
2 0 0 0
1 5 0 0
1 2 0 0
1 0 0 0
8 0 0
C0 0
4 0 0
1 2 0 0 0
1 0 0 0 0
8 00 0
5 心0 0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3 ~ 4
二~ 4
1 5 Q
1 5 0
1 5 0
10 0
1 0 0
1 0 0
15 0
15 0
1 5 0
1 5 0
12 0
12 0
1 2 0
2 0 0
2 0 0
2 0 0
2 0 0
15 0
1 4 3
1 43
1 4 8
9D
93
95
1 40
14 1
1 41
12 6
10 4
1 1 3
1 1 5
19 0
1 9 5
1 9 6
1 9 8
0
虫 数
(头 )
1 4 6
1 4 7
1 4 9
9 3
9 4
9 8
1 4 1
1 4 8
1 4 4
1 3 0
1 0 7
11 4
11 6
1 92
1 9 6
1 9 8
2 0 0
0
1 0 0
8 6
.
7
8 9
,
2
9 5
9 6
.
7
9 6
9 8
9 9
1 0 0
0
数
头 )
1 49
1 49
1 50
94
96
9 8
1 41
1 4 9
1 49
1 31
1 0 7
1 1 4
1 1 8
1 94
1 9 8
2 0 0
9 9
.
3
9 9
.
3
1 0 0
9 4
9 6
9 8
9 4
9 9
.
3
9 9
.
3
8 7
.
3
8 9
.
2
9 5
9 8 3
9 7
9 9
1 0 0
1 49
1 5 0
9 9
.
3
1 0 0
9 6
9 7
9 9
1 42
14 9
15 0
1 32
10 8
11 5
1 2 0
19 4
1 9 9
6 期 萧康琳 : 红黄半皮丝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5 8 7
表 3 几种农药对红黄半皮丝叶蜂野外毒效试验
(四川省武胜县 , 1 9 8 3 ~ 1 9 5 9 )
稀释 浓度 处 理 组 组 (喷清水 )
药剂名称 试 验
次 数
施药后死亡虫数(头)
(倍 ) 虫 龄
施药前总 虫数
(头 ) 2 h 1 2 h 2 4 h
总 虫数
(头 )
死亡虫致
(头 )
敌 敌 畏
敌 敌 畏
敌 敌 畏
杀 虫 双
杀 虫 双
杀 虫 双
氧化乐果
氧化乐果
氛戊菊醋
氛戊菊醋
2 0 0 0
1 5 0 0
1 0 0 0
8 0 0
6 0 0
4 0 0
1 导0 0
1 2 0 0
8 0 0 0
5 0 0 0
2 ~ 4
2 ~ 4
2 ~ 4
2 ~ 4
2 ~ 4
Z e 4
2 ~ 二
2 ~ 4
2 ~ 4
2 ~ 4
5 81
1 2 5 5
7 3 4
7 0 7
8 6 2
6 3 6
9 6 4
6 5 6
1 0 0 2
1 4 3 2
5 2 9
1 0 6 2
6 8 6
6 7 2
7 8 5
6 1 3
e5 0
6 3 2
9 8 9
1 3 9 0
5 7 5
1 0 92
6 9 8
6 8 1
8 3 0
6 1 7
9 5马
6 5 1
9 9 7
1 4 3 2
5 7 6
1 1 5 2
7 3 4
6 9 3
8 5 3
6 3 6
9 6 0
65 6
1 0 0 2
9 9
。
2
9 9
.
8
1 0 0
9 8
9 9
1 0 0
9 9
.
6
1 0 0
1 0 0
1 0 0
3 5 0
吕94
3 8 9
4 03
参 考 文 献
〔i 」 B e n s o n , R . B . , 1 9 5 5 , H a n d b o o k s fo r th e id e n tifie a tio n o f B r it ish in s e e ts , V o l . 砚 . P a r t
2 (e )
,
P
.
1 5 2
.
〔2 〕 U . 5 . D e p a r tm e n t o f A g r ie u lt u re F o r e s t S e r v ie e , 1 9 55 , In se e ts o f e a st e r n fo r e s ts , M is c o lla n -
e o u s Pu blie a tib n N o
.
1 4 2 6
,
P
.
40 7
.
S T UD IE S O N T HE B !O NOMICS AND CONT R OL ME T HOD S
OF TH E SAW FLY 万E M IC H R O A C R O C E A (G E OFFR OY )
X ia o K a n g lin
(B u r e a o o f F
o r e s tr梦 o f 不 u s he 。夕 C o u o fg , S fc ho a 。 P r o v£, : c。 )
A b str a et T he s a w fly
,
H em 玄chr o a c , o e ea (G e o ffr o y) 15 a n ew fo r e s t
in 3 e e t Pe 3 t in Ch in a
.
It s e v e r e ly d efo lia te s the a ld e r A ln u : c r em a sto g 万刀e
B u r k in Sie h u a n Pr o v in e e
.
T h e r e a r e tw o g e n e r a tio n s Pe r ye a r in W u she n g
Co tm ty
。
Fu ll
一
g r o w n la r v a e d r o P to th e g r o u n d
.
He
r e t h ey sPin e o e o on 3 in
th e to P 3一5 e m o f 5 0 11 a n d a e st iv a te o r o v e rw in te r a 3 Pr e Pu Pa e . T h e a d u lts
o f the s e e o n d g e n e r a tio n e m e r g e in the fo llo w in g m id- M a r eh w h e n the
tem pe r a t u r e 15 a b o v e 12 oc and th
e la r v a e a pPe a r d u r in g la te M a r e h
.
T h e
a
du lt
s o f th e fir s t g e n e r a t io n em e r g e in la te o e to b e r w h e n th e tem Pe r a tu r e
15 a t a b o u t 1 5 ℃ . T h e la r v a e o f th e s e c o n d g en e r a t io n a PP e a r d u r in g e a r ly
N o v em b e r a n d m a tu r e in la te N o v e m b e r
.
T h e u s e o f 8 0 % D ieh lo r v o s a t a
d ilu tio n o f i : 2 0 0 0
, o r 2 5 % Sh a- Ch
o n g 一Shu a n g o f l : 8 0 0 , o r 4 0 % o m e th o a te
o f l
:
1 5 0 0
, o r 4 0 % ZM L Fe n v a le r a te o f l
: 1 2 0 0 0 in e o n tr o llin g th e fir s t to
5 8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卷
th ir d in s ta r la r v a e r e a e hed v e r y h ig h m o r ta lit y
.
B e s id e s
,
d ig g in g u P th e
5 0 11 in w h ieh the P e s t a e st iv a te o r o v e r w in te r c o u ld d e s tr o y th e p r ePu p a e
a n d the Pu Pa e
.
K e y w o r d s H e沉ichr o a c r o c ea : b io lo g y : c h e m ie a l e o n tr o l
田 1 一 7 . 红黄半皮丝叶蜂 : 1 . 成虫(早 ) , 2 . 卵 , 3 . 幼虫 , 4 . 蛹 , 5 . 茧 , 6 , 据腹片 , 了. 阳茎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