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 1 冬 书 3 期
1 9 8 8 年 6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E A R C H
V (,l
.
J比n 。
.
N o
。
::
1 0 8 8
几种林木和花卉植物的组培繁殖技术
阀国宁 诸葛强
(
,手, 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衬: 业研究所 )
摘 要
本 文时九种植物 : 北美红朴、 柳衫 、 西洋杜鹃 、 金边瑞香 、 蝴蝶 兰 、 花叶常春
藤、 斑叶竹 节秋海 棠、 萄萄以及称猴桃的组培繁殖技术进行 了研完 , 才是出 了埔拉 、
生 根 、 移 栽等技术要 .点 。 其中 , 中国柳衫及花叶常寡藤的组培繁 殖成功 属国内首次
报道 。 一些种类的组培繁殖 已达到 大批量 生产的水平 。
关键词 组织培 养; 繁殖
自19 了9年以来 , 我们对 J里要的林木、 花木及果木的组培繁殖技术迸行了研究 , 先后 巳有
50 余种获得成功 。 因限于篇幅 , 本文只简要报道其中在理论和生产应 用上有价值以及获得新
进展的九种 , 并着重在其增殖 、 生根 、 移栽等技术关键方面。
一 、 北美红杉(S e q u o ia s e n :P e r o ir e o s )试管嫩梢扦插繁殖
1
. 材料类别 选择经引种驯化适于浙江生长的红杉优 良实生苗 , 采取其茎 尖及 茎段 。
2
. 培养条件 茎尖接种于士M S 十 K T I . o m g / L + IB A o . sm g / L 的培养基中 , 2 个月后 ,
每个茎尖基部可产生长约 0 . 5一 1 . oc m 的苗梢 10 一15 根 ; 转移培养在相同培养墓中 , 经 4 个月
可获得 1 . 0一 2 . oc m 的苗梢 2 5一 30 根 ; 再转至大号三角瓶中用上述培 养垫培养 5 个月 , 可获 4
一 6 c m 长的苗梢8。一 1 0 根 。 这时就可在无菌条件下 , 将长而粗的苗梢切下 , 供扦插繁殖 。
同时用锐利的小刀在无菌条件下 , 将含有大量细短苗梢的培 养体切成带有 5一 6 根苗梢的培养
块 , 再放到相问培养基中培养 。 2 个月后这些小块又继续产生大量苗梢 , 有的 长 达 4一 6c m ,
可再次剪切供扦插用 。 培养 温 r廷为 2 5 士 3 ℃ 、 光照 强 度 1 5 0 0一 Z 0 0 0 lx 、 4珍 I一 1 光 !1仅 12 11 左
右。
3
. 扦插管理 将剪切下的长约 4一6c m 的试管苗梢 , 在 10 p p m 的IB A 中浸 6 个小时 ,
然后插于 山泥 (3 ): 河沙 (1) 均匀混拌的扦插床中 , 浇透 水 , 覆盖塑料薄膜 。 插后 1 个月要严格
遮荫 , 并使苗床白天保持 8 0 一 1 0 o ol x 光照 , 以后光照逐渐增强 。 一般可在每年春季的 2一3
月份扦插 , 9 月份以后就能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 , 并需每日喷清 水 1 一 2 次。 1 个月后插穗
基部开始形成愈伤组织 , 2 个月后多数华部 一长出 。. 5一 1 . sc m 长 的很 3 一 5 年, 1 年生苗木
本文于 1 9 8 7年 1 2月 2 8 H 收到 。
3 期 阔国宁等 : 几种林木和花卉植物的组培繁殖技术 2 9 5
高达 18 c m , 并有发达根系 。 只要移栽时期适当 , 成活率可达8 2 . 7一92 . 5 % 。
4
。 意 义和实用性 北美红杉在浙江舟山已引种成功 , 并开始结实 , 将很有希 望 成为我
国沿海地区新的用材树种。 选取在当地结实的种子 , 在自然条件下培育实生苗 , 进而选择出
适于当地环境条件下的个别单株 , 取其茎尖组织繁殖大量适于 当地生长的组培苗。 这将是一
个很有前途的引种与组培相结合的繁殖方法。 北美红杉组培繁殖率很高 , 又可应用嫩梢扦插
繁殖 。 因而 , 其成本会大大降低 。 目前已选出适于当地环境生长的个别实生苗 , 这为应用组
培繁殖北美红杉苗木 , 并实行工厂 化生产 , 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 、 柳杉(C ryP to m e r fa fo r tu o e i)组培繁殖
1
。 材料类别 从 2 一 3 年生中国柳杉实生苗中选出冬季不变色类型的 1 年生 茎 段或顶
芽 。
2
。 培养条件 无菌的茎段或顶芽培养于专M S + B A (0 一 sm g / L ) + IBA (0 一sm g / L) 的
培养基中 , 其芽的分化诱导率在 ,。一83 %之间 , 其中以中浓度的BA (1 . 。一1 . sm 留L )和低浓
度的IB A (0 一。. sm 留L )配合组成的培养基诱导效果最佳(见表 1 )。 通常 , 当年生的嫩茎段诱
导效果优于芽尖 , 在含有 BA 与 IB A 配合的培养基中 , 虽然初期诱发 形成 芽 比 较 容易 ,
但继续生长后 , 多数出现苗梢干枯现象。 如 果 在 培 养 基 中 加 入少量玉米素和水解乳蛋白
(2。。m 留L ) , 则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
表 1 柳杉不同处理的诱导效果
试 验 号
(m g / I
J 、 (m g / L )
接 种 材 料
茎 段 芽 尖
(% )
0
0
。
2 5
1
。
0 0
5
.
0 0
0
0
。
2 5
1
。
0 0
5
。
0 0
0
0
。
2 5
1
。
0 0
5
。
0 0
0
3 3
5 0
0
0
1 0
1 l
12
13
柳杉外植体在上述培养基中培养6 。一80 天后 , 部分苗梢 巳达 到 2一3cm , 并于基部产生大量不定芽 。 这时可切取嫩梢于W hi te + IB A (。. 25 一0 . sm g / L )的培养基中 , 经50 一6 0天培
养可产生大量根条。 将带根的试管苗移栽到含碧糠灰和山泥 (1 : 3) 的土壤中 , l 个月后 即能
2 96 林 业 科 李 研 究 1 卷
长出新根并抽梢。
3
. 新进展及意义 柳杉为我国南方分布极广的树种 。从浙江天目山选出的冬季不变色类
型更是庭园绿化的良种。 虽然国外对日本柳杉 (口。 ia p 。, l’ca )的组培研究巳有许多报道 , 然而对
中国柳杉的组织培养研究 , 国内尚无专题报道。 为此 , 应用组培来收集、 保存柳杉中的新类
型及杂种等 , 则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
三 、 西洋杜鹃(R ho d 口d e ”d、n h夕br l’d u m )试管嫩梢繁殖
1
. 材料类别 本试验所选用的20 余种优良杜鹃品种均获成功 。 目前重点组 培繁殖比利
时杜鹃的二个优良品种(四季杜鹃 1 号 、 2 号) , 这二个品种都具有花朵大而艳 , 且四季常花
的特点 ,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材料全部选取这些优良品种的当年生芽尖 。
2
. 培养条件 采用修改的 Ms 培养基 , 适当地增加 (NH‘): 5 0 ‘ 的量 , 使 N H 犷与N 氏 一的
比率为 l : 1 。 试验证明 , 降低 N H ‘NO : 在培养基中的浓度 , 对于诱导丛生芽具有显著的作用
吸图 ‘)o 本试验邓Ms(修改 )十 K T (”·”一”·7 “m g / L ) + N A A或 ‘B A (“一”·“m 刃L补对子继代培养嫩梢增殖具有显著效果 , 在原接种诱导形成丛生芽时 , 低浓度的玉米素是必不
可少的 。 修改的 M s培养基上 , 附加低浓度的 (0 . sm g/ L )IB A 或 N A A , 并加入少量活性炭 ,
则极易诱导产生细须状的根系 。
3
. 生长分化情况 取 o . sc m 长的嫩茎
或芽尖接种于上述诱导产生丛生芽的培养基
中, 经 1 个月培养 , 就可产生大量丛生芽 。
经多次试验 , 其诱导率均在90 % 以上 。 分割
并转移丛生芽于新鲜培养基中 , 经 2 个月培
养平均每个外植体可产虫 5 一10 根嫩梢 , 多
者可达 40 一50 根 , 其长度可达2一3 c m 加 梢条
粗壮 , 叶色嫩绿 , 切取这些嫩梢转培于 含有
生长 素 (N A A 或 IB A ) 的生根培养 基 中 ,
经 15 天则开始生根 , 其生根率可达 95 % 以
上 。 将这些试管植株移栽于含有蛙石 、 山泥
08642
挂润去彩、车餐
2 5 0 5 0 0 10 0 0 2 0 0 0
N H
. N () 3含璧(m g 71)
培养基 中 N H . N O 3 含盆对单位
外植体嫩梢致t 的形响
及少量泥炭 (2 : 3 : 1 ) 的基质中 , 使其保持湿润 , 大约 1 个月即可在土壤中生长成完整植株 。
也可以直接用试管嫩梢插于上述基质中, 只要 保持湿润 , 并使移栽时温度在20 ℃以下 , 其成
活率可达80 % 以上。 西洋杜鹃组培繁殖率极高 , 一般一个月可增加 1 倍。 新接种的外植体经
2 一 3 次剪切后 , 仍能产生大量丛生嫩梢。 然而其嫩梢的粗度变细 , 因此一般一个新接种体
继代培养 2 一 3 次以后 , 应逐步淘汰。
4
. 新进展及意 义 西洋杜鹃品种繁多 , 是重要的盆栽观赏花木 。 其组培繁殖率极高 , 每
个芽每年能增殖 10 株以上试管苗。 只要条件适宜 , 移栽成活率可达80 % 以上 , 而且培养基的
成本也比较低廉 。 当年春季移粉的试管苗 , 如栽培管理精心 , 一般到夏秋就能开出艳丽的花
朵 , 并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 。 我们所培养的四季杜鹃 1 号、 2 号二个品种 , 更是四季开
花不断。 目前都巳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价
3 期 网国宁等 : 几种林木和花卉植物的组培繁殖技术 2 9 7
四 、 金边瑞香(D aPhne ad or 。 v ar . o ar 娜no 才a) 组培繁殖
1. 材料类别 取自 5 年生优良金边瑞香盆栽植株的芽尖。
2
. 培养条件 采用修改的M S 作为基本培养基 , 并将 其 总 的盐 分 含量 调 到 2 4 4 3一
4 5 4 3 m g/ L之间 , 总氮量在45 2一1 1 5 2 m g / L之间 , 附加B A (。. 5一3 . om g / L ) , 以及 o . sm g / L
以下的 N A A , 以诱导愈伤组织及丛生芽 。 应用告M S 附加低浓度的 IB A 诱导生根 , 进行常
规的组培 。
3. 生 长与分化 状况 大小约。. 2一。. 3C m 的金边瑞香茎尖培养于上述分化培养基中 , 不
久即形成愈伤组织。 同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丛生芽 。 切取这些丛生芽继代培养 , 2 个月后
多数培养体就能长出粗壮的嫩梢 8 一10 根 。 继续培养至 3 个月 , 最多可分化出各种长度的嫩
梢 10 0 根以上 , 经 1 年多次的继代培养 , 其愈伤组织仍能保持旺盛的分化能 力 , 未 见 退 化
现象 。 当嫩梢长达 3一4c m 时 , 将其切下培养于含有 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中 , 3 周后 出现根
芽 , 经40 一50 天 , 75 一 80 % 的嫩梢都能生根 ; 在生根过程中早期可能出现叶黄现象 , 但可继
续培养。 当萌出 1 一 2 根长度为 1 . 5一2 。 Oc m 的根条时 , 多数试管小植株重 新萌发 , 从而形
成健壮的植株 。 取生根的小植株洗净 , 移栽于含有腐叶土 、 蛙石及木屑的培养土中 , 初期保
持空气湿润 , 并置于遮荫环境 , 精心管理 , 2 个月后即可抽出新梢 。
4
. 新进展及意义 金边瑞香是瑞香中的珍贵变种。 本试验通过调节大量元素 , 用简单的
培养基使其大量增殖 , 其分化率在90 % 以上 , 而且能长出粗壮嫩梢 。 通过调节生长素含量及
应用方法 , 可大大提高生根率。 同时由愈伤组织分化所产生的嫩梢中 , 有 10 % 出现了具有金黄
色叶片的新类型 , 这些新类型移栽后仍能保持变异的特性 , 是否能成为组培突变的新品种 ,
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一旦移栽条件得到改善 , 转入大批量生产是完全可能的 。
五 、 蝴蝶兰(P ha la e o oPs is sp . )组培繁殖
1
. 材料类别 分割蝴蝶兰无性系苗木孽生的长 。. 4一。. 6c m 的小芽 。
2
. 培养条件 应用士M S (大量元素减半 ) 为基本培养基 , 在附加 B A (0 . 2一 2 . om g / L)
与N A A (。. 2一。. sm g / L )以及 IA A (0 . 5一。. 7 5 m g / L ): 的条件下 , 能迅速分化出具有根与茎
类似胚状体的双极性的完整植株 。
3
。 分化与生长状况 蝴蝶兰外植体在上述培养基中 10 一15 天后 , 就在叶簇基部分 化 出
许多肉眼可见 的小芽 , 在合适的培养基上生长非常迅速 , 通常在高浓度的BA (2 m g / L 以上 )
上 , 虽能长出新芽 , 但后期多数叶片发黄。 如果在培养中的某些阶段 , 用低浓度 Z T 刺激 ,
以诱发胚状体发生 , 那就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在富含培养基的条件下 , 主要形成芽。 在
生产中可按每 10 天增殖 1 倍的速度发展。 随着培养基的吸收 , 小的类似 胚 状 体 的芽则迅速增
长 。 一般在 2 50 m g 的培养瓶中 , 放置 70 一80 m l培养基。 经半年的培养 , 可 获 得 具发达根
茎的完整试管苗 50 一80 株 。 这些试管苗不带任何愈伤组织 , 相互分离 , 并具有完整直接相连
的维管束组织。 选取其中生长健壮的、 具有 3 一 4 个叶片、 长 2一3c m 且根系完整的植株 ,
可移栽于 含有蛙石等的基质中 , 通过控制其温度与湿度 , 使试管植株移栽成活。
竺J‘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 祈进辰及意义 蝴蝶兰是气生兰的一种 , 为泰国 、 南亚及我国台 湾省花 卉出口的主
要品种。 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阶段 。 在我国只要适 当地控制移栽 与生 长的环境条
件 , 完全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 本试验已达到在固体培养基的条件下分化出类似胚状体结构
的球形胚 , 从而大量 、 快速形成完整植株 。 肠时能在一个培养基中完成培养体的分化及生长
全过程 , 使培养墓得到充分利用。 这将大大降低苗木培养 的成本 。
六 、 花叶常春藤(H e d 。 : 〔, l‘。l八 1, . c 、一 C a 。。n d!’动“)试管微型繁殖
1
. 材料类别 花叶常春藤 (或称银边常春藤 ) , 取其大叶和小叶的花叶常春藤为培 养材
料 , 采带有嫩叶的长 0 . 3一 o . sc m 的芽。
2
. 培养条件 用修改的M S( 按态氮5 2 5 m g / L , 石肖态氮78 8 m g/ L , 总盐分 5 9 8 3 m g / L )为
基本培养基 , 附加 B A (0 . 75 一 1 . Om g / L ) , 以及 IBA (。. 2 5 m g / L ) , 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及 丛
生芽 , 剪取长约 2 c m 的嫩梢培养于修改的 M S 十 K T O · sm g / L 十 N A A o . lm g / L 的培养基上
诱导生根 。
3
. 生长与分化状况 在秋季剪取带嫩叶和芽的嫩梢 , 采用常规方法灭菌 , 在诱导嫩梢的
培养墓中 , 置常规条件下培养 7 一 10 天后 , 嫩芽萌发 。 15 天左右嫩芽开始生长 , 经 3 一 4 个
月培养 , 每个培养体分化出长达 2一4c m 的嫩梢 3 一 4 根 。 通过 3 年试验证明 , 其诱导率在
90 %以上 。 试验还表明 , 最初的培养体宜在秋冬接种 , 春季移栽 , 因为在夏季多数试管嫩梢
上会渐渐变褐色而引起生长不 良。 通过在培养丛中添加少量活性炭 , 情况虽有所好转 , 但仍
需作进一步改进。 剪切下 的嫩梢置于生根培养纂中 , 30 一 40 天后生根率为60 一70 % 。 这 l卜工可
将 已生根或已有愈伤组织与根芽的小植株移栽于山泥和沙 ( 2 , 1 )的华质中 , 且空气 湿度 要
大 , 1 个月后就可在常规的温室中生长 。
4
. 新进展和意义 花叶常春藤是国内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室内装饰植物 , 常年绿叶银
边 , 细藤垂悬 。 在 国内 , 我们首次报道了这种优良 .异,种试管繁殖成功 。 目前 已达到小批量生
产阶段 。
七 、 斑叶竹节秋海棠(B e g o o i〔, m e c c :‘la t‘, )组培繁殖
1
. 材朴类别 切取斑叶竹节秋海棠的嫩叶 (通常为 1 c m 见方 ) , 价’无菌条件下 , 切成大
小约 。. S X O . sc m 的叶片 , 平贴 J“无菌培养推的表面 。
2
. 培养条件 将灭菌的嫩叶外植体培养于 查一 M S附加低浓度 的 B A (0 . 2 5一 l . o m g / L ) ,
以及低浓度的 N A A (。. sm g / L 以下 )和少量水解乳蛋白的培养华中 , 叶片培养体便形成愈伤
组织 , 分化出丛生芽 , 并且部分出现根系 。
3
. 分化与生长情况 接种后 1 个月叶片开始明显 加厚 , 并在周围出现羽衣状黄 绿 色的
愈伤组织 。 2 个月后 , 沿着愈伤组织出现真叶 。 2 个半月后 , 出现大量具茎的从 生 状 小 植
株 。 再继续培养于相同的培养左:中 , 芽悄仲 一比, 叶片 一长少(并在华部出现根条 。 这时可将带有
l 一 2 片叶 (一I是度 le ln l宜).上 )的带根或不 {{{千峡的嫩 }‘11心, 一 l: , }厂绪资改干含有若糠右!山泥 11勺J声质 , l, ,
经 l 个月培养即成为正常生 一长的完整植株 。 该毛别匆的组培繁殖率极高 , 只需一 卜配方即可完
3 期 网国宁等 : 几种林木和花卉植物的组培繁殖技术 2 9 9
成愈伤组织形成 、 分化及生根 , 而且 又可将剪切后所留下的愈仿组织块供继代培养。 因此 ,
只要条件适宜 , 成本极为低廉 。
4
. 新进展和意义 斑叶竹节秋海棠是优良的观花、 观叶 、 观枝的盆栽花卉 。 开 花 期随
着栽培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 通常 1 株 3 年生植株每年花期可达半年以上 (5 一 1 1月份 ) 。 本试
验采用嫩叶片 , 并以一个培养基即可完成组培繁殖的全过程 。 只要不霉变可连续剪切培养 。
另一方面 , 苗木移栽成活率高 , 又可采用嫩梢扦插进行繁殖。 5 年来我们己繁殖了大量苗木 ,
现已完全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 。
八 、 葡萄(矿l’t! : 沉瓜 fer a L . cv . )组培繁殖
1
. 材朴类别 取葡萄茎 上带芽的长约o . sc m 的茎段 。 其品种包括 巨锋 、 先锋 、 甲斐路 、
黑奥林、 京可晶 、 无核黑 、 京超等。
2
. 培养条件 无菌的各品种芽外植体培养于修 改 的 M S 培 养 基中 , 附 加 B A (1 . 0一
3
. 。扭g /L )以及低浓度的生长素 N A A (在 0 . sm g / L 以下 ) , 同时加少量的活性炭。 在一个培
养基中完成伸长 、 抽芽和生根的全过程 。
3
. 生长与分化情况 带芽的茎段外植体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 , 一周后其基部长出 明 显
可见‘的愈伤组织 。 这时原来的接种芽开始萌发抽生 , 同时基部开始形成根条。 随 着 根 的 生
长 , 上部嫩梢生长速度加快。 通常 1 个月后 , 接种芽抽梢长达 1 0c m 左右 , 带有茎5一 8节 ,
以及根 3 一 5 条 。 这时可剪切上部带叶芽的嫩梢 , 长 2一3c m , 供继代培养 。 留下的原接 种
休可继续抽生新嫩梢 , 或取出供移栽 。 带根的试管苗略经锻炼后可直接移栽于蛙石中。 经 7
一 10 天保持高湿度的环境 , 即可在荫棚下正常生长 。 试验证明 , 由于采用这种方法 , 试管苗
生长粗壮 , 因而在常温系件下一年四季均可移栽 。 这种繁殖方法对于大多数品种 , 其诱导率
可迭 95 % 以上 ; 增殖率大约每月每个接种体增加一倍 。这样高的繁殖率使成本也相应下降 。
4
。 新进展及意义 我们采用了修改的 M S 培养基 , 在 B A 、 N A A 及活性炭的作用下所
产生的试管苗嫩梢非常粗壮 。 同时 , 能在一个培养基中完成嫩梢增殖与生根的全过程 。 还能
在常温条件下全年进行移栽 。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 由于该法没有通过愈伤组织阶段 , 因
而确保了组培所获得的后代品种的纯正 。 移栽的苗木成活率高而且生长快 , 通常一年生苗木
其长度可达O。 75 一 1 . 0 m 。 应用嫩芽进行葡萄微型繁殖 , 目前已达到工厂化生产的水平。
九 、 称猴桃(A o ti n!’dl’a cl in e n sl’ : )组织培养大批量繁殖技术
1
。 材抖类别 称猴桃的优良品种 : 新西兰品种海沃德 、 新西兰雌雄同株优 良 单 株 、 河
南 1 号 、徐州 2 号 、洛阳 1 号 、 洛阳 2 号、 洛阳 3 号及浙江临诲优株等10 余种 , 取其带芽的长
约 0 . 3一。. sc m 的茎段 , 作为外植体材料。
2
。 培养条件 带芽的原始茎段外植体在含有 2 , 4刁(0 . s m g / L 以下)以及低浓度 的 B A
(0
.
sm g / L 以下 )诱导愈伤组织 。 经20 一30 天后 , 于含有B A (2 m g / L 以下 ) 、Z T (2 m g / L以下 )
及N A A (0 . sm g / L以下 )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大量嫩梢 , 然后剪切嫩梢于仅含有 BA (2 m g / L
以下)和 N A A (。. 2 5 m g / L以下 )的培养基上 , 并继代培养 , 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同时从分化
3 0 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出的大旦嫩梢上 , 再剪取长约 2 c m 的嫩悄培养于告M S 附加低浓度 IA A (2 m g /I J 盯下 )的培
养丛巾诱导生根 。
3
. 分化与生 长情况 原好汐卜植体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 飞t愁叫, 很快能形成愈伤 组 织 , 然
而必须及时转至分化培养募上 。 在含有 Z T 性 B A 的培养签 l}二, 40 天后即可从愈伤组织上分
化出约20 一25 根小嫩梢 , 其分化率可达 80 % 以上 。分割这些具有幼嫩梢头的愈伤组织 , 移栽于
含有或不含 Z T 的培养墓中 , 使其继续增殖 。 这时便进入了快速繁殖阶段 , 大约每 15 天就能
长出 10 一 1 5恨嫩梢 。 当嫩梢长至 Zc m 时 , 将其剪切下 , 并置于生根培养基巾 , l 周 后 即 长
出根须 , 其生根率可达9 8 %以上 。 称猴桃各品种繁殖率极高 。 如果无菌条件完善 , 大约每 10
天增加 1 倍 。 把具根的试管苗移栽于含有妊石 、 黑泥的早质中 , 约 10 一 15 天保湿 , 就可在自
然条件下生长 。移栽半年后单株苗长度可达 20 一 40c m , 这时就能定植 。
4
. 新进展及 意义 称猴桃是优良的食用果木。 由丁: 富含维生素 C 及各种人体所需 的 氨
从酸 , 因此近年来八 [:li 内州呆受欢迎 , 优良刀.种层出不穷 。 对称猴桃及其制 成的罐头 、 酒 、
饮 料等的需求 , 今后将 会一幅度增加 。 如按常规的嫁接繁殖 , 不但周期长 、 哎本高 , 也很难
满足对苗木的急需 , 特 训是对优 良品种的需求 。 19 8 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款建立了称猴桃组
培生产上L地 经一年的努力 , 我们初步解决了称猴桃工厂化生产 ‘扣所需解决的技木 问题 。 并
繁殖了 1。余个优良邢:种 。 同时在培养井中逐渐除去了价格昂贵的细胞分裂素(Z T ) , 而仍能保
持极高的分化率 、 生根率 、 移栽 成活支以及移栽以后定植布苗床中的苗木生长速 率 。 从而大
大降低了户本 , 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 旅性 。
PR OPAG AT !ON O F N INE SPE C IE S OF PLAN T S IN V IT R O
Q u e G u o n in g Z ll u g e Q ia n g
一了, , . e 刀e s e a r c h l , ; 、才‘I:‘t o o j g :: 乙rr o l〕, e n l 户’( , : ‘一 : t r :尹 C 月户’ )
A b 3 tt a e t
P r o Pa g a tin g te c h n iq u es in v itro fo r t lle n in e sPe e ie s o f p l:Ili ts
,
S己g o o ia
s。二 p 。 ; J ir e n 、 (L a m b . ) E n d l, C , 夕p ro 爪e ; ia fo : t。。e i, R ho d o d e n d : o n h刀b r id 。 ,。 , D a vhn 。
a d o : “ v a r
. ”: a 了g in o ta , Pha la 己: o p sis sP . , H ed己, a he lix L
.
e v
.
C a v e n d is为11, B e g o ”ia
爪e c c 。la ta , V iris v i刀ifo r a L . e v . a n d 月c ti: fd ia c 入i: e : 5 15 , a re d e a lt w ith in th is
p a p e r
.
T ll e k eys o f th e te e h n iq u e s fo r Pro life ra t in g
, ro o tin g a n d tra n s p la n tin g
a re d e se r ib ed
.
S u e c e s s In v itro Pr o Pa g a tio n s o f C 7刃Fro n :。l ia jo : r“n 。 : a n d H o d o r a
人e lfx L . e v 。 Ca u e ”d公shii h a ve b e e n fir s t a e e o m P lish e d in Chin a . In v it ro
Pro Pa g a tio n o f so m e sPe e ie s a eh ie v e d the le v el o f m a ss Pro d u e tio n
.
K 卿 w o r d s : tis s u e e u ltu re ; Pro Pa g a tio n